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名方炙甘草汤治疗是气血不足阴阳两虚一个代表方剂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伤寒论》名方炙甘草汤治疗是气血不足、阴阳两虚一个
代表方剂
气血双补类方是以炙甘草汤作为一个代表方剂,属于Ⅰ类方。

炙甘草汤在《伤寒论》里,它是用于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

它反映的阳气阴血都不足,病位核心是在心。

所以作为它分类啊,放在气血两虚也有,也有把它放在阴阳两虚,但是比较多(的)看法认为气阴两虚,也有这样看法。

所以在这里呢这个不统一情况,放在气血两虚啊。

心肺,这两个系统的气阴、气血两虚。

因为对肺来讲,一般叫阴虚,不叫血虚。

因为肺脏呢,肺朝百脉,百脉朝会于肺,一般不提这个血虚了。

作为心来讲,是主要心的阳气不足不能温通,阴血呢不能涵养心体,所以它阳气不足不能温通呢,它脉结代,有间歇;阴血不足,不能涵养心体呢,心动悸,这里用两个临床表现来概括这种气血两虚。

概括阴阳两方面,阴血阳气不足的状况。

所以这两个脉结代、心动悸反映了阳气不能温通,阴血不能濡养,不能濡养心体,不能温通血脉了。

这是作为心来讲,所以我们教材主治的第一条是用于脉结代、心动悸。

第二条呢,用在肺萎。

肺萎呢,它有一种咳吐涎沫,往往胸闷不舒,有这种特点。

中医一个病叫肺萎,现在没有对应的这个病了。

实际上(是)一组症状,
这个肺萎呢,有虚寒型的,有阴虚型的,以虚居多,在这里呢就说气阴两虚,阳气不足,阴血不足,造成有一定的虚火灼肺。

属于虚火灼肺,肺热叶焦,形成肺萎。

主治第二项讲的是肺萎,仍然是有阳气阴血不足,造成了肺叶枯萎。

当然这里阴不足的成分可以说多一些,作为肺萎在这个证型当中啊,它和甘草干姜汤治疗的肺萎不同,甘草干姜汤也可以治疗肺萎。

但是它是属于虚寒为主,寒重,这个呢,肺中阴液不足,这个肺萎,所以有一定虚火。

这个是炙甘草汤的主治证候,病机是一种气血不足、阴阳两虚。

所以第一部分啊,证候反应的是阴血不足,阳气不足,心失所养,以脉结代、心动悸为主症。

兼症呢,阴阳不足的兼症,譬如虚羸少气,有气短气虚的特点。

舌光少苔,舌质干、瘦小,说明的阴血不足,所以主证它有兼症和佐症了。

肺萎呢,咳吐涎沫,那作为这一类啊,阴阳都不足。

特别阴津缺乏呢,干咳无痰。

即使咳吐涎沫量也很少,跟虚寒肺萎不同。

由于阴血不足,形瘦兼有气虚,短气,所以可以发生自汗、盗汗,气阴不足,咽干舌燥,大便干结,脉虚数,又反映一定的虚热现象。

所以有的把它也归结到虚热肺萎。

但是这种虚热呢,阴伤,它是带有阳气也不足,不能温化,和麦门冬汤这一类,比较典型(的)阴虚肺萎不同,麦门冬汤也可以治疗肺阴不足的虚热肺萎
证。

这个方就体现了阴阳两组药物。

实际上这个方啊,它阴阳双补,还是从这个桂枝汤阴阳双向调节这个思路来的。

所以桂枝汤这个思路反映在仲景方里,涉及到很多个脏器,我们前面讲到小建中、当归四逆和这个炙甘草都有这个特点。

这张方里边这个君药,因为历史上对君药的认识呢,一直有两种理解。

一种理解认为地黄是君药,它的原因呢,它阴血不足,不能涵养,而全方呢,也是养阴力量较强,地黄用一斤,用量最大。

所以在这个依照力大者为君这个观点呢。

一种理解认为是以炙甘草为君,历来有对炙甘草为君的一个解释,也合理。

所以这个君药历来有两种看法。

在古籍方论里边也是两种看法,以炙甘草为君的道理呢,说第一点,这个炙甘草的用量啊,四两,在仲景用量上(是)最大的;第二个呢,炙甘草在这里不仅配人参、桂枝,合起来清肝化阳、增强人参益气作用,有这个作用。

而且炙甘草量大在这里呢,缓悸作用比较强,甘缓啦。

所以这味药能够针对心动悸,能够针对心动悸、缓悸。

从这个角度出发,量又从甘草习惯用量里,仲景的用量里,是大剂量的,名称又叫炙甘草汤。

张仲景在他以主要药物命名的方子里啊,很多方是用药物命名的。

大多数都是在方中占重要地位的,很大一部分都是作为君药的。

这个方里边呢,用炙甘草命名说明非常重视炙甘草。

而这个炙甘草的意义呢,一个它可以缓悸,大剂量在这里缓和
心动悸;第二方面呢,下面的药物完全是两对,阴阳两组吧。

那甘草在这里呢,可以调和阴阳两组,来调和阴阳两组,又能缓和心动悸、缓悸。

所以从用量上,从方名上,从它的作用上,它应该作为君药,我是赞成这个观点的。

后面的药物实际上是两组,也并不必要这样细分。

这两组,一组是人参、桂枝、生姜、大枣。

人参、桂枝、生姜、大枣偏重于温补阳气的。

补气啊,由于桂枝以后带有一些温补、温通的特点,桂枝温通血脉了。

人参和生姜、大枣呢,人参可以补气,和炙甘草相配啊,甘温补气,补充心气不足,或者肺胃气阴两伤当中呢,补充肺气虚损一方面。

姜枣调和气血、调和脾胃。

也是补气方里带有调和作用,增加补益的作用。

所以在像生姜和桂枝、甘草这个系列配伍啊,仍然有辛甘化阳作用。

那另一组呢,地黄、麻仁、阿胶、麦冬啊,这四味药基本上都是阴柔之品,常用的这个补血养阴的药,那相当于在桂枝汤里的一组啊,这个芍药的地位,那这个方为什么不用芍药,把芍药去掉呢,考虑到胸满啊,病在胸中,心动悸,不宜用芍药酸敛。

所以仲景用遇到脉促胸满,胸满去芍药。

他有对芍药这个用法。

所以看出从仲景这种阴阳双向调节思想呢,这个方也是一个例子。

从张仲景用,他主要开始是用于心的阴阳气血不足。

这里用点清酒啊,是为了药力布散,有助于药力布散,可以把它看作使药啦,药力较快的布散,能
够促进血行,当然这样促进血行,有助于使全方补力比较大。

从温补角度来说,这种力量较大,所以不至于补而壅滞。

当然这个用酒吗,人们也说其中有地黄,有麦冬,地黄、麦冬得酒良。

有的炮制或者加工要用酒,或者方里配酒,所以体现出历来用酒和地黄、麦冬同用能够更好地使这两个药发挥作用,实际上也能使它们既能发挥作用,(又能)减少滋腻的特点。

辨证要点:运用的时候基本依据呢,一个脉结代,心动悸。

现代这个方也是用于心律不齐啊,由于期前收缩啦,这在临床上有确实的效果,不但报道多,平时遇到这一类啊,病程较长,体质偏虚,像心血瘀阻这类证象,没有典型这类证象的,那用这个呢,可以说是对于这种期前收缩、心律不齐啊,有较好的控制作用。

所以有些过去经常有发生的,由于心神经官能症经常发生,吃了这个以后,他后来长期隔一段时间都要吃一点。

所以直到现在像在整体辨证基础上,用这个方来调整,针对心律不齐的,包括在海外病人,现在有些长期经常隔几天吃一付,吃这个药控制得很好。

我们到了北京多少记得打来最近有什么症状加减一下告诉,告诉他可以修改的方,或者吃原方啊。

所以这个炙甘草汤在控制心律方面,针对所说的脉结代、心动悸这个方面有较好的一个疗效,特别在改善症状。

在辨证当中,虚羸少气啊,舌光色淡少苔,这是反映一种基本的气阴不足的一个使用根据。

临床应用、随证加减方面:到心神不安,有虚有实,虚证多用养心安神定悸,实证要结合重镇安神定悸,所以这两组,譬如酸枣仁、柏子仁常用来(治疗)心悸、心动悸当中属于虚证心血不足不能涵养的。

侧重这一类的话呢,也可以加酸枣仁、柏子仁养心安神。

像磁石、龙齿这一类呢,它是属于重镇安神定悸的。

对于这种心悸、怔忡,这类突出的,这个可以用重镇安神结合。

当然这类药也不适合久服。

如果心气虚为主,这两组当中,阴阳两组药调整当中,偏重于心气不足,那可以炙甘草重用。

本来这个方里,炙甘草就在(张)仲景的习惯用量当中,已经是偏大剂量,除这个方以外呢,好像我记得没有超过四两的,就是在原书用量里边。

所以这个可以适当加大这些补气药。

譬如我们方里的人参、甘草,偏于一般这种心律不齐的呢,用炙甘草加味,配黄芪较少。

因为心胸当中,譬如有气机瘀滞这类的呢,用起来较少,都用人参、甘草这一类。

偏于阴血虚的,那就是说譬如脉虚数,阴血不足,有一类虚热现象,生地、麦冬加重,心阳偏虚,阳气不足,反映出手足不温、易冷,有这类特点,偏阳气不足。

可以加肉桂、附子。

阴虚内热比较重,有虚热、虚火的,人参可以改成西洋参。

但作为肺萎证这一类呢,也可以用沙参,要减去阳药的一组。

虚热较重,形成火旺的,当然要加知母、黄柏一类,滋阴降火。

这是根据这类心的阴阳不
足,或者肺的气阴两伤,不同状况的精气调整。

根据邓中甲讲方剂学整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