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瓣膜病人手术的麻醉
心脏瓣膜病患者非心脏手术的麻醉患者的麻醉处理原则知识分享
![心脏瓣膜病患者非心脏手术的麻醉患者的麻醉处理原则知识分享](https://img.taocdn.com/s3/m/a9523be2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a1.png)
10 病例3
病例
01
患者女,72岁,因“乏力消瘦5月,加重1月”入院。
02
5月前起自感乏力,近1月来上2层楼或步行100m即感气促、乏力、头晕,体重 下降5kg。
03
检查发现贫血(血红蛋白56g/L)、结肠癌、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胸骨后甲 状腺,气管受压变窄,最窄处7mm)。
病例
发现“主动脉瓣狭窄”7年,常觉胸闷;2年前外院行 冠状动脉造影后,心外科建议行换瓣手术,患者拒绝 。
04 主动脉瓣狭窄患 者如果没有症状
主动脉瓣狭窄患者如果没有症状
01
02
03
04
05
主动脉瓣狭窄患者如果 没有症状,围术期准备 充分,即使重度狭窄, 进行中低危非心脏手术 也是安全的,围术期心 脏风险是可以接受的。
要保证主动脉瓣狭窄患 者足够的有效循环容量 ,必要时可以置入肺动 脉导管进行监测,以维 持一定的后负荷和动脉 血压,避免各种原因导 致的低血压和心动过速 。
尽量避免使用抑制心肌收缩力的药物,以免对患者的健康 造成不良影响。
在全麻诱导后进行气管插管、切皮或手术探查时,要注意 适当加深麻醉以适应这一情况。
避免心动过缓,维持正常稍快的心率(80~90次/分)有 助于减少反流。
二尖瓣狭窄患者
06 血流动力学管理 的目标是维持左
室舒张期充盈
二尖瓣狭窄患者血流动力学管理的目标是维持左室舒张期 充盈
既往高血压病史10年,现口服 缬沙坦80mg每日1次,血压控 制稳定。
病例
冠心病史2年,未经 药物治疗,偶尔胸闷 、背部发紧。
ECG显示:窦性心律 ,63次/分,ST-T改 变。
能步行上3层楼。术 前肝肾功能和电解质 检查未见异常。
《心脏瓣膜病的麻醉》课件
![《心脏瓣膜病的麻醉》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0482247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f9.png)
心脏瓣膜的主要功能是控制血液的单向流动,防止血液 在心室内回流或逆流,从而保证心脏泵血的效率。
心脏瓣膜病的分类与病因
心脏瓣膜病的分类
心脏瓣膜病可以根据病因分为先天性心脏瓣膜病和后天性心脏瓣膜病。先天性心脏瓣膜病是由 于胎儿发育过程中瓣膜发育异常所致,而后天性心脏瓣膜病则多与风湿热、退行性变、感染、 创伤等因素有关。
THANKS
感谢观看
了解患者的生活习惯、运 动情况以及是否有吸烟、 饮酒等不良嗜好。
询问患者是否出现过晕厥 、心悸、胸痛等症状,以 及出现频率和持续时间。
体格检查
测量血压、心率、呼吸频率等基本生命体 征。
检查肺部,判断是否存在肺部感染或肺动 脉高压。
检查心脏听诊,判断心脏杂音、心音等。
检查其他系统,如肝、肾等,判断是否存 在相关疾病。
血流动力学监测
通过监测心输出量、中心 静脉压等血流动力学指标 ,评估患者的心功能状态 和循环状况。
呼吸功能监测
观察患者的呼吸频率、呼 吸音、胸廓运动等,评估 患者的呼吸功能恢复情况 。
疼痛管理
疼痛评估
采用疼痛评分量表对患者 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估,以 便采取相应的疼痛控制措 施。
药物治疗
根据疼痛程度,给予适当 的镇痛药物,如非甾体抗 炎药、阿片类药物等。
实验室、心肌酶谱等,了解患者全 身状况及心脏功能。
超声心动图
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了解瓣膜病变程度 和血流动力学变化。
心电图
判断是否存在心律失常、心肌缺血或心肌 梗死等心脏疾病。
CT或MRI
了解心脏及大血管的解剖结构,评估手术 风险和难度。
04
心脏瓣膜病患者的麻醉管理
麻醉前准备
01 了解病史
重症心脏瓣膜病瓣膜置换术麻醉体会
![重症心脏瓣膜病瓣膜置换术麻醉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c3cf0e16b7360b4c2e3f6441.png)
Ch itp e , n Grg L P ok r rso h rJ Du n, e . ls e
2 (4:8 — 0 5 01) 9 12 . 9
2 崔 卫玲 , 廖志红 , 李延兵 , . 等 赖脯胰 岛素治疗糖尿 病的l 床观 临 察. 中国实用 内科杂志 ,0 5 2 ( 1 :2 — 2 . 2 0 ,5 1 )7 5 78
始发挥 作用 , 适于餐前 1 i 5mn内或 即时注射 。③ 皮下注射后
到达峰值 的时 间短 , 3 ~ 0mi; 约 0 6 n 峰值浓度 较 R I 3 ; H 高 倍
赖脯胰 岛素 7 /5较之人胰 岛素 7 /0能更有效地控 制患者 52 03 的餐后血糖 , 且不增加胰 岛素剂量 , 低血糖反 应发生率低 , 安
11 临床资料 :2 . 10例重症瓣 膜置换术 患者 , 5 男 6例 。 6 女 4 例, 年龄 3 ~ 8岁 , 26 平均 4 7岁 , 质量 4 ~ 9k , 体 2 7 g 心功 能分 级 Ⅲ~ Ⅳ级 , 心胸 比 0 2 09 。 室射血分数 ( V F 4 %~ 2 . ~. 左 5 7 L E )0 6 %. 合并 心房颤动 3 ,重 度肺动脉 高压 1 ,心 室肥厚 6 5例 6例 5 例 。手术 种类 : 二尖瓣 置换 4 6例 、 主动脉瓣 置换 2 例 、 尖 1 二 瓣+ 主动 脉瓣 置换 2 3例 、二尖瓣 置换 十 三尖瓣成形 2 例 、 1 二 尖瓣置换+ 三 二 尖瓣成形+ 左房折叠 9 例 1 麻 醉方法 : . 2 术前 用药 : 吗啡 01 02m /g 东莨菪 碱 03 . . g 1 体外循环 ( P ) . 3 C B 灌注 : 取浅 、 采 中低温体外循环 . 咽温 鼻
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在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全身麻醉中的应用
![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在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全身麻醉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ef85aab5f242336c1fb95e71.png)
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在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全身麻醉中的应用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在心脏瓣膜置换术全麻中的应用。
方法:选择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术前给予舒芬太尼,对照组给予0.8%氯化钠溶液,比较疗效。
结果:观察组躁动发生率为2.79%,对照组躁动发生率为31.79%。
观察组术后恢复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舒芬太尼可用于全身麻醉,能明显提高术后病人的恢复率,减轻患者的痛苦,减少躁动的发生。
关键词:舒芬太尼;全身麻醉;心脏瓣膜置换术;应激;血流动力学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ASAII-ASAIII级择期CBP下,60例停跳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RP和F1组,所有均为术前无肝功能、肾功能障碍、无糖尿病、脑血管疾病患者。
高血压患者术前血压控制良好。
采用心脏瓣膜置换术在CBP下进行手术。
心脏手术患者术前伴有不同程度的心脏或心脏衰竭,所以心脏手术麻醉抑制应激反应的同时,应尽量减少心脏功能的抑制,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尽量使麻醉恢复顺利,快速,使术后呼吸机支持的时间降到最低。
阿片类镇痛药可阻断自主神经系统和机体对痛觉刺激的反应,也可减少其他麻醉药物剂量,促进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性,在心脏手术中发挥重要作用。
1974年,舒芬太尼合成,芬太尼N-4位被取代而成。
是阿片类药物中镇痛作用最强的[1]。
1.2方法在手术之前25min肌注射吗啡0.15mg/kg,东莨菪碱0.25mg。
进入房间后,面罩吸入氧气,建立外周静脉通路,建立ECG和SpO2监测。
测量动脉穿刺导管的导管插入。
F组麻醉诱导:咪唑稳定0.15mg/kg,维库溴铵0.15mg/kg,芬太尼15μg/kg,依次静注,气氮插管后给氧,氮气机械通气,右锁骨下静脉或颈内静脉穿刺。
S组除舒芬太尼1.5g/kg外,其余药物与F组相同。
麻醉维持:两组分别在皮肤,胸骨,体外循环和胸部分别6分钟,芬太尼15μg/kg或舒芬太尼1.5μg/kg分别静注射。
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麻醉对心脏瓣膜手术患者的影响
![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麻醉对心脏瓣膜手术患者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47e00932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705de04.png)
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麻醉对心脏瓣膜手术患者的影响
姜晶晶
【期刊名称】《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
【年(卷),期】2024(34)2
【摘要】目的:探究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麻醉对心脏瓣膜手术患者炎症反应及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选取某院手术室58例采用芬太尼联合丙泊酚控制方案的实施全麻心脏瓣膜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选取同期59例采用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麻醉方案的实施全身麻醉心脏瓣膜手术患者作为研究组。
两组对象比较麻醉诱导前(T0),气管插管时(T1)及拔管时(T2)三个时刻患者炎症因子、氧化应激的影响。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在T1和T2时刻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值均降低(P<0.05)。
研究组患者在T1和T2时刻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瑞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静脉靶控麻醉在心脏瓣膜疾病手术患者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能够有效降低炎症反应并改善氧化应激状态。
【总页数】3页(P55-57)
【作者】姜晶晶
【作者单位】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14.2
【相关文献】
1.七氟烷、丙泊酚麻醉对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患者心肌损伤标志物影响的研究
2.丙泊酚和七氟醚复合麻醉对体外循环下心脏瓣膜手术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比较
3.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麻醉对卵巢囊肿患者腹腔镜手术麻醉诱导时间及术后苏醒时间的影响评价
4.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麻醉在心脏病患者手术中的应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快通道”麻醉在重症心脏瓣膜置换手术中的作用
![“快通道”麻醉在重症心脏瓣膜置换手术中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6539cae0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0a.png)
快通道麻醉在重症心脏瓣膜置换手术中的作用什么是快通道麻醉快通道麻醉是一种麻醉方法,主要应用于手术时间较长,对运动神经的监测较为严格的手术过程。
它采用复合麻醉,包括局部麻醉、静脉麻醉和插管全身麻醉,通过调整深度和频率来满足患者在麻醉状态下的生理需求,以保证手术的安全性和顺利进行。
重症心脏瓣膜置换手术的概述重症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是一种心脏手术,主要是用于替换病变的心脏瓣膜,以恢复心脏功能,也有一定的危险性。
手术中需要对患者的心率、血压等进行严密监测,同时保证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处于充分的麻醉状态。
快通道麻醉在重症心脏瓣膜置换手术中的作用快通道麻醉可以减轻手术操作的疼痛和恐惧感,也能够减少麻醉药的使用量,缩短恢复时间,同时降低出现并发症的可能性。
具体作用如下:1. 维持心功能稳定重症心脏瓣膜置换手术对心率、血压等生理指标的监测要求较高,而且操作时间长,如果患者不得当的麻醉,则极易影响心功能,因此需要一种能够有效控制麻醉水平的方法,快通道麻醉正好符合这方面的需求。
2. 提高麻醉效果快通道麻醉可以更好地控制麻醉深度和频率,比单一麻醉法更能够配合术者的操作,减轻患者的意识刺激和疼痛感,达到更好的麻醉效果。
3. 增强术者的操作技能快通道麻醉还能够提高术者的操作技能和安全性,因为麻醉状态下的患者不会出现突然意识恢复导致的身体动作,所以术者会更加放心和自信,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成功完成。
使用快通道麻醉需要注意的问题虽然快通道麻醉有很多优点,但是在使用过程中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主要包括:1. 安全性问题快通道麻醉可能引起呼吸抑制甚至停止呼吸,对术者和患者都存在一定的风险,因此在使用时一定要特别小心和细致,严密监测患者的生理状态,确保麻醉完成后迅速恢复。
2. 麻醉的深度问题不同的患者对麻醉药的敏感性不同,因此需要对麻醉深度进行正确的判断,避免麻醉过深或过轻,对手术和患者产生不必要的不良影响。
3. 麻醉效应的监测问题在手术过程中需要持续监测麻醉效应,确保患者处于足够的麻醉状态下,同时防止麻醉水平过高,超出安全范围。
二尖瓣反流麻醉管理要点
![二尖瓣反流麻醉管理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7baf7d59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fdb774f.png)
二尖瓣反流麻醉管理要点
二尖瓣反流是一种心脏瓣膜疾病,麻醉管理在手术过程中起着
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二尖瓣反流手术的麻醉管理中,需要考虑以下
几个要点:
1. 术前评估,在手术前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心功能、肺功能、肾功能等方面的评估。
特别是需要评估患者的心功能,了解二尖瓣反流对心脏功能的影响程度,以便制定相应的麻醉方案。
2. 血流动力学监测,术中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包括血压、心率、中心静脉压等指标。
特别需要关注左心室功能和
充盈压,以及肺动脉楔压等指标,及时发现和处理血流动力学的异
常情况。
3. 麻醉诱导和维持,在诱导麻醉时,需要注意避免使用影响心
肌收缩和舒张功能的药物,选择合适的镇静药和麻醉药。
在维持麻
醉时,需要根据手术的需要和患者的情况,合理选择药物维持麻醉
的深度和稳定性。
4. 液体管理,在手术过程中需要合理管理患者的体液,避免过
度输液或者体液不足,特别需要注意避免导致心脏负荷过重或者肺水肿的情况。
5. 心肺功能支持,在术中可能需要进行心肺功能的支持,包括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正性肌力药物、呼吸支持等措施,以维持患者的心肺功能稳定。
综上所述,二尖瓣反流手术的麻醉管理需要全面考虑患者的心脏功能、血流动力学状态、液体管理和心肺功能支持等多个方面,以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并尽量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巨大心脏瓣膜置换术的麻醉处理
![巨大心脏瓣膜置换术的麻醉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ebfc824bbe1e650e53ea990f.png)
悔南医学院学报
2 0 ,{ )2 — 5 0 28 1 :4 2
2 4
. u d H 'm A & , C / e k me , m l ' d e m ee d g
8 卷
巨大心脏瓣膜置换术的麻醉处理
龚 平 , 阳碧 山 , 欧 姚立 群 , 德 华 周
室肥 厚 。 声 心动 图示左 心室 内径都 有增 大 。 前 IP 超 术 P V通气 , 维持 P O . ̄. k a 主动脉 阻 断期 E 240 53 P 。
均 有反 复 心衰 ,长期 服用 强 心 .利 尿及 扩血 管 药 间改 用持 续 吹 氧 5 0 mlmi 态 膨 肺 , 管 压 维 0 / n静 气 物 。全组行 心 脏瓣膜 置换 术 。 持 于 07 0 P 。 中常规 监测 心电 图 、 .— . k a 术 9 血气 、 氧 12 麻 醉方 法 -
3 讨 论
3 1 转 流前 的麻醉 处理 .
心胸 比率 超过 0 . 7即为巨大心 脏 。 这类心 脏瓣 流 动 力学改 变 复 杂 ,术前 应 了解是 瓣 膜关 闭 不全
膜 病属 重症 心脏病 。围术 期 死亡 率高 。因病 史 长 , 为主 ,还 是 狭窄 为 主。关 闭 不全 病人 属心 输 出量 心 功 能差 , 前 多 伴有 心律 失 常 , 流动 力学 改变 大 , 有效 的输 出 量 , 术 血 但 在遇 到 外周 阻力 增 加 时 , 就
维普资讯
l 期
龚平 等 . 巨大心脏瓣膜置换术的麻 醉扯理高 代偿性地维 持 采用正性肌力药结合扩血管药是临床上有效的治 。硝 普钠 能 降低 外周 阻力 减轻 心脏 负 担 , 血压 和冠 状 血管 的血 流灌 注 。全麻 后 外周 血 管 阻 疗原 则
手术讲解模板:二尖瓣机械瓣膜置换术
![手术讲解模板:二尖瓣机械瓣膜置换术](https://img.taocdn.com/s3/m/e99b87b2a5e9856a5712603f.png)
手术资料:二尖瓣机械瓣膜置换术
注意事项:
10.切除已离断的腱索或过长的线头以免 卡瓣 人造瓣膜缝合前,应反复冲水仔细 检查心室腔,防止因遗留断裂的腱索卡瓣 引起人造瓣膜功能障碍。同样原因,送瓣 打结后,剪除余线时,不能遗留过长线头。
手术资料:二尖瓣机械瓣膜置换术
注意事项:
11.保护人造瓣膜 按照人造瓣膜使用说明 书,在植入过程中对瓣叶、瓣架及缝环均 不应损伤,对双叶机械瓣的活动关节处应 倍加小心,避免折断。生物瓣的瓣叶菲薄, 缝瓣时切勿针尖戳破。
手术资料:二尖瓣机械瓣膜置换术
注意事项:
8.剔除钙化组织 切除瓣叶,留下瓣叶基 部,如有钙化,应予切除,如瓣环本身有 钙化,则应仔细予以剔除。如已嵌入心肌, 强行剔除有可能损伤重要组织时,则予以 保留。
手术资料:二尖瓣机械瓣膜置换术
注意事项:
9.乳头肌的裁切 乳头肌剪除的多少,不 但与应用人造瓣膜的类型有关,而且与其 长短不同而异。根据乳头肌的长短,一般 在其顶端剪断,但应避免强力提拉乳头肌, 于其附着的心室壁处切断,引起心室壁缺 损或破裂。如后叶腱索与乳头肌粘连于心 室壁,不应勉强分离切除,如妨碍瓣叶的 开放,应通过调整瓣叶开口方向避开。
手术资料:二尖瓣机械瓣膜置换术
手术步骤:
中部的环行切除 在前后交界间沿前瓣环2~3mm处环行切开前瓣叶,再沿前瓣叶游离缘2~ 3mm处做环行切口,与上一切口汇合,切除前瓣叶之大部分瓣膜,以间断 水平褥式外 翻缝合,将连接腱索呈带状的前瓣叶缝于前瓣环及人造心脏瓣膜缝环之间 (图6.39.2-3)。
手术资料:二尖瓣机械瓣膜置换术
手术资料:二尖瓣机械瓣膜置换术
注意事项:
12.防止误伤二尖瓣瓣环毗邻组织 在切瓣与缝合固定人造瓣膜的缝线时,切 忌损伤二尖瓣瓣环毗邻的重要组织:①前 叶基部经瓣间组织与主动脉瓣的左冠窦和 无冠窦相连,进针不宜过深,避免损伤主 动脉瓣窦或瓣叶。②前交界与左冠状动脉 接近:后交界与房室结和传导束邻近;后 叶瓣环距左冠状动脉回旋支及冠
风湿性心脏双瓣膜置换术的麻醉
![风湿性心脏双瓣膜置换术的麻醉](https://img.taocdn.com/s3/m/095d570079563c1ec5da71f4.png)
本组 4 0例 , 中 , 1 其 男 0例 , 3 女 0例 ; 均年 龄 3 ~ 2岁 ; 平 56 心胸 比例 0 0 08 ; . ~ .9 心功 能 Ⅱ~ 5 Ⅳ级 。风湿 性二 尖瓣 病 、 动 主
脉 瓣病 变 联合 3 8例 , 二尖 瓣 、 三尖 瓣 、 动 脉瓣 联 合 瓣 膜病 主
1 . 3麻 醉 诱 导
常 的容 量 和 ( ) 力 负 荷 , 用 和 保 护 机 体 的各 种代 偿 机 或 压 利 制 , 量 维持 有 效 的前 向 心排 出量 。 可 能 减少 麻 醉 并发 症 尽 尽 的发 生 。术前 处理 的重 点是 改善 患者 的心 脏功能 f l 1 。因此 , 笔
3讨 论
全 , 者 中女多 于男 。 患 受损 的瓣膜 以二 尖瓣 为最 常 见 , 可以 也
几个 瓣膜 同时受 累 , 称为联 合瓣 膜 病变 。 由于瓣 膜 炎症 反 复 发作 , 膜增 厚 并缩 短 、 瓣 粘连 和 纤维 化造 成 瓣膜 关 闭不 全 和 狭窄 。随着现 代人 生活 压力 的增 加 , 心病 的发 病 率普 遍增 风
丁胺 3 1 g( g ri) 硝 酸甘 油 05 20 ~ 0 /k ・ n , a .- . ( g ri) 必 k・ n , a 要时 给 予 肾上腺 素 0O ~ .2 .1 00 (g mi ) k ・ n 支持 循环 功 能 , 术 后 送I U支 持 呼 吸 循 环 功 能 ,除 1例术 后 1个 月 死 于脑 梗 C 死外 , 其余 均治 愈 出院 。
高 , 以 在 进 行 风 心 病 双 瓣 膜 置 换 手 术 时 , 对 各 个 环 节 制 所 要 订严 格的 方案 并加强 对患 者 的观察 。同样 。 双瓣 膜置 换 术 的
68例心脏瓣膜置换术麻醉效果临床分析
![68例心脏瓣膜置换术麻醉效果临床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412a17ff46527d3250ce00c.png)
太尼为主 , 咪维库溴铵 、 丙泊酚 、 异氟醚 为辅助药 的全 身麻醉 , 中度低温 体外循 环 , 以高钾 含血冷停 跳液 灌注心脏。结果 全组病例均顺利康复出院。 结论 以芬太尼等为主 的静吸复合麻醉 、 高钾含血 冷停 及 跳液灌注心脏的方法 , 用于心脏瓣膜置换术效果 良好 。 【 关键词 】 心脏瓣膜置换术 ; ; 麻醉 体外循环
变 3 例; O 主动脉瓣 病变 1 ; 4例 二尖瓣 及 主动 脉瓣 联 合瓣 膜 病变 1 ; 0例 二尖瓣 , 动脉瓣 , 主 三尖 瓣联 合瓣 膜 病变 1 ; 0例 三尖瓣病变 4 , 例 心功 能分级 :Ⅱ级 1 ; 7例 Ⅲ级 4 例 ; 级 0 1 V 1 例 ; 并心房纤颤 3 例 ; 1 合 1 心室肥厚 3 例 ; 高压 1 , 8 肺 4例 手 术种类 : 二尖瓣 置换 3 例 , O 主动脉瓣置换 1 , 4例 二尖瓣及 主 动脉瓣置换 1 例 , 0 三瓣置换 8 , 尖瓣置 换 4 , 并 心 例 三 例 合 室肥厚 1 6例 ; 高压 1 例 。 肺 1
须延 长诱导时 间 , 中应 视 血 压心 率 变化 情 况分 次 缓慢 注 术 药, 即能达到合适 的麻 醉深 度 , 避免诱 导 期血 压骤 降和 心律 紊乱 , 又能避 免浅 麻 醉下 气 管 插管 引 起 的血 压升 高 和心 率 增快 。
定 00 ~ . m /g舒 芬太 尼 25 5u/g维库 溴铵 01 .5 0 1 gk , . — gk , .
本文分析总结我 院 20 0 8年 1月至 2 0 09年 l 2月所 施行 醒 , 6h拔气管插管 , I U停 留 1— ,5—3 3~ 在 C 2d 1 0d痊愈 出 院, 无死亡病例 。
重症心脏瓣膜置换手术的麻醉管理
![重症心脏瓣膜置换手术的麻醉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e7bfae6cf5335a8102d2209f.png)
高压 , 肺及体循环 淤血 , 心律失 常等。使麻醉风 险 明显增加 , 本文总结 4 8例重症心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瓣膜置换手 术的麻醉管理体会。
1 资 料 与方 法
P T 0 :2~ 5mnH 。监测体温 、 E C 23 3 l g 尿量及血气等参数 。 14 体外循环 ( P ) . C B 管理 采 取 中低 温 C B, 咽温 2 P 鼻 5~
8 例二尖瓣 +主动脉瓣 置换 十三尖瓣成形 +右房折叠 2例 。 12 术前准 备 .
性缺氧。 13 麻醉方法 . 术前用药 : 吗啡 1 g 东莨 菪碱 03mg 0m 、 . 术 前 3 i 肌 肉注射 。人 室常规 面罩 吸氧 , 0m n 监测 E G、o 2建 C s0 、 立连续动脉压监测 。麻 醉诱 导 : 咪达唑仑 0 1m / g依 托咪 . gk , 酯 1 2 g 维库 溴铵 00 0 1m / s芬太 尼 5—1 g 0~ 0m , .8~ . sk , 0 / k 。气管插管后行深静脉穿 刺置管 , g 监测 中心静脉压 ( V 。 C P) 麻醉维持 : 间断静脉注射芬 太尼镇痛 量 2 5~3 k , 5 g 间断静 脉注射维库溴维持肌松 , 以七氟醚 1 %吸人 , 辅 ~3 丙泊酚 4~
3℃ , O 中度血液稀 释( C 0 1 H T .8~02 ) 心肌 保护 : .5 , 主动脉 根 部和/ 或左右静脉冠状 窦灌 注 4 1高钾温 血停跳 液 , : 首次 剂 量 1 -0m/ g 间隔 3 n灌注 1 lk , 52 lk , 0mi 0m / g 心脏局部冰 屑降 温保护心肌 。维持平 均动脉 压 5 0~8 m Hg 本组体 外循 0m , 环转机 时间 6 - 4mi, 421 n 阻断主动脉时 间 3 —15m n 1 6 i。
重症心脏瓣膜置换术的麻醉与心肌保护分析
![重症心脏瓣膜置换术的麻醉与心肌保护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6e75c0f0740be1e650e9af6.png)
2山东大学医学院 山东 济南 2 5 0 0 1 2 ; 3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麻 醉科 山东 济南 2 5 0 0 1 2 )
【 摘要 】 目的 分析注射用磷 酸肌酸钠( P c ) 对于置换 术的麻 醉与心肌保 护的效 果。方法 选取 2 0 1 0年 1月至
m u s c l e r e l a x a n t s a n d i n t e r m i t t e n t i n h a l a t i o n o f i s o l f u r a n e a n e s t h e s i a f o r t r e a t m e n t .H o w e v e r , t h e d o s e a n d i n j e c t i o n m e t h o d w e e r d i f f e r e n t .T h e i n -
・
1 2 8 0・
 ̄u ma l o fC l i n i c a l a n d E x p e r i m e n t a l Me d i c i n e V o 1 . 1 2, N o . 1 6 A u g . 2 0 1 3
重 症 心 脏 瓣 膜 置 换 术 的 麻醉 与心 肌 保 护 分 析
y .T h e s e p a t i e n t s we r e r a n d o ml y d i v i d e d i n t o o b s e r v a t i o n g r o u p a n d c o n t ol r g r o u p .P a t i e n t s o f t wo g r o u p s we r e t r e a t e d wi t h f e n t a n y l ,mi d a z o l a m a n d
两种麻醉方案用于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的临床效果对比研究
![两种麻醉方案用于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的临床效果对比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d95757dc195f312b3169a553.png)
t e sUnd r o ng He r l e Re l c m e i nt e g i a t Va v p a e nt
L Xin I a g—k i HUANG Ja u, in—xn W AN Yo g—l g W a gYu Z U i, n i , n n , HO Mu—xa g L i , AN Z i u n h —x n
lv l f ei p r t ep a mai f mmao y c tk n sa d p a mah d o o t o ei a e t u d r on e r v v e eso r e ai ls l p o v n a tr y o i e ls y r c r s n p t n s n e g i g h a t a e n i n i l
(eto eteioy iha cdm D p.fAnshs l ,ScunA ae yo dcl c ne& ScunPoi eP ol Ho i1 og fMei i c aS e i a rvn epe h c st. p a
C eg uSc u n6 0 7 ,C i ) h nd ih a 10 2 hn a
[ 关键词]心脏瓣膜置换术 ;丙泊酚;硫酸镁 ;白细胞 间介素 一 ;白细胞 间介素 一 ;皮质醇 ;麻醉 6 8
[ 中图分类号]R 1 [ 6 4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10 —4 0 (0 0 2 0 7 6 0 3 7 6 2 1)0 —06 —0
Co p r tv t d fTwo Di e e t An s he i a o 一 m a a ieS u yo f r n e t tC Pl ns f r Pa
rpa e n. Me h d Sxy p t ns u d ron e r v v e lc me tw r a d ml iie no t e lc me t to s it ai t n eg ig h at a e rpa e n ee r o y dvd d it wo e l n
瓣膜手术流程
![瓣膜手术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a9f35f6f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2c.png)
第一步:麻醉、消毒,正中部位开胸,逐步切开皮肤组织,用锯子锯开胸骨,剪开心包;
第二步:全身肝素化后,在主动脉、上腔静脉和下腔静脉插上管道,连接体外循环机,让体外循环机暂时代替心脏和肺的功能;
第三步:阻断主动脉,在心脏里面打灌注停跳液;
第四步:心脏停跳后,切开主动脉根部,暴露出主动脉瓣,通过探查确定病变的主动脉瓣需要置换后,切掉主动脉瓣并缝上新的人工瓣膜;
第五步:固定好人工瓣膜,缝合主动脉切口,放开阻断钳,让心跳复跳,撤出相关管道,缝合切口,完成手术。
心脏瓣膜病患者的围手术期管理
![心脏瓣膜病患者的围手术期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2191da63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d7.png)
心脏瓣膜病患者的围手术期管理心脏瓣膜病是指心脏瓣膜发生器质性改变或功能异常,导致心脏血液流动障碍的一种心脏疾病。
围手术期管理对于心脏瓣膜病患者来说尤为重要,能够促进手术成功率、减少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
在围手术期的管理中,包括术前评估和准备、麻醉及手术方式选择、围手术期药物治疗等多个方面。
一、术前评估和准备1. 心功能评估:对于心脏瓣膜病患者的围手术期管理来说,首先需要进行详细的心功能评估。
通过超声心动图等检查,可以评估患者的左室收缩功能、流出道阻力等指标,从而确定是否存在明显的左室功能不全。
2. 合并疾病评估:大部分心脏瓣膜病患者同时合并其他系统性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等。
在围手术期管理中,必须对这些疾病进行全面评估,并尽量控制好患者的并发症,如减轻高血压、控制冠心病等。
3. 预防感染:术前预防感染是围手术期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
对于心脏瓣膜病患者来说,常规需要进行细菌培养和抗生素敏感性测试,以选择合适的抗生素用于感染的预防或治疗。
二、麻醉和手术方式选择1. 麻醉方式选择:对于心脏瓣膜病患者的围手术期管理来说,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至关重要。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手术类型,可以选择局部麻醉、全身麻醉或联合应用等方式,以最大程度减少围手术期并发症。
2. 手术方式选择:除了通常使用传统开胸手术外,现在还有微创技术可供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实施经胸壁心脏手术(TECAB)或胸腔镜下心脏手术(MICS)。
这些新技术能减轻患者手术创伤,有利于患者围手术期的康复。
三、围手术期药物治疗1. 抗凝治疗:对于心脏瓣膜病患者来说,抗凝治疗在围手术期管理中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使用抗凝药物,可以减少血栓的形成和栓塞的风险,降低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
2. 心肌保护剂:心脏瓣膜手术是一种较大的心内操作过程,会给心肌带来一定程度的损伤。
因此,在围手术期管理中使用心肌保护剂非常重要。
这些药物可以改善心肌氧供需平衡,保护心肌细胞免受损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麻醉药:以麻醉性镇痛药(芬太尼)为主
体外循环后:麻醉宜深,维持较快的心率,严格避 免心率突然减慢和血压剧烈波动,常需要正性肌力 药和硝酸甘油泵入
MS 瓣膜置换术后早期并发症
左心室破裂
重度MS,瓣环严重钙化,高龄女性,体重小,左房血栓 术后早期,避免诱发因素(如循环不稳定,心动过缓等), 心外膜起搏
径、体积、收缩功能和主动脉根部大小
AI 治疗
无症状病人,左室EF>0.5
LVEDD<70mm,定期复查,血管扩张药 LVEDD70~75mm,如运动实验异常,应手术
LVEDD>75mm,明确手术指征
无症状病人,左室EF0.25~0.49明确手术指征
有症状,心功能(NYHA)III级以上 手术
概念:各种原因所致主动脉瓣叶结构和形态改变,交界粘连,
收缩时主动脉瓣叶运动异常,开放面积减小,血流在主动脉瓣
叶水平受阻
AVA:正常(3~4cm2) ,轻度(>1.5cm2) ,中度(1.0~1.5cm2), 重度(<1.0cm2 ,
跨瓣压差>50mmHg)
症状:胸痛,晕厥(3~4年),充血性心衰(1~2年),猝死:当
胸部X线平片:左房增大,肺动脉段突,右心室增大,主动 脉节小,左室小,“梨型心”
超声心动图:对诊断具有较高的特异性。 可以明确二尖瓣 口的狭窄程度、各个心腔大小以及左房内是否有血栓形成 (TEE),评估肺动脉压力
MS 治疗
内科治疗: 轻、中度MS
球囊扩张术:
单纯MS,瓣口面积<1.5,可闻及明确的开瓣音,超声证实 瓣膜弹性好,无左房血栓,窦律
狭窄及(或)关闭不全
病 因
风湿性心脏病(急性风湿热所致)
单纯二尖瓣病变(70%) 二尖瓣合并主动脉瓣(25%) 单纯主动脉瓣病变(2%~3%) 三尖瓣病变(5%)
退行性变,先天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心肌缺
血等原因
目前阜外医院瓣膜手术占20%以上
心脏对瓣膜病变的代偿
目的是维持有效的心排血量(CO)
无症状的轻、中度AS 每年复查一次 手术治疗
有症状,重度AS,或跨瓣压差大于50mmHg AS合并冠心病或其它需要心脏手术的疾病 无症状,重度AS,左室收缩功能受损 无症状,重度AS,活动后低血压
手术方式:
主动脉瓣替换 主动脉瓣交界切开 Ross 手术
AS 麻醉前评估
AVA<0.7cm2 ,跨瓣压差>50mmHg,5年存活率仅为18%
听诊:主动脉区III级以上收缩期杂音
AS 病理生理
当AVA <1.0cm2时,逐渐出现胸痛、晕厥和充血性心 衰症状
左室射血阻力增大,左室壁增厚,顺应性降低, LVEDP增高,心内膜下缺血 由于AS使冠脉和体循环灌注减少,加重心肌缺血, 出现晕厥 失代偿期:左室后负荷、室壁张力增加,左室收缩功 能下降,左室扩张,CO下降,进入终末期心衰阶段
肌,给心脏灌注温氧和血停跳液,2~3分钟后开放循环
切忌 反复无效除颤 损伤心肌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aortic
incompetence,AI )
概念:心脏舒张期主动脉内的血液经病变主动脉瓣反流至左 心室
病因:瓣膜受累(先天性,退行性,风湿性,和感染性)和
主动脉受累(马凡综合症,夹层动脉瘤,非特异性扩张)
病史: 心绞痛,晕厥,黑蒙,端坐呼吸,运动量
超声心动图:左室壁厚度,左室EF,SAM征
心律:重度AS病人,由于左室顺应性降低和舒张末
压增高,心室被动充盈减少,心房收缩可提供高达 40%的心室充盈量。窦性心律对维持CO至关重要
麻醉前用药:力争让病人安静,避免心动过速( 小 剂量受体阻滞药),避免显著降低后负荷的药物
病因:后天性几乎均为风湿热的后遗病变
病程:至少2~3年,一般10~20年
瓣口面积:正常 4~6cm2, 轻度1.5~2.0cm2,中度1.0~1.5cm2,
重度<1.0cm2
临床表现:呼吸困难,重者不能平卧,肺水肿,右心衰竭等 (肺动脉压力相关)。听诊:心尖部舒张中晚期递增型隆隆 样杂音
MS 病理生理
超声心动图:能提供MI的基本资料,如关闭不全的的程度, 基本病因学,二尖瓣结构的形态,左心室功能。如需瓣膜成 形手术,TEE可进一步明确瓣膜病变
心导管和造影:50岁以上病人或有心肌缺血症状者
MI 治疗
左室不大(<45mm),功能正常(EF>0.60),不伴有肺动脉 高压者,可暂不手术,定期随诊 左室功能障碍(轻~中度),EF 0.3~0.5, LVESD 45~55mm, 应该尽早手术治疗 重度MI,如病变适宜做成行手术,应尽早手术 左室功能严重不全,EF<0.3,LVESD>55mm。经内科治疗无 明显改善,这类病人已基本失去手术机会。可做内科保守治 疗或心肺移植 外科手术:包括瓣膜置换术( 5年死亡率1.8%)和瓣膜成形术 (0.8%)
外科手术治疗:
中度MS,有症状,伴左房血栓,或心脏中度以上增大,或 伴有重度MI者 重度MS,有症状
手术方式:生物瓣和机械瓣置换
MS 麻醉前评估
询问病史:近期不能平卧病史,心功能
超声心动图:二尖瓣口面积,左心室大小,左室射血分数
(EF),肺动脉压力及左房血栓
心律和心率 术前用药: 充分镇静(咪唑安定),重度MS,如静息时心率 大于100次/分,除洋地黄类药外,应加服受体阻滞药 ,努力 避免病人紧张引起心率增快
共同起始点 瓣膜病变引起心腔内容量和压力负荷异常
心腔增大
心室肥大(向心性和偏心性)
心房增大
心室功能:收缩和舒张 代偿受限:心律失常(房颤)、心肌缺血、心力衰竭
二尖瓣狭窄(mitral stenosis, MS)
概念:是指二尖瓣瓣叶增厚,交界粘连、融合,瓣下腱索挛 缩所致二尖瓣口开放幅度变小或梗阻,引起左心房血流受阻
AS 麻醉管理要点
重度AS病人,左室射血的后负荷主要来自狭窄的主动脉瓣, SVR降低无助减少左室射血阻力,而血压下降导致心肌缺血 严防低血压(尤其是诱导期),维持较高前负荷,避免降低后
负荷
维持正常或偏慢的窦性心律,积极处理快速性室上性心律失常 血压下降时,除增加前负荷外,可应用受体兴奋剂。它不增 加左室射血阻力,却能防止血压下降引发的心肌缺血和猝死
AS 辅助检查
心电图:左心室肥厚、劳损
胸部X线片:左心室增大,升主动脉狭窄后扩张
超声心动图:可发现主动脉瓣叶增厚、变形、钙化、活动受
限。主动脉血流速度增快,跨瓣压差增大。主动脉狭窄后扩
张,室间隔和左室后壁增厚。部分室间隔严重增厚者可导致
左室流出道狭窄,甚至出现SAM征
冠脉造影
AS 治疗
手术方式:主动脉瓣成形术、主动脉瓣替换术及
Bentall手术
AI 麻醉前评估
病史: 急性 or 慢性, 运动耐量,呼吸困难,心绞痛 血压,尤其注意脉压差和舒张压 超声检查结果:左室大小、EF,主动脉瓣叶病变情况 对于感染性心内膜炎所致AI,注意询问抗生素使用情况 急性AI :硝普钠和正性肌力药,增加前向CO 积极治疗室性心律失常 麻醉前用药应避免减慢心率
重度MS 体外循环前避免心动过速
通过二尖瓣口血流受三个因素影响:
二尖瓣口面积 跨瓣压差
心室舒张时间
各种原因引起心动过速
低血压 形成恶性循环,
严重者急性肺水肿,影响预后
减慢心率 唯一有效手段
MS病人对受体阻滞药比较敏感,宜小剂量开始
术中监测
ECG SPO2 有创动脉压 中心静脉置管 温度 血气 ACT TEE PAC
慢性AI: 只要反流分数少于SV的40%,无症状。AI引起左 室收缩和舒张容量超负荷,导致左室扩大和肥厚。最终 LVEDP>20mmHg,左心功能不全。终末期,舒张压降低、 室壁张力扩大及左室肥厚,可发生心绞痛
AI 辅助检查
心电图:左心室肥厚伴劳损,左束支阻滞 胸部X线平片:心影向左扩大,呈“靴形”心 超声心动图:敏感和准确诊断AI。判定AI原因和瓣 膜形态,提供反流程度半定量评估,评价左室的内
随MS加重,左房压(LAP)代偿增高 以维持CO
LAP增高导致肺静脉压和肺毛细血管压增高
进一步导致肺动脉高压,三尖瓣关闭不全及右心衰竭
进行性左房扩大可引起房颤(由于MS时左房收缩占左 室充盈的30%,Af 可明显降低CO)和左房附壁血栓
MS 辅助检查
心电图:左心房增大的P波(P波增宽、且呈双峰型),称 为二尖瓣型P波。晚期多为房颤
体外循环前
不宜增加前负荷 维持偏快的心率,避免心动过缓
避免抑制心肌收缩力,必要时应用正性肌力药
严格避免增加后负荷,对严重左室功能不全病人应用扩血 管药物,硝普钠,硝酸甘油
避免增加肺血管阻力
麻醉性镇痛药+丙泊酚
体外循环后 常需要正性肌力药辅助
主动脉瓣狭窄(aortic stenosis, AS)
心脏瓣膜病人手术的麻醉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麻醉科 纪宏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