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村党支部如何带领群众脱贫致富(材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村党支部如何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大黄村位于大英镇西北部,地理位偏远,号称“大英镇西伯利亚”。全村十六个村民组,1316人,362户,耕地面积3221亩,主要生产一麦一稻或一油一稻。全村党员54人,下设五个党小组,党员结构不合理年龄老化,文化程度偏低,创新意识不强。
近年来,大黄村的经济纵向比有发展,但横向与经济发展较快的村相比,生产发展缓慢,农民增收步伐不快,究其根源,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农民缺乏农村实用科学技术
农民习惯于种植小麦、油菜、水稻,主要是靠过去各级行政宣传、推动和推广,使他们掌握了优良小麦、油菜、水稻的种植技术。而现代高产、商效的农业生产靠的是的农业科学实用技术。比如说科学养鸡、养猪,靠的是新的科学养殖技术,有的党员群众想干但不敢干,怕投投入生产成本而收入不高或亏损。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农民自身文化素质不高;二是缺乏农村实用的科学技术。
二、农村基础设施薄弱,制约了农民增收。
一是道路制约了发展。大黄村级主干道多年失修,路面高低不平,车辆无法行走,农民种的西瓜等农副产品无法外运,小商小贩不愿上门收购。二是生产用水制约了发展。大黄村地处丘陵,易涝易旱,全村3221亩农田的农业生产全
部依赖于村三级电灌站,而电灌站所有设备均为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的产品,严重影响农村的生产用水。三是土壤不良、田块不平制约了发展。常年施用单一肥料,造成土壤不良,全村农田多数没有经过低细致改造高低不平,不利于大面积发展经济作物。
三、农民负担仍然较重
现在虽然国家不再征收农民的农业税及以前的三提五统,切实减轻农民的不少负担,但农民仍然要承担许多必需的和不少预见的负担。比如说:1、小孩上学。国家现存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但还没有全部免除学费,一旦小孩上了主高中和大学所带来的经济压力是巨大的。据调查:一个小孩从小学到大学毕业,最少花费十三万元,这笔开支对目前尚不富裕的农民来说是一个沉重的包袱。2、生灾害病。生病是人人不可避免的,高昂的医疗费用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国家公务人员有医疗保险作后盾,而农民却必须自己掏腰包,往往是一个人辛辛苦苦干了一辈子,一场病花光所有的积蓄。
四、农民思想守旧,农业生产结构调整不快。
农民思想保守、落后,习惯于种植常规农作物,每年主要种植小麦、油菜、水稻。全村3221亩土地,种蔬菜和经济作物的仅的200亩左右目的是图省事,安于现状,得过且过,不思进取,缺乏勤劳致富精神。
五、村党支部在发展生产上的宣传、推动力度不够。
农村税费免收后,村党支部主要抓学习,计划生育和社会稳定等工作,因无资金来源,在宣传和推动生产上年做的工作很少。全村生产发展主要靠农民自发行动缺乏宣传力、推动力,村干部,党员缺乏带头作用,仅靠几个带头致富的农户自然带动是不够的。
农村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农村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要贯彻落实这一战略决策,同样离不开村党支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而帮助农民脱贫致富是基础、是核心。因此村党支部要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主导作用,要做直接的宣传者、组织者和推动者。在新的形势下,村党支部如何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呢?
一、切实提高农民素质。
文化水平较低、素质不高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重要原因之一。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素质也有了很大提高,但仍有部分农民不能适应新时代的要求,特别是与新农村建设提倡的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差距较大。为此,我们村党支部一定要采取一切措施,千方百计地提高农民素质。一是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农村基础教育状况的好坏
直接影响农民文化素质的高低。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支持力度,促进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使一部分因贫困而失学或辍学的中小学得以完成基础教育,做到九年义务教育阶段一个都不能少。二是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提高农民的生产技能。目前很多农民子弟在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后难以继续深造,而是步入社会加入到劳动力大军之中。针对这一现状,村党支部积极鼓励他们继续参加一结职业技术学习,为其日后求职打下一定基础。同时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提高农民的素质,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实际困难。三是积极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开展经常性的“三下乡”活动,多渠道提高农民的科技致富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提高农民素质,为农民增收打下坚实基础。
二、充分挖掘内部增收潜力。
在国家扶持农民增收的前提下,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近几年,我们在这方面迈出了较大步伐,方向是正确的,成效是明显的。但总的看,战略性结构调整的深度还不够,水平还不高,还大有文章可做,前景十分广阔,必须坚定不移地继续推进。一是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要在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前提下,继续按照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原则,走精细化、集约化、产业化的道路。二是积极发展农
业产业化经营。农业产业化经营,既是农村经济组织创新的有效形式,又是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带动力量;既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渠道,又是推进农业区域化、专业化和提高农产品质量的有效途径,也是促进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的重要载体。三是加快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发展农村二三产业,不能单纯地依靠数量增长、外延扩张,要转变增长方式,注重可持续发展。
三、切实减轻农民负担,降低农业成本。
减负、节本,实质上就是增收。目前由于农产品出现阶段性、结构性剩余,农产品价格走低的问题一时难以明显改善;受经济大环境的影响,乡镇企业发展速度和效益下降,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也在减弱,农民外出打工的困难增多;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还需要一个过程。这些问题使得当前农民增收十分困难,因此,要下决心减轻农民负担,下功夫降低生产成本,让农民休养生息。减少农民的不合理开支,可以使农民得到更多的实惠。这也是增加农民收入一条现实途径。
四、加大劳务输出力度。
目前,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大力推进,农村劳动力相对过剩,合理地安置剩余劳动力,不仅能创造相当可观的社会财富,而且对一个地方的社会稳定起到积极作用。大黄村去年外出务工人员达到120人,按照每人每年6000元计算,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