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第10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课后提升训练新人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0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课后作业
1.邓小平明确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会议是()
A.中共十二大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
2.下列哪一项不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内容()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坚持改革开放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现代化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3.经济统计数据是史学研究的重要资料。观察如图柱状图,推动江苏省GDP增长的最主要原因是()
A.南通和连云港沿海港口城市的开放
B.上海浦东开发开放带来的推动作用
C.中国加入WTO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与完善
4.1992年,邓小平视察南方后发表了重要讲话:“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两个“体制”分别是()A.人民公社体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计划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计划经济体制多种所有制并存体制
D.混合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5.“邓小平理论”的内涵主要是()
A.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在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发展战略
C.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
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
6.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被概括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个中心”是指()
A. 改革开放
B. 经济建设
C. 四项基本原则
D. 四个现代化
7.被誉为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的是()
A. 毛泽东
B. 周恩来
C. 刘少奇
D. 邓小平
8.在沿海开放城市中,已发展成为国际化金融中心的是()
A. 珠海经济特区
B. 海南经济特区
C. 上海浦东开发区
D. 厦门经济特区
9.20世纪80年代,中国农村一副对联:“三十年前分田地,耕者有其田;三十年后又分地,耕者有其责。”“又分地”的意义是()
A. 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B. 开始了社会主义道路探索
C. 纠正了“文化大革命”错误
D. 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10.“(20世纪)八九十年代之交,国际局势发生了令人震惊的巨大变化……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西方有些人得意洋洋地说二十世纪最大遗产是社会主义的试验和失败,国内也有一些人感到惶惑。”面对这种严峻的局势,中国给出的答案是()
A. 开始实行包产到户,激发农民干劲
B. 全面展开城市改革,增强国企活力
C. 开放四个经济特区,加强引进外资
D. 明确市场经济目标,深化改革开放
11.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马列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产物。它们的共同点主要有()
①思想核心是实事求是②是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③照搬了苏联的经验④是对马列主义的继承和发展
A. 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12.张大爷收藏了以党代会为主题的一组纪念邮票:①中共七大;②中共十三大;③中共十四大;④中共十五大,其关键词表述最恰当的一组是()
A.①主要矛盾②中国特色③市场经济④科学发展
B.①毛泽东思想②初级阶段③市场经济④邓小平理论
C.①经济建设②国企改革③计划经济④中国特色
D.①迎接胜利②走自己的路③一国两制④“三个代表”
13.在学习完中共“十三大”后,有位同学整理此次会议的主要内容时出现了错误。请指
出下列有错误的一项()
A.我国从此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比较系统地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C.我国目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14. 2017年,共和国已走过68年的风雨历程。在这68年里,党紧紧依靠和团结各族人民,走出了一条属于中国的独特之路。通过68年不平凡的历程,我们总结了这样一条线索:“国家独立——政权巩固——工业起步——宪法保障——制度建立——良好开端——出现失误——历史转折——改革开放——经济腾飞”。请回答:
(1)“国家独立”是在哪一年?标志性事件是什么?有何重大历史意义?
(2)哪些历史事件使“政权巩固”?(举出两例即可)
(3)“工业起步”指什么事件?“制度建立”指什么制度?建立的标志是什么?
(4)“宪法保障”“良好开端”和“历史转折”分别与哪次重要会议有关?
(5)“出现失误”指的是中国共产党在前进道路上出现的哪些重大失误?(举出两例即可)
(6)改革开放是哪位人物提出的?怎样评价他?他在运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形成了哪一独特的理论?
(7)请你举出“经济腾飞”的两个实例。
(8)从共和国建立到今天中国的经济腾飞,从这68年的风雨历程中,你得到哪些启示?
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很重视民主政治建设,但也走了不少弯路。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国著名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在他的新著《中国大趋势》中认为:中国没有以民主的名义使自己陷入政党争斗的局面,而是以一党体制实现现代化,发展出一种独特的纵向民主,形成稳定的关键。
材料二:我们这次会议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
——毛泽东在1954年某次会议上的讲话材料三:1968年,国家主席刘少奇被诬陷为“叛徒、内奸、工贼”,被开除出党,撤销其党内外的一切职务,一年后,刘少奇在河南开封含冤病逝。
材料四:民主和法制,这两个方面都应该加强,过去我们都不是。要加强民主就要加强法制,没有广泛的民主是不行的,没有健全的法制也是不行的。
——邓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