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幕墙热工计算标准对比资料

合集下载

建筑门窗玻璃幕墙热工计算规程(送审稿)

建筑门窗玻璃幕墙热工计算规程(送审稿)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门窗玻璃幕墙热工计算规程Calculation Method for Thermal Performance of Windows, Doors and Glass Curtain-WallsJGJ/T XXX-2005(送审稿)2005年北京根据建设部建标[2004]66号文件“关于印发《二○○四年度工程建设城建、建工行业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的要求,由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为主编单位,会同全国9个单位共同编制本规程。

在规程编制过程中,编制组对门窗、幕墙热工计算的国际标准和美国等发达国家标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结合对我国相关标准进行的研究,采用国际标准中门窗热工计算的方法,吸收发达国家相关标准的成果,经认真分析和与相关标准协调,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通过反复讨论、修改和完善,最后召开全国性会议,邀请有关专家审查定稿。

本规程共分为10章和6个附录。

主要内容是:总则,术语、符号,整窗热工性能计算,建筑幕墙热工计算,抗结露计算,玻璃光学热工性能计算,框的传热计算等。

本规程为推荐性行业标准。

本规程由建设部负责管理,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本规程在执行和应用过程中如有需要修改或补充之处,请随时将有关意见和建议反馈给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广州市先烈东路121号,邮政编码510500),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本标准主编单位、参编单位和主要起草人:主编单位: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参编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福建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深圳南玻工程玻璃有限公司秦皇岛耀华玻璃股份有限公司创奇技术公司主要起草人:杨仕超林海燕孟庆林任俊刘俊跃王馨刘忠伟黄夏东许武毅鲁大学刘军刘月莉马扬1 总则2 术语、符号2.1术语2.2符号3 整窗热工性能计算3.1 一般规定3.2 整窗的几何描述3.3 整窗的传热系数计算3.4 整窗的遮阳系数计算3.5 整窗的可见光透射比计算4 建筑幕墙热工计算4.1 一般规定4.2 幕墙的几何描述4.3 幕墙的传热系数计算4.4 幕墙的遮阳系数计算4.5 幕墙的可见光透射比计算5 抗结露计算5.1 一般规定5.2 露点温度的计算5.3 结露的计算与评价6 玻璃光学热工性能计算6.1 单层玻璃的光学热工性能计算6.2 多层玻璃的光学热工性能计算6.3 玻璃气体间层的热传递6.4 玻璃系统的热工参数计算7 框的传热计算7.1框的传热系数及框与面板接缝的附加线传热系数7.2传热控制方程7.3玻璃空气间层的传热7.4封闭空腔的传热7.5敞口的空腔、槽的传热7.6 框的太阳能总透射比计算8 遮阳系统计算8.1 一般规定8.2 光学性能8.3 遮阳百页的光学性能计算8.4 遮阳帘与门窗或幕墙系统组合的简化计算8.3遮阳帘与门窗或幕墙系统组合的详细计算9 通风空气间层的传热计算9.1 热平衡方程9.2 通风空气间层的温度分布9.3 通风空气间层的气流速度10 计算边界条件10.1 计算环境边界条件10.2 对流换热计算10.3 长波辐射换热10.4 综合对流和辐射换热附录A 常用材料的导热系数(λ)附录B 气体热物理性能附录C 表明发射率的确定附录D 太阳标准光谱、人眼视见函数、标准光源附录E 常用窗框的传热系数(推荐)附录F 典型窗户的传热系数1 总则1.0.1为在建筑门窗、玻璃幕墙工程中贯彻执行国家的建筑节能政策,使门窗、玻璃幕墙工程的节能设计和产品设计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方便进行门窗、玻璃幕墙产品的节能性能评价,制定本规程。

国内外幕墙门窗热工性能 计算标准及软件对比

国内外幕墙门窗热工性能 计算标准及软件对比

谢 谢!
/soft 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 2009年11月
• 基于NFRC标准体系的美国LBNL系列软件,国内以 前采用较多,但该软件没有幕墙计算功能;
• 基于JGJ/T 151标准的粤建科MQMC软件,覆盖幕墙 、门窗。
二.国内外热工性能计算软件对比 LBNL软件和粤建科MQMC软件的计算结果对比:
玻璃产品名称 软件类别 传热系数[W/(m2· K)] 遮阳系数SC 可见光透射比 SC值差异 Tv
框热工计算标准对比 ISO 15099和JGJ/T 151均引用ISO 10077-2计算方 法,采用附加线传热系数计算方法。
L U f bf U g bg
2D ψ
NFRC 100主要采用玻璃边缘区域传热系数计算方法。
二.国内外热工性能计算软件对比
二.国内外热工性能计算软件对比
FVRE1-54+9A+CLEAR_6 C220+9A+ CLEAR_6 C145+9A+ CLEAR_6 B620+9A+ CLEAR_6 C245+9A+ CLEAR_6 EBS5+9A+ CLEAR_6
LBNL MQMC LBNL MQMC LBNL MQMC LBNL MQMC LBNL MQMC
一. 国内外幕墙门窗热工性能计算标准对比
幕墙门窗框热工计算标准对比
ISO 15099和JGJ/T 151均主要引用ISO 10077-1计 算方法,是ISO计算门窗传热系数的推荐方法。
NFRC 100、NFRC 200主要采用ISO计算门窗传热系数 的代替方法。
一. 国内外幕墙门窗热工性能计算标准对比
5.62% 3.75% 5.60% 1.30% 12.97% 6.21%

玻璃幕墙热工参数

玻璃幕墙热工参数

建筑门窗、幕墙热工与节能性能参数
1.建筑外窗、幕墙气密性能
1.1建筑外窗、幕墙气密性能分级见表 1.1-1〜表1.1-3。

表1.1-3建筑幕墙整体气密性能分级
1.2建筑外窗、幕墙热工性能分级见表 1.2-1〜表1.2-3。

表1.2-1外窗保温性能分级
2窗框的传热系数
表2-1
2.2木窗框窗框的传热系数
木窗框的K f值是在水汽含量在12%的情况下获得:
2
K f (W/m2 K)
窗框的厚展rnm in
2.3金属窗框
框的传热系数K f的数值可以通过下列程序获得:
2
1)对没有热断桥的金属框,使用K fo = 5.9 W/(m K);
2)对具有断桥的金属框,K fo的数值从图中粗线中选取;
K fo (W/m2K)
0 A S 12 16 20 29 32 36相对应的命展窗枢之冋的最水季离J. mm
2.4.窗框与玻璃结合处的线传热系数
窗框与玻璃结合处的线传热系数“主要受间隔层材料导热系数的影响。

在没有精确计算的情况下,可采用表2-2估算窗框与玻璃结合处的线传热系数“:
系数大于1.8W/(m2K),则可以忽略附加线传热系数2。

3典型玻璃及玻璃系统的光学热工参数见表 3.-1。

4典型玻璃系统、配合不同窗框、在典型窗框面积比的情况下,典型整窗传热系数。

幕墙热工计算书(DOC)

幕墙热工计算书(DOC)

**************幕墙设计热工计算书(一)本计算概况:气候分区:夏热冬冷地区工程所在城市:无锡传热系数限值:≤2.10 (W/(m2.K))遮阳系数限值(东、南、西向/北向):≤0.40(二)参考资料:《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JGJ26 -2010《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T134-2010《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 01-621-2005《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 01-602-2004《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JGJ 113-2009《建筑门窗玻璃幕墙热工计算规程》JGJ/T 151-2008《建筑门窗幕墙热工计算及分析系统(W-Energy3.0)》(三)计算基本条件:1.计算实际工程所用的建筑门窗和玻璃幕墙热工性能所采用的边界条件应符合相应的建筑设计或节能设计标准。

2.设计或评价建筑门窗、玻璃幕墙定型产品的热工参数时,所采用的环境边界条件应统一采用规定的计算条件。

3.以下计算条件可供参考:(1)各种情况下都应选用下列光谱:S(λ):标准太阳辐射光谱函数(ISO 9845-1);D(λ):标准光源(CIE D65,ISO 10526)光谱函数;R(λ):视见函数(ISO/CIE 10527)。

(2)冬季计算标准条件应为:室内空气温度 Tin=20 ℃室外空气温度 Tout=-20 ℃室内对流换热系数 hc,in=3.6 W/(m2.K)室外对流换热系数 hc,out=16 W/(m2.K)室内平均辐射温度 Trm,in =Tin室外平均辐射温度 Trm,out =Tout太阳辐射照度 Is =300 W/m2(3)夏季计算标准条件应为:室内空气温度 Tin=25 ℃室外空气温度 Tout=30 ℃室内对流换热系数 hc,in=2.5 W/(m2.K)室外对流换热系数 hc,out=16 W/(m2.K)室内平均辐射温度 Trm,in=Tin室外平均辐射温度 Trm,out=Tout太阳辐射照度 Is=500 W/m2(4)计算传热系数应采用冬季计算标准条件,并取Is= 0 W/m2。

01、幕墙系统热工计算-规范部分解析

01、幕墙系统热工计算-规范部分解析

建设单位:绿地集团工程名称:绿地世纪家园180、181#楼幕墙工程建筑幕墙热工计算书设计人签字:校对人签字:审核人签字:二零壹壹年陆月绿地世纪家园180、181#楼幕墙系统热工计算书建筑幕墙作为主结构的外围护体系,和建筑物一样,要满足安全、适用、耐久性的要求,为了满足建筑设计中的保温节能要求,我们根据现有的《建筑热工设计规范》和《公共建筑节能设计规范》等有关标准,对本工程幕墙体系的热工性能进行了计算和设计。

第一章基本情况工程名称:绿地世纪家园180、181#楼幕墙工程工程地点:昆山工程所在地建筑气候分区:昆山市,夏热冬冷地区幕墙结构形式:(透明部分):1、明框玻璃幕墙:隔热铝合金型材,采光部分6LOW-E+12A+6中空钢化玻璃;2、铝合金窗:隔热铝合金型材,采光部分5LOW-E+12A+5中空钢化玻璃;(不透明部分):3、明框玻璃幕墙(砼梁位置)不透明部分:6LOW-E+12A+6中空钢化玻璃,50保温岩棉,400厚砼梁结构4、干挂石材幕墙:30厚花岗岩,40厚A级特种防火酚醛板,200厚加气混凝土砌墙,20厚水泥砂浆第二章外围护结构热工计算依据1.参考资料:《江苏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GJ32/J96-2010)《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JGJ26-95《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2010《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 01-621-2005《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 01-602-2004《江苏省民用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节能专篇)编制深度规定》[2009年版]1绿地世纪家园180、181#楼幕墙系统热工计算书2.外围护结构热工计算依据:2.1气候分区根据《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第4.2.1条的规定,各城市的建筑气候分区应按表4.2.1确定。

幕墙热工计算书

幕墙热工计算书

**************幕墙设计热工计算书(一)本计算概况:气候分区:夏热冬冷地区工程所在城市:无锡传热系数限值:≤2.10 (W/(m2.K))遮阳系数限值(东、南、西向/北向):≤0.40(二)参考资料:《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JGJ26 -2010《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T134-2010《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 01-621-2005《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 01-602-2004《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JGJ 113-2009《建筑门窗玻璃幕墙热工计算规程》JGJ/T 151-2008《建筑门窗幕墙热工计算及分析系统(W-Energy3.0)》(三)计算基本条件:1.计算实际工程所用的建筑门窗和玻璃幕墙热工性能所采用的边界条件应符合相应的建筑设计或节能设计标准。

2.设计或评价建筑门窗、玻璃幕墙定型产品的热工参数时,所采用的环境边界条件应统一采用规定的计算条件。

3.以下计算条件可供参考:(1)各种情况下都应选用下列光谱:S(λ):标准太阳辐射光谱函数(ISO 9845-1);D(λ):标准光源(CIE D65,ISO 10526)光谱函数;R(λ):视见函数(ISO/CIE 10527)。

(2)冬季计算标准条件应为:室内空气温度 Tin=20 ℃室外空气温度 Tout=-20 ℃室内对流换热系数 hc,in=3.6 W/(m2.K)室外对流换热系数 hc,out=16 W/(m2.K)室内平均辐射温度 Trm,in =Tin室外平均辐射温度 Trm,out =Tout太阳辐射照度 Is =300 W/m2(3)夏季计算标准条件应为:室内空气温度 Tin=25 ℃室外空气温度 Tout=30 ℃室内对流换热系数 hc,in=2.5 W/(m2.K)室外对流换热系数 hc,out=16 W/(m2.K)室内平均辐射温度 Trm,in=Tin室外平均辐射温度 Trm,out=Tout太阳辐射照度 Is=500 W/m2(4)计算传热系数应采用冬季计算标准条件,并取Is= 0 W/m2。

一份标准幕墙热工计算书

一份标准幕墙热工计算书

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第二章计算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第三章主要材料及计算参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主要材料及热工参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二、基本参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第四章双层幕墙热工计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一、夏季工况下的玻璃幕墙热工计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二、冬季工况下的玻璃幕墙热工计算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 第五章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一、双层幕墙热工性能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二、双层幕墙的舒适性优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8第一章工程概况本项目的幕墙由双层幕墙(塔楼)、穿孔铝板幕墙、点式幕墙、铝单板幕墙、全玻璃幕墙、明框玻璃幕墙等多种幕墙组成。

本工程的双层幕墙为主动式双层幕墙:主动式双层幕墙内外两层玻璃之间的空间与室内的空气相连,通过机械通风装置在两层幕墙中间形成负压,然后再排出房间。

可以使得室温与玻璃内表面的温差降至最低,从而提高建筑内有效的使用面积。

此外,主动式双层幕墙系统可以大幅度降低噪音,同时可以阻挡室外严重的大气污染及沙尘暴。

本工程双层幕墙分布于东西两栋塔楼(一至三层为裙楼),东塔17层,层高如下:4-11层(3.8m)、12-15层(7.0m)、16层( 8.1m)、17层(3.6m),西塔16层,层高如下:4-9层(3.8m)、10-14层(7.0m)15层(8.1m)、16层(3.6m).第二章计算依据1.业主提供的招标图纸及技术要求;2.本公司设计的幕墙投标方案图;3.《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019-2003);4.《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 50176-2016);5.《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JGJ 113-2015);6.《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7.《空气调节设计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8.《高层建筑空调与节能》同济大学出版社;9.《空气调节的科学基础》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幕墙热工计算

幕墙热工计算

幕墙热工计算幕墙热工计算一、计算依据:《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二、建筑体型系数体型系数:A区为0.102;B区为0.102;三、窗墙比A区东立面:0.58;A区南立面:0.58A区西立面:0.51A区北立面:0.46B区东立面:0.58B区南立面:0.58B区西立面:0.51B区北立面:0.46由于A、B两个区各个立面的窗墙比和建筑体形系数都一样,所以选A区一栋楼作为幕墙的热工计算考虑。

按照《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表4.2.2-4规定:常州属于夏热冬冷地区;非透明幕墙K≤1;透明幕墙(窗):东立面0.5<窗墙比≤0.7,K≤2.5,SC≤0.40;南立面 0.5<窗墙比≤0.7,K≤2.5,SC≤0.40;西立面 0.5<窗墙比≤0.7,K≤2.5,SC≤0.40;北立面 0.4<窗墙比≤0.5,K≤2.8,SC≤0.55;四、非透明幕墙热工分析1、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外挂石材幕墙主体建筑的剪力墙根据结构需要厚度不等,现选取厚度最小处200mm 计算;石材为25mm厚花岗岩;详见节点图传热系数K=1/R=1/1.7352=0.58≤1符合要求!2、钢筋混凝土梁外挂玻璃幕墙主楼半隐框玻璃幕墙,钢筋混凝土梁厚度取最小值200mm,玻璃为6LOW-E+12A+6mm厚中空钢化玻璃,内设40mm 聚苯板;详见节点图传热系数K=1/R=1/2.134=0.47≤1 符合要求!2、铝板幕墙主体建筑的剪力墙根据结构需要厚度不等,现选取厚度最小处200mm 计算;铝板采用4mm 厚复合板;详见节点图传热系数K=1/R=1/1。

728=0。

58≤1 符合要求!4、铝单板幕墙主体建筑的剪力墙根据结构需要厚度不等,现选取厚度最小处200mm 计算;铝板采用3mm 厚铝单板详见节点图传热系数K=1/R=1/1.701=0.59≤1 符合要求!五、透明幕墙热工分析(一)、计算参数: 1、玻璃选用:2、铝合金型材:建筑幕墙外露明框均采用穿条式隔热型材;1)、52系列铝合金隔热窗:断热条的导热系数<0.3 W/m.K 。

幕墙热工计算书

幕墙热工计算书

目录目录 (1)热工计算 (2)一、本工程概况 (2)二、计算依据 (2)三、计算基本条件 (4)四、本工程热工性能边界条件的确定 (9)五、计算说明 (9)六、透明部分玻璃幕墙传热系数的计算 (10)七、非透明部分玻璃幕墙(钢筋混凝土结构梁处)传热系数的计算 (11)八、非透明部分玻璃幕墙(钢筋混凝土结构柱处)传热系数的计算 (12)热工计算一、本工程概况1、建筑地点:北京市宣武区2、工程体形系数:0.1263、工程窗墙比:东面窗墙比=0.203西面窗墙比=0.202南面窗墙比=0.697北面窗墙比=0.688总窗墙比=0.5025二、计算依据1、参考资料《建筑门窗玻璃幕墙热工计算规程》 JGJ/T 151-2008《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 GB 50176-93《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GB 50189-200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DBJ 01-621-2005《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DBJ 11-602-2006《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 JGJ 102-20032、热阻计算(1)、单一材料层的热阻应按下式计算:R=δ/λ(附2.1)式中R——材料层的热阻(㎡·K/W);δ——材料层的厚度(m);λ——材料的导热系数〔W/(m·K)〕,应按《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附录四附表4.1表注的规定采用。

附表4.1材料名称干密度ρ0(kg/m3)导热系数λ〔W/(m·K)〕钢筋混凝土2500 1.74沥青混凝土2100 1.05水泥砂浆1800 0.93矿棉、岩棉70~120 0.045石膏板1050 0.33平板玻璃2560 0.76花岗石2800 3.49大理石2800 2.91铝合金2800 203建筑钢材7850 58.2铸铁7250 49.9(2)、多层围护结构的热阻应按下式计算:R=R1+R2+……+Rn (附2.2)式中R1+R2+……+Rn ——各层材料的热阻(㎡·K/W)。

国内外门窗幕墙热工计算软件介绍_Ver1.4

国内外门窗幕墙热工计算软件介绍_Ver1.4

图 1 Optics 软件操作界面
图 2 THERM 软件操作界面
2
图 3 WINDOW 软件操作界面
图 4 Flixo 软件操作界面
(2)Flixo、BISCO 软件功能介绍
Flixo软件与BISCO软件功能相似,主要进行门窗幕墙框的热工性能评价,缺少玻璃光学热工性 能和整窗热工性能计算功能。Flixo软件、BISCO软件操作界面分别如图4、图5所示。
《建筑门窗玻璃幕墙热工计算规程》JGJ/T151-2008(以下简称“《热工计算规程》”)已 2009年5月1日实施,为我国的门窗、幕墙热工性能的软件模拟计算奠定基础,解决了在此之 前幕墙、门窗只能进行实验室测试的问题。
采用计算机模拟计算门窗幕墙热工性能,需进行以下的计算: (1) 玻璃系统光学热工计算; (2) 框二维传热有限元分析计算; (3) 门窗幕墙整体的热工性能计算。
图5 BISCO软件操作界面
图6 ThermCN功能模块操作界面
(4) 粤建科 MQMC 软件功能介绍
粤 建 科 M Q MC 软 件 包含Opt ic sC C、 The rmC N、 CWWTC三 个 功 能 模 块 , 具 有 以 下 的 功 能 :
① 复杂窗型、整幅幕墙热工性能计算,自动生成计算报告;
SC 值差异 5.62% 3.75% 5.60% 1.30% 12.97% 6.21%
3.2 框二维有限元计算结果对比
(1)LBNL与粤建科MQMC软件计算结果对比 由表3和表4的计算结果可知,采用LBNL与MQMC软件计算典型节点1~3的的热流qw均非常接 近。由于两软件采用的技术标准的差异,框传系数的定义也各不相同。JGJ/T 151和ISO 15099主要引 用ISO 10077-2计算方法,采用附加线传热系数计算方法评价框热工性能。在计算框传热系数时需用 导热系数为0.03 W/(m·K)(ISO 10077-2为0.035 W/(m·K))的板块代替实际玻璃系统计算框的传热系数 和线传热系数。LBNL软件、MQMC软件典型节点计算结果分别如图9、图10所示。从计算可以看出,二维计算的

双层动态幕墙热工计算

双层动态幕墙热工计算

方案一:双层动态幕墙热工计算本工程双层幕墙中外层幕墙采用8mm钢化玻璃,内层幕墙采用6CES-82+9A+6C 钢化中空玻璃,空气缓冲区的厚度范围对本工程取1200mm,取标准层间3.6m(高)×1.2m,玻璃分格1.2米×1.8米(高)。

1、双层动态节能幕墙的构造由外层幕墙、内层幕墙、遮阳装置、进风装置、出风装置组成,内外层幕墙之间形成空气缓冲区。

空气缓冲区的厚度范围对本工程取600mm,为此应对这种以空气热压原理和烟囱效应为工作原理的双层幕墙的空气层热阻予以正确的考虑,否则就不能真实的反映双层动态幕墙的热工特性。

目前的国家现行标准《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上附表2.4-空气间层热阻值表中,对厚度在60mm以上的密闭空气层冬季热阻值统一规定为0.18m2K/W。

大量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这种给值不够准确。

密闭空气层的热阻值在不同的条件下,与空气层厚度δ有密切关系,可以通过热力学理论与流体力学理论模拟计算,并用实验数据调整系数,从而推导出不同厚度的空气层热阻计算公式。

双层幕墙的热阻具有特殊性,它可随进、出风口的开关状态不同而有明显的变化,实现冬季保温和夏季隔热的双重功能。

这也是双层幕墙与传统幕墙的根本区别之一。

2、双层动态幕墙热阻计算模型的建立:3、主参数及材料的选择外层幕墙玻璃采用8mm钢化单玻璃,内层幕墙采用6CES-82+9A+6C玻璃,缓冲区厚度1200mm。

3.1单一材料的热阻应按下式计算:R=δ/λ0式中:R 材料层的热阻,m2K/Wδ材料层的厚度,mλ0材料的计算导热系数,W/ (mk)3.2密闭空气层的传热系数计算:传热有三种方式:导热、对流、辐射。

密闭空气层传热过程是由一个热表面向另一个表面以对流和辐射方式进行,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传热过程。

所以,不能直接用计算其他材料导热阻的方法来计算。

在正常情况下,空气层从一个壁面向另一个壁面的热流量应按下式计算:q=q d+q f式中:q ——热流量q d——对流分量,含对流放热和导热q f——辐射分量3.2.1对流分量q d的计算:q d=αd△t=αd(t1-t2)式中:αd——对流放热系数t1 ——空气层热壁温度t2 ——空气层冷壁温度△t=t1-t2取△t=4 0C实验证明,当密闭空气层中流态保持层流方式的临界厚度δj: δj=20(△t)1/3=31.74mm对于本工程,δj<δ,则空气层对流放热系数应按下式计算:αd=2.8(△t/ δ)1/4式中:α d ——对流放热系数δ——实际空气层厚度3.2.2密闭空气层中通过空气层传热的辐射分量应按下式计算:q f=αf△t=§Z C0bφ△t式中:§Z ——折算辐射系数,取0.7C0 ——绝对黑体的辐射系数,取5.77 W / m2KB ——温度系数由上式可知,辐射与空气层厚度无关,与空气层温度及空气层两界面的材料有关。

门窗幕墙的热工性能

门窗幕墙的热工性能

门窗幕墙的热工性能指标
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窗的综合遮阳系数和传热系数(南区)
外墙
外墙 面 太阳 辐射 吸收 系数 ρ≤ 0.8
K≤2.0
K≤1.5
K≤1.0 或轻墙 k≤0.7
Cz≤0 .25
外窗的综合遮阳系数SW
0.25< Cz≤0.3
0.3< Cz≤0.35
0.35< Cz≤0.4
0.4< Cz≤0.45
≤ 4.7 ≤ 3.5 ≤ 3.0
≤ 0.50/0.60 ≤ 0.45/0.55 ≤ 0.40/0.50
0.5<窗墙面积比≤0.7
≤ 3.0
≤ 0.35/0.45
屋面透明部分
≤ 3.5
≤ 0.35
注:1有外遮阳时,遮阳系数=玻璃的遮阳系数外遮阳的遮阳系数; 2无外遮阳时,遮阳系数=玻璃的遮阳系数。
门窗幕墙的热工性能指标
(包括透明幕墙
≤0.4
)
0.4<窗墙面积比
≤0.5
0.5<窗墙面积比 ≤0.7
屋面透明部分
传热系数≤ 0.3,传热系数K, W/(m2·K)
0.3<体形系数≤0.4,传热系数K ,W/(m2·K)
传热系数K W/(m2·K)
≤ 3.5
≤ 0.55 ≤ 0.60 ≤ 0.60 ≤ 1.5
综合遮阳系数SW(东、南 、西向/北向) ---
• 天窗面积不应大于屋顶总面积的4%,其传热系数K 不应大于4.0 W/(m2·K),天窗本身的遮阳系数SC不应 大于0.5。
• 居住建筑采用不同平均窗墙面积比时,其外窗的传热 系数K和综合遮阳系数Sw应符合规定。
门窗幕墙的热工性能指标
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窗的综合遮阳系数和传热系数(北区)

建筑幕墙热工性能计算书

建筑幕墙热工性能计算书

建筑幕墙热工性能计算书XX建筑幕墙热工性能计算书项目编号:计算人:审核人:设计单位:创建时间:计算软件:软件版本:软件开发单位:目录1 概述 (4)1.1 工程概况 (4)1.2 本工程热工性能计算项目 (4)2 计算依据 (4)2.1 相关标准及参考文件 (4)2.2 计算软件 (5)3 计算边界条件 (5)3.1 工程所在地气象参数 (5)3.2 热工性能计算边界条件 (6)4 门窗设计概况 (6)4.1 门窗单元设计介绍 (6)4.2 门窗标准节点设计 (7)4.3 门窗材料物理性能 (8)4.3.1 门窗玻璃 (8)4.3.2 铝型材 (9)4.3.3 遮阳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5 玻璃光学热工性能计算 (9)5.1 玻璃光学热工性能计算一般规定 (9)5.2 玻璃光学热工性能计算原理 (9)5.2.1 单片玻璃光学热工性能 (9)5.2.2 多层玻璃光学热工性能 (11)5.2.3 玻璃系统的热工参数 (14)5.3 玻璃光学热工性能计算 (16)6 门窗框传热计算 (17)6.1 门窗框节点选取 (17)6.2 框传热计算原理 (17)7 门窗热工性能计算 (19)7.1 整樘窗热工计算原理 (19)7.2.1 东朝向幅面 (21)7.2.1.1 开启扇热工性能计算 (22)8 门窗结露性能计算 (29)8.1 幕墙结露性能计算原理 (29)8.1.1 一般规定 (29)8.1.2 结露性能计算 (30)8.2 幕墙结露性能计算 (30)8.2.1 开启扇结露性能计算(1类计算条件) (31)8.2.1.1 第1类环境条件 (31)9 门窗热工性能汇总 (33)(1)面板计算结果汇总表 (33)(2)各朝向门窗热工计算结果汇总表 (33) (3)门窗结露计算结果汇总表 (34)10 结论 (34)附件A 框二维传热计算图 (34)。

简析建筑门窗幕墙热工计算标准体系

简析建筑门窗幕墙热工计算标准体系

简析建筑门窗幕墙热工计算标准体系2009年5月建设部颁布实施《建筑门窗玻璃幕墙热工计算规程》,其主要内容就是计算门窗和玻璃幕墙的热工性能,从而达到建筑节能的效果。

欧美国家门窗幕墙人工计算已经经历了十数载的发展,具备了比较成熟的技术和完善的标准体系。

我国在研究和总结欧美等国家相关技术标准的前提下,制定出适合我国的有关节能计算。

一、国外建筑门窗幕墙热工计算标准体系目前,国外主要有ISO(EN)标准体系和美国NFRC标准体系。

ISO(EN)标准体系是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主要涉及玻璃光学热工、门窗幕墙热工计算等一系列方法标准;而美国NFRC是美国的民间组织机构依据ISO和美国标准编制而成的门窗热工标准体系。

二、我国建筑门窗幕墙人工计算标准体系我国建设部颁布实施的《建筑门窗玻璃幕墙热工计算规程》对于一下内容都给出了相应的计算方法。

1、玻璃光学热工性能计算玻璃是门窗、幕墙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热工性能好坏的关键所在。

所以优先阐述玻璃光学热工性能的计算方法。

玻璃光学热工性能计算包括单层玻璃的光学热工性能计算和多层玻璃的光学热工性能计算。

单层玻璃的光学热工性能计算主要按照ISO9050的有关规定进行,单片玻璃的光学人工性能计算应该根据单片玻璃的测定光谱数据进行相应计算。

其计算公式采用积分和迭代的方法求解。

多层玻璃的光学热工性能计算主要按照ISO15099的有关规定,利用解线性方程组的方法计算所有各个气体层的值,从而计算出传向室内的直接透射比。

反射到室外的直接反射比也有相应的计算方法。

2、框传热计算门窗、幕墙框的传热非常复杂,我们一般把框的传热看作是二维传热。

有关框的计算和窗的计算,我国的计算标准体系主要按照ISO10077的有关规定进行。

这些规定要求框的计算需要得到框的传热系数和框与玻璃结合的附加线传热系数。

线传热计算方法采用线传热系数计算理论,计算框传热是应该使用一块导热系数的版块代替实际的玻璃,版块的厚度等于玻璃的厚度,嵌入框的深度按照实际的尺寸,可以发现部分版块宽度不应该小于200mm,通过这种二维有限元传热分析,可以得到玻璃被代替前后框节点的传热情况,才能计算出框本身的传热系数和玻璃与框结合的附加线传热系数。

中外幕墙热工计算标准对比

中外幕墙热工计算标准对比

NRFC标准体系 无 NFRC 100 NFRC 200 NFRC 100 NFRC 200 NFRC 300
目 录
一.国内外幕墙门窗热工性能计算标准体系介绍 二.国内外幕墙门窗热工性能计算标准体系对比
三.粤建科®MQMC玻璃光学热工性能计算软件简介
四.结束语
国内外幕墙门窗热工性能计算标准对比
1. 2.
按GB/T8484的规定进行试验;或按JGJ/T 151规 定,在冬季标准计算条件下计算门窗传热系数。 • 6.6.4遮阳性能 按GB/T 2680规定实测门窗单片玻璃太阳光光谱 透射比、反射比等参数基础上,按JGJ/T 151规定, 在夏季条件下计算门窗遮阳系数SC值。
一. 国内外幕墙门窗热工性能计算标准对比
• (1)ISO 15099:玻璃系统热工计算、空腔及通风 间层热工计算、遮阳系统计算,边界条件参考修改
• (2)ISO 9050:玻璃测试、光谱文件格式,标准光 谱数据(直射+散射) • (3)ISO 10077:窗框的热工计算、整窗计算,该 部分也被ISO 15099引用
一. 国内外幕墙门窗热工性能计算标准对比
NFRC是美国国家门窗等级评定委员会,是美国的门窗节 能性能标识民间组织机构,依据ISO和美国标准编制了相应的 标准体系。
我国门窗技术标准体系
1、现行门窗产品标准 (1)铝合金门窗(GB/T 8478-2008) (2)未增塑聚氯乙烯(PVC-U)塑料窗(JG/T 1402005) (3)未增塑聚氯乙烯(PVC-U)塑料门(JG/T 1802005)
国内外幕墙门窗热工性能计算标准对比
标准体系类型计算边界条件参数 室内空气温度Tin(℃) 室外空气温度Tout(℃) 室内对流换热系数hc,in W/(m2K) 冬季 室外对流换热系数hc,out [W/(m2K)] 门窗边框的室外对流换热系数hc,out [W/(m2K)] 边框附近玻璃边缘(63.5mm以内)的 室外对流换热系数hc,out [W/(m2K)] 太阳辐射照度Is (W/m2) 室内空气温度Tin(℃) 室外空气温度Tout(℃) 夏季 室内对流换热系数hc,in [W/(m2K)] ISO(EN)标准体系 :ISO15099 20 0 3.6 20 / / 300 25 30 2.5 美国NFRC标准体系: NFRC100/ NFRC200 21 -18 ASHRAE/NFRC 26 / / 0 24 32 ASHRAE/NFRC 我国标准体系: JGJ/T151 20 -20 3.6 16 8 12 300 25 30 2.5

北京某工程的幕墙热工计算书

北京某工程的幕墙热工计算书

某工程幕墙窗热工计算书计算:校核:审核:XXXXXXXX二〇一七年四月十八日目录第一部分、概述 (4)一、工程概况 (4)二、计算依据 (4)三、计算边界条件 (4)四、幕墙窗大样图 (5)第二部分、幕墙窗热工计算 (10)一、玻璃模型热工分析 (10)1、热工分析基本信息 (10)2、热工分析模型信息 (10)3、热工分析温度分布图 (11)4、热工分析U值计算 (12)5、热工分析热流分布 (12)二、层间面板热工分析 (12)1、热工分析基本信息 (12)2、热工分析模型信息 (13)3、热工分析温度分布图 (14)4、热工分析U值计算 (14)5、热工分析热流分布 (14)三、RD-01节点模型热工有限元分析计算 (15)1、热工分析基本信息 (15)2、热工分析模型信息 (16)3、热工分析温度分布图 (18)4、热工分析U值计算 (19)5、热工分析热流分布 (20)6、框与玻璃系统(或其他镶嵌板)接缝的线传热系数计算说明 (21)7、线传热系数计算模型温度分布图 (23)8、线传热系数计算模型热流向量图 (23)9、框与玻璃系统(或其他镶嵌板)接缝的线传热系数计算 (24)四、RD-02节点模型热工有限元分析计算 (25)1、热工分析基本信息 (25)2、热工分析模型信息 (26)3、热工分析温度分布图 (27)4、热工分析U值计算 (27)5、热工分析热流分布 (28)6、框与玻璃系统(或其他镶嵌板)接缝的线传热系数计算说明 (29)7、线传热系数计算模型温度分布图 (30)8、线传热系数计算模型热流向量图 (31)9、框与玻璃系统(或其他镶嵌板)接缝的线传热系数计算 (31)五、RD-03节点模型热工有限元分析计算 (32)1、热工分析基本信息 (32)2、热工分析模型信息 (34)3、热工分析温度分布图 (34)4、热工分析U值计算 (35)5、热工分析热流分布 (36)6、框与玻璃系统(或其他镶嵌板)接缝的线传热系数计算说明 (36)7、线传热系数计算模型温度分布图 (38)8、线传热系数计算模型热流向量图 (38)9、框与玻璃系统(或其他镶嵌板)接缝的线传热系数计算 (38)六、RD-04节点模型热工有限元分析计算 (39)1、热工分析基本信息 (39)2、热工分析模型信息 (41)3、热工分析温度分布图 (42)4、热工分析U值计算 (42)5、热工分析热流分布 (43)6、框与玻璃系统(或其他镶嵌板)接缝的线传热系数计算说明 (44)7、线传热系数计算模型温度分布图 (45)8、线传热系数计算模型热流向量图 (46)9、框与玻璃系统(或其他镶嵌板)接缝的线传热系数计算 (46)七、RD-05节点模型热工有限元分析计算 (47)1、热工分析基本信息 (47)2、热工分析模型信息 (49)3、热工分析温度分布图 (51)4、热工分析U值计算 (52)5、热工分析热流分布 (53)6、框与玻璃系统(或其他镶嵌板)接缝的线传热系数计算说明 (54)7、线传热系数计算模型温度分布图 (56)8、线传热系数计算模型热流向量图 (57)9、框与玻璃系统(或其他镶嵌板)接缝的线传热系数计算 (58)八、RD-06节点模型热工有限元分析计算 (59)1、热工分析基本信息 (59)2、热工分析模型信息 (61)3、热工分析温度分布图 (63)4、热工分析U值计算 (64)5、热工分析热流分布 (65)6、框与玻璃系统(或其他镶嵌板)接缝的线传热系数计算说明 (66)7、线传热系数计算模型温度分布图 (68)8、线传热系数计算模型热流向量图 (69)9、框与玻璃系统(或其他镶嵌板)接缝的线传热系数计算 (70)九、RD-07节点模型热工有限元分析计算 (71)1、热工分析基本信息 (71)2、热工分析模型信息 (72)3、热工分析温度分布图 (73)4、热工分析U值计算 (73)5、热工分析热流分布 (74)6、框与玻璃系统(或其他镶嵌板)接缝的线传热系数计算说明 (75)7、线传热系数计算模型温度分布图 (76)8、线传热系数计算模型热流向量图 (76)9、框与玻璃系统(或其他镶嵌板)接缝的线传热系数计算 (77)十、RD-08节点模型热工有限元分析计算 (77)1、热工分析基本信息 (77)2、热工分析模型信息 (79)3、热工分析温度分布图 (81)4、热工分析U值计算 (82)5、热工分析热流分布 (83)6、框与玻璃系统(或其他镶嵌板)接缝的线传热系数计算说明 (84)7、线传热系数计算模型温度分布图 (86)8、线传热系数计算模型热流向量图 (86)9、框与玻璃系统(或其他镶嵌板)接缝的线传热系数计算 (87)十一、RD-09节点模型热工有限元分析计算 (88)1、热工分析基本信息 (88)2、热工分析模型信息 (89)3、热工分析温度分布图 (90)4、热工分析U值计算 (91)5、热工分析热流分布 (92)6、框与玻璃系统(或其他镶嵌板)接缝的线传热系数计算说明 (92)7、线传热系数计算模型温度分布图 (94)8、线传热系数计算模型热流向量图 (94)9、框与玻璃系统(或其他镶嵌板)接缝的线传热系数计算 (95)十二、RD-10节点模型热工有限元分析计算 (96)1、热工分析基本信息 (96)2、热工分析模型信息 (97)3、热工分析温度分布图 (98)4、热工分析U值计算 (98)5、热工分析热流分布 (99)6、框与玻璃系统(或其他镶嵌板)接缝的线传热系数计算说明 (99)7、线传热系数计算模型温度分布图 (101)8、线传热系数计算模型热流向量图 (101)9、框与玻璃系统(或其他镶嵌板)接缝的线传热系数计算 (102)十三、RD-11节点热工有限元分析计算 (102)1、热工分析基本信息 (102)2、热工分析模型信息 (104)3、热工分析温度分布图 (105)4、热工分析U值计算 (106)5、热工分析热流分布 (107)6、框与玻璃系统(或其他镶嵌板)接缝的线传热系数计算说明 (108)7、线传热系数计算模型温度分布图 (109)8、线传热系数计算模型热流向量图 (110)9、框与玻璃系统(或其他镶嵌板)接缝的线传热系数计算 (110)十四、幕墙窗整体U值计算 (111)1、幕墙窗整体热工计算原理 (111)2、幕墙窗整体热工计算 (112)第一部分、概述一、工程概况工程名称工程地址建设单位:建筑设计单位:主体结构形式:钢筋混凝土框架及抗震墙结构。

幕墙热工计算规程

幕墙热工计算规程

1 总则1.0.1在建筑围护结构的节能中,建筑门窗、玻璃幕墙的能耗均比较大,是节能的重点之一。

已经颁布的《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JGJ26-95、《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2001、《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75-2003均对门窗的性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由于我国一直没有门窗的热工计算规程,所以在实际工程中,门窗的传热系数都是由实验室测试得到的。

即使这样,由于测试的条件并不是实际工程所在的环境条件,测试的数据由于实际工程也是不正确的。

而且,由于实际工程的窗的大小、分格往往与测试样品的不一致,所以传热系数也不一样,也没有办法由测试数据进行修正。

要在建筑门窗和幕墙工程中贯彻执行国家的建筑节能标准,只有测试方法是不够的。

而且,随着南方节能标准的出台,遮阳系数成为非常重要的指标,而遮阳系数很难用实验室进行测试,这样,实验室的测试更加无法满足广大工程的节能设计需要。

本规程的编制,规定了门窗和玻璃幕墙的传热系数、遮阳系数、可见光透射比的热工计算的有关方法,并给出了详细的计算公式,这对于门窗幕墙工程的节能设计将非常方便。

一来,产品设计过程中不需要实际产品生产出来,也不需要进行大量的物理测试,仅仅由电脑模拟计算就可以预知产品的性能,这将大大加快了产品设计的速度。

对于建筑节能工程设计,选择、设计门窗或者幕墙都很方便了。

可以预先进行玻璃、型材、配件的选择,选择的范围可以很宽,速度也可以大大加快。

1.0.2本规程主要以平整的玻璃门窗和玻璃幕墙为计算对象,适当地增加一些非透明的面板也可以采用本规程的方法计算。

对于复杂的建筑幕墙、门,本标准将不完全适用。

而且,本规程也只能适用于门窗和玻璃幕墙自身的计算,并不能计算门窗、玻璃幕墙与周边墙体复杂的连接边界。

1.0.3本规程以下列标准为参照标准:ISO 15099 Thermal performance of windows, doors and shading devices – Detailed calculations;ISO 10077–1: Thermal performance of windows, doors and shutters – Calculation of thermal transmittance – Part 1:Simplified method;ISO 10077–2: Thermal performance of windows, doors and shutters – Calculation of thermal transmittance – Part 2: Numerical method for frames;ISO 10211-1: Thermal bridges in building construction – Heat flow and surface temperatures, Part 1. General calculation methods;ISO 10292: Glass in building – Calculation of steady state U-values ( thermal transmittance ) of multiple glazing;ISO 9050 Glass in building – Determination of light transmittance, solar direct transmittance, total solar energy transmittance, ultraviolet transmittance and related glazing factors。

中外建筑门窗幕墙热工计算标准体系

中外建筑门窗幕墙热工计算标准体系

I1
Ii
Ii+1
In+1


I+ 1
I+ i
I+ i+1
I+ n+1
ρf,i(λ) ρb,i(λ)
τ (λ) i
1
i-1 i i+1
n
图 4.2.1 玻璃系统传热计算模型
单片玻璃的太阳光直接透射比τS 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
2500
∫ ∫ ∑∑ τ S =
2500 τ (λ )S (λ )dλ
τ (λ )S (λ )Δλ
(1)计算边界条件; (2)玻璃光学热工计算; (3)框的传热计算; (4)门窗幕墙热工计算。
4.1 计算边界条件
计算边界条件主要取决于各地的气候与气象参数,是门窗幕墙热工计算的基础,对门窗
幕墙热工性能计算结果有巨大的影响,即使是同一款门窗幕墙产品,使用不同的计算边界条
件,都会得出不同的热工性能,对于不同气候区的建筑的作用也是完全不同,甚至相反的。
300
2500 S (λ )dλ
300
≈ λ =300 2500 S (λ )Δλ
λ =300
τ(λ)——玻璃透射比的光谱;
(4.2-1)
S(λ)——标准太阳光谱。 ISO(EN)、NFRC、JGJ/T 151计算玻璃光学热工性能所采用的计算方法基本相同,如公 式 (4.2-1)所示,均是采 用 积 分 和 迭 代 的 方 法 求 解 , 但 所 引 用 的 标 准 太 阳 光 谱 有 较 大 的 差 别 。 ISO 9050和JGJ/T151采用ISO 9845-1的Table 1中第5列标准太阳光谱数据(直射+散射),美国 NFRC 300采 用 ISO 9845-1的 Table 1中 第 2列 标 准 太阳光 谱 数 据 ( 直 射 )。 由 于 ISO 9050和 JGJ/T151 采 用 标 准 太阳光 谱 数 据 包 括 直 射 和 散 射 部 分 , 各 波 段 的 平 均 分 光 照 度 值 均 比 只 有 直 射 部 分 的 第 2列 标 准 光 谱 大 ,见 图 4.2.2 。这 两 列 标 准 之 间 的 差 异 主 要 是 由 于 天 空 散 射 部 分 造 成 的,见图4.2.3。 由于自然界的天空必然同时是存在着直射和散射两部分太阳辐射,同时考虑这两部分对

门窗幕墙热工性能指标计算理体系建立共14页word资料

门窗幕墙热工性能指标计算理体系建立共14页word资料

门窗幕墙热工性能指标计算理体系建立当前,我国的建筑节能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相关的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陆续出台。

在这种形势下,《建筑门窗玻璃幕墙热工计算规程》的编制任务也由建设部下达。

这本标准主要的内容是计算门窗和玻璃幕墙的热工性能。

包括传热系数、遮阳系数、可见光透射比和结露性能。

国际ISO系列标准有关门窗热工性能详细计算的标准是正在制定中的ISO15099。

早前已经制定了计算门窗传热系数的ISO10077-1和ISO10077-2。

美国和欧洲也制定了相关的标准。

为了尽量与国际标准相协调,并与我国的有关标准不发生大的冲突,适合我国的有关节能计算,我国制定门窗幕墙的热工性能计算将主要参照ISO的系列标准。

本文介绍我国正在制定的《建筑门窗玻璃幕墙热工计算规程》建立的热工理论计算体系。

1我国建筑节能标准对门窗幕墙热工性能的要求1.1《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对围护结构的节能要求随着我国建筑节能标准的制定,对建筑围护结构节能的要求更加明确了。

2019年发布的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对围护结构有着明确的要求。

在这本标准中,根据建筑所处城市的建筑气候分区,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应分别符合下列各表的规定。

表1.1-1严寒地区A区围护结构传热系数限值表1.1-2严寒地区B区围护结构传热系数限值表1.1-3寒冷地区围护结构传热系数和遮阳系数限值表1.1-4夏热冬冷地区围护结构传热系数和遮阳系数限值表1.1-5夏热冬暖地区围护结构传热系数和遮阳系数限值从以上这些表中可以看到,对外窗(或玻璃幕墙)节能要求包括了传热系数和遮阳系数。

1.2有关节能标准对门窗保温的要求在建筑保温节能标准方面,现在已经发布的标准有:《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JGJ26-95《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2019《旅游旅馆建筑热工与空气调节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93《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在《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JGJ26-95中,窗的传热系数有如下规定:伊春、海拉尔等严寒地区城市:2.00 W/m2.K;吉林、长春、乌鲁木齐、哈尔滨等严寒地区城市:2.50 W/m2.K;张家口、沈阳、呼和浩特等严寒地区城市:3.00 W/m2.K;郑州、洛阳、徐州、西安、石家庄、北京、天津、兰州、太原、唐山这些寒冷地区城市:4.00 W/m2.K。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门窗技术标准体系
2、门窗基础标准 (1)建筑门窗术语(GB/T 5823-2008) (2)建筑门窗洞口尺寸系列(GB/T 5824-2008)
(3)建筑门窗扇开、关方向和开、关的标志符号 (GB/T 5825-1986)
我国门窗技术标准体系
3、门窗性能检测标准 (1)建筑外门窗保温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 8484-2008) (2)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 法( GB/T 7106-2008 ); (3)建筑门窗空气声隔声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 (GB/T 8485-2008) (4)建筑门窗反复启闭性能检测方法( JG/T 1922006)
中外幕墙、门窗热工计算 标准对比
目 录
一.国内外幕墙门窗热工性能计算标准体系介绍 二.国内外幕墙门窗热工性能计算标准体系对比
三.粤建科®MQMC玻璃光学热工性能计算软件简介
四.结束语
一. 国内外幕墙门窗热工性能计算标准对比
1.概述 幕墙、门窗热工性能计算机模拟计算,在欧盟、 美国、日本等已广泛应用并得到社会的认可。目前国 外主要有两种典型标准体系。 (1)ISO(EN)标准体系 (2)美国NFRC标准体系
• (1)ISO 15099:玻璃系统热工计算、空腔及通风 间层热工计算、遮阳系统计算,边界条件参考修改
• (2)ISO 9050:玻璃测试、光谱文件格式,标准光 谱数据(直射+散射) • (3)ISO 10077:窗框的热工计算、整窗计算,该 部分也被ISO 15099引用
一. 国内外幕墙门窗热工性能计算标准对比
NRFC标准体系 无 NFRC 100 NFRC 200 NFRC 100 NFRC 200 NFRC 300
目 录
一.国内外幕墙门窗热工性能计算标准体系介绍 二.国内外幕墙门窗热工性能计算标准体系对比
我国门窗技术标准体系 4、门窗热工性计算标准
• (1)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引用 ISO 10292) 有部分玻璃传热系数计算
• (2)建筑门窗玻璃幕墙热工计算规程(引用ISO 15099,ISO 9050,ISO 10077,等等)
我国门窗技术标准体系 5、JGJ/T 151参考、引用ISO标准的内容
一. 国内外幕墙门窗热工性能计算标准对比
类别 幕墙热工计算 门窗热工计算 框热传导计算 玻璃光学热工计算
国内标准体系 JGJ/T 151 JGJ/T 151 JGJ/T 151 JGJ/T 151
ISO(EN) 标准体系
EN 13947 ISO 10599、 ISO 10077-1 ISO 10599、 ISO 10077-2 ISO 9050
标准名称 pr EN 13947 标准主要内容 幕墙热工计算 引用标准 ISO 10077-1、ISO 10077-2、ISO 10211、 EN 12412-2等
ISO 10599 ISO 10077-1 ISO 10077-2 ISO 9050
玻璃、门窗、遮阳热工性能 ISO 10077-2、ISO/CIE 10527、ISO 9050等 计算 整窗的传热系数简化计算 框的热工性能 (线传热系数法) 玻璃光学性能计算 EN 673、ISO 10211、ISO 10077-2等 I SO 7345、ISO 10211、ISO 10292等 ISO 9845-1、ISO 10292、ISO/CIE 10527等
NFRC声称按照15099,但是却没有按照15099引用9050中的太阳光谱。
一. 国内外幕墙门窗热工性能计算标准对比
4.JGJ/T 151-2008 JGJ/T 151-2008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玻璃光学热工性能计算; 框传热计算(线传热系数法); 门窗幕墙热工性能计算; 结露性能评价、计算; 遮阳系统计算; 通风空气间层传热计算; 计算边界条件。
• ISO 15099引用ISO 9050,而ISO 9050引用ISO 10292的传热系数计算; • ISO 15099并未采用ISO 10292的计算方法,而 是另外给出计算方法,与ISO 10292有很大不 同。
一. 国内外幕墙门窗热工性能计算标准对比
3.美国NFRC标准体系 NFRC全称为“美国国家门窗等级评定委员会”,主要 依据ISO和美国标准编制了相应的门窗热工标准体系。
1.概述 《建筑门窗玻璃幕墙热工计算规程》JGJ/T 151-2008 于2009年5月1日颁布实施。 JGJ/T 151作为我国门窗、幕墙及玻璃光学热工性能 的计算依据,也是我国门窗节能性能标识体系的基础。
《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411-2007 也以JGJ/T 151作为门窗、幕墙及玻璃光学热工性能的 工程验收技术依据。
NFRC是美国国家门窗等级评定委员会,是美国的门窗节 能性能标识民间组织机构,依据ISO和美国标准编制了相应的 标准体系。
我国门窗技术标准体系
1、现行门窗产品标准 (1)铝合金门窗(GB/T 8478-2008) (2)未增塑聚氯乙烯(PVC-U)塑料窗(JG/T 1402005) (3)未增塑聚氯乙烯(PVC-U)塑料门(JG/T 1802005)
JGJ/T 151在编制的过程与《建筑外门窗保温性能分 级及检测方法》(GB/T 8484)等标准进行计算边界条 件等协调,更符合我国的气候条件和工程实际情况。
一. 国内外幕墙门窗热工性能计算标准对比
1.概述
一. 国内外幕墙门窗热工性能计算标准对比
2.ISO(EN)标准体系 由于ISO在建筑门窗幕墙热工计算标准主要引用欧 盟(EN)的技术标准,在此将ISO和EN标准归为一类。
标准名称 标准主要内容 门窗热工计算、框热工性 能计算 (玻璃边缘区域法) 引用标准 ISO 10599、ANSI/DASMA 105-98、IEEEASTM-SI-10等
NFRC 100
NFRC 200 门窗、框的太阳得热计算 NFRC 300 玻璃光学热工计算
ISO 10599、ASTM C 1172-03、ASTM C 103601等 ASTM E 903、ISO 9845-1、ISO/CIE 10527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