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导读论文定稿
诗经论文
1、先秦文学是中国文学的发端期。
《诗经》与《楚辞》是先秦诗歌的代表。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风”是周王朝京都之外的地方乐歌,“雅”是周王朝直接统治地区的乐歌,而“颂”是宗庙祭祀时的乐歌和舞曲。
《诗经》采用了赋、比、兴的表现手法,赋是直陈其事,比是打比方,兴是感物起兴。
《诗经》反映了自西周初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多年的社会生活,大部分作品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和人民性。
《硕鼠》、《伐檀》等诗讽刺了腐败的者,表现了反抗的心声;《采薇》、《君子于役》等诗反映了战争徭役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和忧伤;《氓》等诗表现了妇女爱情婚姻方面的不幸遭遇;《七月》等诗反映了初民的生产生活状况,表现了天人谐和的意识;《静女》、《蒹葭》等诗颂扬了真挚的爱情和对美好婚姻生活的向往。
《诗经》格式以四言为主,是四言诗的高峰。
内容提要《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以极其丰富的生活内容、广泛的创作题材向我们展示了远古社会的历史风貌,它是中国上古文化一部形象化的历史,是从远古到周代社会的文化积淀。
因此,笔者不仅从题材上的大体分类去认识其伟大,更是从整体上把握这部作品中所包蕴的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
关键词:远古文化农业生产宗族伦理宗国精神以人为本试论《诗经》的文化精神绪论作为中国第一部诗集,《诗经》以其丰富的生活内容、广泛的创作题材,向我们展示了殷商社会乃至包含着远古社会的历史风貌。
从《诗经》的祭祖诗中,我们看到了殷周祖先创业建国的英雄业绩;从农事诗中,看到了在农业生产中辛勤地劳作地农奴;从战争徭役诗中,看到了仆仆风尘的役夫征人;从卿士大夫政治美刺诗中,看到那些关心国家时政的优秀人物;从婚姻爱情诗中,看到了周人的婚姻习俗;从其他诗篇中,我们也看到周代社会各种各样的民俗风情,等等。
可以这样说,《诗经》中的305篇作品,交织成一幅多层次的、多角度的,从多个方面展现殷周社会历史的立体画卷。
它的每篇作品,都潜含着无数的可以发扬的文化内容。
诗经二首定稿
本课小结:
诗歌叙述了女子从恋爱到被遗弃的经过 ,批判男子的负心,揭示当时不合理的婚 姻带给妇女深刻的痛苦。
同时,我们应该看到女主人公的婚姻悲 剧不仅有个人原因,更主要的是那个时代 ,那个社会造成的。我们在憎恨氓始乱终 弃的同时也应该想到,这个悲剧也是那个 社会的产物。
28
结构总结:
第一章:求婚、许婚
情节
感情基调
热情
第二章:相思、结婚
三:劝诫女子不要痴情 四:控告男子移情别恋 五:补叙多年苦楚处境 第六章:今昔对比的感
恋爱
幸福
婚变
沉痛 怨恨 清醒 刚强
29
受和决心
决绝
拓展阅读
阅读舒婷的诗《致橡树》,把握其中的女
性形象,体会它的主题思想。
婚前:“氓之蚩蚩”、 “信誓旦旦” 。 婚后:“女也不爽,士贰其行”,“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他“二三其德”,甚至凶暴起来。 19
对比手法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女子形象?她的性格特点具 体表现在哪些地方?(找出相关诗句)本文对比还有什 么作用?
送子涉淇, 至于顿丘。 不见复关, 泣涕涟涟。 即见复关, 载笑载言。 总角宴宴, 言笑宴宴。
5、信誓旦旦
形容誓言极其诚恳可信。
《氓》
情节:
章节:
恋爱
一 二 男:氓之蚩蚩 抱布贸丝
婚变
三四五 士贰其行 至于暴矣 (自私变心) 夙兴夜寐 靡有朝矣 (辛苦蒙辱)
决绝
六 反是不思 (冷酷无情) 亦已焉哉 !
人物:
( 对 比 )
(憨厚老实) 女:秋以为期 载笑载言
(热情纯真)
(毅然坚决)
17
对
诗经论文诗经中的农事诗艺术论文
诗经论文-诗经中的农事诗-艺术论文诗经论文-诗经中的农事诗《诗经》中雅、颂篇中的农事诗,语言朴质浑厚,有感染力,不仅是我国杰出的文学作品,而且有着相当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性,特别是《诗经》中的《七月》。
关键词:农事诗宗教活动历史价值艺术性《诗经》不仅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诗集之一。
作为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是我国诗歌发展的源头,并以其博大精深的内容和思想、精神灌溉着我国诗歌的百花园,哺育着一代又一代卓绝的诗人和作家。
早在公元前六世纪左右,在当时社会上就出现了一部经当时乐师之手收集、编辑起来的诗集——《诗三百篇》,也就是被现在后世儒家学者所尊称的《诗经》。
《诗经》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间(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三百零五篇,在先秦时代只称为《诗》或《诗三百》,西汉初被尊为经典,称为《诗经》。
《诗经》所反映的生活面相当广泛,既有对上层阶级的描写,也有对下层阶级的描写,既有对经济活动的描写,也有对爱情婚姻的描写。
其中,一些诗篇具有现实主义精神,除了能全面地反映了周代的社会风貌之外,还能深刻地揭露了社会矛盾和现实问题,也详细地描绘了人民的婚姻、爱情和劳动生活,连统治阶级的荒淫丑恶和政治的黑暗也成为《诗经》揭露和嘲笑的对象。
还有,一些诗篇不仅比较完整地记载了平王东迁前周部族从发祥到创业的历史发展,同时也反映了周初的社会经济和农业发展的有关情况。
值得注意的是,雅、颂篇中的农事诗对当时的农业生产发展状况和生产关系有一定的历史记载,对我们研究农业生产发展情况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在这里,所说的“农事诗”是指《诗经》中描述农业生产活动以及与农事直接相关的政治、文化、宗教活动的诗歌,它们是周代农业社会大文化背景下的直接产物,也是封建社会的必然产物,它的出现与当时统治者所实行的政治制度、农业政策有着密切的关系。
以农为本的社会生活以及封建社会的“重农抑商”政策和小农经济直接决定了当时的农事诗诞生和盛行,这一特点是《诗经》中最有历史文化价值的部分之一,也是研究农事诗最为关键的一点。
2023议论文全国1卷诗经范文5篇
2023议论文全国1卷诗经范文5篇2023议论文全国1卷诗经范文5篇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相信大家都尝试过写作文,如何在高考考场上写出一篇优秀的满分作文?好词好句的用法,好词好句用在文章中,能给你的文章增添色彩,并使文章得以升华。
以下是小编收集的高考满分议论文,欢迎查看![2023·新高考11卷] 23.作文(60分)请考生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诗经中如《周南》《郑风》一样描写婚姻爱情的唯美诗篇数不胜数。
孔子曾以“思无邪”来评价《诗经》,程伊川说:“思无邪者,诚也”也就是说要“修辞立其诚”,要求表现真性情,也就是诗人要有真性情,在庞杂的内容中实现“文以载道”,在客观效果上“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有人说人性天然就“无邪”,也有人说“无邪”是后天教育的结果。
作一篇文章就此谈谈你对“思无邪”的理解。
要求:观点清晰,态度合理,文章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除外,字数不少于800字,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2023议论文全国1卷诗经范文(篇1)诗有时是一种神奇的东西。
诗不能给你带来很多物质上的收入,但它带来的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
与名利无关。
名利必竟都是身外之物,平常心对待为好。
比如每朵花开都有它独特的香味。
谁也不能强迫别人去欣赏它。
能够把名和利抛在一边来写诗的人是少之又少的。
他不是去达到某种目的,它只是你内心真情的流露。
真正有才气的人都是虚怀若谷的。
诗歌也是这样的有人欣赏当然好,没人欣赏时孤芳自赏也不错。
也许这世界上会有很多人总会用钱财来衡量一切事物,开口闭口都是钱。
看到你写诗就会问你得了多少稿费。
也许是自己的水平不够吧!如果有人能靠写诗维持生计,我会很佩服。
有一些有生命力的艺术品是要经过很长时间人们才会发现它的价值的。
比如凡高的画价值连城,而他本人是享受不到。
安徒生写童话,经常受到别人的捉弄,打击。
但是他的童话却鼓舞了很多的人,这是钱无法做到的。
《诗经》里有很多优美的诗篇却没有作者的姓名。
关于诗经的论文
论文关键词:长篇史诗宗教思想采诗制度中国诗歌论文摘要:由《诗经》中有无史诗引出为何无长篇史诗的关键问题,《诗经》没有长篇史诗的原因较复杂,影响它的因素很多,特别是周人单一神教、人神分离的宗教思想,具有明确政治目的的采诗制度以及中国诗歌重抒情、言简意赅的特点影响了长篇史诗的形成。
1((诗经》中有无史诗1. 1史诗的概念史诗源出古希腊,有平话或故事的意思,是亚里斯多德在他的《诗学》中为文学作品分类时首先提出的。
“所谓史诗一般是指人类童年时期创作的长篇叙事诗,往往取材于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事件,塑造崇高的英雄形象,充满激昂奋进的精神,它气魄雄伟、结构宏大,并富于神话色彩和纯真的气质,是文学史上一种古老而重要的文学体裁。
”1.2《诗经》中有无史诗在中国,史诗概念出现得很晚,是“五四”以后学者们运用西方的诗歌艺术理论研究《诗经》时才提出来的。
《诗经·大雅》中《生民》等五篇诗歌叙述周人从始祖后樱创业到建国的历史,具有史诗的性质,有学者认为是汉民族的史诗。
到目前为止,学术界对<诗经》中《生民》等数篇诗歌是不是史诗,或者《诗经》中有没有史诗的看法很不一致。
一种意见认为这五篇诗歌是史诗。
持此种意见的有陆侃如、冯沉君等,他们主要根据马克思论述希腊神话时提出的史诗“三要素”,理由是(1)((生民》等诗产生于野蛮和文明交替时期,是艺术发展尚不发达阶段的产物。
(2)具有鲜明生动的形象和一定的故事情节。
(3)具备了马克思提出的史诗的三个“必要条件”,即神话、歌谣和历史传说。
另一种意见则认为,这五篇诗歌规模太小,根本算不上史诗。
余冠英《诗经选》称之为一般叙事诗,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称之为历史叙事诗。
这五首诗篇幅最长的《皇矣》是%句,篇幅最短的《绵》是54句,五首诗加起来才380句。
这同荷马史诗中的《伊利亚特》15693行相差甚远。
持第一种意见学者由于论证充分,赞同的人越来越多。
每个民族历史的发展过程不同,篇幅的长短也不是断定为史诗的决定因素。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读《诗经》明作法-导鉴赏-浅谈《诗经》的源头性意义
读《诗经》明作法-导鉴赏-浅谈《诗经》的源头性意义《诗经》是中国古典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滥觞,它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是至为崇高的。
《诗经》的源头性意义是多方面的,有精神方面的,有艺术方面的等等。
不管哪方面,都有一个共同性质:原始性、典型性、重复性、模式性。
下面选四例谈谈《诗经》所开创的诗歌模式,从而探讨古诗词的阅读鉴赏。
一、《魏风·陟岵》:形成后世诗歌思乡、思亲的模式。
乡愁是人类普遍的主题。
思乡与思亲、乡情与亲情时常牵连在一起,是很难分开的。
而乡情的实质是亲情。
表达思乡主题最早的、带有成功性典范的就是《诗经·魏风·陟岵》。
“陟彼岵兮,瞻望父兮。
父曰:‘嗟!予子行役,凤夜无己。
上慎旃哉,犹来无止。
’”(《陟岵》第一章)这是一首征人思亲之作,抒写行役之少子对父母和兄长的思念之情。
此诗曾被推为“千古羁旅行役诗之祖”①。
这并非是说它最初表现了征人思亲的主题,而在于它开创了中国古代思乡诗一种独特的抒情模式。
在原型意义上,《陟岵》确定了这样一种表现模式——对面落笔,并时互想。
此诗的妙处和独创性,不在于开首的正面描写己之思亲之情,而在于接下来的从对面设想亲之念己之心。
诗中的抒情主人公进入了这样一个幻境:在他登高思亲之时,家乡的亲人此时此刻也正登高念己,并在他耳旁响起了亲人们一声声体贴艰辛、提醒慎重、祝愿平安的嘱咐和叮咛。
当然,这并非诗人主观的刻意造作,而是情至深处的自然表现。
在这一声声亲人念己的设想语中,包含了多少嗟叹,多少叮咛,多少希冀,多少盼望,多少爱怜,多少慰藉。
真可谓笔以曲而愈达,情以婉而愈深。
千载下读之,仍足以令羁旅之人望白云而起思亲之念。
清人沈德潜说:“(《陟岵》)三段中但念父、母、兄之思己,而不言己之思父、母、兄,盖一说出,情便浅也。
情到极深,每说不出。
”②这是深有体会之言。
《陟岵》开创了从对方设想,以深刻地表达自己情思的表现手法。
后代许多思乡诗都运用这种手法,唐人陈陶有诗:“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深闺梦里人。
国学经典导读论文——《诗经》之《鹿鸣》赏析
《诗经》之《鹿鸣》赏析【摘要】《诗经》又称“诗三百”,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着崇高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它奠定了中国诗歌的优良传统,而中国诗歌艺术的民族特色也由此肇端而成。
【关键词】诗经,鹿鸣,经典赏析【引言】《诗经》是由《风》、《雅》、《颂》三部分组合而成,《雅》又分为《小雅》和《大雅》,本篇论文所探讨的《鹿鸣》就是《小雅》中的名篇。
此篇论文也是主要围绕《鹿鸣》来展开论述的。
【正文】关于《鹿鸣》一诗的主题历代学者说法不一,最具代表性的主要有两种相互对立而又相互渗透的观点。
其一认为这是一首批评朝政的讽刺诗,反映了作者不满诸侯举行宴饮不招群臣的“失礼”行为的埋怨情愫。
另一派学者则是从诗的正面认识视域肯定了作品欢乐积极和谐的主题思想,认为《鹿鸣》是歌颂君臣同心同德的作品。
而我也更偏向于第二种说法。
本篇论文也是将第二种说法作为主要思想来进行阐述的。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呦呦鹿鸣,食野之蒿”、“呦呦鹿鸣,食野之芩”。
当我们阅读整篇诗歌时,可以感觉到他的歌辞音节和谐美妙,悦耳动听。
“吹笙鼓簧,承筐是将。
”“我有旨酒,嘉宾式燕以敖”“鼓瑟鼓琴,和乐且湛”都可以看出诗歌中描写的琴瑟和鸣、主宾相乐的场景,从诗中显示的欢乐有礼上看,从诗中所流露的气氛上看,这是一篇描写周王朝蓬勃向上时期的宴飨的乐歌。
在《鹿鸣》一诗中,我们不仅可以听见原野上小鹿呦呦的叫声,还可以听见宴会上嘉宾的琴瑟歌咏,同时,还可以感受到宴会上主客的推杯换盏,其乐融融的场面。
当我们读到《鹿鸣》这一乐歌时,我们都会被其感染,也许这就是《诗经》的魅力吧!他会将我们带到情景中去,进而有着自己深刻的体会。
在这里,我们不妨想象一下,为什么要用呦呦鹿鸣声来进行开篇呢。
鹿呦呦而鸣作为本诗之兴,这里的呦呦鹿鸣代表的是自然之音,是一种纯粹的,干净的,就好比是源于大自然馈赠的天籁之音。
我们都知道,鹿是一种温和的动物,它是一种仁兽,是一种食草,活泼而又向往自由的动物。
品读诗经范文范文
品读诗经范文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一直以来都深深的为诗经的墨香文雅所吸引,终于在此时可以忙里偷闲来细细的品读诗经。
俗话说起名男周易女诗经,诗经的文学魅力可见一斑。
孔子曰:“不学诗,无以言。
”《诗经》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是绽放于世界文学巅峰之上的艺术奇葩,被后人尊为五经之一、读之,可以开阔阅读视野,陶冶道德情操,提升人生品味,从这博大精深的传世经典中,真正汲取到智慧和力量。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现实主义的诗歌总集,按用途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一共三百零五篇,又被后人称作“诗三百”。
孔子曾说:《诗经》共三百零五篇,每一篇中都有一个道理,可以说相当多了,然而用一句话就可以涵盖《诗经》中的所有的义理而没有丝毫遗漏,那就是《鲁颂駉》中所说的:思无邪。
思无邪的意思是,人的思想都是从天理中生来的,而不是由私欲所扭曲的。
《诗经》不仅讽刺了统治阶级的荒淫腐朽,也描述了人民劳动生活的情景;不仅反映了劳动人民被剥削压迫的悲惨命运和他们的反抗斗争,也反映了沉重的兵役和徭役给劳动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我们可以从其中看到自西周初期到春秋中期大约五百年间的社会生活,看到中国古代东西南北的四方风土人情。
《风》包括的十五个地方的民歌,被称为“十五国风”,风的意思是土风、风谣,是民间歌谣。
品读诗经,有儒雅公子对清丽女子的追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国风.周南.关雎》)。
有对恋人所诉衷肠的爱情,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国风.秦风.蒹葭》)。
有对见到意中人的欢喜,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国风.郑风.风雨》)。
也有对美人细腻美好的描述,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国风.周南.桃夭》),桃树蓓蕾缀满枝杈,鲜艳明丽的一树桃花,而这像桃花一般的女子,又何等的艳丽美好。
月月出皎兮,佼人僚兮(《国风.陈风》),月亮出来了,是如此的洁白明亮,璀璨的佳人啊,又是如此的美貌动人。
如此佳人,不禁令人心生向往。
《诗经》鉴赏小论文
宁波大学答题纸(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课号:054TSMAH0 课程名称:《诗经》鉴赏改卷教师:杨风琴学号:116030152 姓名:胡勇得分:《诗经》中的恋水情节一说到水,就立即想到了中国历朝历代的文人墨客们那些脍炙人口的诗词。
苏子的“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李白的“湖清霜镜晓,涛白雪山来”,清代査慎行的“清泉自爱江湖去,流出红墙便不还”等等。
在古代诗词中这种描写水的佳句不胜枚举。
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文人对水这一意象如此的情有独钟呢?我想原因之一跟《诗经》中的恋水情节有着莫大的关系。
《诗经》以一首韵律和谐悦耳,感情含蓄婉转的《关雎》开篇,并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起兴。
描写了一位男子对一位正在水边采摘荇菜的女子的追慕之情。
可谓声情并茂,言有尽而意无穷,令人怕案叫绝。
并由此拉开了《诗经》恋水情节的序幕。
《诗经》中关于水描写有很多,如《邶风·柏舟》里的“泛彼柏州,亦泛其流。
耿耿不寐,如有隐忧”,《王风·扬之水》里的“扬之水,不流束薪。
彼其之子,不与我戌申。
”《秦风·蒹葭》里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周南·汉广》里的“汉之广矣,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等等。
《诗经》中运用水的意象虽然很多,但是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生活中的水、政治上的水和军事上的水。
生活上的水——水之恋我们说艺术是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
而《诗经》在对于日常生活的描写更是具有代表性。
用一句很时髦的话讲,我们的《诗经》是接地气的。
诗经中的很多诗篇都是记录古代人们劳作、出游、婚恋和宴饮等日常生活的。
而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由水反映出来的情感不外乎就是血浓于水的亲情和缠绵悱恻的爱情。
我们首先来看看《诗经》里在亲情诗中的表现形态。
《小雅·沔水》“沔彼流水,朝宗于海。
鴥彼飞隼,载飞载止。
嗟我兄弟,邦人诸友。
莫肯念乱,谁无父母。
”在国家动乱,政事日非,谣言四起的背景下,既担心丧乱殃及父母,也担心兄弟朋友遭谗受害,对作乱之徒充满了憎恨。
诗经·国风论文
诗经·国风论文第一篇:诗经·国风论文试论《诗经·国风》在文学接受中的文学误读现象摘要:文学接受中的误读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
学界对于“误读”的解释有多种,但多数学者赞同乐黛云/勒·比松在主编《独角兽与龙》中关于误读的定义,在该书中作者说“误读是指人们与他种文化接触时,很难摆脱自身的文化传统、思维方式,往往只能按照自己所熟悉的一切来理解别人。
人在理解他种文化时,首先自然按照自己习惯的思维模式来对之加以选择、切割,然后是解读,这就产生了难以避免的文化之间的误读。
”本文主要是在此条对误读的定义上,论述《诗经·国风》在文学接受中的文学误读现象,及这种文学误读现象所产生的美学意义这两部分内容。
关键字:文学接受文学误读《诗经·国风》美学意义正文:《诗经》是我国第一部现实主义的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期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305篇,因取其整数,故《诗经》又称“诗三百”,先秦称为《诗》,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
从用途和音乐上来分,《诗经》可分为风(160篇)、雅(105篇)、颂(40篇)三大部分,其中的风是指各地方的民间歌谣,雅大部分是指贵族的宫廷正乐,颂指周天子和诸侯用以祭祀宗庙的舞乐。
《诗经·国风》中十五国风160篇包括周南、召南、邶风、鄘风、卫风、王风、郑风、齐风、魏风、唐风、秦风、陈风、桧风、曹风、豳风。
王是指东周王畿洛阳,其余是诸侯国名,周南、召南是地名。
国风中,豳风全部是西周作品,其他除少数产生于西周外,大部分是东周作品。
且《诗经·国风》是《诗经》中的精华,是中国古代文艺宝库中璀璨的明珠。
“国风”中的周代民歌以绚丽多彩的画面,反映了劳动人民真实的生活,表达了他们对受剥削、受压迫的处境的不平和争取美好生活的信念,是中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
一、《诗经·国风》在文学接受中的文学误读现象从中学起,我们就比较多的接触《诗经》,比如我们熟知的“窈窕淑女,君子好求”“一日不见,如三秋兮”“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等等,这些美丽的句子都源自《诗经》,那在我们熟知的这些优美句子中,我们真懂了它的含义吗?下面我们具体看一下那些被我们误读了的《诗经·国风》。
诗经研究论文
诗经研究论文诗经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一份珍贵遗产,它是中国现存最早的诗歌总集。
在中国文化中,诗经的地位十分重要,它为中国文学、音乐、礼仪等方面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本文旨在探讨诗经的相关问题,包括其文本、语言、音乐、文化价值等方面。
一、诗经的文本诗经的文本主要来源于《毛诗》和《古诗十九篇》两部分组成。
其中,《毛诗》是根据古代文献中的记载,经过从古到今的不断整理,最终形成的诗经主要文本。
而《古诗十九篇》则是汉代陆机所整理的一部分内容,它们在诗经的文学、音乐、文化价值等方面均有不同的表现。
二、诗经的语言承载着中国古代文化的诗经语言优美,其独特的语言形式及韵律方式赋予了它单纯、真实、感性的诗歌韵味。
诗经使用古代文言语言,其中的字词、语法结构等体现了当时的文化思想和社会生活。
同时,诗经借用了许多当时的民间语言和方言,也为今天的语言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三、诗经的音乐诗经作为古代音乐理论的经典之作,其音乐与歌曲经过数千年的发展,逐渐演变成为了一种独特的音乐体系。
它的歌曲形式多样化,其中既有抒情、叙事、记事等类型,又有节庆、礼仪、祭祀等用途。
同时,它的音乐形式也十分多样,包括独唱、对唱、组唱等形式,并体现了古时候音乐与人的经验联系。
四、诗经的文化价值诗经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文学、音乐、礼仪等各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在很大程度上增添了古代文学的艺术价值,也为中国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做出了贡献。
结语诗经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中国文学、音乐、礼仪等方面的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文通过对诗经的文本、语言、音乐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一珍贵遗产。
《诗经》论文总定稿3
本科毕业论文(人文科学)题 目: 论《诗经》中所反映的婚俗文化院(系、部): 文法学院学 生 姓 名: 郭 亚指 导 教 师: 孙 颖 职 称 副教授2012年6月1日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教务处制Hebei Normal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专业: 汉语言文学学号: 1251100307资料目录1. 学术声明…………………………………………………………………1~1 页2.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1~10页3.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任务书…………………………1~2 页4.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1~3 页5.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中期检查表…………………1~1 页6.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答辩记录表…………………1~1 页7.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成绩评定汇总表……………1~2 页8.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工作总结……………………1~2 页9.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文献综述………………………1~5 页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论《诗经》中所反映的婚俗文化院(系、部)名称:文法学院专业名称:汉语言文学学生姓名:郭亚学生学号:1251100307指导教师:孙颖2012年 5 月 2 日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教务处制学术声明本人呈交的学位论文,是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所有数据、图片资料真实可靠。
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学位论文的研究成果不包含他人享有著作权的内容。
对本论文所涉及的研究工作做出贡献的其他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的方式标明。
本学位论文的知识产权归属于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本人签名:日期:指导教师签名:日期:摘要《诗经》中最有价值,最有生命力的作品就是大量的婚恋诗。
《诗经》时期的婚俗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丰富多彩的,并不是固定的礼制。
诗经论文范文(精选)
诗经论文范文(精选)
诗经又称《尚书》、《诗歌》,是中国古代最古老的文学作品之一,
其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
一方面,它是中国最早期的历史文学作品,聚焦
春秋时期的政治,社会,宗教历史等;另一方面,它也是迄今为止流传最
长久的中国历史典籍,其艺术价值受世界各国文学家的高度重视,深受中
国读者的欢迎。
本文就诗经的历史背景,文学特点,历史意义等方面进行
探讨和分析,以期获得更深入的了解。
一、诗经的历史背景
诗经是我国古代文学的瑰宝,其历史悠久。
根据研究认为,《诗经》
原系古代宗法与祭祀仪式所遵循的歌曲,最早创作于西周时期,成书于春
秋时期。
《诗经》最初的成书形式为直角式,后来又加上拐角式,其中的
诗歌又分为“项”和“仪”,一共有305首。
《诗经》反映的是春秋时期的历史,从中我们可以了解社会生活的状况,可以观察民族文化的发展。
它也是春秋时期政治、社会、经济、文化、军事方面的政治文化,反映了当时的统治者、社会分层、婚姻家庭等社会
问题。
《诗经》有其当时历史形势下的独特文化风格,它以一种深沉而不
失温暖的声音向我们传达了我国古代的文化精神,为我们传递了我国古代
社会的历史,使我们能够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诗经论文(五篇)
诗经论文(五篇)第一篇:诗经论文小论《诗经》的艺术价值及其对后世的影响《诗经》大约产生于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公元前十一世纪至公元前六世纪.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又名《诗三百》,其内容深刻地反映了中国这段历史时期各阶层人们的生活.成为了一面反映当时周王朝社会的镜子。
它是中华文化的优秀遗产,是祖先集体智慧的结晶,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崇高地位。
它开启了现实主义的创作传统:运用“赋、比、兴”的艺术方法,成为文学的典范;奠定了中国诗歌以抒情诗为主的发展方向,是中国文学的光辉起点,具有政治、历史、文学等多方面的价值与含蕴。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发端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然而历史发展至商周,中国文化的特殊面貌才开始形成。
周代一方面承载了前代的风俗、宗教遗存,另一方面,在因袭夏商两代文化基础上,接受前代覆亡教训,于商周社会大变动之际进行维新,逐渐开始从神本文化向人本文化过渡,并“制礼作乐”,确立了深刻影响后代的礼乐制度。
虽然形象体现周代文化的《诗经》所蕴涵的思想内容是未经系统加工的感性形式。
但它展示了整体的社会背景和氛围,构成那一时代的普遍社会心理。
《诗经》中基于原始宗教和农业文明而形成了浓厚的自然意识、人与自然之间息息相通的亲和关系。
《诗经》的305篇作品,组合成一幅多层次、多角度展现上古历史的立体画卷,对商周以来至春秋时期的社会生活与人的精神风貌、政治观念及民间风俗、社会文化心理作了形象化的展示,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形态。
而其中所蕴含的艺术价值更是对后世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一、面向现实,朴实、自然的风格特征《诗经》作品主要产生与我国古代中原和北方地区。
作为文学作品,它的艺术形式体现了殷商和周代那一特定历史时期的理性精神,表现出重人事、重实际、重现实的特征。
在艺术风格上,《诗经》三百篇呈现出多样化的风格,但从总体上看,不能不说是以朴实自然的艺术风格为其基调。
这一艺术风格直接表现为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和真率地表达感情。
《诗经》毕业论文提纲
《诗经》毕业论文提纲摘要:《诗经》反映的女性形象多种多样,主要包括爱情中的女性形象、婚姻家庭中的女性形象、被弃妇女的形象等几个方面。
《诗经》中的女性在表达感情的变化过程中,是她们对爱情的深刻体验,是文明人所特有的爱情表现,并上升成为古典审美文化意蕴的重要组成局部。
正文大纲如下:一、整体陈述诗经这部作品《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305篇,又称《诗三百》。
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
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二、陈述《诗经》中描写女性的局部(一)纯真热情的女性,列举一些代表诗来分析这一形象的女性。
(二)怯弱胆小的'女性形象,列举一些代表诗来分析这一形象的女性。
(三)温柔贤淑的女性形象,列举一些代表诗来分析这一形象的女性。
(四)悲惋凄凉的女性形象,列举一些代表诗来分析这一形象的女性。
三、后世对《诗经》女性女性形象的评价(一)外在之美,如《关雎》、《卫风--硕人》中的描写。
(二)内在之美,如贤淑、执著、纯洁等,分别从《邶风--燕燕》、《周南--卷耳》等几首诗歌中评价分析。
四、《诗经》中女性形象对后世的影响(一)整体陈述《诗经》从古至今对后世的影响。
(二)《诗经》对后人的教育性意义。
(三)《诗经》对古今文学的意义及重要奉献。
(四)《诗经》中的情感观对古今社会的影响。
杨天宇:《诗经---朴素的歌声》;国学根底教程——经部,上海古籍出版社,xx斌杰:《诗经全注》,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斌杰:《中国文学史纲要》,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聂石樵:《诗经新注》,济南、齐鲁书社,2000张晶:《诗学与美学的感悟》北京播送学院出版社,xx。
试述《诗经·国风》的艺术特色论文.doc
试述《诗经·国风》的艺术特色论文《诗经·国风》的艺术特色论文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诗经·国风》的艺术特色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国风论文的写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摘要:《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对后世文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但是作为一部乐歌总集,不同的人写作水平有所参差,因此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也不尽一致,艺术成就的高低也各不相同。
《颂》和《雅》中的一些庙堂和宫廷乐歌略显呆板枯涩。
相对而言,《国风》中包含的诸多优秀诗篇,则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
因此,研究探讨《国风》艺术特色,无论对今天的文学创作还是对继承我国优秀文化遗产,都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和深远的历史作用。
关键词:创作策略形式语言表现手法《诗经》作为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也是中国诗歌的源头,它囊括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305篇,先秦称为《诗》,也有取其整数称《诗三百》。
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但是作为一部乐歌总集,《诗经》依风、雅、颂分类编排,思想内容广阔,涉及周民族的史诗、赞颂、怨刺、婚恋、农事和征役等等,内容丰富。
这些篇章是由不同的撰写而成的,由于的水平也有所参差,因此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也不尽一致,艺术成就的高低也各不相同。
比如,《颂》和《雅》中的一些庙堂和宫廷乐歌,就显得要呆板枯涩些。
通过比较,《国风》中就有很多篇章是劳动人民的口头创作,真实再现了当时劳动人民的生活遭遇,表达了他们对剥削阶级强烈的不满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具有浓厚的民歌特色和鲜明的艺术特色。
概括而言,笔者认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创作策略上。
《国风》显著的艺术特色之一就是采用了现实主义的创作策略,它给予后世诗歌极大的影响。
这种现实主义的创作策略,不仅仅表现在他们真实地描摹事物、反映社会生活,也体现在他们善于真率地表达思想感情。
比如,《国风》里被誉为我国最早的现实主义诗篇的《七月》,全诗基本上是按季节的先后,逐年逐月地来写男女奴隶们的劳动和生活的。
古代文学诗经论文2100字_古代文学诗经毕业论文范文模板
古代文学诗经论文2100字_古代文学诗经毕业论文范文模板古代文学诗经论文2100字(一):有关古代文学《诗经》中女性美学的研究论文【摘要】《诗经》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总计305首,诗歌中经常使用的赋、比、兴等艺术手法对后代文学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诗经》中有大量的篇幅描写了女性的美丽,着重描写女性的容貌、品德与行动姿态之美。
本文将简单介绍《诗经》的内涵,并举例分析《诗经》中的女性美学。
【关键词】《诗经》;诗歌;女性美学;品德《诗经》是先秦时代的一部汉族民歌,又被称为《诗》或“诗三百”,其中大部分诗歌创作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期。
《诗经》这部古代文学典籍以诗中有画,景情并茂著称,以其蕴涵的对人生理想的憧憬与追求以及对现实生活的热爱反映了古代社会的人文风情。
作品以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主题构筑了古代文人雅士的精神家园。
《诗经》中有大量描写女性的篇幅,不仅写出了女性美丽的容貌,而且描写了女性的美德与行动姿态之美。
一、《诗经》的内涵春秋末期,孔子对《诗经》进行了整理与修订,并以其作为教材教育自己的学生。
《诗经》以生动的艺术形式和绮美的文学意象描写了古人的生活场景,作品分为风、雅、颂三大部分,风又称为“国风”,一共有160首,包括15个诸侯地区的诗歌,大多数诗歌属于民间歌谣。
雅分为大雅和小雅,一共105首,其中有31首大雅,74首小雅,是周王朝直接统治地区的诗歌,大多数作品出自朝廷官吏之手。
颂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一共有40首,主要是周王朝和鲁国与商代统治者用于祭祀的乐歌。
作品中有对真善美的歌颂与追求和对陈规陋习的批判与讽刺,也包括对统治阶级的不满和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另一方面,《诗经》是一部拥有很高史料价值的古代文献,记载了许多关于商周时期的民间传说和重大历史事件以及民俗活动等。
二、《诗经》中的女性美学1、女性的容貌之美《卫风·硕人》是《诗经》中描写女性容貌之美的典范,诗歌第二章原文是“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
诗经论文范文
一、关于诗经的论文,1000至2000字左右丘中有麻,彼留子嗟。
彼留子嗟,将其来施施。
丘中有麦,彼留子国。
彼留子国,将其来食。
丘中有李,彼留之子。
彼留之子,贻我佩玖。
《诗经·王风·丘中有麻》这首诗只有三章,章四句,表面上看起来并不复杂,但是对于诗的内容以及诗中人物的姓名,却仍有争议,迄无定论。
《小序》云:“《丘中有麻》,思贤也。
庄王不明,贤人放逐,国人思之而作是诗也。
”毛认为是“思贤”诗,《笺》、《疏》并无异议。
[1]《传》的故训由于最接近于《诗经》时代,大体上是可信的。
但是,对于“国风”中某些诗篇的诗旨,尤其是那些反映男欢女悦的情爱诗篇,囿于思想的保守性,《小序》往往牵扯到帝王后妃的身上,其说多半不可考之于史。
自然亦有少数可考者,如《鄘风·君子偕老》、《邶风·新台》、《齐风·南山》、《齐风·载驱》、《陈风·株林》,但大多数情爱诗篇,往往是诗人即事即景抒情之作,并不反映什么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何可考耶?窃以为《丘中有麻》就属于此类民歌。
对于这些诗歌,只能就诗论诗,味之以文情,审之以辞气,衡之以语法,核之以训诂,来探索其主题。
朱喜作为一个理学家,思想也是保守的,但他的《诗集传》尚能遵循就诗论诗的原则,如《丘中有麻》,朱子就认为是一首爱情诗,其说一出,后人多有信之者,但朱说亦有瑕疵。
朱子云:“子嗟,男子之字也。
”“子国亦男子之字也。
”“之子,并指前二人也。
”在首章之后评点曰:“妇人望其所与私者而来,故疑丘中有麻之处,复有与之私而留之者,今安得其施施而来乎?”[2]果如朱子所言,妇人私会二人且二人均赠其佩玖,揆之以情理,今天虽然有如此荒唐之事,但在古代确是够大胆的了,纵有,当事人也不会形之于诗,即使作诗人未必诗中人,亦不会如此津津乐道地赋之于诗。
程俊英、蒋见元《诗经注析》引崔述《读书偶识》驳那些认为《齐风·东方之日》是讽刺诗者,曰:“夫天下之刺人者,必以其人为不肖人,乃反以其事加于己身,曰我如是,我如是,天下有如此之自污者乎?”[3]其理亦可用于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经》导读论文
对战争诗的赏析以及对后世作文的影响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真实反映了从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年间社会的方方面面,内容极其广泛。
其中有相当一部分诗歌是以战争为题材的作品。
据统计,与战争相关的篇目,几占十分之一,虽然这些诗短小零碎,有的晦涩难懂,但却保留一部分反映我国人民富有尚武精神的刚健清新的好事。
具有极高的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对后世文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下面从《诗经》中战争徭役诗的几种类型出发,赏析《诗经》及其对后世作文的影响。
一、同仇敌忾的爱国主义精神
尽管战争残酷,但是为了国家的安宁和人民的幸福,将士们不得不拿起武器上战场,积极投入战争。
如《秦风•无衣》:与子“同袍,同泽,同裳”,与子“同仇,
偕作,偕行”。
就是表现战士们同仇敌忾,共御外敌的乐观战争诗。
《诗经》中不注重描写战争厮杀的场面,而是重在体现军威声势,注重文德教化,体现德政的布施,是敌人不占二项的政治理想。
开启了中国古代以来直到今天
的崇尚武德、广施仁义、以理服人的战争理想。
与其他国家的战争观念完全不同。
二、对亲人的思念
战事连连,久久没有归期。
战士的心里挂念着家里的妻子,回想临行时与妻子的离别之词,有泪也往自己心里流。
如《秦风•击鼓》:“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执
子之手,与子偕老。
”希望战争快些结束,好回家与妻子团聚。
即使在今天,我们
仍难以忘记这美好的爱情誓言:“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
三、对战争的厌恶
周人热爱和平稳定的农业生活环境,因此更多的战争诗,表现出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的向往。
如《小雅•采薇》是出征的士兵在归途中所赋,此诗是千古厌战诗之祖。
诗篇中洋溢着战胜侵犯者的激越的情感,但同时又对久戍不归久战不休充满厌倦,对自身遭际无限忧伤。
如末章:“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昔日离家是依依惜别之情,今日归来的悲戚之感,表现的淋漓尽致。
到唐代,杜甫更是用自己的史诗“三吏”、“三别”,表达出人们的反战情绪。
历代诗人的反战诗的主题与《诗经》的反战诗在主题上有很大的相同之处。
都表现出人们对和平的向往。
战争,永远都不会落伍的话题,无论身处战乱时期还是这和平年代。
《诗经》中占据很大比例的战争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