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高中物理思维导图_(1)
(完整)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全集
![(完整)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全集](https://img.taocdn.com/s3/m/3d7a48b7f78a6529657d5338.png)
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1:运动的描述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2:相互作用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3:重力基本相互作用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4:力的合成与分解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5:牛顿第一、三定律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6:牛顿运动定律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7:摩擦力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8:圆周运动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9: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等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10:弹力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11:万有引力与航天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12:牛顿第二定律及其应用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13:曲线运动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14:静电场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15:机械能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16:电势能电势电势差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17:电荷守恒定律库仑定律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18:宇宙航行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19:机械能守恒定律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20:功功率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21:势能动能及动能定理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22:电场电场强度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23:静电场中的导体电容器电容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24:气体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25:磁场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26:交变电流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27:电磁感应现象楞次定律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28: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及其应用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29: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30:磁场磁感应强度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31:电磁感应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32:电磁感应与现代生活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33:恒定电流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34:焦耳定律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35:欧姆定律电阻定律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36:安培力洛伦兹力等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37:分子动理论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38:力与机械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39:动量守恒定律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40:热力学定律。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思维导图)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思维导图)](https://img.taocdn.com/s3/m/b7499e66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d9.png)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质点 参考系和坐标系机械运动定义:物体的空间位置随时间的变化基本形式:平动、转动注意事项:植物的生长不是机械运动质点定义:用来代替物体的具有质量的点基本属性:只占有位置而不占空间,具有被代替物体的全部质量可看成质点的条件取决于所研究的问题,而不是其物体本身只有当物体的大小、形状等对其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或影响很小时,才可以将物体视为质点判断能否视为质点动作转动,旋转物体各部分运动状态不同质点是一个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实际上并不存在。
是实际物体的一种近似,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进行的科学抽象,是复杂的问题得到简化。
所以研究质点所得到的结论可应用于实际物体质点不同于只表示空间位置的几何点(质点具有质量,几何点没有)参考系定义:在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选来作为标准的另外的某个物体叫参考系。
也就是参照物参考系的选择原则任意性原则:参考系的选取是任意的,选择不同的参考系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其结果可能不同简单方便原则:应以观察方便和运动的描述简单为原则。
我们通常选地面或相对地面静止的物体作为参考系统一性原则:当比较两个或多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时,必须选择统参考系物体的运动是相对于参考系而言的,这是运动的相对性。
所以提到运动都应明确它是相对哪个参考系而言的无论物体原来的运动如何,一旦把它选为参考系,就视为它是静止的坐标系物体做机械运动时,其位置发生了变化,为了定量的描述物体的位置和位置的变化,需要在参考系上建立坐标系坐标系是建立在参考系上的,参考系是坐标系中的坐标原点坐标系的分类直线坐标系、平面直角坐标系、空间直角坐标系坐标要带单位时间和位移时刻和时间间隔定义:在表示时间的数轴上,时刻用点表示,时间间隔用线段表示时间是时间间隔的简称,时间不是时间间隔和时刻的统称路程和位移路程S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矢量性:路程为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遵循算数法则路程的大小与路径有关,但路程不能描述物体位置的变化位移x 表示物体(质点)的位置变化从初位置到末位置作一条有向线段表示位移段的长短表示大小,有向线段的指向表示方向矢量性:位移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运算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位移与路径无关只与始末位置有关物理意义:描述质点位置变化的物理量直线运动的位置和位移公式:△x=x ₁-x ₂路程≥位移的大小矢量和标量矢量满足平行四边形法则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矢量的正负表示方向两个矢量比较大小时,要去掉正负号,因为矢量的正负号表示方向不表示大小标量满足算数法则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标量的正负表大小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定义:速度v等于物体运动的位移△x跟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t的比值表达式v=△x/△t矢量性:矢量,其大小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位移的大小,方向与△x的方向相同单位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m/s常用单位:m/s,km/h等,1m/s=3.6km/h物理意义:描述物体运动快慢及方向的物理量只说速度或速率默认为瞬时速度或瞬时速率平均速度定义:运动的物体的位移△x跟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t的比值,叫做平均速度矢量性:矢量,方向与这段时间发生的位移△x的方向相同平均速度描述的是某一段时间或某一段时间内的平均快慢程度,只能粗略的描述的描述物体的运动瞬时速度定义: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矢量性:矢量,方向为物体所在位置的运动方向,也就是路程轨迹的切线方向瞬时速度能够精确的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程度和方向瞬时速率和平均速率瞬时速率就是瞬时速度的大小,但是平均数率不是平均速度的大小,平均速率与平均速度的大小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平均速率是物体运动的路程与时间的比值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打点计时器作用:计时、打点类别电磁打点计时器工作电源4~6V交流电打点方式振针打点阻力来源限位孔和复写纸对纸带的摩擦指针与纸带间的摩擦较大,所以误差较大电火花打点计时器工作电源220V交流电打点方式电火花打点阻力来源限位孔和墨粉盘对纸带的摩擦误差较小计时器的打点周期T=1/f,当f=50Hz时,T=0.02s,首先要确定好电源的频率计时点:打点计时器实际打的点迹计数点:人为选定的点,例如每隔4个计时点选取一个计数点在测量计数点间的距离时要用长刻度尺一次读出各组计数点间的距离,而不要用短刻度尺一段段的测量各计数点间的距离错误分析打点的周期不稳:电源的频率不稳纸带上是短线:电压偏大;振针偏低打双点:振针松动没有点或不清晰:电压偏低;振针偏高;复写纸或墨粉盘使用太久实验步骤的注意事项先开电源再拉动纸带,先关电源再取下纸带电火花打点计时器最好使用两条纸带估计某点的瞬时速度用该点左右两侧的点的平均速度代替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定义加速度是速度的变化量与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通常用a表示(也就是速度的变化率)表达式a=△v/△t=(v-v ₀)/(t-t ₀)单位米每二次方秒,m/s²或m·s ⁻²矢量性矢量,方向与△t的方向相同,与v的方向无关物理意义描述速度改变快慢的物理量,速度的改变包括大小和方向求加速度时要注意规定正方向,然后确定初末速度a和v ₀的关系a和v ₀,同向→加速运动→a增大,v增大的快; a减小,v增大的慢a和v ₀,反向→减速运动→a增大,v减小的快; a减小,v减小的慢对加速的的理解物体的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物体的速度很小,加速度不一定很小物体的速度为零,加速度不一定为零物体的速度变化很大,加速度不一定大负加速度不一定小于正加速度加速度为负,物体不一定做减速运动加速度不断减小,速度不一定减小加速度不断增大,速度不一定增大物体速度大小不变,加速度不一定为零加速度的方向不一定与速度在同一直线上。
(完整)高中物理必修1第三章相互作用思维导图
![(完整)高中物理必修1第三章相互作用思维导图](https://img.taocdn.com/s3/m/ee289639f121dd36a32d8297.png)
互
作
常见的 三种力
弹力
用
大小 胡克定律 F=kx 平衡法 牛顿第二定律法 牛顿第三定律过渡
方向 作用点
与施力物体的形变方向相反
在接触点(接触力)
面 与面(切面)垂直且指向受力物体。 绳 沿绳背离受力物体(指向绳收缩的方向)。 杆 不一定沿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常见弹力 拉力 推力
压力 支持力
摩擦力
产生 大小 方向
共点力 共同作用在同一点,或力的作用线交于一点。(力的合成与分解针对共点力)
运算法则 平行四边形定则 三角形定则 正交分解
力的运算
力的合成 |F1|-|F2|≤F 合≤F1+F2 分解原则 任何一个力都有无数的分解方式,通常要根据实际效果分解
力的分解
已知一个分力大小方向 已知两个分力的方向
有唯一解 有唯一解
产生 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体受到的力。
重力
大小 方向
G=mg 纬度越高 g 越大,地势越高 g 越小。通常 g=9.8N/kg 竖直向下,非垂直向下,不一定沿地球半径方向。
作用点 重心:与物体形状和质量分布有关,质量分布均匀、开
关形状规则的物体,重心在几何中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相
产生 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的力。
分解类型 已知两个分力的大小
实验: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
已知一个分力的大小 F2 和另一个分力的方向θ
F2<Fsinθ F2=Fsinθ Fsinθ<F2<F F2≥F
有无数解 无解
有唯一解 有两种解 有唯一解
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发生相对运动或具有相对运动趋势时, 在接触面上产生的阻碍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 静摩擦力 0<Ff<Ffm 平衡法 牛顿第二定律法 牛顿第三定律过渡
(完整)高中物理必修1第三章相互作用思维导图
![(完整)高中物理必修1第三章相互作用思维导图](https://img.taocdn.com/s3/m/ee289639f121dd36a32d8297.png)
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发生相对运动或具有相对运动趋势时, 在接触面上产生的阻碍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 静摩擦力 0<Ff<Ffm 平衡法 牛顿第二定律法 牛顿第三定律过渡
滑动摩擦力 滑动摩擦定律 Ff=μFN 平衡法 牛顿第二定律法 牛三 与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沿接触面)
作用点 在接触点(接触力)
共点力 共同作用在同一点,或力的作用线交于一点。(力的合成与分解针对共点力)
运算法则 平行四边形定则 三角形定则 正交分解
力的运算
力的合成 |F1|-|F2|≤F 合≤F1+F2 分解原则 任何一个力都有无数的分解方式,通常要根据实际效果分解
力的分解
已知一个分力大小方向 已知两个分力的方向
有唯一解 有唯一解
分解类型 已知两个分力的大小
实验: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
已知一个分力的大小 F2 和另一个分力的方向θ
F2<Fsinθ F2=Fsinθ Fsinθ<F2<F F2≥F
有无数解 无解
有唯一解 有两种解 有唯一解
产生 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重力
大小 方向
G=mg 纬度越高 g 越大,地势越高 g 越小。通常 g=9.8N/kg 竖直向下,非垂直向下,不一定沿地球半径方向。
作用点 重心:与物体形状和质量分布有关,质量分布均匀、开
关形状规则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物体,重心在几何中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相
产生 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的力。
互
作
常见的 三种力
弹力
用
大小 胡克定律 F=kx 平衡法 牛顿第二定律法 牛顿第三定律过渡
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全集
![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全集](https://img.taocdn.com/s3/m/5e10279dbb4cf7ec4afed078.png)
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 39:动量守恒定律 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 40:热力学定律
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 23:静电场中的导体 电容器 电容
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 24:气体
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 25:磁场
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 26:交变电流
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 27:电磁感应现象 楞次定律
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 28: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及其 应用
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 29: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 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 30:磁场 磁感应强度
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 1:运动的描述 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 2:相互作用
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 3: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 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 4:力的合成与分解
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 5:牛顿第一、三定律 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 6:牛顿运动定律
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 7:摩擦力 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 8:圆周运动
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 16:电势能 电势 电势差
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 17:电荷守恒定律 库仑定律 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 18:宇宙航行
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 19:机械能守恒定律 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 20:功 功率
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 21:势能 动能及动能定理 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 22:电场 电场强度
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 9: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等 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 10:弹力
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 11:万有引力与航天 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 12:牛顿第二定律及其应用
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 13:曲线运动 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 14:静电场
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 15:机械能守恒定律 能量守 恒定律
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 31:电磁感应 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 32:电磁感应与现代生活
学科干货-----最全高中物理思维导图:40张图扫清高中三年知识点【刘希国】
![学科干货-----最全高中物理思维导图:40张图扫清高中三年知识点【刘希国】](https://img.taocdn.com/s3/m/5c309cc401f69e31433294e8.png)
学科干货-----最全高中物理思维导图:40张图扫清
高中三年知识点
史上最全的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刚学的同学便于用来理解概念、定义、定
理,高三复习的同学用来回忆,进行地毯式细节复习。
1
相互作用
2
重力基本相互作用
3
力的合成与分解
4
摩擦力
5 弹力
6
牛顿定律
7
运动的描述
8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9
圆周运动
10
曲线运动
11
万有引力与航天
12
宇宙航行
13
静电场
电场电场强度
15
电势
电荷守恒定律库仑定律
17
机械能量守恒定律
18 功功率
19 势能动能
20 磁场磁感应强度
2 1磁场
22 电磁感应现象&楞次定律
23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24 电磁感应与现代生活
25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
26 安培力洛伦兹力
27 恒定电流
28 交变电流
30 欧姆定律
32 热与热机
34 分子动理论
35 光
36 原子核
37 机械波
38 波粒二象性
39 相对论
高三复习,一定要抓好逻辑结构大框架!了解整个知识框架体系后,明确知识的重难点,抓住骨干知识点来进行复习,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哦~~分享,拯救更多还在物理苦海中挣扎的小伙伴吧!。
高中物理必修1第一章运动的描述思维导图
![高中物理必修1第一章运动的描述思维导图](https://img.taocdn.com/s3/m/ba7efd8680eb6294dd886cc7.png)
v1.0 可编辑可修改
1
机械运动:物体的空间位置随时间变化。
或者说一个物体相对另一物体的位置变化。
位置
时刻
坐
标
一维直线坐标系。
二维平面坐标系。
位移 平均速度
位置改变
定量描述位置
位置改变快慢
路程
平均
大
瞬时速度
取极限
时间间隔
速度变化率
速度变化量 矢量
平均加速度
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
标量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思维导图
既有大小又有方向,遵循矢量运算法则的物理量。
瞬时速率
光电门:极短时间的平均
时间间隔
时间间隔
时间间隔
瞬时加速度 牛顿第二定律
时刻 取极限
2。
高中物理力学思维导图(可打印)
![高中物理力学思维导图(可打印)](https://img.taocdn.com/s3/m/70c47726376baf1ffc4fad22.png)
力学知识结构图力的概念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所以每一个实在的力都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矢量性力的矢量性表现在它不仅有大小和方向,而且它的运算符合平行四边形定则。
效果力的作用效果表现在,使物体产生形变以及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两个方面。
力的合成与分解一个力的作用效果,如果与几个力的效果相同,则这个力叫那几个力的合力,那几个力叫这个力的分力。
由分力求合力的运算叫力的合成;由合力求分力的运算叫力的分解。
重力由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
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大小G =mg 。
g 为重力加速度,由于物体到地心的距离变化和地球自转的影响,地球周围各地g 值不同。
在地球表面,南极与北极g 值较大,赤道g 值较小;通常取g=9.8米/秒2。
重心的位置与物体的几何形状、质量分布有关。
任何两个物体之间的吸引力叫万有引力,2RMm GF 。
通常取引力常量G =6.67×10-11牛·米2/千克2。
物体的重力可以认为是地球对物体的万有引力。
弹力弹力产生在直接接触并且发生了形变的物体之间。
支持面上作用的弹力垂直于支持面;绳上作用的弹力沿着绳的收缩方向。
胡克定律F=kx ,k 称弹簧劲度系数。
滑动摩擦力物体间发生相对滑动时,接触面间产生的阻碍相对滑动的力,其方向与接触面相切,与相对滑动的方向相反;其大小f=μN 。
N 为接触面间的压力。
μ为动摩擦因数,由两接触面的材料和粗糙程度决定。
静摩擦力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产生相对运动趋势时,沿接触面产生与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的静摩擦力。
静摩擦力的大小随两物体相对运动的“趋势”强弱,在零和“最大静摩擦力”之间变化。
“最大静摩擦力”的具体值,因两物体的接触面材料情况和压力等因素而异。
摩擦力三种常见的力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物体的这种性质叫做惯性。
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衡量惯性的大小的物理量是质量。
高中物理思维导图
![高中物理思维导图](https://img.taocdn.com/s3/m/f51a2c6e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55.png)
第一页,共41页。
相互作用
第二页,共41页。
重力(zhònglì) 基本相互作用
第三页,共41页。
弹力(tánlì)
第四页,共41页。
摩擦力
第五页,共41页。
力的合成(héchéng)与分解
第六页,共41页。
牛顿(niú dùn)运动定律
第七页,共41页。
第三十五页,共41页。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分子(fēnzǐ)动理论
第三十六页,共41页。
气体(qìtǐ)
第三十七页,共41页。
物态(wù tài)和物态(wù tài)变 化
第三十八页,共41页。
热力学定律(dìnglǜ)
第三十九页,共41页。
谢谢(xièxie) 大家
第四十页,共41页。
牛顿(niú dùn)第一、第三定律
第八页,共41页。
牛顿第二(dìèr)定律
第九页,共41页。
曲线运动(qǔ xiàn yùn dònɡ)
第十页,共41页。
运动的合成(héchéng)与分解
第十一页,共41页。
圆周运动
第十二页,共41页。
万有引力(wàn yǒu yǐnlì)与航天
第十三页,共41页。
第三十页,共41页。
电磁感应(diàncí-gǎnyìng)
第三十一页,共41页。
楞次定律(lénɡ cìdìnɡ lǜ)
第三十二页,共41页。
法拉第电磁感应(diàncí-gǎnyìng) 定律
第三十三页,共41页。
电磁感应(diàncí-gǎnyìng)与生活
第三十四页,共41页。
交变(jiāo biàn)电流
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全集
![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全集](https://img.taocdn.com/s3/m/0e5b03549b89680202d82570.png)
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1:运动的描述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2:相互作用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3:重力基本相互作用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4:力的合成与分解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5:牛顿第一、三定律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6:牛顿运动定律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7:摩擦力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8:圆周运动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9: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等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10:弹力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11:万有引力与航天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12:牛顿第二定律及其应用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13:曲线运动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14:静电场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15:机械能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16:电势能电势电势差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17:电荷守恒定律库仑定律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18:宇宙航行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19:机械能守恒定律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20:功功率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21:势能动能及动能定理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22:电场电场强度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23:静电场中的导体电容器电容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24:气体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25:磁场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26:交变电流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27:电磁感应现象楞次定律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28: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及其应用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29: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30:磁场磁感应强度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31:电磁感应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32:电磁感应与现代生活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33:恒定电流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34:焦耳定律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35:欧姆定律电阻定律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36:安培力洛伦兹力等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37:分子动理论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38:力与机械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39:动量守恒定律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40:热力学定律。
高中物理力学思维导图(可打印)[参照]
![高中物理力学思维导图(可打印)[参照]](https://img.taocdn.com/s3/m/43d85f82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97.png)
高中物理力学思维导图(可打印)[参照]一、力学的基本概念1. 力: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可以分为接触力和非接触力。
2. 力的单位:力的单位是牛顿(N),1N是使1kg的物体产生1m/s²加速度的力。
3. 力的合成与分解:力的合成是指将多个力合成为一个力,力的分解是指将一个力分解为多个力。
二、牛顿运动定律1. 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 第二定律(加速度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物体上的合外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3. 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定律):两个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三、功与能1. 功:功是力在物体上所做的功,公式为W=F·s·cosθ,其中F是力,s是位移,θ是力与位移之间的夹角。
2. 功的单位:功的单位是焦耳(J),1J是1N的力使物体产生1m位移时所做的功。
3. 能:能是物体具有的做功的能力,可以分为动能、势能等。
四、动能定理动能定理:合外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
五、势能1. 重力势能:物体由于受到重力作用而具有的势能,公式为Ep=mgh,其中m是物体质量,g是重力加速度,h是物体的高度。
2. 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势能,公式为Ep=1/2kx²,其中k是弹簧劲度系数,x是形变量。
六、机械能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在只有重力或弹簧力做功的系统中,机械能守恒。
七、动量与动量守恒定律1. 动量:物体的动量是物体质量与速度的乘积,公式为p=mv。
2. 动量守恒定律:在封闭系统中,物体的总动量守恒。
八、碰撞1. 碰撞类型:弹性碰撞、非弹性碰撞、完全非弹性碰撞。
2. 碰撞过程:碰撞前、碰撞时、碰撞后。
3. 碰撞守恒量:动量、动能。
九、流体力学1. 流体:流体是指能够流动的物质,如气体、液体。
2. 流体压强:流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公式为P=F/A。
3. 伯努利方程:在流动的流体中,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小。
高中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思维导图
![高中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思维导图](https://img.taocdn.com/s3/m/888d8b31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bc.png)
运动的描述重要概念描述运动的物理量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交变电源的计时仪器运动图像质点参考系时刻和时间间隔位移和路程速度加速度定义: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 定义:在描述物体的运动时,用来作为参考的其他物体选取原则:任意的,一般选地面为参考系时刻:对应于时间轴上的点时间间隔:对应于时间轴上的线段位移路程: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定义: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之比公式:单位:m/s ,方向:其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物理意义: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定义:速度的变化量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之比物理意义: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公式单位: x -t 图像v -t 图像应用 可以看做质点的条件:物体的大小、形状可忽略或物体上各点的运动情况完全相同物理意义: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方向: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分类: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表示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斜率表示速度)表示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斜率表示加速度)根据纸带上点迹的疏密判断运动情况求两点间的平均速度 粗略地求瞬时速度:当时间间隔很小时,平均速度可看成某一时刻的瞬时速度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概念基本规律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自由落体运动沿一条直线,且加速度不变的运动基本公式导出公式速度公式位移公式速度位移公式平均速度公式在连续相等时间T内通过的位移差为一常数根据纸带求某点的瞬时速度根据纸带求物体运动的加速度v-t图像法:图线斜率表示加速度公式法:概念: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重力加速度:大小为10m/s^2,方向竖直向下规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所有推论及特殊规律都适应于自由落体运动相互作用——力牛顿第三定律力的合成与分解共点力的平衡摩擦力条件重力与弹力实验 基本概念 内容受力分析 一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平衡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上整体法、隔离法转化研究对象力的合成 力的分解矢量和标量合力、分力作图法、计算法效果分解法、正交分解法运算法则不同平行四边形定则 平衡状态 平衡条件方法技巧 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合力为零 整体法、隔离法,正交分解法,图解法实验: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实验: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力重力弹力 方向大小表示:力的图示、力的示意图分类:按力的性质或效果分类大小:G=mg方向:竖直向下重心:决定因素、悬挂法 产生条件:接触和形变缺一不可方向:支持面、绳与杆等三类大小:二力平衡法、胡克定律F=kx接触面间有弹力接触面不光滑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与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滑动摩擦力静摩擦力二力平衡法、最大静摩擦力运动和力的关系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超重和失重实验探究力学单位制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一定律 两类问题两种模型 从受力确定运动情况从运动情况确定受力传送带模型、板块模型 超重失重F >G 、a 向上(向上加速或向下减速)F <G 、a 向下(向下加速或向上减速)完全失重:F=0、a=g 向下目的 原理数据处理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控制变量法、补偿阻力、槽码的质量条件等列表法、图像法历史过程 内容惯性主观推断、理想实验力与运动的关系惯性与质量以及日常应用 内容 表达式特征a 与F 的关系F =ma 、力的单位(N ) 因果性、矢量性、瞬时性(瞬时加速度问题) 单位制 组成应用国际单位制、常用单位制基本量和基本单位、导出单位简化过程、检验结果、推导单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物理思维导图
2012 级一轮复习专用
第 24 页
24
共 30 页
高中物理思维导图
2012 级一轮复习专用
第 25 页
25
共 30 页
高中物理思维导图
2012 级一轮复习专用
第 26 页
26
共 30 页
高中物理思维导图
2012 级一轮复习专用
第 27 页
27
共 30 页
高中物理思维导图
2012 级一轮复习专用
第 19 页
19
共 30 页
高中物理思维导图
2012 级一轮复习专用
第 20 页
20
共 30 页
高中物理思维导图
2012 级一轮复习专用
第 21 页
21
共 30 页
高中物理思维导图
2012 级一轮复习专用
第 22 页
22
共 30 页
高中物理思维导图
2012 级一轮复习专用
第 23 页
23
共 30 页
共 30 页
高中物理思维导图
2012 级一轮复习专用
第 1页
1
共 30 页
高中物理思维导图
2012 级一轮复习专用
第 2页
2
共 30 页
高中物理思维导图
2012 级一轮复习专用
第 3页
3
共 30 页
高中物理思维导图
2012 级一轮复习专用
第 4页
4
共 30 页
高中物理思维导图
2012 级一轮复习专用
第 10 页
10
共 30 页
高中物理思维导图
20121
共 30 页
高中物理思维导图
2012 级一轮复习专用
第 12 页
12
共 30 页
高中物理思维导图
2012 级一轮复习专用
第 13 页
13
共 30 页
高中物理思维导图
2012 级一轮复习专用
第 14 页
14
共 30 页
高中物理思维导图
2012 级一轮复习专用
第 15 页
15
共 30 页
高中物理思维导图
2012 级一轮复习专用
第 16 页
16
共 30 页
高中物理思维导图
2012 级一轮复习专用
第 17 页
17
共 30 页
高中物理思维导图
2012 级一轮复习专用
第 18 页
18
共 30 页
高中物理思维导图
2012 级一轮复习专用
第 5页
5
共 30 页
高中物理思维导图
2012 级一轮复习专用
第 6页
6
共 30 页
高中物理思维导图
2012 级一轮复习专用
第 7页
7
共 30 页
高中物理思维导图
2012 级一轮复习专用
第 8页
8
共 30 页
高中物理思维导图
2012 级一轮复习专用
第 9页
9
共 30 页
高中物理思维导图
2012 级一轮复习专用
第 28 页
28
共 30 页
高中物理思维导图
2012 级一轮复习专用
第 29 页
29
共 30 页
高中物理思维导图
2012 级一轮复习专用
第 30 页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