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庸的模糊性
《中庸之道的分析2100字》
中庸之道的分析中国作为一个千年文明古国,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
这些文化存在于每一个生活在中华文化圈中的个体身上,反映在每一个人的具体行动上。
儒家的“中庸”思想作为一种人生哲学,具有较强的启迪和指导意义,对当代的为人处世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一、“中庸”的内容“中庸”最早出现在论语中,《论语·雍也》中有记载:““中庸”之为德也,甚至矣乎。
”到底什么才是“庸”,很大一部分人把“庸”理解成是平常、庸碌。
还有人将“庸”与“用”联系起来,认为“庸”可以解释为用。
《中庸》着重说明了:“极高明而道“中庸”。
”“中庸”里的“过犹不及”、“非至高难能”、“叩其两端”。
这倒是较为类似我们现在哲学所说的一分为二来看待,也就是矛盾的辩证关系认识,这也是孔子其哲学的原则。
由此可见,“中庸”可以说是为人处世的道德,又可以说是对待问题的方法论。
世界作为一个矛盾对立统一的有机整体,而孔子“中庸”思想表明两端事物的和谐统一。
在发展事物的过程中,人们倾向于否认其形成的唯一部分,如果统一阶段失败前后没有团结,就难以实现数量的积累,更加不能实现质的发展。
因此在发展阶段中“中庸”是个很重要的部分。
二、“中庸”之道的内涵“中庸”虽包含不去轻易否定他人的观点,但它更包含着不管外界风云如何变幻,我自有我自己的看法和观念。
世界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时区,有些人看到其他人走得快了,就心生焦急情绪,反而乱了自己的步伐;有些人看到其他人走得慢了,又心生懈怠,殊不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所以,秉承“‘中庸’之道”,在自己的原则里稳步前行,能让我们在纷繁的时间敢于做自己。
持“中庸”之道有助于我们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有些人在遇到悲伤或开心的事情时,往往喜欢走极端。
但俗话说“乐极生悲”,所以人一定要避免情绪有过大的波动。
比如在职场中,你升职了,因为过度开心可能会引得其他同事眼红,不利于在职场中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又比如同学在学习中给你添麻烦了,你会把这种不满情绪无限放大,甚至大打出手,伤了同学之间的和气。
做个淡淡的人--中庸思想浅析
做个淡淡的人中庸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它的存在深深的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中庸,指的是人际关系,即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和谐。
而中庸的主题思想则是教育人们更好的发挥人性的本质,在这个纷繁复杂的社会做到“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一种对人对事的一种思想境界。
中庸思想源自儒家,孔子在很多的谈话中显出了其中庸思想。
诸如我们众所周知的过犹不及,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等等。
孟子在孔子的基础之上对中庸思想进行了更深层似地阐述,形成了中庸思想。
中庸是儒家思想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被视作一种人生和道德的至高境界和追求目标。
那么何谓中庸呢?据宋儒说,“不偏不倚谓之中,恒常不易为之庸”。
在古代传统思想中,中庸是人们必须遵循的处世之道,而儒家文化的这种中庸之道塑造了中国人的中庸之德,使中国人形成了中庸的思维与行为方式,处事作风和人格境界。
中庸之道是儒家的核心理念,是孔子哲学的基础和最高的道德准则。
孔子讲中庸的政治目的是保持合乎周礼宗法等级制的社会政治秩序。
孔子把中庸作为道德的最高准则和他的哲学基础。
在古代中庸的确有“平庸、折中、调和”的含意,但这些绝不是中庸思想的全部,否则《中庸》就不可能被自孔子之后一代又一代的儒家奉为经典了。
在儒家看来“中庸”不仅是建立在儒家人性论基础上的一种伦理道德观,同时也是一种思想方法。
儒家的中庸主张是反对走极端,在对立的两极这间寻求比较适中的解决方案,既不要“过”也不要“不及”,既不要太“进”也不要太“退”,既要“尊贤”又要“容众”,既要“致广大”又要“极精微”,可以“乐”但不能“淫”,可以“哀”但不能“伤”,可以“怨”但不能“怒”,这些都是在两个极端之间寻求适中的方法。
但我个人认为,这样一种适中之所以能够被人们所一直采用,不是因为它处于两极的中间,什么事情都这种的去办,而是因为它合于内心之“中”和外在之“道”的标准,虽然处于两极之间的选择通常是比较正确的,但绝不能说凡是处于两极之间的选择都是正确的,正确与否不是由其中间性决定,而且由是否“中道”来决定的。
浅谈国人的中庸之道
浅谈中庸之道中庸的原意是不偏不倚,但后来人却偏解了中庸,以致现代人将中庸误用为以下方面:不讲原则“水至清则无鱼,人至查则无徒”,千百年来这个理念成为国人为人处事的圭臬。
秉持这种理念做人做成了“烂好人”,做事结果可想而知。
你会发现现实中不讲原则,模糊搅和的人不在少数,为什么?就是这种中庸颓废理念的产物。
社会管理中徇私枉法、贪污腐败很严重,有的没有法律规定,即使有法律规定的也不遵守。
企业经营过程中,相关工作是要遵守流程和制度的,要么没有流程,就是有了流程和制度也不遵守。
管理人员就是制定流程和制度并监督实施的,但“烂好人”的现象太严重,最终以组织利益的损失作为人情送掉了……。
执行力是令企业高管很头痛的事情,为了达到执行,又是战略规划,又是绩效考核,最终收效甚微,为什么?中庸、不讲原则的理念根深蒂固。
“诚信、忠诚”是我们很多人挂在嘴边的词汇,试想一个连法律法规和流程制度都不遵守的人,何谈“诚信、忠诚”?上面的太极图是道教文化的标志,距今已有三千多年。
我们现代人对这个图的解释是“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相互转化”,可能很多人知道这个图给了西方人发明计算机的灵感,这个图在西方人的眼里就是两个要素,“0”和“1”,这就是二进制,计算机的基础。
早在西汉时期中国人就发现了煤,但人们当时认为地球和人一样是有生命的,禁止挖煤,也就是现代的“环保主义”。
中国人不挖,外国人就不挖吗?英国人先挖出了煤,所以随之出现蒸汽机等工业技术,推动了工业文明的发展。
我们先发现了煤没有挖,输掉了工业经济的竞争;太极图三千年之前就存在了,西方人受到启发发明了计算机,我们又在信息经济时代落伍了,请问各位我们还有什么可供输的?可惜不可惜?我们很多人赞赏“中庸”,批评“偏执”,中庸和偏执是相互对立的,究竟哪个对,我们还是用结果说话。
我们说西方人是偏执的,较真的,但现在西方国家的经济实力远远大于东方国家的经济实力,现代科学理论大多是西方人发现和发明的,为什么?中庸的理念导致我们不较真,不讲原则,不坚持真理,所以我们就发现不了真理。
谈谈对中庸之道的理解和看法
谈谈对中庸之道的理解和看法道家的思想是主张顺应自然,追求“无为而治”,最高境界是“天人合一”。
也就是认为人要尽量遵循事物的规律,这样才能得到大自然的保护,而且才能做到长生不老。
所以道家很少会谈及仙术和修炼,甚至连一些神仙都没有。
中庸之道就是不偏激的态度,也可以说是对事物的正确处理方法。
“中”是保持事物平衡的意思。
其实也可以引申为“不偏不倚”,用来形容不偏离客观事物规律的意思。
那么中庸之道也可以解释为凡事不偏向任何一方,而是在适当的位置上,既要保持一种平衡,但又不过分突出一方,使另一方掩盖了平衡。
在不伤害别人利益的前提下,保持和谐、公平的发展。
这是一种以退为进的处世智慧,不仅是一种待人接物的准则,更是一种做人的美德。
中庸之道可以理解为相互独立又密切联系的两个方面,他们既相互区别,又密不可分。
首先,中庸之道主张把握事物的整体性。
人生活在现实社会中,往往被各种各样的事物纷扰着,对一件事物往往看到它的这一面,忽略了它的另一面,从而无法真正地了解事物。
对此,我们应该认识到,事物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不断变化之中。
同时,不管事物如何变化,有一点是始终不会变的,那就是事物发展的规律。
只要我们紧紧把握住事物发展的规律,便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也就能看清事物的未来。
同时,我们还应该注意,对于一个复杂的事物,有时单靠我们的努力,是难以达到目的的,因此,我们还需要学会借助外力。
比如选择一个有利于我们的外部环境,等等。
其次,中庸之道主张调整事物的平衡状态。
这里的“平衡”并非事物静止不动的状态,而是指一种动态的协调统一。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由于每个人的性格、经历和环境不同,会有不同的生活习惯。
但是,我们应该知道,世间万物并不是以自己的习惯或嗜好去改变他人,而是要顺应他人的习惯与嗜好,取长补短,使彼此融洽和谐,共同创造美好的生活。
比如春节来临之际,我们的邻居家都喜欢放鞭炮来庆祝,我们应该尊重他们的这种传统习俗,但是却不能强迫他人也要跟着放鞭炮。
浅谈“中庸”
浅谈当代的“平衡、中庸、和谐、”——鉴于当代这已变质了有别于老祖宗留下的遗产宝藏最近在网络上经常可以看见“和谐”、“天朝”等的评论字眼,当然多半是有着嘲笑、讽刺的风味。
比如,一些涉及到基层或中小阶级利益的事情,在国家大方向的政策利益面前,都被打压住了,不管其是否真正的公正公平。
再比如说一些相对激烈自由的言论,也须顺应迎合着“天朝”的口味和趋势,而被屏蔽了,呵呵!不好意思,自己多少有些愤青的情绪了,一说起这等“令人费解”的事情,热血也倍受感染了!没把持住呀~呵!果然,自己还未能达到那种“海纳百川”的度量啊,这把持不住的情绪呀,也、真怕哪天自己得吃亏呀,呵呵!闲话说多了,回到主题,由于自己对比过国外乃至港台的一些国家地区的相对民主自由的体制和政策,让己不免对咱的体制处境也滋生了些“失望、愤慨”的情绪,毕竟不禁就会问:为什么在别人国家真正能落实到实处的“公平、公正、公开”透明的民主理念在咱们国度内却只能变成了叫得响亮的口号了?取而代之的,只剩下“假大空”的虚伪套话了,这难免看破甚乎有些看破甚乎是绝望了!情绪渲染的愤青话还是说多了,只能说这等仍让人每提每愤慨的不公还是存在着诸多诟病的。
但今天我想发表的观点是: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在当下的时代社会里被扭曲了,变质了!今天咱就以中国早已产生并也根深蒂固的“中庸”文化的话题来展开讨论!若说以往老祖宗那辈时的“中庸”是纯正的,那么时下受功利等因素扭曲了的“中庸”就显得杂质重重。
先举个历史的案例来说吧,就说王安石变法吧,在当时刚推出时是绝好客观的改革政策,但后来却变成了一些朝野群臣弄权的有利借口和手段了,不禁让人有些叹慨、遗憾!时下的“中庸”就有些如是的意味了!昔日老祖宗留下的“中庸”更多寄寓的是“谦虚、和谐、平衡”等的恭敬、礼让的积极态度,强调更多的是一种谦谦君子、温儒而雅的君子风度。
礼让、隐忍、婉转、含蓄、大智若愚等的表面虽是风平浪静、波澜不惊但内却蕴含玄机和深奥学问等的柔韧性非常好的积极相处涉世之道,都是他们那时中庸里真正想表达出来的意义!首先,我觉得中庸就包含着有制衡、平衡、维持稳定达到平衡点的意义:从宏观上说,纵观古今的格局时势,古三国也好,当今世界多元化格局也好,皆离不开这“中庸、制衡、平衡”之道,至少它们都是靠着几方力量来相互牵制维持稳态的。
中庸心得体会
中庸心得体会
中庸是一种处世之道,是一种生活态度,也是一种人生境界。
在我看来,中庸最重要的是平衡和谦逊。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面
临各种选择和挑战,而中庸的态度能够帮助我们在这些选择和挑战
中保持平衡,不偏不倚地前行。
平衡是中庸的核心。
在生活中,我们需要平衡工作和生活,平
衡家庭和事业,平衡自我和他人。
只有保持平衡,我们才能在各个
方面都取得进步,而不至于在某一方面过度追求而忽略其他方面。
平衡也是一种智慧,能够让我们在面对挑战和困难时保持冷静,不
被情绪左右,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案。
谦逊是中庸的另一个重要特征。
谦逊让我们不自满不傲慢,能
够虚心学习,接受他人的建议和批评。
谦逊也让我们与他人和睦相处,不自我中心,不轻易得罪他人,而是尊重他人,包容他人。
谦
逊也是一种美德,能够让我们在与他人交往中取得更多的信任和支持。
在实践中,中庸需要我们不断的努力和修炼。
我们需要不断地
平衡自己的内心世界,调整自己的态度和行为,才能真正做到中庸。
同时,我们也需要不断地反思和总结,从自己的经验中吸取教训,不断提高自己的中庸水平。
总的来说,中庸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态度,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境界。
只有在平衡和谦逊中,我们才能找到真正的快乐和成功。
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够在生活中做到中庸,过上美好的生活。
浅析中庸之道
浅析中庸之道中庸之道的几点浅见一说起“中庸之道”,很多人就认为它是一个相当保守、相当市侩的东西,是不要原则,是滑头主义,是老好人。
持这种态度的人不外乎有以下这几种情况,一种是根本不懂中庸思想,人云亦云;一种是对中庸认知肤浅的无知妄言;第三种就是为了批判而批判的扭曲断言。
笔者认为,中庸之道不仅是一种实用的处世哲学,而且是一种崇高的思想境界。
中庸之道的内涵非常丰富,其中涵盖立身哲学、待人哲学、享乐哲学、为人哲学、操守哲学、情感哲学。
综合来说就是一个人应该通过怎样的行为和思想面对社会、家庭、工作和自己,最重要的还是以怎样的心态去面对自己,然后才面对这个世界。
中庸之道,主张以“不偏不倚”的心态看待事物,适度合理地处理问题,还特别强调时时处处的自我修养,自我约束。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立身处世,时时处处都要十分谨慎,不让不正当的欲望滋长而做出一些有违道德的事情来。
但这并非要否定人的正常欲望。
在修养方面,要做到人前人后一个样,而不是像虚伪的小人那样“前倨后恭”。
中庸思想十分注重“诚”,“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
是故君子诚之为贵。
离开“诚”,一切都难以存在,更何况作为生命个体的人呢?所以人更加需要“诚”。
要做到“慎独”,必须先有“诚”的态度,才能端正心态,再以一种中正平和的心态来修炼自我。
这点对我们当代大学生而言,也是十分重要的。
学习不诚,容易浮躁造作,学不到真正实用的东西;交际不诚,谁愿和你做知心朋友?离开“诚”,人是很难立足于社会的。
可以这么说,有“诚”才能有“成”,诚是立身之本。
“诚者,天之道,诚之者,人之道。
”中庸指出“诚”的根本意义所在。
中庸讲“不偏不倚”,有人据此提出质疑,“不偏不倚”不就是一种折中主义吗?事实并非如此,“中庸”讲的“不偏不倚”是指我们在主观上不要存在偏袒,强调客观理性。
“中庸”更加不是没有主见地左右逢迎。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能够容许他人有不同意见,并能和意见不同的人融洽相处,也是中庸思想的一个体现。
论文:论《中庸》核心思想内涵
论《中庸》的核心思想内涵摘要:《中庸》意蕴丰富,义理深刻,微言大意,并且逻辑严密。
值得注意的是,《中庸》不仅具有伦理层面的意思,更加具有哲学层次的表述和概括。
《中庸》提出“天道”、“性”、“教”“中庸”、“中和”,“诚”等核心思想,环环相扣层层推进,严密论证“天人合一”的可能性,进一步呈现了儒家天人合一的深切关怀。
关键词:中庸;和;天道;性;诚;天人合一《中庸》一书详细论述了中庸思想,义理丰富而深刻。
一方面,“中庸”在历史长河中遭遇到不断的误读,成了保守,平庸,折衷主义的代称。
另一方面,通过分析《中庸》文本,可以发现《中庸》微言大意,并且逻辑严密,不仅具有伦理层面的意思,更加具有哲学层面的高度概括。
《中庸》提出“中和”、“诚”等概念来突显天人合一的理念。
因此,很有必要研究《中庸》的核心思想内涵,下文将按照原文的篇章顺序来详细论述。
一、《中庸》之“中庸”孔子虽然推崇“中庸”为至德,但“孔子尚未从哲学上进行理论的解释。
”而对“中庸”思想从哲学高度进行论述的是子思及其后学,以《中庸》一书为集大成,全面论证了“中庸”思想。
子思(前483-前402),姓孔名伋,孔子之孙。
《史记·孔子世家》中说:“子思作《中庸》。
《中庸》一书在儒家伦理思想的基础上,以人的道德修养为核心,关注从心性层面诠释儒家深层内涵,运用“中庸”、“性命”和“诚”等概念来突出“天人合一”的理念,将“中庸”的道德范畴上升到哲学范畴,这样一来,“中庸”不仅为最高的道德准则,而且也是天地万物遵循的法则。
《中庸》开宗名义道:“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意思是,“人非人能为,天所生也。
性者,生之至也,禀于天气以为神明,非传于父母以为体魄者,故本之于天。
”也就是说,性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内在规定性,它由天所赋予,不同于父母所给予我们的形体。
中庸作为一种美好的德性,自然就是授命于天的。
遵循这种本性去行动就是“道”,如何践履呢?就要通过教化,按照道德的原则,加强自身修养,通过修道进而达道,实现“天人合一”。
关于“中庸”的三个常见误区
关于“中庸”的三个常见误区写于春秋晚期的《中庸》,是一部代表儒学核心精神的经典总结性著作。
作者子思,名孔伋,字子思,是孔子的嫡孙,也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
中庸之道,是两千多年来中国人普遍推崇的处世之道。
然而,在深入学习《中庸》原文之前,我们往往易对“中庸之道”抱有一些似是而非的误解。
误区1:“中庸”就是老好人我们大概都见过这样的场景:两个人为某个观点争执不下,拉某人来做裁判。
一人问:“我讲得对不对?”答曰:“好像是的,差不多吧。
”另一人问:“我的话在不在理?”答曰:“仔细想想,说得对啊。
”两人追问:“所以你到底赞同谁呢?”答曰:“都对都对,你们说得都有道理呀……”于是,旁观者感叹道:“这个人,真是‘中庸’啊!”其实,这是把“中庸”理解成了和事佬、墙头草、老好人的处事哲学,认为模棱两可、圆滑妥协、谁也不得罪就是“中庸”。
就像一个水晶汤圆,推过来是圆的,推过去也是圆的。
在这种认知的基础上,不少人对“中庸”大加批判,有人如此讽刺道:“中国人素以‘中庸之道’为至理明言,为人处世讲究‘中庸’,要小心翼翼,不能得罪某某人,做事最好能来个顺水人情……自命处世老练圆滑,殊不知倒腾出一锅‘酱缸文化’。
”然而,这已经完全不是中庸之道的本意,甚至是反其道而行之了。
南怀瑾先生,曾在讲授《中庸》原文时说过这样一句话:“中庸的中心、方法,只有两个字:至诚。
”《中庸》的心法,就是“诚”字。
略举几句原文:“诚者,天之道也。
诚之者,人之道也。
”诚即是天之道,每个人的天性原本真诚、良知原本清澈,但是被灰尘所遮蔽;恢复这份真诚,就是我们作为人需要践行的道。
“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
”如何提升自己这份真诚呢?选择他人善良的品质,然后固化为我们自己的品质。
这就是功夫。
“诚者自成也。
”心中有了这份真诚,自然就能成事;“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
是故君子诚之为贵。
”要想把事做成,这份真诚要贯穿始终。
没有真诚,双手就松弛,决然不能成事。
做人的基础就是真诚,修身齐家治国利天下,都是基于一颗真诚恻怛的心,没有真诚,哪有人生?再回头看所谓“老好人”,表面圆融和气,背后却是一颗不诚的心。
对中庸思想的理解和认识
对中庸思想的理解和认识中庸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最具代表性的道德观念之一。
它继承了孔子“中”和“庸”的伦理思想,进而将其发展为一种涵盖万物、有容乃大的哲学态度。
一、执两用中,致中和:中庸作为道德修养方法,最大特点是提倡执两用中的平和态度,认为过度与不及都会导致失衡与异变,从而产生偏差或悖乱,只有把握好度,才能使人的行为处于协调状态。
执两用中在人际关系中意味着适度原则,即做事时,讲求适当;在为人处世上,则要讲求中正平和,才符合社会规范和常理,并且符合他人利益。
执两用中体现了和谐思想,通过达到中正平和的结果来实现和谐社会的目标。
二、执两用中,尚和合:“和”是中庸思想的核心,“和”指和谐、和睦、和顺,包含了众多的相互依存的要素,是天地万物的共同特点。
因此,中庸也是中国人民族和文化的重要精神。
“合”是对立统一的整体,强调“和而不同”,包括了宽容、融合、统一等多种意义。
中庸思想认为,各种事物既对立又统一,彼此联系,相辅相成,既矛盾又相互转化。
三、积极进取,反求诸己:中庸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推崇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即反求诸己。
中庸思想从反面告诫人们应该约束自身的行为,反求诸己,在自我的认识和自我的完善上下功夫。
具体说来,就是要求人们能够不断自省,提高自我觉悟和修养,知错就改,以求得自身的进步和完善。
中庸思想是建立在孔子“仁”学思想的基础上,更具有丰富的思想内容和积极的教育意义,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可谓博大精深。
它历久而弥新,至今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被视为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伦理规范的总和,对后人具有深远的影响。
中庸之道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颗璀璨明珠,已深入人心,影响了几千年中国人的生活习惯,也体现了中华民族处理事情的优秀品质。
但是随着西方文化的冲击,尤其是对传统文化的过度娱乐化,对中庸之道有不少消极的影响,而如何正确运用中庸之道,在当前形势下如何弘扬中庸之道,已经成为我们每个中国人应该思考的问题。
由于历史的原因,现在社会上存在许多人把中庸之道作为迷信、消极的东西,加上历史的局限性,在对待中庸之道上也存在着盲目性、片面性。
中庸心得体会
中庸心得体会
中庸,是一种处事态度,也是一种生活哲学。
在我看来,中庸
不是指平庸,而是指处事平和、不偏不倚的态度。
在生活中,我们
常常会遇到各种挑战和困难,而中庸的态度可以帮助我们保持平静、冷静地面对这些问题。
首先,中庸教会我们保持平和的心态。
无论是遇到成功还是失败,都不要过于激动或沮丧,要学会保持平静的心态。
成功时不要
得意忘形,失败时也不要灰心丧气,要保持一颗平和的心,才能更
好地应对生活的起起落落。
其次,中庸教会我们保持平衡的生活。
生活中,我们需要在各
种事务之间取得平衡,不要偏废某一方面而忽略其他方面。
工作与
生活、家庭与事业、个人发展与社交活动等等,都需要我们保持平衡,才能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最后,中庸教会我们保持公正的态度。
在处理事务时,要坚持
公正、不偏不倚的原则,不要被个人情感或利益所左右。
只有保持
公正的态度,才能赢得他人的信任和尊重,也才能在社会上立足。
总之,中庸是一种处事态度,也是一种生活哲学,它教会我们保持平和的心态、保持平衡的生活、保持公正的态度。
只有做到这些,我们才能在生活中走得更远,活得更好。
希望我们都能在生活中学会中庸,过上平和、平衡、公正的生活。
中庸心得体会
中庸心得体会
中庸,是一种处事态度,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做人态度。
在现
代社会中,中庸的精神依然具有深刻的意义和价值。
在我看来,中
庸的心得体会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中庸是一种平和的心态。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会遇到
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有时候会面临成功和失败的考验。
中庸的
心态能够让我们保持平和,不被外界的风风雨雨所动摇,保持一颗
平常心,不骄不躁,不慌不忙地面对一切。
其次,中庸是一种均衡的态度。
生活中,我们需要在各种事物
之间寻求平衡。
中庸的心态能够让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之间找到平衡,在理想和现实之间找到平衡,在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之间找到平衡,不偏不倚地处理好各种关系。
再次,中庸是一种包容的态度。
在人际关系中,我们需要学会
包容和谦逊。
中庸的心态能够让我们保持谦逊和包容,不自以为是,不轻易与他人发生冲突,能够容忍和体谅他人,以宽容的心态对待
一切。
最后,中庸是一种稳健的态度。
在做任何事情时,我们需要保
持稳健的步伐,不慌不忙,不骄不躁。
中庸的心态能够让我们稳健
地前行,不被外界的诱惑和干扰所动摇,坚定地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
总之,中庸的心得体会是一种平和、均衡、包容和稳健的态度,是一种做人做事的准则。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需要学会中庸的心态,以平和的心态面对一切,以均衡的态度处理各种关系,以包容的心
态对待他人,以稳健的步伐前行。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纷繁复杂
的社会中保持清醒和理性,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中庸之路。
中庸心得体会
中庸心得体会
中庸是一种处世之道,是一种平和而稳健的心态,是一种追求平衡和和谐的生活态度。
在我看来,中庸不仅是一种修养,更是一种智慧,一种对世界的理解和对自己的把握。
首先,中庸教会了我如何在人际关系中保持平和。
在人际交往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矛盾和冲突,这时候如果我们能够保持中庸的心态,不偏不倚地看待问题,理性地处理矛盾,就能够避免许多不必要的争吵和纷争,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其次,中庸让我学会了如何在工作生活中保持平衡。
现代社会的竞争压力很大,很多人为了工作和生活忙得焦头烂额,容易陷入极端的状态,而中庸则教导我们要有适度的工作和休息,要有适度的进取和安逸,要有适度的责任感和享乐感,才能够保持身心的健康和生活的幸福。
最后,中庸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适可而止”。
无论是在饮食上,还是在情感上,我们都应该懂得适可而止,不要过分追求,也不要过分放纵,要有度,要有节制,才能够真正享受生活的乐趣。
总之,中庸心得体会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和而不同,中道而行”。
只有在中庸的态度下,我们才能够真正做到心平气和,保持内心的宁静,才能够真正过上平和而美满的生活。
希望我能够
在以后的生活中,不断地修炼中庸之道,让自己的生活更加美好。
《中庸》之“中庸”三维度释义
《中庸》之“中庸”三维度释义作者:吴涯来源:《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第04期摘要:《中庸》之“中庸”持久而深刻,它是以正确性为内在精神,以恰当与适度为标志,以事物整体和谐、实现矛盾协调为目标,是振荡中维持平衡的过程及其“得中”这一瞬间之表象。
它具有中庸之道(原则)、中庸之德(品德)、中庸之法(方法)三维度之义:既是哲学范畴,也是伦理学说,并代表了一种思想方法;既是事物运行的客观形态,又是儒家的世界观、人生观,还是“折两用中”的方法论。
关键词:中庸;中庸之道;中庸之德;中庸之法中图分类号:B8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04-0229-02“中庸”历来是研究的热点。
目前对“中庸”的释义具有代表性的有:一是东汉大儒郑玄在《礼记·中庸》释:“名曰中庸者,以其记中和之为用也。
庸,用也。
”郑玄将“中庸”理解为一种方法,中庸即用中,从而区别于老子的用弱和商韩的用强,这是中庸的要点之一。
但“用中”仅为中庸之表象,非实质。
二是何宴注“中庸之为德”说:“庸,常也,中和可常行之德也。
”何宴相比郑玄是一种进步,将“中庸”作为常德来遵循,但未鉴定其内涵,也无法推行。
三是程颐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第一章,纲领)四是朱熹的理解,即“中、庸只是一个道理,以其不偏不倚故谓之中,以其不差异可常行,可谓之庸。
未有中而不庸者,亦未有庸而不中者。
”(朱熹《中庸集注》题解)二者在前人的基础上,将“中庸”从方法和品德抽象、上升为事物运行的客观形态,将“中庸”定义为“正道”、“定理”。
尤其是朱熹将“中”、“庸”二字合二为一,视为整体,的确是对“中庸”理解的重大突破。
但二人都将之认为是“不偏不易”之道,又犯了形而上学的错误。
“中庸”一词究其何义?研究“中庸”,途径虽多,但就《中庸》文本释“中庸”之义却是最基础,最具说服力的。
在完全尊重《中庸》文本的基础上,对《中庸》之“中庸”释义为:“中庸”是以正确性为内在精神,以恰当与适度为标志,以事物整体的和谐,以实现矛盾的协调统一为目标,是振荡中维持平衡的过程及其“得中”这一瞬间之表象,具有中庸之道、中庸之德、中庸之法三维度之义。
浅论“中庸”
浅论“中庸”
“中庸”的思想起源于上古时代,孔子及其学生主张“中庸”是继承了前人的思想,并有所发挥和阐释。
人们对“中庸”的解释,通常都推崇宋代思想家二程(程颢、程颐)和朱熹的定义。
即:“不偏之谓中;不易之为庸”。
或:“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庸,平常也。
”“中”的同义、近义词还有公、平、正、直;“庸”的同义、近义词则可有“常”而引伸为法、则、规、范。
这是承认事物的相对稳定性。
有人把“中庸”说成是“折中”、“调和”。
这是一种片面的解释。
孔子主张“中庸”的言论,《论语》中屡见不鲜。
例如他说:“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又说:“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孔子反对“以德报怨”,他以“匿怨而友其人”为耻。
孔子还说过:“当仁,不让于师!”足见孔子不是一个主张模棱两可的人物。
“中庸”的主张,在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尽相同的内容。
但它作为我国古代文化的一种思维准则,当今是完全可以批判继承的。
曲解“中庸”的本意,把其中积极成分加以贬斥,又进而把遵守正确方针行事,认为是一种“折中”、“调和”,总以偏激为尚、过正为佳,这会对宣传和执行正确的方针政策产生消极影响,在实践中就会造成不良的后果。
如何理解“中庸之道”?
如何理解“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之一。
它强调在处理事情时采取适中的态度和方法,避免过度或不及。
中庸之道的核心思想是“和”,即追求内在的和谐与平衡,而不是片面追求某一方面的发展或利益。
中庸之道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1.适度原则:中庸之道强调适度,反对极端和片面。
在处理事情时,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采取适当的措施和方法,避免过度或不及。
适度原则不仅适用于个人行为,也适用于社会治理和发展。
2.平衡和谐:中庸之道追求内在的平衡和谐,即通过适中的态度和方法来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和关系,达到整体上的和谐与稳定。
这种平衡和谐不仅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平衡,也包括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之间的平衡。
3.整体思维:中庸之道强调整体思维,认为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不能孤立地看待和处理。
因此,在思考问题时应该全面、系统地考虑各种因素,权衡利弊得失,从而做出更为客观和准确的判断。
4.道德修养:中庸之道也是一种道德修养的方法,认为通过适中、平衡的修养方法可以提高人的道德水平。
这种修养方法包括节制欲望、谦和低调、宽容包容、自我反省等方面,通过这些方面的努力,可以达到更高的道德境界。
总之,中庸之道是一种全面、客观、平衡和和谐的处理问题的方法和态度,对于个人和社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仍然可以从中庸之道中汲取智慧和启示,以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和问题。
中庸一词的理解和体会
中庸一词的理解和体会《中庸到底是啥玩意儿》咱中国人啊,老祖宗留下了好多宝贝,这“中庸”就是其中一个。
你说啥是中庸?嘿,这可不好一下子说清楚。
中庸可不是让你当老好人,啥事都和稀泥。
它就像是做菜的火候,得掌握得恰到好处。
火大了,菜就糊了;火小了,菜又不熟。
中庸就是让事情刚刚好,不偏不倚。
你看那走钢丝的人,左边晃晃右边晃晃,那就是没掌握好中庸之道,非得掉下去不可。
咱过日子也得这样,不能太激进,也不能太保守。
就好比买东西,太抠门了啥也舍不得买,那生活还有啥乐趣;太浪费了,那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呀!这中间的度,就得自己好好琢磨。
中庸也不是让你啥都不做,等着天上掉馅饼。
它是让你该出手时就出手,不该出手时就老老实实待着。
就像那猎手,得瞅准时机再行动,不能瞎扑腾。
有人说中庸就是没个性,这可真是大错特错。
有个性不代表就得极端啊!你可以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追求,但别一条道走到黑,撞了南墙也不回头。
那不是有个性,那是傻!咱老祖宗多聪明啊,他们早就看透了这世界不是非黑即白的。
就像那太极图,阴阳调和,多和谐呀!中庸就是让我们在这复杂的世界里找到那个平衡点,让自己活得舒服,也让别人看着舒服。
你想想,你身边是不是有那种特别偏激的人?要么特别激进,啥都要争第一;要么特别消极,啥都提不起兴趣。
这样的人相处起来是不是很累?咱可不能学他们。
中庸就像是一杯温水,不烫嘴也不冰牙,喝下去刚刚好。
在处理事情的时候,咱得考虑全面,不能只看眼前,也不能想得太远,得把握好那个度。
有人会说,这多麻烦呀,还得想那么多。
哎呀,你可别嫌麻烦,这可是咱中国人的智慧结晶。
等你掌握了中庸之道,你就会发现,好多事情都变得简单了,人际关系也融洽了,生活也更美好了。
你说中庸重要不重要?那肯定重要啊!咱可别小瞧了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那都是经过千百年沉淀下来的宝贝。
咱得好好琢磨,好好体会,把中庸之道运用到生活中去,让自己的生活更加精彩!咱可不能把这宝贝给弄丢了,得一代代传下去,让咱的子孙后代也能受益。
我们为何对“中庸”有如此大的误解?
我们为何对“中庸”有如此大的误解?
我们为何对“中庸”有如此大的误解?
原创2016-05-23文明之旅 CCTV文明之旅
点击上方“CCTV文明之旅”可免费订阅,还有惊喜大礼等着您哦!很多人知道“中庸”一词,却误解了“中庸”的真正含义。
其实,“中庸”并不是“和稀泥”、“老好人”、“平庸”、“不作为”、“和事老”的代名词。
“中庸”代表着“中正”,即看待一件事情能够不偏不倚、方方正正,并有着“持之以恒”的坚持。
在明朝历史上,就有一个坚守中庸之道的人——方孝孺。
朱元璋死后不久,燕王朱棣夺取了他的侄子——建文帝朱允炆的皇位。
尽管朱棣坐拥了天下,但他这个皇帝始终当得名不正言不顺,于是朱棣想找个“笔杆子”为他“正名”。
而当时朝中,最合适的人选莫过于颇有威望的方孝孺。
然而方孝孺宁死不从,他认为朱棣杀侄篡位,简直是一代乱臣贼子,他万万不能因为朱棣的威胁就违心地起草诏书。
最后,方孝孺因此被诛杀十族(第十族是他的门生和朋友),但他坚守原则的高风亮节依然让人肃然起敬。
明末著名思想家黄宗羲曾评价过方孝孺的行为是符合中庸之道的。
所以说,中庸不是调和,而是坚持原则。
那么,为什么我们对“中庸”有如此大的误解呢?敬请关注CCTV4《文明之旅》5月23日22:00《毛佩琦:中庸里的学问》说说你对中庸之道的理解吧!欢迎在下方留言《文明之旅》每周一22:00播出!CCTV4《文明之旅》,你值得拥有!长按二维码,即可关注哦!。
中庸思想的误读之中庸是庸碌主义
中庸思想的误读之中庸是庸碌主义我读《论语》(140)卫灵公篇子曰:“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阳货篇子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已。
”宪问篇路宿于石门。
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
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中庸思想的误读之中庸是庸碌主义中庸思想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是很重要的思维方法论,影响了中国文化思维和人们的处世行为。
但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庸思想不断被误读,成为被批判、嘲笑的对象。
在20世纪初,西方现代性思潮进入中国,人们开始反思中国传统文化之不足,进行批判,中庸思想是主要的批判对象,特别是“五四”运动以后,经过现代性洗礼,一些人对传统进行全盘否定,根深蒂固地认为中庸不偏不倚守中持中的特性让人变得圆滑,不利于刚健之气的养成,人们保守折衷,不思进取,缺乏发展原动力,从而导致中国落后挨打。
有人认为,中庸就是平庸,四平八稳,庸庸碌碌,不求无功,但求无过。
其实,孔子是极其反对庸碌无为的。
《论语·卫灵公》:“子曰: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皇侃在《论语义疏》中说:“三人以上为群居。
”《论语集解》曰:“小慧,谓小小之才知也。
”意思是,一群人整天呆在一起,说一些不痛不痒的话,丝毫不涉及道义,爱耍一小聪明,这些行为对德行的修养都是有害的,所以这样的人终难成器。
《论语·阳货》:“子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已。
”朱熹集注:“博,局戏;弈,围棋也。
”孔子说,整天吃得饱饱的,一点脑筋也不想动,这些百无聊赖的人是很难有成就的。
不是还有下棋之类的游戏吗?下下棋,也可以动动脑筋,也比一点不动脑筋强。
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就引用这两句话批评明末的士大夫,南方的士大夫们“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北方的士大夫们则“饱食终日,无所用心”,他认为这些人精神堕落,不关心国家大事,国家岂能灭亡?上面两种人实际是一类人,这类人精神上失去了追求,在一起谈话也无正事可谈,说一些没有意义的闲话,就像现在的网聊,说一些不咸不淡的话,维系可有可无的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中庸的模糊性”
注:本篇选择的作文题是2010年安徽高考题。
作为儒家思想之中的一个重要的部分,“中庸”一直是一个难以简单说清楚的概念,我在这里仅仅谈中庸的模糊性。
何谓“中庸的模糊性”?我在这里指的模糊并不是说“中庸”这一概念的模糊不清,我所说的是“中庸”所说的做事分寸的模糊性,而这一模糊性正是中庸之所以重要而又难以做到的原因。
古代阮元有一首很出名的诗,写的就是中庸之道:“交流四水抱城斜,散作千溪遍万家。
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
”道理要说起来很是简单,也就是要“因地制宜”。
作为现代人,我们都知道要达到效率的最大化,要把“好钢用在刀刃上”同时也要物尽其用,变废为宝,但是如何做才是这一问题的关键。
就拿这首诗来做例子:“到底多少米算是深水,到底多少米算是浅水?而更加难以判断的是到底多少算是“不深不浅”。
我想,每一个人对于这个问题的看法都不一定相同。
但是,对于深浅的判定都无法确定,又何谈“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呢?中庸之道的难点就在于其中的“深”与“浅”每个人都有一种说辞,没有一个可以量化的数值或者是稳固不变的标准。
儒家讲究对于社会道德的维护,正所谓“人人心中都有一杆秤”,然而这些称个个都有个个分度,个个都有个个高低,虽然大体似乎偏向一边,这大概就是儒家所说的“道”,但似乎又各不相同,而这就是我要讲的“中庸的模糊性”。
人类社会的道德观和价值观本身就会因为时间,文化等很多因素而改变。
换句话来讲,所谓的“道”,或者说儒家所说的“中和”的分寸本来就是在不断改变的。
孔子曾今认为儿子需要包庇偷了东西的父亲,这是因为孝道是为人的根本,先有家,后家家成国,百善孝为先,所以孝道高于礼法。
然而,以我们现代人的观点来看的话,所谓人人都是公民,如果有家人犯了罪,每天享受国家福利的我们都有责任和义务举报罪犯,在此之后我们可以选择为自己亲人请律师为他们辩护,或者帮助他们改过自新。
公平,正义和法律才是现代社会的基石。
在西方,同样有着这样的社会价值观变迁。
例如伽利略由于否认了地心说并没有为上帝和天使在宇宙之中留下空位,而遭到了教皇的迫害,被终身监禁,而他的同行甚至被烧死在花园广场上。
在当时,教会是信徒“精神上的家”,而教皇更是上帝在人间的代言人,因为他掌握了“开与闭的权利”,也就是决定教徒死后是否可以通过天堂之门,所以,教皇和教会的决定是不可违逆的。
但是,讽刺的是,现代理论物理学家霍金教授正是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徒,而他研究宇宙现象,并证明了“黑洞可以向外辐射粒子”。
作为一位宇宙物理学家,他的工作间接否定了上帝的存在——至少肯定不会在天上了。
然而,霍金教授并不感到沮丧,因为对于他来说科学与信仰并不矛盾,一个是对于物质世界的探索,另一个是对于精神世界的洗涤和净化。
当然,在更早的时候,也就是文艺复兴时期,那是科学和宗教的关系更加和谐,红衣主教尼可拉斯热衷于计算圆周率,也就是在同期,卡尔丹和他的弟子对解三次方程——这件事在当时甚至成为了一个重大的娱乐活动。
由此可以看出,科学和宗教在当时没有分歧,甚至不分彼此。
科学与宗教的关系也可以证明所谓完美的不偏不倚的标准也会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不断变化。
也许就在不久的将来,全肢体人体克隆也不会被禁止——直到现在,伦理学依旧反对克隆人的出现,不管他们到底可以为人类带来多大便利。
等到未来,说不定未来人类还
会嘲笑伦理学家就像是过去的基督教教皇一样阻碍了科学的发展呢。
个人价值感也会因为每个人成长环境,教育,家庭等等因素的影响而变得各不相同。
我们就举项羽自刎的例子。
不管是项羽死后的哪个朝代,人们对于项羽自刎的评价都各不相同。
女词人李清照有诗云:“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然而我个人认为如果项羽不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说不定还可以东山再起,大丈夫拿得起放得下,何必顾及“无脸见江东父老”?我们很难评价项羽自刎的对与错,如果是孔老先生到了如此境地,想要保持“中平正和”想必也十分困难。
另一个令人难以决断的例子就是谭嗣同慷慨就义。
戊戌变法失败后,西太后下令查杀“戊戌六君子”,当时日本使馆说可以向“六君子”之中的谭嗣同提供保护。
然而谭嗣同断然拒绝,他说:“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
有之,请自嗣同始。
”谭嗣同慷慨就义是为了激起国人的血性,反抗封建统治阶级的压迫。
但是相当一部分人认为这是无谓的牺牲,本来可以不流血非要流血,本来可以继续传播先进思想却又选择死亡,谭嗣同并不能算是一个理智的人。
由此可见,所谓中庸也是相对的,我们或许自认为我们做的是中庸的,但是他人看我们或许已经走入偏激。
所以,我们说中庸之道是具有模糊性的。
因为不仅仅社会的中庸在不断变换,而我们相互认可的中庸之道也不尽相同,这样的散乱的标准正是为人处世最为需要小心的地方。
中庸之道之所以难,就是因为它的模糊性,所谓众口难调,本来我们就不可能达到所有人认可的中庸。
那么,或许有人有了些疑惑,那么孔老先生是如何做到中庸的呢?很简单,只要把自己的价值观教给别人就可以了,在未入孔子门下的三千学子,本来个人有着自己的处事尺度和标准,孔子一教,他们也就仁义礼孝了。
等到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全国的中庸之道就都一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