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化(现代化)的发展历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近代化(现代化)的发展历程
一、中国近现代化的发展历程
1、起步阶段(1840~1895年)担负近代化任务的主角是地主阶级洋务派,主要在经济领域
①政治上:洋务派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并未将政治体制的近代化提上议事日程
②经济上:洋务派领导了洋务运动,民族资产阶级开始创办近代工业。
③阶级关系上: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产生,资产阶级作为独立的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④思想文化上:地主阶级改革派林则徐、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向西方学习;洋务派创办新式学堂,培养科技人才,派人出国留学。
⑤军事领域:洋务派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⑥外交领域:总理衙门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外交由传统的理藩外交向近代外交转变。
2、整体发展阶段(1895~1927年)担负近代化任务的主角是资产阶级,近代化在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的全面展开。
①政治上:政治体制的近代化有了重大突破。
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维新变法运动,想在中国建立君主立宪制。
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了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
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开展反对北洋军阀统治的斗争。
②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一是甲午战争以后民族工业初步发展,二是辛亥革命后和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
③思想文化上:维新思想与顽固派的论战、革命派与保皇派的论战、新文化运动的产生等,民主主义思想广泛传播,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初步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创立了中国共产党。
3、曲折前进阶段(1927~1949年)在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极为尖锐复杂的历史环境下,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几乎陷入绝境。
但中国无产阶级开始担负起中国近代化的任务,中国近代化进入全新发展阶段。
①经济上,国民政府统治前期,实行了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推动了经济领域近代化进程,但官僚资本的形成和垄断,又使民族工业的发展日益萎缩。
抗战期间,原有的工业在日本侵略下遭到严重摧残。
抗战胜利后,美国垄断资本与四大家族官僚资本相结合,又把中国近代化事业推人绝境。
②政治上,国民政府对日本侵略的妥协退让,对共产党、工农群众的屠杀影响了民主制度的正常发展;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根据地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制定了宪法大纲,开辟了正确革命道路,1949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基本胜利。
③思想上,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创立“工农武装割据”理论,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新路,形成了毛泽东思想。
4、腾飞阶段(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担任现代化任务的主角是无产阶级。
①政治上:新中国成立后, 由新政协会议制定的《共同纲领》起了临时宪法作用;一届人大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这一基本政治制度;不断完善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民主协商的政治制度;确立了少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
改革开放后,拨乱反正,纠正冤假错案,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包括民法、行政法、刑法、经济法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使民主政治建设趋于制度化、法律化, 为依法治国奠定了重要基础;制定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的方针,促进了祖国统一大业的进程。
②经济上:经过三大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一五计划取得经济建设巨大成就;二十年社会主义经济的探索中,又成功也有失误,特别是文化大革命,使国民经济遭受严重劫难。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基本实现了“小康”。
③思想上:1956年,提出了在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使中国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领域出现了繁荣景象。
文革后开展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肯定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随着政治经济的深入发展,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
相继产生,这些重大的思想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又推动中国不断走向变革、走向富强、走向现代化。
二、重点难点:
1、近代化与民族民主革命的关系(实现近代化与完成反帝反封建两大任务之间的关系)
近代中国面临着两大历史任务,一是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完成民族民主革命任务,二是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完成近代化任务。
近代百年的历史证明: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和取得民族独立,是实现近代化的前提和根本保证,实现近代化是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和取得民族独立的最终目的。
不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地位,不解决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掠夺和压迫,近代化就无法实现。
2、影响中国近代化的不利因素(与西方相比,中国近代化的特点)
①中国近代化存在一些先天的不利条件:现代化缺少必要的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技术、人才和思想准备不足。
近代化起步较晚,它的推动力主要不是来自内部而是来自外部,不是以民间自发创办近代企业为先导,通过自由竞争发展资本主义,而是依靠政权的力量,以官办军事工业为起点。
②中国近代化是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情况下起步的,不仅受到内部封建势力的压迫抵制,还不断遭到外部资本主义列强的剥削、排斥和摧残,发展缓慢,历经曲折。
③一开始由地主阶级中洋务派领导,资产阶级始终没有真正掌握近代化的领导权。
④近代工业结构不合理,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小,地区分布不平衡,发展严重畸形。
3、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的现代化
①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始即以推进中国的现代化为己任,从党的“一大”提出实现共产主义的理想,到“七大”提出要把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建设起来;从建国前夕以恢复经济为中心任务,到1952年提出“一化三改造”的方针,其着眼点都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实现现代化。
1954年在一届人大会议上,毛泽东提出用几个五年计划时间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化的具有现代文明程度的伟大国家。
党的“八大”提出“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1958年以后,中国共产党人在探索中国特色现代化道路的进程中,虽然发生了种种偏差,但中国共产党人实现中国现代化的目标始终没有动摇过。
即使在“文革”中,周恩来还重申了实现“四个现代化”的目标,并提出了分两步实现现代化的设想。
②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共第二代领导集体对中国现代化道路的探索更是成绩卓著:
a.邓小平提出工业、农业、国防、科技的现代化中,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观点。
b.提出了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设计了我国改革开放的蓝图。
“文革”结束后,邓小平最早提出工作重心转移,最早提出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最早提出一系列实施改革开放的方针,并作出一系列改革开放的决策。
c.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裕。
d.提出了现代化建设分三步走的战略。
e. 1992年小平南巡讲话中,特别提出了计划和市场都是资源配置的手段,社会主义有市场,资本主义也有计划,为党的十四大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指明了方向,使我国改革开放进入了新阶段。
③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致力于理论创新,又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江泽民“三个代表”思想的提出,标志着中共对自己的使命有了进一步认识。
使全党认识到,中国式的现代化应该是社会主义的、“先进”的现代化,符合时代潮流的现代化,是经济、资源、人口、科技、环保、文化等方面全面协调发展的现代化。
4、中国近代化的启示:
①国家独立、政权巩固、秩序稳定是实现近代化的必要前提;
②必须解决农业问题,才能加快近代化进程,为近代化提供支撑;
③对外开放、兼收并蓄,国家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④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⑤科教兴国是现代化的关健;
⑥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根据我国具体情况做出科学决策。
二、跟踪训练
1.(2000年高考)在我国最早出现的近代企业是
A.洋务派兴办的企业 B.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C.外商企业
D.官僚资本主义企业
2.中国近代资本主义企业之“近代”的实质是:
A.由私人投资兴办
B.产生和发展于中国近代
C.不是工场手工业而是机器生产
D.受外商企业刺激而产生
3.我国早期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主要分布在上海、广州、天津等沿海城市,这客观上反映出
A.这些地方地理位置优越
B.外资和洋务企业的刺激作用
C.清政府扶植沿海企业
D.受西方入侵最早,自然经济解体的程度较深
4.有人认为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是“先天不足,后天畸形”。
“先天不足”指的是
A.中国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缺乏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
C.投资者主要来源于官僚、地主、和商人
D.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5.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进程的主要影响是,
A.开始了中国早期的工业化进程
B.初次实践了”师夷长技”的思想
C.建立了中国第一支近代海军
D.促成了统治集团内部的分化
6.(2001广东卷):与早期维新派相比,康梁维新派的特点在于
A.主张实行“君民共主”的政治制度
B.对洋务运动有所批评
C.出版书刊宣传维新思想
D.开展了有一定群众基础的变法运动
7.辛亥革命的伟大历史功绩在于
A.改变中国近代社会的性质
B.是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
C.使中国出现了政党政治
D.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8.有人说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继续,是对辛亥革命的“补课”。
其含义主要是指
A.主张民主共和
B.深入学习西方文化
C.挽救民族危亡
D.彻底批判封建正统思想
9.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
A.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B.对个体农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
C.对个体手工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
D.对资本主义实行社会主义改造
1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朝廷建立学校,选取生员,免其丁粮,厚以禀膳,……全要养成贤才以供朝廷之用。
讲生当上报国恩,下立人品,……学为忠臣清官。
--------1652年清政府颁全国学校“卧碑”序文
材料二无论何等学堂,均以忠孝为本,以中国经史之学为基。
俾学生心术壹归于纯正,而后以西学瀹(渗透)其智识,练其艺能,务期他日成材,各适实用,以仰副国家造就通才,慎防流弊之意。
-------- 清末“新政”期间的《重订学堂章程》
材料三各种教科书,务合乎共和国宗旨,清学部颁行之教科书一律禁用。
凡民间通行之教科书,其中如有尊崇满清朝廷及旧时官制、军制等课,……应由各书局自行修改,……如学校教员遇有教科书中不合共和宗旨者,可随时删改。
……小学读经课一律废止。
-----------南京临时政府颁《普通教育暂行办法》
回答:
(1)对比材料二和材料一、三,概括清末“新政”教育改革在教育内容、培养目标方面有什么进步和局限;(7分)
(2)指出这一教育改革的背景和指导思想。
(8分)
11. 鸦片战争后,中国在沦为半殖民地的同时也开始了近代化的历程。
概括指出在19实际中叶至1919年的近代化的历程中,中国在政治制度、生产方式、社会阶级构成以及教育、科学诸方面的重大变化。
(13分)
答案要点
10:(15分)(1)教育内容:西学成为重要内容,仍保留经史之学和清朝典制:培养目标:主要不再是“忠臣清官”,而是从事实际事务的“通才”。
在一定程度上顺应了近代化的要求,但没有完全革除封建因素。
(7分)
(2)背景:内忧外患;西学东渐。
(4分)
指导思想:强调教育学生“以忠孝为本”,以西学丰富其知识,增强其技能(答“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亦可)。
(4分)
11、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共和政体。
产生了近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产生了资产阶级、工人阶级等新的阶级。
出现了新式学堂。
引进了西方先进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