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不选择_也是一种选择_社会困境_博弈中拒绝游戏的作用与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选择0也是一种选择
)))/社会困境0博弈中拒绝游戏的作用与意义
闫大卫
(西安交通大学经济学系,陕西西安710061)
摘要:在对/社会困境0模型的研究中,经济学家们常常忽视了/不选择0作为一个选项的作用与意义。而在现实中,这恰恰是不能、也不应被忽略的重要条件,因为它不仅会直接影响到人们的行为策略本身,而且会影响总体社会福利水平。作为自愿交易原则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内涵,/不选择0在公共选择与集体决策的应用中虽然较为复杂,但却是至关重要的,它可以在不均衡的政治市场上保护弱势群体的利益,从而保证制度变迁始终沿着帕累托改进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社会困境;选择;合作;背叛;政治市场
中图分类号:F069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2674(2006)08-0011-05
一、引言
法国存在主义大师萨特曾经表述过这样的观点,人生在于选择,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的选择负责。人是无法逃避选择的,即使你不选择也是一种选择,因为,其实那是你选择了不选择。如果说萨特此言在于强调人们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而无可逃避责任的话,那么,在博弈理论的/社会困境0的各种模型(一般而言,有三种不同的形式,即: Prisoner.s dile mma,Assurance game/Trust game,和Chicken game,其支付矩阵有所不同[1])中,通常却并没有罗列出全部的可选择集,因为其往往遗漏了一个重要的选项)))不选择。这一看似无足轻重的遗漏不仅使得模型的讨论与现实情况产生较大的距离,而且也妨碍了一些重要结论的获得。目前,理论界还没有人全面地剖析/不选择0对于/社会困境0博弈的作用与意义,更没有人对其在政治市场中的政策含义进行论述,本文希望在这些方面做出贡献。
二、对于/不选择0的理论阐释
博弈中的/不选择0,即不参与游戏或者拒绝游戏。这既可能是在游戏开始之前就拒绝参与,也可能是在重复游戏的过程中终止重复而选择退出。如果把它作为一种选项在经典的/社会困境0的模型中应用,那么,我们或许需要重新探讨和认识这些模型,因为在传统的选项中通常只有/合作0与/背叛0两种选择。
如果把/不选择0作为一种选项,那么,几乎所有的博弈模型都可以被视之为一个两阶段的博弈过程:首先是在参与和不参与游戏之间进行选择,然后才是在传统的选项中进行选择,最后的均衡解实质上是一个子博弈的均衡。特别地,当在参与情况下只能有一种选择的时候,模型就退化为一个一阶段的博弈。比如,如果你选择参军,那么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你就必须遵守军队的一切制度规则,要么你就不要来参军。但是在大多数的社会博弈中,即使选择了参与游戏,都是存在选择余地的,也就是说,它们在一般情况下都不能退化为一个一阶段的博弈过程。而我们通常恰恰是忽略了无论如何都必须保留的、不可能被退化的选项)))不参与游戏(/不选择0),而仅仅在一个错误的退化模型中讨论博弈的过程与结果。
在自愿交易原则之下,人们对于任何涉及私有产权的讨价还价都应该拥有拒绝的权力,或者说, /不选择0就是体现自愿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选项。
收稿日期:2006-06-11
作者简介:闫大卫(1970-),陕西西安人,西安交通大学经济学系讲师,在读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西方经济学。
11
5当代经济研究62006年第8期
一般而言,当一个公共议题涉及自身利益的时候,人们就会有积极性去参与对它的讨论,但是D ixit 和Olson认为[2],总会有一些潜在的受益人此时却会躲在一旁,等着/搭便车0)))不用付出讨价还价的努力,也不用为公共产品付费(因为是自愿交易,不能强制没有参与表决的人付费)而却可以享受这种产品。借此,他们对于科斯定理所体现出的认为自愿交易原则可以保证效率,或至少是效率的趋势的观点提出了强烈的质疑。他们认为,所谓的自愿原则实际上都要求一个两阶段的博弈过程,而那些在第一阶段就选择了退出的人根本就不会参与科斯式的讨价还价,这就会严重影响科斯定理的有效性)))所有的潜在受益人对于那些充分有效的公共产品的提供将会实现一致同意。所以,他们得出结论,在几乎所有的公共产品生产与供给的问题上,都可能存在着由于那些第一阶段的退出者而带来的严重的/搭便车0问题。
但是本文认为,Dixit和Olson仅仅看到并强调了/不选择0的负面效应。实际上,在某些情况下, /不选择0也会带来正面效应,即使是在第一阶段就选择了退出;而且,必须特别指出的是,退出机制不仅可以是以选择事(支付矩阵)为导向的。还可以是以选择人(博弈对手)为导向的,事实上绝大多数的博弈模型也都是将/不选择0作为一个选择游戏对手的策略来看待的。
研究/社会困境0的学者发现,选择博弈对手的策略实际上比参与游戏中的策略更加重要[3]。人们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小心翼翼地避免与没有希望合作的参与者进行/坏0的博弈,而精心地选择那些有合作意向的参与者进行/好0的博弈[4]。
为什么不同的个人之间会有如此巨大的差异呢?人的合作与背叛倾向又是由什么决定的呢?一些学者强调了价值取向对于个人行为的影响作用。他们认为,即使是面对着同样的支付矩阵的博弈情境,由于不同个人的价值取向的不同,也会造成其表现出不同的行为特征[5][6][7];而且,有研究表明,这种价值取向在一定的时期内具有相对稳定的特征[8]。另一些学者则强调个人声誉或者其在过去的选择记录也会影响博弈对手的选择[9][10]。抛开个人层面不说,即使是在集体主义的视角下,对于不同的组织,或者组织内外的不同成员,同一博弈情境的含义可能是有差异的。K ollock[11][12]的研究发现,对同一个人来说,同样的/社会困境0情境,由于博弈对手的不同,可能会发生支付结构的转换与变形)))当对手是同一组织内的成员时,可能作为Assurance Ga me来应对,而对于组织外部的其他人,则仍然是作为/囚徒困境0来处理。所以说,挑选博弈对手是至关重要的。
但是,更令我们感兴趣的是,当存在着/不选择0的选项时,拒绝游戏对于均衡结果究竟意味着什么?其对合作均衡的出现是否会产生某种促进作用?Boone和Macy[13]在其研究中得出了一个令人喜忧参半的结论:拒绝游戏的退出机制对于合作水平存在着影响,但是对于不同类型的游戏人有不同的影响方式:一方面,它可以增强具有合作倾向者的合作意愿,另一方面,却会降低潜在背叛者的合作意愿,因为退出机制为他们提供了/打一枪换一个地方0(hit and run)的便利,打算背叛的人总想利用别人的合作意向获取好处。
但是在另一方面,Da ws等人[14]的研究表明,与通常人们的认知不同,人们的选择类型并不是基于对他人的预期,而是刚好反过来,对其潜在对手的预期依赖于自己的类型。即,具有合作倾向的人往往把他人也视为潜在的合作者,而打算背叛的人总把他人也看作潜在的背叛者。也就是说,越善良的人越总觉得天下好人多,总愿意相信别人,而越是虎狼之人越总觉得世道险恶,处处提防着别人。因此,有合作倾向的人将他人视为潜在合作者的比例往往要比具有背叛倾向的人对于他人的预期高。
以上两种观点,虽然存在着一定的矛盾之处¹,但我们至少可以认同这样的观点:/不选择0作为一种选项的存在,更大地激发了有合作意向者参与游戏的愿望,而使得潜在的背叛者总处于一种进退维谷的两难境地。
可以认为,正是由于存在着/不选择0的选择,有合作倾向的人肯定比打算背叛的人更加愿意参与游戏[15],仅仅由于这样的原因,我们就可以在/社会困境0的博弈中获得较高比例的合作均衡。即便是在不同参与者之间合作意愿的程度有所差别,双边合作出现的机率也比每个人都被强迫必须参与游戏要高得多。
如此说来,/不选择0本身就是一种甄别机制,因为只有当存在着/不选择0的自由时,有较强合作意向的人才会有机会比打算背叛的人表现更加强烈的参与游戏的意愿。通过潜在背叛者的自动退出,大大降低了实际博弈过程中的信息甄别成本,减少事后的道德风险。因此,表面上看,/不选择0是一个选择博弈对手的权力,但事实上,它的存在
12
5当代经济研究62006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