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李贽的《童心说》
论李贽“童心说”的文学生命意识
论李贽“童心说”的文学生命意识李贽“童心说”所体现的生命意识有其独特而丰富的内涵,它涵盖了对文学生命的阐释和对人的生命存在的关注这两方面彼此联系、相互促进的内容。
从广义上讲,和人一样,文学也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生成、发展并展现自身延续性的事物,具有时间、空间和价值等生命具有的一般规定和内容,可以视为一种生命形态。
从直观上看,李贽“童心说”体现的正是一种文学生命意识,它集中阐释了文学生命与创作主体的关系。
李贽在其名篇《童心说》中说:“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于童心焉者也。
”又说:“夫童心者,真心也;若以童心为不可,是以真心为不可也。
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
”李贽认为童心就是真心,是绝对的假,绝对的真,是没有受到任何世俗污染的“最初一念之本心”,是作家发自心底的本原的真情实感。
他认为在真正的文学创作中作家应该摆脱一切羁绊束缚,剥离种种虚假伪装,用自己的真情实感,作真文,言真情。
作家为文要言真情,文学作品应当表现作家的真情实感。
对此,我国古代很多文学理论家也都曾作过阐释。
刘勰云:昔诗人什篇,为情而造文;辞人赋颂,为文而造情。
何以明其然?盖风雅之兴,志思蓄愤,而吟咏情性,以讽其上,此为情而造文也;诸子之徒,心非郁陶,苟驰夸饰,鬻声钓世,此为文而造情也。
故为情者要约而写真,为文者淫丽而烦滥。
而后之作者,采滥忽真,远弃风雅,近师辞赋,故体情之制日疏,逐文之篇愈盛。
故有志深轩冕,而泛咏皋壤。
心缠几务,而虚述人外。
真宰弗存,翩其反矣。
夫桃李不言而成蹊,有实存也;男子树兰而不芳,无其情也。
夫以草木之微,依情待实;况乎文章,述志为本。
言与志反,文岂足征?刘勰提出的“为情者要约而写真”的命题,其实就是说作家进行文学创作时要有真挚而充沛的情感,也就是“志思蓄愤,而吟咏情性”。
在《庄子·杂篇·渔父》中有这样一段话:孔子愀然,曰:“请问何谓真?”客曰:“真者精诚之至也。
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故强哭者虽悲不哀,强怒者虽严不威,强亲者虽笑不和。
浅析李贽的“童心说”
浅析李贽的“童心说”作者:柴玉如来源:《群文天地》2011年第06期李贽“童心说”以探究“本真”、“本心”为核心,以重真情、重个性为基本内涵,他的哲学思想具有强烈的思想解放和人文主义的色彩。
强调创造主体对自然人生的真切感受与率性抒发。
一、历史背景明王朝大力提倡程朱理学,通过行政机构、各级学校、编纂标准化经书、科举制度等各种措施确保社会思想的统一,以便更加适合日益腐朽的封建地主阶级统治的需要。
所谓“存天理,灭人欲”更是将这种教条推向了高潮。
这种对“天理”和“人欲”的二元划分,客观上造成士人意识的僵化,人格的偏执。
无疑这种压抑人性、鼓吹僵化教条的做法会促生新的思想解放。
因此晚明出现了一批杰出的思想家,他们重真情、重个性(自我)。
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当属李贽。
李贽的“童心说”更以提倡赤子无伪之真情实感而猛烈地荡涤了当时文坛的拟古主义恶劣文风,抨击了宋明理学。
二、思想观点(一)“童心”贵真,出于本心童心说是李贽文艺美学思想的核心。
李贽所认为的“童心”是“心之初也”,即人最纯朴天然、源自真性情、发自内心的一种自然流露。
在《童心说》一文,李贽认为:“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
”这里所谓童心,其实是人在最初,未受外界任何干扰时一颗毫无造作,绝对真诚的本心,就是绝假之心,就是人的真实情感,即一种朴素单纯的心地。
它不被功名利禄左右的,是没有掺杂私心杂念的。
李贽的“童心说”昭示了他的审美价值取向,使其审美趣味表现出鲜明的自然真情和平民主义的倾向。
李贽特别突出了他对主体精神的强调。
(二)真情实感,源于自然李贽把“童心”作为文学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的批评标准。
他提出文学创作要表现童心,重要的就是要强调真情实感。
从文中我们能得到证实,一方面他说:“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于童心焉者也。
”天下的好文章,没有不是发自童心的。
是他对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感的强调。
另一方面,李贽认为“追风逐电之足,决不在于牝牡骊黄之间……而皆不可以语于天下之至文也。
童心说 李贽阅读附答案
童心说李贽阅读附答案童心说(明)李贽童子者,人之初也;童心者,心之初也。
夫心之初,曷可失也!然童心胡然而遽失也?盖方其始也,有闻见从耳目而入,其长也,有道理从闻见而入,而皆以为主于其内而童心失。
其久也,道理闻见日以益多,则所知所觉日以益广,于是焉又知美名之可好也,而务欲以扬之而童心失。
知不美之名之可丑也,而务欲以掩之而童心失。
夫道理闻见,皆自多读书识义理而来也。
古之圣人曷尝不读书哉然纵不读书童心固自在也纵多读书亦以护此童心而使之勿失焉耳非若学者反以多读书识义理而反障之也。
童心既障,于是发而为言语,则言语不由衷;见而为政事①,则政事无根柢;著而为文辞,则文辞不能达。
非内合于章美也,非笃实生辉光也,欲求一句有德之言,卒不可得,所以者何?以童心既障,而以从外入者闻见道理为之心也。
夫既以闻见道理为心矣,则所言者皆闻见道理之言,非童心自出之言也,言虽工,于我何与?岂非以假人言假言,而事假事、文假文乎!盖其人既假,则无所不假矣。
由是而以假言与假人言,则假人喜;以假事与假人道,则假人喜;以假文与假人谈,则假人喜。
无所不假,则无所不喜。
满场是假,矮人何辩也②。
然则虽有天下之至文,其湮灭于假人而不尽见于后世者,又岂少哉!何也?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于童心焉者也。
苟童心常存,则道理不行,闻见不立,无时不文,无人不文,无一样创制体格文字而非文者。
诗何必古《选》③,文何必先秦。
夫六经、《语》、《孟》,非其史官过为褒崇之词,则其臣子极为赞美之语,又不然,则其迂阔门徒、懵懂弟子,记忆师说,有头无尾,得后遗前,随其所见,笔之于书。
后学不察,便谓出自圣人之口也,目之为经矣,孰知其大半非圣人之言乎?纵出自圣人,要亦有为而发,不过因病发药,随时处方,以救此一等懵懂弟子、迂阔门徒云耳。
医药假病,方难定执,是岂可遽以为万世之至论乎?然则六经、《语》、《孟》,乃道学之口实,假人之渊薮也,断断乎其不可以语于童心之明矣。
呜呼!吾又安得真正大圣人童心未曾失者而与之一言文哉![注释]①见:通“现”。
《童心说》读书笔记
《童心说》读书报告一、作者和社会背景介绍李贽(1527—1602),原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号卓吾,又号宏甫、温陵居士等,泉州晋江(今福建泉州市)人。
二十六岁中举,1555年(嘉靖三十四年)授河南辉县教谕,历礼部司务、南京刑部员外郎。
1577年(万历五年)任云南姚安知府,三年后弃官,寓居湖北黄安耿定理家。
不久移居麻城龙湖芝佛院,著书讲学。
1601年(万历二十九年),受马经纶请,赴北通州。
次年,被加上“敢倡乱道,惑世诬民”的罪名,被捕下狱,自刎而死。
他是明代中叶的重要思想家、文学家,他以“异端”自命,认为不能“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
他的散文见解精辟,犀利泼辣。
著有《焚书》、《续焚书》、《藏书》、《续藏书》、《李温陵集》等。
明代初期是程朱理学占统治地位的时期。
程朱理学本来有丰富、深刻之处,朱熹的理性主义精神在中国传统哲学的发展过程中也具有重要意义。
但是,当程朱理学立为官学,取得学术思想上的统治地位后,逐渐走向僵化,并成为明朝加强封建专制主义统治的工具。
而李贽一直抨击程朱理学、批判重农抑商、倡导功利价值、追求至道无为的政治理想,并和曾经的好友耿定向,产生了巨大的学术思想分歧,继而发生论战。
这段学术论战也是晚明思想史上一段著名的公案,为学界所熟知。
该《童心说》正是创作于该论战时期。
明神宗万历十四年(1585年)丙戌八月中秋之前,耿定向写了一封信给周思久,即《与周柳塘》,其中谈到,李贽“以妄乱真、教坏毒世”,是“纵情任欲”的人。
周思久把该信转给李贽一阅。
李贽大为恼火,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了具有论战性的理论文章《童心说》,是为回答耿定向“以妄乱真”的指责而写的。
[3]二、著作内容与主题思想李贽在该文中主要阐述了“童心”的文学观念。
“童心”就是赤子之心,“一念之本心”,实际上只是表达个体的真实感受与真实愿望的“私心”,是真心与真人得以成立的依据。
李贽将认知的是非标准归结为童心。
他认为文学都必须真实坦率地表露作者内心的情感和人生的欲望。
童心说李贽读后感
童心说李贽读后感篇一童心说李贽读后感读了李贽的《童心说》,我这心里头啊,就跟那打翻了五味瓶似的,啥滋味都有。
李贽这家伙,可真是够大胆的!他说的那“童心”,也许在很多人眼里就是个异类的想法。
可我觉得呢,他说得还真有点儿道理。
咱想想啊,小时候,咱多单纯啊,想哭就哭,想笑就笑,那才叫一个真实。
可长大了,这社会就像个大染缸,把咱都染得五颜六色的,都不知道自己原来啥色儿了。
是不是?就说我自己吧,小时候梦想当个超级英雄,拯救世界。
可现在呢?面对一堆堆的作业和考试,那英雄梦早就不知道被扔到哪个旮旯里去了。
这难道不是我们失去“童心”的表现吗?也许有人会说,长大了就得成熟,就得懂规矩。
可这成熟难道就得把我们内心的那份纯真给抹杀掉吗?我看未必!李贽说的“童心”,可能就是让我们在这纷繁复杂的世界里,别忘了自己的初心,别丢了那份最宝贵的纯真。
可这说着容易做着难啊!我有时候也在想,要是一直能保持那份“童心”,那该多好。
可现实是残酷的,它总是不停地拉扯着我们,让我们离“童心”越来越远。
这到底是社会的错,还是我们自己的错呢?唉,反正读了这《童心说》,我是又纠结又感慨。
真希望自己能在这混沌的世界里,找回那么一点点儿“童心”。
你们说,能吗?篇二童心说李贽读后感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李贽的《童心说》,这可真是让我感触颇深呐!一开始读的时候,我心里还犯嘀咕:“这能有啥新鲜的?” 可越读越觉得,哇塞,李贽这老爷子,真有他的!他讲的“童心”,不就是咱们小时候那种啥都不怕,啥都敢想敢做的劲头吗?那时候,觉得自己能飞,能穿越时空,能和外星人做朋友。
可长大了呢?这些天马行空的想法都去哪儿啦?我觉得吧,可能是这社会的条条框框太多啦,把咱们的“童心”给框住了。
比如说,大人总告诉我们要这样,不能那样,慢慢地,咱们就不敢想那些稀奇古怪的事儿了。
就像我,小时候梦想着成为画家,画出世界上最美的画。
可长大了,周围人都说画画没前途,要找个稳定的工作。
难道这就是所谓的成长吗?我看未必!也许,这就是我们丢失“童心”的代价。
《童心说》用
以假文与假人谈,则假人喜。无所不假,则 无所不喜,满场是假,矮人何辩也?然则虽 有天下之至文,其湮灭于假人而不尽见于后 世者,又岂少哉?何也?天下之至文,未有 不出于童心焉者也。
和假人谈假文章,假人就高兴了。没有什么 不是假的,那么就没有假人不高兴了。满场 都是假把戏,见识短浅的人又如何分辨呢? 既然这样,那么即使有天下最好的文章,因 被假人埋没而不全被后世知道的,难道还少 吗?为什么呢?(因为)天下最好的文章, 没有不是出自童心的啊。
3夫既以闻见道理为心矣,则所言者皆闻见 道理之言,非童心自出之言也。言虽工,于我 何与?岂非以假人言假言,而事假事,文假文 乎?盖其人既假,则无所不假矣。由是而以假 言与假人言,则假人喜;以假事与假人道,则 假人喜; 既然用见闻道理当作本心,那么说的话就 是见闻道理之类的话,不是发自童心的真心话。 话虽说得美,跟我有什么相干?这难道不是以 假人说假话,办假事,写假文章吗?大概那个 人已经成为假的了,那么就没有什么不是假的 了。因此,对假人说假话,那么假人就高兴了; 跟假人谈假事,那么假人就高兴了;
苟童心常存,则道理不行,闻见不立,无时不文, 无人不文,无一样创制体格文字而非文者。诗何 必古选,文何必先秦。降而为六朝,变而为近体, 又变而为传奇,变而为院本,为杂剧,
如果童心常在,那些道德义理就不会流行,见 闻就会失去立足之地,那么,没有一个时代不 能写文章,没有一个人不能写文章,没有什么 创造的体裁、文字不能写文章。诗歌为什么一 定选古代的?散文为什么非得看重先秦的? 接下来是六朝骈文,又演变成近体诗、唐传奇、 院本、杂剧,
古之圣人,曷尝不读书哉?然纵不读书,童心 固自在也;纵多读书,亦以护此童心而使之勿 失焉耳,非若学者反以多读书识义理而反障之 也。夫学者既以多读书识义理障其童心矣,圣 人又何用多著书立言以障学人为耶? 古代的圣贤,又何尝不读书呢!即便他们不 读书,童心本来就在,纵使多读书,他们也 是以此保护童心,不使它丧失。绝不像那些 书生,反会因为比旁人多读书识理而蒙蔽了 自己的童心。既然书生会因为多读书识义而 蒙蔽童心,那么圣人又何必要多多地著书立 说来蒙蔽学人呢?
从《童心说》看李贽的“矛”与“盾”
人之 言掩 盖 自身 的“ 真心 ” , 于是 为 假 。所 谓 “ 真” ,
即以自身后天习得的 闻见道理为基础 , 以 自身“ 最 初一 念之 本心 ” 为导 向方 可达 成 。 然而 , 通观全文 , 不难发现 , 《 童心说》 本身存在 着一 些细 微 的矛盾 之 处 。前 文 有 : “ 古 之 圣人 , 曷 尝 不读书哉 !然纵不读 书, 童心 固 自在也……非若学 者反以多读书识义理而反障之也 。 ” J 1 李贽认 为,
刎 于此 。
见道理 充 实 自 己, 却 因 为有 童 心 主 于其 内 而存 “ 真” 。而后 众 多学者 只 单 纯地 阅 圣人 之 言论 , 被圣
人 的“ 童心 ” 意识引导 , 所 著 所 感 皆袭 自古 人 , 用 古
谈及李贽的“ 异” 处, 最为著名的可从《 童心说》 中得知 。他反对拟古与摹古 , 大胆抨击 “ 存天理 , 灭 人欲” 的程 朱 理 学 ; 他反对假道学 , 重视人 的“ 最 初 念之本心” ; 他将“ 童心” 看作最纯真的存在 , 如婴 孩 般 的真 而又 不 同 于婴 孩 , 是 一 种不 受 外 在 束 缚 的
・
9 2・
“ 童心 ” 是一 种人所 固有 的存 在 , 普通 学 者会 因他人 之见解 阻碍 自身 创造性 思维 的阐发 , 闻见 、 道理均 是
一
贽对 孑 L 子 之尊 由此 可见 。
种对 自制 力薄 弱 的学 者 的 阻碍 。而 古 代 的圣人 ,
皆为好 读 书的典 范 。他 们所 受 的闻见 、 道理 不少 , 但 因其 “ 童心 ” 未失 , 所 以依 旧能够称 之为 圣人 。
自我 的独 到见 解 , 一 种 自我 的天 赋 般 的存 在 。许 建
《童心说》读后感(精选)
《童心说》读后感(精选)童心的丧失,因为人启蒙时期耳闻目睹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长大后这些感性知识和后天得到的理性道理一经入住人心后,就慢慢丧失了。
知道了什么是好事,就千方百计的去做、去说;知道了什么是坏事,就挖空心思遮盖掩饰。
那是不是人人都这样呢?不是,李贽说古代的圣贤们就能在这方面做到得真理而不失其童心。
这是一种典型的唯心主义和想当然,你怎么知道他们就守住了童心,你又不是他,就好像船没动、帆没动、人心自己在动一样,得出这样的结论也就是先圣两个字而已,并不是具体到哪一个人。
但这些并不重要,李贽想说的童心丧失,不是指这些,这个指月之指的寓意在前方,在我看来,他更是在讨论人欲望得到满足、有所归属的论题。
一个人的欲望是从时候开始的,其实生下来就有了,食欲也是欲望之一啊!谁小时候嘴贴到妈妈的***房上不是自动开始吮吸的,抛却这些衣、食、注行基本生存方面不说,当然也不需要说,这些也要说就没完没了了,而且是基本所需不能算。
的确人的欲望是后天来的,上海人有句话说:“不怕天火烧,就怕摔一跤。
”因为家里面本就没什么可烧的,全部的家当就在这身衣服上体现着呢!还有的说,别人买个房子并不生气,但是邻居家添置一件家具那就气炸了肺了。
我想李贽的要批评的欲望就是这些和这些的延伸,一种苍白的攀比、一种无能的虚伪以及这些所到来时已经造成的伤害和后期预计的伤害。
前段时间我看一了部H片,演的是100个美女舞厅狂欢的。
在里面,摄像能拍到的人欢呼雀跃不知该如何表现一番,而在背后的那些姑娘,她们的脸上有一种说不出的迷茫与彷徨,其实只是一种无形的伤害在背后刺痛着她们,而在摄像前的呢?这种刺痛是被欲望环绕着,暂时还不会感受,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她们都害怕导演的一声“咔”。
不光是因为害怕出名不了,而更害怕那声“咔”之后的“无限空旷”。
那些被欲望吞噬的人,活在别人的世界里面,或者是别人设计好的世界里面,没有自我,这些在李贽那里是叫做假。
“满场是假,矮人何辩也?”,满天下全是虚假,俗人哪里还分辨得出真伪。
明代-李贽《童心说》原文、译文及注释
明代-李贽《童心说》原文、译文及注释原文:童心说明代-李贽龙洞山农叙《西厢》,末语云:“知者勿谓我尚有童心可也。
”夫童心者,真心也。
若以童心为不可,是以真心为不可也。
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
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
人而非真,全不复有初矣。
童子者,人之初也;童心者,心之初也。
夫心之初,曷可失也?然童心胡然而遽失也。
盖方其始也,有闻见从耳目而入,而以为主于其内而童心失。
其长也,有道理从闻见而入,而以为主于其内而童心失。
其久也,道理闻见日以益多,则所知所觉日以益广,于是焉又知美名之可好也,而务欲以扬之而童心失。
知不美之名之可丑也,而务欲以掩之而童心失。
夫道理闻见,皆自多读书识义理而来也。
古之圣人,曷尝不读书哉。
然纵不读书,童心固自在也;纵多读书,亦以护此童心而使之勿失焉耳,非若学者反以多读书识义理而反障之也。
夫学者既以多读书识义理障其童心矣,圣人又何用多著书立言以障学人为耶?童心既障,于是发而为言语,则言语不由衷;见而为政事,则政事无根柢;著而为文辞,则文辞不能达。
非内含于章美也,非笃实生辉光也,欲求一句有德之言,卒不可得,所以者何?以童心既障,而以从外入者闻见道理为之心也。
夫既以闻见道理为心矣,则所言者皆闻见道理之言,非童心自出之言也,言虽工,于我何与?岂非以假人言假言,而事假事、文假文乎!盖其人既假,则无所不假矣。
由是而以假言与假人言,则假人喜;以假事与假人道,则假人喜;以假文与假人谈,则假人喜。
无所不假,则无所不喜。
满场是假,矮人何辩也。
然则虽有天下之至文,其湮灭于假人而不尽见于后世者,又岂少哉!何也?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于童心焉者也。
苟童心常存,则道理不行,闻见不立,无时不文,无人不文,无一样创制体格文字而非文者。
诗何必古《选》,文何必先秦,降而为六朝,变而为近体,又变而为传奇,变而为院本,为杂剧,为《西厢曲》,为《水浒传》,为今之举子业,皆古今至文,不可得而时势先后论也·故吾因是而有感于童心者之自文也,更说什么六经,更说什么《语》、《孟》乎!夫六经、《语》、《孟》,非其史官过为褒崇之词,则其臣子极为赞美之语,又不然,则其迂阔门徒、懵懂弟子,记忆师说,有头无尾,得后遗前,随其所见,笔之于书。
简析《童心说》思想内涵及其影响
简析《童心说》思想内涵及其影响作者:许莉萍来源:《北方文学》2018年第29期摘要:本文从阳明之学和佛学两个角度追根溯源,浅析了李贽“童心说”的思想渊源,力求挖掘出李贽核心观念的学术渊源,并从“童心说”对人生境界的影响和文章创作的美学价值对现代社会的启示出发,管窥“童心说”美学价值的现代意义,在更深层次上探求李贽的生命意识。
关键词:真心;自由;佛性;禅宗;生命意识一、“童心说”的思想渊源(一)“良知说”对“童心说”的影响明清时期,由于科举制度对士人的影响,程朱理学成为儒教社会正统思想。
原本高扬道德理想主义的程朱之学,由于与现实利益的牵绊,也失去了原意,沦为谋取功名利禄的工具。
儒家道德之功利虚伪的风气积久成弊,自私自利之假道学充斥着社会,王阳明对朱学的流弊有着清醒地认识,遂予以严厉的批判。
而李贽从嘉靖三十五年至嘉靖四十五年,先后经历了天灾人祸,自此功名利禄于他已是浮云,在李逢阳、徐用检的诱掖下,开始接触并学习阳明之学,所以王阳明的学说在很大程度上对李贽产生了思想震荡。
王阳明继承和发展了孟子的“良知”学说,他说:“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侧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
”(1)王阳明认为良知即是发自内心的善,比如看到父亲就很自然想要孝顺他,看到孩子落井,就下意识去伸手救援。
这就是人最自然的本性。
所以,他认为“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
(2)人的良知就是人的本体,是每个人心中固有的,也是所谓的天理。
王阳明认为,心是万物的本体,但是作为最高道德的“善”却常常被外界的物欲所蒙蔽,所以要想保持“良知”的本真,就需要去除外界的物欲。
李贽在童心说写道“童子者,人之初也;童心者,心之初也。
”(3)童心最初就是没有善恶的一张白纸,不过“道理闻见”愈多,就会被改变,失去童心,那些僵化变味的“理”无时无刻不在侵蚀“童心”,从而导致那些固有的童心渐渐丧失自我,开始说假话,写虚伪的文章,掩饰自己的真实情感。
童心说李贽读后感
童心说李贽读后感
李贽这人可真大胆,在那个时候就提出“童心”这么个概念。
啥是童心呢?在我看来,就像是我们小时候那种最纯粹、最本真的心思。
没有那么多弯弯绕绕,看啥就是啥,喜欢就是喜欢,讨厌就是讨厌。
就像小时候看动画片,一眼就能分出哪个是好人,哪个是坏人,没那么多复杂的所谓“背后故事”去分析。
他说那些失去童心的人就变得假模假式的了。
这可太对了!你看现在有些人啊,说话做事都得先想想是不是符合这个规矩、那个套路,是不是能给自己长面子或者带来好处。
就好比去参加个聚会,明明不喜欢那些无聊的寒暄,还得堆着笑说些言不由衷的话。
这可不就是丢了童心嘛。
李贽批评那些儒家经典的教条如果把人的童心给弄没了,那可就糟了。
这让我想到,有时候我们读书学习,本来是为了让自己更明白事理,结果有些人读着读着就成了书呆子,只知道按照书上写的来,一点自己的想法都没有了。
这就好像是把一颗鲜活的心,套上了一层又一层的枷锁,最后变得死气沉沉的。
不过李贽这篇文章也给我一种希望的感觉呢。
他强调童心,就像是在呼唤大家把心底最真实的那部分找回来。
咱们生活在这个复杂的社会里,虽然不能完全像个孩子一样天真无邪地活着,但也不能把自己的童心丢得一干二净啊。
比如说,我们可以像孩子一样对新鲜事物保持好奇,看到美丽的风景就尽情地去感受,而不是只想着拍照发朋友圈求点赞;遇到不公平的事儿,也能像孩子一样勇敢地说出来,而不是因为各种顾虑就默默忍受。
试论李贽的“童心说”
试论李贽的“童心说”摘要:李贽的文学思想对晚明的文学理论批评和创作产生了重大影响,“童心说”是李贽美学思想的核心。
其对“童心”即人的自然之性的提出,使晚明文学理论和创作出现了与前代截然不同的景象,对后世的思想文化领域影响重大,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
关键词:李贽童心说李贽是中国十六世纪伟大的启蒙主义思想家和卓越的戏曲小说评论家。
他重视具有真实性的人情世俗的现实文学, 反对形式化,刻意化的文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文学理论“童心说”。
“童心说”是李贽美学思想的核心。
李贽认为,天下之至文都出自于“童心”。
这里所说的“童心”,就是指真心,即人的自然本性:“童心者,真心也。
若以童心为不可,是以真心为不可也。
乎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
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
人而非真,全不复有初矣。
”①本文从“童心说”的理论渊源、思想内涵等方面来对李贽的思想进行分析, 以论证其对当前文学艺术创作和社会的启发及意义。
一、“童心说”的理论渊源李贽的“童心说”吸收了中国道家的传统和佛教禅学以及反对儒学教条的文化思想。
“童心说”深受道家思想影响。
在《老子》中,有“恒德不离,复归于婴儿”,“圣人皆孩之”②以及“含德之厚, 比于赤子”③等句。
老子提倡“童心”、“赤子之心”,就是最初一念之本心。
庄子“法天贵真”的思想提出“真者,精诚之至也。
不精不诚, 不能动人。
”④李贽的“童心”, 主要强调“真”,人们在成长过程中,接受到了来自社会环境的影响,获得了既定的知识和约定俗成的认知,具有了“理性”,于是便歪曲了外在对象的形象, 他就失去了本真成了不真实的人。
李贽提出的“童心”,正是要打破当时的社会加于人性的枷锁。
李贽的“童心说”和禅宗思想也有密切关系。
李贽深通禅学,其一生, 深受佛禅思想影响。
禅宗以“悟”为参禅法门,它不需要分析、推理、判断,不需要认识事物所必需的逻辑程序,只要保持心灵的空灵澄澈,进行全身心的直觉体验,就能得到对宇宙的根本认识。
李贽童心说的故事
李贽童心说的故事
《童心说》是李贽的一篇著名文章。
其主旨是对人们丧失本真自我,以后天习染等蒙蔽纯净本心的现象进行猛烈抨击,主张人应该保持童心,保持本真自我。
李贽认为,只有童子才保持了人心纯真的本来面目,童子之心是未受外在污染的纯真之心。
而本真自我在接受了闻见的道理以后便丧失了。
人的道理闻见,主要是从读书识义理而来,因此读书识义理便是造成童心丧失的主要原因。
其实,李贽所谓的读书识义理便会丧失童心,并非叫人闭目塞听,不读书,不与外界接触,他主要是抨击当时虚伪的世风和俗儒。
因此,李贽提倡童心说,就是要人们返回赤子之心,重现本真自我,以纠正虚伪的世风。
浅析李贽“童心说”之于文学创作
目录摘要 (1)一、何谓“童心”——童心说概述 (1)二、“绝假纯真”——“童心”式写作 (2)(一)真诚 (2)(二)初心 (2)(三)感性 (3)(四)想象 (3)(五)陌生化 (3)三、“童心”不死——童心说的后世影响 (4)(一)对明清文坛的影响 (4)(二)对新文学的影响 (4)(三)对当代文坛的影响 (5)四、总结 (5)参考文献 (6)浅析李贽“童心说”之于文学创作[摘要]“童心说”是明代著名思想家李蛰提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艺术理论,李贽其人作为晚明时期一个极具争议性的人物,在明代后期的思想界刮起一阵飙风。
今天,随着人们对文学思想研究日渐深入,不可否认的是,他提出的“童心说”对于文学创作有着很大的意义。
以下将从何谓“童心说”、“童心”式写作、“童心”未死等等几个方面论述李贽“童心说”对于文学创作的价值。
通过对于李贽“童心说”中隐含的文学创作态度、以及对后世的影响等方面的梳理,为文学作品的研究与创作,提供更多的思路。
[关键词]李贽童心说文学创作创作态度一、何谓“童心”——童心说概述“童心说”是晚明时期的杰出思想家李贽的文学艺术思想,同时李贽还是一位重要的文学批评家,他的文学思想对于当时的社会、对于今天都有着重大意义。
他主张文学思想要表现童心,他所谓的童心即是真心,是不受“闻见道理”即儒家正统教条熏染之心。
在他看来,“童心”是评价文学作品的首要标准,即“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于童心焉者也”。
李贽《童心说》一文的核心是提倡“真情”,反对“假理”,他认为“天下之至文”,都是出自于未经过理学“闻见道理”沾染的“童心”。
“真情”即出于真心的表达者。
而他所谓障碍童心的“闻见道理”,是针对道学家所崇奉的封建伦理道德,以及与此相关的传统观念。
“闻见道理”使人的言谈举止不再发自本心,因而言谈举止成为“以假人言假言”、“事假事而文假文”的虚假世界。
而出自于人的自然本性的童心,可以使作家写出摆脱理学桎梏的人性之美。
浅析李贽《童心说》一文推理论证艺术的巧妙运用
浅析李贽《童心说》一文推理论证艺术的巧妙运用《童心说》一文是晚明时期杰出思想家李贽的文学观念。
他强调抒真情,说真话,矛头直指孔孟及儒家经典,指出其说教非“万世之至论”。
认为文学是在不断变化和发展中出好作品,从而改变历来轻视通俗文学的偏见,肯定传奇、院本、杂剧的价值,进而把《西厢记》《水浒传》列为“古今之至文”。
然而,就本文的论证结构而言,也是独具匠心,富有特点的。
文章的四个段落论证思路清晰,结构联系紧密,是一篇巧妙运用推理论证艺术的经典案例。
下面,就结合教学实际来一同赏析这一精美的论证艺术。
文章的第一部分,开门见山,文段使用了一连串的判断句式,以判断推理的论证方法提出文章的中心论点。
具体推理思路为:大前提:“夫童心者,真心也”“夫童心者,绝佳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
”小前提:“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
结论:所以,要做真人,就必须具有童心。
文章的第二部分,以归纳推理的论证方法,从时间的渐进所导致的结果来论述分析了“多读书识义理”反而使人们丧失童心的原因。
揭示了封建道学的“闻见道理”正是泯灭人们童心的罪魁祸首。
文章的第三部分,采用演绎推理的论证方法进一步论证“童心既障,则其人必假;其人既假,则无所不假。
”进一步提出了“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于童心”的观点。
文章的第四部分,作者将批判的矛头直指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儒家经典,揭示其为“道学之口实,假人之渊薮”,绝不是什么“万世之至论”,抹去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神性光辉。
从文章的段落结构可以看出,四个部分既具有相对独立的观点和内容,又彼此之间存在内在的紧密联系。
文章的第一部分通过判断推理的论证方法揭示了真人和童心的内在必然联系,要成为真人必须具备童心。
第二部分则阐述了人们丧失童心,成为假人的主要原因。
第三部分则详述了童心丧失,成为假人后所产生的后果,从而得出“天下之至文”不能流程于世的根节所在是“失却真心”,自然生成“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于童心”的主旨论点,而这句话成为了文学批评衡量文学作品的一项重要标尺。
论李贽《童心说》中的进步性与局限性
论李贽《童心说》中的进步性与局限性摘要:明代,程朱理学立为官学,统治学术思想,逐步走向僵化。
朝廷“存天理,灭人欲”,借泥古崇圣和所谓的天理来控制并禁锢读书人的思想,以达到加强封建统治的目的。
读书人如同一台台录入机器般,被那些“假人、假言、假事”日渐浸染的麻木。
当时自称“异端”的李贽,能够对这一现象进行大胆的抨击、反对,并且提倡个性的自由与解放,在当时实为难得可贵。
但也存在着他那个时代不可避免的局限性。
本文将从李贽笔下的“童心”以及文中的反叛自由精神和局限性来对该作品进行解读。
关键词:李贽;童心;反叛;自由;局限一、童心本人认为,李贽的“童心观”应来缘于道家思想。
在道家中,“真”才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因其初主之来源显然与老、庄影响有直接关系。
老子之婴儿实与道、自然及朴与之义同,故老子之人生目标便是见素抱朴,亦即‘复归于婴儿’‘复归于无极’,‘复归于相’(《老子》二十八章),一句话,归之于浑沌虚无。
”[1]不因人事去毁灭自然,不因造作毁灭性命,不因贪得去求声名,做到这些就可以返璞归“真”。
保持自然与本真,自然可以守护“童心”。
而《童心说》开篇也提到:“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
”[2]即人在没有受到一切外物影响时的那颗质朴之心,便是童心。
作者认为,童心丢失的最大原因就是因为读了太多所谓的“圣贤之书”,而导致了天下书生的心灵本源逐渐消失。
“其长也,有道理从闻见而入,而以为主于其内而童心失。
其久也,道理闻见日以益多,则所知所觉日以益广,于是焉又知美名之可好也,而务欲以扬之而童心失。
知不美之名之可丑也,而务欲以掩之而童心失。
夫道理闻见,皆自多读书识义理而来也。
”[2]这又与荀子的性恶论又有几分相似,即:“人之性恶,善之伪也”,人需要通过教化手段等后天的力量来为善。
从书本中学来的知识并不是人的本真童心,而是人为的结果,用作者的话说便是“童心失”。
可见李贽笔下的童心还是带较为相对与片面的,如果推及到现代来看,恐怕就有些不合时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贽与“童心说”2010级文学院 106班覃柳青 110233010105【摘要】李贽是中国16世纪伟大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他反对程朱理学,并且立书著说,被封建统治阶级批为“异端逆说”。
他的以“童心说”为核心的文学观对后世影响极深,本文就其“童心说”展开论述。
【关键词】李贽;童心说;真心一、“童心说”——真心也什么是“童心”?李贽开篇即给出了一个最简单的定义,“童心者,真心也”,意即“童心”就是真心。
那么,何为“真心”呢,他又及进一步解释“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
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
人而非真,全不复有初矣。
”可知,真,指物的自然之性,人的自然之性,不教而会,不学而成,如鱼儿在水中游,离水则死。
鸟儿在空中飞,不飞则亡。
如渴而思饮,饥而思食,自然而然。
从文艺心理学的角度看,心灵包含认知、意志、情感三大心理因素,与此相应,童心作为真心,也包含着认知之真、意志之真、情感之真。
由此,我们可以说,童心,就是源自物质之自然的真实的人性,即与宋明道学的“义理之性”相对立的“气质之性”;具体地说,就是作为活生生的生命存在的人的认知、意志、情感,人的生命的追求。
“童子者,人之初也;童心者,心之初也。
”中国民间有语言:“童言无忌”。
“童言”为何“无忌”呢?因为童心未经社会的污染,是纯真的,“人之初,性本善”,所以他们的言语最能体现人类对真、善、美的追求与统一。
西方有谚语“人类最好的品质都在孩子身上”,童心最真,真到对着裸体的皇帝说出“皇帝的新装”的秘密,而心灵被社会污染,道德修养高的成年人,谁敢对皇帝说不。
赵高指鹿为马,满朝文武精英栋梁,谁敢说不。
童心最善,看那“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就可知。
“孔融让梨”更是童心至善的最佳表述。
童心最美,曹冲称象,曹植七步成诗,每一个儿童都是祖国花园里最美的花朵。
童心最自由,冰心曾说过“世界上最大的是儿童,除了宇宙之外还是儿童”,说的是极好的。
李贽所谓之“童心”,是既保持了孩子的纯真,又具有成年人辨别是非的能力的真心,换言之,就是一颗有着认识和思考能力的纯真之心。
二、“童心说”的丰富内涵从西汉董仲舒倡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为历代统治者沿袭遵行以来, 天下士人只有一种法定的读物, 即被儒家奉为经典的《六经》、《论语》、《孟子》。
这就形成了千余年来“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的精神枷锁。
于是李贽就从批儒批孔开始来破封建迷信之障。
夫六经、《语》、《孟》,非其史官过为褒崇之词,则其臣子极为赞美之语,又不然,则其迂阔门徒、懵懂弟子,记忆师说,有头无尾,得后遗前,随其所见,笔之于书。
后学不察,便谓出自圣人之口也,决定目之为经矣,孰知其大半非圣人之言乎?纵出自圣人,要亦有为而发,不过因病发药,随时处方,以救此一等懵懂弟子,迂阔门徒云耳。
医药假病,方难定执,是岂可遽以为万世之至论乎?他说,“六经”中所记载的上古史,“非其史官过为褒崇之词,则其臣子极为赞美之语”,很多话都是靠不住的。
至于《论语》、《孟子》,乃是“其迂阔门徒、懵懂弟子,记忆师说,有头无尾,得后遗前,随其所见,笔之于书”的文字材料。
然而后来的学者看不到这一点,便认为它们出至圣人之口,把它们视作万世经典,却不知其中“大半非圣人之言”。
纵然有些话是出自孔子、孟子之口,也不过是“因病发药,随时处方”的具体意见。
治病要根据病情,难以下定执,又岂是可以以孔孟之言为“万世之至论”呢?程朱理学将这些古代典籍加以神化,使得这些史料成了“道学之口实,假人之渊薮”,其危害真是不可胜言矣!“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于童心焉者也。
苟童心常存,则道理不行,闻见不立,无时不文,无人不文,无一样创制体格文字而非文者。
诗何必古《选》,文何必先秦,降而为六朝,变而为近体,又变而为传奇,变而为院本,为杂剧,为《西厢曲》,为《水浒传》,为今之举子业,皆古今至文,不可得而时势先后论也.故吾因是而有感于童心者之自文也,更说什么六经,更说什么《语》、《孟》乎”?作文要出自真心、要有真情实感,更要有自己的观点,不必“文必秦汉,诗必盛唐。
”若是没有自己的思想,只知道窃圣人之唇吻,如鸟为人语,鹦鹉学舌,那么又有什么这样的文章有什么价值可言呢?如果不是有感而发,而是效颦学步、无病呻吟,这种语言又有什么味道呢?在李贽看来,司马迁的《史记》与班固的《汉书》之所以相“悬绝”,就在于《史记》乃是“发愤之所作”,倾注了司马迁真是的感情,显示了司马迁独步千古的“一人独见”,并因此而不朽。
“夫既以闻见道理为心矣,则所言者皆闻见道理之言,非童心自出之言也,言虽工,于我何与?”指出“《拜月》、《西厢》”、化工也;“《琵琶》画工也。
”所谓“化工”,即出于“童心”,自然天成,犹如“天之所生,地之所长”,“人见而爱之矣”,所以能感人至深。
这实际上充分肯定了《拜月亭》、《西厢记》的反封建倾向。
而《琵琶记》之所以为“画工”,就是因为高则诚“穷巧极工,不遗余力”,不过是在曲意敷衍子孝妻贤那一套人伦教化之礼,“童心”既失,因此,“似真非真,所以入人之心者不深。
”三、阳明学派——“异端”思想当时,孔孟之道是封建统治阶级用来维护其摇摇欲坠的反动统治、麻痹人民革命意志的宗教教条,程朱理学就是一种更加精致化了的神学。
程朱理学对自然的看法不乏辩证法,但是对社会、对人的看法,却多属形而上学、绝对主义。
他把人欲与天理对立起来,认为天理和人欲不可并立。
“人之一心,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未有天理人欲夹杂者。
”因此,必须“去人欲,存天理”。
程朱理学认为“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人们即便是“饥寒饿死”,也要遵循“三纲五常”;稍有违背,就是失节,就是背悖天理。
并说“盖闻人之大伦,夫妇居一,三纲之首,礼不可废”。
如果妇女不能守节,“夫丧改嫁,皆是无恩也”。
程朱理学对妇女的毒害是极严重的,鲁迅先生在《坟·我之节烈观》中说道:节烈这事是:极难,极苦,不愿深受。
然而不利自他,无益社会国家,于人生将来又毫无意义的行为,现在已经失去存在的生命和价值。
“童心说” , 是针对当时障碍童心的程朱理学、复古派而发的。
他说: “童心既障, 于是发而为言语, 则言语不由衷; 见而为政事, 则政事无根抵;著而为文辞, 则文辞不能达。
”原因何在呢?“以童心既障,而以从外入者闻见道理为之心也。
”他极其深刻地指出“读书识义”,“闻见道理”对少、所起的教化作用,能“为之心也”。
明末清初,资本主义在中国萌芽与发展,人的自我意识与人本主义渐渐发展,维护封建礼教的程朱理学越来越让人喘不过气来。
此时从老、庄、玄学、禅宗一直到陆九渊“心学”一脉相承的人本主义和自我意识得以继承和发展。
王守仁发展了陆九渊的“心即理”说。
他反对程朱理学把“理”作为一种外在权威的观点,提出“心明便是天理”,否认心外有理、有事、有物,并把封建纲常伦理的基本内容归于“人心本来”具有的“良知”。
独具反对外在权威和自由独立的思想,他的名言:“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孔子者乎!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
王畿继承王守仁的“良知”说,强调良知是人人具有的人的自然本性,应当“随其所为”。
“真性流行,不涉安排,处处平铺,方是天然真规矩。
”特别有意思的是,王艮用程朱理学的主张,反其道而行之,依彼之矛攻彼之盾。
解释说“理”就是自然法则,比如鸢飞鱼跃,草木生长、河川奔流等等,至于人的欲望和冲动也是自然法则。
主张“人性上,不可添一物”。
罗汝芳则主张“体仁”,即保持赤子的爱恨。
保持自在的天然性情。
何心隐则认为饮食男女、追求享乐都是人的自然本性,反对程朱理学吧人与看做罪恶的观点。
“性而味,性而色,性而安佚,性也”。
李贽是阳明学派最后一位圣斗士,他进一步发展王学,公开以“异端”自居,提出“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的观点,主张重视人欲和功利,反对“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
在文学上提出“童心说”,主张自由抒发己见。
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除却穿衣吃饭,无伦物矣。
世间种种皆衣与饭类耳,故举衣与饭而世间种种自然在其中,非衣食之外更有所谓种种绝与百姓不相同者也。
他最厌恶言行不一的假道学,提倡“自然真道学”,他“自幼倔强难化,不信道,不信仙释,故见道人则恶,见僧则恶,见道学先生则恶”。
他猛烈攻击伪道学家,言其“阳为道学,阴为富贵,被服儒雅,行若狗啙然也”。
他还认为,道学是那些“无为无识”的小人赚取“大富贵”的工具。
“世之好名者必讲道学,以道学之能起名也;无用者必讲道学,以道学知足以济用也;欺天罔者必讲道学,以道学知足以售其其罔之谋也”。
培根说得好,“世间有些人,他们的生活好像永远是在舞台上度过似的,这种生活对于别人是掩饰起来的,唯有自己可以明了……而一个只顾荣华、不顾天性的人,可算是一个十足的奴才。
”这段话可说是对李贽“童心说”的一个绝妙注释。
四、与众不同的历史观李贽认为封建王朝官员大多是敲剥百姓的强盗, 他们表面上是正人君子, 实际上是不择手段的追名逐利的虎狼。
他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与众不同, 如历史上很多人都骂秦始皇是暴君, 而李贽却说秦始皇是“千古一帝”, “始皇出世, 李斯相之,天崩地坍,掀翻一个世界”。
又如:很多人说武则天是“妖后”, 而李贽的看法是:“诚观近古之王者, 有知人如武氏者乎? 亦有专以爱人才为心,安民为念如武氏者乎?”他评价历史人物不是人云亦云,也不是标新立异, 而是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只因为他的思想活跃、开放, 不受传统观念的束缚, 故其言行总是有别于众。
历史证明, 他对农民起义的态度是进步的, 他对秦始皇、武则天的评价是正确的。
由此可见, 他不但是一位进步的思想家, 反道学的勇士, 同时也是一位优秀的史学家。
“夫童心者, 真心也。
……夫童心者, 绝假纯真, 最初一念之本心也。
”李贽以童心为标准, 反对一切传统观念的束缚, 甚至包括具有无尚权威的孔子在内。
大千世界, 芸芸众生, 每个人在社会上都有各自的作用和价值, 应最大程度地挖掘自己的潜能,不必低看自己,也不必约束自己,作为文学创作, 贵在作者发自真心, 直抒胸臆。
而不应该一味地去模仿别人,更不能违心地代圣人立言这种以心灵觉醒为基础, 真实地- 提倡以自己的本心.为主, 摒弃一切外在教条,道德做作, 应该说是相当标准的个性解放思想。
这对当时文艺无疑有发聩振聋的启蒙作用。
李贽的童心说思想,不仅有价值于当时,而且对后世也产生了巨大影响, 甚至在我们今天的文学创作中, 童心说仍具有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1]匡亚明.李贽评传(上)[M].江苏:,南京大学出版社[2]屈小强.自然与自我[M].山东:济南出版社,2007.01[3]霍松林.古代文论名篇详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07[4]李泽厚.中国思想史论(上)[M].安徽;安徽文艺出版社[5]唐丽娟.童心说的进步性及其影响[N].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2.09[6]程翠萍李大鹏.论李贽的人本主义思想及对其文学观的影响[N].南昌教育学院学报文学艺术,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