钼蓝比色法测定斯越橘成熟果实中还原型抗坏血酸含量及体系优化
植物中抗坏血酸含量检测方案设计与抗衰老分析实验中注意事项
![植物中抗坏血酸含量检测方案设计与抗衰老分析实验中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18edfeee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4c.png)
植物中抗坏血酸含量检测方案设计与抗衰老分析实验中注意事项实验概要测定植物中的抗坏血酸含量。
实验原理还原型抗坏血酸(AsA)可以把铁离子还原成亚铁离子,亚铁离子与红菲咯啉(4,7-二苯基-1,10-菲咯啉,BP)反应,形成红色螯合物,对534nm波长的吸收值与AsA含量正相关,故可用比色法测定。
脱氢抗坏血酸(DAsA)可由二硫苏糖醇(DTT)还原成AsA;测定AsA总量,从中减去还原型AsA即为DAsA含量。
主要试剂5%三氯乙酸(TCA);20%TCA;无水乙醇溶液;0.4%磷酸-乙醇溶液;0.5%BP-乙醇溶液;0.03%FeCl3-乙醇溶液;0.6g/LDTT;Na2HPO4-NaOH 溶液:以0.2mol/LNa2HPO4和1.2mol/LNaOH等量混合;60mmol/LDTT-乙醇。
主要设备离心机;分光光度计;研钵;试管。
实验材料受干旱、高温、低温等逆境胁迫的植物叶片或衰老的植物器官。
实验步骤1.制作标准曲线配制浓度为2,4,6,8,10,12,14mg/L的AsA系列标准液。
各取1.0ml于试管中,加入1.0ml5%TCA,1.0ml乙醇,摇匀。
再依次加入0.5ml0.4%H3PO4-乙醇,1.0ml0.5%BP-乙醇,0.5ml0.03%FeCl3-乙醇,总体积5.0ml。
将溶液置于30℃下反应90min,然后测定A534。
以AsA 浓度为横坐标,以A534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求出线性方程。
2.提取取植物叶片1.0g,按1︰5(W/V)加入5%TCA研磨,离心(4000×g)10min,上清液供测定。
3.测定AsA测定取1.0ml样品提取液于试管中,按上述测标准液相同的方法进行测定,并根据标准曲线计算AsA含量。
DAsA测定向1.0ml样品液中加入0.5ml60mmol/LDTT-乙醇溶液,用Na2HPO4-NaOH混合液,将溶液pH调至7~8。
置于室温下10min,使DAsA 还原。
越橘果实中的活性成分及其药用保健机能
![越橘果实中的活性成分及其药用保健机能](https://img.taocdn.com/s3/m/20f18e1e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35.png)
越橘果实中的活性成分及其药用保健机能
李亚东
【期刊名称】《农产品加工·综合刊》
【年(卷),期】2007(000)012
【摘要】@@ 1.越橘果实的成分rn越橘果实是以花青甙为主的深蓝色,味酸甜,稍有黏性的果胶质,并有香味.rn(1)糖、酸和维生素类果实里糖的含量随着成熟度而增加,糖度最高可达1 3%左右.越橘成熟果实中的糖主要是果糖和葡萄糖,占90%以上,果糖与葡萄糖的比例维持在1∶1.2左右.果实中有机酸含量随着果实的成熟而减少,成熟时有机酸含量维持在1%左右.
【总页数】2页(P10-11)
【作者】李亚东
【作者单位】吉林农业大学小浆果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2
【相关文献】
1."精喹禾灵"乳油在越橘果实及土壤中的残留动态 [J], 邹荣仟;吴德杰;吴林;李亚东;张志东;刘海广
2.越橘果园土壤和果实中重金属元素含量的测定分析 [J], 姜晶;吴林;唐雪东;赵珊珊;李亚东;张志东;刘海广
3.越橘果实中花青素含量及抗氧化能力分析 [J], 苏丁;蔡位辉;张德巧;吴明宪
4.蓝莓果实的成分及保健机能 [J], 李亚东;张志东;吴林
5.钼蓝比色法测定笃斯越橘成熟果实中还原型抗坏血酸含量及体系优化 [J], 谭智文;宋春艳;郑美香;崔百会;宗成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橘子中还原型抗坏血酸的测定 - 华北理工大学教务处
![橘子中还原型抗坏血酸的测定 - 华北理工大学教务处](https://img.taocdn.com/s3/m/75b48dd8c1c708a1284a44e7.png)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实习指导华北煤炭医学院预防医学系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学科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实习指导周瑞华宁鸿珍唐咏梅刘辉编著2008-4目录实验一、蛋白质功效比值的课题设计 (3)实验二、荧光法测定食物中的核黄素 (10)实验三、食品中还原型抗坏血酸的测定 (13)实验四、营养调查 (17)实验五、食品中亚硝酸盐含量测定 (24)实验六、鲜奶的卫生质量检验 (26)实验七、食用油脂的卫生检验 (30)实习八、白酒中甲醇的测定 (33)实习九、营养卫生音像 (35)实习十、食品卫生音像 (35)实验一蛋白质功效比值的课题设计一、学习内容(一)目的、意义与应用本实验的目的在于掌握蛋白质功效比值(PER)的概念及意义,了解动物实验的设计、分组及动物饲料的配制等。
蛋白质功效比值(PER):是测定蛋白质生物利用率最常用的方法,其定义为在严格规定的条件下,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幼龄动物每摄入1g待测蛋白所增加的体重克数。
本方法是美国公职分析化学协会(AOAC)推荐的测定食物蛋白质营养效应的官方标准之一,国际上广泛应用。
本方法方便、具体,但由于没有考虑维持生命所需蛋白质的量,动物摄入的蛋白质克数与体重增加之间并不成线性关系。
常以已经标定的酪蛋白(标准参考蛋白)的PER值为2.5,以此校正测得的PER值。
本法适用于含氮量高于1.80%的物质。
(二) 实验动物及分组要求用同一来源、同一品系、年龄相近、刚断奶(出生21~28天)的雄性大鼠。
动物在实验室适应3-7天才能投入实验使用。
每一种待测样品设一个实验组,外加一个参考(标准)酪蛋白组(阳性对照组)。
大鼠按体重顺序,以随机区组法分组,每组动物不少于10只,每组动物数相同。
各组动物平均体重组间差不大于5g,组内个体差不大于10g。
(三) 动物饲料配方在配制饲料前,应先测定样品中各种营养素的含量(蛋白质、脂肪、水分、纤维素和灰分),以使各组实验饲料及参考酪蛋白组饲料间各种营养素相等(达到AOAC标准),其中蛋白质含量控制在9.09%,使之相互之间具有可比性。
维生素C含量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维生素C含量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431b5d37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f3.png)
食品科技维生素C是水溶性维生素的一种,也是具有不饱和结构的己糖酸内酯。
作为一种较强的抗氧化剂及自由基清除剂,它主要具有预防衰老、增强机体的免疫和抗应激能力,以及调节机体代谢反应的功能[1]。
维生素C在新鲜的水果、蔬菜中含量都较丰富,但人体不能合成及贮存维生素C[2],必须从食物或药品中获得以维持机体的正常生理代谢过程。
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对于饮食、保健、医疗等各个领域均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目前,常采用的检测方法有以下几种。
1 滴定法1.1 2,6-二氯靛酚滴定法2,6-二氯靛酚也可称作二氯酚靛酚,碱性条件下或其氧化态表现为深蓝或蓝色,反之则呈粉红或红色。
2,6-二氯靛酚的标准溶液是一种碱性蓝色染料,用于滴定含还原型维生素C的酸性样液,维生素C发生氧化反应转变成脱氢抗坏血酸,2,6-二氯靛酚染料则发生还原反应呈现无色。
滴定终点处稍过量的染料使酸性样液呈现微红色。
根据染料的消耗体积计算样品中维生素C的含量。
此方法检测维生素C含量虽方便快捷,可以一次测定大量样品,但只能测定还原型抗坏血酸,且易受其他还原性物质和有色物质[3]的干扰。
1.2 直接碘量法直接碘量法或碘滴定法,常被应用于维生素C的检测中,其检测原理基于碘单质对维生素C的氧化能力。
以淀粉作为指示终点的指示剂,用碘标准溶液对含维生素C的样液进行滴定,待氧化还原反应完成时,多余的碘单质与指示剂将反应生成蓝色的络合物,指示滴定终点。
由滴定过程中滴定液的消耗体积换算数量关系得到样品中维生素C的含量。
直接碘量法测量成本较低、变色敏锐、结果可靠,但碘溶液本身的腐蚀性和不稳定性导致其标准溶液配制和标定过程烦琐,耗时较长[4]。
2 荧光法荧光法或荧光分析法,以活性炭作为氧化剂,与样品中没有荧光的维生素C起氧化还原作用,生成脱氢抗坏血酸,脱氢抗坏血酸再与荧光底物邻苯二胺反应生成荧光物质,其荧光强度与维生素C的浓度在某种条件下表现出正相关。
在检测试样中的维生素C含量时,由于硼酸与脱氢抗坏血酸形成的络合物不与邻苯二胺发生反应,空白试验组可加入硼酸作脱氢抗坏血酸的掩蔽剂,以此检测试样中各种杂质的总荧光值,排除其光谱干扰[6]。
还原型维生素C含量的研究
![还原型维生素C含量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16f3f8de360cba1aa811da8b.png)
北方园艺 2011( 01) : 8~ 12
钼蓝比色法测定沙田柚果肉中还原型 维生素 C 含量的研究
刘 绍 俊1 , 牛 英2 , 刘 冰 浩2 , 陈 国 平2
( 1. 广西师范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 广西 桂林 541004; 2. 广西柑桔研究所, 广西 桂林 541004)
摘 要: 以沙田柚果肉和 VC 标准液为试材, 探讨钼蓝比色法测定沙田柚果肉最佳条件。结 果表明: 测定波长为 700 nm, 3% 偏磷酸 醋酸用量为 1. 5 mL, 5% 硫酸和 5% 钼酸铵用量均为 2 mL, 30 水浴显色 20 min, 取出自然冷却至室温, 再放置 1 h 后测定。该方法数据的稳定性和准 确性好, 适合少量和批量样品 的测定。试验测得沙田柚 果肉中还原型维生素 C 平均含量 为114. 63 mg/ 100g 。 关键词: 沙田柚; 钼蓝比色法; 还原型维生素 C; 波长 中图分类号: S 666. 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1- 0009( 2011) 01- 0008- 05 维生素 C 是一种抗坏血病的因子, 能促进胶原的生 物合成, 利于组织创伤的愈合, 增强毛细血管壁的强度, 增加机体对外界环境的应激能力, 是人体生命正常活动 不可缺少的微量营养素[ 1 2] 。人体不能自身合成维生素 C, 必须通过食物摄取, 而维生素 C 主要以还原型的 L 抗 坏血酸存在于新鲜的水果和蔬菜中。据报道, 沙田柚果 中富含维生素 C, 其含量高达 123 mg/ 100g , 居水果之
[ 17]
。目前, 用于沙田柚果肉维生素 C 的
测定方法有 2, 6 二氯靛酚法[ 18] 、 碘量法[19] 、 2, 4 二硝基 苯肼比色法[ 7] 和液相色谱法[ 20] 。 2, 6 二氯靛酚法和碘 量法属传统的滴定方法, 操作简单, 但要求整个操作过 程迅速, 滴定终点不好判断, 并且溶液需定期标定; 2, 4 二硝基苯肼比色法是一种全量测定法, 不能单独测定还 原型维生素 C, 操作时间长, 操作要求较严格, 涉及试剂 较多; 液相色谱法虽然具有灵敏度高, 选择性好等优点,
磷钼蓝光度法测定片剂中的抗坏血酸
![磷钼蓝光度法测定片剂中的抗坏血酸](https://img.taocdn.com/s3/m/31578b3e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1a.png)
磷钼蓝光度法测定片剂中的抗坏血酸
马卫兴;徐茂军
【期刊名称】《华西药学杂志》
【年(卷),期】1995(10)4
【摘要】以抗坏血酸为还原剂,借磷钼蓝光度法测定了制剂中的抗坏血酸含量,抗坏血酸浓度与吸光度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8;结果与2,6-二氯吲哚酚滴定法一致。
【总页数】2页(P240-241)
【关键词】维生素C;片剂;磷钼蓝光度法
【作者】马卫兴;徐茂军
【作者单位】淮海工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77.23;R927.2
【相关文献】
1.铋磷钼蓝光度法测定铁矿石中磷含量的不确定度评定 [J], 陶俊
2.铋磷钼蓝光度法测定铁矿石中磷含量的不确定度评定 [J], 陶俊
3.抗坏血酸—锑催化—钼蓝光度法测定人发中的微量磷 [J], 邹宗祥
4.锑磷钼蓝光度法测定轴承钢中的磷含量及测定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 [J], 栗中秋
5.铋磷钼蓝光度法测定铁矿石中磷含量的不确定度评定 [J], 王鹏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磷铋钼蓝分光光度法测定水果、蔬菜及饮料中L-抗坏血酸
![磷铋钼蓝分光光度法测定水果、蔬菜及饮料中L-抗坏血酸](https://img.taocdn.com/s3/m/c565625b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e8.png)
磷铋钼蓝分光光度法测定水果、蔬菜及饮料中L-抗坏血酸李晓东【摘要】Bi3+与Mo(Ⅵ)和PO43-在硫酸介质中反应生成黄色的磷铋钼杂多酸,然后被L-抗坏血酸还原为磷铋钼蓝,据此建立了分光光度法测定水果、蔬菜及饮料中L-抗坏血酸的方法.优化的试验条件如下:① 测定波长为710 nm;② 1.95×10-2mol·L-1磷酸二氢钾溶液的用量为3.0 mL;③6.51×10-2mol·L-1钼酸铵溶液的用量为4.0 mL;④2.06×10-4mol·L-1硝酸铋溶液的用量为1 mL;⑤ 硫酸的浓度为0.16 mol·L-1;⑥ 反应温度为室温.L-抗坏血酸的质量浓度在4~120 mg·L-1内与其对应的吸光度呈线性关系,表观摩尔吸光率为3.59×103L·mol-1· cm-1,检出限(3s/k)为0.2 mg·L-1.方法用于水果、蔬菜及饮料样品的分析,加标回收率为98.0%~102%,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 11)为1.1%~2.3%.%In sulphuric acid medium,Bi3+,Mo(Ⅵ)and PO43- can react to produce yellow phosphorus bismuth molybdenum heteropoly acid,which is then reduced to phosphorus bismuth molybdenum blue byL-ascorbic acid.Based on this reaction,a spectrophotometric method for determination ofL-ascorbic acid in fruits,vegetables and beverages was established.The optimized conditions found were as follows:①wavelength of determination was 710 nm;②amount of 1.95×10-2mol·L-1KH2PO4solution was 3.0 mL;③ amount of 6.51×10-2mol·L-1 ammonium molybdate solution was 4.0 mL;④amount of 2.06×10-4mol·L-1bismuth nitrate solution was 1 mL;⑤ concentration of H2SO4was 0.16 mol·L-1;⑥ temperature of reaction was room temperature.Linear relationship between values of absorbance and mass concentration ofL-ascorbic acid was obtained in the range of 4-120 mg·L-1,with apparent mol ar absorptivity of 3.59×103L·mol-1·cm-1and detection limit(3s/k)of 0.2 mg·L-1.The proposed method was applied to the analysis of samples of fruits,vegetables and beverages, giving values of recovery and RSD′s(n= 11)in the ranges of 98.0%-102%and 1.1%-2.3%respectively.【期刊名称】《理化检验-化学分册》【年(卷),期】2018(054)005【总页数】5页(P579-583)【关键词】分光光度法;L-抗坏血酸;磷铋钼蓝;水果;蔬菜;饮料【作者】李晓东【作者单位】吉林建筑大学松辽流域水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长春130118;吉林建筑大学基础科学部,长春13011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657.32维生素C(VC)又称为抗坏血酸(AA),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
实验二固蓝盐比色法测定还原型抗坏血酸
![实验二固蓝盐比色法测定还原型抗坏血酸](https://img.taocdn.com/s3/m/4dfee1d7700abb68a882fb2d.png)
(三)仪器与试剂 1.试剂 (1) 2 mol/L乙酸溶液 吸取 11.6 mL冰醋酸,加水稀释至 100 mL。 (2) 0.5mol/L乙酸溶液吸取29mL冰醋酸,加水稀释至100 mL。 (3) 0.25mol/L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溶液称取 9. 3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C10H14 N2O8 Na2· 2H2O)加水并加热使之溶解,冷却并稀释至100 mL。 (4)蛋白质沉淀剂 ①乙酸锌溶液称取 22.0 g乙酸锌[Zn(CH3COO)2· 2H2O],加 3mL冰醋酸溶 于水并稀释至100 mL。。 ②亚铁氰化钾溶液称取 10.6 g亚铁氰化钾[K4Fe(CN)6· 3H2O],加水溶解至 100 mL。 (5)显色剂固蓝盐 B(Fast Blue Salt B)溶液准确称取 0.2 g固蓝盐 B,加水于 100mL棕色容量瓶中定容。该溶液在室温下贮存可稳定3d以上。 (6)抗坏血酸标准储备溶液精密称取0.2000 g抗坏血酸,加 20mL 2 mol/L 乙酸溶液,溶解后移入 100 mL棕色容量瓶中,用水定容并混匀。此溶液相当于 2.0 mg/mL抗坏血 酸(10℃下冰箱内贮存可稳定2d)。 (7)抗坏血酸标准使用溶液用移液管精密吸取 5.0 mL抗坏血酸标准储备溶液 于100 mL棕色容量瓶内。加 5 mL 2mol/L乙酸溶液并用水定容。此溶液相当于 100 μg/mL抗坏血酸(临用时配制)。
(五)结果计算 按式(3-14)计算样品中抗坏血酸含量, 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二位。
式中 X——每百克(或百毫升)样品中抗坏血酸含量,mg; C——试样测定液中抗坏血酸含量,μg; m——试样质量或体积,g或mL; V2——试样处理液总体积,mL; V1——测定时所取溶液体积,mL。
(六)注意事项及说明 1.蛋白性食品常指奶粉、豆粉、乳饮料、强化 食品等。 2.蛋白性试样比色测定时,以试剂空白管为参 比的目的,在于消除蛋白质沉淀剂可能产生的呈色 物质,减少实验误差。 (七)思考题 1.比较 2,4二硝基苯肼法与固蓝盐 B比色法测 定抗坏血酸的适用性。 2.样品溶液制备时加入乙酸溶液有何目的?对 蛋白性食品若不进行除蛋白步骤,会对实验产生哪 些影响?
钼蓝比色法测定还原型维生素c
![钼蓝比色法测定还原型维生素c](https://img.taocdn.com/s3/m/377db0d7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d7.png)
钼蓝比色法测定还原型维生素c
维生素C(L-抗坏血酸),又称L-维生素C,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通常是指偶氮腈
甲醛(L-3(2)-羟基-3-甲氧基-L-抗坏血酸)。
它在人体内可作为一种水溶性的抗氧化
剂而被提及,也可作为脂溶性Neuroprotection物质,例如尿苷酸和类胡萝卜素的亚化物。
因为它有抗氧化作用,可以帮助人体免受自由基的损害,有助于缓解因多重因素引起的细
胞老化。
维生素C具有两性,既可以当还原剂,又可以作为氧化剂,所以它经常被用来表征物
质中是否有未发生反应的还原型氧化物存在、计算氧化还原体系反应的平衡常数、测试化
学物质的还原性。
(1)准备硫代硫酸钠0.1mol/L(可以用巴马库罗素标准溶液),混合液(即被测物质)和检验液(维生素C标准溶液)。
(2)加入硫酸钼蓝溶液,搅拌均匀,以把所有的液体拌和在一起。
(3)将被测混合液中,加入当量量的硫酸钠,以使此混合液的pH值遵循此钼蓝比
色法的标准条件。
(4)通过调节pH值,在5.5-6.5的范围内,以确定最佳的发色条件,以生成发色的
标准曲线。
(5)查看ID色程来对比发色之前后的变化,若被测样本中含有颜料,二者之间发色
变化明显,可知该混合液中存在还原维生素C存在。
(6)最终,通过所观察的发色量和检验液的发色量的比较,可得出被测样本中维生
素C的浓度。
维生素c测定方法
![维生素c测定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10c5099c680203d8ce2f2432.png)
维生素C的测定方法郑世豪{摘要}:维生素C亦称抗坏血酸,具有氧化还原功能,广泛参与细胞间质的合成及解毒过程等作用,它能帮助减低臭氧、二氧化碳等空气污染毒性抑制膳食中有致癌作用的亚硝胺的合成,还具有降低血铅浓度的作用,既能保持皮肤弹性,延缓衰老,又有助于消除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素之一,故许多人把它作为防病治病的灵丹妙药,殊不知应用合理与否,会产生不同的作用。
{关键词}:维生素C 测定原理、检测方法引言维生素C是可溶于水的无色结晶,是一种分子结构最简单的维生素。
维生素C有防治坏血病的功能,所以在医药上常把它叫做抗坏血酸。
维生素C 在水溶液中易被氧化,在碱性条件下易分解,在弱酸条件中较稳定,维生素C开始氧化为脱氢型抗坏血酸(有生理作用)。
维生素C能保持巯基酶的活性和谷胱甘肽的还原状态,起解毒作用等。
其广泛存在于植物组织中,新鲜的水果、蔬菜,特别是枣、辣椒、苦瓜、柿子叶、猕猴桃、柑橘等食品中含量尤为丰富。
准确测定维生素C的含量,对饮食健康、医疗保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总结近年来的文献报道维生素C测定方法主要有滴定法、荧光法、光度分析法、高效液相色谱法。
滴定法测定维生素C1.1测定原理2,6一二氯靛酚法和碘量法是较常见的滴定测定维生素C的方法。
还原型抗坏血酸还原染料2,6一二氯靛酚,该染料在酸性中呈红色,被还原后红色消失。
还原型抗坏血酸还原2,6一二氯靛酚后,本身被氧化成脱氢抗坏血酸。
在没有杂质干扰时,一定量的样品提取液还原标准2,6-二氯靛酚的量与样品中所含维生素C的量成正比。
碘量法的原理:维生素C包括氧化型、还原型和二酮古乐糖酸三种,当用碘滴定维生素C时,所滴定的碘被维生素C还原为碘离子,随着滴定过程中维生素C全被氧化,所滴入的碘将以碘分子形式出现。
碘分子可以使含指示剂(淀粉)的溶液产生蓝色,即为滴定终点。
1.2测定操作2,6一二氯靛酚法:取适量的样品可食部,加入100 mL 2%草酸溶液,制成匀浆。
维生素c测定方法
![维生素c测定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630fab6d0242a8956bece4b2.png)
维生素C的测定方法郑世豪{摘要}:维生素C亦称抗坏血酸,具有氧化还原功能,广泛参与细胞间质的合成及解毒过程等作用,它能帮助减低臭氧、二氧化碳等空气污染毒性抑制膳食中有致癌作用的亚硝胺的合成,还具有降低血铅浓度的作用,既能保持皮肤弹性,延缓衰老,又有助于消除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素之一,故许多人把它作为防病治病的灵丹妙药,殊不知应用合理与否,会产生不同的作用。
{关键词}:维生素C 测定原理、检测方法引言维生素C是可溶于水的无色结晶,是一种分子结构最简单的维生素。
维生素C有防治坏血病的功能,所以在医药上常把它叫做抗坏血酸。
维生素C在水溶液中易被氧化,在碱性条件下易分解,在弱酸条件中较稳定,维生素C 开始氧化为脱氢型抗坏血酸(有生理作用)。
维生素C能保持巯基酶的活性和谷胱甘肽的还原状态,起解毒作用等。
其广泛存在于植物组织中,新鲜的水果、蔬菜,特别是枣、辣椒、苦瓜、柿子叶、猕猴桃、柑橘等食品中含量尤为丰富。
准确测定维生素C的含量,对饮食健康、医疗保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总结近年来的文献报道维生素C测定方法主要有滴定法、荧光法、光度分析法、高效液相色谱法。
滴定法测定维生素C测定原理2,6一二氯靛酚法和碘量法是较常见的滴定测定维生素C的方法。
还原型抗坏血酸还原染料2,6一二氯靛酚,该染料在酸性中呈红色,被还原后红色消失。
还原型抗坏血酸还原2,6一二氯靛酚后,本身被氧化成脱氢抗坏血酸。
在没有杂质干扰时,一定量的样品提取液还原标准2,6-二氯靛酚的量与样品中所含维生素C的量成正比。
碘量法的原理:维生素C包括氧化型、还原型和二酮古乐糖酸三种,当用碘滴定维生素C时,所滴定的碘被维生素C还原为碘离子,随着滴定过程中维生素C全被氧化,所滴入的碘将以碘分子形式出现。
碘分子可以使含指示剂(淀粉)的溶液产生蓝色,即为滴定终点。
测定操作2,6一二氯靛酚法:取适量的样品可食部,加入100 mL 2%草酸溶液,制成匀浆。
取同一样品匀浆10g,加入1%草酸溶液20 mL,摇匀,用滤纸过滤,取5mL过滤液于锥形瓶中,用2,6一二氯靛酚钠盐溶液滴定(1 mL≈mgVitC),以淡红色存在30 s内不褪色为滴定终点。
维生素C不同的测定方法及各种方法优缺点比较
![维生素C不同的测定方法及各种方法优缺点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d26b01deb9f3f90f76c61b73.png)
维生素C不同的测定方法及各种方法优缺点比较目前研究维生素C测定方法的有很多,如荧光法、2,6-二氯靛酚滴定法、2,4-二硝基苯肼法、光度分析法、化学发光法、电化学分析法及色谱法等,各种方法对实际样品的测定均有满意的效果。
目前国内维生素C含量测定仍以光度法为主流,但近年来色谱法,特别是HPLC 法上升趋势尤为明显。
一、荧光法1.原理样品中还原型抗坏血酸经活性炭氧化成脱氢型抗坏血酸后,与邻苯二胺(OPDA)反应生成具有荧光的喹喔啉(quinoxaline),其荧光强度与脱氢抗坏血酸的浓度在一定条件下成正比,以此测定食物中抗坏血酸和脱氢抗坏血酸的总量。
脱氢抗坏血酸与硼酸可形成复合物而不与OPDA反应,以此排除样品中荧光杂质所产生的干扰。
本方法的最小检出限为0.022 g/ml。
2.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蔬菜、水果及其制品中总抗坏血酸的测定二、2,6-二氯靛酚滴定法(还原型VC,GB/T6195—1986)1、原理:还原型抗坏血酸还原染料2,6-二氯靛酚,该染料在酸性中呈红色,被还原后红色消失。
还原型抗坏血酸还原2,6-二氯靛酚后,本身被氧化成脱氢抗坏血酸。
在没有杂质干扰时,一定量的样品提取液还原标准2,6-二氯靛酚的量与样品中所含维生素C的量成正比。
本法用于测定还原型抗坏血酸,总抗坏血酸的量常用2,4-二硝基苯肼法和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
2、优点简便、快速、比较准确等,适用于许多不同类型样品的分析。
3、缺点2,6一二氯靛酚法虽然简便,但是药品价格昂贵。
而且不能直接测定样品中的脱氢抗坏血酸及结合抗坏血酸的含量,易受其他还原物质的干扰。
如果样品中含有色素类物质,将给滴定终点的观察造成困难。
三、分光光度法1、原理:维生素C在空气中尤其在碱性介质中极易被氧化成脱氢抗坏血酸,pH>5,脱氢抗坏血酸内环开裂,形成二酮古洛糖酸。
脱氢抗坏血酸,二酮古洛糖酸均能和2,4-二硝基苯肼生成可溶于硫酸的脎,脎在500nm波长有最大吸收。
抗坏血酸_钼蓝光度法测定油脂中磷脂含量的研究_万楚筠
![抗坏血酸_钼蓝光度法测定油脂中磷脂含量的研究_万楚筠](https://img.taocdn.com/s3/m/ed32621abb68a98271fefada.png)
收稿日期:2005-10-26作者简介:万楚筠(1980-),男,工学硕士;主要从事食品科学方面的研究工作。
文章编号:1003-7969(2006)04-0046-04 中图分类号:T Q64519+6 文献标识码:A抗坏血酸-钼蓝光度法测定油脂中磷脂含量的研究万楚筠,黄凤洪,李文林(中国农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430062武汉市武昌区徐东二路2号) 摘要:对国标(G B 5537-1985)中钼蓝比色测磷脂的方法进行了改进,采用混酸湿法消化样品,并用抗坏血酸代替具有致癌性的硫酸肼作为显色还原剂。
对显色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后,测定了两种油品的磷脂含量,结果表明该方法方便、快速,准确度较高。
关键词:油脂;磷脂;抗坏血酸;钼蓝;分光光度法;消化 油脂中磷脂含量的测定现有国家标准方法(G B5537-1985),其中的钼蓝比色法具有准确性高,重现性好等优点。
但该方法也有明显的缺点[1,2]:①测定花费时间较长,一般需4~8h 才能出分析结果;②操作步骤多,过程繁琐;③使用的还原剂———硫酸肼是一种致癌物质,对实验人员有一定的危害。
鉴于国标方法的上述缺点,对其进行了适当改进:采用混酸湿法消化油样,并采用抗坏血酸作为还原剂。
本文主要探讨抗坏血酸还原钼蓝测定磷的条件,并对方法的稳定性、精密度和准确性进行了研究。
1 材料与方法111 实验试剂磷酸二氢钾、钼酸铵、浓硫酸、浓硝酸、抗坏血酸、过氧化氢、氯仿、冰醋酸、乙二胺四乙酸二钠、酚酞。
112 实验仪器电炉、恒温水浴锅、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电子分析天平、电子pH 计、手动移液器。
113 实验方法11311 10%的抗坏血酸配制[3] 称取15100g 抗坏血酸,0115g E DT A -2Na ,610m L 冰醋酸,加水溶解,定容于150m L 棕色容量瓶中,放入冰箱中于4℃保存,作为抗坏血酸贮备液,临用时,用小棕色试剂瓶盛取适量,作为抗坏血酸应用液。
11312 钼酸铵及硫酸溶液的配制 准确称取30g钼酸铵溶于500m L 水中,然后注入塑料瓶[4]中密封保存。
食品中还原型抗坏血酸的测定实验报告
![食品中还原型抗坏血酸的测定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0e1de5b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84.png)
食品中还原型抗坏血酸的测定(一)固蓝B盐比色法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食品中抗坏血酸的分光光度法。
本标准适用于各类食品中的还原型抗坏血酸的测定。
本标准不适用于脱氢行抗坏血酸的测定。
2 原理在乙酸溶液中,抗坏血酸与固蓝盐B反应生成黄色的草酰肼–2–羟基丁酰内酯衍生物,在最大吸收波长420处测定吸光度,与标准系列比较定量。
3 试剂3.1 乙酸溶液(12%)吸收12mL冰乙酸,加水稀释至100mL。
3.2 乙酸溶液(2%)吸收2mL冰乙酸,加水稀释至100mL。
3.3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溶液(35g/L)称取3.5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C10H14N2O8Na·2H2O]于水中,加热使之溶解后,放冷,并稀释至100 mL。
3.4 蛋白沉淀剂3.4.1 乙酸锌溶液(220g/L)称取22.0g乙酸锌[Zn(CH3COO)2·2H2O],加3 mL冰乙酸溶于水,并稀释至100 mL。
3.4.2 亚铁氰化钾溶液(106g/L)称取10.6g亚铁氰化钾[K4Fe(CN)4·3H2O],加水溶解至100 mL。
3.5 显色剂固蓝盐B(Fast Blue Salt B)溶液(2g/L):准确称取0.3125g固蓝盐B,加水溶解于100 mL。
3.6 抗坏血酸标准储备溶液(2.0mg/mL)精密称取0.2000g抗坏血酸,加20 mL乙酸溶液(12%),溶解后移入100 mL棕色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
此溶液每毫升相当于2.0mg抗坏血酸(10℃下冰箱内贮存在2d内稳定)。
3.7 抗坏血酸标准使用液(0.1g/L)用移液管精密吸取5.0 mL抗坏血酸标准储备溶液(2.0g/L)于100 mL棕色容量瓶内,加5 mL乙酸溶液(12%),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
此溶液每毫升相当于100μg/mL抗坏血酸(临用时配制)。
4 仪器4.1 分光光度计。
4.2 10mL具塞玻璃比色管。
5 分析步骤5.1 试样溶液的制备取水溶C100饮料5.0mL并用蒸馏水定容至100mL备用。
钼蓝比色法测定甜樱桃中还原型VC含量的条件优化
![钼蓝比色法测定甜樱桃中还原型VC含量的条件优化](https://img.taocdn.com/s3/m/8e9d7b0f4693daef5ff73d36.png)
钼蓝比色法测定甜樱桃中还原型VC含量的条件优化作者:杨金凤,黄玉琴,呼丽萍来源:《湖北农业科学》 2015年第1期杨金凤a,b,黄玉琴b,呼丽萍a,b(天水师范学院,a.甘肃省大樱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b.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甘肃天水741001)摘要:采用钼蓝比色法测定甜樱桃中还原型VC含量,探讨了此方法的最佳测定条件。
结果表明,钼蓝比色法的最大吸收峰为850nm,5%硫酸溶液和5%钼酸铵溶液的最佳用量分别为1.50mL和3.00mL,最适反应时间为14min,在此条件下测得R2为0.9987。
优化后的测定方法变异系数小于5%,平均回收率为98.52%,还原型VC含量在0.00~0.12mg/50mL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该方法准确、快速、稳定,适合少量和批量样品的测定。
用此法测得天水甜樱桃样品中的还原型VC的平均含量为2.032mg/100g。
关键词:钼蓝比色法;VC;甜樱桃中图分类号:O657.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39-8114(2015)01-181-03DOI:10.14088/ki.issn0439-8114.2015.01.047Optimizing the DeterminationoftheContentofReduction-typeVitaminCinSweetCherryYANGJin-fenga,b,HUANGYu-qinb,HULi-pinga,b(TianshuiNormalUniversity,a.GansuEngineeringTechnologyResearchCenterforSweetCherry;b.CollegeofLifeScienceandChemistry,Tianshui741001,Gansu,China)Abstract: Molybdenumbluespectrometrymethodwas used todeterminereducedvitaminCinsweetcherryandconditions of determinationwereoptimized.Theresultsshowedthattherewasastrongabsorptionat850nm. Thedosageof5%sulfuric-acidsolution,5%molybdate-ammoniumsolutioninreactionsystemwere1.50mLand3.00mLrespectively. Theoptimal reactiontimewas14min.Thecoefficientofvariationoftheoptimizedmethodwaslessthan5%,with theaveragerecovery of 98.52%.Themethodhad agoodlinearrelationshipinthecourseof0.00~0.12mg/50mL.Themethodwasaccurate,rapid,stableandsuitablefordetermining small-amountandbatchsamples. Theaveragecontentofreduction-typevitaminCinsweetcherryofTianshuiwas2.032mg/100g.Keywords:molybdenumbluespectrometrymethod;vitamC;sweetcherry收稿日期:2014-03-14基金项目:甘肃省科技厅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计划项目(1105NCNE109);甘肃省国家星火引导计划项目(2012GA)作者简介:杨金凤(1976-),女,甘肃甘谷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植物营养和生态学方面的研究,(电话)13993883931(电子信箱)sxsusan@126.com;通信作者,呼丽萍,研究员,主要从事果树栽培技术研究,(电子信箱)huliping@163.com。
钼蓝比色法
![钼蓝比色法](https://img.taocdn.com/s3/m/85fe13eb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65.png)
钼蓝比色法1概述磷脂是由一分子甘油与两分子脂肪酸,一分子磷酸和一个氨基醇残基所组成的复杂的含磷类脂化合物。
它能在含水很少的油脂中溶解。
磷脂不稳定比油脂更易氧化,其氧化产物会加速油脂氧化速度和程度。
高温下磷脂会产生黑色絮状沉淀,同时磷脂是一种乳化剂,使油脂易产生包络空气而产生泡沫,在加工过程中产生溢锅现象,磷脂的主要成分脑磷脂、卵磷脂,既具有油溶性又具有亲水性。
因此,检测毛油和成品油中的磷脂含量,对于掌握生产操作和保证油脂质量是不可缺少的。
2检测方法①280℃加热试验法(见第十二节)②浊度仪测磷脂:(1)通电自检。
(2)精炼厂各工序出来的油品,先摇匀,然后按如下表称量油样于干净比色皿中。
表33工段名称转换公式(PPM)样品重量指标控制(PPM)脱臭P=(1.72×NTU)-0.528 5.01g<5脱色P=(1.27×NTU)-0.225 5.01g<10中和油P=(8.26×NTU)-4.49 1.002g<10四级豆油P=(5.89×NTU)+316.40.198g<200a、加丙酮至刻度线,上盖。
b、摇匀,滴一滴硅硐油于比色皿外表面,用擦镜纸擦匀。
c、装入浊度仪,按ENTER键,稳定5min后,读取结果。
d、计算出油品实际浊度,NTU=NTU1-NTU0,脱色,脱臭浊度按公式计算,D001查表(NTU0为丙酮的空白浊度)。
e、用丙酮清洗比色皿。
③钼蓝比色法:(1)实验原理:将含磷脂的试样加氧化锌一起灼烧,使有机磷转变为无机磷,以磷酸盐的形式留在灰分中,在将灰分加酸溶解,使磷酸根离子与钼酸钠作用生成磷钼酸钠,遇硫酸联氨被还原成蓝色的络合物——钼蓝。
含磷脂的试样+ZnO→Zn3(PO4)2+CO2+NO2+H2OZn3(PO4)2+HCl→ZnCl+H3PO4H3PO4+Na2MoO4+H2SO4→ (Na3PO4*12MoO3)+ Na2SO4+H2SO4+H2ONa3PO4*12MoO3→(MoO2*4MoO3)*H3PO4*4H2O(2)仪器和用具:瓷坩锅或石英坩锅、紫外分光光度计、移液管(5 ml、10ml)、电炉高温炉、漏斗、容量瓶:100,500,1000ml、表面皿、烧杯、量筒、恒温水浴锅、坩锅、试剂瓶等(3)试剂:a、 50%氢氧化钾溶液/盐酸、硫酸、氧化锌、滤纸、0.015%硫酸联氨溶液;b、2.5%钼酸钠稀硫酸溶液:量取140ml硫酸注入300ml水中,摇匀,冷却至室温,加入12.5g钼酸钠,溶解后加水至500ml,摇匀,静置24小时备用。
磷钼杂多酸光度法测定水果、蔬菜、药物中抗坏血酸
![磷钼杂多酸光度法测定水果、蔬菜、药物中抗坏血酸](https://img.taocdn.com/s3/m/9434c4cb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1f.png)
磷钼杂多酸光度法测定水果、蔬菜、药物中抗坏血酸
宋丰
【期刊名称】《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2001(035)003
【摘要】研究了抗坏血酸磷钼蓝的显色反应体系,考察测定最佳条件,建立了一种测定水果、蔬菜、药物中抗坏血酸含量的方法.该法检测限为1.0×10-7 g/mL,抗坏血酸质量浓度0.010~1.500 mg/50 mL范围内服从比尔定律.已用于水果蔬菜中抗坏血酸的测定.
【总页数】4页(P309-312)
【作者】宋丰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化学系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O657.14
【相关文献】
1.磷钼杂多酸光度法测定水果、蔬菜VC [J], 王美兰;吕建刚;周志才
2.抗坏血酸——铋盐磷钼杂多酸光度法测定磷矿中磷 [J], 蔡万玲;烟伟
3.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水果蔬菜中L-抗坏血酸、D-异抗坏血酸、脱氢抗坏血酸及总维生素C的含量 [J], 杨媛;冯晓元;石磊;杨军军;张莹莹;张开春
4.动力学光度法测定水果,蔬菜,药物中抗坏血酸 [J], 张爱梅;王怀生
5.磷钼杂多酸光度法测定药物和食品中抗坏血酸 [J], 王占文;陈玉銮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钼蓝比色法测定食品中的还原型维生素C
![钼蓝比色法测定食品中的还原型维生素C](https://img.taocdn.com/s3/m/30afec0f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d8.png)
钼蓝比色法测定食品中的还原型维生素C《遵义科技}1999年第2期?学术论文t一|7一7/钼蓝比色法测定食品中的还原型维生素c向丽萍S;?2(红花岗区技术监瞽鬲一一遵义市563000)f/5摘要食品中的还原型维生素c(vc)能将磷钼酸盐定量还原成亮蓝色的铂蓝络舍,通过比色即可测定出食品中的还原型Vc的量.本文详细研究丁影响显色反应的各种因素,结果表明在酸性夼质中,维生素c与磷钼酸盐的反应速度侠且反应体系的吸光度稳定.在本文试验争件下,Vc浓度在l5oo/25ml范围内服从比耳定律.应用本法测定韭菜,桔子晶等食品中的还原型Vc,并与2.6——二氯靛酚法测定结果比较,基本一致本文通过试验建立丁一种测定食品中勰羹,,丝船色关键眈法,竺兰至旦一,像)船还原型vc的测定方法很多,有碘量法,2二氯靛酚法,电位滴定法,流动注射分析法,原子吸收法,杂多酸光度法,新亚铜试剂法等.目前,在食品分析中经常使用的是2.二氯靛酚法,由于该方法需使用进口试剂.且每次测定前需对染料进行标定,操作繁琐,而且用该法测定桔子等样品中Vc时,常因样品本身有色而使滴定终点难以判断,增加操作误差由于磷钼酸盐经还原剂还原后可以生成亮蓝色的钼蓝络合物,因此,从理论上讲,可以利用食品中维生素C的还原性将磷铝酸盐还原成钼蓝络合物,通过比色测定食品中的还原型vc.本文详细研究了介质,PH等因素对钼蓝显色反应的影响,确定了,钼蓝比色法测定食品中还原型vc的最佳试验条件,从而建立了一种测定食品中还原型vc的新方法.l实验部分1.1测定原理磷酸盐和钼酸盐在酸性介质中反应生成磷钼酸盐并被还原型vc还原成亮蓝色的钼蓝络台物,若反应体系中钼酸盐和磷酸盐都过量,则钼蓝的生成量,即溶液蓝色深浅与还原型Vc 的数量成正比,通过比色即可测定食品中的还原型vc的含量.1.2主要仪器及试剂1.2.1722型光栅分光光度计(上海第二分析仪器厂).1.22vc标准液:准确称取0.2500gVc标准样,以适量的PH4.0缓冲液熔解并定容至250ml,摇匀,即成Img/ml的Vc贮备液.用时稀释成100Fg/ml的使用液(现用现配)1.23钼酸铵溶液:称取3000g钼酸铵[(NH)-MO0?4H20]溶于300m!水中,另取浓硫酸75nd慢慢加入100ml水中,冷却后加水至20Oral,然后加入到300ml钼酸铵溶液中. 最后加水至1000ml.1.2.4磷酸盐溶液:称取4.39g磷酸二氢钾(KHPO)加水溶解后定容至1000ml1.3标准曲线绘制分别吸取0.5,1.0,3,0,50,7.0,9.0,l1.O,13.0,15.0mlVc使用液于25ml比色管中,依次分别加2.0ml钼酸铰,2,0ml磷酸盐溶液,加水至刻度,混匀后放置20min,于690nm处以lcm比色皿测吸光度.根据测定结果绘制工作曲线.1.4样品中还原型Vc测定准确称取适量样品(使Vc含量在5—150mE之问),加少量PH4.0缓冲液,于研钵中研细,定容至100ml,过滤,弃去最初几毫升滤液.吸取适量滤液于25ml比色管中,下操作同"标准曲线绘制".-I5-《遵义科技~1999年第2期?学术论文比耳定律,线性相关系数r=0.9994.2.6工作曲线及线性范围27回收试验按照本文实验条件F的测定结果绘制工作按"工作曲线绘制"所提供的方法对加入的曲线(如图6)Vc标准样进行回收试验,结果见表l,回收率Vt浓度在[卜】5O0Jg/25m1范围出眼从在99.1一lO1.4%之间.表1回收试验2.8测定方法的精密度试验按照"样品中还原型Vc测定"所提供的方法分别测定韭菜,桔子晶等样品中的还原型vc 表2含量,结果见表2.五次平行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在2.o__2.6之问.2.9与2.6_一二氯靛酚法比较按本文方法测定了韭菜等样品中的还原型vc.同时用2.6_一二氯靛酚滴定法测定了相同样品的vc含量,比较两种方法的测定结果基本一致.(表3)(下转第7页)《遵义科技)1999年第2期学术论文?加了经济收人.试验研究表明每公斤N,0"K,0可以分别增产稻备16.Okg,6.8kg和0. 8.重氮,轻(不施)磷钾肥和有机肥,只施磷钾肥,不配合氮肥和追肥过等都会显着影响水稻生长,降低水稻产量和经济收人.小区试验和大面积示范结果均表明,平衡施肥克服了这些不足,比习惯施肥增产19.15%,增加经济收入23.O5%,应大力推广应用,是山区水稻生产中一项费省效宏的技术措施.参考文献1农业部农业局,配方施肥技术工作要点,土壤肥料,1987(1)6—12;2何念祖,孟赐福编着.植物营养原理.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责任编辑冯永强) (上接第17页)表3两种方法测定结果比较样品测定值(mgtlOOg)比色法滴定法相对偏差(%)韭菜38.1O37.641.21桔子晶14.凹14.420,913结论本文通过试验,确定了钼蓝比色法测定食品中还原型vc的最佳条件,从而建立了一种简便快速测定食品中还原型vc的新方法.本方法同样适用于其它食品中的还原型vc的测定.参考文献l中国药典.二部,1985;495—4972宋小清,等.食品科学,1988;93马惠昌,等.分析化学,1991;2:18卜1844方果征,等.食品工业科技,1987;5:5黄梅丽,等.食品化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6;(责任编辑曹小路)7?。
钼蓝比色法测定笃斯越橘成熟果实中还原型抗坏血酸含量及体系优化
![钼蓝比色法测定笃斯越橘成熟果实中还原型抗坏血酸含量及体系优化](https://img.taocdn.com/s3/m/7e23f007770bf78a64295401.png)
钼蓝比色法测定笃斯越橘成熟果实中还原型抗坏血酸含量及体系优化作者:谭智文,宋春艳,郑美香,等来源:《湖北农业科学》 2015年第7期谭智文,宋春艳,郑美香,崔百会,宗成文(延边大学农学院,吉林延吉133002)摘要:以笃斯越橘(Vacciniumuliginosum)成熟果实为试材,以钼蓝比色法测定笃斯越橘果实还原型抗坏血酸(Reducedascorbicacid,AsA)含量进行条件优化。
结果表明,3%偏磷酸-乙酸用量为100μL、5%硫酸和5%钼酸铵用量均为200μL、以去离子水补充至1500μL,30℃干热恒温浴显色40min,取出室温下放置1h后,在700nm下测定,所得数据稳定,准确性适合用于笃斯越橘果实AsA含量的测定;测得含量为(40.20±6.23)mg/100gFW。
关键词:笃斯越橘(Vacciniumuliginosum);钼蓝比色法;还原型抗坏血酸;测定与优化中图分类号:O656.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39-8114(2015)07-1713-04DOI:10.14088/ki.issn0439-8114.2015.07.047越橘属植物超过450种[1],广泛分布于欧洲、北美洲、中美洲、非洲东南部中部及马达加斯加岛以及亚洲等地。
笃斯越橘(Vacciniumuliginosum)为杜鹃花科越桔属落叶灌木[2,3],是我国一种野生种越橘[4]。
笃斯越橘果可鲜食、也可加工,能够提制天然食品色素,浆果酸甜,果汁含有VC、VE[5,6]、Zn、Cu等,具有很大的开发前景[6]。
目前,关于越橘属植物在抗性生理、光合生理、花色苷功能及分子生物学方面有较多研究[7]。
对于越橘果实还原型抗坏血酸(AsA)含量的测定及相关方法鲜有报道。
抗坏血酸(VC)是人体必需的水溶性维生素,在许多新鲜水果、蔬菜中主要以还原型VC(AsA)存在[8]。
AsA含量的测定方法有很多,如2,6-二氯靛酚滴定法[9]、碘量法[10]、分光光度法[11]、紫外分光光度法[12]、高效液相色谱法[13]、钼蓝比色法[14,15]等。
植物叶片或果实vc含量的测定(钼蓝比色法)
![植物叶片或果实vc含量的测定(钼蓝比色法)](https://img.taocdn.com/s3/m/58ff142a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11.png)
植物叶片或果实vc含量的测定(钼蓝比色法)维生素C(Vc)是一种具有极强还原性的有机化合物,能与氧气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脱氢抗坏血酸酸。
以莫尔反应(Mo(VI)-Vc复合物)和铁离子(Fe2+)试剂反应生成的显色化合物,在波长为610nm处有最大吸收峰。
根据吸光度和标准曲线可以确定样品中Vc的含量。
实验仪器和试剂:分光光度计、离心机、加热器、比色皿、移液器、微量吸管、丙酮、0.1mol/L HCl、氢氧化钠(NaOH)、钼酸铵铵盐、磷钼酸铵、硫酸亚铁铵、乙酸。
实验步骤:1、样品制备:取植物样品10g,加入40mL丙酮,超声波处理20min,离心下清液。
2、比色液制备:取1g钼酸铵铵盐和0.4g磷钼酸铵,加入50mL 0.1mol/L HCl 中溶解,加入10mL 1mol/L NaOH液,稀释至100mL,放置室温下保存。
3、标准曲线制备:取0.1g维生素C粉末,加入10mL 0.1mol/L HCl中,稀释至100mL,得到维生素C的100mg/L标准溶液,再用0.1mol/L HCl稀释至10、20、30、40、50mg/L的不同浓度的标准溶液,每种浓度各取3个平行样品。
4、检测样品:取1mL样品和1mL0.5mol/L硫酸亚铁铵混合溶液,保温30min,加入5mL1mol/L NaOH水解10min后,加水稀释至10mL,加入1mL酸钼酸铵试剂,混匀后,在40℃恒温水浴槽中反应20min,加入1mL2%醋酸,比色测定吸光度(A)。
5、计算结果:按标准曲线计算样品中维生素C的含量,并用样品超声波溶解稀释至适当浓度后进行测定。
实验注意事项:1、样品与试剂均应保持干燥和新鲜使用。
2、实验过程中若出现氧气泡,应立即去除。
3、样品超声波处理应均匀、充分,离心后去取上清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钼蓝比色法测定斯越橘成熟果实中还原型抗坏血酸含量及体系优化————————————————————————————————作者:————————————————————————————————日期:钼蓝比色法测定笃斯越橘成熟果实中还原型抗坏血酸含量及体系优化-农学论文钼蓝比色法测定笃斯越橘成熟果实中还原型抗坏血酸含量及体系优化谭智文,宋春艳,郑美香,崔百会,宗成文(延边大学农学院,吉林延吉133002)摘要:以笃斯越橘(Vacciniumuliginosum)成熟果实为试材,以钼蓝比色法测定笃斯越橘果实还原型抗坏血酸(Reducedascorbicacid,AsA)含量进行条件优化。
结果表明,3%偏磷酸-乙酸用量为100μL、5%硫酸和5%钼酸铵用量均为200μL、以去离子水补充至1500μL,30℃干热恒温浴显色40min,取出室温下放置1h后,在700nm下测定,所得数据稳定,准确性适合用于笃斯越橘果实AsA含量的测定;测得含量为(40.20±6.23)mg/100gFW。
关键词:笃斯越橘(Vacciniumuliginosum);钼蓝比色法;还原型抗坏血酸;测定与优化中图分类号:O656.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5)07-1713-04DOI:10.14088/ki.issn0439-8114.2015.07.047越橘属植物超过450种[1],广泛分布于欧洲、北美洲、中美洲、非洲东南部中部及马达加斯加岛以及亚洲等地。
笃斯越橘(Vacciniumuliginosum)为杜鹃花科越桔属落叶灌木[2,3],是我国一种野生种越橘[4]。
笃斯越橘果可鲜食、也可加工,能够提制天然食品色素,浆果酸甜,果汁含有VC、VE[5,6]、Zn、Cu等,具有很大的开发前景[6]。
目前,关于越橘属植物在抗性生理、光合生理、花色苷功能及分子生物学方面有较多研究[7]。
对于越橘果实还原型抗坏血酸(AsA)含量的测定及相关方法鲜有报道。
抗坏血酸(VC)是人体必需的水溶性维生素,在许多新鲜水果、蔬菜中主要以还原型VC(AsA)存在[8]。
AsA含量的测定方法有很多,如2,6-二氯靛酚滴定法[9]、碘量法[10]、分光光度法[11]、紫外分光光度法[12]、高效液相色谱法[13]、钼蓝比色法[14,15]等。
根据试验测定准度和精度要求,选择简便易行、价格较低的测定方法。
本研究中,笃斯越橘蓝色果实中花青素含量相对较高,不适合用2,6-二氯靛酚滴定法、碘量法进行测定。
此外,由于紫外分光光度法操作相对繁琐、光电比浊法易受到亚锡离子干扰,因此两种方法较少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是极好的测定方法,能够快速、准确、简便地测定果品中VC含量,但其仪器较为昂贵,很难应用于普通实验室。
钼蓝比色法实质为分光光度法,通过试验条件优化,探究出能够准确、简便、快速地进行越橘中AsA含量的测定方法,同时为相关果品测定提供借鉴。
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供试材料采自吉林省汪清县兰家林场,笃斯越橘成熟果实采摘后放置于冰盒内,带回实验室,-70℃冰箱保存。
1.2试验方法1.2.1试剂与仪器主要试剂:5%的钼酸铵溶液;0.05moL/L草酸-0.0002moL/LEDTA溶液;5%硫酸溶液;3%偏磷酸-乙酸溶液;1mg/mL标准VC溶液。
UV-2600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日本岛津制作所);干热恒温器;真空泵。
1.2.2试材处理将试材从冰箱中取出,称量20g,倒入事先盛有一定量草酸-EDTA溶液研钵内研磨,然后对研磨液进行真空抽滤,滤液即刻用草酸-EDTA溶液定容至250mL,放置4℃冰箱备用。
1.2.3试验方法参照文献[14]方法,改进如下:反应体系总体积为1500μL,VC标准溶液-草酸-EDTA(或果汁待测液)500μL、3%偏磷酸-乙酸100μL、5%硫酸和5%钼酸铵用量均为200μL,剩余体积以去离子水补充;30℃干热恒温浴显色40min,取出室温下放置40min,700nm波长条件下测定吸光度。
波长选择试验:分别取0μLVC标准溶液(对照品)、50μLVC标准溶液,采用上述方法并设定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参数,扫描速度为中速;峰值检测,阈值1、点4;在650~900nm内进行扫描;各试剂用量试验,以0μL溶液为参比,吸光度调零,用量梯度为50μL,范围是50~250μL;显色温度试验:温度梯度为5℃,范围是15~35℃;显色时间及放置时间试验:时间梯度为10min,前者范围是10~50min,后者范围是0~90min;精密度试验:取平行样品,测定10次吸光度值;VC标准溶液曲线制备:VC标准溶液用量梯度为10μL,范围是0~100μL;加样回收试验:加入50μLVC标准溶液。
(上述试验数据均为3次测定的均值)2结果与分析2.1最适测定波长的选择在650~900nm内进行扫描(如图1),结果显示,在693~702nm内有较大吸收值(0.636),参考文献[14-16]中的结果,确定试验测定波长为700nm。
2.2偏磷酸-乙酸用量的确定由图2可以看出,在VC反应体系中,偏磷酸-乙酸最适加入量为200μL;然而,笃斯越橘反应体系中,偏磷酸-乙酸最适加入量为初始值(50μL),综合考量,最终确定偏磷酸-乙酸用量为100μL。
2.2硫酸用量的确定由图3可以看出,向反应体系中,加入5%硫酸的量为200μL最适,因此,最终确定5%硫酸用量为200μL。
2.3钼酸铵用量的确定由图4可以看出,在VC标准溶液反应体系中,5%钼酸铵最适加入量为150μL;在笃斯越橘反应体系中,5%钼酸铵溶液最适加入量为200μL,综合考虑,选取加入200μL5%钼酸铵溶液为反应体系最适量。
2.4显色温度的确定由图5可以看出,反应体系最适显色温度为30℃,最终,确定反应温度为30℃。
2.5显色时间的确定由图6可以看出,各反应体系,在显色40min时显现最大吸光度;虽然笃斯越橘果汁待测液显色时间-吸光度曲线有一定波动,为了试验一致性,确定显色时间为40min。
.6显色后放置时间的确定由图7可知,各反应体系在显色后60min其吸光度较稳定;因此,显色反应后放置60min,然后测定其吸光度。
2.6优化试验精密度评价按照“1.2.3”试验方法,做10次平行测定,结果如表1所示。
VC标准溶液、笃斯越橘吸光度较稳定,RSD≤2.0%,表明优化后反应体系的精密度良好。
2.7标准曲线的制备与样液VC含量的测定按“1.2.3”的试验方法,绘制标准VC加入量与吸光度的关系(如图8),标准VC含量在0.0067~0.0400ng/μg内线性关系较好,服从朗伯-比耳定律,所得线性方程为y=0.1231x-0.0225(n=6),R2=0.9948,方程拟合较好,能够用于测定。
2.8加样回收试验参照上述方法进行吸光度值测定(n=5),结果见表2,平均回收率为80%~120%,RSD≤2.0%,说明试验准确度良好。
3小结与讨论采用钼蓝比色法测定果蔬中AsA含量,选取测定波长有所差异,由于反应体系的不同,反应最大波长会有所不同。
在最适波长选取上,参考已有研究(700nm[14]、700.1nm[16]、705nm[15]、746nm[17]、760nm[18]、820nm[19]、839nm[20]),结合图像扫描,最终选取700nm波长。
钼蓝比色法能够较好地应用于笃斯越橘果实AsA含量的测定;笃斯越橘成熟果实(蓝果)AsA含量为(40.20±6.23)mg/100gFW)。
参考文献:[1]BROWNPN,TURICE,SHIPLEYPR,etal.Comparisonsoflarge(VacciniumacrocarponAit.)andsmall(VacciniumoxycoccosL.,Vacciniumvitis-idaeaL.)cranberryinBritisholumbiabyphytochemicaldetermination,antioxidantpotential,andmetabolomicprofilingwithchemometricanalysis[J].Plantamedica,2012,78(6):630-640.[2]周繇.长白山区野生珍稀濒危药用植物资源评价体系的初步研究[J].西北植物学报,2006,26(3):599-605.[3]周繇.长白山区珍稀濒危植物优先保护序列的研究[J].林业科学研究,2006,19(6):740-749.[4]廉立华,吉玉,国二郎.笃斯越橘的形态鉴别特征研究[J].黑龙江医药,2006,19(1):28-29.[5]ILKAYK,BΜLENTK.AntioxidantpropertiesofblackberryandblueberryfruitsgrownintheblacksearegionofTurkey[J].ScientiaHorticulturae,2009,121(4):447-450.[6]刘翠,陈素华,陈少云,等.中国野生笃斯越橘花青素的初步分离和分析[J].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2009,25(1):57-64.[7]方仲相,胡君艳,江波.蓝莓研究进展[J].浙江农林大学学报.2013,30(4):599-606.[8]PISOSCHIAM,DANET,AF,KALINOWSKIS.Ascorbicaciddeterminationincommercialfruitjuicesamplesbycyclicvoltammetry[J].JournalofAutomatedMethodsandManagementinChemistry,2008,2008:1-8.[9]GB1992-87,2,6一二氯靛酚滴定法测定果蔬中抗坏血酸含量[S].[10]李瑞国.4种常见蔬菜维生素C含量测定[J].西南农业学报,2011,24(1):198-201.[11]解胜利.果蔬中抗坏血酸含量的测定[J].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169-171.[12]李军.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果蔬中的维生素C[J].河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0,14(1):41-44.[13]胡志群.高效液相色谱测定荔枝果肉中的糖、酸和维生素C[J].果树学报,2005,22(5):582-585.[14]刘绍俊,牛英,刘冰浩,等.钼蓝比色法测定沙田柚果肉中还原型维生素C含量的研究[J].北方园艺,2011(1):8-12.[15]李军.钼蓝比色法测定还原型维生素C[J].食品科学,2000,21(8):42-49.[16]奚长生.磷钼蓝分光光度法测定维生素C[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1,21(5):723-727.[17]肖彦春,雷恩春,关秀杰,等.测定蔬菜中还原型维生素C两种方法的比较[J].湖北农业科学,2011,50(5):1036-1038.[18]郝建军,康宗利,于洋.植物生理学实验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19]王美兰,吕建刚,周志才.磷钼杂多酸光度法测定水果、蔬菜VC[J].食品科学,2003,24(8):129-133.[20]马占玲.青椒中还原型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J].渤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7(2):111-1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