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远的救世主》读书心得
《遥远的救世主》阅读感想
![《遥远的救世主》阅读感想](https://img.taocdn.com/s3/m/68dc2505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08.png)
《遥远的救世主》阅读感想在阅读完《遥远的救世主》后,我深受启发,产生了许多感想。
这本书以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洞察,探讨了文化属性、救主文化以及愚者和觉者的轴线图等重要主题,让我对人性、社会和人生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书中关于文化属性的阐述令我印象深刻。
强势文化造就强者,弱势文化造就弱者,这一观点深刻地揭示了社会中不同人群的差异和行为模式。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属性,这包括了我们的世界观、价值观和行为方式。
这些文化属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的人生轨迹和命运。
就像佛教所说的,每个人的缘起缘灭都不同,我们在这个世界上的起点、使命、过程和终点也各不相同。
这种差异不仅仅体现在经济财富和政治权力上,更体现在我们的悟性、眼界、幸运和福德等方面。
我们的相遇是由于这些维度中某些特定点的重合,而这些点的重合度决定了我们之间“在一起”的时间长度。
然而,无论这些相遇多么美好,最终都将幻灭,因为缘起缘灭是不可避免的。
我们本就不同,这是由先天的基因、原生家庭、国家和民族文化等因素以及后天的环境、世界变化、身边人的影响和自身的领悟拓展等共同作用的结果。
救主文化的概念也引发了我对社会现象的深入思考。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帮”是一个具有深厚历史渊源的词。
在古老的农业文明中,当一个家庭中有读书人时,乡里乡亲会伸出援手,帮助他们度过劳动力稀少的困境。
这种“帮”带有一定的目的性,是一种带有投资性质的行为。
而当读书人取得功名后,他们会回馈曾经帮助过他们的人,这也算是一种股票盈利后的股利分红。
在这种“帮”的文化中,谁是强势文化的代表,谁是弱势文化的代表一目了然。
然而,在生产力不够强大的情况下,这种“帮”的文化得以合理化。
改革开放后,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浪潮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家族企业在中国民营企业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大多数原始积累都依托于这种传统的农村社会“互帮互助”背景。
这是历史的文化基因,难以避免。
当生产力得到提升后,这种“帮”的文化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发挥着作用。
《遥远的救世主》读后感(通用15篇)
![《遥远的救世主》读后感(通用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124e4d84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06.png)
《遥远的救世主》读后感《遥远的救世主》读后感(通用15篇)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后感吧。
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遥远的救世主》读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遥远的救世主》读后感篇1《遥远的救世主》中一个自立自强的女人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女主芮小丹的至交好友,欧阳雪,来自普通家庭的她,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为自己赢得了一席之地。
她的故事告诉我:要改变自己的命运只能靠自己。
欧阳雪的出场形象与我对酒店女老板的想象不太一样。
28岁的她,穿着一套质地华贵、做工考究的淡青色裙装,身材匀称、皮肤白皙、成熟妩媚,眼睛里透着几分镇定和自信。
她经营的维纳斯酒店,坐落在古城最繁华的商业街龙福大街的中心地段,以经营粤菜为主,生意兴隆。
为了兑现承诺,在1996年那个年月,她20天内筹齐了50万现金,足见是真有几分能耐。
回想自己28岁的光景,只有四个字:自愧弗如!由此,欧阳雪这个人越发勾起了我的好奇心,年纪轻轻的她是如何蜕变成让很多人羡慕的女老板呢?原以为她背后有家人的资助,但事实上,她小时候父母就离婚了,爹妈都嫌她累赘。
12岁辍学离家的她,给饭馆老板娘磕了八个响头才勉强得到一个在小饭馆打工的机会,自己养活自己。
后来她摆馄饨摊儿、开小吃店,为了活出个模样,她拼命挣钱。
要说欧阳雪的背后有贵人相助,在欧阳雪心里芮小丹就是那个最珍贵的贵人。
当年她碰到一个在黄金地段开酒店的机会,但苦于资金不足,是小丹母女用自己在古城的别墅办了房屋抵押贷款来支持她创业。
她从小丹母女身上得到了她内心极其渴望的尊重,也因此特别感恩,并且对小丹抱有一种远超出友情的亲情。
人一生当中能够影响命运的关键机会就那么几个,欧阳雪很幸运,她抓住了,成功开起了一家在当地消费档次不低的酒店。
一个人的成功仅仅是靠贵人相助和好运气吗?如果这样想,就大错特错了。
有贵人支持和好运气确实能事半功倍,但是要想长远发展,这些是远远不够的。
《遥远的救世主》读后感范文(精选16篇)
![《遥远的救世主》读后感范文(精选16篇)](https://img.taocdn.com/s3/m/5b871184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e0.png)
《遥远的救世主》读后感《遥远的救世主》读后感范文(精选16篇)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何不静下心来写写读后感呢?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遥远的救世主》读后感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遥远的救世主》读后感篇1《遥远的救世主》被改编为电视剧《天道》一度热播,因本人甚少看电视,于是就错过了。
近日读书会寄来此书并将讨论此书,于是就抽空看了看。
平时看的都是哲学范畴的书籍,很多年没有看过小说了,偶拾起来还真有些不习惯,粗略翻看了一边,大概了解了故事的梗概。
丁元英的私募基金是一家以德国几家金融公司为资本委托方的公司,中国股市进行了11个月的掠夺式经营之后,作为一个中国人,他对掠夺式的股市操作心里不堪重负,充满了矛盾与无奈。
以“个人心理状态”为由中止了私墓基金合作。
丁元英托助理肖亚文在远离大都市的僻静地方为自己找一个住处,而令人费解的是肖亚文竟然兴师动众地从北京飞抵德国法兰克福,求助于正德国探亲的警官大学同窗好友——古城公安局刑警芮小丹。
肖亚文告诉芮,丁是个高人,并提醒芮不要和他有感情发生,“他是魔、是鬼都可以,就是不是人。
他跟人的思维颠倒了,不是人的思维。
一旦动了那种心思你就算把地狱之门打开了。
如果真的发生了,那是你自找的,不要怪罪我没有提醒过你。
以我的智力,我理解不了这种人。
”但是她不想和丁断了联系,就托给芮小丹。
芮为丁元英在古城找了房子,安排丁元英住下,就忘记了此事。
几个月时间后因为丁元英的资金被冻结,缺少生活费的丁元英将自己收藏的唱片拿到刘冰的“孤岛唱片店”去变卖。
一次芮小丹无意中听到了丁元英的音响她被那种纯美的音乐打动了。
芮小丹也想买丁元英这样的音响和唱片,但是未果。
经过交往之后,芮小丹发现丁元英的与众不同。
学识和气度所折服。
之后两个人的感情因为一次“马王黑恶团伙”的侦讯过程出现了质的飞跃。
案犯王明阳是高智商犯罪素有“冷血诸葛”之称,是黑恶团伙的核心人物之一,芮小丹抓捕他时要不是一颗臭蛋差一点命丧他的枪口。
《遥远的救世主》的读书心得
![《遥远的救世主》的读书心得](https://img.taocdn.com/s3/m/b751fafd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e4.png)
《遥远的救世主》的读书心得因为撰写心得体会能让我们再次获得新的感悟,心得体会适用于工作和生活当中吗?以下内容“《遥远的救世主》的读书心得”为栏目小编收集整理,让我们都努力变得更加优秀吧!《遥远的救世主》的读书心得【篇1】近年来很少看电视剧,最近身边有几位朋友推荐我看一下《天道》,我破天荒的连续看了三天。
故事很简单,商界“鬼才”丁元英毁约私募基金合约,被合约冻结个人资金并限制从业三年,到了一个偏僻的小城市隐居生活。
作为东道主的芮小丹且深深爱上了这个“跟正常人相比,思维颠倒,说鬼话,办鬼事,倒行逆施的极品混混。
”,而“无意摧残女人,也不想被女人摧残”的丁元英也感叹“此生得你红颜知己足矣”。
大隐隐于世。
在热恋期间芮小丹希望丁元英帮她在贫困村画一个神话,丁元英告诉她“这世上原本就没有什么神话,所谓的神话,不过是常人的思维所不易理解的平常事”,但他还是尽力带领贫困村民“扒着井沿看了一眼”,是否造血成功,还要看他们的造化。
这个看似神话的故事,且透露着无数人生哲理,在剧情始终贯穿一句话,“神即道,道法自然,如来。
”。
我理解为“神”是人们心中向往的那一份自由,而自由又是什么,自由即自律,而这个“律”应该是遵循自然规律,最终灭生死、灭烦恼而达到解脱无为的境界。
简单的道理往往易懂,但往往也最容易被忽略,就如丁元英所言“你不知道你,所以你是你;你知道了你,你就不是你了。
”,人贵有自知之明,可自知之明又是何其之难。
《孙子兵法》云: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
我认为,知己不知彼,胜率不止50%,至少是80%,要把功夫下在知己上,知道自己有什么,能什么,我不管你怎么样,因为我也管不着,我只管我怎么样,你怎样我都有准备,我还能调动你;读《曾国藩全集》也是这样,他的日记里很少谈敌情,都是在研究自己军队建设管理的事,亦是同理。
人生的轨迹在于自己勾勒。
丁元英小试牛刀是让欧阳雪买股票,欧阳雪是亲眼见过有人在交易所哭泣的,所以她对此事很慎重,压上了自己可以承担的筹码,这里很是佩服欧阳,不愧是一个合格投资人,她最终笑了,因为她遏制住了心中的贪恋,遵循的丁元英的及时卖出的指令。
《遥远的救世主》读后感
![《遥远的救世主》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c95f944a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a8.png)
《遥远的救世主》读后感《遥远的救世主》读后感6篇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后感如何写了哦。
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遥远的救世主》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遥远的救世主》读后感1《遥远的救世主》是一部富有哲理、值得阅读的小说,无论是对我们的生活、对事业、对爱情都有所帮助。
小说主要讲的是:一个是游走在法律边缘,无人能理解的商业怪才丁元英,一个是拥有法国绿卡,却执意留在国内当刑警的年轻女子芮小丹,由于命运的偶然交错,引发的不仅是爱情,还有一场关于商界规则,关于正义、道德和人性的纷争的事情。
丁元英,一个与传统文化观念格格不入的另类人物,他活得明白活得透彻,我佩服他也喜欢他。
这位传统文化的叛逆者在柏林私募基金分红会议上突然宣布私募基金解散,结束了他在法律真空地带利用文化密码对中国股市的屠杀性掠取,孑孓一人回到了中国某古城隐居下来。
这种举动不是常人能做到的。
很欣赏丁元英那首自嘲“本是后山人,偶做前堂客。
醉舞经阁半卷书,坐井说天阔;大志戏功名,海门量福祸。
论到囊中羞涩时,怒指乾坤错。
”也很信服书中所讲的“一个人的觉解程度,直接决定影响到一个人理解通晓事理的能力”这个观点。
丁元英,一个不想做生意的`人却为了他的红颜知己想要的“礼物”做成了一个神话般的生意;他想过一段平静而隐居的生活却过了一段极不平静的生活;他害怕爱情却在不知不觉间拥有了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
也许生活就是这样爱捉弄人吧,最想得到的往往得不到。
丁元英,在面对他心爱的女人离去时,表现出的沉默,让我想起来就觉得心痛。
《遥远的救世主》读后感2最近看了本书,《遥远的救世主》,极力推荐大家有时间的时候看一看,虽然不是什么经典的书籍,但是里面所叙述的内容,和塑造的每一个角色能给我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带来一些启迪。
如果你觉得看书花费的时间太多,那你可以选择看一部根据这个小说拍摄的电视剧《天道》。
这部电视剧几乎还原了小说里的.情节和人物。
2024年《遥远的救世主》读后感
![2024年《遥远的救世主》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566f45bf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51e4856.png)
2024年《遥远的救世主》读后感《遥远的救世主》是作者康德(Kant)创作的一部小说,是一部堪称科幻文学经典的作品。
该小说以2030年为背景,讲述了主人公杰克通过时间旅行回到了2002年,并试图改变历史,拯救人类免于前所未有的危机中。
整个小说的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
读完之后,我对于作者在思想、科幻、人类的命运等方面所表达的观点和思考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以下是我个人的读后感,大致分为三部分:情节设定、主题内涵、个人哲思。
首先是情节设定。
小说以时间旅行为主题,深入探讨了时间与命运的关系。
作者通过杰克的穿越回到过去的经历,揭示了人类的历史是如何不断被时间推动、改变和重塑的。
作者将时间旅行与未来科技相结合,让读者获得了非常独特的阅读体验。
小说中的时间旅行设定不仅是科幻元素的展示,更加强了故事的紧迫感和张力,让读者一直保持着对故事走向的好奇和期待。
其次是主题内涵。
小说刻画了一个虚幻但又具有现实意义的世界。
在这个世界中,人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和挑战。
人类的某种自私和无知导致了公共环境的恶化,而主人公杰克则是拯救人类的希望之光。
小说通过描写主人公的奋斗和困境,传达了人类应该追求和平共处,保护环境,改变自己,拯救世界的价值观。
作者以虚构的故事表达了真实世界中的现实问题,读者在阅读中不仅可以享受小说带来的乐趣,还能思考人类的命运、环境保护等重要议题。
最后是个人哲思。
《遥远的救世主》挑战了读者的思维,并引发了我对于时间、命运、历史等问题的思考。
小说中的时间旅行让我思考人类的选择和决策是如何影响自己和他人的命运的。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要作出许多决策,这些决策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重要的影响。
小说提醒我,在面临抉择时应该谨慎思考,权衡利弊,尽力做出对未来有益的选择。
同时,小说也使我思考了人类的历史是如何被人类自身行为和选择所塑造的,我们能否通过改变现在的行动来改变未来的命运。
总的来说,读完《遥远的救世主》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遥远的救世主读后感(精彩5篇)
![遥远的救世主读后感(精彩5篇)](https://img.taocdn.com/s3/m/8b5ee1f3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b6.png)
遥远的救世主读后感(精彩5篇)《遥远的救世主》读后感篇一某天,在百度APP上看到一条关于影片《天道》的推送,好奇便点进去浏览。
小小的片段深深地吸引了我,像子弹一样击中我的看点。
我满怀期待的去搜索这部影视剧,开始了追剧模式。
完了!我上瘾了,我被剧中的故事情节,演员的人物塑造能力,演员的台词功底,人物内心旁白的传神共情深深地吸引了。
看剧过程中,不断地发出惊叹:我肏,真是神剧,不吹不黑。
就这样,24集的连续剧不到3天4天就吃完了,餐后仍意犹未尽,在大数据的推送和引诱“蛊惑”之下,又了解到此剧先后曾被禁播,删减多余次。
我很好奇,该是怎样的原著才会有如此大的能量呢。
我当即在当当网下单了这部剧的原著《遥远的救世主》。
此后的每天空闲时间我都会拿出来细品这部神作。
读原著和看剧的最大不同在于,影视剧会让你倾注于演员的演技,台词呈现出来的视觉效果,而读原著,能让你更多地着眼于所传递出来的内容与思想。
会让你主动思考,而不是简单地“过过眼瘾”。
以下是初读的几点感悟,再读应有不一样的感受,日后再讲!1、丁元英与芮小丹的爱情主线:从相识相知到相爱,一场柏拉图式的天国之恋,一个是商场鬼才—痞气不改的半佛半仙半哲人,一个是貌美如花,身材傲人,头脑聪明,机灵通达,气宇不凡…的女刑警。
为了制作出一对丁元英土匪般的音箱与这个人产生出了火花,本是两个放在一起都觉得不搭的人,却因为互相欣赏,彼此了解,成为了灵魂伴侣,爱情就想一层窗户纸,往往需要指尖的一点油便可打破两人的边界,使之合二为一。
2、北京格律诗音箱公司的创办是副线①:芮小丹珍惜着与丁元英在一起的每时每刻,但他也知道他不会一直在古城待下去,和他在一起的时间是倒计时的。
芮小丹并非一般女孩,她对精神的追求早已超越了物质的需要。
她要丁元英在王庙村给她写下一个“神话”,这样,哪怕他以后不在,她也可以知道他曾经这样爱过他。
丁元英的“杀富济贫”,在其一系列的商业手段操控下,给乐圣公司做了一个大局,最后的结果便是迫使乐圣公司与格律诗公司合作,将乐圣的销售网络和资本纳入王庙村,而将王庙村的箱体生产体系植入乐圣公司,使之成为合则两利,分则两败的情况。
遥远的救世主读后感(精选10篇)
![遥远的救世主读后感(精选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ed72a92d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32.png)
遥远的救世主读后感(精选10篇)遥远的救世主读后感(精选10篇)品味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后感吧。
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遥远的救世主读后感(精选10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遥远的救世主读后感篇1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品一杯好茶,清淡入口,余香不绝,由不得你不去回味,不去深思。
就如同在夜空凝望,不是你用眼睛去看星星,而是满天星辉已悄无声息地绽放在你的心底!因偶然的机会打开了这本叫做《遥远的救世主》的书,很快就沉浸其中不能自拔,就如同在漆黑的夜里,为只是翻看玄幻小说、穿越电影、玩网络游戏而打发时间的生活突然点亮了一盏明灯。
虽灯光幽微,却清晰的照亮了脚下走过的路是多么虚浮和迷乱。
如同书中所说的,认识了这个人,你就等于打开了一扇窗户,能让你从此学会思考,学会感悟。
在该书中,既有做人的道理“自性自在,不昧因果”,也有做事的原则“随缘惜缘不攀缘”,更有对宗教的理解和经商的剖析。
当然,既是随想,就有自己的思想存在,就有自己不同于作者的观点存在。
没有大的架构冲突,只有一些人物的处理想法。
第一,芮小丹为什么只能以自杀为结局?书中用丁元英的话说是“她觉得自己没用了”,那她就真的是无用了吗?她失去的只是双腿,残缺的只是作为青春标志的容颜。
但这就是她要结束自己生命的理由吗?首先,她这是对自己爱情的不自信!从书中可以看出,她和丁元英的爱情绝大部分是建立在感情的交融与思想的和谐交流上的,就像芮小丹说的“不要把所有的记忆都停留在床上”。
她们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所以,她的身体的残缺并不影响她们可以继续享受属于她们的精神爱恋和交流,更不用说,还有维纳斯那种极致的美摆在那里例证着什么。
其次,芮小丹是自私的!她觉得自己洒脱的一枪结束了生命,既没有给别人留下负担,又没有给丁元英留下难以收拾的局面。
可她想过没有,既然她是如此的爱着丁元英,丁元英又是如此的爱着她,那她的离去,给丁元英留下的会是什么呢?只能是无尽的悲伤和永远摆脱不了的思念,只能是让她自己深爱的人终生生活在沉重的追忆中!第二,丁元英在接到芮小丹电话时的反应,我不觉得这是对芮小丹的理解和别无选择,在自己最爱的人面临生死选择的时候,所有的高尚和大义都是浮云,生命的价值是世间所有的理由都不能诠释和放弃的,更不用说是自己最爱的人!在那个时候,他的反应只能是让芮小丹规避风险来首先保证自己的安全,在这个前提下才能去尽职尽责完成工作。
遥远的救世主读后感(精选10篇)
![遥远的救世主读后感(精选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b728722f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cd.png)
遥远的救世主读后感《遥远的救世主》是中国作家韩寒创作的一部科幻小说,小说以未来世界为背景,讲述了一位年轻程序员穿越时空回到现代,并试图阻止一个遥远的未来救世主的故事。
这本书在出版后引起了巨大的轰动,成为年轻人中的畅销书。
我个人也有幸读到了这本小说,并对它的情节以及所传递的思想有了深入的体会。
首先,作为一个读者,我非常被小说中的情节吸引。
小说中的时间跨度非常大,涵盖了未来和现代两个时空,给我带来了一种奇妙的阅读体验。
在小说中,主人公回到现代并试图改变未来的命运,这个情节让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我开始思考,如果我身临其境,我会如何应对这种情况,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
这样的思考让我对自身的选择和未来有了新的认识。
其次,我觉得这部小说的重要性在于它揭示了人类对未来的思考和探索。
小说中,未来世界的人们遇到了严重的问题,他们试图通过改变历史来解决这些问题。
这种想法引发了我对人类对未来的远见和思考的思考。
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当下,但我们不能忽视未来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我们需要思考我们现在的选择对未来可能产生的影响,并做出明智的决策。
最后,这本小说给我带来了创新的思考和观点。
我为作者韩寒的构思和创作能力所折服。
他将科幻与现实相结合,给我带来了新奇的阅读体验。
小说中的情节和人物形象都非常丰满,让我感受到了作者的创新和想象力。
同时,小说中也融入了对社会问题的深刻思考,让我对现实世界有了新的认识和思考。
总的来说,读完《遥远的救世主》,我对这部小说的评价非常高。
它给我带来了新的阅读体验和思考方式,让我对未来和现实的关系有了新的认识。
它的创新和思考也给我带来了启发,让我对自身的选择和未来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我相信,《遥远的救世主》这本书对于我和其他读者来说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是一部科幻小说,更是一本关于思考和启迪的好书。
遥远的救世主读后感《遥远的救世主》是作者詹姆斯·汤普森的一本科幻小说。
小说以未来的地球为背景,讲述了人类在灭绝边缘上,而通过人工智能的帮助,寻找到了一个能够拯救人类的遥远星球的故事。
《遥远的救世主》阅读感想
![《遥远的救世主》阅读感想](https://img.taocdn.com/s3/m/63bb4813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f31fb18.png)
《遥远的救世主》阅读感想初次知晓《遥远的救世主》这本书,是通过抖音上电视剧《天道》的剪辑片段。
丁元英的人生之道令我感慨万千,心生折服。
于是,在闲暇之余,我抽空读完了这本书,结合书中的一些观点,我有了一些心得体会,现与大家分享。
1. 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丁元英认为,个人命运、社会制度和文化属性是层层递进的更高阶关系。
一个人的命运受其所处社会制度的影响,而社会制度又由国家的深层文化属性所决定。
在这个大的文化框架下,每个人的生活与命运大致有了一个确定的结局,但仍有部分不确定因素可由个人的努力而改变。
然而,这种逆势而为的离经叛道注定要付出巨大的代价,成功的例子寥寥无几。
在我看来,文化的强弱之分只是两个不同的选项。
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我更倾向于接受中庸这一折中的价值取向。
或许,中庸少了强势文化的进攻性和弱势文化的妥协性,更多的是顺势而为,动静结合的体现。
2. 芮小丹的生与死在全书的阅读过程中,芮小丹的形象给我一种不真实、虚构的感觉。
在现实生活中,很难找到与她有相似经历的人物。
这可能是作者理想化的人物形象,用以衬托出她对一个人应该如何追求一生的理解。
抓获罪犯后,芮小丹本有生的可能,但她最终选择了自尽。
读到这里,我也曾设身处地地想过,如果我是芮小丹,我是否会做出同样的决定。
但依我所见,我始终坚信,活下去的希望大于无意义而光荣的死去。
芮小丹是一个追求个性、有些叛逆的女警察,她综合素质过硬,心理素质极强。
面对生死,她选择死的勇气大于不快乐地活着。
这或许是芮小丹用她的选择来证明她曾经活得如此绚烂的意义所在。
3. 心要有个归处师出有名,凡事要有理有据,这已成为法治社会和道德约束的共同要求。
如果人生中的每件事情都没有一个合理的说法,可能会成为很多人的心结和疙瘩,让人难受很长一段时间。
人生中有很多选择,前方的未知往往让人望而却步。
人们既纠结于往事的不堪回首,又对未来的不可知感到焦虑和担忧,却忽略了当下的重要性。
究其根本,是因为心没有安定下来,没有扎根到人生的土壤中,所以才会随风而动,成为漂泊的蒲公英,身不由己。
《遥远的救世主》读后感
![《遥远的救世主》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da3a6d41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d1.png)
《遥远的救世主》读后感《遥远的救世主》读后感。
读书方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我们一边读着的作品,一边从中吸取精华。
写读后感不需要用太多笔墨赘述原文,而是要表达自己的思索,对于读后感的写作技巧你是否了解呢?我现在向你推举《遥远的救世主》读后感,让我们都努力变得更加吧!《遥远的救世主》读后感篇1《遥远的救世主》是作家豆豆三部曲中的最终一部,本书主要描写了精英阶级代表人物丁元英结束德国的私募基金后本准备在古城过清净日子,却意外熟悉了叶晓明等人,并且后来在芮小丹的鼓动下着手关心王庙村摆脱贫困走上富有的故事。
书中有许多晦涩难懂的道理,需要读者有足够的人生阅历。
“遥远的救世主”意即救世主并不存在,或者救世主不是别的什么人,而是我们自己。
书中丁元英想要关心王庙村的村民实现发家致富,但他说了,这从一开头就是个错误,由于要实现阶层的跨越很困难,由于你无法转变弱势群体的思维认知。
书中对于强势文化和弱势文化也有描述。
本书中多次强调强势文化和弱势文化的问题,强势文化造就强者,弱势文化造就弱者,这就是规律。
两个仆人公第一丁元英,博学睿智,冷静淡泊。
书中老和尚说丁元英是:三分静气,三分贵气,三分杀气,一分痞气。
三分静气,是说丁元英对物质和社交需求极少;三分贵气,是他对精神和艺术需求极高;三分杀气,是说他把市场解读为零和嬉戏,杀富济贫毫不手软;一分痞气,是说在为人处世上忽视道德,有些不讲道理,比如对父亲病重的态度,比如面对林雨峰的质问不屑解释。
仆人公二,芮小丹,随性潇洒,独立自主,不攀权附势,又敢爱敢为,是共性情中人,她视金钱,名誉,地位为粪土,一切都向“内”求,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却又不强求,一切都顺其自然。
没有惧怕,没有忧虑,是为修行最高境界。
她清晰的知道在她当上刑警的那一天,死亡随时会伴随着她,所以她很坦然自若地过着每一天,当生则生,当死则死,不贪恋红尘。
其实这世上根本没有什么救世主,心存救世主即是弱势文化,只有心存大道,依道而行,甚至反文化而行,遵循事物进展变化的规律才是自己的救世主。
《遥远的救世主》优秀读后感
![《遥远的救世主》优秀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2c6ba8fe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b5.png)
《遥远的救世主》优秀读后感《遥远的救世主》优秀读后感(通用6篇)看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领悟呢?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后感了。
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店铺精心整理的《遥远的救世主》优秀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遥远的救世主》优秀读后感篇1回到广场,丁元英仍以哭墙为背景给她照了几张相,然后说:“祈祷是这儿的人生活的一部分,你说他们在祈祷什么?”芮小丹说了两个字:“和平。
”丁元英问:“如果你是上帝,面对耶路撒冷你会怎么样?”这次芮小丹只说了一个字:“哭!”其实豆豆的小说,我最先读过的是《天幕红尘》,并非这本《遥远的救世主》,但后者对于我的冲击更甚。
阅毕,略有感,遂记之。
小说的主角是丁元英,在小说改编的电视剧《天道》中,这一角儿由王志文饰演。
而这个角色就仿佛是为他而生的一般,不论神态个性还是言行举止,他都能完美诠释,不多一分,也不差一毫。
说回小说,这丁元英,到底是何许人也?他的助理肖亚文这样评论他:“他跟正常人的思维颠倒了,说鬼话,办鬼事,倒行逆施,但是还有道理,像魔,柏林有个居士说他是极品混混。
”;他的至交好友韩楚风说他是个明白人;而少林寺智玄大师则言如点睛:“三分静气,三分贵气,三分杀气。
还有一气往于胸中,游离心外——痞气。
”这个评论,真叫人拍案叫绝!丁元英是个与世无争的人,他内心丰富,学识渊博,睿智,冷静。
从资本市场的叱咤风云到古城小镇的偏安一隅,他能掌管得住四亿欧元,也能用区区几千元就打发一年的生活。
同时,他还是一个对传统文化的成见深入骨髓的人,他说:“我们这个民族总是以有文化自居,却忘了问一句:是有什么文化?是真理真相的文化还是弱势文化?是符合事物规律的文化还是违背事物规律的文化?任何一种命运,归根到底都是那种文化属性的产物,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第一次读到这里的时候,我就喜欢上这个人物了。
丁元英醉醺醺地说:“中国的传统文化是皇恩浩大的文化,它的实用是以皇天在上为先决条件。
遥远的救世主读后感
![遥远的救世主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e57dd3d5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68a3b17.png)
遥远的救世主读后感《遥远的救世主》读后感读完《遥远的救世主》这本书,心里像是被什么东西重重地敲了一下,思绪也跟着飘得老远老远。
书里的丁元英,那可真是个神秘又厉害的角色。
他仿佛能看透一切,把人性、商业、文化都玩转在掌心。
但让我感触最深的,还不是他的那些高深莫测的智慧,而是书中所展现的那种对命运、对人生的深深思考。
就说芮小丹吧,这个勇敢追求自己内心的女子,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
她明明可以靠着优越的家庭条件过上安稳舒适的日子,可她偏不。
她跑去当警察,面对危险毫不退缩,只为了心中的那份正义和热爱。
记得有一次,她在执行任务的时候,遇到了一个穷凶极恶的歹徒。
那歹徒手里拿着刀,眼神里透着一股子疯狂。
芮小丹心里也怕啊,可她硬是咬着牙,一步步地靠近歹徒,心里想着绝对不能让这个坏蛋跑了,不能让更多的人受到伤害。
她的手紧紧地握着枪,汗水从额头滑落,心跳声在耳边砰砰作响。
但她的眼神却坚定无比,死死地盯着歹徒,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微的动作。
最后,她成功制服了歹徒,那一刻,她脸上的疲惫和紧张瞬间化作了胜利的喜悦。
还有欧阳雪,那个从底层打拼起来的饭店老板。
她没有什么高深的文化,也没有什么强大的背景,就靠着自己的一股拼劲和对朋友的信任,硬是在生意场上站稳了脚跟。
我记得有一回,饭店里来了一群特别挑剔的客人,对菜的口味、服务的态度各种挑刺。
欧阳雪听到服务员的汇报后,脸上虽然还带着笑容,但心里也有点恼火。
她深吸一口气,走到那桌客人面前,客客气气地询问情况,然后耐心地解释、道歉,还亲自下厨重新做了几道菜。
那态度,真是诚恳得让人没法再发火。
最后,那群客人满意地离开了,还说以后会常来。
欧阳雪擦了擦额头上的汗,心里松了一口气,同时也更加明白了做生意的不容易。
再说回丁元英,他策划的那场“杀富济贫”的商战,真是让人看得惊心动魄。
他就像一个幕后的操盘手,每一步都算得精准无比。
但是,在这场商战中,那些普通人的命运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王庙村的村民们,原本过着穷苦的日子,每天为了生计发愁。
豆豆遥远的救世主读后感
![豆豆遥远的救世主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a2e86805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4c5967d.png)
豆豆遥远的救世主读后感这书里的人物啊,各个都像是从生活的深潭里捞出来,带着一身的故事,还滴着水呢。
先说丁元英,这人简直就是个怪胎。
他就像站在云端俯瞰众生的仙人,可又不得不落入这尘世的棋局。
他心里那套关于文化属性的理论,玄乎得很,就像一个看不见的手,在背后拨弄着每个人的命运。
他看事情那个透彻劲儿,就好比能一眼看穿扑克牌背面的花色,别人在他面前玩心眼儿,就像小孩在大人面前耍大刀,幼稚得很。
芮小丹呢,这姑娘真是特别。
她是那种既有着尘世的烟火气,又有着超凡脱俗的劲儿。
她爱得热烈,爱得纯粹,就像飞蛾扑火一样扑向丁元英。
她的那种独立、勇敢和对生活的热爱,就像一道光,照亮了书里那些复杂又灰暗的角落。
她的死,真的是让人心里堵得慌,就像你正看着一朵盛开得正美的花,突然被一阵狂风给吹折了,那个难受劲儿啊,半天都缓不过来。
再说说那些配角,像刘冰这种人,可怜又可恨。
他就像一只趴在井沿上看了一眼外面世界的青蛙,却因为自己的贪婪和懦弱,又掉回了井里,还把自己给摔得粉身碎骨。
他一直想抓住那些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就像一个小孩子,眼馋别人手里的糖,想尽办法得到了,却发现自己根本消化不了,最后被噎死了。
书里那些关于文化属性、关于扶贫神话的探讨,真的是让我这个脑子转了好几圈。
感觉就像跟着丁元英在走一个超级复杂的迷宫,一边走一边在想:“这到底是咋回事儿啊?”原来我们生活中的很多事儿,都被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给束缚着,这种东西就扎根在我们的文化里,悄无声息地影响着我们的思维和行为。
这本书啊,就像一面镜子,让我看到了自己,也看到了周围的人。
它让我知道,我们有时候就像被线牵着的木偶,在一个无形的舞台上跳着别人设定好的舞蹈。
但同时,又像是给了我一把小锤子,让我有冲动去敲一敲那些绑着我的线,看看能不能挣脱一点,活得更明白一点。
反正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像是在精神上被扒了一层皮,有点疼,但又有一种重生的感觉,就等着看这新长出来的皮是不是能更抗事儿了。
《遥远的救世主》读后感(精选25篇)
![《遥远的救世主》读后感(精选25篇)](https://img.taocdn.com/s3/m/fe881ec4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ee.png)
《遥远的救世主》读后感(精选25篇)《遥远的救世主》读后感篇1这本书初见书名时感觉是无聊的魔幻类网络小说,救世主一次在我看来是封建愚昧的产物,遥远又给人以一种无力感,通常见到这类书名我是很难提起兴趣的。
但是既然是不得不读也就索性耐着性子读了下去,谁知其中乾坤大有不同,果是人不可貌相,书不可断章。
这是一个关于哲学的故事,作者塑造的主人公丁元英便是一位彻头彻尾的哲人。
与往常我们看到的哲学不同的是,平日里玄之又玄的哲学通常被认为是形而上的东西,缺乏实际意义。
而故事中的主人公却在深刻理解这种哲学之后将它应用于商场、股市,并获得普通世俗梦寐以求的财富。
这一点事实上是非常吸引人的,这正是作者的巧妙之处,因为它迎合的正是大多数物质稀缺,渴望有一天发财的普通人,这使得本书的受众能够有兴趣去接受和读完它。
从而能够接近作者所真正想传达给人们的思想。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事实上有一个概念是读者挥之不去的,也是主角丁元英的理论核心,就是“文化属性”的概念。
事实上,我们生活中也曾零散的接触过这个概念的局部,比如“穷人思维、富人思维“,比如”殖民文化“,”帝国主义“,但是将这些形形色色的众生相做概念性的归属,还是第一次听到。
这个概念我认为首先是要有广义的“人“,因为有了“人“,所以有了文明,文化是文明的衍生产物之一,文化属性这个大袋子,是通过一种分类,将古往今来、兴衰交替、芸芸众生都装了进去。
但具体怎么分类,作者未能展开,却分为两个大类: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
显然,这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强与弱正如阳与阴,是一个对立统一的概念。
无强则无弱,强弱互为相生相克,故而有”和“。
大部分情况下这种属性的变化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需有觉,这里需注意觉与悟是不同的,觉是自发行为,是需要神性的天赋,悟是主观行为,需要的是灵性。
所以神灵一词,神与灵事实存在境界上的不同。
所以不是人人都可言“佛“,所以丁元英无法使叶晓明这样的聪明人”有觉“,更不能得道。
遥远的救世主读后感
![遥远的救世主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c85050ed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ba.png)
遥远的救世主读后感遥远的救世主读后感4篇看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领悟呢?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
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遥远的救世主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遥远的救世主读后感1“这是一部可以傲然独尊的长篇小说,也是一部可遇不可求的完美佳作。
”这是对豆豆的作品《遥远的救世主》给予评价。
这本书打开之前,朋友要我看由这部作品改编的电视剧,由于自己错过了观看时间,因此买来作品读读,而且看的时候并没有那种急于想看到底的想法,可是看过了,掩卷深思,发现这是一本能够给你带来巨大震荡的书,谁是救世主?我为什么称其为我?人的本色来源于什么?这是读这本书后,我想到的问题。
也算是在其中能够找到答案的。
“透视社会依次有三个层次:技术、制度和文化。
小到一个人,大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任何一种命运归根结底都是那种文化属性的产物。
强势文化造就强者,弱势文化造就弱者,这是规律,也可以理解为天道,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什么是强势文化?什么是弱势文化?强势文化是遵循事物规律的文化,弱势文化是依赖强者的道德期望破格获取的文化,也是期望救主的文化。
”“他跟咱们不是一路人,这个人你拿不住!”“至于拿住拿不住,能拿住的不用拿,拿不住的不能拿,还拿什么?爱就是了。
”“你是一块玉,可我不是匠人,我不过是一个略懂投机之道的混子,充其量挣几个打法凡夫俗子的铜板。
你要求的',是一种雄性文化的魂,我不能因为你没有说出来而装作不知道。
接受你,就接受了一种高度,我没有这个自信!”“什么是窄门”“不因上天堂与下地狱的因果关系而具有的极高人生境界,就是窄门。
”“神即道,道法自然,如来!”“文明对于不能以人字来界定的人无能为力!”“任何一种命运,归根到底都是那种文化的产物。
五千年的文化积淀足以让你拍着胸脯说:我们有文化!但是,五千年的文化积淀却不能让你拍着胸脯回答:我们有什么文化?因为有文化和有什么文化不是一个概念!”“我们的文化是皇天在上的文化,是救主、救恩的文化!”“随缘惜缘不攀缘!”这是在《遥远的救世主》中,足以给我震撼的句子,有些话,读起来有些生涩,可是背后的含义却十分深刻,发人深思,引人遐想。
《遥远的救世主》读后感
![《遥远的救世主》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44f69d8f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35.png)
《遥远的救世主》读后感
《遥远的救世主》是豆豆所著的一部长篇小说,讲述了男主角丁元英与女主角芮小丹之间刻骨铭心的爱情故事。
通过他们的故事,作者探讨了文化属性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关系,引发了我对人性、道德和社会问题的深入思考。
这部小说以独特的视角展现了社会的复杂性。
书中呈现了不同阶层人物的生活和思想,让我对社会有了更全面的认知。
同时,小说也通过对商战、爱情等元素的描写,展现了人性的多面性和现实的残酷性。
小说中关于文化属性的探讨给我带来了很多启示。
文化属性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它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的命运。
这让我深刻认识到,我们需要不断审视自己的文化观念,积极吸收优秀的文化元素,以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阅读《遥远的救世主》的过程,也是我对爱情、友情、责任等主题进行深入思考的过程。
书中丁元英和芮小丹的爱情,让我看到了纯粹和伟大的情感力量;而他们与朋友之间的义气和信任,也让我明白了真正的友谊是建立在相互理解和支持的基础上的。
《遥远的救世主》是一部令人深思的小说。
它不仅让我感受到了爱情的伟大,更让我对社会现实、文化属性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这部作品提醒我们要关注社会问题,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以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同时,也要珍惜身边的感情,懂得承担责任,成为一个有担当、有情怀的人。
遥远的救世主读后感500字
![遥远的救世主读后感5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69fd0b7b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22.png)
遥远的救世主读后感500字
《〈遥远的救世主〉读后感》
读完《遥远的救世主》,我这脑袋里就像有一群小蚂蚁在爬,乱糟糟又满是思绪。
这让我想起上次参加学校的辩论比赛。
那场面,真可谓是“硝烟弥漫”。
我和队友们提前好几天就开始准备资料,各种论点论据写了满满好几页纸。
就像书里的人物为了达成目标精心谋划一样。
比赛那天,我站在台上,看着台下的观众,心里突然“咯噔”一下,紧张得不得了。
当我开始阐述我方观点时,一开始还挺顺溜,可说着说着,突然就卡壳了,大脑一片空白,就像电脑突然死机。
我眼睛偷偷瞄向队友,希望他们能给我点提示,可他们也一脸着急。
我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然后凭着之前的记忆和一点临场发挥,总算是把话接上了。
在书里,那些角色们在商场和文化观念的战场上拼搏,面临着各种挑战和未知。
我在辩论台上,也是在和对手唇枪舌战,每一个观点的交锋都像是一场小战役。
我们努力想要说服对方,就像书中人物想要改变一些既定的格局。
这次辩论经历让我对书中人物的奋斗和挣扎有了更深的体会。
这本书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生活中我们为了目标努力突破困境的模样,让我读完后久久不能忘怀,也让我明白在生活
的舞台上,不管多艰难,都得勇敢地去表达、去争取。
遥远的救世主读后感(精选8篇)
![遥远的救世主读后感(精选8篇)](https://img.taocdn.com/s3/m/2f4bbecc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18.png)
遥远的救世主读后感(精选8篇)《遥远的救世主》读后感篇一看完《遥远的救世主》觉的不过瘾,而后又看一遍根据该小说改编的电视剧《天道》。
电视剧的剧情基本上忠于了原著,几位演员的表演也都很到位,小说中主人公的精彩对白无一缺漏,只是在结尾高潮部门做了有益于过审情节的处理,想必编剧(原书作者)也是迫不得已。
正是这段故事(剧情)的高潮部分,让我两次泪目,因此我想我极有必要为此写点什么。
如果让我说既将过去的202X年,给我留下什么有益的收获,我的这篇文字及文字之外所不能表达尽的,因这本小说而产生的思考和感悟,无疑就是我这一年最为之庆幸的巨大收获。
神既道,道法自然,如来。
”这句偈迷一般的话,是贯穿这部小说的主题,作者用并不复杂的人物关系和简单的故事情节解释了“文化属性”这个听似耳熟,却又不能详解的词汇。
这本书我只是看了一遍,就收获甚多,当然我所说收获甚多,是基于我以往的肤浅,而相对于书中真正的精华主旨,我却仍知之甚少。
想必需要多次拜读后,才能进一步有所参悟吧!我一直曾试图用我淡薄的认识和更淡薄的智慧把这自身这十几年来所学到能让我产生思考的东西整合出一条线索,可一直是苦苦无果,而这本小说中这句话恰恰正是我想要的答案,就如同一道光,瞬间照亮了黑喑的井底。
这对于像我这样的“精神病患者”,这种感觉无疑能让我手舞足蹈。
我知道有一定很多和我一样的读者(观众),喜欢这部(篇)作品,会对“文化属性”所对应人生宿命感兴趣,也会对“丁元英”式的价值观产生思考和疑问,甚至是膜拜。
就我而言,对应“文化属性”一词,我应归属于“弱势文化”一方,也就是说,我的原生家庭、我的受教育程度、我的心胸眼界都注定把我推到弱势文化一方。
而我当前的生活处境也恰恰印证了弱势文化群体的生存状态,果然是因果不虚。
这里面可以引出这样一种疑问?“弱势文化”有没有可能被什么内在力量催生而转变为“强势文化”。
我想答案是肯定的,因为作者在文中也揭露了这个答案,剧中欧阳雪与肖亚文之因此能实现了草根到精英的华丽转身(当然在一点上,肖亚文因与丁元英有过工作交往而表现的更为优秀),恰恰是内心深处文化属性的悄然转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遥远的救世主》读书心得
国庆节在回家的路上,随手带了一本朋友推荐的好书《遥远的救世主》,本想是无聊的时候在车上看看,却没想到它改变了我的生活。
书中最喜欢的一个人是芮小丹,不仅仅因为她的美丽动人,更是她的那种自然脱俗的性格、超于常人的淡定。
她超越了丁元英,他是个活明白的人。
因为自己的热爱,拒绝父母的阻挠,坚定的做着刑警那样危险的工作,快乐的活着,她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喜欢的是什么,对自己未来的规划是什么,在这样一个浮躁的社会中,太多的人追逐功名利禄,明白自己想要的,坚持心底最初愿望的不多。
在她眼中,根本没有什么凡人的种种顾虑,感觉不到他的得与失,没有悲情,无所谓生死,生即是死,死即是生,有的只是自然,就如书中所说,神即道,道法自然,如来。
芮小丹从容选择死亡的时候就是道法自然,如来。
在丁元英心中肯定是永恒了。
当我老去不能动弹的时候,我会怎样做,会有这种洒脱与自然吗?•还有一个喜欢的女人就是欧阳雪。
为什么喜欢她?因为她搞明白了自己能够干什么,并坚定的走下去。
在书中,她不断的说,自己只会开饭馆,只要能够开饭馆就饿不死,就能活下去,离开饭馆啥也不能干了。
书中有句话,“你不知道你,所以你是你,如果你知道了你,你就不是你了。
”欧阳雪在自己心中知道了目前的自己,也知道了未来
的自己,虽有一定局限,但是已然不失为一种脚踏实地的境界。
与她有着鲜明对比的要属刘冰,刘冰是典型的厚脸皮(有时可能这是种优点,比如追女生),一直想着过“上流社会的生活”,完全是为了炫耀而活着,活在别人的目光中,无奈能力有限,想不放过一个“功成名就”的机会,当看到他接着丁元英给的那个所谓的可以推翻原有判决的资料时,要是他能止住自己的欲望,耐心等待,肖亚文会按照丁元英的叮嘱,给他想要的,偏偏他不知道自己能够干什么,自作聪明要挟欧阳雪,在看到一堆白纸后,心灰意懒无颜以对自杀了。
其实丁元英从给他资料的那刻起就知道他是怎样想的,给他一次机会救他,可惜刘冰迷失了自己,丁元英给了他次机会,刘冰没有自觉,可见救世主在每个人自己的心中,救你的只能是你自己,别人给你的可能是天上的馅饼,也可能是炮弹,就看你怎么对待把握了。
还是那句话,不能太把自己当人,也不要把别人太不当人。
丁元英,格律诗音响事件的总策划人,所有一切都在他的控制预料之中。
书中很多他关于佛的、禅的、文化属性的言论我很多没有理解,感觉深奥,可能再读的时候会能有所感悟。
为什么书中人物都评价丁元英不是人,在我看来因为丁元英有洞悉人性的智慧还有极度的理性。
这些都不是平常人所有的,而他设计的一步步计划,都是按照人性的弱点去设计,若是没有林雨峰设计的1000 副套件陷阱,也就没有格律诗后来的降价冲击波,更加没有欧阳雪等人的登门道歉以及林雨峰在记者会上的“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