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自然辨证法学术团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自然辨证法的学术团体、研究机构、主要刊物
一、学术团体、研究机构
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民国25年(1936年),在艾思奇、廖庶谦等人的发起下成立于上海,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社会科学家联盟和社会主义研究会是其主要组织者。组织活动的形式有读书会、座谈会和研究会。它是国内第一个自然辩证法研究团体。参加该会的有孙克定、钱保功、于光远、陈珪如、沈志远等10余人。民国23年下半年至民国25年,上海自然辩证法在进步刊物上的宣传形成了高潮。这些刊物主要有:《太阳》半月刊、《读书生活》半月刊和《生活知识》半月刊。主要传播者有艾思奇(笔名李崇基)、廖庶谦、周建人(笔名克士)、高士其、孙克定、曹伯韩、张汉辅(笔名何封)、陈珪如(笔名陈晓时)、胡曲园(笔名胡天放)等。
上海自然辩证法研究会1958年于光远在上海建议开展自然辩证法研究活动,得到著名科学家谈家桢、严东生、邹承鲁等赞同,会后开始筹备上海自然辩证法研究会。1960年5月,正式成立。首任会长舒文,副会长边伯明、卢于道、杜大公、冯契,有会员203人。“文化大革命”期间停止活动。1978年恢复活动,选出新一届理事会,会长舒文。1981年该会成立人工智能促进会。1982年成立中学自然辩证法教学组。1983年成立高校自然辩证法协作组、医学
辩证法研究会、普及工作委员会。1993~1999年,张瑞琨任理事长。中共上海市委自然辩证法研究组1965年成立。市委书记杨西光任组长,市委宣传部部长杨永直、市科委主任舒文任副组长。组员9人,后扩大到10多人。该组承担中共中央宣传部下达的任务,其中编内部刊物30期,摘译国外著名科学家的政治和哲学观点,供中央、市委有关领导及专业工作者参考;并根据毛泽东关于坂田昌一文章谈话的精神,组织力量准备参写全国项目《自然界的辩证发展》一书,组织撰写自然辩证法重大题材的理论文章和实践文章(以“丁效润”等笔名)。
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自然辩证法(科学哲学)研究室1960年成立,1978年底恢复。历届室主任纪树立、沈铭贤。1993年,该室与逻辑研究室合并,改为科学哲学研究室。1998年,该室与复旦大学哲学系科技哲学教研室联合成立科技哲学博士点,导师沈铭贤、周昌忠。
复旦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室1958年,哲学系建立自然辩证法教学组。1973年9月哲学系恢复自然辩证法教研室,招收“工农兵学员”。1978年9月以后历届室主任陈珪如、李继宗、戚进勤、陈其荣。1990年改为科学技术哲学研究室。1978年起,该系招收硕士研究生。1987年起,招收本科生。1998年起,招收科技哲学博士研究生,导师陈其荣。
复旦大学理科大批判组1972年成立。主要侧重于西方科学史和现代自然科学理论的哲学问题的研究与批判。以“李柯”、“卞思祖”的笔名在上海《自然辩证法杂志》、《复旦学报》及《红旗》杂志“科学史研究”栏目上发表过许多重点理论文章。承担了《外国自然科学哲学摘译》期刊和外国自然科学哲学名著的大量翻译工作及教学任务。1976年10月撤销。
华东师范大学自然辩证法暨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前身为1960年成立的自然辩证法教研组。后属1972年与上海师范学院合并后的上海师范大学。1978年9月,华东师范大学成立自然辩证法教研室,不久改为自然辩证法暨自然科学史研究室。1985年改为研究所。历届室主任袁运开、张瑞琨。历届所长张瑞琨、朱新轩、王顺义。该室(所)于1978年起招收硕士研究生,并为本校理工科研究生开课。1998年3月起,该所并入哲学系。
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系前身为1960年成立的自然辩证法教研组。1978年,上海交通大学建立自然辩证法教研室,主任王庆禾。1990年改为科技与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钱学成。1997年起,招收科技哲学硕士研究生。1999年3月,在该所基础上建立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系,系主任江晓原(兼所长)。
上海师范大学自然辩证法教研室1972年1月,华东师范大学与上海师范学院合并后的上海师范大学建立自然辩证法教研组。组长袁运开,1976年起为张瑞琨。该组主要侧重于自然发展史和中国古代科技史的研究,承担了《自然辩证法杂志》自然史和中国科技史重点文章的撰写工作及教学任务。1978年,上海师大成立自然辩证法教研室,主任吴炳荣。后该学科主持者为柳延延。
同济大学自然辩证法教研室前身为1965年成立的自然辩证法教研组。1978年恢复为教研室。主任范锡洪。
70年代末80年代初,上海第二医学院、华东化工学院、上海中医学院、上海科技大学、第二军医大学、上海工业大学、上海海运学院、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等高校相继成立自然辩证法教研组或教研室。至1982年,各高校都设有自然辩证法研究机构或教员。
二、主要刊物
《自然辩证法杂志》1973年6月创刊,为季刊,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至1976年8月共出13期。先后设立20多个栏目与主题。编辑部设于淮海中路622弄7号。
《外国自然科学哲学摘译》1974年9月创刊,为季刊,至1976年8月共出9期,另出《遗传工程》、《人类学》两期专辑。该刊先
后设立的栏目和专题有:天体物理学、宇宙理论、热力学、量子力学、耗散结构理论、突变理论、信息论、控制论、人工智能、仿生学、分子生物学、生命起源、球外生命、生态学、脑科学、人类学、社会心理学、生理学、医学、绿色革命、地震学、海洋科学、外国科学家哲学观、书刊评介等。编辑组设于南京西路上海图书馆内。
《世界科学》1978年3月,由李宝恒、傅季重、郑开琪筹办的《世界科学译丛》试刊。发表供自然辩证法专业研究参考的外国文献资料。1979年1月,改刊名为《世界科学译刊》(月刊)。次年,该刊由上海社科院哲学所、上海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等单位主办。后改刊名为《世界科学》杂志。该刊设有科学哲学和科学史等栏目。
《方法》1987年8月在沪创刊(双月刊),由上海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与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