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北洋政府时期的财政 中国财政史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一章 北洋政府时期的财政
第一节 北洋政府时期政治经济概况及财政特征
一、北洋政府时期的政治概况
1.袁世凯的专制统治
袁世凯上台后,通过曲解孙中山先生的“统一”思想,
逐步吧全国的军、政、财、文大权集中于一人之手 与实行专制统治相辅相成的是他投靠帝国主义,出卖 国家主权和利益
2.轮流执政与军阀割据
年份 1913 1914 1916 1917 1918 1919 1920 1921 1922 1923 1924 1925
表11-1 中央军费实支情况表 军务费总计 陆军部经费 海军部经费 172747907 163775012 8972895 142400637 137588077 4812560 159457250 142252713 17204537 83928134 78851296 5076838 137529658 131917250 5612408 112985534 106112717 6872817 107730172 99749776 7980396 97984769 90912641 7072128 72891786 65254410 7637376 48437411 41017835 7419576 29373821 22299346 7074475 59404905 51994730 7410175
4.财政规章制度形同一纸空文
受国际上发达国家的影响和制约,北洋政府试图运用
法律手段来规范政府的财政活动 但由于北洋中央政府的软弱无力,许多制度规定徒具 条文,实际上未能得到贯彻实施
第二节 北洋政府时期的财政支出
中国民国成立后,受西方资本主义政治思潮的 影响,地方自治呼声高涨,同时为了避免清后 期中央财权旁落的弊病,曾在全国推行分权式 的财政管理体制 袁世凯死后,北洋政府恢复国地收支划分系统, 但因政局动荡,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处于非正 常状态,各级政府财政支出缺乏必要的稳定性, 支出项目及规模往往出现无规则的变化 总体而言,北洋政府中央财政支出规模如图111所示
3.外国资本在国民经济中仍占据重要地位
这与帝国主义在中国长期的殖民统治是密切相关的 虽然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减弱了资本输出
的势头,但外国资本存量也相当可观,这些资本仍盘 踞在中国的如能源、电信、航运、铁路、矿山等重要 经济领域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西方列强纷纷卷土重来,进 一步加强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外国资本进一步加进 了对中国国民经济的控制
政治分裂是这一时期的一个显著特点 袁世凯死后,北洋集团逐渐分化成皖系、直系和奉系
三大派军阀,北洋政府开始了军阀轮流执政时期 在北洋集团形成三大派系军阀的同时,在各地也形成 了大大小小的地方军阀
3.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不懈斗 争
1913年发动了第二次革命 1915年举行了“护国运动” 1917年举行了“护法运动” 1926年进行北伐战争,才先后打垮了皖系、直系、
2.官僚资本的形成与发展
北洋政府的官僚企业主要是继承洋务派兴办洋务时积
存下来的官办企业 一方面是官办军用企业,如江南制造局等,全部转入 北洋集团之手,并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发展 另一方面是官办民用企业,如煤、铁开采和纺织、造 纸、皮鞋等工业。辛亥革命后,这些官办民用企业即 成为北洋军阀官僚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 北洋政府时期,金融业成为官僚资本的主要投资领域
奉系等军阀,结束了北洋政府的发动统治 二、北洋政府时期的经济概况
1.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的发展
一方面,帝国主义列强由于战争的羁绊,减弱了他们
对中国进行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的趋势,中国的外贸 情况有了好转,入超情况开始改善
另一方面,政府在民国初年相继制定了一系列保护和
鼓励实业的政策法令,刺激了民族资产阶级发展实业 的巨大热情 但是,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仍不能成为但是社会经济 的主要成分
4.农村经济的破产
北洋政府时期,中国农村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随
着帝国主义列强对华商品的输出和原料掠夺的加剧而 日趋解体。同时,客观上进一步促进了中国农业生产 商品化的发展
一方面,中国农产品出口量增加
另一方面,某种作物种植面积因市场需求不断扩大或缩小
在农村经济中,土地集中现象和土地兼并之风更为严
1917-1920年间,保持在1.1亿元左右
1921-1925年间,逐步下降,1924年只有2937万
元,1925年5940万元
各派系军阀在外国势力挑唆和支持下,展开长 达十余年的军阀混战,根本目的就是争夺中央 政府的领导权
共发生内战179次 军队人数不断膨胀 军费支出只增不减
80000 60000 40000 20000 0 1913 1914 35702.4 1916 1919 1925 63436.2
系列1 64223.69
47283.86 49576.29
图11-1 北洋政府时期财政支出规模
一、军务费支出
军务费系指陆军费和海军费两项之和
1913-1916年间,军费支出预算为1.5亿元左右
二、政务费支出
政务费包括外交费、内务费、财政费、教育费、 司法费、农商费、交通费(见表11-2) 政务费总体上占财政支出比重较大,从其内部 结构上看并不合理
财力分散的局面严重破坏了国家财政的统一性和完整
性,中央政府被迫依赖借债度日
2.财政收入缺乏规范性
许多地方军阀政府都以各种名目的收费来筹集财政收
入
3.关、盐等税收为帝国主义国家所控制,财政 主权部分丧失
对中国拥有债权的西方国委员会直接保管关税税款,中国政府完 全丧失了对关税收入的自主支配权 袁世凯政府举借的善后大借款也是盐税主权丧失贻尽
重
失地农民越来越多,许多无地农民沦为地主的佃户 农民在各种剥削压迫下,生产积极性不高,没有力量改进 生产技术,因而农业生产技术和经营业停滞不前,甚至倒 退 土地集中的结果,不仅造成了广大农民的贫困和农业经济 的危机,也严重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三、北洋政府时期的财政特征
1.政府财力分散,中央政府财政资金严重匮乏
第一节 北洋政府时期政治经济概况及财政特征
一、北洋政府时期的政治概况
1.袁世凯的专制统治
袁世凯上台后,通过曲解孙中山先生的“统一”思想,
逐步吧全国的军、政、财、文大权集中于一人之手 与实行专制统治相辅相成的是他投靠帝国主义,出卖 国家主权和利益
2.轮流执政与军阀割据
年份 1913 1914 1916 1917 1918 1919 1920 1921 1922 1923 1924 1925
表11-1 中央军费实支情况表 军务费总计 陆军部经费 海军部经费 172747907 163775012 8972895 142400637 137588077 4812560 159457250 142252713 17204537 83928134 78851296 5076838 137529658 131917250 5612408 112985534 106112717 6872817 107730172 99749776 7980396 97984769 90912641 7072128 72891786 65254410 7637376 48437411 41017835 7419576 29373821 22299346 7074475 59404905 51994730 7410175
4.财政规章制度形同一纸空文
受国际上发达国家的影响和制约,北洋政府试图运用
法律手段来规范政府的财政活动 但由于北洋中央政府的软弱无力,许多制度规定徒具 条文,实际上未能得到贯彻实施
第二节 北洋政府时期的财政支出
中国民国成立后,受西方资本主义政治思潮的 影响,地方自治呼声高涨,同时为了避免清后 期中央财权旁落的弊病,曾在全国推行分权式 的财政管理体制 袁世凯死后,北洋政府恢复国地收支划分系统, 但因政局动荡,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处于非正 常状态,各级政府财政支出缺乏必要的稳定性, 支出项目及规模往往出现无规则的变化 总体而言,北洋政府中央财政支出规模如图111所示
3.外国资本在国民经济中仍占据重要地位
这与帝国主义在中国长期的殖民统治是密切相关的 虽然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减弱了资本输出
的势头,但外国资本存量也相当可观,这些资本仍盘 踞在中国的如能源、电信、航运、铁路、矿山等重要 经济领域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西方列强纷纷卷土重来,进 一步加强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外国资本进一步加进 了对中国国民经济的控制
政治分裂是这一时期的一个显著特点 袁世凯死后,北洋集团逐渐分化成皖系、直系和奉系
三大派军阀,北洋政府开始了军阀轮流执政时期 在北洋集团形成三大派系军阀的同时,在各地也形成 了大大小小的地方军阀
3.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不懈斗 争
1913年发动了第二次革命 1915年举行了“护国运动” 1917年举行了“护法运动” 1926年进行北伐战争,才先后打垮了皖系、直系、
2.官僚资本的形成与发展
北洋政府的官僚企业主要是继承洋务派兴办洋务时积
存下来的官办企业 一方面是官办军用企业,如江南制造局等,全部转入 北洋集团之手,并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发展 另一方面是官办民用企业,如煤、铁开采和纺织、造 纸、皮鞋等工业。辛亥革命后,这些官办民用企业即 成为北洋军阀官僚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 北洋政府时期,金融业成为官僚资本的主要投资领域
奉系等军阀,结束了北洋政府的发动统治 二、北洋政府时期的经济概况
1.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的发展
一方面,帝国主义列强由于战争的羁绊,减弱了他们
对中国进行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的趋势,中国的外贸 情况有了好转,入超情况开始改善
另一方面,政府在民国初年相继制定了一系列保护和
鼓励实业的政策法令,刺激了民族资产阶级发展实业 的巨大热情 但是,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仍不能成为但是社会经济 的主要成分
4.农村经济的破产
北洋政府时期,中国农村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随
着帝国主义列强对华商品的输出和原料掠夺的加剧而 日趋解体。同时,客观上进一步促进了中国农业生产 商品化的发展
一方面,中国农产品出口量增加
另一方面,某种作物种植面积因市场需求不断扩大或缩小
在农村经济中,土地集中现象和土地兼并之风更为严
1917-1920年间,保持在1.1亿元左右
1921-1925年间,逐步下降,1924年只有2937万
元,1925年5940万元
各派系军阀在外国势力挑唆和支持下,展开长 达十余年的军阀混战,根本目的就是争夺中央 政府的领导权
共发生内战179次 军队人数不断膨胀 军费支出只增不减
80000 60000 40000 20000 0 1913 1914 35702.4 1916 1919 1925 63436.2
系列1 64223.69
47283.86 49576.29
图11-1 北洋政府时期财政支出规模
一、军务费支出
军务费系指陆军费和海军费两项之和
1913-1916年间,军费支出预算为1.5亿元左右
二、政务费支出
政务费包括外交费、内务费、财政费、教育费、 司法费、农商费、交通费(见表11-2) 政务费总体上占财政支出比重较大,从其内部 结构上看并不合理
财力分散的局面严重破坏了国家财政的统一性和完整
性,中央政府被迫依赖借债度日
2.财政收入缺乏规范性
许多地方军阀政府都以各种名目的收费来筹集财政收
入
3.关、盐等税收为帝国主义国家所控制,财政 主权部分丧失
对中国拥有债权的西方国委员会直接保管关税税款,中国政府完 全丧失了对关税收入的自主支配权 袁世凯政府举借的善后大借款也是盐税主权丧失贻尽
重
失地农民越来越多,许多无地农民沦为地主的佃户 农民在各种剥削压迫下,生产积极性不高,没有力量改进 生产技术,因而农业生产技术和经营业停滞不前,甚至倒 退 土地集中的结果,不仅造成了广大农民的贫困和农业经济 的危机,也严重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三、北洋政府时期的财政特征
1.政府财力分散,中央政府财政资金严重匮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