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课程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档从网络中收集,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
课程标准
金塔汽车维修中等专业学校
2011年8月
《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 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
[适用专业] 机电技术应用
一、课程性质
1.课程定位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机电技术的必修课程,是学生学习机电技术的重要环节。其功能与教学目的是起启蒙作用,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作好前期准备。该课程前导课是《物理》,根据不同的专门化能力,后续课程分别为《电气系统安装与调试》、《PLC 编程与应用技术》、《机电设备安装与检测技术》、《机电一体化设备组装与调试技术》、《自动生产线组装与调试技术》、《电工考级技能训练》,是集专业理论与技能训练于一体的专业基础平台课程。
2.课程任务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平台课程。在完成了本课程全过程的学习之后,学生不仅可以掌握必要的电工电子理论知识,还可以独立进行电工电子线路的操作、维护及简单调试,也可以进行小型应用系统的开发,成为具备一定技术能力的中级技术人才,为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职业活动
1、职业活动
本专业培养具备从事机电技术必需的理论知识和综合职业能力的机电设备、自动化设备和生产线的运行与维护人员。主要从事机电设备、自动化设备和生产线的安装、调试、运行、维修与检测工作,也可从事机电产品的营销与技术服务等与机电技术应用相关的工作。
2、职业活动与课程内容对应关系
《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是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学生毕业后的主要就业方向以及主要从事的工作。本课程标准以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学生的就业为导向,通过社会调研、邀请行业专家对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所涵盖的岗位进行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并以工作任务为引领确定本课程的结构,以职业能力为基础确定本课程的内容。本课程主要包含基础知识模块和实训模块两部分组成,课程内容涵盖电工基础、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以及技能
实训。教学实施通过把本课程所要求掌握的技能,借助实训引入相关的专业知识,倡导学生在“做中学”,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技能应用,培养学生具备进一步学习机电技术综合应用的基础能力,并养成文明生产的习惯,增强学生职业能力拓展的后劲,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
三、课程目标
1.职业关键能力
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能熟悉电工电子的操作规程;能熟练使用电工工具和电工电子仪表;能识读基本的电气符号和简单的电路图;能正确识别和选用电工电子元件;熟悉常用低压电器的结构;掌握电路分析的方法;能识读简单的电气控制电路原理图;初步学会按照图纸要求安装照明电路并排除简单故障;熟悉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基本结构、类型、工作过程及使用方法;掌握模拟电子和数字电子技术的基础等知识与技能,提高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学会解决机电系统实际问题的思路与方法,掌握机电控制系统设计、制造、调试、维护、改造的工程应用技能,实现毕业与就业的“零距离”。
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作用,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通过任务引领和项目活动,使本专业学生掌握电气安装和控制的相关知识,具备相应的电气操作技能,树立电气操作的安全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科学的工作方法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意识,为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2.职业专门能力
(1)能进行文明生产和安全操作;
(2)熟悉电工电子的操作规程;
(3)能熟练使用电工工具和电工电子仪表;
(4)会查阅电工手册及相关资料,能识读基本的电气符号和简单的电路图;
(5)能正确识别和选用电工电子元件;
(6)熟悉常用低压电器的结构、工作过程及应用场合,会根据工作场所合理选用;
(7)掌握电路分析的方法,能计算交、直流电路中的电压、电流、功率等参数;
(8)能识读简单的电气控制电路原理图;
(9)初步学会按照图纸要求安装照明电路并排除简单故障;
(10)熟悉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基本结构、类型、工作过程及使用方法,能分析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控制线路,初步学会安装点动与连续运行控制线路;
(11)掌握模拟电子和数字电子技术的基础知识;能分析常见的放大电路、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序逻辑电路;
3.方法能力
(1)经历各种科学探究过程,进一步理解科学探究的意义,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2)在训练过程中,学会运用观察、实验、查阅资料等多种手段获取信息,并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
(3)能对自已的学习过程进行计划、反思、评价和调控,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4)通过理论实践一体化的学习过程,深入了解实践与理论之间的相互关系。
(5)通过各种实践活动,思考优化实践的过程和方法,并尝试改进,尝试运用技术和研究方法解决一些工程实践问题。
(6)通过实践活动,培养质疑意识,具有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4.社会能力
(1)在训练过程中,学会运用观察、实验、查阅资料等多种手段获取信息,并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
(2)通过理论实践一体化的学习过程,深入了解实践与理论之间的相互关系。
(3)通过实践活动,培养质疑意识,具有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4)激发起对专业探究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能体验科学进步艰辛与喜悦。
(5)养成认真细致、实事求是、积极探索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形成理论联系实际、自主学习和探索创新的良好习惯。
(6)激发起参与专业实践活动的热情,有将专业应用于实际生产生活的意识,敢于涉及各种工程问题。
(7)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强,并主动发表见解,善于与人交流,具有团队精神。四、课程内容
1.预备知识
(1)具有本专业所必需的数学、物理学等基本理论知识。
(2)具有运用计算机处理文字、图像、数据和信息的基本能力。
(3)具有阅读与本专业相关的外文资料的能力。
2.核心内容
学生能熟悉电工电子的操作规程;能熟练使用电工工具和电工电子仪表;能识读基本的电气符号和简单的电路图;能正确识别和选用电工电子元件;熟悉常用低压电器的结构;掌握电路分析的方法;能识读简单的电气控制电路原理图;初步学会按照图纸要求安装照明电路并排除简单故障;熟悉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基本结构、类型、工作过程及使用方法。
3.项目设计
教学内容由基础知识模块和实训模块两部分组成。详见附表
4.学习环境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的教学理念也在不断衍生,必将把越来越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具有特定教育功能的教育环境带入教学活动之中。课堂教学、多媒体模拟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