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自测血压 更好控制高血压
学会自测血压,掌握血压动态

学会自测血压,掌握血压动态高血压患者或健康老年人可自行购买血压计,在家中自测血压或帮助家人测血压。
自测血压的方法非常简单,可根据自测血压值调整降压药剂量。
但是多数人在测量血压的时候容易忽视一些细节,使得测量结果误差较大,所以,正确的测量血压的方法非常重要。
一、血压计的购买提到测量血压,就不得不提及血压计的购买问题,血压计共分成三种:水银柱式血压计、电子式血压计、气压式血压计,它们各自有着不同特点,那究竟应该选择哪一种才好呢?水银柱式血压计:这种血压计应用最为广泛,该血压计的袖带宽度、长度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而定,通常情况下,14岁以上成年人宽度为14,长度可绕上臂一周以上,小儿应当使用儿童专用袖带,否则,测量的血压值偏低。
这种血压计准确性、可靠性高,误差小,但是较重,不易携带,而且里面的水银易漏出,导致环境污染或汞中毒。
此血压计测量血压的时候需要用听诊器听管音,不易掌握。
电子式血压计:电子式血压计大都和普通血压计、电子分析控制端相连,计算机能够自动加压,同时根据情况控制加减幅度,通过测量血流动对血管壁产生的振动测量血压,分成腕式和手臂式两种。
血液黏稠度较大的老人由于微循环不畅,因此腕部、手臂血压相差较大,最好选择手臂式血压计,能够避免较大误差。
此种血压计外观轻巧,携带方便,容易测量,显示清楚,心率、血压测量可一次完成。
但是这种测量方法会受到周围环境、袖带滑动、摩擦等影响,相对于水银柱式血压计误差较大。
气压式血压计:此类血压计压力显示器与钟表相似,利用的是气压泵原理测量血压,国内应用较少。
此类血压计携带方便,操作简单,但是误差较大,不准确,刻度字数小,视力、听力不好的患者不宜应用。
并且,此类血压计易损不易修。
二、测血压前做好准备工作测量血压的时候,室内应当保持安静,室温最好在20℃左右。
并且,测量血压之前一定要放松,可以深呼吸一两次稳定情绪,之后休息半小时左右。
提醒大家,测量血压以前不能喝酒、咖啡、浓茶,也不可吸烟。
家庭自测血压标准

家庭自测血压标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自身健康问题。
血压是人体健康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家庭自测血压已成为现代人关注健康的一种方式。
但是,如何正确地进行家庭自测血压,以及如何判断血压是否正常,是许多人关心的问题。
本文将介绍家庭自测血压的标准和注意事项。
一、家庭自测血压的标准1.正常血压正常血压的标准为收缩压(即高压)在90-139毫米汞柱之间,舒张压(即低压)在60-89毫米汞柱之间。
如果您的血压在这个范围内,说明您的血压处于正常水平。
2.高血压高血压的标准为收缩压(即高压)≥140毫米汞柱,舒张压(即低压)≥90毫米汞柱。
如果您的血压高于这个范围,说明您有高血压的风险。
3.低血压低血压的标准为收缩压(即高压)<90毫米汞柱,舒张压(即低压)<60毫米汞柱。
如果您的血压低于这个范围,说明您有低血压的风险。
二、家庭自测血压的注意事项1.选择合适的血压计家庭自测血压需要使用血压计,因此选择一款准确可靠的血压计非常重要。
建议选择电子血压计,因为它们更加准确,易于操作,而且价格也比较实惠。
2.正确测量血压在测量血压之前,应该先休息一会儿,保持心情平静,不要过度紧张或兴奋。
在测量血压时,应该坐在椅子上,双脚平放在地上,胳膊放在桌子上,手掌向上。
测量时应该保持安静,不要说话或移动。
3.测量多次取平均值为了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建议每次测量血压都进行多次测量,并取平均值。
通常建议每次测量间隔5-10分钟。
4.注意血压的变化血压是一个动态的指标,它会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因此,在进行家庭自测血压时,应该注意血压的变化趋势,以便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总之,家庭自测血压是一种简单、方便、有效的健康监测方式。
但是,在进行家庭自测血压时,需要注意一些细节问题,以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如果您发现自己的血压异常,应该及时就医,接受专业的治疗和管理。
高血压的诊断和检测方法

高血压的诊断和检测方法高血压,也被称为高血压症,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可导致心脑血管病和其他严重健康问题。
正确的诊断和检测方法对于及早发现、治疗和控制高血压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高血压的诊断和检测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疾病。
一、自测血压自测血压是一种简单且常用的方法,通过血压计和听诊器,患者可以在家中定期测量自己的血压。
常见的自测血压设备包括电子血压计和水银血压计。
自测血压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 制定测量计划:在特定的时间段内,如每天早晨和晚上各测量一次,连续一周或更久的时间。
2. 放松身体:在测量血压之前,应尽量放松身体,避免情绪激动或运动。
3. 测量前注意:避免饮酒、咖啡或吸烟等会影响血压的因素。
4. 测量正确:坐在椅子上,让胳膊自然垂放在心脏的水平位置,正确佩戴血压计袖带,按照血压计的说明进行操作。
5. 记录结果:每次测量后,应记录血压值、心率及测量时间,以便于追踪和分析数据。
二、临床测量自测血压是一种方便的方法,但为了确诊高血压病,通常需要在临床医疗环境中进行血压测量。
医生会使用听诊器或自动血压计来测量患者的血压和心率。
临床血压测量一般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静坐5分钟:在测量血压之前,患者需要静坐5分钟以上,让身体放松。
2. 正确测量位置:医生会在患者的上臂上找到动脉搏动,将血压计袖带固定在该位置。
3. 充气:医生会用手或自动血压计逐渐充气,增加压力使袖带充满。
4. 放气:逐渐放气并同时用听诊器或自动血压计来记录血压和心率。
5. 记录结果:医生会将测量结果记录在患者的医疗档案中。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高血压是指静息状态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
临床血压测量可以提供准确地血压值,以帮助医生作出正确的诊断。
三、动态血压监测动态血压监测是一种更全面、连续测量血压的方法,适用于一些需要详细了解患者血压变化的情况,如白天、晚上和睡眠期间。
动态血压监测通常使用无创的自动血压计,并会在患者的上臂上固定一个小设备,记录一段时间内的血压和心率。
家庭自测血压,高血压病人自我管理第一步

家庭自测血压简单易行,是清晨血压测量的最佳方式
Text in here
家庭血压测量
(HBPM)
1. 操作简单
2. 易执行
3. 可每天进行
血压测量方法
Text in here
诊室血压测量
(OBPM)
Text in here
24h动态血压监测
(ABPM)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高血压学组.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4; 42(9): 721-725
测量后记录
将测量的血压数值记录于血压日记中
• 测完血压后,直接读取电子血压计所显示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数值1 • 最后,应将测量结果准确的记录于清晨血压日记中。记录内容包括:测量血压者的姓
名、测量日期、收缩压、舒张压与心率2
1.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基层高血压管理办公室.中国循环杂志.2017;32(11):1041-8 2. 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等.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2;4(4):43-7
PP-NOR-CHN-0657 Expiration Date:2022-5-12
测量前的
准备
• 血压计的选择
测量时的
• 血压测量时的正确方法
方法
测量后的 记录
• 将测量的血压 数值记录于血 压日记中
Whelton PK,et al.Hypertension. 2017 Nov 13. pii: HYP.0000000000000065.
1. Marler et al. Stroke 1989;20:473–476 2.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高血压组.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4; 42(9): 721-725
做好清晨血压测量,知晓清晨血压 有助于降低心脑血管事件发生
家庭自测血压指南

45农家之友 2014. 12设备 首选上臂式 选对血压计是家庭自测血压的第一步,有3个关键点。
第一,上臂式电子血压计最佳。
它不像水银血压计那么麻烦,需两个人同时操作且有较高的技术要求,也不像手指式、手腕式血压计存在准确性差的问题。
上臂式血压计的优势在于,袖带压迫的是上臂的肱动脉,且量血压的胳膊处能轻易做到与右心房平行,而手腕式和手指式血压计都很难做到。
第二,袖带与气囊大小要合适,因为袖带太大或太小都可能影响准确性。
第三,一定要购买通过专业标准认证的血压计。
时间 吃降压药前测 血压在一天之内会有所波动,一般早上较高,晚上较低,因此早晚各测一回能对血压有较全面的了解。
早上测时,应选择在起床后30~60分钟,此时已上完厕所排空膀胱,简单活动后,人也从睡眠中逐渐清醒。
需要提醒的是,一定要在吃降压药前测,这样才能真实反映药物疗效,甚至比吃完药去医院测更准确。
早上血压的监测,对清晨高血压控制尤为重要。
晚上测时,建议在吃完饭、服完药,快入睡时进行。
频率 稳定后一周一次 不同的人需要检测血压的频率不同。
首先,初诊患者、正在调药或血压处于波动期的高血压患者,每天早晚各测一回血压,连续测5~7天即可,这能为医生调整方案提供帮助;其次,血压控制较平稳的患者,一周只需测量其中一天的早晚血压值;再次,健康人群一年测1~2次血压即可。
此外,当出现头晕、头痛等不适时,也建议增加测量次数,以便知道到底是高血压还是低血压引起的。
体位 最好坐着量 测血压时,无行动障碍者应坐着,最好选有靠背的椅子,在椅子上放松休息至少5分钟后再测血压。
测量的关键是,要将捆绑袖带的上臂放在桌子上,捆绑袖带处与心脏保持在一个水平线上,两腿放松,自然落地。
需要提醒的是,在给卧床患者测血压时,要么让他们坐在床上,要么让他们平躺着,不能半躺着。
平躺着测血压时,要注意胳膊放平,外展成45度角,保证和心脏平行。
有体位性高血压或低血压的人,应分别测量坐位血压和卧位血压,但不能将坐位血压跟卧位血压比,应分别比较。
如何自测高血压

如何自测高血压高血压是一种常见但严重的疾病,它会导致许多疾病,如心脏病和中风。
许多人并不知道自己是否有高血压或如何测试高血压。
以下是一些简单的方法来自我检测高血压。
测血压检测血压是检测高血压最常用的方法。
市面上有许多自测血压仪器,使用起来非常方便。
通常包括一个手表式的计时器和一个手臂套。
手臂套会自动充气并测量血压。
但需要注意的是,正确使用血压仪器非常重要。
在测量血压前,应该安静地坐下休息5分钟,并在同一时间进行检测。
检测应该进行三次,每次应该有1-2分钟的休息时间。
测脉搏脉搏的快慢可以提示一个人是否有高血压。
脉搏一般应该在60-100次每分钟之间。
如果脉搏超过这个范围,可能是高血压的早期症状。
检测脉搏非常简单。
将手指放在手腕或颈部的动脉上,数出在15秒内跳动的次数,然后将其乘以4就是每分钟的脉搏数。
体重指数良好的体重是预防高血压的重要因素。
人们可以通过计算体重指数(BMI)来确定他们是否处于理想的体重范围内。
计算BMI 是一个简单的公式,体重除以身高的平方。
范围在18.5至24.9之间的BMI值被认为是健康的;在25至29.9之间被认为是超重;30或更高被认为是肥胖。
代谢综合征代谢综合征是一组由高血压、高血糖、脂质代谢异常和腰围超过预定值的症状组成的疾病。
如果一个人有这些症状中的三个或更多个,他们可能会被诊断为代谢综合征。
这种病症会增加患高血压及2型糖尿病的风险。
如果怀疑自己有代谢综合征,建议及时去医院进行检查。
结论自我检测高血压对预防高血压和相关疾病非常重要。
通过自我测量血压、脉搏和计算BMI等方法,人们可以更好地控制和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
当然,如果怀疑自己患有高血压,及时就医才是最重要的。
高血压的家庭自测和血压监测

高血压的家庭自测和血压监测一、引言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全球范围内都有很高的发病率。
它被认为是动脉粥样硬化、心脑血管疾病等严重并发症的主要风险因素之一。
在家庭中进行血压自测和监测可以帮助人们及时掌握自己的健康情况,有效预防与管理高血压相关的问题。
本文将介绍家庭中高血压的自我检测方法以及常规血压监测。
二、家庭自测方法1. 选购合适的血压计在进行家庭自测时,第一步是选购一款合适的电子式或智能式血压计。
确保选择可靠、准确且易于操作的产品。
对于老年人或不熟悉技术操作的人来说,选择简单易用、显示清晰明了的产品可能更加合适。
2. 提供一个恒定舒适的测试环境为了保证准确性,应提供一个安静、舒适且无干扰源(如电视机声音、噪音等)的环境。
同时,测量者应坐下并放松五分钟,以确保血压处于相对安静稳定的状态。
3. 自测时注意事项在自测血压之前,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自测血压最好每天固定时间进行,并在参与任何活动或饮食后30分钟内避免测量。
- 测量前不宜过度运动、大量饮水或摄入咖啡因。
- 不要吸烟或饮酒。
- 自检前排空膀胱。
4. 正确使用血压计按照血压计的说明书正确佩戴袖带,并将其贴紧至上臂。
小臂应放置在桌面上或由其他人支撑,手心向上。
然后按下启动按钮,等待血压计完成测量。
5. 记录和分析数据每次进行自我测量后,将结果记录在纸上或适用的智能手机应用程序中。
可将数据传输到医生或持续护理专业人员那里进行评估和咨询。
三、常规血压监测1. 医生诊所血压检查与家庭自检相比,在医生诊所进行血压监测更加标准化和准确。
医生使用校准良好的破伤风单位来测量血压,并记录结果。
2. 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有时,医生可能会要求患者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以了解每天不同时间段的血压水平。
这需要佩戴一个便携式血压计,在24小时内每隔一段时间自动测量血压。
3. 血压监护仪的使用在一些需要长期监测的情况下,医生可能会建议患者使用家用或移动式血压监护仪器。
学会自测血压

专家提醒,对多数患者而言,高血压通常无自觉症状,在换季的时候,在家测一测血压,了解自己血压的变化情况。
家庭自测血压的数值比诊室测量更能反映病人的真实情况,因而也更重要!在家自测血压,数据更准确“很多人觉得在家自测血压不算数,非得见了医生,在医院测的血压才准确。
其实这是一大误区!了解自己的血压状况,决不仅仅见医生时测一次血压,更重要的是常在家自测血压”。
陈鲁原指出,“只有患者经常在家测血压,得到真实的血压数据,才能避免医生主观、盲目地给患者加药、换药等错误行为。
在专家眼里,在家自测血压具有诊室测血压所不具备的三大优点——(1)简便:在家里自测血压,不需要到医院挂号就诊,更为方便,尤其是对老年患者和工作忙的职业人群来说,在家自测血压是比诊室测血压更为经济方便的方式。
(2)可靠:与诊室血压相比,在家自测血压的可靠性强。
陈鲁原说,有一些患者在家测血压不高,一见到医生就会血压升高,这就叫“白大褂高血压”。
有的患者在医院测血压甚至会比自己在家测的血压高出30mmHg!(3)周详:高血压患者需要加药、换药时,最好在家连续7天自测血压,取后面6天的平均值,这才是医生制定治疗方案可靠的依据。
陈鲁原说,早晚各测一次血压,在相对安静的状况下,得到自己真实的血压值,这比在医生诊室测一次的结果更为周详!自测血压的注意事项在家自测血压简单方便,但很多人对在家自测的血压标准并不了解。
“由于在家自测血压,其生活状态更为放松,心理上没有任何压力,因而测得的血压值要比诊室测血压更低。
”陈鲁原说,“若患者在家自测血压,3次(非同一天)测得血压≥135和/或≥85 mmHg(这比诊室测量要低5mmHg),可考虑诊断为高血压了。
”在家测血压,也有一定的技巧。
陈鲁原说,人的血压一天24小时都在变化,饭前饭后、生气平静、早上晚上都不同,而且转季时,血压也会随着气温变化而波动。
血压未达标及不稳定的患者,每天早晚各测一次,最好在早上起床排尿后、服药前,晚上在临睡前,静坐5分钟之后再测血压,像这样的状态连续测量7天,取后6天的平均值以得到真实的血压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庭自测血压,你准备好了吗?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老年科黄高忠高聪聪心脑血管病已成为我国城乡居民首位死亡原因,而高血压是其最主要的危险因素。
据统计,我国成年人中每5人就有1人患有高血压,但对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却分别只有30.2%、24.7%和6.1%。
也就是说,大多数居民长期不测量血压,2/3的高血压患者不知道自己患病,大部分患者未定期监测自己的血压,有些患者仅凭感觉用药。
要改变这种现状离不开准确和方便的血压测量,因为这是了解血压水平、诊断高血压、指导治疗、评估降压疗效以及观察病情变化的主要手段。
随着技术的进步,各种使用方便、价格便宜的电子血压计正在进入寻常百姓家,为在家中随时自测血压创造了条件,但也带来了许多观念上的混乱。
有些人觉得很难掌握,而另一些人成了自己的医生,自己测压、自己调整药物。
为了进一步加强高血压的防治工作,有关部门组织专家制定并颁布了《家庭血压监测中国专家共识》,以下简要介绍其主要内容并分析血压测量过程中常见的一些误区。
常用的血压测量方式有哪几种?各有哪些优缺点?常用的血压测量方式有3种,即诊室血压、动态血压和家庭自测血压,它们各有优缺点。
诊室血压通常由医护人员在诊室应用台式水银柱血压计进行测量,是较为客观、传统的标准方法,也是日常诊疗活动的主要依据。
动态血压由全自动仪器完成,24小时内测量次数较多,无测量者误差,可避免白大衣效应,并可测量夜间睡眠期间的血压,因而可更客观地测量血压,还可评估血压短时变异和昼夜节律。
家庭血压由自己或在家庭成员协助下完成,因为是在熟悉的环境中测量,也可避免白大衣效应。
家庭血压还可用于评估数日、数周甚至数月、数年血压的长期变异和降压疗效。
所谓“白大衣效应”是指诊室测压时,由于病人处于医院环境、面对医务人员可能产生紧张反应,导致血压反应性升高。
血压明显升高时可达高血压诊断标准,而动态血压正常,称为“白大衣高血压”,这种情况预后相对较好,不应过度治疗。
反之有些病人主要在家庭测量血压时才升高,称为“隐匿性高血压”,如果仅看诊室血压,则可能延误治疗。
为什么要进行家庭自测血压?家庭自测血压更易普及,相对门诊血压可以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参与意识,相比动态血压更方便、廉价,可进行不同日和一日内多次测量,减少就诊次数,更适宜在人群中推广使用。
家庭血压平均值的重复性好,与动态血压的相关性优于诊所血压值,对高血压预后的预测价值更大。
我国人口基数大、高血压发病率高、并发症多,通过家庭自我监测血压,方便快捷地反映血压变动,可辅助医生制定血压达标方案,能够更好地掌控血压水平,对减少急、慢性并发症,节省医疗资源,延长寿命有重要意义。
哪些人需要测血压?凡有条件的高血压患者均应积极进行家庭自测血压。
详细了解自己日常生活状态下的血压水平和变化规律,有助于医生更准确全面地评估病情,做出科学的诊断和治疗决定,以便更加合理用药,规范管理,提高血压达标率。
家庭自测血压尤其适合于白大衣性高血压和隐蔽性高血压的筛查(诊断依靠动态血压),血压容易波动的老年人,需要更严格控制血压的糖尿病、肾脏病人,以及血压控制不佳的继发性、难治性高血压。
选择什么血压计?水银柱血压计是目前临床上使用最为普遍的血压计,许多人认为只有应用这种血压计才能准确测量血压,这是片面的。
实际上,水银柱血压计在国外已逐渐趋于淘汰,因为会造成严重的汞污染。
况且相对于电子血压计,正确掌握测量方法并非易事,医生测量也存在各种因素导致的误差和读数不够精确的问题,更不用说听力下降的老年人。
因此,家庭测压建议使用符合国际标准的电子血压计。
公认的国际血压计验证标准有:美国医疗器械检测协会(AAMI)、英国高血压学会(BHS )和欧洲高血压学会(ESH)的标准。
合格的电子血压计应该通过上述3个验证标准中的至少1个,购买时要问清楚。
每半年至1年需要校正一次,可在销售网络寻求帮助进行校准。
家用电子血压计有上臂式、腕式和指套式3种。
上臂式电子血压计可靠性较好,受到各国指南一致推荐。
腕式电子血压计使用和携带方便,但测定结果受手腕位臵及腕部解剖结构的影响较大,通常仅推荐用于寒冷地方或肥胖者没有合适袖带时。
不推荐使用指套式电子血压计。
家庭自测血压的诊断标准与诊室血压一样吗?由于消除了白大衣效应,家庭自测血压一般低于诊室血压和动态血压(白天平均血压)5毫米汞柱,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为135/85毫米汞柱,降压的目标值也相应要比诊室血压低5毫米汞柱。
发现家庭自测血压高于标准以后,不要自行服药,而是要及时就医,由医生来作出诊断和治疗建议。
因为高血压的诊断除了看血压是否升高外,还要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对可能已经合并存在的其他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如糖尿病、血脂异常)和靶器官损害(如心室肥厚、肾功能损害、血管斑块)进行综合评估,才能判断是否需要立即启动药物治疗,更有针对性地制定个性化降压方案。
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①.测量前1小时内避免剧烈运动、进食、吸烟,喝含咖啡的饮料或浓茶。
②.排空小便,放松精神,至少安静休息5分钟。
③.上臂裸露或者着一件薄内衣,手臂肌肉放松,手掌向上平伸,不要紧握拳头。
测量前将气囊袖带排空气体后平整舒适地缚于上臂,袖带下缘距肘弯2个横指,松紧度以能伸入两个指尖为宜,过紧或过松均可影响测量的准确度。
切忌衣服太厚,或者全部挽起堆积于上臂。
④.袖带大小合适,与心脏保持同一水平。
如果购买时未能根据自己的臂围选择合适的袖带,肥胖病人测出的血压可能偏高。
⑤.如果不是使用全自动电子血压计,袖带放气减压的速度应均衡,约每秒2~3 毫米汞柱,速度过快易使听诊产生误差,速度过慢可造成上肢淤血,使舒张压偏高。
测压时保持安静,不讲话,不活动。
⑥.每次连续测量3遍,间隔1分钟,计算后两遍血压的平均值。
要尽量避免尾数偏好(如往往记录0或5 毫米汞柱),应精确到偶数,即取0、2、4、6、8 毫米汞柱的尾数。
⑦.详细、如实记录每次测量血压的日期、时间和血压读数,心率也一并记录。
带有储存功能的血压计更好。
选择哪一侧手臂?初诊病人最好能测量双手血压。
左右上臂血压可有10毫米汞柱差别,常常为测量误差所致。
每次测压宜采取同一姿势和同侧手臂(一般选右臂),以便对比。
如果总是某一侧较高,选较高的那一侧手臂。
如果相差达20毫米汞柱以上,提示存在血管病变狭窄,应观察两个手臂的血压。
选择什么体位测量血压?除非卧床病人,一般选择坐位。
坐于有靠背的座椅上,双脚自然着地,避免双腿交叉。
对于老年人,尤其怀疑有体位性低血压者,应同时测量仰卧位和立位血压。
方法为平卧半小时后先测量仰卧位血压,然后取站立位,分别测量1分钟、5分钟的立位血压,如收缩压下降达20毫米汞柱和/或舒张压下降达10毫米汞柱,可诊断体位性低血压。
多少时间测量一次为宜?人体的血压存在昼夜节律,多数人早上的血压较高,晚上的血压较低。
如果能在早上测量到一天中最高的血压,而在晚上测量到一天中的最低血压,有助于全面了解血压情况。
诊断和治疗初期:每日早晚(早餐和服降压药前,晚上睡觉前)各测量1次、连续1周,去除第1天血压值,计算后6天的平均值。
病情稳定者、长期观察中每隔3个月同上方法观察一周血压平均值。
平常随访:血压稳定控制者每周选1~2天,早晚各测量1次。
血压未控制、波动大,或服药不规律,增加次数,如每天早晚各测1次,或每周自测几次。
测出血压不正常该怎么办?高血压的诊断需要多次反复测量,偶尔一两次“超标”不能“定罪”。
若一天中测量的血压都不在正常范围内,可再继续测量观察两三天,仍无改善及时就医。
出现明显头痛、头晕、心慌等不适症状时,可临时测量血压,以便复诊时为医生提供调整治疗方案的依据。
如果没有症状,通常不必临时加服降压药,也不要短时间内反复测量血压。
心率很快、很慢或存在完全没有规律的心律失常如房颤时,电子血压计测量将不可靠或测量无结果,应及时就医。
是不是所有高血压病人都适合家庭自测血压?对于精神焦虑或根据血压读数常自行改变治疗方案的患者,不建议自测血压。
因为血压本身的变异性和测量误差可能影响情绪,使血压升高,形成恶性循环。
测出血压不正常时不要太紧张,可观察几天后记录下来供医生调整用药方案时参考,如伴有明显症状则要及时就诊。
切忌血压高了就自行加药、低了就减药,“成为自己的医生”,以免导致用药混乱,加剧血压波动。
只有高血压病人才需要进行家庭自测血压吗?家庭血压测量是提高高血压知晓率的有效手段。
因此,建议没有高血压的家庭成员也应在家中定期测量血压。
血压正常者,每年测量1次;如果诊室血压或家庭血压未达到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但水平较高,比如≥130/80毫米汞柱,则应增加测量血压的次数,每月、至少每个季度测量一次血压。
在临床实践中,家庭自测在一定范围内逐步替代了费用相对昂贵的动态血压监测。
随着电子科技的快速发展,新型、高灵敏度传感器和专用芯片组成的硬件,配合血压测量的智能软件,给电子血压计提供了准确、多功能、远地传输和网络化方向发展的良好基础和广阔前景。
电子血压计已被越来越多的高血压患者所接受和使用,从而有助于提高高血压的知晓率、控制率、达标率,使广大患者从中获益。
专家简介黄高忠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老年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医疗专长: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的临床诊治专家门诊:周三上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