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情境教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语文情境教学初探
情境教学是一种复杂过程,它不但体现了教师在教学中的思维活动和情感变化,更突出地展示了学生在平时的思维活动和情感变化。根据自己的教学积累,这种复杂的过程一般包含这样三个阶段。
一、传情阶段。传情,就是指教师通过一定的方法,根据文章内容,创设一定的情境,创造情感氛围,把学生吸引到课文内容和课文情
境中去的过程。这个阶段可以分为三个基本层面:情境创设、形象再现、情感展示。
第一层面,情境的创设。如教《春》这篇课文时,我们可以这样导入新课:“同学们,一提到春,你们眼前是否展现了阳光明媚,东风荡漾,绿满天下的美丽景色呢?你们是否觉得有无限的生机,无穷的力量?古往今来,许多人用彩笔描绘春天,歌颂春天,你们想一想,诗人杜甫在《绝句》中怎样描绘春天的?王安石在《泊船瓜洲》中又是怎样描绘?通过提问回答,学生已进入春的境界中去了。不过,这还只是他们对春天的体验和所学的绘春诗句。若顺水推舟,用一句话便可以把他们的思维引到课文上来:“同学们,我们来学习来朱清先生的《春》,看看他是怎样描绘美好春色的。”紧接着教师用富于感情的声调范读课文。创造一种情感氛围,使学生在这种情感氛围中初步体验课文的情境。
第二层面,形象再现。教师在展示形象时,要根据课文体裁,分两种情况:写人事的,要充分利用课文中的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挖掘其内在的联系,然后用演示性语言加上情节性的动作把人
物形象展示在学生面前。如再现《分马》一文中老孙头这一人物的形象,就可以用演示性语言和戏剧性动作把他分马时的心理活动,
分得马后的动作和换马时的思想活动,神态通过表演展示在学生的眼前。若这样,就能使老孙头这一人物栩栩如生地活跃在学生的大脑中。若是写景、物的,则要把握课文中描写景物特色的语句(往往用比喻、拟人、夸张的修辞表现)和融情的语言节奏,再通过语言节奏把握情感基调。如《春》这篇课文,开头则用急不可待的心情写“盼春”之切。教师在展示这种心情时,则要突出“盼”来,读时语言节律要体现出“迫不及待”的心情来,接着文章具体描绘了春天的美景图。教师在展示课文中五种意象时,要抓住它们各自的特点。春草的“嫩”,春花的“闹”,春风的“柔”,迎春图的“静”,都要求教师以相应的语调和节律传神地传达给学生。因此,在展示形象的层面中,教师的语言和表情尤为重要,这个层面是整个情境教学
的关键。
第三层面。情感展示。这一层面是前两层面的升华。这个层面重点在于教师引导中加以点破。若点不好、不当,都有损情感的显现。以《春》为例。课文展示了五幅春色:画后,用了三个比喻句以排比的形式结尾。教师如果不予点破比喻句的内涵及其作用,那么学生很难深入理解它的意义。这样很容易使形象的明晰度、动人性受到影响,有碍情感的展示,不易使学生向驰情阶段过度。只有当教师指出了这三个比喻句是作者以满怀喜悦的心情歌颂春天的生意盎然、千姿百态和青春活力时,学生才会真正体验到五幅春色图的内在含
义,才会由衷地赞叹“春天多美啊!”
二、驰情阶段。即神随物游,缘心感物而情骋意驰的情感活动,体现在语文情境教学中的是,当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再现形象,制造一定的情感氛围,从而展示课文思想感情以后,学生受此感染。与课文,师情感所产生的共鸣效应主要表现在学生的反应上。因此,驰情阶段多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师完成传情工作以后,要随时注意学生的思想变化(信息反馈)。仍以《春》为例。当教师利用“常人之境”与“诗人之境”相结合创设了一幅“美好春色”的情境时,学生则由“阳光明媚、东风荡漾、绿满天下”等词句,在大脑中展现了春天温暖的阳光,和煦的东风,鲜嫩娇柔的花草,并从中感受到它们的生机与活力。当教师展示了五幅春色图后,学生则据此神思远游,联想到曾感动过自
己的种种春天里的游戏或曾经历过的各种往事。当教师剖析了作者对春天的赞美之情后,学生似乎联想到了他们也像春天的季节,似
乎领悟到了“一年之计在于春”的内涵。但学生驰情反应,往往呈现为多元性和无序性。这就要求教师在允许合理想象的同时,精心疏导,使学生尽量产生基本一致的情感反应,要力求做到情感理解
的多元性和整体——致性相结合。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就留意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适当调节、疏导。
三、澄情阶段。所谓澄情,就是当学生在教师的引导、疏导下,根据自己的体验,情感达到高潮时,教师使学生适可而止,中断情感流动,从情感体验中解脱出来,思考此情此景对我们的意义。从而使情
感得以升华,即“由观及悟”的情感流程,授《春》这篇课文时,当学生沉迷于春的美景之中,特别是读了三个比喻句,神思摇空之时,问道:“同学们,朱自清先生的《春》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峰回路转,学生自然会中断情思去思考本文深刻的寓意。
这三个阶段在情境教学过程中没有严格的区分和时空界限,它们是相互交叉互相渗透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关键是根据学生的情感反应,做恰当的调节。总之,情境教学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以言造境,以境生情,以情表意的过程。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创设情境,进行情境教学是增强课堂效率的一项有效举措。
作者单位:如皋市实验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