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认识论主观题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主观题训练
1、①上述材料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哪些观点?(4分)②这些观点在材料中是如何体现的?(8分)
答: (1)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和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等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观点。
(2)①应防治非典型肺炎的需要而进行科学研究,通过科学实验获得正确结论,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②“基于非典型肺炎防治的需要”、“集中优秀的人才和先进的仪器设备”进行科学研究,体现了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③“经科学实验证明,它可以阻断SARS病毒侵入人体细胞,具有预防和治疗两种功效”,体现了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④“以科学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的知识与技术手段”,体现了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
2、阅读材料,回答从传统发展观到科学发展观转变的认识论道理。
(9分)
答:①说明人们的认识是不断深化和发展的,从传统的发展观到科学发展观的转变,反映了人们对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3分);②这说明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从传统的发展观到科学发展观的转变,是基于对中国国情的重新审视,是中国改革开放实践发展的客观要求(3分);
③说明认识对实践具有能动作用,错误的发展观带来严重问题。
科学理论对实践有重大的指导作用,从传统的发展观到科学发展观的转变,必将进一步推动我国社会的全面发展(3分)。
3.试分析材料体现的认识论道理。
(12分)
答:①实践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的活动。
政府在密集出招,多措并举反腐。
②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基于我国反腐败形势政府密集反腐出招。
世界的反腐实践证明,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是最有效的反腐败措施。
③正确认识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世界各国的成功经验也值得中国借鉴。
④真理具有客观性具体性条件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要创新反腐机制。
⑤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
反腐败要树立新理念,探索新的方式方法。
(每点3分,第④点和第⑤点答到其中一点即可。
)
4.请你从认识论的角度谈谈怎样促进小戏小品的发展?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小戏小品的创作来源于群众的实践,反映了群众的生活。
小戏小品的发展离不开群众的实践活动,要推动小戏小品的发展,就必须大力支持、发展形式多样的群众实践活动。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小戏小品发展的动力来源于群众的实践活动。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
人民群众参与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不断促进小戏小品的发展。
(3)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小戏小品能不能得到发展,需要在群众实践中不断检验,看小戏小品能不能反映现实生活、表达群众的感情和愿望,贴近现实、贴近群众。
在实践中不断检验、丰富和发展小戏小品。
(4)实践是认识的目标和归宿。
小戏小品从群众实践中来,最终还要回到群众实践中去。
所以我们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小戏小品,推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
5、结合材料,运用实践和认识关系的知识,说明三位科学家的科学实验过程。
(9分)
参考答案: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通过科学实验,获得了核糖体的三维结构,绘制出3D模型。
(2分)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针对病原微生物对抗生素的‘抗性’新问题,通过科学实验,在原子水平上了解核糖体结构和功能,扫清了抗生素研究中的许多障碍。
(3分)③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通过科学实验,开发出新的抗生素,帮助挽救了生命及减少人类的痛苦。
(2分)④科学理论指导实践。
研究成果应用于开发新的抗生素,为科学探索提供了新工具。
(2分)
6、结合对“气候变化问题重要性”的认识,说明人类是怎样追求和发展真理的?(12分)
答案:①对全球气候变暖自然现象的认识由科学家讨论到哥本哈根会议达成有关共识,这是人类对全球气候变暖现象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是真理,它来源于人类社会生活的实践,说明追求和发展真理以实践为基础。
②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
全球气候变暖首先由科学家讨论,到上升为重大战略性问题,再到哥本哈根气候大会达成《哥本哈根协议》,取得广泛共识,这是一个在不同观点争鸣中不断克服谬误,逐步接近真理的过程。
③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人类对气候变化问题重要性的认识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在实践和认识的循环往复中获得的,说明真理是不断向前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④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我们的不懈追求和永恒的使命。
随着实践的继续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气候变化问题将越来越重视,世界各国将加强协调配合,采取具体实践行动,维护人类共同利益,为应对气候变化作出贡献。
(任答3点,每点4分,共12分)
7、请用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说明“低碳生活”成为新生活方式的必然性。
(5分)
答案:实践决定认识,人口的增长和无节制的生产生活消耗造成环境恶化,让人们认识到低碳生活方式的必要性,这
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低碳生活生产方式,对生态环境具有改善作用,必然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
(5分)
8、结合材料,说明人们对气候变化的认识过程所体现的认识论道理。
(6分)
答案:①人们对气候变化的认识是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逐步形成的,说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2分)②随着人们对气候问题的研究和关注,各国已将其上升为国家重大发展战略问题,说明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和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分)③人们对气候变化的认识经历了实践、认识、现实践、再认识的不断深化过程,说明认识具有无限性、反复性、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2分)
9、从实践和认识的角度,说明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关系。
(9分)
答案: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发展动力。
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形成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3分)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的深入发展。
(3分)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要求我们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随着改革开放实践的深入而不断丰富发展的。
(3分)
10、⑴上述材料体现认识论中的哪些道理?(1)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正是由于改革开放的实践活动,才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4分)②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由于真理问题的讨论,促使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3分)③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因此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需要不断发展。
(3分)
⑵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过程对于我们青年学生有何启示?(2)青年学生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当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4分)
11. 运用认识论有关知识分析改革开放30年的探索和实践过程。
(8分)
①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动力。
中国共产党坚持实践的观点,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3分)②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中国共产党形成的决策和理论,始终服务于中国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践。
(2分)③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站在新的起点上,将改革开放纵深推进,继续闯关,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的不懈追求和永恒使命。
(3分)
12.辨题:真理永远掌握在专家.权威手中.
(1)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2分) (2)由于人们的立场等的不同,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但是其中只能有一个真理.(2分)真理面前人人平等.专家.权威往往比普通人更能准确地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但任何专家.权威都不可能永远正确,永远不犯错误.(2分)真理最终掌握在谁手里,不是以身份和地位为标准的,关键要看主观认识是否与客观相符合.(2分)
3)我们要立足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2分) (4)所以,题中观点是片面的.(1分)
13.(1)从唯物论和认识论的角度,分析上述材料蕴涵的哲理。
(9分)
①针对我们面临的人口不断增加、资源约束突出、环境压力加大的严峻挑战,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开展资源节约、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大战略决策,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的根本要求,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
②建设节约型社会与建设节约型机关、节约型政府以及转变政府管理理念,推进体制创新等,说明了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认识和利用规律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
③开展资源节约、节约型社会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对于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格外重要的意义,这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正确的认识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2)结合材料,从经济角度谈谈应如何开展资源节约,建设节约型社会。
(6分)
①转换政府职能,加强宏观调控;②应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消费方式,克服重复建设、盲目建设现象,减少资产闲置,避免资源浪费。
③在社会生产、建设、流通、消费的各个领域,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应切实保护和合理利用各种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