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三环六步教学模式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三环六步教学模式

一、三环六步教学模式

根据新课改的教育理念,突出学生自主学习,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让学生在自主构建的过程中得到三维发展,教学主要突出探究性、合作性和开放性。

发挥旧知识得迁移作用,以旧带新,为学生解决尝试问题铺路架桥。启发质疑以旧引新,新旧差异性,引发学生探索

,注重遵循“以学定教,先学后教”的原则,设计导学案(导学流程目标导

学,点拨提升学生独学、对学,对学生潜力进行挖掘;在学生汇报自学结果时,教师点拨,使学生成新的思考,打开思维的另一扇门或者把交流、讨论引向深入。

由简单到复杂,由基础到变式,开展多层训练;

多层训练,整理运用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对本节课学到的知识与方法进行整理;

教师依据教学内容,调动相关资源,利用各种环境拓展课堂学习,解

决实际问题。

二、具体实施

根据不同的课型,对基本模式又有所调整与具体要求。如下面的小操作课的教学模式:

小操作实践活动课“三环六步”教学模式三、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建构主义理论的内容很丰富,但其核心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以学生为中心,

强调的是“学”;以教师为中心,强调的是“教”。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建构主义强调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提倡互动协作的学习方式,认为知识是个体与他人经由磋商并达成一致的社会建构,因此科学的学习必须通过对话沟通的方式,大家提出不同以各种不同的方法解决问在交互质疑辩证的过程中,看法以刺激个体反省思考,

题,澄清所生的疑虑,逐渐完成知识的建构,形成正式的新的科学知识。

小学数学小操作实践活动课正是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指导下,重视学生的操作实践,意义建构,探索形成了“三环六步”的课堂教学模式。

(一)基本内涵

三环指在小操作这一教学模块中的三个基本教学环节:创设情境、生成问题——操作实践、释惑评价——丰富体验、多元习练。

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是为了给课堂活动预热,拉近师生关系,增进情感,使课堂轻松愉悦,便于课堂的对话和交往。教师要依据自己对当堂学习内容的理解和把握,设计一个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发内驱力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尽快进入课堂学习所需要的状态。情境的创设要体现教学的有效性,创设情境要做到“到位不越位,帮忙不添乱,真实而有效,科学而自然”。做到情中有景,景中含情,情中有问。创设情境要根据教学实际,对于一些教学内容,也可以采取开门见山的方式,直接引入新课。教师主要根据该节课,学生要动手操作的内容,创设出学习情境,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的和任务,然后给学生结合情景来质疑,达到生成问题这一教学环节。

操作实践、释惑评价。

学生围绕问题提出自己的猜想,选择有结构性的材料进行操作实践,“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在操作实践活动中发现与探究,在动手操作的具体过程中,教师检查督促各小组动手的情况,在操作完毕后,学生汇报在操作的过程中自己遇到的困惑和结果,全班一起讨论解决。

学生对操作实践活动成果的展示,实际上是对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效果的检验与评价,也是对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状况的一次自我总结、自我评价的过程。教师要做到对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认识及成果进行积极的评价、对模糊认识给予澄清、对思维误区进行正确引导、对独特的见解予以鼓励,深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归纳学生的认识,总结升华,帮助学生构建和完善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各小组展示研讨成果时,其他小组要认真倾听,修正自己的答案,对于有分歧的问题予以补充、纠错、质疑。教师组织、调控展示交流的过程,强调重点知识,对学生的激励和思路、方法的指导,解答学生解答不了的.

问题。引导学生适时归纳总结,使知识系统化,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形成科学规范的解决问题大方式方法。

丰富体验、多元习练。

此环节主要看学生能否有效运用所学知识方法解决相应的学科问题,通过问题解决的方式检测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所学知识,让学生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深化对所学内容的理解,也可通过链接经验拓展知识空间,为学有余力的学生创设提升的空间。巩固达标的问题设计要有较强的目的性,要紧紧围绕学习目标;要有一定的综合性,与相关的知识点紧密相联,使训练有一定的难度;问题要具有一定的情境性,要把相关的知识点放入学生熟悉的背景中,使其能将所学知

识从教材情境中,引申到生活情境中;同时问题设计还要体现思想性与开放性,既重视对学科思想的提炼,也注重多角度考察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二)探究操作历程

模式的形成经历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雏形阶段。首先,教师们基于本校的学生和学校的特点,初探的教学模式为“创设情境,生成问题——操作实践,互议释惑——评价反思,丰富体验——多元习练,自主内化”在使用的过程中,教师们发现这种模式的第二环和第三种有重复且过于冗长,学生在课堂上也表现出了疲惫之状态,并且整节课教师也感觉非常紧张。

第二调整阶段,在此阶段中,教师们综合,概括出了前阶段使用的教学模式的利和弊,把模式重新调整为现在的“三环六步”,在使用的过程中发现学生的兴趣较浓,足以能体现出高效课堂。

(三)实施策略

在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我们又将小操作实践活动课分为四种类型:示范性操作、应用性操作、启发式操作、探究性操作。每一种类型的课教学的侧重点不同,具体如下。

1、示范性操作课。这一类型的课对操作的精准性要求比较高,需要教师示范操作,使学生掌握操作的要点后,再自己动手实践。。

如代明军老师在教学圆的画法时,由于画圆是学生第一次接触,不知道从何先让学生观察学校的体育他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入手,需要老师的指导。着手,

老师是怎样在操场上画圆的(多媒体模拟操作);再让学生尝试在黑板上用粉笔头画圆;接着教师用圆规示范画圆(操作演示);最后再让学生动手实践,学生的操作就更正确、规范了,而且也能在这规范的操作中去主动地认识圆。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更注重了对动手操作的指导。

2、应用性操作课。这一类型课让学生通过对材料的操作,形成结论,应用结论来解决问题。

如朱志强老师在教学“分数与除法”时,通过创设猪八戒化缘的情境,引出3

张饼平均分给4个人怎么分的问题。在同学们想知道是怎么分的情况下,让他们小组合作,通过将圆片折一折、分一分、涂一涂、剪一剪等,得出“被除数÷除数=被除数/除数(除数不为0)”的结论。再在此基础上设计一些练习,让学生在实践运用中巩固所学知识,发展能力,解决问题。课尾时,提出“这节课我们学了哪些知识?”“我们是怎样学到这些知识的?”“你在学习中的表现如何?”三个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总结评价。这样,不仅使学生完善了认知结构,而且使学生学到了一些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也有利于学生养成总结经验、反思学习过程的好习惯,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3、启发式操作课。这一类型课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受到启发,以发展学生思维,使具体形象思维变为抽象逻辑思维。

如散琼老师教学“分数的大小”时,先引导学生课前准备好大小相同的两张纸,分别折出二分之一、三分之一、四分之一、六分之一,并要求他们用彩色涂出来。接下来通过动手操作探究出同分母分数以及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然后回到1/4 、3/4 、1/2 争论的情境中,受前面的学习启发来学习某数和1/2 比大小。最后通过游戏——请你猜猜它是谁?来发散学生的思维。

4、探究性操作课。这一类型课是给学生提供有结构的材料,通过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分析比较来发现秘密,形成数学概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