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古诗词五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5 诗词曲五首

学习目标:

1.学习并了解诗歌的意境。

2.学习并了解诗、词、曲等诗歌的体裁。

3.了解五首诗的思想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4.背诵并默写五首诗。

教学重点:

1.领会诗意,体味诗情,并积累名句。

2.背诵并默写五首诗。

教学难点:

1.反复朗读,把握含蓄蕴藉的诗意;借助想象,感悟意境。

2.深刻体味作品所蕴含的情思,理解诗人的胸襟抱负。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今天,让我们漫步于古诗苑,接受一次古典诗词的洗礼。

检查预习:

1.你会读吗?

烂柯(kē)人侧畔(pàn)长(zhǎng)精神折戟(jǐ)寥(liáo)落

惶(huáng)恐宫阙(quâ) 绮(qǐ)户婵(chán)娟(juān) 踌(chóu)躇(chú)

2. 在诗歌中理解关键字词的意思:

讨论明确:

销:销蚀。将:拿起。磨洗:磨光洗净。折戟:折断的戟。寥落:荒凉冷落。零丁:孤苦无依的样子。不胜:经受不住。何似:哪里比得上。何事:为什么。婵娟:指月亮。经行:经过。长精神:增长精神,振作精神。

遭逢起一经:指自己由于熟读经书,通过科举考试,被朝廷选拔入仕做官。

二、欣赏《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1.作者简介(见课件)

2.介绍写作背景

这是古代酬赠诗中的名篇。唐敬宗宝历二年,诗人罢和州刺史,回归洛阳,途经扬州,与罢苏州刺史的白居易相会。在酒席上,白居易吟诗《醉赠刘二十八使君》相赠。在诗中,白居易对刘禹锡被贬谪的遭遇,表示了同情和不平。于是刘禹锡写了此诗回赠白居易。

3.学生齐读诗歌,结合注释,理解诗句,整体感知诗意。(要求学生概述诗意)

4.教师指导学生朗读,四人一组讨论:该诗歌应该用怎样的感情基调来读?为什么?并说明理由。5.请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6.教师提问: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讨论明确:既表现了作者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的思想感情同时也表现了诗人的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

7.品诗,品评诗句、感受哲理美。

教师提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两句,历来为人所称道。这两句本意是抒发诗人的身世之感,但其中包含的哲理诗诗句具有了普遍意义,请你谈谈对这两句诗的理解和认识。

(这两句本意是以“沉舟”“病树”比喻自己,抒发诗人身世之感。这两句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意思是说,个人的沉沦算不了什么,社会总是要向前发展的,未来肯定会比现在好。

8.教师指导学生背诵诗歌。

9.小结

总体来说,诗的首联以伤感低沉的情调,回顾了诗人的贬谪生活。颔联,借用典故暗示诗人被贬时间之长,表达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以后生疏而怅惘的心情。颈联是全诗感情升华之处,也是传诵千古的警句。诗人把自己比作“沉舟”和“病树”,意思是自己虽屡遭贬谪,新人辈出,却也令人欣慰,表现出他豁达的胸襟。尾联顺势点明了酬答的题意,表达了诗人重新投入生活的意愿及坚忍不拔的意志。

全诗起伏跌宕,沉郁中见豪放,是酬赠诗之上品。

附板书:

《酬乐天扬州坎坷遭遇——渲染——辛酸

初逢席上见赠》归来感慨——用典——悲痛事、情、景、理

(酬赠诗)感叹身世——写景——愤激水乳交融

席间赠言——抒怀——昂扬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导入

二、欣赏图片《赤壁》导入

三、整体感知

1.作者简介

杜牧(803—852),字牧之,京兆万年人。晚唐诗多柔靡,牧之以峻峭矫之。人谓之小杜,以别于少陵。七绝龙有逸韵远神,晚唐诸家让渠独步。

2.介绍写作背景

赤壁是东汉末年周瑜大败曹操的地方,在今湖北赤壁市长江南岸。但杜牧所咏之赤壁并非此外,而是湖北黄冈的赤鼻矶,所以说杜牧此诗虽为咏史诗,其实也是借题发挥。

3.学生齐读诗歌,结合注释,理解诗句,整体感知诗意。(要求学生概述诗意)

4.教师指导学生朗读,四人一组讨论:该诗歌应该用怎样的感情基调来读?为什么?并说明理由。

5.请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四、品析诗意:

1.教师提问: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借周瑜和曹操的故事,表现诗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

2.品诗,品评诗句、感受哲理美:全诗最精彩的是久为人们传诵的末尾两句,请你谈谈对这两句诗的理解和认识。“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这两句诗是说,如果不是东风给了周瑜以方便,取得胜利的就可能是曹操,历史将要重写。诗人并不从正面写赤壁之战的过程及其在政治上的后果,而是反说其事,并以两位美女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对东吴政治军事形势的重大影响。二乔的命运在这里形象地代表了东吴的命运。

五、课堂练习,巩固理解:

1.是一首千古传颂的咏史之作,抒发的是(历史的兴亡之感)

2.在语境中解释词语:①折戟:折断的戟②磨洗:磨光洗净③铜雀:指铜雀台

3.诗中“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的意思是折断的铁戟沉入江中还没有烂掉,拿来磨洗当然能认得出它属于前朝,采用的表达方式记叙。

4.诗中的“周郎”指历史上的周瑜,他与赤壁有关的历史故事赤壁之战。

5.你认为诗中最精彩的两句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根据你的理解说说它的精彩之处在哪里?诗人充分调动了形象思维,从反面落笔,通过铜雀锁“二乔”,假想东吴兵败可能遭到的屈辱,达到小中见大的艺术效果。这两句话一方面是议论历史,另一方面也曲折地表达了诗人有才华而不得意的感慨。

附板书:

《赤壁》前两句——————兴感之由非凡的史识

(永史诗)

后两句——————借题发挥豪爽的胸襟

学习《过零丁洋》

一、作者简介(见课件)

二、介绍写作背景

此诗是文天祥的代表作,作于作者被俘后第二年正月过零丁洋时。后来元军统帅张弘范再逼他写信招降南宋在海上抵抗的将领张世杰等人,文天祥出此诗以明志节。

三、整体感知:

1.学生齐读诗歌,结合注释,理解诗句,整体感知诗意。(要求学生概述诗意)

2.教师指导学生朗读,四人一组讨论:该诗歌应该用怎样的感情基调来读?为什么?并说明理由。

3.请学生有感情地表演朗读。

四、分析诗意

1.教师提问: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通过追忆自己抗元的艰辛经历,表现诗人忧国之痛和愿意以死明志、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

2.品诗,品评诗句、感受哲理美:全诗最精彩的是久为人们传诵的末尾两句,请你谈谈对这两句诗的理解和认识。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两句诗直抒胸臆,表明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

3.请谈谈中国历史上“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事例。

五、课堂练习,完成填空:

1.从体裁上看,这是一首律诗,韵脚有星、萍、丁、青。

2.诗歌首联两句写了个人和国家的两件大事:一是受到皇帝的选拔,经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二是在频繁的抗元战斗中已度过四年

3.颔联中的“风飘絮”和“雨打萍”分别用来比喻国势危亡、自己的坎坷经历,其作用是形象生动,感染力强。

4.诗中广为传诵的千古名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该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抒发了诗人誓死不屈的决心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5.运用你所学的知识,请你列举一个中国历史上“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英雄人物,并概述其事迹。示例:明将史可法誓死坚守扬州城,以悬殊的兵力苦苦抵御清兵的进攻,拒不投降,最后以身殉国。

附板书:

首联——回顾一生深挚沉痛

《过零丁洋》颔联——国破家亡追忆过去丹心垂史

(述怀诗)颈联——悲愤忧惧感叹眼前映照千古

尾联——以死名志激情慷慨

五、布置作业

背诵并默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