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制片和观察

合集下载

生物实验报告《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报告

生物实验报告《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报告

生物实验报告《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报告实验目的:观察和了解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掌握有丝分裂的特点和步骤。

实验原理:有丝分裂是一种细胞分裂方式,指的是细胞在分裂过程中通过有丝分裂纺锤进行染色体的分离,从而形成两个完全相同的细胞。

有丝分裂包含有七个阶段:间期(I期)、早期前期(early prophase)、晚期前期(late prophase)、中期(metaphase)、晚期(anaphase)、晚期后期(late telophase)和细胞质分裂期(cytokinesis)。

其中,晚期前期至晚期是有丝分裂的关键阶段。

实验材料:1. 含有植物根尖的玻片制片。

2. 染色剂(如洋红)。

3. 显微镜。

实验步骤:1. 将待观察的植物根尖放置在玻片上。

2. 加入一滴染色剂(如洋红),待染色剂覆盖植物根尖。

3. 用草纸或玻片片尾轻轻压碎植物根尖,使细胞释放染色体。

4. 将载玻片放置于显微镜下,调节倍数使细胞可见。

5. 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

实验结果:通过显微镜观察,在实验中观察到了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

在晚期前期至晚期的关键阶段,我们观察到染色体逐渐缩短厚实,进入中期时染色体排列成单排线状,晚期时染色体分离到两侧,最终形成两组完全相同的细胞。

实验结论:通过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我们了解到有丝分裂的特点和步骤。

有丝分裂是一种重要的细胞分裂方式,通过有丝分裂纺锤的介导,使染色体得到准确分离,从而形成两个完全相同的细胞。

有丝分裂是细胞生物学中的关键过程,对于细胞发育和生长具有重要意义。

植物根尖细胞染色体制片于有丝分裂过程观察的心得体会

植物根尖细胞染色体制片于有丝分裂过程观察的心得体会

植物根尖细胞染色体制片于有丝分裂过程观察的心得
体会
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是高中时期生物学科的重要实验之一,在实验中能够让我们清楚地观察到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中不同时期展现
出来的特点,帮助提高我们对于有丝分裂的理解,提高生物学习兴趣。

本文分析了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描述和体会,希望能够让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变得更加完善和精准。

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是把母细胞中的遗传物质,通过分裂的方式平均分配到两个字细胞中的过程。

母细胞的遗传物质主要是存在于细胞核的染色体上,在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形态并不是固定的,而是连续变化的,因此染色体的有丝分裂分为间期、前期、中期、后期等阶段,不同的是其中染色体的差别比较大,因此通过实验,能够让我们更加清晰的观察和理解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变化过程。

实验材料选择
大蒜根尖培养。

想要看到染色体的行为变化,选择材料是最关键的一步,材料选择中需要考虑各种因素,例如说洋葱,生长容易受到季节的影响,同时染色体的体积较小,因此在这次试验中我选择了大蒜作为实验材料,大蒜的根尖细胞中染色体的体积比较大,便于观察,同时培养期比较短,不用受到季节的限制。

在室内温度 15-26C的环境中,大蒜根部生长速度较快,首先把蒜瓣用铁丝串号,放在装满水的韶破上,这趟能够让大蒜的底部接触到水面同时不会被水淹没,然后把烧杯放到 25C的恒温箱中,每隔六个小时就需要换睡衣次,不
到两天的时间,根部就会长出根尖。

必须要注意经常换水,否则容易因为阳气不足导致生长缓慢或者是腐烂。

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制片和观察

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制片和观察
实用文档
操作要点
1.解离:培养好的根尖先用95%的酒精漂洗再放入1mol /L的HCl中60℃水浴5min左右
2.漂洗:先在清水中浸置2min,再用清水洗去解离液2-3 次,最后置于盛有清水的培养皿中
3.取材:用刀片切取根尖2-3mm处的分生区,并切去乳白 色的根冠
4.染色:用镊子尖把大蒜根尖弄碎(或者用刀片将根尖 均匀切成三份),用卡宝品红染色,6~8min后, 盖上盖玻片,再盖上一个载玻片,用拇指轻压载 玻片随即用一次性筷子进行敲片。
(3)仔细观察:先找中期,再找其余各时期,注意染色
体特点
(4)移动观察:慢慢移动片,完整观察各个时期
实用文档
四、实验流程 1.大蒜根尖培养及固定 2.装片制作
解离→漂洗→取材→染色
3.观察
低倍镜观察→高倍镜观察→仔细观察→移动观察
注意:a.观察时应先找到呈矩形的分生区细胞,在
一个视野里观察时,要注意边观察边移动装片, 观察有丝分裂各个时期。 b.显微镜下观察到的都是死细胞,不能看到细 胞分裂的动态变化。 c.在显微镜下观察到间期细胞的数目最多
固定的作用:杀死细胞,固定细胞形态, 维持染色体的完整
性,提 实用文档 高染色效果
四、实验流程
1.大蒜根尖培养及固定
2.装片制作
解离液:1mol/L的HCl 目 的:使组织中的细胞分离开
(1)解离 操作:先用95%的酒精漂洗,在HCL中
60℃水浴5min左右 注意(:a)解离充分是实验成功的必备条件
(1)解离 染色剂:卡宝品红染液(使染色体(质)着色)
(2)漂洗 (3)取材
(4)染 色
染色时间过长—细胞全被染色,
时间:6-8min
无法观察

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临时装片

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临时装片

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临时装片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是植物细胞生命周期中的一个重要过程。

通过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临时装片,我们可以了解到有丝分裂的各个阶段及其特点。

下面我将介绍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临时装片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首先,我们需要准备一些实验材料和仪器。

实验材料包括:透明胶片、显微镜载物玻片、盖玻片、甘油、甲苯、乙醇、高锰酸钾、无水乙醇等。

实验仪器包括:显微镜、荧光显微镜、移液器、显微镜载物夹钳等。

接下来,我们将进行样本的准备。

首先,用显微镜载物夹钳夹取一片植物组织或细胞样本(如根尖),放入染色试剂(如高锰酸钾)中浸泡一段时间。

然后,将样本取出,在玻片上滴一滴无水乙醇,使样本脱水。

接着,用显微镜载物夹钳夹取适量的样本,放在显微镜载物玻片上。

在装片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确保样本的清洁和完整。

样本应该没有杂质,没有破损,以免影响观察结果。

其次,要注意样本的浓度和均匀性。

样本的浓度应适中,太稀或太浓都会影响观察结果。

另外,样本要均匀分布在玻片上,以便观察。

完成样本的准备后,我们将进行染色。

可以选择不同的染色方法来染色样本,如用甘油染色或者用显微镜载片上滴少量荧光染料等。

不同的染色方法可以突出细胞核的形态和染色体的结构,方便观察临时装片的结果。

接下来,我们可以进行观察。

用显微镜或者荧光显微镜观察装片,并通过调节镜头和光源来获得清晰的图像。

可以通过连续观察同一样本的多个装片,以获得更多的信息。

在观察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一些细节。

首先,要选择合适的倍率观察,以便看清细胞核的形态和染色体的结构。

其次,要注意调节光源和对焦,以确保图像的清晰度。

最后,要记录下所观察到的现象和数据,并保存照片等证据。

通过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临时装片,我们可以看到不同阶段的细胞核形态和染色体结构的变化。

例如,可以观察到在早期的有丝分裂中,细胞核变大并开始聚集染色体,而在后期的有丝分裂中,染色体被均匀地分配到两个新的细胞核中。

实验二植物染色体制片及有丝分裂观察

实验二植物染色体制片及有丝分裂观察
然后固定盖玻片用铅笔垂直用力敲击盖片几下将材料压成一层细胞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遗传学实验
植物染色体制片及有丝分裂观察
实验目的:
① 学习并掌握植物染色体玻片标本的制作方法; ② 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及各个时期的染色 体行为;
预习要求
实验目的
• 学习并掌握植物染色体玻片标 本的制作方法;
预习要求
流程: 材料要求,取材方法,实验 流程和各操作步骤实施原因 发根→预处理→固定→解离→ 低渗→ 软化→染色→压片→镜 检
解离的目的?如何判断解 离的效果?其他的解离方 法?
5 软化:将解离好的根尖冲洗后,放入45%醋酸 中软化10min左右。
请问解离与软化 的目的是什么?
6 染色:切取1-2mm的分生区,用改良苯酚品 红染液染色10-20min。
为保证染色的 充分要注意哪 些问题?
7 压片:盖上盖玻片,在酒精灯上烤片。然后 固定盖玻片,用铅笔垂直、用力敲击盖片几下,将 材料压成一层细胞。
取材时间?
• 2 预处理:将剪取的新鲜材料于0.02%秋水仙素溶 液中室温下处理3-4h。
预处理的目的? 还有其他方法吗?
实验步骤:
3 固定:将经过预处理和未经预处理的材料冲 洗后转移至卡诺氏固定液中,室温下处理24h。水 洗放入70%乙醇中保存。
固定的作用?固定剂的组 成?对固定剂配制的要求?
4 解离:将冲洗后的根尖放入0.1mol/L的HCl 中, 60℃下处理8-10min(可视具体情况而定)。
实验材料
• 洋葱、大蒜的鳞茎,玉米、蚕豆的种子等。本实 验选用大蒜。
实验用品
• 用具:显微镜、剪刀、镊子、解剖针、载玻片、 盖玻片、水浴锅、酒精灯、铅笔、吸水纸等。 • 药品:蒸馏水、卡诺氏固定液、45%醋酸、秋水 仙素、改良苯酚品红染液等。

有丝分裂实验

有丝分裂实验
实验: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Ⅰ、实验原理
有丝分裂常见于根尖、芽尖等分生区细胞。用碱 性染料对染色体进行染色,通过高倍镜观察细胞 中染色体的存在状态,判断细胞所处的分裂时期
Ⅱ、方法步骤
(1)根尖培养: 应每天换水 (防止水中缺氧烂根) (2)实验步骤: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3)观察:低倍镜观察 →高倍镜观察 (4)绘图:
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
1.解离 10%盐酸解离洋葱根尖 (2—3mm) 使细胞互相分离开来。
2.漂洗
放入清水中漂洗
洗去盐酸,便于染色。
3.染色
龙胆紫或醋酸洋红染色
使染色体着色,便于观察
4.制片
用镊子压扁根尖,加载 玻片压散细胞 先用低倍镜观察
使细胞分散,有利于观察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5.观察
找到分生区细胞:正方形, 排列紧密。
④染色:染液(0.01g/mL的龙胆紫或0.02g/mL的醋酸 洋红);时间为3-5分钟;目的是使染色体或染色质 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便于观察。
⑤压片:目的是使细胞分散开。方法(用镊子弄碎根 尖,盖上盖玻片,再放上一块载玻片,用拇指轻轻按 压载玻片)(压片过重会将组织压烂;过轻则细胞未 分散开而重叠。) ⑥低倍镜观察:找到分生区细胞(特点:细胞呈正方 形,排列紧密。) ⑦高倍镜观察:找各时期细胞。可见处于间期的细 胞最多,中期最少。不能看到某个细胞连续分裂的过 程,因细胞在解离时已被杀死。
Ⅲ、 注意事项
①取材:取生长旺盛、带有分生区的根尖,长度为根 尖的2-3mm。 ②解离:解离液(15%盐酸∶95%酒精溶液=1∶1); 时间:室温3-5分钟,至根尖酥软; 目的:使组织细胞分离开,避免细胞重叠 (时间过短则细胞没有完全分离,过长则解离过度, 染色体成分被破坏。通过解离,细胞会被解离液杀 死。) ③漂洗:用清水漂洗10min,洗去组织中的解离液, 防止解离液(盐酸)继续破坏细胞,同时便于染色。

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精选文档

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精选文档

4、机械组织 (1)厚角组织
取八棱麻茎作横切徒手切片, 挑选薄而均匀的切片用稀的番 红溶液染色装片,先在低倍镜 下观察,可见其茎横切面在每 个棱角处表皮内方都有厚角细 胞,转用高倍镜仔细观察,这 些细胞在角隅处具有明显的不 均匀增厚,这种增厚属初生壁 性质,在光学显微镜下,壁的 增厚部分显示出特殊的珠光。
(2)石细胞 用镊子在梨的果肉细胞中取 一硬粒放入载玻片的水滴中, 再用镊子头将其捣碎,盖上 盖玻片,置显微镜下观察, 石细胞一般呈球形,多面体 形,卵形等,壁异常加厚。 具有明显的纹孔,常具分枝, 故称分枝单纹孔;细胞腔很 小,原生质体消失,是仅有 细胞壁的死细胞,具极强的 支持力。 其它材料,如樟树幼茎、椰 壳、核桃壳等,制成临时装 片也可观察到石细胞。
(3)纤维(木纤维) 用镊子取少量刺槐木材 浸离材料,用稀的番红 溶液染色装片,置于显 微镜下观察,纤维细胞 细长,梭形,壁全面增 厚,细胞腔小,纹孔小 而呈裂隙状,原生质体 消失,成为仅有细胞壁 的死细胞。
四、作业 1、绘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图; 2、绘梨石细胞图;
2、根尖分生组织 取玉米根尖纵切永久 制片在显微镜下观察, 先用低倍镜找出细胞 最小、染色最深的圆 锥形的根端生长锥, 也就是根尖分生组织 所在的部位,可大概 分为前后两部分:前 者(最端部)为一群 最小、最幼嫩的细胞, 没有任何分化,有着 强烈持久的分裂能力, 称原分生组织。
பைடு நூலகம்
后部分的细胞已有初 步分化,其最外一层 细胞为原表皮,中央 染色较深的柱状部分 为原形成层,在其与 原表皮之间的区域为 基本分生组织,这些 是初生分生组织部分。 然后换用高倍镜,观 察上述分生区各部分 细胞的结构特点。
原生分组织:细胞为等径多面体形, 壁薄、胞质最浓,核相对比较大,液 泡很小,但数目多,细胞排列紧密, 没有胞间隙。

细胞裂变实验报告

细胞裂变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观察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了解细胞分裂的基本步骤和特点;2. 比较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差异;3. 掌握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基本操作和观察方法。

二、实验原理有丝分裂是细胞分裂的一种方式,是生物体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基础。

有丝分裂过程包括间期、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五个阶段。

在间期,细胞进行DNA复制和蛋白质合成;在前期,染色体开始缩短、变厚,核仁逐渐消失;在中期,染色体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在后期,染色体分离,分别向细胞两极移动;在末期,细胞质分裂,形成两个子细胞。

三、实验用品1. 植物材料:洋葱根尖、洋葱鳞片叶;2. 动物材料:马蛔虫受精卵;3. 实验试剂:盐酸、酒精、碘液、清水、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镊子、剪刀、滴管等。

四、实验内容与方法1. 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制片及观察(1)取洋葱根尖,剪取根尖0.5-1cm,放入装有盐酸和酒精的混合液中浸泡3-5分钟;(2)取出根尖,放入清水中漂洗,然后用镊子轻轻压碎根尖;(3)将根尖压片放在载玻片上,用滴管滴加碘液,盖上盖玻片;(4)用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过程。

2. 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制片及观察(1)取马蛔虫受精卵,放入装有盐酸和酒精的混合液中浸泡3-5分钟;(2)取出受精卵,放入清水中漂洗,然后用镊子轻轻压碎受精卵;(3)将受精卵压片放在载玻片上,用滴管滴加碘液,盖上盖玻片;(4)用显微镜观察马蛔虫受精卵有丝分裂过程。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观察结果(1)间期:细胞核较大,染色质呈细丝状,核仁明显;(2)前期:染色体开始缩短、变厚,核仁逐渐消失;(3)中期:染色体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4)后期:染色体分离,分别向细胞两极移动;(5)末期:细胞质分裂,形成两个子细胞。

2. 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观察结果(1)间期:细胞核较大,染色质呈细丝状,核仁明显;(2)前期:染色体开始缩短、变厚,核仁逐渐消失;(3)中期:染色体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4)后期:染色体分离,分别向细胞两极移动;(5)末期:细胞质分裂,形成两个子细胞。

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临时装片

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临时装片
分钟到十几分钟不等。
固定技巧
染色后,用吸水纸轻轻吸去多余 的染色液,再用另一片载玻片轻 轻盖上,避免产生气泡。用滤纸 吸去周围多余的液体,最后用显
微镜观察。
04
观察与记录过程
显微镜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01
02
03
04
打开显微镜光源,调节亮度至 适宜观察。
将待观察的临时装片放置在载 物台上,用压片夹固定。
THANKS。
涂片制作
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或生理盐 水,用镊子取少量处理过的植物组 织,放入液滴中,用解剖针轻轻将 其分散开。
注意事项
确保植物组织分布均匀,避免重叠 和堆积;液滴大小适中,不宜过大 或过小。
染色与固定技巧
染色剂选择
常用染色剂有醋酸洋红、龙胆紫 等,可根据实验要求选择适当的
染色剂。
染色方法
将染色剂滴在涂片上,覆盖整个 植物组织,染色时间根据染色剂 和植物组织的不同而异,一般几
其他植物材料
如蚕豆、玉米等植物的根尖也可 以作为实验材料,但需要根据具 体实验要求进行选择。
设备与试剂准备
显微镜
用于观察植物细胞的分裂过程 ,需要选择适当的倍数和光源

载玻片和盖玻片
用于制作临时装片,需要选择 干净、透明的玻片。
镊子、解剖针和滴管
用于取材、固定和染色等操作 。
试剂
如卡诺氏液(固定液)、改良 苯酚品红染液(染色液)等, 需要根据实验要求进行选择和
优缺点比较
图表展示具有直观、易懂的优点,能够清晰地呈现数据间的差异和趋势。然而, 图表展示可能无法详细展示数据的具体数值和分布情况,需要结合表格等形式进 行补充说明。
结果异常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案探讨
异常原因分析

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临时装片重要知识

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临时装片重要知识
时间:1-2min
重点辅导
9
4 实验方法:
(5)制片:
重点辅导
10
4 实验方法
(6)观察
重点辅导
11
5到的植物细胞分裂相
重点辅导
13
实验成功的关键:
剪去生长旺盛、带有分生区的根尖,同时注意剪取时间, 一般10-14点,此时分生区细胞分裂旺盛;解离充分,细 胞才能分散不会重叠;染色时,染液浓度和时间要适当, 不能过深,否则一片紫色;压片用力要适中,过轻细胞会 有重叠。
1 实验目的:
(1)制备洋葱根尖的临时装片 (2)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
重点辅导
1
2 实验原理:
(1)高等植物体内有丝分裂常见于根尖、芽尖等分生区细胞, 各细胞的分裂是独立进行的,因此,同一分生区里有处于 不同分裂期的细胞,通过细胞形态的辨认可以认识细胞分 裂的整个过程。
(2) 龙胆紫溶液将染色体染成深色 (3)盐酸可以使植物组织细胞分开 (4)显微镜可观察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各期的图像。
重点辅导
6
4 实验方法:
(2) 解离: 解离液:质量分数10%的HCl 目的:使组织中的细胞分离开,不会重叠易于观察。
时间:10-15min 程度:根尖酥软
重点辅导
7
4 实验方法:
(3) 漂洗: 漂洗液:清水 目的:洗去解离液,便于染色 时间:10min
重点辅导
8
4 实验方法:
(4)染色 染液:质量浓度为0.01g/mL的龙胆紫溶液(醋酸洋红液) 目的:使染色体着色
重点辅导
2
3 材料用具:
洋葱(可用蒜、葱代替),质量分数为10%的盐酸,质量分数 为0.01g/mL,的龙胆紫溶液(醋酸洋红),光学显微镜,盖玻 片,载玻片,培养皿2个, 剪刀、镊子、滴管。

生物实验报告《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报告

生物实验报告《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报告

生物实验报告《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报

实验目的:
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了解有丝分裂的特征和步骤。

实验器材和试剂:
1. 光学显微镜
2. 植物根尖切片
3. 甲醇
4. 乙醋酸
5. 蘸片
6. 封片胶
7. 甲基绿染液
实验步骤:
1. 准备植物根尖切片,切割植物的根尖,并用蘸片将根尖切片放置在甲醇中固定。

2. 沥干切片上的甲醇,加入少量的甲基绿染液,静置5-10分钟。

3. 将切片放置在乙醋酸中进行漂洗,去除多余的染料。

4. 将切片沥干,用封片胶将切片盖在玻片上。

5. 用橡皮筋将封片胶固定于玻片上,避免切片移动。

6. 使用光学显微镜将玻片放置在显微镜下,进入40倍或100倍镜头观察切片。

实验结果:
观察到细胞核变形,染色体逐渐凝聚成条状,有丝分裂纺锤体形成,染色体在纺锤体上对齐分布。

染色质开始分裂,染色体分成两个相同的姐妹染色单体,然后分别迁移到细胞两极,细胞质分裂成两个细胞。

实验结论:
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包括纺锤体形成、染色体分裂、染色体排列和移动、细胞质分裂等步骤,通过这些步骤完成了细胞的复制和分裂过程。

有丝分裂是生物细胞常见的一种方式,能够保持染色体的遗传信息的稳定传递。

生物实验报告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报告

生物实验报告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报告

生物实验报告《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_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 1.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识别有丝分裂的不同时期。

2.初步掌握制作洋葱根尖有丝分裂装片的技能。

3.初步掌握绘制生物图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在植物体中,有丝分裂常见于根尖、茎尖等分生区细胞,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分为分一、实验目的1.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识别有丝分裂的不同时期。

2.初步掌握制作洋葱根尖有丝分裂装片的技能。

3.初步掌握绘制生物图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在植物体中,有丝分裂常见于根尖、茎尖等分生区细胞,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分为分裂间期和分裂期的前期、中期、后期、末期。

可以用高倍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的过程,根据各个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或染色质)的变化情况,识别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哪个时期,细胞核内的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着色。

三、材料用具洋葱根尖、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滴管、镊子、培养皿、铅笔、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质量分数为0.01g/ml的龙胆紫(或紫药水)四、实验过程(见书P39)1.洋葱根尖的培养(提前3—4天)2.解离:5min3.漂洗: 10min4.染色: 5min5.制片6.镜检五、注意1.解离充分是实验成功的必备条件。

解离充分,组织才能分散,细胞也不会重叠。

2 .漂洗时间一定要足够,否则细胞染不上色。

3 .染色时,染液的浓度和染色时间必须掌握好。

特别是染色不能过深,否则镜下一片紫色,无法观察。

六、讨论1.制作好洋葱根尖有丝分裂装片的关键是什么?谈谈你自己的体会。

物理实验报告·化学实验报告·生物实验报告·实验报告格式·实验报告模板2.在观察清楚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的细胞以后,绘出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简图,并标明时期。

实验二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制片和观察

实验二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制片和观察

实验二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制片和观察一、实验目的与要求1.实验目的:理解植物有丝分裂各个时期规律性的变化;掌握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制片技术;学会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染色体在不同分裂时期的分裂相及其特点。

2.实验要求:必做实验。

二、实验类型本实验为验证型实验。

三、实验原理及说明生物在体细胞产生体细胞的过程中,主要采用有丝分裂方式。

母细胞将核内的染色体均等地分配给子细胞,母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与子细胞一致,因为分裂过程中可形成纺锤丝,故称为有丝分裂。

染色体在细胞分裂的间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具有不同的行为。

在此过程中,细胞核和细胞膜也呈规律性变化。

各种分裂旺盛的组织经过适当的取材处理,加以固定、离析、染色、压片,可以迅速将细胞分散在载片和盖片之间,进行有丝分裂和染色体观察。

四、实验仪器序号仪器名称台数1 显微镜202 培养箱 2五、实验内容和步骤1.准备(1)材料准备:将洋葱去皮后,放在盛满水的烧杯中25℃左右培养,每天换水一次,待长出根尖3-5厘米后,在上午10:50和下午5:20,细胞处于分裂高峰期,用刀片取下,放在广口瓶中,进行预处理。

图2-1 元葱的根尖培养(2)用具:眼科镊子,刀片,广口瓶,解剖针,盖玻片,大培养皿,小培养皿,立式染缸,染色板,酒精灯,量筒100毫升、10毫升。

(3)所需药品及配制:无水乙醇,二甲苯,醋酸洋红。

2.预处理:用0.05-0.2%秋水仙素处理根尖,2-4h。

3.固定:用Carnoy固定液(卡诺固定液,冰醋酸:95%酒精=1:3)固定2-24 h,再放在95%、85%、75%酒精中各0.5 h,最后在70%的酒精中保存2个月。

一般是新固定的材料为好。

保存在乙醇里的材料,在观察前最好用Carnoy固定液再固定1-2 h。

4.水解:将固定材料加一滴离析液(95%乙醇:浓盐酸=1:1)离析10 min,然后用水反复冲洗,材料为白色,用针易压碎。

5.染色:在载片上滴一滴醋酸洋红染色15 min左右,待根尖为暗红色时,将染色后的根尖放在一清洁的载片上,去除根冠和伸长区,再加少量染液染色。

实验二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制备及观察

实验二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制备及观察
实验二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制备与 观察
一、教学根本要求
1.本次实验通过对植物根尖的制片和观察, 要求 学生初步掌握对植物组织细胞的固定、解离和 压片方法;
2.了解有丝分裂的全过程及其染色体的动态变化 情况,掌握有丝分裂各时期的特征。

二、实验原理
有丝分裂是细胞均等增殖的过程, 是体细胞分 裂的主要方式。
6、镜检:
将压好的片子先置于低倍镜下〔10X〕,找 到分生区细胞后,转换高倍镜(40X)观察;
分别找出前期、中期、后 期、末期等不同分裂期的 细胞;
两次细胞分 裂之间的时期, DNA复制分为 三个时期:复 制前期(G1期) 复制期(S期)、 复制后期(G2 期),该时期 一般看不到细 胞核中的染色 体。
2、预处理:获得较多的中期分裂相;同时使 染色体相对缩短,便于观察和计数
1〕药物处理:秋水仙素、对二氯苯、8-羟基喹 啉;
2〕冰冻处理:将根尖浸泡于冰水之中24小时。
3、固定或前低渗处理: 1〕固定处理:将根尖放入卡诺固定液中,室温
固定3-24hr;如不立即使用,可转入70%的乙 醇中置于冰箱或阴暗处长期保存;
2〕前低渗处理:将根尖放入0.075mol/L KCl溶 液中,低渗处理20min,然后,蒸馏水冲洗23次;
4、解离:常用的解离方法有三种。 盐酸水浴解离法; 酶解法; 浓盐酸解离法;
将根尖置于盛有1N盐酸的离心管中,并将 其放入60℃水浴中,处理10-12min(关键)。
5、制片:
选〔挑〕取已处理过的根〔茎〕尖一枚,放 在干净载玻片中央,除去非分生组织的局部, 在生长点〔非透明〕处切取1毫米左右,滴一 小滴上述染色液染色10分钟,盖上盖玻片, 用一张大小适宜的滤纸覆盖在盖玻片上,一 手固定盖玻片,另一手大拇指对准材料使劲 按压,使根尖细胞分散均匀。〔制好的片子 假设不能及时进展显微镜观察,可用矾士林 临时封住盖玻片四周。〕

“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解读

“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解读

“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解读一、实验原理1.在高等植物体内,有丝分裂常见于根尖、芽尖等分生区细胞。

由于各个细胞的分裂是独立进行的,因此在同一分生组织中可以看到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

2.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如龙胆紫溶液)着色,通过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各个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或染色质)的存在状态,就可判断这些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哪个时期,进而认识有丝分裂的完整过程。

二、实验材料及其准备实验材料:洋葱根尖分生区。

因为根尖生长点属于分生组织,细胞分裂能力强,易观察到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的细胞。

洋葱根尖的培养:在室温为10℃~25℃条件下,实验前3~5天将洋葱鳞茎剥去一层外皮,用刀片切去鳞茎底部陈根或削去一薄层,露出新的细胞有利于洋葱鳞茎尽早生根。

将鳞茎放在盛满水的烧杯上,使其底部接触水面,放在温暖、向阳处。

每天换水,以免氧气不足导致根尖腐烂;温度过低会使细胞生长缓慢,影响细胞有丝分裂的观察。

三、实验步骤:解离→ 漂洗→ 染色→ 制片→ 观察四、思考与分析例1、用洋葱为实验材料,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1)培养洋葱根尖时,如果没有经常换水,常会出现烂根现象,原因是 。

(2)制作装片时,如果用质量分数为5%的盐酸在10℃下解离5min ,然后按正常要求进行漂洗、染色、制片。

结果在观察中,发现根尖细胞没有较好地分散开,原因是 。

(3)如果观察的某细胞在视野右上方,要把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应把玻片向 方移动。

解析:(1)在培养洋葱根尖过程中,不注意经常换水,水中氧气不充足,根尖细胞进行厌氧呼吸产生酒精可导致烂根。

(2)配制解离液应该是质量分数为10%的盐酸,题目中用的解离液不符合要求,原因是盐酸的质量分数太低;解离的时间太短,一般用10%盐酸在室温下要解离10~15min (3)因为显微镜视野中的物像是实物的倒像,要使右上方的物像沿左下移至视野中央,则应把玻片向右上方移动。

答案:(1)水中氧气不足,根尖细胞进行厌氧呼吸产生酒精,毒害细胞 (2)解离液不合要求,特别是盐酸的质量分数太低(应为10%),且解离的时间不够 (3)右上例2、在进行“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甲~戊五位同学在剪取洋葱根尖后立即进行的操作步骤如右表。

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临时装片

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临时装片
分裂间期所持续的时间最长。在视野中,可 以通过观察不同分裂时期细胞数目的多少来判 断各时期经历时间的长短。
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
间期
前期
中期
末期
后期
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临时装片
1、材料
成熟区 伸长区
分生区 :有丝分裂旺盛 细胞排列紧密,呈正方形 根冠
洋葱根尖 解离液:质量分数为的10%盐酸 漂洗液:清水 染液:质量分数为0.01g/ml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溶液
2、步骤
根尖培养 取材: 根尖 2—3mm 过长过短都会难以找到分生区细胞
解离: 解离液:10%盐酸
目的:杀死细胞,固定分裂相;使细胞分离
时间:10—15min 过长:细胞破裂
程度:根尖变软
过短:细胞重叠,影响观察
漂洗: 清水
目的:洗去解离液,防止解离过度和影响染色 时间:约10min
染色: 染液:0.01g/ml龙胆紫溶液(醋酸洋红)
目的:使染色体(质)着色
时间:1—2min 制片(压片):轻轻敲击盖玻片
目的:使细胞分散
过轻:细胞未分散,细胞重叠 过高倍镜: 先找中期,再找其他时期
思考:
1、如果一个视野中不能找全有丝分裂各时期的细 胞图像,那么能否连续观察一个细胞的分裂过程?
不能,解离时细胞已经死亡,分裂相已被固定。因 此,观察时要注意边移动装片边观察。
2、假如在视野中有100个细胞,有90个细胞处于分裂 间期,有10个细胞处于分裂期,这说明了什么?

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染色体制片及观察

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染色体制片及观察

三、实验材料
洋葱(Allium cepa)及蚕豆(Vicia faba) 等
四、实验用具及药品
1.用具:显微镜、水浴锅、剪刀、镊子、 刀片、载玻片、盖玻片、酒精灯等。 2.药品:无水乙醇、70%乙醇、冰乙酸、 饱和对二氯苯水溶液、0.1%秋水仙素、 0.1N盐酸。
五、实验步骤
酸解: 取材 固定 解离 酶解 染色 压片 镜检
六、制作永久玻片
冷冻脱片封片法 酒精一叔丁醇脱水封片法 酒精—二甲苯脱片封片法
七、作业及思考题
1.根据你的实验情况总结出制备好一张优 良的细胞分裂标本应注意哪些问题? 2.常用染料的特点如何? 3.绘制2~3个有丝分裂典型时期简图。
实验一 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染色 体制片及观察
一、实验目的
学习和掌握植物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染色 体压片技术;观察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 体的形态特征和动态变化。
二、实验原理
有丝分裂是植物体细胞增殖的主要方式。在有 丝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染色体能准确地复制, 并能有规律地均匀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使 子细胞遗传组成与母细胞完全一样,从而保证 了性状的发育和遗传的稳定性。 有丝分裂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可分为前期、中 期、后期和末期。高等植物的有丝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裂主要发 生在根尖、茎尖及幼叶等部位的分生组织。经 过适当的取材处理、固定、离析、染色、压片 等步骤,可获得清晰的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染色 体动态变化的装片。以进行有丝分裂和染色体 动态的观察。

植物根尖有丝分裂制片观察

植物根尖有丝分裂制片观察

植物根尖有丝分裂制片观察引言: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是细胞生长和繁殖的重要过程之一、根尖是植物中细胞分裂活跃的部位之一,通过对植物根尖有丝分裂的制片观察,可以更好地理解细胞的分裂过程和细胞学结构。

材料与方法:1.采集植物根尖样品:选择一棵健康的植物,如小麦、大豆等,用剪刀或手轻轻剪下根部10-15毫米长的根尖。

2.处理样品:将采集的根尖样品放入含有0.01%的酶解液中,室温下酶解2-3小时。

然后用10%醋酸溶液进行固定,固定时间为12-24小时。

3.制片:将固定好的样品用刀片轻轻切片,厚度约为0.2-0.5毫米。

然后将切片放入盛有日本蘸水珍珠等染色剂的玻片盒中,封好,在60摄氏度下加热2-3分钟。

4.观察和记录:将制好的幻灯片放到显微镜下,使用40倍或更高倍镜头进行观察,观察到的细胞学结构和有丝分裂过程进行记录。

结果:在制好的幻灯片上观察,可以看到植物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

根尖细胞在有丝分裂过程中呈现出不同的细胞学结构和特征。

有丝分裂的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前期、纺锤体形成期、纺锤体分裂期、有丝分裂器官分离期和细胞融合期。

在前期阶段,可以看到细胞核变大,染色质逐渐变得更加明显,核仁逐渐消失,核膜开始消失。

在纺锤体形成期,可以观察到纺锤体的形成,纺锤体由纺锤丝、中心体和半球体组成。

纺锤丝从中心体延伸出来,并与染色体连接。

在纺锤体分裂期,染色体朝着纺锤丝的方向移动,形成两个大约相等的染色体组。

在有丝分裂器官分离期,可以观察到纺锤丝缩短,染色体在两边分离,并开始朝向细胞两个极向迁移。

在细胞融合期,可以观察到细胞分裂完成,形成两个新的细胞。

讨论:通过对植物根尖有丝分裂的制片观察,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细胞的分裂过程和细胞学结构。

有丝分裂是细胞繁殖的重要过程,对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观察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不同倍镜头的使用,更清晰地观察到细胞核和染色体的变化。

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1.实验原理:在植物体中,有丝分裂常见于根尖、茎尖等分生区细胞;细胞核内的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如龙胆紫、醋酸洋红)溶液着色。

取材:洋葱根尖2—3mm(含分生区细胞)15%的盐酸和体积分数为95%酒精(1:1)[①使组织细胞相互分离酥软为宜②杀死细胞固定各时期]用清水漂洗10min [去酸—防止干扰碱性染料染色]0.01—0.02g/ml龙胆紫(或醋酸洋红)[使染色体着色][使细胞分散开来]低倍镜观察:找出分生区细胞[正方形,排列紧密,有的正在分裂](先.把物像调中..再换高倍物镜)高倍镜观察:先找中期细胞,再找其他各期[间期最多?]绘图:绘有丝分裂各个时期染色体变化简图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原理: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外界溶液中,使细胞壁和原生质层都出现一定程度的收缩。

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当细胞不断失水时,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分离。

当细胞校的浓度大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外界溶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细胞液中,使原生质层慢慢地恢复原状,使植物细胞逐渐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制作洋葱表皮临时装片(紫色—有紫色的大液泡)显微镜观察:①紫色大液泡②质壁紧贴在一起滴、吸0.3g/ml的蔗糖溶液(充分浸泡)显微镜观察:质壁分离滴、吸清水显微镜观察:质壁分离复原[注:①鉴定细胞死活;②测定细胞液浓度等]2、验证类实验(1)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2)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生物组织中可溶性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1[原理:CHO+Cu(HO)22O 砖红色]取材:含糖量较高的白色或近于白色的组织(排除色素对显色的干扰)取2ml组织样液加入试管中加2ml刚配好的斐林试剂(用前混匀,加入溶液时呈蓝色)隔水加热煮沸2 min溶液中出现(砖红色)(2)脂肪的鉴定:苏丹Ⅲ(苏丹Ⅳ)[原理:脂肪橘黄色(红色)]制作花生子叶切片染色:滴加苏丹Ⅲ(苏丹Ⅳ)染液2—3滴洗去浮色:滴加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溶液1—2滴(溶解有机物)显微镜观察:有橘黄色(或红色)的脂肪微粒(3)蛋白质的鉴定:[原理:-CO-NH- (类似双缩尿H2NOC-NH-CONH2结构)与Cu2+作用形成紫色络合物——双缩尿反应]制备组织样液:黄豆组织样液或鸡蛋白稀液取样液2ml加入试管加入双缩尿试剂A [0.1g/mlNaOH] 2ml [创设碱性条件]再加入双缩尿试剂B [0.1g/mlCuSO4] 3—4滴[提供Cu2+]溶液变紫色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原理:提取原理: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所以,可以在叶片被磨碎以后用乙醇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分离原理:叶绿体中的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溶解度低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漂洗
(3)取材
(4)染 色
用镊子尖把大蒜根尖弄碎(或者将根尖均 操作:
目的:使细胞分散开,有利于观察 注意:染色时敲片的力度要适中
匀切成三份),用卡宝品红染色,6~8分钟后, 盖上盖玻片,再盖上一个载玻片,用拇指轻 压载玻片,随即用一次性筷子进行敲片。
四、实验流程 1.大蒜根尖培养及固定 2.装片制作 解离→漂洗→取材→染色 3.观察 找到分生区细胞 (1)低倍镜观察:
有丝分裂不同时期
三、实验仪器和药品
1.仪器:显微镜、恒温箱、水浴锅、计时器、 烧杯、载玻片、盖玻片、剪刀、 镊子、滴管、刀片、玻璃皿 2.材料:大蒜 3.药品:诺卡氏固定液 1mol/L的HCl作为解 离液、卡宝品红作为染色液
四、实验流程
1. 大蒜根尖培养及固定:
实验前3-4d,将大蒜掰成蒜瓣摆在铺 有四层纱布的托盘里放入温度为25℃, 一定湿度的培养箱中培养,每天换 水两次待根长到1~2cm将根剪下用吸 水纸吸干水分,将其放入诺卡氏固定液 (乙醇:冰醋酸=3:1)固定4~24小时。 固定的作用:杀死细胞,固定细胞形态, 维持染色体的完整性,提 高染色效果
一个视野里观察时,要注意边观察边移动装片, 观察有丝分裂各个时期。 b.显微镜下观察到的都是死细胞,不能看到细 胞分裂的动态变化。 c.在显微镜下观察到间期细胞的数目最多
操作要点
1.解离:培养好的根尖先用95%的酒精漂洗再放入1mol /L的HCl中60℃水浴5min左右 2.漂洗:先在清水中浸置2min,再用清水洗去解离液2-3 次,最后置于盛有清水的培养皿中 3.取材:用刀片切取根尖2-3mm处的分生区,并切去乳白 色的根冠 4.染色:用镊子尖把大蒜根尖弄碎(或者用刀片将根尖 均匀切成三份),用卡宝品红染色,6~8min后, 盖上盖玻片,再盖上一个载玻片,用拇指轻压载 玻片随即用一次性筷子进行敲片。 5.观察:首先在低倍镜进行观察,再到高倍镜下观察。
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制片与观察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植物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制片技术
2.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形 态特征
二、实验原理
1.植物根尖、茎尖等分生区细胞能进行有丝 分裂 2.在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发生规律性动
态变化
3.染色体可被碱性染料着色,便于观察 4.根据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染色体特点可识别
四、实验流程
1.大蒜根尖培养及固定 2.装片制作
1mol/L的HCl 解离液: 目 的: 使组织中的细胞分离开
(1)解离 操作: 先用95%的酒精漂洗,在HCL中
60℃水浴5min左右
(a)解离充分是实验成功的必备条件 注意: (b)解离过度,细胞结构被破坏 (c)解离时,细胞已死亡
四、实验流程
使细胞相互分离,在载玻片上平铺成一层, 便于观察。
七、作业
1、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2、将实验结果以图片的形式呈现在实验报 告中,若实验失败,请分析失败原因。 3、根据实验结果,请总结植物有丝分裂各 个时期的特点。
请将实验报告发至邱添富邮箱(936421285@)
特点:细胞呈矩形,排列紧密, 有分裂细胞
(2)高倍镜观察: 在低倍镜的基础上换用高倍镜 (3)仔细观察: 先找中期,再找其余各时期,注意染色 (4)移动观察: 慢慢移动装片,完整观察各个时期
体特点
四、实验流程 1.大蒜根尖培养及固定 2.装片制作
解离→漂洗→取材→染色
3.观察
低倍镜观察→高倍镜观察→仔细观察→移动观察 注意:a.观察时应先找到呈矩形的分生区细胞,在
1.大蒜根尖培养及固定 2.装片制作
(1)解离
漂洗液:清水(先置于清水中浸泡2min左右) 目的:洗去解离液,便于染色 次数:2-3次 注意:若不漂洗 解离过度(HCl作用) 影响染色(HCl与碱性染 料反应)
(2)漂洗
备注:将漂洗好的根尖放入盛有清水的培养皿中
四、实验流程
1.大蒜根尖培养及ຫໍສະໝຸດ 定2.装片制作 (1)解离 (2)漂洗
(3)取材
部位: 根尖2-3mm (根尖分生区) 注意:要去除根尖乳白色根冠
根 尖 的 结 构
成熟区
伸长区
分生区
根冠
四、实验流程 1.大蒜根尖培养及固定 2.装片制作 (1)解离 染色剂: 卡宝品红染液 (使染色体(质)着色)
时间:6-8min
染色时间过长—细胞全被染色, 无法观察 染色时间过短—染色体颜色过浅, 影响观察
五、实验结果对比图
间期
前期
中期
末期
后期
后期与末期 的过渡期
六、实验结果展示
中 期 后 期
前 期
末 期
六、实验结果展示
间期
后期
末期
中期
1、盐酸的作用是什么? 盐酸起解离的作用,杀死根尖细胞,溶解细胞 间质,破坏胞间连丝,使细胞容易发生分离。 2、清水漂洗的作用目的是什么? 清水漂洗的作用即洗去材料中的解离液, 便于染色。 3、卡宝品红的作用是什么? 作用是使细胞中的染色体着色。因为染色体很 容易被这样的碱性染料染色。 4、装片制作完成,轻轻按压的作用是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