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电解法处理制革废水的工程应用 -回复

合集下载

制革废水铬预处理方案

制革废水铬预处理方案

制革废水铬预处理方案制革工业是一个重要的行业,但同时也是一个污染较严重的行业。

在制革生产过程中,废水是一个相当严重的环境问题,其中铬污染是其中的一种重要类型。

铬是一种有毒的金属,对环境和健康都有很大的危害,因此,对于制革废水的处理是必不可少的。

铬的存在形式主要有三种,分别为六价铬(Cr6+)、三价铬(Cr3+)和铬基离子(Cr2O72-)。

在制革废水中,六价铬是主要存在的形式,具有高毒性和难以降解的特点,因此需要通过预处理来处理废水。

铬的预处理方法有很多种,常见的方法主要有化学沉淀法、电解法、离子交换法、生物处理法等,根据实际情况可选择相应的预处理方法。

下面就铬预处理方案进行详细介绍。

1. 化学沉淀法化学沉淀法是一种常规的沉淀技术,通过添加沉淀剂将废水中的铬离子与沉淀剂反应,沉淀后进行分离和过滤,达到铬预处理的目的。

常用的沉淀剂有石灰、氢氧化钠、硫化氢等。

化学沉淀法的优点是操作简单、处理效果好,但存在的问题是沉淀剂的价格较高,同时也会影响后续的生物处理工艺。

2. 电解法电解法是将废水通过电极进行电解,使铬离子在阳极上被氧化成Cr6+或Cr3+,然后再通过阴极还原为无毒的Cr3+,达到铬离子的去除的目的。

电解法的优点是反应速度快,处理效果好,同时对于废水的pH值变化不敏感,但是其成本较高,同时在六价铬高浓度废水处理方面效果不佳,需要联合其他废水处理方法。

3. 离子交换法离子交换法是通过离子交换树脂,将废水中的铬离子与树脂上的其他离子进行交换,从而使废水中的铬离子得以去除。

该方法成本低、选择性高,而且对于六价铬废水的去除效果显著。

离子交换法的缺点是离子交换树脂的选择需要与铬离子的存在形式匹配,同时废弃的树脂还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4. 生物处理法生物处理法通过生物反应器的反应,将废水中的污染物包括铬均转为无毒形式,在生物介质的参与下,将六价铬逐渐转化为三价铬,最终得到无害的水体。

生物处理法的优点是消耗少、不产生二次污染、反应器具体化并不大等,适用于经济条件比较差的地区,在废水的处理中广泛应用。

制革废水的产生及其处理工艺

制革废水的产生及其处理工艺

制革废水的产生及其处理工艺闫皙;路青;付秋爽;邸造强;张振贤;党酉胜【摘要】制革废水处理工艺是由制革工艺废水的产生环节所决定的,本文通过对制革工艺进行梳理,介绍了制革工艺废水的产生及其相应环节的污染物质,随之介绍了制革工艺废水目前的一些处理工艺,并进行了总结.【期刊名称】《西部皮革》【年(卷),期】2016(038)004【总页数】2页(P3-4)【关键词】制革工艺;皮革废水;铬鞣;污水处理【作者】闫皙;路青;付秋爽;邸造强;张振贤;党酉胜【作者单位】河北胜尔邦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河北石家庄 050000;河北胜尔邦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河北石家庄 050000;河北胜尔邦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河北石家庄050000;河北胜尔邦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河北石家庄 050000;河北胜尔邦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河北石家庄 050000;河北胜尔邦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河北石家庄 05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703制革工艺流程总体来说分为:准备阶段、鞣制阶段和整饰阶段三大步。

制革工艺操作过程也可以分为两部分:湿操作和干操作。

其中,湿操作主要运用在准备工段与鞣制工段,干操作主要运用在整饰工段。

制革废水主要来源于上述三大工段,是高浓度、高色度、浓臭味、高毒性和油脂含量高的有机废水。

以下分别对此三工段及其废水的主要污染物进行简述。

1.1 准备工段及其废水污染物把品种和规格接近的皮按照产品要求组成相同的生产批次,经过一系列化学方法处理,使皮纤维结构得到适度松散,且除去动物生皮上所有没用的东西,对构成皮革的主要物质动物生皮胶原纤维进行处理,最大限度去除掉生皮中的各种非胶原组分且前提是不损伤胶原。

该工段废水产生环节和相应的主要污染物质列于表1。

1.2 鞣制工段及其废水污染物通过化学方法使动物皮的胶原纤维在结构上发生改变,使其从皮变为革。

同时,也决定了所得皮革的品质及性能,其中最为主要的方式是铬鞣。

铬鞣法即把经过上述准备操作之后的裸皮利用原转鼓内的浸酸废液加入铬鞣液,使其完全透入裸皮内层,然后加入提碱剂用以强化鞣制效果直至达到在不低于95℃的热水中不收缩的状态即达目的。

皮革化学与工程毕业论文范文

皮革化学与工程毕业论文范文

皮革化学与工程毕业论文范文一、论文说明本团队专注于毕业论文写作与辅导服务,擅长案例分析、编程仿真、图表绘制、理论分析等,论文写作300起,具体价格信息联系二、论文参考题目化学脱氮在皮革废水深度处理中的应用研究思路:皮制革废水富含蛋白质,在好氧处理过程中,经过好氧微生物的脱氨基作用,蛋白质中的氨基酸被转化成游离氨。

所以对皮革废水而言,经过单级好氧生化处理后,出水的氨氮浓度要比原水高出很多,远远超过了排放标准所规定的排放限值;加上皮革废水二级出水的可生化性较差,生物法并不能达到理想的出水效果,因此研究化学脱氮法在皮革废水。

题目:皮革当中六价铬形成机理研究思路:本文采用分光光度法与化学发光法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对皮革生产以及成品皮革当中的Cr(Ⅲ)以及Cr(Ⅵ)的含量分别进行了测定。

讨论了皮革在生产以及使用过程中造成Cr(Ⅵ)含量超标的原因。

另外,本文在研究过程中发现了铝元素对于鲁米诺-过氧化氢- Cr(Ⅲ)化学发光体系的发光强度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且研究了采用铝抑。

题目:化学法对皮革化学品可生化性的影响思路:我国皮革工业发展迅速,部分皮革化学品会不可避免地残留在制革废水中产生污染。

皮革化学品可生化性较差,需要预处理来提高其可生化性,降低皮革化学品废水中的难降解有机物含量,提高后续生化处理的效率。

基于皮革化学品的不同生物降解特性,本论文以几类制革生产中普遍使用的化学品的为对象,研究Fenton氧化和微电解法对皮革化。

题目:皮革废水分质脱氮除铬工艺研究思路:目前皮革废水在经过传统的生化处理后,大部分污染指标均可达到《综合污水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规定的相关排放标准,唯有NH-N、总铬值难以达标。

皮革生产工序中大量使用氨盐和铬盐,而日制革原料中的动物皮革带有许多NH-N,本论文对此原因进行了分析。

针对皮革废水产生的特点,结合对不同工序,本论文提出了分。

题目:制革工业中含铬污水的处理思路:铬是人体中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之一,但如果过多摄入铬,对皮肤、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都会产生极大地伤害。

皮革废水及处理工艺水污染处理

皮革废水及处理工艺水污染处理

皮革废水及处理工艺(水污染处理)皮革废水随着皮革工业的迅速发展,制革废水已经成为主要的污染源之一。

目前我国有大中小型皮革厂20000余家,年排放废水量达8000~12000万吨,约占全国工业废水总量的0.3%。

这些废水中排放的C约3500吨,SS悬浮物12万吨,COD为18万吨/0D为7万吨。

因此,如何治理制革废水,优化生态环境,促进皮革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是皮革行业亟待解决的迫切问题。

1、皮革废水的来源及特点1.1皮革废水的来源皮革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主要来自鞣前工段(包括浸水去肉、脱毛浸灰、脱灰软化工序)、鞣制工段(包括浸酸、鞣制工序)、整饰工段(包括复鞣、中和、染色、加脂工序)。

鞣前工段是皮革污水的主要来源,污水排放量约占皮革废水皮革废水及处理工艺(水污染处理)总量的60%以上,污染负荷占总排放量的70%左右;鞣制工段污水排放量约占皮革废水总量的5%左右,整饰工段污水排放量则占30%左右。

皮革废水主要来源于这三个工段,产生各环节主要污染物如下表:皮革废水及处理工艺(水污染处理)COD:化学需氧量又称化学耗氧量ChemicalOxygenDemand。

利(用化学氧化剂(如高锰酸)钾)将水中可氧化物质(如有机物、亚硝酸盐、亚铁盐、硫化物等)氧化分解,然后根据残留的氧化剂的量计算出氧的消耗量。

BOD:生化需氧量或生化耗氧量【五日化学需氧量】(BiochemicalOxygenDemand)。

水中有机物等需氧污染物质含量的一个综合指示。

即水中有机物由于微生物的生化作用进行氧化分解,使之无机化或气体化时所消耗水中溶解氧的总数量。

SS:即水质中的悬浮物,(SuspendedSubstance)。

1.2皮革废水的主要特点含有高浓度的S2-和Cr3+,S2-全部来自脱毛浸灰,含量一般在2000~3000皮革废水及处理工艺(水污染处理)mg/L之间;Cr3+有70%来自铬鞣,其余一般来自复鞣,废水中Cr3+的含量一般在60~100mg/L之间。

单位内部认证污水处理工知识考试(试卷编号1291)

单位内部认证污水处理工知识考试(试卷编号1291)

单位内部认证污水处理工知识考试(试卷编号1291)1.[单选题]烟煤煤气污水习惯上称为( )。

A)含氰污水B)含硫污水C)含酚污水答案:C解析:2.[单选题]从业人员应当接受( )教育和培训。

A)操作规程B)技术措施C)安全生产答案:C解析:3.[单选题]废水根据工业部门或者工艺命名的分类方法,其中不包括( )。

A)电镀废水B)造纸废水C)医疗废水D)制革废水答案:C解析:4.[单选题]水泵效率用( )表示A)Q;B)η;C)H;D)N答案:B解析:5.[单选题]溶解氧表示的是溶解于水中( )的数量。

A)原子态氧B)分子态氧C)空气D)有机物答案:B解析:A)为了企业效益,这样就可以理解B)违背诚实守信,有损于环境C)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必事事认真D)企业利益,关系到职工利益,支持这种做法答案:B解析:7.[单选题]电感量一定的线圈,产生自感电动势大,说明该线圈中通过电流的( )。

A)数值大B)变化量大C)时间长D)变化率大答案:D解析:8.[单选题]有些微生物在正常生活时,除必须由外界供应一定的碳、氮、无机元素等营养外,还需要一些微量的特殊有机物,统称之为( )。

A)生长因素B)维生素C)微量元素D)合成因素答案:A解析:9.[单选题]下列基本反应类型中,一定有单质生成的是()。

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答案:C解析:10.[单选题]污油罐加温温度是( )的主要影响因素。

A)收污油进罐B)污油脱水效果C)送出合格的油D)油泵的维护答案:B解析:B)使绕组导线截面增大C)增大输出功率D)增大输入功率答案:A解析:12.[单选题]絮凝过滤是将( )添加到原水(污水)中,随即进行快速搅拌,当它形成微小的絮体时便引入滤池。

A)破乳剂B)混凝剂C)助凝剂D)化学试剂答案:B解析:13.[单选题]澄清池主要是去除悬浮物和( )。

A)BOD5B)胶体颗粒C)CODD)氨氮答案:B解析:14.[单选题]泡沫灭火器分为()。

催化铁内电解法+CAST法处理制革综合废水的研究

催化铁内电解法+CAST法处理制革综合废水的研究
b i g a p ia l t e mid e s l s ae tn p a t e n p l b e o t d mal c l l 。 c h l a n
Ke r s y wo d :
C tl ss i n i n re e t l ss aa y i r n e l cr y i ; o o
L U La g XU J- in, Y N Ch n - h n in 。 ixa I a g se g
Ab ta t Ad pig teperame tmeu wi aayi rn in ree t lssa d C S e h ooy gvn r rt o sr c : o t h rtet n a t ctlssi n e lcr y i n A T tc n lg iig pii yt n h o o o
色度 分 别为 2 1 0rg L 6 8rg L , 4 ・ - 9 . mg L , 38mg L , 4 2 a ・ - 4 a ・ l2 0 mg L ’ 62 , , ・ l l . ・ 一 8 0倍 时 , 出水 8 ・ - 3 a ・ - 2 mg L 2rg L , ,
Re e r h o y t e c l n W a t wa e e t e twih s a c fS n h t a l Ta se t r Tr a m n t i y Ca a y e r n I t r a e t o y i— t l z d I o n e n lElc r l s CAS M e h d s T t o
催化铁 内电解 法+ A T法处理制革综合废水 的研究 CS
卢 亮 - 许 吉现 - 尹 长 生 , ,
(. 1 河北工程 大学城 市建设 学院, 河北 邯郸

制革废水

制革废水

四、铬鞣清洁生产技术和工艺原理
铬鞣废液资源化利用工艺原理 (2) 铬盐的纯化和制备铬鞣剂 A:铬泥的溶解和水解: 使用酸将过滤得到的铬泥溶解,同时通过加热使与铬盐结合的含羧基的有 机酸或小分子蛋白质发生水解,一方面可以使杂质A 与铬盐的配位结合发 生断裂而实现分离;另一方面可以使与铬盐结合的部分蛋白质发生水解, 降低分子量,为后续的去除小分子杂质打好基础。反应示意如下: 铬泥溶解:Cr(OH)3+3H+ → Cr3++3H2O Cr(OH)2A+2H+ → [CrA]2++2H2O 高温水解:[CrA]2++ H+ → Cr3++HAO 总反应式为:H3N-P1-C-NH-P2-COOH+H2O → H3N-P1-COOH+H3NP2-COOH
三、制革废水的处理技术现状
4、复合SBR池 将传统的SBR工艺和接触氧化工艺相结合,形成复合 SBR工艺,对于高碳低氮废水而言,可有效减少污泥膨 胀,更方便企业运行管理。池内设置曝气系统,提供微生 物生长所需氧气。在好氧微生物的吸附、分解作用下,可 将废水中大量有机物转化为二氧化碳,使得废水中的有机 物去除,因此废水的各项指标明显改善。在复合SBR池 内预先培养驯化一定量的活性污泥,当废水进入SBR与 活性污泥混合接触并在有氧存在时,微生物利用废水中的 有机物进行新陈代谢,将有机物降解并同时使微生物细胞 增殖,从而达到处理废水的目的。
C:铬鞣剂的配置 通过加入适当量的碱性材料,调节所得铬液的pH 值,得到合适的碱 度,同时添加其他助剂,调节铬鞣剂的鞣性和铬含量,再通过陈化得 到可回用于制革生产的铬鞣液。反应示意如下: Cr3++OH-+SO42- → Cr(OH)SO4

制革废水处理

制革废水处理

污水处理,就到污水宝!制革废水处理制革废水由强碱性的浸灰脱毛废水和弱酸性的鞣革废水组成,废水中含有高浓度的鞣料、氯化物、硫化物、表面活性剂、化学助剂、油脂、蛋白质及SS 等污染物;混合废水呈碱性,外观浑浊,有难闻气味, 水质水量随时间变化很大。

一般情况下,综合废水的COD 3000~4000 mg/L、BOD 1500~2000 mg/ L、SS 2000~4000 mg/L、S2-50~100 mg/L、Cr3+80 ~100 mg/L。

一、制革废水处理技术传统的制革废水处理技术是将各工序废水收集混合,采用物理、化学、生物等手段集中处理,把废水中的油脂、蛋白质和各种化工材料作为废物处理掉,浪费资源,投资高,且生皮加工过程中脱毛浸灰工段产生的高浓度含硫废水和铬鞣工段产生的废铬液,对处理废水是非常不利的。

故比较合理的是“原液单独处理、综合废水统一处理”,工艺路线,将脱脂废水、浸灰脱毛废水、铬鞣废水分别进行处理并回收有价值的资源,然后与其他废水混合统一处理。

但对于小型制革厂采用这种方法,工艺流程长、费用高,仍可进行集中处理。

1 单项处理技术1.1 脱脂废水脱脂废液中的油脂含量、CODcr和BOD5等污染指标很高。

处理方法有酸提取法、离心分离法或溶剂萃取法。

广泛使用的是酸提取法,加H2SO4调pH值至3~4进行破乳,通人蒸汽加盐搅拌,并在40~60 t下静置2—3 h,油脂逐渐上浮形成油脂层。

回收油脂可达95%,去除CODcr90%以上。

一般进水油的质量浓度为8—10g/L,出水油的质量浓度小于0.1 g/L。

回收后的油脂经深度加工转化为混合脂肪酸可用于制皂。

1.2 浸灰脱毛废水浸灰脱毛废水中含蛋白质、石灰、硫化钠、固体悬浮物,含总CODcr的28%、总S2-的93%、总SS的70%。

处理方法有酸化法、化学沉淀法和氧化法。

生产中多采用酸化法,在负压条件下,加H2SO4调pH值至4—4.5,产生H2S气体,用NaOH溶液吸收,生成硫化碱回用,废水中析出的可溶性蛋白质经过滤、水洗、干燥变成产品。

内电解法在制革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及进展

内电解法在制革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及进展
a d me h nim c o— ee tol s so r to urn h f l ntte t nta e d s us e n n c a s ofmi r lc r y i pe a i n d i g t e e fue r a me r i c s d i
究新进展 。 关键词 : 内电 解 ; 制革 废水 ; 水 处 理 废 中 图分 类 号 : 7 3 X O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4 9 0 2 0 ) 3 0 1 一( 10 —8 6 ( 07 0 — 0 1 ) 3
App i a i n 0 ir lc to f M c 0一 e e t o y i c o o y i l c r l ss Te hn l g n
矿 渣或其 它 导 电惰 性 物质 为 阴极 , 铁屑 为 阳极 , 水 废
中导 电电解 质起 导 电作用 构成 原 电池 。
收 稿 日期 :0 7 1 4 2 0 —0 —0 作 者 简 介 : 颖 (9 3 )女 , 江 余 姚人 , 马颖 18 一 . 浙 天津 科 技 大 学 在 读 硕 士 , 要 研 究 方 向环 境 工 程 处 理 。 主 水
( .天津 科技 大 学 , 津 3 0 5 ; .浙 江省余姚 市文化局 , 江 余姚 3 5 0 ) 1 天 047 2 浙 1 4 0
摘 要 : 绍 了 内 电 解 法 在 制 革 废 水 处 理 中 的运 行 机 理 、 艺 流程 以 及 在 制 革 废 水 处 理 中 的研 究 应 用 现 状 及 研 介 工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t环保 压力 不容 忽 视 。常 规 的 生 物 法 、 凝 法 和 气 , 混
浮法 等普遍 存在 投 资大 、 运行 管理 复 杂 、 理难 达标 处 等不 足 本 文介 绍 了适 用 于处理 制革 废水 的 内电解 法 , 对采 用该 法处 理 制 革 废 水 的 研 究 进展 进 行 了 并

铬鞣废液处理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铬鞣废液处理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铬鞣废液处理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胡书祥;周建;张文华;石碧【摘要】铬鞣法仍是皮革鞣制的最主要方法,由于一般传统的铬鞣铬的结合量只有60%~70%,这些三价铬直接排放不仅会造成环境污染,还会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本文就现阶段国内铬鞣废液的处理方法和技术进行了综合评述,目前最实用有效的处理方法是用物化和生物处理技术,加之清洁化生产过程,使铬鞣废液回收高达99%以上,使得废液排放达到国家标准.【期刊名称】《西部皮革》【年(卷),期】2011(033)006【总页数】5页(P31-35)【关键词】铬鞣;废液;循环;处理【作者】胡书祥;周建;张文华;石碧【作者单位】四川大学制革清洁技术国家工程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65;四川大学制革清洁技术国家工程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65;四川大学制革清洁技术国家工程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65;四川大学制革清洁技术国家工程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6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781.1;X703.5制革行业在给社会带来经济效应和满足人们物质需求的同时也给环境带来了极大的负担,特别是制革的废水,而铬鞣废液是制革工业中废水的主要组成部分。

铬鞣由于优良的成革效应的不可替代性在制革中广泛应用,但是传统的铬鞣工艺三价铬的结合量不是很高,一般只有60%~70%,其余30%~40%的铬残留在废水中,废水中的铬含量高达2000~5000 mg/L(以Cr2O3计)[1]。

由于微生物对铬无分解能力,生化处理不能去除铬的污染,且铬离子进水生化系统容易引起细菌的铬中毒。

废铬鞣液的任意排放,致使铬盐在土壤、植物、水生物中积聚,对环境造成巨大的污染,若铬通过含铬食物进入人体中,将极大地危害人体健康,因此,消除铬污染是制革污水处理中一个最为突出的问题。

同时,铬鞣废液的直接排放还造成资源得不到合理的利用,所以必须采取有效的手段对铬鞣废液进行回收利用,减少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浪费。

制革废水处理工艺

制革废水处理工艺

制革废水处理工艺
制革废水处理工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预处理:将制革废水集中到预处理池中进行初步处理,主要包括调节pH值、加入凝聚剂进行悬浮物沉淀等工艺,以去除
废水中的悬浮物和部分有机物。

2. 生物处理:将经过预处理的废水送至生物处理系统进行二次处理,通过生物反应器,利用生物体(如细菌、藻类等)降解废水中的有机物和氨氮等有害物质,同时产生沉淀污泥。

3. 深度处理:为了使废水达到排放标准,还需要将生物处理后的废水进行深度处理。

通常采用的工艺包括活性炭吸附、氧化还原、高级氧化等手段,以进一步去除废水中的难降解有机物,减少有害物质的含量。

4. 电解氧化:对废水进行电解氧化处理,利用电流打击和氧化剂氧化,进一步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和氮、磷等营养物质。

5. 深度除盐:如果废水含有高浓度的盐类物质,还需要进行深度除盐处理。

常用的方法包括反渗透、蒸发结晶等。

6. 二次沉淀:将深度处理后的废水进行二次沉淀,使其中残留的悬浮物和污泥沉淀下来。

7. 消毒:对处理后的废水进行消毒,以杀灭细菌和病原体,确保废水达到排放标准。

8. 净化处理:对消毒后的废水进行深度净化,以消除异味和有机物残留,使废水透明无色。

以上是一种常见的制革废水处理工艺,具体的工艺设计需要根据废水的性质和处理要求进行调整和优化。

皮革废水处理

皮革废水处理

皮革废水处理目前制革工业生产一般包括脱脂、浸灰脱毛、软化、鞣制、染色加工、干燥、整饰等几个工段,加工过程中需要添加多种化学品,从而使得废水中含有油脂、胶原蛋白、动植物纤维、有机无机固形物、硫化物、铬、盐类、表面活性剂、染料等多种污染物质和有毒物质。

制革工业综合废水的水质特性为:ρ(CODcr)为3000—4000mg/L,ρ(BOD5)为1000—2000mg/L,ρ(SS)为2000—4000mg/L,pH值为8-11。

一、皮革废水的特点废水主要来源于鞣前准备,鞣制和其他湿加工工段。

污染最重的是脱脂废水、浸灰脱毛废水、铬鞣废水,这3种废水约占总废水量的50%,但却包含了绝大部分的污染物,各种污染物占其总量的质量分数为:CODcr80%,BOD575%,SS70%,硫化物93%,氯化钠50%,铬化合物95%。

制革废水的特点表现在以下几方面①水质水量波动大;②可生化性好;③悬浮物浓度高,易腐败,产生污染量大;④废水含S2-和铬等有毒化合物。

二、工艺选择应考虑的因素2.1制革原料及制革工艺制革原料及生产工艺不同,对制革废水的水质影响很大。

如羊皮革生产废水的COD、BOD、油脂浓度较低,但Cr3+、S2-浓度较高,碱性较强;猪皮革生产废水中SS、油脂及Cl-浓度较高。

不同的制革废水,要选择不同的处理工艺,以期取得更好的处理效果。

如制革废水中含有过高的盐类物质,容易对微生物的活性产生抑制,所以,选择耐盐性较强的低负荷活性污泥法,还是选择耐盐性较差的中负荷生物膜法,要权衡利弊后确定;一般制革废水的生化性很好,但制裘皮的综合废水,BOD/ COD的比值在0.2以下,而COD的含量并不高,一般不超过2000 mg/L,当采用接触氧化法处理时,池中填料形成不了生物膜,所以最好在废水处理工艺中,加一道水解酸化,以提高其BOD/COD的比值。

如废水中含有大量的钙铁离子,采用纤维填料, 初期运行效果很好,但长期运行,钙铁离子易粘附在纤维表面并结垢,造成纤维钙化,使之发脆、断裂,使处理效果越来越差。

FeS处理电镀含铬废水的研究

FeS处理电镀含铬废水的研究
p H已达到 5 , —6 混凝阶段投入碱性物质进行 中和后 p H达到
[] ̄r , aoA E 4( a E Mr , 日 mo c chmc le eil o  ̄ c ab a

s u 0 ft  ̄e , , . 曲 fm o r n t hs , n e to t ̄ le
iy W trl aa 013() l 4 l . a e d, 0 , 4 : 07 i t e l ̄ 2 5 一
∞,
fe ̄ 湖 t f ig te ds ig e et n ld ll o i , vb ̄ o doi , F S d 瞳字 , FS tiils ad P v le.T e man at l l | h it n f cs icu e r dJn t e c1  ̄  ̄ me il n v ct r e 0 e ,ree n H a t u h i Io lnf1 u igF St la 曲 叩 r 一∞ 蹦 nr l da i 6 ̄ sn e Otet l l n - I g i. se ae n ov boptnC -p ̄ii t .,f eda o n 0 gwatw trivlea sl i O- r ot l o a o l e f nado o i bIted ̄ el lc 协妇 Il l n i h i t f tio e I h a t a e p  ̄ J ste manf i ul n . o me o dl ml 0 Ill ltwa 1 m o曲 iigwte l . o lI s  ̄ da elp ̄ii t. 1 ∞  ̄ a r pt i ∞ ao FS e
R| r h 01t eDj 麓a d 1 h
o rⅡ e c
Cr一∞n = t
W a tw l r se l e t

内电解处理技术

内电解处理技术

概述
内电解废水处理技术具有设备构造简单,易制作, 操作方便,处理成本低,适用范围广,易与其它方 法联合使用等特点。该方法最早用于处理含铬、锌、 镍、铅、铜等污染物的重金属废水,金属离子浓度 范围可从几十毫克/升到几百毫克/升,处理后的 水质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实现了废水的无害 化处理及水资源的综合利用。近年来,随着有机电 化学理论的深入研究,证实了不少有机化合物的氧 化还原、加成、分解反应都可以在电极上进行,使 内电解技术又进一步应用于有机废水,特别是染料 废水的处理。另外,内电解法应用于有机废水的处 理可以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为难生化性废水的处 理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随内电解反应的进行,铁屑不断被消耗,需通过提升斗 定期将新铁屑补充到絮凝床内。
滚筒状絮凝床
结构型式 这种絮凝床一般是水平放置的圆柱形滚筒,装置
采用钢制内衬玻璃钢,滚筒由可以旋转的滚轮托 起,通过电机驱动其旋转。
内电解技术的应用状况
内电解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范围主要是集中在以下几 个方面:染料、印染废水;制革废水;重金属废水; 煤气洗涤废水;制药废水等。
流化床电偶反应器
流化床电偶反应器
滚筒状絮凝床
工艺流程
选择合适的铁屑和碳粒,按1∶1的体积比混合后用提升 斗装入滚筒内。
废水进入调节池,用废酸液调至合适pH值,然后用泵输 送到滚筒中。
经絮凝床处理后的出水加石灰混凝沉淀,沉淀出水达标 排放或作进一步 生化处理。
沉淀池分离出来的铁泥经浓缩脱水后外运,其中一部分 铁泥可以送回絮凝床中重复使用 。
总结
内电解法处理工业废水的研究虽然己经开展了十几 年,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对其宏观理论大家也达 成一些共识,但在微观方面,如电极上实际发生的 氧化还原过程、反应机理、反应产物和反应动力学 等有待深入研究。

制革废水处理工艺

制革废水处理工艺

制革废水处理工艺
1、制革废水水质分析:
制革废水是一种高PH值、含大量有机固形物、石灰、铬、硫化物及表面活性剂等污染严重的废水,其中铬、硫化物是具有生物毒性、生物难降解的物质,其污染的特点是废水排放量大,废水中污染物浓度高、耗氧量大,悬浮物高,气味恶臭色度高。

2、处理工艺
通过对制革废水的分析,设计工艺采用“UASB—CASS”。

UASB:UASB反应器是目前应用较多的新型污水厌氧生物处理工艺,其具有较高的处理能力和处理效率,并实现了一体化,并且构造简单巧妙,污泥颗粒化后,反应器不利条件的冲击能力增强,同时对各类废水有很大的适应能力,同时能耗低产泥量少。

CASS:CASS反应器是在SBR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其具有工艺流程简单,去除效率较高,占地面积小,节省投资,生化反应推动力大,沉淀效果好,不易发生污泥膨胀,运行灵活,抗冲击能力强,适用范围广,剩余污泥量小,自动化程度高,维修方便。

对于不同种类、不同水量的制革废水,以及处理要求的不同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也可采用“活性污泥法—电解—活性炭—砂滤”“水解酸化—接触氧化”“水解酸化—CASS”等工艺。

3、工艺流程简图:。

电化学高级氧化技术在工业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电化学高级氧化技术在工业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电化学高级氧化技术在工业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工业废水通常具有污染物浓度高,组分复杂,难降解等特点,若未经有效处理就排放,会对环境产生恶劣影响。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排放标准的提高,传统的常规工艺往往难以满足环保要求,通常需要增加深度处理工艺,比如高级氧化、膜技术、超声波降解等。

电化学氧化技术是高级氧化技术的一种,具有污染物去除效果好、可控性强,无二次污染等特点,对含盐量高、难生化降解的工业废水具有良好的处理效果。

在该技术中,电极材料对处理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标签:电化学;高级氧化技术;工业废水处理1电化学法的原理电化学法是通过选定具有催化活性的电极材料,在电极反应中产生·OH,达到分解污染物的目的常见的电化学高级氧化技术包括阳极氧化技术(AO)、电Fenton技术(EF),以及光电Fenton(PEF)和太阳光电Fenton(SPEF)技术,此外还有电化学絮凝、电化学过氧化和超声波电Fenton等技术。

阳极氧化技术是指有机污染物在阳极表面通过电子转移直接被氧化或被阳极表面产生的·OH、H2O2、O3、活性氯物种和过硫酸盐等强氧化物而降解。

电Fenton技术是通过电化学生成的H2O2与加入的Fe2+在体系中发生Fenton反应并产生大量的·OH,从而促成有机污染物的降解。

电Fenton的基础上增加紫外辐射和太阳辐射,能显著促进体系中羟基自由基的生成,同时紫外光或太阳辐射可以一定程度地促进有机污染物的降解,这就是最近研究较热的光电Fenton和太阳光电Fenton技术。

2电化学高级氧化技术在工业废水处理中的应用2.1纺织工业废水纺织工业的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染料,成分复杂,一旦排入水体将对生物产生高毒性,而常规的生物和物化处理工艺对其去除效果很差。

由于印染废水有较高的导电性,因此可以采用电化学氧化技术对其进行处理,且不需额外添加电解质。

此外,印染废水中普遍含有氯离子,因此在电解池中产生活性氯物种,进一步促进有机染料的降解。

皮革废水COD治理方法

皮革废水COD治理方法

皮革废水COD治理方法制革工业是轻工行业中高耗水、高污染行业之一。

目前制革行业每年向环境排放的废水量达到8.0×107~1.2×108t,约占全国工业废水排放量的0.3%,这些废水约含COD物质1.8×105t,BOD物质7.0×104t,悬浮物1.2×105t,铬3500t[1]。

该废水不仅对地面水系统、土壤和农作物造成污染,还严重威胁了人类的身体健康。

皮革废水中含有一定量的还原性物质和大量的蛋白质、油脂等有机物,若不经过处理直接排放,会引起水源严重污染。

同时,这些有机物排入水体后要消耗水中大量的溶解氧,而当水中的溶解氧低于4mg/L时,就会导致鱼类等水生生物呼吸困难甚至死亡,从而严重影响到水体生态平衡[2],所以如何降低化学需氧量(COD)一直是制革废水处理的重点。

目前,常见的处理COD的方法主要有物理化学法、生化法、电化学法等,本文分析了常规制革生产中COD的来源及特征,并且分别对这些方法的原理、特点,以及它们在制革废水COD处理中的实际应用进行了评述,最后基于以上分析,描述了制革废水COD电化学处理的发展前景。

1制革废水COD的来源及特征制革企业排放的污水主要来自制革生产的准备、鞣制和其它湿加工工段。

关于鞣前准备工段废水的COD特征,以山羊革加工为例,详细分析了各工段废水中COD 的分布情况。

浸灰工段废水的COD浓度高达13740mg/L,主要是由脱毛浸灰废水中大量的蛋白质、毛渣、硫化钠和油脂降解物形成。

其次是染色加脂工段,该工段废水的COD浓度为13012mg/L。

浸灰和复灰工段产生的COD量占总量的52.63%[6]。

实事证明,污水排放量约占制革总水量的70%以上,是制革污水的最主要来源。

鞣制工段的污水排放量约占制革总水量的8%左右,而鞣后湿整饰工段的污水排放量约占制革总水量的20%左右[3-4]。

皮革加工过程中,大量的蛋白质、脂肪转移到废水和废渣中,采用的酸、碱、盐、石灰、硫化钠、铬鞣剂、染料、加脂剂等化工原料,相当一部分也进入到废水,使得制革废水具有耗氧量高、悬浮物多、碱性强、色度值高等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电解法处理制革废水的工程应用-回复
内电解法是一种处理制革废水的有效工程应用方法。

本文将一步一步回答有关内电解法处理制革废水的相关问题,包括内电解法的原理、工艺流程、设备选择及应用效果等方面。

一、内电解法的原理
内电解法是利用电化学原理进行废水处理的一种方法。

它通过在电解槽中加入电解质溶液,通过电解产生的气泡在溶液中形成气液两相流的现象,从而实现废水中有机物的高效去除。

在内电解过程中,负极处的气泡能够吸附有机物,使有机物与气泡一起升至液面,并在液面形成泡沫。

然后,通过泡沫分离装置将泡沫分离出来,以达到去除废水中有机物的目的。

二、内电解法的工艺流程
1. 准备工作:将制革废水进行初步处理,去除大颗粒物质,并调整废水的pH值。

2. 制备电解质溶液:在电解槽中加入适量电解质溶液,如氯化铜等。

3. 电极选择和配置:选择合适的电极材料,如钛钢、铁等,并将电极配置在电解槽中。

4. 进行内电解反应:将制革废水加入电解槽中,进行内电解处理。

调整电流、电压及电解时间等参数,以提高处理效果。

5. 气泡分离:通过泡沫分离装置将产生的泡沫分离出来。

6. 液体处理:将分离后的液体进行过滤、沉淀、浓缩等处理,以进一步去
除废水中的有机物。

三、设备选择
1. 电解槽:选择耐腐蚀性能好的材料,如玻璃钢或塑料等制作电解槽。

2. 电极:根据废水性质选择合适的电极材料,如钛钢电极适用于重金属废水的处理。

3. 泡沫分离装置:选用高效的泡沫分离装置,如旋流分离器或离心分离器等。

四、应用效果
1. 去除效率高:内电解法能够高效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达到较好的水质净化效果。

2. 经济实用:内电解法工艺简单,设备投资和运行成本相对较低。

3. 操作方便:内电解法操作简便,无需复杂的控制和调节设备。

4. 环保效益:内电解法对环境友好,产生的气泡可重复利用。

综上所述,内电解法是一种处理制革废水的有效工程应用方法。

它凭借电化学原理,在电解槽内实现有机物的高效去除,并通过泡沫分离装置将去除的有机物分离出来。

内电解法具有去除效率高、经济实用、操作方便和环保等优点,因此在制革废水处理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