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技术性贸易壁垒对福建茶叶出口的影响
福建茶叶出口遭遇技术性壁垒的原因及对策
福建茶叶出口遭遇技术性壁垒的原因及对策摘要:福建省是我国最大的产茶大省,茶叶产业是福建省重要产业之一。
但近几年由于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不断提高,技术性贸易壁垒已成为影响福建茶叶出口主要的障碍。
文章分析了福建省茶叶生产、出口现状,遭遇技术性壁垒的原因,及从不同的角度提出解决对策,并从国际经济学的角度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福利效应进行探讨。
关键词:技术性贸易壁垒;茶叶卫生质量;福利效应;WTO争端解决机制;品牌战略一、福建茶叶生产和出口现状福建是茶叶的生产和贸易大省,1996年以来茶叶产量就稳居全国第一,茶叶的出口也位居前列。
入世以来,茶叶生产和贸易总量总体上都呈上升趋势,但增长趋势又有所不同。
福建茶叶产量一直在增加,年均增长率为10.6%左右。
据统计,XX年产量达24.73万吨,占全国的19.2%,稳居全国第1位。
其中XX年福建乌龙茶产量达12.6万吨,占全国乌龙茶总产量的85.7%。
而茶叶的贸易总量和总额呈U字形趋势,2001年茶叶出口总数为2.04万吨,出口金额为5.71千万美元,2001-XX年出口总量呈下降趋势,特别是2003年出口数比上年下降了21.2%。
XX年和XX年茶叶出口的到了恢复,且XX年的出口总量为2.3万吨超过2001年,比上年增长了29%。
但出口金额却仍然没有突破2001年的5.71千万美元。
从表1的分析不难看出,入世以来,福建省茶叶产量以每年10.6%的增长速度增长,但出口量、出口金额方面却不如人意,出口量、出口金额的增长率较低,呈U字形缓慢增长。
福建茶叶生产和贸易仍然存在这许多问题如:茶叶的科技水平低,出口以散装和低附加值为主,茶叶出口的无序竞争,国际知名品牌少,茶叶农药残留率高等。
二、福建茶叶出口面临的主要技术性贸易壁垒状况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涵义随着贸易自由化的发展,全球关税逐渐降低,农产品的进出口进入后配额时代。
相反,以技术法规、技术标准、认证制度、检验制度为主要内容的技术性贸易壁垒突显出来。
绿色贸易壁垒对福建省茶叶出口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注:欧盟的农药残留限量是以欧盟指令的形式陆续发布,官方对茶叶中最大农药残留限量没有一个完整的清单。
因此,各组织和机构从不同渠道得到的欧盟茶叶农残限量表项目多少常常不一致。
日本在欧盟于2006年开始实行的新标准之后也于同年5月29日正式实施“肯定列表制度”,将进口茶叶残留检测项目由71项增加到276项,并采用“干茶法”检测,还将设限以外的农残全部按“一律标准”即限量为0.01ppm,并明确设限以外农残超标将视为违法。
[3]而后还不断更新茶叶农残标准,进一步提高市场准入的门槛。
2012年以来,欧盟、日本相继修改可溶性农药检测及三唑磷、氟虫腈等具体农药检测标准,进一步加剧福建茶叶出口企业经营风险,严重影响了福建茶叶对欧盟和日本的出口。
另外,美国、澳大利亚、德国等国家也纷纷提高茶叶农残控制标准。
面临如此纷繁多变的茶叶检验项目,福建茶叶出口贸易处于极其被动的局面。
二、福建茶叶出口遭遇绿色壁垒的原因福建茶叶在国际贸易中遭遇绿色壁垒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几点:1.国际上的贸易保护。
目前茶叶仍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是低成本产品,具有低成本价格优势,容易对进口国同类产品造成冲击。
由于传统的贸易壁垒的作用在当今贸易自由化环境中已逐渐被削弱,为了保护本国的市场及企业,进口国自然会设置绿色贸易壁垒,以阻碍茶叶进口,减少对本国企业和市场的冲击。
2.自主创新意识不足,缺乏国际品牌。
目前,福建茶叶生产茶园大多规模较小,基础设施薄弱,生产技术相对落后,生产的产品很难达到发达国家的技术标准。
另外,福建生产的茶叶仍然以散装茶叶为主,出口到国外充当原料,产品粗放,附加值低,基本无自有品牌,缺乏国际社会的认同感。
3.茶叶出口市场分布不合理。
虽然福建茶叶出口国别达60多个,但出口市场过于集中,主销日本、欧盟、美国等地。
2013年,福建对日本出口茶叶8802吨,占同期福建省茶叶出口总量的57.8%。
[4]但日本和欧盟接连实行并不断更新近乎苛刻的农残检测标准,使福建茶叶出口不断遭遇绿色贸易壁垒。
绿色贸易壁垒下福建茶企业国际贸易竞争现状及对策
绿色贸易壁垒下福建茶企业国际贸易竞争现状及对策1. 引言1.1 背景介绍福建省是中国著名的茶叶产区之一,拥有悠久的茶叶种植和加工历史。
福建的茶叶以其独特的品质和口感在国际市场上备受推崇,出口量也居全国领先地位。
随着国际贸易环境的变化和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绿色贸易壁垒逐渐成为福建茶企业面临的新挑战。
绿色贸易壁垒包括了对环境友好、无公平贸易和无强迫劳动等方面的要求,对福建茶企业的出口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在国际贸易竞争中,福建茶企业需要面对来自其他茶叶产区的竞争压力,提高自身的绿色贸易认证水平,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为了更好地了解福建茶企业在绿色贸易壁垒下的国际贸易竞争现状和寻找有效的对策,本文将针对以上问题展开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通过案例分析和市场前景展望,提出具体建议,为福建茶企业的国际贸易发展指明方向。
2. 正文2.1 绿色贸易壁垒对福建茶企业的影响绿色贸易壁垒是指在国际贸易中,为了保护环境和生态资源而设立的贸易障碍。
对于福建茶企业来说,绿色贸易壁垒的出现对其国际贸易造成了一定影响。
绿色贸易壁垒增加了福建茶企业的生产成本。
由于需要符合绿色贸易标准,企业需要进行环保投入和技术更新,这些都需要资金投入,增加了生产成本。
绿色贸易壁垒还要求企业符合严格的环保标准,如果企业不能达到这些标准,就会面临被淘汰出市场的风险。
绿色贸易壁垒也可能导致福建茶企业的出口受限。
一些国家对于进口产品的环保要求越来越高,如果福建茶企业无法符合这些要求,就会面临出口受限或被迫调整生产方式的困境。
绿色贸易壁垒对福建茶企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增加了生产成本和限制了出口市场。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福建茶企业需要加强产品质量和技术创新,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以应对国际贸易竞争的压力。
政府也应该加大支持力度,为企业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帮助企业顺利应对绿色贸易壁垒带来的挑战。
2.2 国际贸易竞争现状分析在绿色贸易壁垒日益严格的背景下,福建茶企业面临着更加激烈的国际贸易竞争。
绿色贸易壁垒对福建省茶叶贸易出口的影响及法律应对策略
绿色贸易壁垒对福建省茶叶贸易出口的影响及法律应对策略作者:王敬涛来源:《中国市场·营销研究方向》 2018年第2期王敬涛(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家委会,陕西西安710071)[摘要]绿色贸易壁垒作为新型贸易保护措施,顺应了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全球进出口贸易中发挥着重要功能。
福建省是茶叶贸易出口大省,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发展,绿色贸易壁垒成为福建茶叶贸易出口的主要障碍,针对绿色贸易壁垒对福建省茶叶贸易出口影响,从法律层面提出建立茶叶绿色包装制度、茶叶质量标准制度以及茶叶质量监控等制度。
[关键词]茶叶出口;绿色贸易壁垒;法律应对策略;福建省[DOI]10�13939/j�cnki�zgsc�2018�04�0941绿色贸易壁垒的概念界定及特征“绿色贸易壁垒”(Green Barriers)是福建省学者首创。
绿色贸易壁垒提出后,福建省学术界对绿色贸易壁垒的概念进行了研究。
苗建军(2004)指出,绿色贸易壁垒是指各国在国际贸易中以保护资源和环境为目的,对不符合国际和本国的进口商品实行限制或禁止的非关税壁垒。
[1]张兰、李叶欣(2005)指出,绿色贸易壁垒是指进口国以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为目标,所采取的限制外国商品进入本国所设置的贸易障碍。
[2]在上述概念基础上,笔者认为,绿色贸易壁垒是进出口国以保护生态环境和国民健康,依据国际和国内环境保护措施、法规标准所采取的直接或间接限制、禁止商品贸易的一种技术性贸易壁垒。
绿色贸易壁垒作为一种非关税壁垒,与其他非关税壁垒相比,其特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产品适用的广泛性广泛性是绿色贸易壁垒适用产品的特征。
绿色贸易壁垒是保护生态环境和国民健康的手段,适用的产品涉及初级产品、中间产品及工业制成品。
就产品过程而言,绿色贸易壁垒涵盖了产品从研发到运输储存的整个生命周期。
从产品范围看,绿色贸易壁垒涉及的商品范围呈现由传统产业向高新技术产业扩展的特点。
1�2纠纷解决的合理性与合法性绿色贸易壁垒具有合理性,主要体现在绿色贸易壁垒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具有保护地球、保护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以及人类健康的功能。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茶叶出口影响的实证分析——以福建省为例
The Empirical Analysis of Technical Barriers to Trade on the Export of Tea in Fujian Province 作者: 何光辉 陶红军
作者机构: 福州大学管理学院,福建福州350002
出版物刊名: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页码: 53-58页
年卷期: 2011年 第3期
主题词: 茶叶 技术性贸易壁垒 引力模型
摘要:福建省是我国茶叶生产和出口大省,茶叶产业是福建省农业主导产业之一。
分析了福建省茶叶出口现状,应用贸易引力模型来实证分析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对该省茶叶出口的影响。
最后提出福建省茶叶出口应对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政策建议。
福建茶叶出口突破技术性贸易壁垒研究
茶叶科学技术 二00七年第四期14福建茶叶出口突破技术性贸易壁垒研究徐桂鹏 章晓静(福建农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福建福州 350002)摘要 技术性贸易壁垒是抑制福建茶叶出口的主要障碍,对茶叶的生产成本、出口等均造成一定的影响,而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外部原因和内部原因。
针对技术贸易壁垒对福建茶叶出口造成的影响,从提高茶叶生产水平和品质,加大宣传力度,创立企业品牌,合理利用WTO 规则,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力度,建立茶叶出口预警机制等方面提出突破技术贸易壁垒的建议。
关键词 福建;茶叶;技术贸易壁垒1 福建茶叶出口遭遇技术壁垒状况茶叶是我国传统的出口创汇农产品之一,作为我国的农业优势产业,在出口贸易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在国际市场上的角色也不容忽视。
为了限制我国茶叶的出口贸易,许多国家对我国茶叶的出口设置了一系列的技术壁垒。
2.1 茶叶贸易技术壁垒的内涵在茶产业的国际贸易过程中,茶叶贸易技术壁垒起主要作用。
茶叶贸易技术壁垒是指国家的政府或非政府机构,以维护国家安全、保护自然界及其生物生命的健康和安全为理由,制定、发布和实施种种较为苛刻的且难以达到的强制性和非强制性的技术性限制措施和规定,包括技术法规、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以及产品检验检疫措施、茶叶产品包装及标志和环境要求等。
茶叶贸易技术壁垒强调茶叶产品符合进口方所持的技术标准,包括茶叶生长环境标准、茶叶病虫害防治过程中的农药可用规定、茶叶采摘标准、茶叶加工参数标准、茶叶初加工和精加工环境标准、茶叶产品包装材料标准、茶叶产品农药残留量的标准以及茶叶运输过程的监控等标准。
在茶叶产品方面,农残是最高的技术性壁垒[1]。
在茶叶贸易的过程中,技术壁垒是我国茶叶出口贸易的阻力,对茶叶贸易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1.2 福建茶叶出口遭遇技术壁垒的状况茶叶国际标准主要以ISO 3720:1986《红茶一定义和基本要求》为代表。
国外发达地区和国家,以保护人类健康安全为由,对茶叶制定了非常苛刻的农药残留限量(MRLs)标准,例如欧盟规定农残指标就有近200 项,包括乙滴涕、2,4,5- 涕、杀草强、敌菌丹(四氯丹)、氯丹等等。
福建茶叶进出口贸易的现状及发展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题目:福建茶叶进出口贸易的现状及发展一、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我国福建是茶叶原产地,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茶叶的地区,已有5000多年的悠久历史,现在世界各国引种的茶树,使用的栽培管理方法,加工工艺,乃至茶叶的品饮,应用等等,莫不源于中国。
我国福建茶叶以其源远流长的历史积蕴闻名于世界,长期以来,茶叶是福建传统的出口创汇产品之一,其生产量、消费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前列。
并且,福建茶叶的技术含量和产品附加值均较低,在国际市场上尚不具备竞争优势。
随着国际市场的进一步开放,茶叶贸易的竞争日趋激烈,消费者对茶叶产品质量的要求也日益提高,欧盟、日本和美国等发达国家(地区)相继采取各种技术性贸易措施,我国福建茶叶出口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考验,技术性贸易壁垒成为影响福建茶叶出口的主要因素,对福建茶叶产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一系列重大影响。
另外,品牌的缺失使福建茶叶不能在世界市场占主导地位。
为此本文从行业、政府、企业三方面对福建茶叶的进出口状况进行分析,根据现有问题,作出一些推动发展的措施。
本文以福建往年进出口量及金额的列表比较福建茶叶贸易的位置以及现状。
并与外国其他国家的规章制度比较我国福建对茶叶的安全卫生检测,质量技术水平等,从不同角度,分析福建茶叶存在的问题,二、主要参考资料[1] 欣华.期待中国茶叶进入欧洲市场[J].中国贸易报2009(6).[2] 姜含春.中国茶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J].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3):23-28.[3] 蔡知凌.福建乌龙茶出口现状及对策建议[J].思考-探讨,2011(7):45-47.[4] 李连清.十年来中国近代茶业研究综述[J].贵州茶叶,2009(5)112-115.[5] 张紫琴.福建安溪茶叶生产集聚现象的成因分析[J].茶世界,2011(2):33-36.[6] 蒋颖.福建茶叶国际竞争力比较分析[J].科技和产业,2010(4):23-26.[7] 陈荣冰.加入WTO对福建茶业的影响及其对策[J].福建茶叶,2011(4):89-92.[8] 沈佐民.我国茶叶出口制约因素及其对策[J].池州师专学报,2010(1):78-80.[9] 王泽农.中国茶出口还要“补”哪几门课[J].中国经贸,2009(7):90-93.[10] 王志成.从茶业大国到强国[J].2010(6):156-158.[11] 郭建义.商标缺失中国产业之痛[J].2009(2):132-134.[12] 沈亚青,何承耕.安涣县茶叶生产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与对策探讨[J].茶叶科学技术,2011(4):26-30.[13] 陈朝辉.福建茶叶日本市场4C营销策略[J].福建质量管理,2011(3):24-26.[14] 陈栋,卓敏.半个世纪以来中国红茶生产和贸易的演变以发展策略思考[J].中国茶叶,2009(6):56-59.[15] 庄鸿恩,黄光钦.福建茶叶企业突破绿色壁垒的思考[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2): 67-69.三、进度要求2011年12月24-30 完成选题按照指导教师要求开始收集材料,寒假期间及开学第一周完成开题报告、开始毕业实习第二周进行并完成开题答辩。
技术壁垒对茶叶出口的作用
技术壁垒对茶叶出口的作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技术在各个行业中的作用也日益增强。
而茶叶作为我国的传统名特产,在国内外市场上有着广泛的应用和市场需求。
在茶叶出口的领域中,技术壁垒则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对技术壁垒对茶叶出口的作用进行探讨。
一、技术壁垒提高了茶叶品质茶叶的品质是影响出口的重要因素。
通过技术手段,可以控制茶叶的生长环境,如土壤、气候等,以及采茶、制茶和保存等环节的控制。
高科技手段的应用可以提高茶叶产量和品质,减少茶叶的质量缺陷,提高茶叶的销售竞争力。
同时,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茶叶的品牌效应和消费者对产品的信赖感。
技术壁垒也可以让出口的茶叶品牌在国际茶叶市场上获得更高的知名度。
二、技术壁垒保障了茶叶的安全性茶叶作为一种饮品,其安全性很重要。
技术的应用可以在种植、加工和运输等环节中确保茶叶的安全性,减少因茶叶质量不佳而带来的食品安全问题。
同时,科技手段的应用也可以对茶叶中的有害物质进行识别和检测,保障茶叶质量和消费者的健康。
技术壁垒的存在可以确保茶叶的安全性,为茶叶的出口打下坚实的保障。
三、技术壁垒提高了茶叶的市场竞争力在国际茶叶市场上,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一家企业的竞争力。
高技术手段的应用,如无人机、四轴自动采茶机、智能抗菌保鲜等,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减少成本,并简化茶叶生产过程中的重复性劳动。
高科技的应用可以提高茶叶产品的专业化程度,增加消费者对茶叶产品的认可和品牌信赖度,从而使茶叶企业在国际市场上获得更广泛的市场认可和市场份额。
四、技术壁垒加速了茶叶国际化的进程茶叶出口的大环境不断发展,茶叶国际化对我国茶叶产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科技的应用可以提高中国茶叶的产量和品质,使其在国际市场上更具竞争力。
技术壁垒的存在也会促进企业技术不断升级,产品水平不断提升,进一步推进茶叶国际化的进程。
综上所述,技术壁垒对茶叶出口具有重要的作用。
茶叶产业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科技手段已经成为推进茶叶产业发展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绿色贸易壁垒对福建茶叶出口影响对策论文
绿色贸易壁垒对福建茶叶出口的影响及对策摘要随贸易自由化趋势的推进,关税壁垒不断降低.西方发达国家为达到贸易保护的目的,积极推出绿色贸易壁垒作为新的保护措施。
这对中国农产品的出口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
在分析绿色贸易壁垒对福建茶叶出口影响的基础上,针对性提出跨越绿色贸易壁垒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绿色贸易壁垒福建茶叶出口市场多元化随着全球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绿色贸易壁垒作为一种新型的非关税壁垒应用而生,逐渐发展成为一种重要的贸易限制手段。
与传统的非关税壁垒措施,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之上绿色保护壁垒运用各种严格的检验标准和苛刻的程序,使得各出口国根本无从应付和适应。
一、福建省茶叶出口现状茶叶作为福建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是福建重要的出口农产品,茶叶的出口对福建的农产品出口具有极大的代表意义。
福建茶叶出口呈现以下特征。
1.出口贸易方式过于单一2006年福建茶叶产量为19.67万吨,出口1.74万吨。
而2006年浙江省茶叶产量约为13万吨居全国第二,而出口则高达16.75万吨,出口年年增长,一直稳居全国第一,且出口量大于全省产茶总量。
这是福建省其他农产品所共有的特点。
2.主要出口国过于集中,目标市场狭窄2009年,福建茶叶主要出口日本、美国、德国、新加坡等国家及香港、澳门,其中输日茶叶数量和货值分别占出口茶叶总量的57. 7%和39.7%,位居第一。
2010年福建出口主要贸易国家为日本、香港、美国、德国、澳门等,其中出口日本0.25亿美元,出口香港0. 18亿美元,分别占茶叶出口总货值的36.24%、25.11%。
3.出口品种严重不平衡2006年福建全省茶叶出口17397吨,其中乌龙茶出口12626吨。
2010年福建出口品种主要有乌龙茶、花茶、绿茶、红茶和白茶,其中出口乌龙茶0.43亿美元,占茶叶出口总量的60.9%。
二、绿色贸易壁垒对福建茶叶出口的影响1对出口成本和经济效益的影响日本实施《肯定列表制度》后,茶叶需检测的项目增加5倍以上,涉及的残留限量标准平均为200项,有的甚至超过400项,检测、仓储、通关等成本费用显著增加。
浅析福建省茶叶出口如何应对绿色贸易壁垒
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题目浅析省茶叶出口如何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系部商学院年级2010级专业国际贸易实务学生姓名朱红学号1004053227指导老师於丽娜职称讲师二〇一三年四月目录摘要 (1)关键词 (1)一、绿色贸易壁垒的概述 (1)(一)绿色贸易壁垒的概念及实施条件 (2)(二)绿色贸易壁垒的特点 (2)二、分析省茶叶出口现状 (3)(一)省茶叶出口概况 (3)(二)茶叶出口特征 (3)三、分析省茶叶出口遭遇绿色贸易壁垒的主要原因 (4)(一)生产技术标准 (4)(二)质量安全管理问题 (4)(三)市场信息的把握 (4)(四)行业协会作用 (5)(五)缺失企业品牌 (5)四、绿色贸易壁垒对省茶叶出口的影响 (5)(一)正面影响 (5)(二)负面影响 (6)五、省茶叶出口跨越绿色贸易壁垒的对策 (6)(一)加强国际间的合作 (6)(二)转变传统农业生产模式,打破绿色贸易壁垒 (7)(三)建立完善的行业中介组织,提供信息服务以协调贸易 (7)(四)积极拓展国际市场,实现市场多元化 (7)(五)充分发挥茶叶行业协会的积极作用 (7)六、企业面对绿色贸易壁垒应对的策略 (7)(一)加强对目标市场贸易壁垒的特点研究 (7)(二)积极参与茶叶检测标准的制定 (7)(三)茶叶科研机构是茶叶企业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技术保障 (8)(四)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促进环保产业发展 (8)(五)实施品牌战略,促进品牌茶叶发展 (8)七、行业面对绿色贸易壁垒应对的策略 (8)(一)整合茶叶行业的产供销链条,减少环节,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8)(二)积极调整茶叶产品的产业结构 (8)(三)整合茶叶企业,实行优胜劣汰,为优势企业创造迅速扩的良好竞争 (8)(四)整合行业协会,委派行业代表 (9)结论: (9)参考文献 (10)浅析省茶叶出口如何应对绿色贸易壁垒【摘要】随着全球茶叶市场的对规模化、健康型、高附加值等方面的要求,发达以保护公众健康和生态环境为名的绿色贸易壁垒来保护本国的产品和市场。
绿色贸易壁垒下福建茶企业国际贸易竞争现状及对策
绿色贸易壁垒下福建茶企业国际贸易竞争现状及对策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提高,绿色贸易壁垒在国际贸易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福建茶企业作为我国茶叶产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面临着来自绿色贸易壁垒的挑战。
本文将分析福建茶企业国际贸易竞争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目前,全球茶叶市场变得越来越竞争激烈,福建茶企业在国际贸易中面临着以下竞争现状:1. 绿色认证要求日益严格:随着环保意识的普及,各个国家和地区对茶叶的绿色贸易认证要求日益严格。
如欧盟对农药残留的限制更加严格,日本对放射性物质的限制也有所增加。
这对福建茶企业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需要提高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确保茶叶的质量和安全性。
2. 品牌竞争加剧:国际茶叶市场上,品牌竞争越来越激烈。
一些国际知名的茶叶品牌逐渐进入中国市场,形成了强大的竞争压力。
福建茶企业需要加强品牌建设,提高产品的附加价值,以提升竞争力。
3. 市场准入壁垒增加:一些国家和地区通过设置市场准入壁垒,限制进口茶叶的数量和品种。
这对福建茶企业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需要积极开拓新的市场,寻找更多的贸易机会。
1. 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性:通过加强农业生产技术培训,推广绿色有机种植方法,福建茶企业可以提高茶叶的质量和安全性,满足国际市场对绿色贸易的要求。
2. 加强品牌建设:福建茶企业应加强品牌建设,提高产品的附加价值。
可以通过打造自有品牌、加强品牌推广和市场营销等方式,提升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3. 拓展多元化市场:福建茶企业应积极开拓多元化市场,降低对单一市场的依赖。
可以通过参加国际茶叶展会,与海外茶企建立合作关系,开拓新的出口市场。
4. 加强合作与交流:福建茶企业可以加强与国内外相关机构和茶叶协会的合作与交流,共同研究绿色贸易壁垒对茶叶行业的影响和应对对策,提高整体竞争力。
5. 深化创新研发:福建茶企业应加大对创新研发的投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可以开发绿色包装材料,研发新品种的茶叶产品,满足不同市场的需求。
茶叶贸易中的技术性贸易壁垒
谢谢观赏!
茶叶出口遭遇TBT内因二:茶叶生产质量水平低,农药残留率较高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茶叶的生产和加工过程中不是非常电视茶叶的卫 生、安全,我国的法制不够健全.关于茶叶生产、 检测的标准不统一,茶叶农药残留的最低限制高 于国际水平,加上农药常常使用不规范,使得茶 点击添加文本 叶的农药残留率较高不符合国外标准。符合国际 要求的质量认证机构少.茶叶的质量低,国际认 可度差。
添加文本
中国十大 茶叶品牌 安溪铁 茶 叶 之黄山毛 点击添加文本 观音 峰,清朝 品 名茶,属 牌 绿茶烘青 排 类。长期 以来人们 行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用“名山 榜 产名茶” 的观点, 铁观音,茶人又称红心观音、红样 推断黄山 观音;既是茶叶名称,又是茶树品 毛峰系明 种名称。 铁观音不仅香高味醇, 朝黄山云 点击添加文本 是天然可口佳饮,而且养生保健功 雾之后称。 能在茶叶中也属佼佼者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茶叶出口遭遇TBT外因二:进口国保护本国茶叶产业的利益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一些发达国家为了保护本国茶叶产 业的经济利益,假借安全、环保等 名义.指定各种标准限制茶叶进口, 在受到其他国家严重的贸易冲击时, 政府和非政府机构以安全为由,给 点击添加文本 予一些不平等的规定条例甚至立法, 来达到阻止外国产品的冲击,确保 本国国内市场
茶叶出口遭遇TBT内因一:我国长期游离于多边贸易体系之外
点击添加文本 我国长期游离于多边贸易体系之外,使 得我们难以应对发达国家的技术性贸易 壁垒的限制。一方向缺乏充分、稳定、 确切的信息来源,另一方我国还不能拿 点击添加文本 以WTO的贸易争端机制来有效的解决歧 视性的、非合理的技术限制,不能享受 发展中国家的特珠和差别待遇 点击添加文本
绿色贸易壁垒下福建茶企业国际贸易竞争现状及对策
绿色贸易壁垒下福建茶企业国际贸易竞争现状及对策绿色贸易壁垒对于福建茶企业的国际贸易竞争产生了一定的冲击。
绿色贸易壁垒是指为了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一些国家或地区对进口商品的环境和健康标准进行了一定的限制。
这些标准包括了农药残留限量、重金属含量、生物多样性保护等。
福建茶企业需要符合这些标准才能出口相应国家或地区,否则将面临进口国的限制和制裁。
福建茶企业在农药残留和重金属含量等环境指标上存在一定的问题,无法符合进口国的标准,从而影响了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福建茶企业在绿色贸易壁垒下的国际贸易竞争中存在一些困境。
由于进口国的环境标准要求较高,福建茶企业需要进行一系列的环境改进和技术升级,这需要耗费大量的资金和时间。
福建茶企业还需要进行相关的认证和检测,增加了企业的负担。
相比之下,一些进口国家的茶叶生产企业已经具备了较高的环境和健康标准,具备一定的竞争优势。
加强技术创新和升级。
福建茶企业可以通过研发新的农药和重金属检测技术,降低茶叶的农药残留和重金属含量,从而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还可以通过采用合理的生产工艺和环保设备,减少茶叶生产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
加强与进口国茶企业的合作。
福建茶企业可以与进口国茶企业建立合作关系,进一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
通过对进口国茶企业的技术、管理和市场经验进行学习和借鉴,福建茶企业可以提升自身的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和谈判。
福建茶企业可以通过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和谈判,争取对绿色贸易壁垒进行合理的调整和优化。
通过加强与国内相关政府部门和行业协会的合作,共同推动茶叶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提高我国茶叶的国际竞争力。
加强品牌建设和市场宣传。
福建茶企业可以通过加强品牌建设和市场宣传,提高消费者对于福建茶的认可和接受度。
通过打造具有独特优势的品牌形象,福建茶企业可以进一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从而在绿色贸易壁垒下取得更好的国际贸易竞争效果。
福建茶企业在绿色贸易壁垒下的国际贸易竞争面临一些挑战,但也存在一些应对的对策。
绿色贸易壁垒下福建茶企业国际贸易竞争现状及对策
绿色贸易壁垒下福建茶企业国际贸易竞争现状及对策1. 引言1.1 绿色贸易壁垒下福建茶企业国际贸易竞争现状及对策在当今国际贸易环境中,绿色贸易壁垒已成为福建茶企业国际贸易竞争中的一大挑战。
绿色贸易壁垒是指一些国家或地区为了保护环境、保护消费者健康、保护动植物资源等目的,采用各种手段对进口产品进行限制或者要求,对贸易伙伴提出更高的环境标准和认证要求。
福建茶企业作为中国茶叶的重要生产和出口基地,受到绿色贸易壁垒的影响较为明显。
目前,福建茶企业在国际贸易中面临着诸多挑战。
首先是各国对茶叶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标准要求越来越高,福建茶企业需要提升产品质量以应对竞争。
绿色贸易壁垒使得福建茶企业在进入一些市场时面临更多的障碍和成本压力。
在这种情况下,福建茶企业需要采取一系列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对策措施,包括加强产品质量管理、提高环保水平、增加合规认证等。
为了在国际贸易中取得更大竞争优势,福建茶企业还需加强与国际合作伙伴的交流与合作,不断开拓新的市场和渠道。
通过不断努力提升产品质量、拓展国际市场,福建茶企业将能够更好地应对绿色贸易壁垒,实现可持续发展。
2. 正文2.1 福建茶企业国际贸易现状分析福建茶企业是中国茶叶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际贸易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福建茶企业主要出口瓜片、乌龙茶、红茶等品种,拥有悠久的茶叶种植历史和丰富的茶叶资源。
福建茶企业在国际贸易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福建茶企业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面临着激烈的竞争。
其他茶叶产地如云南、台湾等地也都有优质的茶叶资源,竞争力较强。
福建茶企业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品质和品牌知名度,以在国际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福建茶企业在国际贸易中还存在一些贸易壁垒和限制。
一些国家对茶叶的进口有严格的标准和要求,福建茶企业需要符合这些标准才能进入市场。
一些国家还实施了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对进口茶叶征收高额关税,加大了福建茶企业的出口成本和竞争压力。
福建茶企业在国际贸易中面临着竞争激烈、贸易壁垒多样的情况。
“一带一路”战略对福建茶叶出口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2018年第06期市场贸易作者简介:戴斯玮(1984-),女,江西抚州,副教授。
福建是中国传统的产茶大省,茶叶种植历史悠久,每年都有大量的茶叶源源不断地出口海外,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和青睐。
福建作为“一带一路”战略的前沿地带,在“一带一路”的宏观大背景下,福建茶叶出口发生了许多重大且实质性的变化。
“一带一路”对福建茶叶的出口贸易是把双刃剑,在国际市场上,由于各个国家之间在对外贸易的激烈竞争,给福建的茶产业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局面。
1福建茶叶出口的现状1.1福建省茶叶出口量攀升2015年福建省茶叶出口总体利好,不仅在数量上有所增加,在价格上也有所上扬。
从福建检验检疫局获悉,2015年福建共出口茶叶1.34万吨,与2014年同比增加15.41%,价值达1.66亿美元,同比增加40.93%,增幅超过往年。
在出口茶叶公司中,民营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出口增加,国有企业出口量减少。
2015年福建省民营出口茶叶6062吨,增加23.8%,占同期福建省茶叶出口总量的43.5%;外商投资企业出口2413吨,增加5.6%,占19.4%;国有企业出口4925吨,减少11.4%,占37.1%。
其中宁德出口量2544.34吨、价值8433.76万美元,同比增长45.63%和76.29%;安溪出口量2978吨、价值1370万美元,同比增长68.06%主60.80%。
1.2福建茶叶出口品种繁多福建省作为全国产量最大、茶叶品种最多的产茶省份,已连续多年成为中国最大的产茶大省。
目前福建省出口茶叶产品种类有:乌龙茶、茉莉花茶、白茶、绿茶、红茶、普洱茶等。
近年来,福建茶叶出口总量呈上升趋势,乌龙茶的增长速度尤甚,全省乌龙茶产量和产值均位居全国第一位。
1.3福建茶叶出口市场相对集中乌龙茶主要出口市场是日本,近年来出口日本的乌龙茶总量均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其余乌龙茶的出口市场分别是新加坡、马来西亚和泰国等国家,而出口欧盟的乌龙茶总量相对较小;绿茶主要销往非洲、日本和欧美,除了常规绿茶外,出口日本和欧美市场的还有特种绿茶,如毛峰、白毛猴、雪芽等优质品种,但是其产量不高,所以数量有限;红茶主要出口英国市场,其中以正山小种红茶和工夫红茶最为典型,但是近年来英国对福建出口的红茶实施严格的农残标准,使得福建红茶的出口价格下降,损害了茶农的根本利益;福建的白茶则是出口德国和港澳地区,如白牡丹和白毫银针等白茶品种。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茶叶行业出口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茶叶行业出口的影响及对策分析技术性贸易壁垒(以下简称技术壁垒)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国际贸易中运用的比例越来越高,由于其名义上的合理性使它逐渐成为非关税壁垒中最隐蔽最难对付的一种。
茶叶作为我国特色出口农产品尤其受到技术壁垒的影响,其中以欧盟的农药残留标准和日本的肯定列表制度等技术壁垒最为典型。
1 我国茶叶出口现状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壁垒1.1 我国茶叶出口现状同时,就出口方向来说,我国的茶叶出口涉及120多个国家和地区,但市场分布比较集中,有近50%的茶叶出口到非洲地区等传统市场,而日本和欧盟等新兴市场也日益在我国的茶叶贸易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1.2 发达国家的技术壁垒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凭借其先进的科技发展水平和国际贸易中强大的话语权,对发展中国家设立了许多技术壁垒,针对茶叶等传统农产品的技术壁垒也有很多,其中农药残留是最主要的原因,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欧盟的农药残留标准和日本的肯定列表制度。
1.2.1 欧盟的农药残留标准欧盟等发达国家是世界上最主要的茶叶进口国和消费国,近年来欧盟以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为由,对茶叶制定了非常严格的农药残留限量(mrl)标准,并增加茶叶中农药残留的检测种类。
同时欧盟对未在本国登记的农药实行零容忍制度,以此来满足其贸易需求。
2000年7月欧盟开始实施严格的茶叶农药残留标准,对茶叶中的农残指标进行检测,包括乙滴涕、2,4,5-涕、杀草强、敌菌丹(四氯丹)、氯丹等,许多标准采用其仪器检测低限lod作为茶叶中农药残留限量标准。
2006年欧盟将茶叶农药残留的检验项目从193项增加到210项,2007年再增加10项,2008年又进行调整,共对茶叶提出290项农药残留要求,并新增170种农药检测项目。
截至2012年年底,欧盟共对涉及茶叶的农残检测项目进行过16次修订,法规中的限量要求共有463个,堪称全世界最严格的标准。
2000-2012年中国茶叶对欧盟出口的变化情况见表2。
福建省茶叶出口与绿色贸易浅析
福建省茶叶出口与绿色贸易浅析王娇玲【摘要】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 trade, Fujian tea export is facing enormous challenges, the decline in export volume, prices continued to decrease. This article, from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ea export in Fujian Province, analyses the reason of decline in exports, in order to solve the dilemma of tea export and promote the export of tea in Fujian province.%阐述了绿色贸易的基本内涵和主要特点,介绍了福建省茶叶出口贸易发展的概况,通过搜集整理数据分析了福建省茶叶出口贸易现存的问题,并且详细介绍了福建省茶叶出口贸易现存问题的原因,以建设绿色食品基地、绿色技术基地,实行绿色包装,发展有机茶为内容,提出福建省茶叶出口发展绿色贸易的对策分析,旨在提高福建省出口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打破福建省茶叶出口这几年一直处于下降的局面。
【期刊名称】《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年(卷),期】2014(000)0z1【总页数】8页(P43-50)【关键词】福建省;茶叶;出口;绿色贸易【作者】王娇玲【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经济法律系,福建福清 3503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752.652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导致越来越多人开始关注“绿色”这个词。
1960年起,绿色运动在西方国家悄然升起,1970年起,许多国家引入环境控制计划,人们开始关注贸易与环境的问题,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经济一体化、国际贸易区域化集团化趋势的深入发展对绿色贸易的盛行起了客观推动作用[1]。
技术贸易壁垒对福建茶叶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技术贸易壁垒对福建茶叶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应对策略黄洁(厦门大学嘉庚学院,福建漳州 363105)[摘 要]福建茶区位于中国南部,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是一个历史悠久且茶叶出口十分活跃的重要省份。
然而,近年来随着国际贸易竞争的日趋激烈,发达国家对茶叶生产技术的要求日趋严格,福建茶叶因此遭受的技术贸易壁垒不断增加。
本文将通过技术贸易壁垒对福建茶叶出口所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并针对消极影响提出相应策略。
[关键词]福建茶叶 技术贸易壁垒 出口贸易一直以来,福建茶叶以其源远流长的发展历史和优良品质在世界范围内享有极高声誉,其出口量稳居全国首位。
然而,随着国际市场不断扩大,茶叶出口贸易竞争也越演越烈。
世界各国对茶叶质量和技术的要求日趋严格,一些发达国家甚至采用了近乎苛刻的茶叶技术标准,技术贸易壁垒对福建茶叶的出口贸易产生的巨大影响不容忽视。
1福建茶叶出口贸易现状1.1福建茶叶出口贸易情况茶叶作为福建省历史悠久的出口贸易茶品之一,无论是出口量还是消费量排名都位居前茅。
据统计,福建茶叶出口总体呈上升趋势,2019年福建茶叶出口总金额占全国比重更是达到了25.5%[1](如表1所示)。
表1 2013-2019年福建茶叶出口总金额占比年份 全国 福建 数量 金额数量(万吨) 金额(亿美元) 数量(万吨) 金额(亿美元) 占全国比重(%) 占全国比重(%) 2013 32.60 12.46 1.50 1.10 4.60 8.822014 30.15 12.72 1.40 1.38 4.64 10.852015 32.50 13.80 1.34 1.66 4.12 12.392016 32.90 14.85 1.41 2.00 4.28 13.462017 35.50 16.10 1.95 2.33 5.49 14.472018 36.50 17.77 2.41 3.45 6.60 19.412019 36.66 20.20 2.97 5.15 8.10 25.50数据来源:福建统计信息网1.2福建茶叶的主要出口市场及品类福建茶叶在全球有五十多个销售地区,其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日本、东盟和香港地区,福建对这三大出口市场的茶叶出口量已超过出口总量的三分之二。
绿色贸易壁垒下福建茶企业国际贸易竞争现状及对策
绿色贸易壁垒下福建茶企业国际贸易竞争现状及对策绿色贸易壁垒是指为了保护环境和消费者利益,国际贸易中对产品采取的一系列环保要求和标准。
福建是我国重要的茶叶产区,而茶叶作为一种绿色产品,受到绿色贸易壁垒的影响较大。
本文将分析福建茶企业国际贸易竞争现状,并提出对策。
一、福建茶企业国际贸易竞争现状福建茶企业在国际贸易中面临以下竞争现状:1.产品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各国对茶叶产品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包括茶叶的外观、口感、香气等,以及对农药残留物、重金属等有害物质的限制。
福建茶企业需要不断提高产品质量,以满足国际市场的需求。
2.绿色认证成为进入国际市场的门槛: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要求进口茶叶必须通过绿色认证,以确保茶叶的环境友好和可持续发展。
对于福建茶企业来说,获得绿色认证成为进入国际市场的重要条件。
3.品牌竞争日益激烈:茶叶市场竞争激烈,各国茶企业纷纷推出自己的品牌,通过品牌建设来提高竞争力。
福建茶企业需要加强品牌建设,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以在国际市场中获得竞争优势。
二、福建茶企业国际贸易竞争对策为了应对绿色贸易壁垒下的国际贸易竞争,福建茶企业可以采取以下对策:1.提高产品质量:通过科学种植和精细加工,提高福建茶叶的品质,追求更高的茶叶质量标准。
同时,加强和国际认证机构合作,获得绿色认证和有机认证等质量认证,增加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2.进行品牌建设:通过品牌建设,提高福建茶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可以通过举办茶文化活动、参加国际茶叶展览、加强线上线下推广等方式,打造具有特色和竞争力的茶叶品牌。
3.加强合作,增加竞争优势:福建茶企业可以与国内外茶叶企业、茶叶协会等进行合作,共同推动福建茶叶的国际化发展。
同时,可以通过与国际贸易机构、国际茶叶协会等的合作,了解国际市场需求和动态,及时调整产品结构和营销策略。
4.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福建茶企业可以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的过程,推动制定更加公平和合理的国际贸易标准,保护中国茶叶产业的利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技术性贸易壁垒对福建茶叶出口的影响浅析技术性贸易壁垒对福建茶叶出口的影响摘要:本文通过阐述福建茶叶出口所面临的技术性贸易壁垒现状以及详细介绍技术性贸易壁垒对福建茶叶出口所产生的正面和负面的影响,对福建省如何应对茶叶技术性贸易壁垒对策做出了建议。
关键词:茶叶出口技术性贸易壁垒茶叶是福建省重要的传统出口农产品之一,远销五大洲5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出口创汇的重要组成部分。
福建主要出口茶类有乌龙茶、花茶,其次是绿茶、红茶和白茶,还有少量保健茶。
2006年福建茶叶产量为19.67万吨局全国第一,出口量1.74万吨居全国第四。
但近年来,产业的出口量呈逐步夸大趋势,但出口额在全省总的出口规模中比重连年下降,茶价下跌,使得我省茶叶出口的贸易条件恶化10多个百分点。
2010年出口茶叶2432批、1.41万吨、6977.3万美元,分别比增6.62%、-0.37%和16.25%。
我省茶叶出口呈现量减价增态势。
我省出口茶叶量减价原因与当今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有很大的关系。
一、福建茶叶出口所面临的技术性贸易壁垒现状技术性贸易壁垒,是指在国际贸易中,一国维护国家安全或保护人类健康和安全,保护动植物的生命和健康,保护生态环境,或防止欺诈行为,保证产品质量为由,采取一些强制性或非强制性的技术性措施,如技术标准与法规、合格评定程序、包装如标签要求、产品检疫、检验制度、绿色技术壁垒、和信息技术壁垒等,这些措施成为其他国家商品自由进入该国市场的障碍。
茶叶贸易技术壁垒强调茶叶产品符合进口方持有的技术标准,包括茶叶生长环境标准、茶叶病虫害防治过程中的农药可用规定、茶叶采摘标准、茶叶加工参数标准、茶叶初加工和精加工环境标准、茶叶产品包装材料标准、茶叶产品农药残留量的标准以及茶叶运输过程的监控等标准。
在茶叶产品方面,农残是最高的技术性壁垒。
欧盟2007/27/EC指令及日本肯定列表对茶叶农残限量要求分别有234项、183项;2008年9月正式实施的欧盟EC149/2008指令,茶叶共涉及221项农残限量要求有关茶叶中的新MRL农残技术标准共计设定了886项限量标准;波兰对茶叶中昆虫遗骸严加检测等技术性贸易壁垒成为制约我省出口茶叶发展的瓶颈。
依据这些标准,使得我省的对外出口的茶叶数量明显减少。
但是我国茶叶标准项目严重偏少、指标不一致,与国际国外标准存在差距。
茶叶生产大多仍然是小作坊生产经营,规模小,生产管理与技术水平落后,综合竞争力差,卫生质量缺乏有效的标准进行规范。
茶叶出口多以中小企业为主,开拓市场能力弱,中国茶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力及竞争力还远不如印度、肯尼亚、斯里兰卡等产茶国。
二、技术贸易壁垒对福建茶叶出口产生的影响技术贸易壁垒的兴起对福建茶叶的出口贸易无疑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一方面它对福建茶叶的出口商品又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另一方面,促进了符合技术贸易壁垒要求的产品的出口,提高福建茶叶质量,促进茶叶相关标准体系的健全。
1、增加生产成本企业为了达到进口国的农残技术标准和措施,提高出口茶叶技术水平、卫生水平,要求将环境科学、生态学、卫生学等学科的原理全面运用到茶叶的生产、加工、储藏、运输、销售的全过程,必然会引起出口茶叶成本的增加。
(1)茶叶的固定成本将会大大增加。
(2)茶叶生产的可变成本也会因为执行严格的卫生检疫措施、产品标准而上升。
进行技术的改造和研发以及改进生产环境和茶叶产品质量的检验检疫设备更新等成本将会增大。
(3)为茶叶进行卫生检疫而延误时间,而时间具有价值,这将会导致机会成本的上升。
有机茶的认证从初审到获得证书一般需3个月的时间,有机认证的证书有效期为一年,第2年及以后每年必须重新申请、检查和审议。
因此,有机茶比常规茶产品的生产成本要高很多,经济效益相应降低。
2、减缓茶叶出口增长从上表可以看出福建省茶叶的出口增长率从2001-2004年逐渐降低。
一方面由于我国刚刚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有关技术贸易壁垒的法律法规了解较少,对于国际提出的茶叶新标准也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另一方面是由于发达国家和地区以保护健康为由,增加茶叶中农药残留的检测种类,提高茶叶中农药残留限量标准。
以欧盟为例,自2007年7月1日起开始实施新的更为严格的茶叶残留标准后,又陆续出台新的茶叶农残标准, 2003年的茶叶农药残留新标准更是达到了193项。
与2004年之前相比从2005年起福建省茶叶的出口量都比较稳定,即使在2008年金融危机情况下依然达到4799万美元的出口量。
自2004年起由于茶叶贸易产品质量的种种要求,我国政府及地方政府也开始积极出台相应的与国际接轨的标准的国家标准和相应的地方政府规定的地方标准。
2004年颁布的NY 5244-2004《无公害食品茶叶》标准规定了水分、灰分、水浸出物等3项理化指标和铅、联苯菊酯等 9项安全指标。
2009年福建省发布实施《金观音乌龙茶综合标准》。
但是许多标准采用其仪器检测低限LOD作为茶叶中农药残留限量标准,其中大部分是我国目前技术水平无法检测的。
我国的机械化操作水平相对低于其他茶叶出口大国,此外茶叶的生产规模小,自动化程度低等原因,造成茶叶品质参差不齐,质量稳定性也差,统一的标准难以实施,壁垒的克服需要时间。
因此技术贸易壁垒使得我国茶叶出口增长缓慢。
影响到我国茶叶产品的出口范围以及出口的增长速度,并由此产生日益增多的双边或多边贸易摩擦,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我国茶叶产品的竞争力。
茶作为一种天然的健康饮品,越来越受到各国消费者的青睐。
但福建茶叶如果按进口国的技术标准检验,经常会出现超标现象,这种情况会引起消费者对茶叶质量的担忧,从而影响福建茶叶的国际声誉以及在国外市场的市场份额。
因此,福建茶叶在出口贸易中受到一定的阻力,出口增长缓慢。
3、促进茶叶相关标准体系的健全国家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建设滞后,是导致福建茶叶质量与国外要求有差距的原因。
我国制定的茶叶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有140多个,另外地方标准达数百个,整个茶叶标准体系数量庞大,标准体系混乱,国家标淮、行业标准与省地方标准技术指标要求不一。
在我国茶叶标准涉及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
福建省茶叶主要出口国通过提高检测标准,为茶叶的进口设置了较高的市场准入标准,以此来阻挡福建茶叶的进口。
为了跨越国外设置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我国政府及地方政府都在积极出台相应的与国际接轨的标准的国家标准和相应的地方政府规定的地方标准,从而促进了国家茶叶相关标准体系的健全。
2001年,农业部颁布了有机茶的行业标准,推动了这一新产业的发展。
2004年颁布的NY 5244-2004《无公害食品茶叶》标准规定了水分、灰分、水浸出物等3项理化指标和铅、联苯菊酯等9项安全指标。
2005年10月我国开始实施的《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国家标准(GB2763—2005),规定了茶叶中9种农药的最大残留限量标准,其中有些标准达到甚至严于日本“肯定列表制度”的要求。
2009年福建省发布实施《金观音乌龙茶综合标准》。
有关茶叶的各单位都在思考探索以及如何执行生产环节的各种标准控制体系,逐步健全我国茶叶行业标准体系。
三、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对策建议1、发挥行业协会的积极作用我国茶叶对外贸易应根据国际市场的需要,发挥行业协会的积极作用,提高我省茶叶产品的竞争力。
建立外经贸部门与各生产管理部门之间的联动沟通机制,引导推动企业尽快建立健全行业协会。
行业协会是衔接小生产和大市场的有效途径,可以发挥政府和企业不可替代的作用。
它可以制定行业标准——开业标准、质量标准、计量标准等来保护我省茶叶产业的发展,还可以凭借其组织优势,提供全面、准确、及时的信息,拓展销路,减少经营的盲目性。
行业组织通过与政府部门的交流可以带头为行业解决根本性问题;发挥中介作用,为企业提供市场信息、统计资计、行业分析和行业政策;制定行业内部技术标准,遏制不合格产品的出口,组织行业间的交流,以便各企业联合起来共同应对国际贸易摩擦与壁垒,在应对贸易摩擦与壁垒上提供技术支持,提前做好应对措施;定期发布国外技术标准的变更信息,报道经典案例,对企业起到推动作用。
2、按照国际标准,健全和完善茶叶行业技术标准体系建立健全茶叶行业技术法规体系,制定与实施内外销统一并与国际接轨的标准。
推动企业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代表国际先进水平的标准,使之成为中国茶叶行业标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步做到内外销标准相对统一,截断不符合国际标准的茶叶的退路,减少茶叶企业在国内外市场的转换成本,以提高茶产品质量和市场信誉。
3、调整茶叶出口市场结构积极调整我省茶叶出口的市场结构,减轻对茶叶主要进口国如欧盟、日本的依赖.在巩固原有市场的基础上.积极开拓新市场。
要加强对如美国、俄罗斯等茶叶进口大国的市场研究,出口适合这些国家消费偏好的茶叶,扩大市场占有率。
减轻主要的贸易国出台新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所造成的损失,减少对整个出口市场的影响,将贸易壁垒的不利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
贸易壁垒的内容在不断发展。
我国政府、企业和茶叶协会只有协同合作,才能使我国茶叶贸易得到长足的发展,使我国真正成为世界茶叶强国。
4、充分利用世贸组织的特殊条款充分利用世贸组织《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以及有关协议的“特殊条款”。
把遵守规则与运用规则有机结合起来。
《实施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协议》规定对发展中国家给予特殊的差别待遇,发展中成员方有权延期执行该协议。
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们可以根据有关协议条款,在一定时期内暂缓履行某些义务。
为我国改进管理和提高技术赢得时间。
此外如果在我国的出口贸易受到不公正的歧视待遇时,我们要充分利用世贸组织《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关于组织机构、磋商和争端解决的条款,进行磋商和裁决。
参考文献:1、张锡蝦:《外国技术性贸易壁垒及其应对》,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4年五月第一版,第170-184页2、叶全良王世春:《国际商务与技术性贸易壁垒》,人民出版社2005年1月第一版,第255页3、杨波:《我国茶叶出口遭遇绿色贸易壁垒的原因及对策》,《安徽农业科学》,2001年第35期,第21-33页4、黄种发,陈钦,郑建锋:《福建乌龙茶出口日本面临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探析》,《台湾农业探索》,2009年2月第1期,第38-42页5、许咏梅,高启杰:《技术壁垒影响我国茶叶出口的实证分析》,《国际贸易问题》,2006年第五期,第86-9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