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成长的烦恼》教案
成长的烦恼语文教学教案
![成长的烦恼语文教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1f0bc5c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21.png)
成长的烦恼语文教学教案第一章:导入与主题确立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成长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烦恼。
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如何应对这些烦恼。
培养学生积极面对困难和挑战的态度。
1.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阅读关于成长烦恼的短文或故事。
让学生分享自己成长过程中的烦恼和困惑。
1.3 教学活动让学生阅读关于成长烦恼的短文或故事,引导他们思考和感受成长过程中的困惑和挑战。
邀请学生分享自己成长过程中的烦恼和困惑,鼓励其他学生倾听和理解。
教师与学生一起探讨如何应对这些烦恼,提供一些建议和方法。
第二章:案例分析与讨论2.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分析案例,深入了解成长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烦恼。
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如何解决这些烦恼。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2.2 教学内容提供一个具体的成长烦恼案例,让学生进行分析。
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解决方案,并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建议。
提供一个具体的成长烦恼案例,让学生进行分析,引导学生关注案例中的问题和矛盾。
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解决方案,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方法。
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讨解决方案,并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第三章:小组讨论与分享3.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深入了解成长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烦恼。
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如何解决这些烦恼。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口头表达能力。
3.2 教学内容让学生分组讨论成长过程中的烦恼和困惑。
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解决方案,并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建议。
3.3 教学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讨论成长过程中的烦恼和困惑。
鼓励学生思考和探讨解决方案,并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方法。
每个小组选择一名代表进行分享,其他小组成员可以进行补充和讨论。
第四章:角色扮演与情景模拟4.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和情景模拟,深入了解成长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烦恼。
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如何解决这些烦恼。
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让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和情景模拟,模拟成长过程中的烦恼场景。
《成长的烦恼》教案通用
![《成长的烦恼》教案通用](https://img.taocdn.com/s3/m/22c3a842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1288a76.png)
《成长的烦恼》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成长的烦恼》教材第三章“青春期的困扰”,详细内容包括青春期生理变化带来的心理影响、人际交往的困惑以及自我认同的探索。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及其对心理的影响。
2. 培养学生正确面对人际交往中遇到的困扰,提高沟通能力。
3. 引导学生探索自我认同,增强自信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帮助学生正确面对青春期的心理困扰,提高自我认同感。
教学重点:青春期的生理变化、人际交往困扰及自我认同的探索。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关于青春期烦恼的短片,让学生初步了解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详细介绍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及其对心理的影响,讲解人际交往中的困扰及应对方法,引导学生探索自我认同。
a. 生理变化对心理的影响b. 人际交往困扰及应对方法c. 自我认同的探索3. 例题讲解:讲解关于青春期烦恼的典型例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4.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及时巩固所学内容。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青春期遇到的困扰及解决办法,分享自我认同的经验。
六、板书设计1. 青春期的困扰a. 生理变化b. 心理影响2. 人际交往困扰及应对方法3. 自我认同的探索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请结合自身经历,谈谈你在青春期遇到的困扰及解决办法。
b. 请描述你是如何探索自我认同的,这个过程带给你哪些收获?2. 答案:在青春期,我遇到了生理变化带来的困扰,如情绪波动、自信心下降等。
通过参加体育活动、与朋友交流,我逐渐学会了调整心态,面对这些困扰。
我还学会了与父母、老师沟通,寻求他们的帮助和支持。
在探索自我认同的过程中,我尝试了各种兴趣和活动,从中找到了自己热爱的事物。
这个过程让我更加了解自己,增强了自信心,也让我更加珍惜与他人的不同。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应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不断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成长的烦恼》教案通用
![《成长的烦恼》教案通用](https://img.taocdn.com/s3/m/d9c4740d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22.png)
《成长的烦恼》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成长的烦恼》教材第一章“青春期的困惑”,详细内容包括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心理变化及其带来的困扰和应对策略。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青春期的生理和心理变化,认识到成长的烦恼是正常现象。
2. 培养学生积极面对成长中的问题,学会调整心态,寻求合适的解决办法。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学会倾听、关心他人。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青春期的生理和心理变化,成长的烦恼及其应对策略。
难点:如何让学生认识到成长的烦恼是正常现象,并学会积极面对和解决。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笔记本、教材、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关于青春期成长烦恼的短片,引导学生关注本节课的主题。
a. 学生观看短片,思考短片中的问题。
b. 教师提问,了解学生对青春期成长烦恼的认识。
2. 知识讲解:a. 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详细介绍青春期的生理和心理变化。
b. 分析青春期成长烦恼的类型及产生原因。
3. 例题讲解:a. 教师给出一个关于青春期成长烦恼的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b.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4. 随堂练习:a. 教师给出几个关于青春期成长烦恼的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b. 教师对练习题进行讲解,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活动:a. 学生分组,讨论自己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烦恼,分享经验和解决办法。
b. 各组代表发言,全班交流。
b.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
六、板书设计1. 青春期的生理变化2. 青春期的心理变化3. 成长的烦恼类型及产生原因4. 应对成长烦恼的策略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以“我的成长烦恼”为主题,写一篇心得体会。
2. 答案:要求学生真实、具体地描述自己的成长烦恼,并提出合理的解决办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成长的烦恼初中教案
![成长的烦恼初中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e885c50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f1.png)
成长的烦恼初中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成长过程中会遇到的烦恼,并学会正确面对和处理这些烦恼。
2.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增强心理素质。
3. 引导学生关爱自己,关爱他人,关爱社会。
教学重点:1. 让学生认识到成长过程中的烦恼是正常的心理现象。
2. 培养学生正确处理烦恼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正确面对和处理烦恼。
2. 如何让学生学会关爱自己、他人和社会。
教学准备:1. 课件、视频等教学资源。
2. 课堂活动所需道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课件或视频,引入主题《成长的烦恼》。
2. 学生分享自己成长过程中遇到的烦恼。
二、课堂讲解(15分钟)1. 教师讲解成长过程中常见的烦恼,如学习压力、人际关系、自我认知等。
2. 分析这些烦恼产生的原因及影响。
3. 引导学生正确面对和处理烦恼。
三、小组讨论(10分钟)1. 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如何正确面对和处理成长过程中的烦恼。
2. 每组分享讨论成果,其他组进行评价和补充。
四、案例分析(10分钟)1. 教师展示一个关于成长烦恼的案例,如小明因为学习压力大而感到烦恼。
2. 学生分析案例中主人公的烦恼及其影响。
3. 教师引导学生探讨解决办法,并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解决过程。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正确面对和处理成长烦恼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悟。
六、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写一篇关于自己成长过程中烦恼的作文。
2. 思考如何关爱自己、他人和社会,并制定具体的行动计划。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讨论、案例分析和课后作业等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正确面对和处理成长过程中的烦恼。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心态。
同时,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充分的参与和体验。
(七年级语文教案)《成长的烦恼》教学设计6
![(七年级语文教案)《成长的烦恼》教学设计6](https://img.taocdn.com/s3/m/1086e3683c1ec5da50e270ce.png)
《成长的烦恼》教学设计6七年级语文教案成长的烦恼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1)大胆言说自己成长中的烦恼。
(2)与别人交谈努力做到口齿清楚,态度大方,话语通顺完整,能准确地表情达意,说话不要带口头禅,不重复。
2、能力目标:(1)通过了解成人对成长时期烦恼的认识,审视自己的所谓烦恼,重新评价自我,也要为朋友、同学排忧解难。
(2)写作要围绕中心,有主题。
写自己要能写出独特的认识,写别人要注意本人的审视和评论,帮朋友解忧要注意语言的针对性。
3、情感目标:认识自我,以积极的生活态度正确对待成长过程中出现的烦恼、挫折等。
教学设计:一、人生导航●二、心情驿站(设“最真实奖”)1. 学生按学习小组进行交流,畅所欲言,态度真诚,大方得体。
2. 组长小结归类,以备班上交流。
3. 班上交流。
●三、云开见日(设“金点子奖”)今天大家倾诉了这么多的烦恼事,不过要把它们都给解决掉才算畅快是吧?其实我们的同学都是“智多星”,相信凭我们群策群力,会想出更有实效的金点子来解决烦恼的。
比一比哪一小组哪位同学介绍的方法最多,出的点子最好。
●四、真情碰撞(设“金话筒奖”)1. 我们同学间进行了一次心语沟通,互相非常坦白、真诚。
那么你还有什么更想了解的?请学习小组确定一个最有价值的问题,向你最想了解的同学或老师提问。
2. 我们回家也都做过小记者,采访了身边的成年人。
请同学们把采访的经过和自己的心得简要与同学交流。
●五、学海拾贝(设“丰收奖”)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1、让学生用名言警句的形式写出对烦恼的认识和感悟。
① “如果所有的人都把自己的烦恼拿到市场上去交易,任何人在看到了别人的烦恼之后,都宁可把自己的烦恼重新搬回家。
”——西方哲理② “当一份快乐跟别人一起分享时,它就变成了两份快乐;当一份烦恼跟别人共同分担时,它就成了一半的烦恼。
”③ “每一棵树的枝叶都是它的问题,但也是一棵树的全部。
”——《读者》2、让学生高声朗读自己的名言警句,让所有的同学大声的朗读全班推选上来的优秀的名言、名句。
《成长的烦恼》教案
![《成长的烦恼》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2f283c9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3167c5b.png)
《成长的烦恼》教案一、教学背景分析:随着社会的发展,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常常面临各种烦恼。
这些烦恼涉及到学业、人际关系、自我认知等方面,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和发展构成了一定的挑战。
因此,帮助孩子正确面对和处理成长中的烦恼是非常重要的。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成长过程中常见的烦恼,并分析其原因和可能的解决方法;2. 培养学生的自我适应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培养学生的情绪管理和沟通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或小故事,引导学生讨论成长中可能遇到的烦恼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参与和思考。
例如,展示一张图片:一个孩子在书桌前写作业,神情焦虑不安。
引导学生思考该孩子可能遇到的问题。
2. 知识讲解(15分钟):介绍成长过程中常见的几类烦恼,包括学业压力、人际关系、身体变化、自我认知等。
对每一类烦恼进行简要的分析和讲解,引导学生了解背后的原因和可能的解决方法。
3. 小组讨论(2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就自己或他们认识的人面临的烦恼进行讨论。
鼓励学生分享彼此的经验和解决方法,并互相提供支持和建议。
4. 角色扮演(25分钟):给学生准备一些成长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境,要求他们两人一组进行角色扮演。
一人扮演遇到烦恼的学生角色,另一人扮演朋友、家长或老师的角色。
通过角色扮演,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问题,感受到不同角色的情感和需要,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5. 总结归纳(10分钟):回顾讨论和角色扮演的内容,总结不同的解决方法,并对解决烦恼的重要性进行强调。
提醒学生在面对烦恼时,要及时寻求帮助,保持积极的心态和良好的沟通方式。
四、巩固与拓展:1.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以作文形式,写一篇关于自己成长中烦恼及其解决方法的文章。
鼓励学生结合自身经历,展示对成长中烦恼的理解和处理能力。
2. 拓展活动:鼓励学生在课外时间,通过阅读相关书籍、参加成长类讲座等方式,进一步拓展对成长烦恼的认识。
同时,可以邀请心理专家或青少年辅导员来学校开展专题讲座,为学生提供更全面和深入的指导。
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成长的烦恼》教案
![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成长的烦恼》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13c93f2fe4733687e21aae4.png)
教学过程设计一、播放背景音乐《小小少年》,教师导入:人们常说“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在大人们的眼里,你们天真无邪、无忧无虑,是快乐的天使。
是不是这样?的确,这是成人的误解。
中学生正生活在孩童和成人的夹缝之中,烦恼随时间而来,智慧也随时间而来,人活着,总会有烦恼,而所有的烦恼总有解决之道,只要你有心。
今天就让我们步入综合学习之旅,一起走进《成长的烦恼》,开展一次以“成长的烦恼”为话题的活动。
二、品读诗歌,独上高楼1、欣赏歌曲《一剪梅》2、以男女分读的形式朗诵品读李煜的《虞美人》小结:多愁善感并不是诗人词人的专利,有许多科学家、音乐家、文学家他们在成长过程中也经历了无数烦恼。
三、搜集古今中外名人成长的烦恼1、经历磨难者2、身残志坚者四、倾诉你的烦恼名人的烦恼多多,我们的烦恼也不少。
俗话说:一份快乐,与人分享就是两份快乐。
一份烦恼,向人倾诉就只剩下一半。
试着向大家倾诉你的烦恼,好吗?活动一:烦恼清单传传传~方法:每个人拿出一张纸,写上自己的烦恼。
越具体越好,每张纸写上编号,可以学生聆听,进入状态1、品味诗中的感情2、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诗词学生列举:爱因斯坦霍金张海迪海伦凯勒小组讨论,认识烦恼对成长的影响,寻找化解烦恼的方法。
放歌曲《小小少年》引入主题,激发学生兴趣学生作讨论做准备让学生说出自己成长中的烦恼分组讨论、体验我的烦恼了解别的同学成长。
《成长的烦恼》教案设计
![《成长的烦恼》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4a9f18c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d9.png)
《成长的烦恼》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成长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烦恼,提高对青春期心理的认识。
2. 培养学生学会面对和解决成长中的烦恼,增强心理素质。
3. 引导学生珍惜友谊,正确处理人际关系,促进身心健康。
二、教学内容:1. 成长中的常见烦恼:生理变化、学业压力、人际关系等。
2. 应对烦恼的方法:自我调适、寻求帮助、积极沟通等。
3. 友谊的重要性:互相支持、共同成长。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成长过程中的烦恼,学会应对方法,珍惜友谊。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增强心理素质。
四、教学方法:1.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成长经历和烦恼。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应对烦恼。
3. 小组合作法:分组进行合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成长过程中的烦恼。
2. 新课导入:介绍成长中的常见烦恼,如生理变化、学业压力等。
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讨论如何应对烦恼。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友谊的重要性,分享彼此的经验和感悟。
5. 总结提升:教师总结成长过程中的烦恼及应对方法,强调珍惜友谊。
6. 课后作业:布置一道关于成长烦恼的思考题,让学生课后思考和总结。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小组活动中的积极性,以及他们的参与程度。
2. 小组合作:评估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包括沟通、协调和团队合作能力。
3. 课后作业:通过学生提交的课后作业,评估他们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吸收程度。
七、教学资源:1. 教材:《成长的烦恼》相关章节内容。
2. 案例材料:挑选一些真实的成长烦恼案例,用于课堂讨论和分析。
3. 视频资料:选取与成长烦恼相关的视频片段,用于引导学生的情感共鸣和思考。
4. 心理测试工具:提供一些简单的心理测试,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心理状态。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成长烦恼的概念和常见类型。
《成长的烦恼》教案
![《成长的烦恼》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809b149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88f4119.png)
《成长的烦恼》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第七单元《成长的烦恼》。
具体内容包括课文《成长的烦恼》第一至三自然段,通过对文中主人公小明的成长经历的描述,让学生了解青春期烦恼的普遍性和多样性,以及如何正确面对和解决这些烦恼。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学会通过课文分析人物心理,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学会解决成长过程中遇到的烦恼。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青春期烦恼的普遍性,学会尊重和理解他人,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分析课文中小明的心理变化,理解青春期烦恼的原因。
教学重点:学会正确面对和解决青春期烦恼,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关于青春期烦恼的短视频,引发学生对这个话题的关注,进而导入新课。
2. 课堂阅读: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第一至三自然段,了解小明遇到的烦恼,同时标注生字词。
3. 讲解:针对学生阅读中的疑问,进行生字词讲解,分析小明的心理变化,引导学生了解青春期烦恼的原因。
4.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自己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烦恼,并分享如何解决这些烦恼。
5. 实践活动: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编写一则关于青春期烦恼的小故事,并进行分享。
6. 例题讲解:选取一道关于课文内容的阅读理解题,指导学生分析问题、解答问题。
7. 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一道类似的阅读理解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课文《成长的烦恼》2. 主要内容:青春期烦恼的普遍性、多样性;小明心理变化分析;正确面对和解决烦恼。
3. 教学重点:分析课文,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一篇关于青春期烦恼的作文。
2. 答案:无固定答案,要求内容真实、情感真挚。
《成长的烦恼》教案(通用13篇)
![《成长的烦恼》教案(通用13篇)](https://img.taocdn.com/s3/m/e05c47e3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c8.png)
《成长的烦恼》教案(通用13篇)《成长的烦恼》教案篇1〖教学目的〗1、知识目标:学会流畅地叙述一件或几件事,并做到详略得当,条理分明。
2、能力目标:以自主、合作的方式策划、组织、参与这次活动,促进听说读写能力的全面发展。
3、情感目标: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学会用积极的人生态度对待自我和生活,形成健全的人格。
〖教学重点〗详略得当、条理分明地叙述事情。
〖教学难点〗对自主、合作方式的探究。
〖教法〗自主、合作方式。
〖教学探究过程〗一、活动准备1、挑选主持人:形式:上交自我推荐材料,由老师考评。
要求:有参与活动的热情、比较强的口头表达能力、创新意识、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
2、确定活动的组织形式。
由挑选出来的主持人和老师一起构思形成。
3、教师布置学生以本次综合性学习活动的第一项为重点活动内容。
⑴结合本单元课文《爸爸的花儿落了》等,疏导学生去思索、品位人生的烦恼。
⑵小组内交流自己在成长中的烦恼。
⑶交流后,以《成长的烦恼》为题,写一篇作文,叙述自己的烦恼和自己是怎样从他那里获得启示的。
⑷由小组或自己推荐较好的文章交主持人参与班级的交流会。
⑸主持人负责收集并确定交流会作品。
⑹制定评价方案,确定六名评委同学。
二、课堂活动开展由主持人全面负责活动的进行。
1、教师导入:在第一单元的学习中,我们了解了他人的成长过程,我想同学们生活中一定也有自己的酸甜苦辣吧?今天就让我们放飞心灵来畅谈自己成长中的烦恼。
2、同学主持作品交流。
让学生当主持人,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意识。
师生共同活动,更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交流目的:⑴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良好习惯。
⑵学会评价、品味他人作品。
⑶明确交流内容,引起学生的注意和思考。
交流作品:烦恼与快乐的变奏,人生在世,谁不希望生活愉快?可是,要真正做到谈何容易。
因为我们常常会碰到不称心的人,不如意的事。
尤其刚刚步入少年之旅的中学生,随着青春意识的一天天觉醒,幼稚与成熟并存,自尊与烦恼共增,一旦受了委屈,忧郁的感伤就笼罩了我们的心头,生活也随之失去了光彩。
《成长的烦恼》教案通用
![《成长的烦恼》教案通用](https://img.taocdn.com/s3/m/bd8f95d2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a4c2b4b.png)
《成长的烦恼》教案通用教案:《成长的烦恼》一、教学内容1. 引言:介绍成长的烦恼的概念及其普遍性。
2. 身体变化带来的烦恼:如青春痘、体味、身高等问题。
3. 心理变化带来的烦恼:如情绪波动、自我认知、人际关系等问题。
4. 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对成长的影响:如何应对家庭压力、学业压力和社会期待。
5. 案例分析:分析真实案例,引导学生理解成长的烦恼及其解决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成长的烦恼及其产生的原因。
2. 培养学生积极面对成长烦恼的心态。
3. 引导学生学会解决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了解成长的烦恼及其解决方法。
难点:培养学生积极面对成长烦恼的心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
2. 学具: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关于青少年成长烦恼的短视频,引发学生对成长烦恼的思考。
2. 知识点讲解(15分钟)讲解成长的烦恼的概念、原因和解决方法,引导学生认识到成长过程中的烦恼是正常的,并学会如何应对。
3. 案例分析(10分钟)分析真实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成长烦恼及其解决方法。
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解决烦恼的建议。
4. 随堂练习(5分钟)设计一些关于成长烦恼的选择题和简答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检验他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板书设计1. 成长的烦恼:身体变化、心理变化、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
2. 成长烦恼的解决方法:积极应对、保持乐观心态、寻求帮助。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结合自己的经历,写一篇关于成长烦恼的文章,不少于300字。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教案《成长的烦恼》针对的是青少年阶段普遍面临的问题,这一阶段的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迅速成长的关键时期,因此会面临各种成长的烦恼。
教案中涉及到的重点和难点如下:一、教学内容的深入理解1. 身体变化带来的烦恼:如青春痘、体味、身高等问题。
这些都是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的生理变化,需要引导他们正确看待并接受这些变化。
《成长的烦恼》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共3篇
![《成长的烦恼》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共3篇](https://img.taocdn.com/s3/m/cda078c8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86.png)
《成长的烦恼》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共3篇《成长的烦恼》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1《成长的烦恼》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随着青春期的来临,中学生经常会陷入“成长的烦恼”。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自己的身体变化及性教育知识,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的《成长的烦恼》专题为学生们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
本文以《成长的烦恼》教案为主线,结合学生实际,围绕教材内容展开讨论,旨在帮助学生们更好地自我认识、了解身体变化和性教育知识。
一. 教学目标及内容1. 理解青春期及其特征;2. 知道自我认识的重要性,学会勇敢地面对自己和身体的变化,自信、自尊自爱;3. 了解男女不同的性器官结构和功能,了解性别角色的形成和性别平等观念;4. 加强对性教育知识的理解,明确性行为带来的健康风险及防范措施。
二. 教学方法1. 情境化教学法2. 互动式提问教学法3. 听讲、合作、讨论、小组交流互动式教学方式三. 教材分析与教学内容设计1. 青春期的特征及变化1.1 问卷调查——随机抽取5名男生、5名女生分别填写,调查他们充满好奇心的问题。
例如:最近你是否会出现脸上长痘痘的现象?你是否会有粉红色的分泌物出现?1.2 小组讨论——男生讨论生长发育、体型等问题;女生讨论月经、乳房发育等问题;1.3 课堂互动——卫生巾的选择与使用,分男女两组,讨论如何挑选卫生巾,并规划如何妥善保管使用。
2. 自我认识2.1 角色扮演——邀请学校心理老师进行角色演练,引导学生对自己进行性格定位,探索自我认识;2.2 课堂互动——引导学生现场写下自己认为最厉害的三个方面,并互相分享。
3. 男女不同的性器官结构和功能3.1 绘画比较——男女生分别画出自己认为男女性器官的结构和外观特征,并进行比较和讨论,加深学生对男女性器官的了解;3.2 观察活动——积极邀请医生、专业老师给学生提供性器官照片,让学生从图像中了解男女性器官的功能特征;4. 性别教育及性行为健康4.1 角色扮演——针对青春期谈对象、责任、情感等问题,进行角色扮演,加强对性行为带来的健康风险的认知;4.2 课堂互动——邀请学校卫生医生介绍不同性传播疾病及其发生原因和传播方式,让学生明确如何防范措施。
《成长的烦恼》教学设计
![《成长的烦恼》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e0dcf49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88f411d.png)
《成长的烦恼》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初中语文教材第七单元第三课《成长的烦恼》。
本课主要讲述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所面临的心理矛盾和困惑,以及如何正确对待和处理这些问题,以促进自身的健康成长。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青少年成长过程中所面临的烦恼及其原因,提高学生对成长烦恼的认识。
2. 培养学生正确对待和处理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了解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烦恼及其原因,学会正确对待和处理这些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教学课件。
2. 学具:学生课本、练习册、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一段关于青少年成长烦恼的短视频,引发学生对成长烦恼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5分钟)学生阅读课文,了解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烦恼及其原因,思考如何正确对待和处理这些问题。
3. 课堂讲解(15分钟)教师根据教材内容,详细讲解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烦恼及其原因,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这些问题。
4.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关于成长烦恼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人物是如何应对成长烦恼的,从而培养学生正确对待和处理成长问题的能力。
5. 随堂练习(5分钟)学生根据课堂所学内容,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6. 小组讨论(5分钟)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成长的烦恼1. 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烦恼及其原因2. 正确对待和处理成长烦恼的方法3. 与父母、老师和同学沟通的重要性七、作业设计1. 请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你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烦恼,以及你是如何应对这些问题的。
答案:略2. 请列举三种与父母、老师和同学沟通的有效方法,并简要说明其作用。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解教材内容、分析案例、小组讨论等形式,使学生了解了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烦恼及其原因,学会了正确对待和处理这些问题。
初中成长的烦恼教案
![初中成长的烦恼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bf4c966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3d3216a.png)
初中成长的烦恼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成长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烦恼,如学业压力、人际关系等。
2. 培养学生积极面对烦恼,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理解成长过程中的烦恼是正常的,学会调整心态,健康成长。
教学重点:1. 让学生认识到成长过程中的烦恼是正常的。
2. 培养学生积极面对烦恼,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正确面对和解决烦恼。
2. 如何让学生理解成长过程中的烦恼是正常的,学会调整心态。
教学准备:1. PPT课件2. 教学视频或案例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忆成长过程中遇到的烦恼,如学业压力、人际关系等。
2. 学生分享自己的烦恼经历,教师总结同学们普遍遇到的烦恼。
二、案例分析(10分钟)1. 播放一部关于成长烦恼的短视频,让学生了解不同年龄段的人都会遇到烦恼。
2.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人物是如何面对和解决烦恼的。
3.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讨论如何应对类似烦恼。
三、小组讨论(10分钟)1. 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讨论一个成长烦恼。
2. 各小组讨论如何面对和解决该烦恼,并分享讨论成果。
四、总结与启示(10分钟)1. 教师总结本次课程的重点,强调成长过程中的烦恼是正常的。
2. 引导学生学会调整心态,积极面对烦恼。
3. 鼓励学生在遇到烦恼时,寻求帮助,健康成长。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成长烦恼,分析案例,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认识到成长过程中的烦恼是正常的。
同时,培养学生积极面对烦恼,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正确面对和解决烦恼,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七年级语文上册《成长的烦恼》教案 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成长的烦恼》教案 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5a5c1494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fd57014.png)
七年级语文上册《成长的烦恼》教案(新版)新人教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成长过程中会遇到的烦恼,并学会正确面对和处理。
2. 通过阅读和讨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表达能力。
1.2 教学内容1. 《成长的烦恼》课文阅读与理解。
2. 分析课文中的主要人物、情节和主题。
3. 讨论成长过程中的烦恼及解决方法。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1. 掌握课文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子。
2. 分析课文主题和人物性格特点。
3. 学会正确面对和处理成长过程中的烦恼。
2.2 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深层含义和象征手法。
2. 引导学生运用课文中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课文内容、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2. 讨论法:分组讨论成长烦恼及解决方法。
3. 实践法:引导学生运用课文中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2 教学手段1. 课件:展示课文内容、图片和视频资料。
2. 黑板:板书关键词汇和句子。
3. 作业:布置课后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第四章:教学步骤与时间安排4.1 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介课文背景和作者。
2. 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
3. 分析课文主题和人物性格特点。
4. 讨论成长过程中的烦恼及解决方法。
5. 总结课文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4.2 时间安排1. 第一课时: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
2. 第二课时:分析课文主题和人物性格特点,讨论成长烦恼及解决方法。
第五章:课后作业与评价5.1 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词汇和句子。
2. 写一篇关于自己成长过程中烦恼的作文。
3. 调查身边同学的成长烦恼,汇总并提出解决建议。
5.2 评价方法1. 课堂表现:参与讨论、回答问题、合作交流。
2. 课后作业:作文质量、调查报告完整性。
3. 成长记录:记录学生在课文学习过程中的进步。
第六章:教学拓展与活动6.1 教学拓展1. 推荐阅读其他关于成长主题的文学作品,如《草房子》、《小王子》等。
成长的烦恼语文教学教案
![成长的烦恼语文教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cf97674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b7.png)
成长的烦恼语文教学教案第一章:导入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了解成长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烦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烦恼,讨论成长过程中的困惑和挑战。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烦恼,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经历。
2. 让学生讨论成长过程中的困惑和挑战,共同探讨如何应对和解决问题。
第二章:自我认知教学目标:帮助学生认识到自我认知的重要性,学会如何正确看待自己的优缺点。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优缺点,培养学生正确自我认知的习惯。
教学活动:1. 让学生思考自己的优点和不足,鼓励学生客观评价自己。
2. 引导学生通过自我观察、自我反思的方式,了解自己的特点和优势。
第三章:情绪管理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做情绪的主人。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了解情绪的类型和影响,学会运用正确的方法调节情绪。
教学活动:1. 让学生了解情绪的类型和影响,讨论情绪对人际关系和学习的影响。
2. 引导学生学习运用深呼吸、冥想等方法调节情绪,做情绪的主人。
第四章:人际关系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学会与他人沟通,处理好人际关系。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了解人际关系的类型和重要性,学会与他人有效沟通。
教学活动:1. 让学生了解人际关系的类型和重要性,讨论良好人际关系对成长的影响。
2. 引导学生学习与他人有效沟通的技巧,如倾听、表达、同理心等。
第五章:时间管理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学会合理安排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了解时间管理的重要性,学会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
教学活动:1. 让学生思考时间管理的重要性,讨论如何合理安排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2. 引导学生学习制定学习计划的方法,如设定目标、分阶段实施等。
第六章:学习压力教学目标:帮助学生认识学习压力的来源,学会正确应对学习压力。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分析学习压力的来源,探讨如何缓解学习压力。
教学活动:1. 让学生思考学习压力的来源,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