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与法制课程标准试题(两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试题(一)
姓名:分数:
一、填空题。(38分)
1、本课程视儿童的()为宝贵的课程资源.课程学习本身是儿童生活的组成部分,是儿童在教师指导下()生活、主动参与生活、()的过程。
2、本课程超越单一的书本知识的传递和接受,以()为教和学的基本形式。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或其他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主要通过儿童在教师指导下的活动过程中的()、()和主动建构来实现。
3、本课程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具有().课程设计体现儿童与()、儿童与()、儿童与自我的内在整合。
4、引导儿童()、学会关心、()是《》这门课程的核心。
5、参与并享受()、()、()的学校生活是每个儿童的权利。
6、本课程采用的评价方法主要有:()、访谈、()、成长资料袋评价、()等。
二、判断题。(25分)
1、学校生活是童年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2、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家长的教育。()
3、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是儿童自身的道德需求,也是社会的要求。()
4、本课程旨在培养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5、《道德与法治》课程评价的主要目的是激励每个儿童的发展,促进每个儿童的生活能力提升。()
三、简答题。(21分)
1、本课程的基本特征是什么?(12分)
2、教学内容如何选择?(9分)
四、论述题。(16分)
请谈谈本课程采用的评价方法。
《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试题(二)
一、单项选择
1.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B)。A.活动课程B.综合课程C.活动型综程D.生活课程
2.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核心是A.帮助学生养成基本文明行为,遵守纪律B.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C.引导儿童珍爱生命,热爱自然,热爱科学D.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会关心、积极探究
3.品德与生活课程注重对儿童安全行为的指导,“祝你平安”主题中设置了学打电话求助的活动,其中交通事故报警电话是(B))。A.110B.122C119D.120
4、品德与社会课程设计思路:一条主线,点面结合,综合交叉,螺旋上升。请问一条主线
指以(B)为主线。A、学生的生活B、学生的发展C、学生的体验D、学生的实践
5、了解不同民族生活习惯和独特风土人情是“多彩的民族风情”主题中的一个重要活动内容,泼水节是(C)传统节日。A.彝族B.布依族C.傣族D.蒙古族
6、6“将垃圾分类”是主题“美,就这么简单”中的一个操作性活动,其目的是激励学生为保护周围的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下列(C)是可回收的垃圾A.霉变食品碎玻璃片B.废弃衣服,废弃电池C.报纸矿泉水瓶D.烟头建筑垃圾
7、在学习“选购商品的初步知识,能够独立购买简单物品,文明购物,具备初步的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这个教学内容时,一位教师在课前安排学生独立去商场购买东西,在实践中自己发现问题,这样的设计体现了本课程(A)的基本特征。A、实践性B、开放性C、活动性D、综合性
8、唐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描述的是(C)一种“插茱萸,除恶气”的传统习俗。A.端午节B.中秋节C.重阳节D.清明节
9、品德与生活课程评价的主要目的是激励每个儿童的发展,促进每个儿童的品德发展与(B)。A.生活质量的提高B.生活能力提升C.生活品质的提升D.生活能力
10、学生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C)。A.感受B.感情C.感悟D.感想
二、简答题
1、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回答下列问题:
1)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常用的教学形式分别有哪些?(6分)
答:品德与生活课程常用的教学形式有:A:讨论,资料调查,现场调查,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操作性、实践性活动;B:教学游戏,参观访问,欣赏,练习,讲故事。
2)试就其中一种活动形式举例说明。(4分)答略)
2、请简要介绍品德课程开放性具体包括哪些方面的开放?(10分)答:开放性具体包括了以下几方面:教材的开放性;教学活动内容的开放性;教学活动形式的开放性。教学活动时间、场所、人员的开放性;教学评价的开放性。
3、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的性质、核心是什么?(10分)
答:性质:(1)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性质: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2)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性质: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的社会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核心:(1)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核心是: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会关心、积极探究。(2)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核心是: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三、教学活动设计试着运用《品德与生活》新课程理念,并结合自己的理解,写出“我为家人添欢乐”或“可爱的动物”的教学设计。要求:活动设计的目标准确,能很好地表达教材意图,活动设计过程清晰,体现新课程的理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