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托物言志散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合本文写法,拓展学生阅读
托物言志类散文
托物言志类散文的特点
托物言志类散文的特点是通过描写某自然物来表达对某种精神、品格、思想、感情等以及具有这样精神、品格的人的赞颂,或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悟。
通常采用比喻、象征等手法,往往言在此而意在彼,需要在阅读时加以细心体会。
一、托物言志类散文的类型及其特点
托物言志类散文从内容上可分为托物喻人、托物抒情、托物寓理三种形式。
托物喻人,即借描写某种自然物来象征某种人,从而表达对这一类人的赞美。
其实,大凡一切咏物的作品都是有所寄托的。
像这种通过描绘事物的特征而曲折地表现人物形象风貌的手法称之为托物喻人法。
托物喻人法可分为以下三种:
1.物人融合式。
把所喻的人物品质特征融入到描绘的物象中,全部依托物象的形式,形神兼备地勾勒出“人”的风貌。
2.由物及人式。
首先描绘物象,然后导入咏叹所喻之人。
3.物人交织式。
在叙事描写中,把物与人放在同一背景中展现,既描绘物的特征,也刻画人的形象,达到相映生辉的艺术效果。
托物抒情,是借描写某种自然物来抒发作者的情感,往往是表达对从所托之物身上看到的某种精神的赞美。
托物抒情是一种通过描写客观物象,委婉曲折地表达思想感情的表现手法。
它是象征的一种表现形式,运用托物抒情法,可以把抽象的东西寄托到具体可感的形象中,读者可以从有形的物象中感受到无形的感情。
托物抒情法可分为咏物抒情和缘物抒情两种。
1.咏物抒情。
描绘物象、咏唱事物,其目的是借用其象征意义,含蓄地抒发情感。
2.缘物抒情。
感情常常是和一定的事物相联系的。
特殊的经历、特殊的事物,在人们的头脑中留下深刻的烙印,一旦重睹旧物,当年的情景又会栩栩如生地重现在眼前,感情的潮
水就会凭借着这一独特的物象奔泄出来。
需要注意的是,缘物抒情中的“物”,对于作者来说,具有特殊的象征意义,而对其他人则并不存在这种象征意义。
托物寓理,则是借写某种自然物来表达作者对生活的感悟,抒发对生命、对人生的思考和哲理。
托物寓理是联想思维的产物。
联想思维引导人们由此及彼地思索,把有限的经验扩展到宽广的领域中去。
自然世界中的花草虫鱼,人类生活中的百货杂物,千姿百态,异彩纷呈,作家们由此联想到人类社会,领悟到宇宙的普遍法则。
托物寓理可分为以下三种:
1.描绘事物特性,寄寓深刻的哲理。
2.组织事物对比,揭示深刻哲理。
3.纵观事物演变,领悟深刻哲理。
我们要注意的是,在很多托物言志散文中,往往托物喻人与抒情、寓理会二者结合或三者结合在一起,不是断然分开的。
二、托物言志类散文中“托物”与“言志”之间的关系
1、顺向立意
(1)耕牛:描写耕牛紧拉套绳,步履坚定,任劳任怨。
人格化地表现默默奉献、埋头苦干的精神和“得到的甚少,给予人的很多”的品质的人。
(2)红叶、菊花:描写红叶、菊花霜凌之后叶更红、花更艳、人更爱。
拟人化地表现人生经历艰辛苦寒是一种丰富,一种收获,一种精神财富。
(3)夕阳:描写“夕阳无限好”,依然绚丽依然辉煌。
象征性地反映老一代老当益壮、甘愿奉献余热于人间的精神。
(4)溪流:描写溪流冲过各种艰难险阻,百折不回,奔向江河。
人格化地表现某种永往直前、追求不息的性格。
(5)梯子:描写梯子朴实无华,忍辱负重。
形象化地表现为了祖国未来、为了他人甘愿做人梯的奉献精神。
(6)老树:描写老树饱经风雨雷电的考验,历经沧桑岁月,目睹世事变化。
人格化地表现承受艰苦生活环境磨炼的年富力强、精神财富富有的劳动者和建设者。
(7)烟雾:描写白雾弥漫,蒙住山峦沟壑,若不明辨,就会迷失方向。
象征性地反映生活中有时团团迷雾,遮住真相,掩埋真理。
启示人们在前进的道路上要头脑清醒、明辨是非、识别方向,尽量少走弯路和错路。
(8)仙人掌:描写仙人掌不择环境,只要有泥土,哪怕再贫瘠的泥土也能生根长大。
拟人化地表现旺盛的生命力,鼓励有志青年去老少边穷地区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为开发建设大西北贡献力量。
(9)星空:描写繁星闪烁,星光璀灿。
象征祖国群星灿烂,象征性地表现当今时代人才辈出,明星闪耀,“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激励青年一代积聚知识、智慧、力量,脱颖而出,辉耀于祖国上空。
(10)无名花:描写无名小花繁盛艳丽,竞相开放,争奇斗娇。
一改文学作品歌颂明星、名人、将军、功臣,而拟人化的讴歌不知名不起眼的小民百姓的朴实、正直、敦厚的美德。
2、逆向立意
(1)翠竹:描写翠竹傲寒凌雪,与松梅为“岁寒三友”,高洁而令人钦敬。
但反其意而立新意,拟人化地反映那种徒有虚名、内心空虚、华而不实、哗众取宠、“嘴尖皮厚腹中空”的人,启示我们应做内心充实、表里一致、朴实无华的人。
(2)牵牛花(藤萝):描写牵牛花(藤萝)枝枝蔓蔓,五彩缤纷,如荫如盖,浓郁茂盛,借助他物攀得远,爬得高。
人格化地表现攀附权要,趋炎附势一类依附者形象,启发人们应有独立人格。
(3)芦苇:描写芦苇纤细轻盈,芦花如雪,随风摇曳,为秋色增美增趣。
形象化地表现生活中见风使舵,随风摇摆那类人的性格特点,告诫人们做一个立场坚定的人。
(4)鹅卵石:描写鹅卵石在急流中不停滚动碰撞,被波浪涌上沙滩,圆溜、光滑、可爱。
形象亿地反映人际关系中那类无爱憎无棱角圆滑光溜的处世哲学。
(5)爆竹:描写爆竹在欢喜庆贺时增加节日气氛,使人欢快喜悦,为庆贺呐喊不惜献身碎骨。
形象化地表现那类一发脾气,后果就不堪设想,或因炫耀威力而自取灭亡的脾气暴躁者。
警戒人们“忍”字当先,三思而行。
托物言志散文阅读技巧
托物言志散文往往把大量笔墨花在对所托物的外在的形和内在的质的描绘上,以使所托之意有依附。
然而这又不是作者的写作目的,写作的目的还是“意”,即与“物”相应的精神、品质。
分析时要从“物”的外形特征和内在品质人手,揭示其象征意义。
第三要抓住“物”与“意”之间的类比点即相似点,看文章如何展开联想的。
一、认真阅读全文,找准所托之物。
既然是“托物言志”,首先要找到所托之物。
一般来说,这类散文的标题会提示象征物。
像《昙花终于怒放》,标题中的“昙花”便是所托之物,《枫叶礼赞》中的“枫叶”也是所托之物。
但有的散文,题目不能提示象征物的,我们也有办法找到它。
如《暗香》,从题目中不能判断,但我们通过全文,可以看到作者所描绘的事物有办公室的暗香、桂花香和桂花,那么,这三个事物哪一个才是象征物呢?通过分析文章描写的重点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我们便可以确定所托之物是桂花。
找准所托之物,这是我们把握主旨的第一步,也是理解文章的前提条件。
二、分析外形特征,展示内在品质。
作者对生活中的某些事物有所感触必须要借助于描写所托之物的外形特征来抒发,这类事物往往外形特征比较鲜明,只要找准对其外在形象的描写,就可分析出它的内在品质。
如《昙花终于怒放》第②~③段中的描写:“枝叶铁青如剑”、“一天一天过去,一年一年到来,一直未见她结蕾开花。
这株昙花长势还算正常,从原来的一枝发成三枝,三年时间差不多长高三倍”,提示了昙花能坚持、锲而不舍的精神;第④~⑥段中“花蕾开始爆口,嫩绿的花苞有紫色的花纹,前端露出白色”“ 原先柔软下垂的筒型萼部,竟能徐徐向上翘升,像白天鹅抬头作状,随之花瓣缓缓展开,如玉女提裙起舞,清香阵阵,优美绝伦”写出了昙花从结蕾含苞到怒放的美态;从这里我们可以归纳出昙花的内在品质:“她不急功近利,不争宠于群芳,只求一瞬的辉煌就已满足”,这是我们理解文章主旨的关键。
三、仔细品读课文,提示所言之志。
一般说来,作者所描绘的事物并非最终所赞美的对象,真正赞美的对象常常隐含其中,这就需要我们认真品读文章,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领会作者的情感脉搏,找出所托之物与所赞美的对象之间的相似点。
《向一棵树鞠躬》的结尾,将老人与榆树的形象融为一体,二者都有相同可贵的精神,这就暗示了榆树的品格正是老人的品格,这样就基本完成了“托物言志”类散文的阅读。
当然,在具体的阅读过程中,各个步骤是密不可分的,这里一步步展示阅读步骤,是让你有依据可寻,有方法可求。
希望这点技巧对你阅读此类散文有所帮助。
托物言志类散文的一般结构
一、托物言志类散文的一般结构:
托物言志类散文的特点决定了它的一般结构由四部分组成:
开头——托物——言志——照应开头,收束全文。
(在某些文章里,最后一部分也有可能会含在第三部分中)
“托物”部分,往往又由两部分构成:
描写所托之物的外形特点——抒写所托之物的内在气质精神。
“言志”部分则一般有三部分:
由物到人——由人到人的精神——由人的精神到人生感悟
(当然,“言志”的这三部分并不是每篇文章里都有,也许有的文章只由物到赞人,也许有的文章有前两部分,也许有的文章只有最后的人生感悟部分,具体情况要具体分析。
)托物言志散文一般结构框架图
二、特殊结构方式
在我们初中阶段所见过的托物言志类散文中,有一种托物喻人类型的文章结构比较特殊。
就是我们学过的物人交织式,也叫双线并行式。
即在叙事描写中,把物与人放在同一背景中展现,描绘物的特征是一条线,刻画人的形象是另一条线,双线并行,最后双线合一,托物言志,达到相映生辉的效果。
比较典型的就是我们做过的江苏南京2009年的语文中考试卷中的《蔷薇几度花》。
这一类的文章比较少见,我们作为特例分析,其结构框架详见“练习过的文章及框架图”中的《蔷薇几度花》。
托物言志类散文的语言
托物言志类散文在语言上具有散文语言的共性,优美、典雅,含蓄、生动,为达到这样的效果,托物言志类散文在语言技巧的使用上多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运用多种修辞
1.比喻:多用于生动形象的描写所托之物的外在特征。
例如:《昙花终于怒放》中描写昙花怒放的美丽有这样的比喻“令人感到神奇的是,原先柔软下垂的筒型萼部,竟能徐徐向上翘升,像白天鹅抬头作状,随之花瓣缓缓展开,如玉女提裙起舞,清香阵阵,优美绝伦。
”
2.拟人:多用于描写所托之物的外在特征和内在精神气质中,生动形象地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为后面的言志部分做好铺垫。
例如:《向一棵树鞠躬》中对老榆树的描写,通篇用拟人,使老树仿佛一位历经沧桑的老人一般以坚忍不拔的姿态呈现在读者面前。
3.排比:增强语势,条理清晰,节奏鲜明,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作者要抒发的情感,引起读者的共鸣。
例如:《向一棵树鞠躬》中将老人与榆树联系在一起的语句“蓬蓬松松的枝叶,是老人稀疏的乱发;褶褶皱皱的干,是老人饱经风霜的脸;还有那地下柔柔细细的根,是老人冉冉飘飞的胡须”,老人与树的想象都跃然纸上。
4.对偶:使得文字形式整齐,音韵和谐,互相映衬,互为补充。
例如:《枫叶礼赞》中赞美枫叶红的艳丽,红的勇敢,有这样的语句“战西风而不怯,披严霜而愈丽”写出了枫叶的气魄。
另外,反复(强调某种意思,强烈抒情,富有感染力)、设问(引人注意与思考,引出下文,承上启下)、反问(态度鲜明,加强语气,给人以不可辩驳的力量)等修辞也是托物言志散文中常用的,阅读时要注意体会其表达效果。
二、运用恰当的成系列的词语来能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
1.恰当的系列动词和形容词:
有的文章里,在描写所托之物的时候,作者会选用一系列精妙的动词或者形容词,这时候要注意体会这些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体会文章语言的美丽。
2.四字短语的连用会带来类似排比的效果,增强语势,提升语言的魅力。
例如:《昙花终于怒放》中有一句“这朵昙花花冠硕大,高雅洁丽,雍容华贵,香气清新诱人”,这一系列的四字短语,使得这句话气势宏大,写出了昙花怒放之时的辉煌之美。
3.一系列叠词的运用:
这也是托物言志散文在描写所托之物时常常出现的词语特点。
叠词会加深语义,使得表达效果更鲜明,更引起读者的关注。
三、综合运用多种描写角度
在托物言志散文的描写中,常常会对事物从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多个角度来加以描写,使得所托之物的特点更丰富、更形象的表现出来。
例如:《暗香》中对桂花的描写,有这样的语句“果然,一股浓烈幽香沁人心脾,激荡魂魄。
在再仔细瞧去,在那密密的树叶后面,那些米粒大小的嫩黄的花开正如天空的星星闪烁,却又十分静谧,毫无张扬之意”,从嗅觉和视觉两个角度写出了桂花之美。
当然,托物言志散文的语言之美还不仅仅限于这些内容,还有很多其他的特点,我们在阅读的时候要注意品味语言,体会这类散文的文字之美。
托物言志类散文常用的写法
托物言志类散文常用的写法有以下几种:
一、象征
就是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借助某人某物的具体形象(象征体),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情感。
托物言志类散文中所托之物本身就有象征含义,用来象征美好的人及其品格精神。
我们在分析这类文章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通过对所托之物的描写,分析其象征含义。
恰当地运用象征手法,可以某些比较抽象的精神品质,化为具体的可以感知的形象,从而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不以把不便于明说的意思含蓄地表示出来,赋予文章以深意,从而给读者留下咀嚼回味的余地。
例如:《昙花终于怒放》中昙花象征了一切能坚持,锲而不舍,开花结果的美好事物。
《暗香》中的桂花象征了那些默默奉献的普通人。
二、联想
托物言志类散文中托物寓理式的文章往往用联想的写法,由所托之物的外在特点和内在气质联想到现实生活,从而引起对人生、生命的思考,得出哲理感悟。
联想使所托之物和要表达的人生感悟自然而然的联系在一起,不牵强附会,使人易于接受。
例如:《向一棵树鞠躬》中,由老榆树的形象联想到老人与之共同之处,由外形到内在精神,从而达到托物言志的目的。
三、对比
用与所托之物反差比较大的事物来和所托之物形成对比,通过比较,反衬突出所托之物的特点,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主题。
例如:《枫叶礼赞》中,以萝卜的红与枫叶的红进行对比,反衬出枫叶红的深浓,红得有气魄。
四、衬托(侧面烘托、类比正衬)
用与所托之物性质相同的事物来衬托所托之物,突出所托之物的特点、气质、思想、感情等。
例如:《枫叶礼赞》中以同样具有风骨的梅兰竹菊四君子来衬托枫叶的风骨,写出了枫叶红的不孤独。
五、欲扬先抑
先从某个角度“贬抑”所托之物或是与所托之物相关的背景灯,再突然一转,大力颂扬所托之物,上下文形成对比,突出所托之物,收到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
例如:《昙花终于怒放》中写昙花三年不开放,作者心情由焦急转到淡然,就是这种手法的体现,为后文昙花怒放蓄势。
六、拟人手法
通篇赋予所托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更自然的引起赞美之情或生命感悟。
例如:《向一棵树鞠躬》通篇对老榆树的描写都以拟人的手法来写,使老树仿佛一位历经沧桑的老人一般以坚忍不拔的姿态呈现在读者面前。
以上是托物言志散文常用的写法。
当然,在此类散文中,倒叙、插叙这样的特殊的记叙顺序的运用、不同的人称的运用等也是经常会看到的,大家在阅读的时候,如果遇到也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