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在中医学理论中的体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论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在中医学理论中的体现
[摘要]探讨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在中医学中的体现,从传统哲学是中医理论形成基础;传统哲学的天人合一整体观,阴阳五行学说与中医理论的联系;传统哲学思维模式在中医学的应用等几方面具体阐述。
[关键词] 中国传统哲学;中医学;整体观;思维方式;阴阳五行学说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哲学是一切科学之母”,孙思邈说:“博及医源,精勤不倦”。医源是指医学的源头,即是哲学。哲学高于具体学科而又指导具体学科,可见所有学科追溯其根源都属哲学范畴。综观世界哲学发展史,中国传统哲学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而中医学本身就根植于这个哲学理论体系之中,传统哲学思想渗透在中医学理论的各个领域,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一、古代哲学思想指导中医理论的形成
中医产生于有着深厚哲学基础的古中国,自然在医学理论方面有着得天独厚之处。事实上正是这样,中医理论与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是相通的。
“六经”之一的《易经》奠定了中医学的哲学内容,如阴阳学说、天人合一的理论等。中医理论中的各个学说,均是以易为本源的,并且全部具体应用到人体生理、中药药性、辩证施治以及病因病机等方向。中医理论中的阴阳五行学说、气化学说、经络学说、脏象学说、药物归经、药的升降沉浮、四气五味,五运六气学说等等,都与《易经》有着渊源。特别是阴阳五行学说,它直接来源于《易经》,并在中医理论中得到了详尽的发挥,如天人相应原理,五行相生相克、相乘相侮的平衡原理等等均得到中
医理论的补充和完善。这一学说直接指导了中医学理论的创立。
二、重视整体观,强调“天人合一”
重视系统整体的思想蕴涵在古人的“天人合一”思想中。“天人合一”主要阐述天道与人道。在天人关系中非常重视其“合”的一面,虽然“合”是以分为前提,但是中医哲学的分”是同构异形之分,即人道和天道之分是普遍的天道在特殊的人道中的具体展现,天人之分的本质是合,这种本质之合是天人的物质统一性决定的,即天人都由共同的物质之“气”构成,这种内在同质性规定了宏观整体的统一性[1]。
传统医学把“天人合一”叫做“天人相应”、“人与天地相参”。这里所谓的“天”是指与人类社会相对的自然界,包括自然的气候、地理等因素;“人”指是作为医学客体的人的生命体。所谓“天人相应”就是人的生命活动决定于自然并与之相呼应。具体说来,包含如下几层意思:一是人体形态结构与天地万物相类。二是人体生命运动规律与天地变化相类。三是人体生理功能节律随天地四时之气的变化而变化。“天人相应”是《内经》核心思想,贯穿于整个中医理论体系之中。中医对人体与疾病的研究是在总体上把握各个脏腑之间的功能联系。认为脏腑之间存在着生克,即既相互滋生又相互制约的关系。如《素问〃灵兰秘典论》就把人体的脏腑描绘成一个如同以心为最高统帅的政府组织。只有脏腑十二官之间协调配合,才能维持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
整体观念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和方法在中医学中的具体体现,是同源异构及普遍联系思维方法的具体表达。整体观念是中医学关于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的认识,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
特点之一,贯穿于中医学的生理、病理、诊法、辨证、养生、防治等各个方面,是中医学基础理论和临床实践的指导思想。
三、阴阳五行学说
中医学的精髓就是阴阳五行学说,这个学说以阴阳和五行这两个概念形象地揭示了存在于系统之中的普遍规律。
阴阳是关于自然变化的基本规律,《易传〃系辞》说:“一阴一阳之谓道。”《易经》中虽无阴阳二字,但有与后来的阴阳观念相对应的两个基本符号。《类经〃阴阳类》说“阴阳者,一分为二也。”阴阳成了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阴和阳,既可代表相互对立的事物,又可用以分析一个事物内部所存在着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中医学将阴阳学说用于解释人体,认为人体是由各种既对立制约又协调统一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所构成的有机整体。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事物阴阳属性的划分是以温热、明亮、动、上升、外、干燥等为阳;寒凉、晦暗、静、下降、内、潮湿等为阴。阴阳之间的关系包括了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和相互转化四个方面。医学中的阴阳,既可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和生理活动,又可解释病理变化,指导诊断和治疗。疾病发生的根本原因是阴阳失调,病因可分阴阳,而阴阳盛衰变化决定着疾病的寒热变化,“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阳虚则寒”、“阴虚则热”是中医病机学的总纲,调整阴阳,恢复阴阳平衡是治疗疾病的总原则。
五行学说既是一种古代的宇宙观和方法论,又是一种原始而质朴的系
统论。五行最早是指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又称“五材”。以后又被用来概括世间万物的属性,即《尚书〃洪范》所谓之“水日润下,火日炎上,木日曲直,金日从革,土爰稼穑。”五行学说认为,宇宙万物可在不同层次上分为木、火、土、金、水五类,此五类不同层次的事物和现象之间的生克制化运动。
中医学以五行学说解释人体,构筑了以五脏为中心的五个生理病理系统。如五脏的生理特性,肝喜条达而恶抑郁,肺具清肃之性,心阳温煦全身等。同时中医学将人体内部的五个系统与外部自然界的五方、五时、五气、五化、五色、五味等相联系,体现了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如《灵枢〃阴阳二十五人》说:天地之间,六合之内,不离于五,人亦应之[2]。五行是相联系的,中医学借助于五行相生来解释五脏相互资生的关系,借助相克来解释五脏相互制约的关系,借助五行的乘侮和母子相及解释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五行指导下建立的整体思维,强调着内外协调统一,既形成了中医“察外知内”的诊病特色,又建立了中医重视调整内脏关系治疗疾病的原则和方法。
三、中医思维模式的哲学体现
1、以类取象的思维模式
在思维模式上,《易经》提出了“形而上为之道,形而下为之器”的道器论,在由“器”(物)升华为“道”(意)的过程中,《易经》主张要经过“观物取像”、“立像尽意”、“以像喻意”的过程,这里的“像”应该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一个特色之处,作为哲学体系,在取譬中,它也成为医学的思维模式。在方法上,取像类比是典型的《易经》,也是中医学被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