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生态设计与风景园林的思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生态设计与风景园林的思考

【摘要】:生态设计自成为风景园林设计重要的发展方向以来已取得了很大发展,但“如何开展生态设计”成为长期以来困扰生态设计发展的核心瓶颈,使生态设计多处于“说得多做得少”的困境中。以生态流与生态过程为内在连接规律,将生态设计的空间图示、自然景观图式、文化景观图式、网络化图式等连接为一个具有整体性、完整性、连续性、动态性特征

【关键词】:生态设计;风景园林;思考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21世纪是中国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的世纪。快速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对我国的生态保护和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近年全国各地频发的次生自然灾害也彰显我国生态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风景园林学是以地球表层景观环境保护、土地资源保护和利用、人居环境塑造和改善为目标的综合学科,研究在一定的干扰强度下、具有自然生态系统复杂特征和多种内涵的景观时空格局。因而生态是风景园林最基本的特征,而生态设计在不同类型的风景园林规划建设中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

一、生态设计的概念

生态设计是指注重对自然生态的协调和维护,将生态观念渗透到设计过程中,使设计师在塑造能量、物质的过程中把人与自然看

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设计的最终目的是最大限度的借助于自然力的最少设计。

二、生态设计的内涵

风景园林师作为土地的守望者、资源的守护者和景观环境的营造者,是有效协调人地作用机理与从事生态规划设计的主体之一。生态设计是对自然过程有效的适应和统一,西姆·万德瑞(simvanderryn) 认为它具有现场解决问题、计较生态得失、设计结合自然、每个人都是设计师以及让对象的天性可视化5个基本特征。生态设计是设计师在深入了解我们周围世界的基础上营造出的具有生态本质及其内在联系的景观与环境。

三、生态设计存在的问题

认识不足是制约生态设计发展的思想诟病。从风景园林学科发展的整体水平来看,与取得了较大发展的环境科学相比,人居环境设计类学科(建筑、风景园林、城市规划以及其他设计领域)并没有取得相应的发展,也没有发挥应有的潜力和价值。

1.研究不足使生态设计缺乏动力

与其他环境设计类学科相比,风景园林更强烈地认识和感受到自然的重要性,但是什么样的自然是好的?自然是基础还是扮演其他重要的角色?由于不同环境中的自然具有不同的特征,尽管城市环境中也存在一些非常特殊的、极易被忽视又极易破坏的自然空间,但这些空间几乎不构成城市自然环境的要素。风景园林师也知

道自然在人们生活环境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问题在于对自然的类型、质量、组织缺乏系统的研究,对自然知之甚少。认识独特环境中的自然,研究其特点和规律,成为生态设计的必然。

2.生态设计与传统设计的差异

生态设计与传统设计不仅是设计中的形态特征之间的差异,还涉及能源与材料、环境污染、平衡性与持续性、敏感性、多样性、整体性、设计师的条件、人与自然的关系和系统内部关系等方面。领域涵盖自然与文化、生态与经济、生态与社会、人地关系以及设计师的环境伦理与设计技能,是一个全方位的生态伦理、价值和技能的储备与应用。

四、生态设计的类型

1.保育型生态设计

保育型生态设计指对于具有自然生态系统功能和价值的自然保护区域或风景名胜区域开展的生态设计工作,其目的是使其为人类和野生动物提供自然场所,如作为栖息地,净水源,迁徙通道,保证其生态系统的生存发展和进化,同时建立人文与环境、社会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体系。

2.建设型生态设计

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构建动植物生境空间的建设型生态设计一直是研究热点。设计实践中,设计师已将生态学、植物生态学、景观生态学等相关领域在物种间生态关系和区域发展生态过程研

究中取得的研究成果灵活的、有机的应用,进而通过创造性研究和实践,形成了一系列具有风景园林行业特色的生态设计方式和生态技术。

3.修复型生态设计

修复型生态设计与生态修复的概念是相通的,是指将人类所破坏的生态系统恢复成具生物多样性和动态平衡的本地生态系统,其实质是将人为破坏的区域环境恢复或重建成一个与当地自然界相和谐的生态系统。修复型生态设计的恢复地通常被要求在特定期限内满足物种的多样性和功能的等同性,要求在一定时间内达成一定结果,因而限制了利用自然演替进行区域发展的机会。时序性和动态变化特征是修复型生态设计需要特别注重的两个基本原则,笔者在文献查阅中发现,多数研究者在修复型生态设计项目研究中,注重对于案例的长期动态跟踪观测并分步实施和调整,以丰富生态设计内容和形式。

4.补偿型生态设计

有意识地考虑使设计过程和结果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和影响尽可能减少的设计方式或设计措施,称为补偿型生态设计。该类生态设计适用于一些资金有限或者土地生产潜力很小的严重退化区域,是从生态学的角度出发的相对较低成本的方式,其目标是采用经济可行的设计方式或措施加速或引导自然的演替过程,并在设计中降低对环境的不利干扰,从而在经济与生态两原则之间实现统筹和双

赢。比较成功的设计案例在地域文化遗迹保存,原有地形地貌处理,安全的空间结构和多层级的植物群落构建上均采用了类似的处理

方法和工程技术措施,就目前看来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但众所周知,生态系统的形成与稳定是一个内容综合、过程复杂、长期发展的过程。就目前的认知水平来讲,通过有意识的设计方法和措施对生态环境破坏区域进行生态补偿,其可行性和可操作性较强,也是比较现实的。

5.节约型生态设计

经济的高速发展为我们带来巨大财富的同时,也使我们在生态环境方面付出了极大的代价。一方面,对本土资源的无限制使用,导致了能源、水、土地等资源的短缺,使得环境的承载力对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日益凸显;另一方面,自然生态系统遭到了严重破坏,城市环境污染严重并迅速向乡村蔓延。而节约型生态设计是伴随“节约型社会”和“节约型风景园林”概念发展而来的,其实质就是要尊重自然,运用自然的资源元素、属性以及演进规律,为社会营造最适宜的自然游憩环境,展示大自然的无穷魅力。毋庸置疑,在“节约型社会”的大背景下建设“节约型风景园林”是行业发展方向之一,而节约型生态设计是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和标准。

五、现代景观设计与生态设计的结合

景观设计学以生态思维为其核心,一是强调对生态过程的条理和组织;二是则强调艺术和美的表达和再现。生态设计观念把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