河北省曲阳定瓷有限公司入选“当代十大名窑”

合集下载

定窑资料

定窑资料

定窑在定州境内(今河北曲阳涧磁燕山村),故名。

是我国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它是继唐代的邢窑白瓷之后兴起的一大瓷窑体系。

主要产地在今河北省曲阳县的涧磁村及东燕川村、西燕川村一带,因该地区唐宋时期属定州管辖,故名定窑。

定窑原为民窑,北宋中后期开始烧造宫廷用瓷。

定州白瓷孩儿枕据《曲阳县志》载,五代时曲阳涧磁已盛产白瓷,官府曾在此设官收瓷器税;但据调查,早在唐代这里已烧白瓷;至宋代有较大发展,除烧白釉瓷器外,还烧黑釉、酱釉和绿釉等品种,文献称为“黑定”、“紫定”和“绿定”。

有毛口和泪痕等特征,毛口是复烧口部不上釉,泪痕多见于盘碗外部,因釉的薄厚不匀,有的下垂形如泪迹。

装饰有刻花、划花、印花诸种,风格典雅。

对各地瓷窑有一定影响,曾出现不少仿烧定窑瓷器的瓷窑,纹饰以龙凤纹为主。

此类宫廷用器多有传世,窑址遗有大量龙凤纹器物碎片。

窑址定窑窑址规模最大、最集中的窑场,分布在今曲阳县涧磁村北一带,这里有十几处高大的堆积,最高定窑窑址保护大厅的15米,堆积着众多的瓷片、窑具、炉渣、瓷土等。

从遗址地层叠压关系看,遗址分晚唐、五代和北宋三个时期,198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曲阳县定窑遗址文物保管所组成联合考古队,于2009年9月起对定窑遗址进行了主动性的考古发掘。

北京大学派出了由两名教授,5名博士生和8名硕士生组成的队伍。

田野工作自9月20日开始,12月26日结束。

根据此次发掘的学术目的,并结合以往对定窑遗址的地面调查结果,考古队涧磁村定窑遗址窑炉在涧磁岭、北镇、涧磁西及燕川四个地点布方发掘,以期获得定窑烧制历史各个阶段的地层资料,并进行分期研究;尤其是探寻早期定窑的资料,探讨定窑创烧的时间;金代定窑的瓷器特征及贡御情况;元代定窑的生产规模及衰落原因等。

田野工作中,我们始终坚持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保持高度的热情,希望不负众望,使这次对国保单位的主动发掘能够取得最大的成果,同时努力实践国家文物局新公布的《田野考古工作规程》中的各项新的观念和管理方式,使发掘工作河北曲阳涧磁村定窑遗址取得了重要的成果。

定窑三大师喜收爱徒

定窑三大师喜收爱徒

问早有师生之 谊 , 感情 深厚 , 以场面十分感人 ,嘉宾无不动容 且 所



次收徒名韩庆芳 , 是她多年来特别看好和重点培养 的雕花 人才 , 这
开接收为入 门弟子 。一时 内,韩庆芳成 为两位大 师的爱徒 ,令人赞
为佳话 。
收徒仪式 由曲阳县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王金明主持行 大礼 ,奉上 O 诵读拜师帖 。老师向弟子赠书 ,并告诫弟子为定瓷事业努力学习 , 新 ,学有所成 ,不辱师门 。拜师现场文化气氛浓厚 ,礼仪庄重 。因
殊 津贴专家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人 ,此次收徒名韩庆芳 , 省 曲阳定 瓷有限公司文化宣传 部经理 ,已经 在其教诲下学习刻花艺
年, 是他接 收的定瓷艺 术第二 名入门弟子 。蔺 占献为河北省一级工
河北省一级工艺美术大师、定窑研究专家蔺占献与入室弟子王树昌
大 师 ,主攻原料工程 ,此 次收徒 名王树 昌 ,系河北省曲阳定瓷有限 料烧成部经理 ,已在其指 导下从 事六年 原料烧 成工作 ,是其第一 名 程弟子 。和焕为河北省一级工艺 美术大 师、享 受国务 院特 殊津贴专
信 息集 锦
XI XI II N J JN 2O10. O8
定窑三大师喜 收爱徒
庞永辉 河北省曲阳定瓷有限公司
曲阳 0 3 O 7 10
, 01 年8 1 日 , “ O 月 7 陈文增 、蔺 占献、和焕收徒仪式 ”在河 t

定 瓷有 限公司会 议室举行 。曲阳县总工会主席 夏立章 、北 京
艺术大师陈烈汉 、景德镇陶瓷艺术大师朱正荣作为见证人 出席了三 的收徒仪式 ,并 分别发 言祝贺 。
陈文增 、蔺 占献 、和焕为定窑恢复先驱 ,是当代第一代定窑研究专 十几年来兢兢业业 ,相濡以沫 ,奠定了定窑在当今陶瓷界不可或缺

河北定窑陶瓷兴衰历史探究及现状阐述

河北定窑陶瓷兴衰历史探究及现状阐述

河北定窑陶瓷兴衰历史探究及现状阐述【摘要】河北定窑陶瓷作为我国传统的名窑之一,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本文通过对河北定窑陶瓷的兴起与发展、衰落原因、现状分析等内容的探讨,深入了解了该陶瓷的发展历程和影响因素。

在研究方法上,本文采用了历史文献资料搜集和分析的方式,对河北定窑陶瓷进行了系统性研究。

通过对其历史变迁和未来发展的展望,揭示了河北定窑陶瓷的价值与意义,为传统工艺的保护和振兴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本文旨在唤起社会对河北定窑陶瓷的关注,促进相关研究的开展,为其传承与发展贡献力量。

【关键词】河北定窑陶瓷、兴衰历史、现状、影响因素、发展前景、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兴起与发展、衰落原因、历史变迁、展望未来1. 引言1.1 河北定窑陶瓷的定义河北定窑陶瓷是中国历史悠久的一种传统工艺品,起源于唐代晚期,盛行于宋代。

定窑陶瓷以其精美的工艺和独特的装饰风格而闻名于世,被誉为中国古代陶瓷的“四大名窑”之一,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

定窑陶瓷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器型独特、胎体细腻、釉色明快、花纹精致等方面。

其釉色独特,常以青白为主,清澈透亮,给人以清新淡雅之感;花纹精细,多以几何纹、植物纹等装饰,线条流畅、舒展,富有变化。

定窑陶瓷的制作工艺复杂,需要经过多道工序,如制胚、刻花、上釉、烧制等,每一道工序都需经过匠人们精心打磨和细致处理。

定窑陶瓷的烧制技术独具特色,其烧成的陶瓷制品坚韧耐用,不易破损。

河北定窑陶瓷以其独特的造型、精湛的工艺、丰富的花纹和独特的釉色,在中国陶瓷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是中国古代陶瓷文化的珍贵遗产。

1.2 研究意义河北定窑陶瓷作为中国古代陶瓷的重要代表之一,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通过对河北定窑陶瓷的研究可以深入了解中国古代陶瓷的发展历程和技术特点,有助于对中国古代文化和工艺的全面认识。

河北定窑陶瓷的研究可以为考古学和历史学提供重要的实物依据,有助于还原古代社会的生活方式和经济状况。

通过对河北定窑陶瓷的研究可以促进陶瓷行业的发展和传承,有利于挖掘和保护中国传统手工艺的文化价值。

河北省曲阳定瓷有限责任公司介绍企业发展分析报告模板

河北省曲阳定瓷有限责任公司介绍企业发展分析报告模板

Enterprise Development专业品质权威Analysis Report企业发展分析报告河北省曲阳定瓷有限责任公司免责声明:本报告通过对该企业公开数据进行分析生成,并不完全代表我方对该企业的意见,如有错误请及时联系;本报告出于对企业发展研究目的产生,仅供参考,在任何情况下,使用本报告所引起的一切后果,我方不承担任何责任:本报告不得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需引用或合作,请与我方联系:河北省曲阳定瓷有限责任公司1企业发展分析结果1.1 企业发展指数得分企业发展指数得分河北省曲阳定瓷有限责任公司综合得分说明:企业发展指数根据企业规模、企业创新、企业风险、企业活力四个维度对企业发展情况进行评价。

该企业的综合评价得分需要您得到该公司授权后,我们将协助您分析给出。

1.2 企业画像类别内容行业空资质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产品服务、日用陶瓷、美术陶瓷、石木雕刻品、工艺品加1.3 发展历程2工商2.1工商信息2.2工商变更2.3股东结构2.4主要人员2.5分支机构2.6对外投资2.7企业年报2.8股权出质2.9动产抵押2.10司法协助2.11清算2.12注销3投融资3.1融资历史3.2投资事件3.3核心团队3.4企业业务4企业信用4.1企业信用4.2行政许可-工商局4.3行政处罚-信用中国4.4行政处罚-工商局4.5税务评级4.6税务处罚4.7经营异常4.8经营异常-工商局4.9采购不良行为4.10产品抽查4.11产品抽查-工商局4.12欠税公告4.13环保处罚4.14被执行人5司法文书5.1法律诉讼(当事人)5.2法律诉讼(相关人)5.3开庭公告5.4被执行人5.5法院公告5.6破产暂无破产数据6企业资质6.1资质许可6.2人员资质6.3产品许可6.4特殊许可7知识产权7.1商标7.2专利7.3软件著作权7.4作品著作权7.5网站备案7.6应用APP7.7微信公众号8招标中标8.1政府招标8.2政府中标8.3央企招标8.4央企中标9标准9.1国家标准9.2行业标准9.3团体标准9.4地方标准10成果奖励10.1国家奖励10.2省部奖励10.3社会奖励10.4科技成果11土地11.1大块土地出让11.2出让公告11.3土地抵押11.4地块公示11.5大企业购地11.6土地出租11.7土地结果11.8土地转让12基金12.1国家自然基金12.2国家自然基金成果12.3国家社科基金13招聘13.1招聘信息感谢阅读:感谢您耐心地阅读这份企业调查分析报告。

中华名窑定窑探秘

中华名窑定窑探秘

中华名窑定窑探秘一、严霜浓雾寻访遗址定窑在今河北省曲阳县涧磁村一带,曲阳县宋属定州,故名。

这里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

司马迁《史记?赵世家》载:赵武灵王二十一年(公元前305年)“合军曲阳……中山献四邑和……”这是史料中最早关于曲阳的记载。

这里的曲阳常山,古时为北岳,帝王祭祀不断,各种碑刻至今屹立于曲阳北岳庙中,诉说着昔日的辉煌。

定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汝、官、哥、定、钧,各具特色。

定窑始创于唐,兴盛于宋金,衰落于元。

宋代定窑瓷器,显赫一时,主要以精美的刻花、印花见长,无论盘、碗,还是瓶、罐,大都是薄胎薄釉,薄而坚致,光润如玉,造型风格秀丽雅致,古诗曾有“定州花瓷瓯,颜色天下白”之美誉。

近年河北省为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加强了对定窑遗址的保护工作,已投资上千万元收回保护区内土地500多亩,关停周边污染企业;又投资100多万元,在最早发现的遗址上建立“遗址博物馆”保护大厅。

寒冬时节,笔者与曲阳县文管会主任王丽敏女士一同前往西部山区定窑遗址考察。

进入定窑保护区,乳白色的遗址保护大棚跃入眼帘,附近新建的仿宋建筑“定窑遗址博物馆”已落成,古朴典雅,今春对外开放。

古窑址东西长10公里,南北宽2公里,总面积达20平方公里,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远处一座座小山丘上闪着银色的光亮,这是定窑窑具的碎片堆。

眼前到处是烧瓷窑炉和作坊遗迹,瓷片、窑具和窑炉废渣俯拾皆是。

13处“小山”一样的瓷片堆,最高的堆积达15米。

据《曲阳志》记载:“黄瓷盆瓮之属,出恒水左右。

白瓷龙泉镇出,昔人所谓定瓷是也。

亦有设色诸式。

宋以前瓷窑尚多,后以兵燹废。

”我从田野枯草中细细搜寻古窑文化的点滴信息,感到定窑太奢华了,连窑具都是用白色高岭土制作的,其高贵可见一斑。

由于过多使用珍贵的白瓷土,导致资源枯竭,定窑最终走上了衰亡之路。

定窑湮没于历史长河已近700年了,定窑留下来的文物日渐减少。

20世纪30年代,中国陶瓷界泰斗叶麟趾先生到曲阳考察,无意中发现了曲阳的定窑遗址,引起全世界震惊。

曲阳定窑文物保护范围控制地带

曲阳定窑文物保护范围控制地带

曲阳定窑文物保护范围控制地带曲阳定窑文物保护范围控制地带在中国古代瓷器的保护与研究中,曲阳定窑文物一直备受关注。

曲阳定窑地处河北省曲阳县,是我国北方最重要的窑址之一。

定窑瓷器因其独特的器型、斑斓多彩的釉色和工艺精湛而备受珍视,成为中国宋代瓷器中的精品。

曲阳定窑文物保护范围控制地带的建设对于保护这一珍贵的文物遗产具有重要意义。

一、曲阳定窑文物保护范围控制地带的意义1. 保护文物本身:曲阳定窑作为宋代重要的窑址,其文物的保护显得尤为重要。

建立保护范围控制地带,可以有效地控制人为破坏、盗掘等行为,保护文物不受侵害。

2. 环境保护:文物所处的环境对其保存具有重要影响。

通过建立保护范围控制地带,可以有效地保护周边环境,防止环境污染和破坏对文物的影响。

3. 文化遗产传承:曲阳定窑文物的保护与传承是中华文化传统的延续和发展。

保护范围控制地带的建设有利于将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传承给后人,促进文化的传统和发展。

二、曲阳定窑文物保护范围控制地带的建设1. 划定保护范围:首先需要对曲阳定窑文物保护的范围进行科学、合理的划定。

在划定范围时需要充分考虑文物的空间分布、地质特征、生态环境等因素,合理确定保护范围的大小和范围。

2. 建立保护设施:在保护范围控制地带内建立相关的保护设施和管理机构,加强对文物、环境的监测和保护。

可以建立文物保护站、监测站等设施,加强对文物的日常管理和保护工作。

3. 宣传教育:通过在保护范围内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曲阳定窑文物保护的重视程度,增强社会各界对文物保护的参与意识,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参与文物保护工作的良好氛围。

三、对曲阳定窑文物保护范围控制地带的个人观点和理解作为一名文物保护工作者,我一直关注着曲阳定窑文物的保护工作。

我认为建立保护范围控制地带对于保护这一珍贵的遗产至关重要。

通过科学规划、合理设置保护范围,加强管理和监测,在宣传教育和社会参与等方面共同努力,才能更好地保护和传承曲阳定窑文物。

河北定窑陶瓷兴衰历史探究及现状阐述

河北定窑陶瓷兴衰历史探究及现状阐述

河北定窑陶瓷兴衰历史探究及现状阐述【摘要】河北定窑陶瓷是中国古代制瓷业的重要代表之一,曾在历史上留下辉煌的篇章。

本文将从河北定窑陶瓷的兴起、繁盛时期、衰落以及现状四个方面进行探究,全面呈现该瓷器的历史沿革。

定窑陶瓷在唐宋时期曾经风靡一时,成为皇室贵族的宠爱之物,后来随着制瓷技术的发展,定窑陶瓷的制作技艺不断提升,迎来了繁荣的时期。

随着历史的变迁和经济发展的演变,定窑陶瓷逐渐式微,原有的辉煌渐渐消失。

如今,虽然定窑陶瓷已经不再是主流,但依然保留着其独特的价值和魅力。

通过对河北定窑陶瓷的历史探究,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瓷器产业的发展脉络,并对其未来发展提出一些思考和展望。

【关键词】河北定窑陶瓷,兴衰历史,现状,兴起,繁盛时期,衰落,历史价值,未来发展1. 引言1.1 河北定窑陶瓷兴衰历史探究及现状阐述河北定窑陶瓷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瓷器之一,其兴起、繁盛、衰落以及现状都反映了定窑陶瓷产业的发展历程。

定窑陶瓷的兴起可以追溯至唐代,当时以定州为中心的定窑窑址开始开采高质量的瓷土,并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烧制工艺。

在宋代,定窑陶瓷达到了巅峰,在国内外享有盛誉,成为宫廷贡品和外交礼物。

随着历史的变迁,定窑陶瓷在元代以后逐渐衰落,窑址逐渐废弃,烧制工艺逐渐失传。

如今,虽然还有少量定窑陶瓷作为珍贵文物流传至今,但整个产业已经不复存在。

对于如何保护和传承定窑陶瓷这一重要的文化遗产,需要制定有效的措施和政策,以保留其历史价值和传统工艺,并为其未来发展铺平道路。

将是我们探讨的重要课题。

2. 正文2.1 河北定窑陶瓷的兴起河北定窑陶瓷的兴起可以追溯到唐代。

在唐代,定窑是中国北方陶瓷的主要产地之一,以其独特的风格和质地而闻名于世。

定窑陶瓷的兴起得益于当时社会经济的繁荣和文化的繁盛,定窑的瓷器主要以青瓷为主,色泽青绿通透,釉面细腻光滑,造型简洁典雅。

定窑陶瓷在兴起阶段受到了国家的支持和重视,得到了皇室和贵族的青睐。

在唐代,定窑的瓷器被广泛用于宫廷和寺庙,成为了当时社会的奢侈品。

“新名窑运动”宣言

“新名窑运动”宣言

“新名窑运动”宣言“中国当代十大名窑产业联盟”成员:河南省大宋宫窑瓷业有限公司福建省德化县中国白陶瓷有限责任公司河北省曲阳定瓷有限公司河南省汝州市玉松汝瓷有限公司浙江省龙泉市正聪青瓷研究所江西省景德镇市熊建军珐琅彩瓷有限公司陕西省铜川市耀州窑唐宋陶业有限公司广东省潮州市弘扬陶瓷有限公司江苏省宜兴市吕尧臣吕俊杰紫砂艺术馆公元2010年12月15日,北京人民大会堂,“中国当代十大名窑”颁奖典礼,中国陶瓷艺术发展史上的一个新坐标;公元2011年7月3日,北京大宋官窑博物馆,“中国当代十大名窑产业联盟”成立,中国陶瓷产业发展史上的一个新起点。

中国陶瓷,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中国名窑,曾是世界陶瓷文化的顶峰。

盛世华夏,文明远播。

用更宽广的视野审视这古老而神奇的陶瓷产业,一场中国名窑的“复兴与新兴”运动,是历史的使命,时代的课题,也是“中国当代十大名窑产业联盟”的企业理想。

“新名窑运动”由始践行。

“新名窑运动”是一场中国官窑文明的中兴如果说瓷器是中华文明的皇冠,官窑无疑就是皇冠上的明珠!历史上的官窑瓷器不仅代表着世界制瓷技术的最高水平,而且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素质、文化水准与历史面貌,是东方人文与美学的极致体现,对世界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变革、进步与发展也都产生过极为广泛而又深远的影响。

因此,在当代社会文化、经济与制度背景下,官窑文化的价值传承与创新正是“新名窑运动”题中应有之义。

通过对历史官窑进行)考辨与研究,提出中国官窑文化的概念、特征、构成体系与范畴,以中国官窑文化理论研究成果为依据,结合当代社会背景,提出当代名窑的概念与构想,构建起中国当代名窑的价值体系,并建立中国当代名窑的产品标准。

尤其重要的是,古代官窑也是民窑的标杆与产业的龙头,是陶瓷产业发展的核心推动力之一。

中国历代官窑的鼎盛时期,均开创了同期民窑的黄金时代。

而中国瓷业近代的衰落,正是始于官窑的没落。

尽管其中不乏各种历史原因,但产业标杆的缺失无疑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中国五大名窑六大窑系

中国五大名窑六大窑系

中国五大名窑分别为:钧窑、汝窑、官窑、定窑、哥窑。

一、钧窑1、时间钧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

钧瓷始烧于唐代,在宋代成就了第一个瓷器烧制的艺术高峰。

2、地点钧窑的故乡在今河南省禹州市,以市辖的神垕镇一带的窑厂最为集中和著名,目前禹州市境内发现古钧窑址147处,经专家认定历史上不同朝代的窑炉就有260多座.3、产品特点钧瓷造型古朴端庄,器型规整,胎壁厚薄匀称。

钧瓷的窑变花釉,色彩丰富,釉层晶莹,釉中红里透紫,紫中藏青,青中寓白,白中泛红,五彩争艳,辉映竞芳.钧瓷在烧制过程中,因釉层厚和烧成温度等原因,出现多种流纹,进一步增强了釉面装饰的效果,比较常见且为人们欣赏的是蚯蚓走泥纹、冰片纹、莬丝纹等。

钧瓷以其独特的自然窑变艺术有别于其他瓷种,“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窑变现象,构成钧瓷的特殊美感和艺术效果,具有很高的艺术魅力。

二、汝窑1、时间汝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

创烧于北宋晚期,为宫廷御用瓷器。

金灭北宋后,汝窑也随之消亡。

2、地点窑址在今河南省宝丰县清凉寺,宋时属汝州,故名汝窑.3、产品特点汝窑以烧制青瓷闻名,有天青、豆青、粉青诸品。

汝瓷造型古朴大方,坯体如侗体其釉厚而声如擎,明亮而不刺目,具有“梨皮、蟹爪、芝麻花”之特点。

汝窑的青瓷,釉中含有玛瑙,色泽青翠华滋,釉汁肥润莹亮,有“雨过天青云破处"之誉。

釉色主要有天青、天蓝、淡粉、粉青、月白等,釉层薄而莹润,釉泡大而稀疏,有“寥若晨星”之称.釉面有细小的纹片,称为“蟹爪纹”汝窑瓷器一般都较小,盘、洗、碗等口径一般在10—16厘米之间,超过20厘米的极其个别,超过30厘米的几乎没有,故有“汝窑无大器”之说。

三、官窑1、时间官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

官瓷是北宋末年宫廷官窑烧制的御用瓷器。

2、地点3、产品特点主要器型有瓶、尊、洗、盘、碗,也有仿周、汉时期青铜器的器物造型往往带有雍容典雅的宫廷风格。

器之口沿部位因釉垂流,在薄层釉下露出紫黑色,俗称“紫口”;又底足露胎,故称“铁足”。

当代十大名窑

当代十大名窑

"当代十大名窑" 由上海大学、南京艺术学院、景德镇陶瓷学院设计艺术学院、《收藏》杂志、新浪收藏、艺超网联合主办,全国26个省市区收藏协会协办的首届“当代名窑”评选活动已于12月15日在人民大会堂圆满结束。

荣获“当代十大名窑”传承奖的企业是:(钧瓷、定瓷、汝瓷、龙泉瓷、耀州瓷、德化瓷、珐琅瓷、潮州瓷、法蓝瓷、宜兴紫砂十大门类)河南省大宋官窑瓷业有限公司、福建省德化县中国白陶瓷有限责任公司、河北省曲阳定瓷有限公司、河南省汝州市玉松汝瓷有限公司、浙江省龙泉正聪青瓷研究所、江西省景德镇市熊建军珐琅彩瓷有限公司、陕西省铜川市耀州窑唐宋陶业有限公司、景德镇法蓝瓷实业有限公司(台湾企业)、广东省潮州市弘扬陶瓷有限公司、江苏省宜兴吕尧臣吕俊杰紫砂艺术馆1、河南省大宋官窑瓷业有限公司钧瓷钧窑,在今河南禹州八卦洞与钧台一带,因古钧台而名。

始烧于唐代,盛于北宋,金元时继续烧造,以烧制乳浊釉瓷为主,兼烧黑瓷及白地黑花瓷,以其“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神奇“窑变”而闻名,北宋徽宗定为御用珍品,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被誉为中国“五大名瓷”之首,素有“黄金有价钧无价”、“家有万贯,不如钧瓷一片”之说。

中国奢侈品联盟体成立后,中国元素十大奢侈品品牌亮相,河南钧瓷与中国奢侈品牌靠近了一步。

大宋官窑钧瓷名品,与茅台等品牌一起入选。

2、福建省德化县中国白陶瓷有限责任公司德化瓷中国福建德化生产的白色瓷器。

瓷质细腻纯净,透光度良好,釉色纯白、明亮莹润。

主要品种有日用细瓷和陈设艺术瓷。

建白瓷(即象牙白)、高白瓷和艺术瓷雕是德化瓷中3大独特产品。

北宋时期,德化就用龙窑大量烧制青瓷、青白瓷和白瓷,并出口外销。

到了南宋,清瓷生产中断,白瓷兴起。

家春岭、太平宫等窑场出品的白瓷,器型大,胎体薄,白度高,透光度好,已达较高水平。

当时的陶瓷器成型以陶轮拉坯和陶模印坯为主,采用篾划、刻花、印花等装饰法。

3、河北省曲阳定瓷有限公司定瓷定窑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窑址在今河北省曲阳涧滋村及东西燕村,在宋代属定州,故名。

五大名瓷

五大名瓷

曾 召 《 格 古 要 论 》
亦浓旧 有淡哥 紫不窑 口一者 铁 足
__
哥窑
稀世珍宝
嘉 靖 四 《十 七五 修年 类刊 稿刻 续 稿 》
以为章以为生弟章南皆哥 地龙生名哥一兄生宋此窑 名泉二故窑所各二时处与 也 所也 陶主 有州龙 陶 者一 章龙泉 者 窑 生泉窑 一县
——
哥窑
稀世珍宝
金丝铁线 哥窑胆式瓶
钧窑关键词: 两次烧成 窑变 蚯蚓走泥纹
钧窑 和光同尘 分外妖娆
钧瓷分两次烧成,第一次为低温素烧,第 二次为高温釉烧。素烧后的坯体吸水力增 强,提高了吸釉能力,更可以将釉层施的 很厚。
钧窑玫瑰紫釉盆托
钧窑 和光同尘 分外妖娆
窑变:由于在釉中渗入铜红釉,烧成后就出现变 幻莫测的红色窑变,整个器物红紫相映、青白相 间,釉色相互交融而产生的无数颜色不一、形状 各异的窑变,是钧瓷一大特色。
定窑云蒸霞蔚 如冰类雪
刻花 划花 印花
在瓷坯上用刀刻出花纹 用木刀等尖状工具浅浅划出的线条状花纹 用刻有装饰纹样的印模,在尚未干透的 胎上印出花纹。或用刻有纹样的模子制 坯,使胎上留下花纹
白釉刻花折腰碗
定窑云蒸霞蔚 如冰类雪
刻花梅瓶
定窑白釉刻花直颈瓶
定窑云蒸霞蔚 如冰类雪
定窑印花缠枝牡丹莲花盘
后署“乾隆丙申仲春御题”。
哥窑
稀世珍宝
哥窑菊口盘,宋代瓷器,因其面釉非常独特,肌理 被称为“白圾碎”。非常珍贵,价值百万以上。其 原址至今未被发现。
小结
1、“哥官不分”开片大为官窑,开片小为哥窑 2、同属青瓷系,既有釉色美,又有开片美。 3、官窑和哥窑代表着宋代官窑最高审美标准。
哥窑关键词:灰青、文武片、金丝铁线 官窑关键词:粉青、大开片、紫口铁足

河北定窑陶瓷兴衰历史探究及现状阐述

河北定窑陶瓷兴衰历史探究及现状阐述

河北定窑陶瓷兴衰历史探究及现状阐述1. 引言1.1 河北定窑陶瓷的历史意义河北定窑陶瓷作为中国古代陶瓷中的一种,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

河北定窑陶瓷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其烧制技术和装饰风格经历了数百年的发展和演变,反映了中国陶瓷工艺的精湛和创新。

河北定窑陶瓷在宋代达到了鼎盛时期,以其精美的工艺和独特的造型成为宫廷和寺庙常用的瓷器。

这些定窑瓷器不仅在中国国内得到广泛流传,还被远销到中亚、日本等地,影响深远。

河北定窑陶瓷代表了中国古代经济发展和对外交流的重要载体,为研究中国古代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提供了珍贵的文物资料。

河北定窑陶瓷作为中国古代陶瓷中的重要代表之一,不仅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更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对于研究和传承中国传统工艺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河北定窑陶瓷作为中国古代瓷器中的重要品种,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通过对其历史兴衰进行探究,可以更好地了解我国古代陶瓷工艺的发展演变过程,揭示各个历史时期陶瓷文化的特点和特色,有利于传承和发扬传统工艺技艺,推动我国陶瓷产业的发展。

本研究旨在系统梳理河北定窑陶瓷的起源、发展、兴盛和衰落历程,分析其衰落原因及现状,探讨未来发展趋势和对策,从而凸显河北定窑陶瓷在中国陶瓷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价值。

借鉴和总结河北定窑陶瓷兴衰经验,探讨对当代陶瓷产业的启示和借鉴,为实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提供参考和借鉴。

2. 正文2.1 河北定窑陶瓷的起源和发展河北定窑陶瓷的起源可以追溯至唐代,当时定窑瓷器以其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设计风格而闻名。

定窑瓷器的釉色多为青灰色,胎体坚韧细腻,通体润滑,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随着宋代的到来,定窑瓷器逐渐发展成为瓷器的主流之一,被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和宫廷用具中。

在宋代晚期,定窑瓷器更是达到了巅峰,成为了当时瓷器行业的领军产品。

其釉色渐变、素雅的设计风格深受人们喜爱,被誉为瓷器中的艺术珍品。

定窑瓷器在国内外市场上备受推崇,成为了中国瓷器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

河北博物院名窑名瓷(定窑篇)

河北博物院名窑名瓷(定窑篇)

河北博物院名窑名瓷(定窑篇)定窑定窑位于今河北省曲阳县涧磁村及东西燕川村,因古属定州而得名。

始烧于唐,终于元。

宋代时成为全国五大名窑之一,并为官廷烧造贡瓷,达到制瓷艺术顶峰。

定窑以白瓷著称,兼烧酱釉、黑釉和绿釉产品。

定窑产品有刻花、划花和印花等各种装饰,刻划花线条流畅,印花构图严谨,层次分明,具有极高的艺术水平,影响到山西、四川及江西景德镇等一批瓷窑。

白釉执壶White-glazed ewer with handle at the side晚唐五代Late Tang Dynasty or Five Dynasties曲阳县许城东出土白釉瓶White-glazed vase晚唐五代Late Tang Dynasty or Five Dynasties 曲阳县许城东出土唐代茶具唐代流行饮用末茶,茶的烹煎、品饮有专用器具。

先将茶饼用茶碾或茶臼碾磨成末,再将茶末放入风炉上的茶釜中煎煮,煮好后用茶盏和盏托饮茶。

定窑出土瓷器中各种茶具齐备,但风炉、茶碾等显然是仿造的陪葬用明器白釉茶碾White-glazed tea roller晚唐五代Late Tang Dynasty or Five Dynasties曲阳县涧磁村出土白釉茶臼White-glazed tea mortar晚唐五代Late Tang Dynasty or Five Dynasties 曲阳县涧磁村出土白釉茶具White-glazed tea set唐代Tang Dynasty曲阳县涧磁村出土由高足、托盏、茶炉和茶勺组成,茶炉釉通气孔和炉门,是一组仿使用茶具制作的冥器。

白釉荷叶口盏托White-glazed cup saucer with a lotus-leaf-shaped rim 晚唐五代Late Tang Dynasty or Five Dynasties曲阳县许城东出土白釉花口盘White-glazed dish with flower-shaped Rim 晚唐五代Late Tang Dynasty or Five Dynasties曲阳县涧磁村出土白釉海棠杯White-glazed Begonia-flower-shaped cuo 晚唐五代Late Tang Dynasty or Five Dynasties曲阳县涧磁村出土白釉钵White-glazed bo (bowl)晚唐五代Late Tang Dynasty or Five Dynasties 曲阳县涧磁村出土白釉“官”字款花口盘White-glazed Dish with flower-shaped rim and an inscription of Guan (Official)晚唐五代Late Tang Dynasty or Five Dynasties曲阳县许城东出土定窑早期制品。

别红定绿定黄定吗?有曲阳定你就偷着乐吧!瓷器鉴定真知堂

别红定绿定黄定吗?有曲阳定你就偷着乐吧!瓷器鉴定真知堂

别红定绿定黄定吗?有曲阳定你就偷着乐吧!瓷器鉴定真知堂瓷器鉴定真知堂:宋代,是一个文人最好的时代,虽然武功不盛,但将心比心,我们中华民族汉人本就不是野蛮外侵的那一类人。

不好战者自然以守为主,而不是攻战杀伐。

宋代文物,以宋瓷最为杰出。

商彝周鼎,战汉玉器,晋书唐画,宋瓷,这些数得上的古代文物,都是世界上赫赫有名,争相收藏的宝物。

宋瓷文物中,又以汝,官,哥,定,均五大名窑最为杰出。

今天暂且不说汝,官,哥,均,说说定窑瓷器文物如何鉴定和欣赏。

定窑,产地在今天的河北省曲阳县一带。

是在唐代邢窑白瓷的技术基础上发展繁荣兴旺起来的名窑。

历经唐,五代,北宋,金,元一直窑火不歇,产量很大。

由于我国北方历史上一直以游牧民族为主,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不同的是,以白色为贵,而不是以青色为贵,所以,以白瓷为主要品种的河北定窑,在整个北方地区,数百年来一直颇负盛名。

定窑瓷器,以白为美,烧制温度极高,胎体白度大,1300摄氏度的高温烧出来的定窑瓷器其声赫赫,其色温温,白里透红,宛如白玉。

早在晚唐时期,这里就设官监烧。

《曲阳县志》里著录有一件五子山院和尚舍利塔记碑,碑石立于后周显德四年(957年),立碑人中有“使押衙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太子宾客殿中使御史充龙泉镇使钤辖瓷窑商税务使冯翱”的题记,可见五代后期这里就烧制瓷器,朝廷并且派遣官员住在此地收税。

定窑瓷器出土文物不少都带有官或者新官的款识。

还有尚食局,尚药局,易定等底款。

笔者曾经写过一篇关于易定款瓷器是唐代义武军节度使(又称易定节度使)定烧瓷器的文章,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找来看看。

宋代定窑以烧白瓷为主,兼烧黑釉、酱釉、绿釉及白釉剔花器。

白瓷装饰有刻花、划花与印花三种。

明人曹昭《格古要论》说“·····有紫定色紫,有黑定色黑如漆,土俱白,其价高于白定”,黑定与紫定胎质与白瓷一样,都是白胎,黑定釉色光泽极亮,仿佛涂了一层半亮光漆。

而紫定的釉色则接近紫红色,后来文献中有定州花瓷琢红玉的诗句,说的定州红定,极有可能就是紫定中颜色发红的作品。

中国十大名窑简介

中国十大名窑简介

中国十大名窑简介中国十大名窑指的是:越窑、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定窑、磁州窑、耀州窑、龙泉窑以及德化窑。

以下是它们的简介:1. 越窑:主要生产青瓷,窑址在今浙江省上虞、余姚、慈溪等地。

越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东汉时期,其瓷质造型和釉色深受饮茶者的喜爱。

2. 汝窑:官府经营的瓷窑,以青瓷为主,形制和纹饰都极简雅。

传世珍品“汝窑青瓷莲花碗”、“汝窑青瓷无纹水仙盆”等,胎质细腻,釉色温润,深受文人雅士的喜爱。

3. 官窑:宋代著名的官办瓷窑,其产品胎质厚重,釉色润泽,造型古朴。

著名的官窑有北宋的汝窑和南宋的官窑。

4. 哥窑:宋代著名的瓷窑之一,其产品以温润如玉的釉质和精美的造型而著名。

哥窑瓷器的特点是胎质厚重,釉面布满开片,造型古朴。

5. 钧窑:宋代著名的瓷窑之一,其产品以独特的釉色和繁复的纹饰而著名。

钧窑瓷器的特点是釉色多变,有天青、月白、玫瑰紫等色,且常有流淌的纹理。

6. 定窑:宋代著名的瓷窑之一,以生产白瓷为主,其产品胎质细腻,釉色洁白如玉,造型规整。

7. 磁州窑:宋代著名的瓷窑之一,其产品以白地黑花瓷为主,胎质粗糙,釉色白中带灰,装饰手法多样。

8. 耀州窑:宋代著名的瓷窑之一,其产品以青瓷为主,釉色深翠,造型古朴。

耀州窑的刻花和印花技术在中国陶瓷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9. 龙泉窑:宋代著名的瓷窑之一,以生产青瓷为主,其产品胎质厚重,釉色深翠,造型古朴。

龙泉窑的青瓷在中国陶瓷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10. 德化窑:明代著名的瓷窑之一,以生产白瓷而著名,其产品胎质细腻,釉色洁白如玉,造型多样。

德化窑的观音像等宗教艺术品在中国陶瓷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历史千年的尘封

历史千年的尘封

历史千年的尘封作者:张静来源:《中国美术》2015年第02期定窑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与汝、钧、官、哥窑齐名,同时也是中国八大窑系之一,以烧造白瓷驰名。

窑址在今河北省曲阳县涧磁村及东西燕山村一带,因曲阳县宋代隶属定州,故得名。

据考证,定窑创烧于中晚唐,极盛于北宋,至元代因战乱逐渐消失,定窑生产工艺遂成为不解之谜。

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被称为中国近代古陶瓷研究先驱的叶麟趾先生,为寻找定窑遗址走向田野,根据实地调查,在1934年印行的《古今中外陶瓷汇编》一书中首次提出定窑遗址在河北省曲阳县剪子村(涧磁村)和仰泉村(燕川村)一带,沉睡近千年之久的历史名窑终于被首次披露于世。

随后的70余年中,中外古陶瓷学者多次对定窑遗址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考古调查,河北省文物部门于1960年至1962年、1985年至1987年、2009年至2010年先后三次对定窑遗址进行了主动性的考古发掘,出土了数量巨大的定窑各时期瓷器和窑具,为全面了解定窑的生产历史和工艺发展的全过程提供了丰富翔实的第一手资料。

依据考古发掘及墓葬出土实物佐证,专家学者对定窑的烧制历史做出推测:定窑自唐代创烧,曾烧制与邢窑类似的白瓷产品。

五代时期定窑瓷业兴盛,烧制技术日臻成熟,出现了刻花、划花、剔花等纹饰。

宋代时,定窑瓷业达到鼎盛,技术不断创新,烧制水平、造型、装饰艺术完全成熟,已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因此能取代唐代邢窑的白瓷窑宗地位。

北宋初年始,定窑开始贡御,后成为贡御时间最长的窑址。

金代定瓷承宋余韵,有的甚至超越了宋瓷,也曾入贡宫廷,但总的来说已逐渐走向衰落,烧制质量日益粗陋,至元代废灭。

新西兰中国古陶瓷专家路易·艾黎先生在《瓷国游历记》一书中由衷地喟叹:“回顾在中国所见到的许多古窑窑址,没有一个能比得上古定窑窑址能提供这样多的、反映宋代人民生活与文化的实际情况。

”毋庸置疑,中国定窑在河北曲阳一带发祥并兴隆六七百年,必定有其深层次的原因,我们的前辈在开创定窑事业时也必定是付出了艰苦卓绝的劳动,而我们在感叹前辈艺术大师所留下的风华绝代的艺术作品的同时,对脚下所裸露和深藏的历史千年的文化积淀,更多的是感到了一份责任,一种担当。

工美大师庞永辉:手随心塑

工美大师庞永辉:手随心塑

工美大师庞永辉:手随心塑作者:暂无来源:《经济》 2016年第18期文/本刊记者于佳乐定窑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河北保定曲阳县,以盛产定瓷闻名天下。

在这个人杰地灵的小县城,有无数能工巧匠扎根于此,用双手创作出一件件精品力作。

河北省一级工艺美术大师庞永辉,就是其中一位。

《经济》记者专访庞永辉时,他向记者介绍,定窑恢复生产之初,采用的是注浆成型与单刀机轮成型工艺,与宋代手拉坯成型工艺相差甚远,既缺少了宋代定瓷经典的手工气息,也难达到坯体“薄”的要求。

1992年,曲阳定瓷有限公司成立,定瓷专家陈文增先生提出要创造适宜定瓷形制特征和文化特征的当代定窑拉坯技法。

同年,庞永辉进入公司,开始了自己的“拉坯生涯”。

手艺是人生修行“定州花瓷瓯,颜色天下白。

”历史上曾风靡一时的定瓷,自元代消失殆尽后,如今重出江湖,再次向世界展示自己的儒雅之美。

这其中,当代定瓷拉坯技法功不可没。

坐个矮椅子,猫着腰,叉着腿,双手捏着泥,两眼盯住手,手随心动,出瓶子出罐儿——这就是拉坯。

有人说拉坯只是体力活,但庞永辉不以为然。

他认为拉坯是手随心塑的历程。

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手艺人在雕塑作品的时候,实际上是作品在雕塑人。

”他半开玩笑地说,“当初进入这个行业,压根不是热爱瓷器艺术,而是盲目崇拜艺术家。

”但如今,庞永辉却改变了自己最初幼稚的想法,反倒认为艺术家只是外在的形式,而20多年给予自己感触最深的是通过作品反观、反照、反思到自己的做人做事上。

“每个人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别人是看不到的,但手艺人可以用一个可见的东西来表达自己的思想。

”庞永辉说道。

“拉坯的技艺和对文化的认识是日积月累的过程,但创作的内涵却是塑造自己的精神。

”除了拉坯,跳刀纹装饰也是庞永辉的专长。

24年的磨练,庞永辉形成了大气洗练、饱满流畅的拉坯风格,并创造出一套当代定窑拉坯规范。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永辉是我的学生,他现在拉坯的技艺比我拉得好。

”他的老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陈文增曾自豪地说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议并为获奖企业颁奖 。
图为全国政协原副主席王文元 ( ) 右 为河北省曲阳定瓷有限公司董l- 蔺 占 lK I 献颁奖
信 息集 锦
X N JJN I XI l I
河北省 曲阳定瓷有 限公司入选 “ 当代十大名窑 ”
刘 金
一 2 5 一 月1 日,由 l 上海大学、南京艺术学院、 景德镇陶瓷学院
l 设计艺 术学 院 、 《 收藏 》杂志 、新浪收藏 、艺超网联合主 办 ,全 国2 个省市 区收藏 协会协办 的首届 “ 6 当代十河北省 曲阳定 瓷有 限公司入选
窑 、龙泉窑 、耀州窑 、磁州窑 、德化窑 、珐琅瓷 、潮州窑 瓷、 宜兴 紫砂等 。
河北省曲阳定瓷有限公司为国家博物馆指定生产厂 、国家级非物质
文化遗产 “ 定瓷烧制技艺”保护单位 , 公司许多研究课题曾获国家
科委金奖 、国家知识产权局金奖 、全国 ̄f 技术金奖。定瓷作品曾 -- U
全 国政协原副主席王文元 、中国收藏家协会会长 闫振堂等
“ 当代十 大名窑 ” ,其选送 的定窑 “ 盛世莲 开”剔 花瓶获 “ 当代 名窑 ”创新奖 。河北省 曲阳定 瓷有 限公司董 事长 、河北省一级工 艺美术大 师蔺 占献 ,公司总经理 、中国陶 瓷艺术 大师和焕 受邀参 加颁奖活动 。
被人民大会堂、中南海紫光阁 、英国珍宝博物馆等权威机构I
评审活动 邀请 了全国 陶瓷界 、美术界 、收藏 界的专 家组 组 ,以保证评 选的专业性和权威性 。河北省曲阳定瓷有限
术总监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陈文增受邀担任评委 。本次活
选出首届 “ 当代十 大名窑 ”传承奖 1 名 、 “ 0 当代 名窑 ”
1件, 5 组委会 推荐特 别传承 奖2 。获 奖窑 口有钧窑 、定 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