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发展与创新问题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态文明建设发展与创新问题研究
【摘要】商洛区位优势与生态优势明显,生态环境优美是商洛最大的优势资源。如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发展,谱写生态宜居新商洛的光辉篇章,是摆在全市人民面前的大课题。本文分析了商洛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困难与挑战,指出了商洛生态文明建设发展与创新的路径。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发展创新
生态环境优美是商洛最大的优势资源。坚持以人为本,发挥资源优势,建设生态文明,对于打造“秦岭最美是商洛”品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建设生态意识文明、生态制度文明、生态行为文明为抓手,坚持生态立市战略,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努力构建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发展方式和消费模式,推进商洛生态文明建设健康发展,才能谱写绿色现代、开放和谐、生态宜居幸福商洛的光辉篇章。
一、生态文明的界定及其发展
1、生态文明的界定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是指以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社会文化伦理形态;是指以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为内涵,以引导人们走可持续、和谐发展道路为出发点的文明形态;是指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据,以未来人类永续发展为归宿点的文明方式。生态文明强调人与社会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生态文明既追求人与自然的生态和谐,更追求人与人的社会和谐,因为人与人的和谐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前提条件。所以,生态文明应包含生态意识文明、生态制度文明、生态行为文明等诸多方面。
2、生态文明的核心要素是公正、高效、和谐和人文发展
文明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成果,也是人类社会进步的象征。生态文明是人类对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对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的成果,是人类文明形态和文明发展理念、道路和模式的重大进步。生态文明的核心要素是公正、高效、和谐和人文发展。公正,就是要尊重自然权益实现生态公正,保障人的权益,实现社会公正;高效,就是要寻求自然生态系统具有平衡、修复和生产力的生态效率,经济生产系统具有低投入、无污染、高产出的经济效率,人类社会具有体系完整、制度规范完善、运行平稳的社会效率;和谐,就是要谋求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公平和谐,以及生产与消费、经济与社会、城乡和地区之间的协调发展;人文发展,就是要追求具有品质、品味、健康、尊严的崇高人格。公正是生态文明的基础,效率是生态文明的手段,和谐是生态文明的保障,人文发展是生态文
明的终极目的。生态文明是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基础,是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体现,只有社会主义才会自觉承担起改善与保护全球生态环境的责任。因此,生态文明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3、生态文明的发展
一是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阶段。从人类文明发展角度看,生态文明是一种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高度发展、自然生态与人文社会和谐相互统一的文明形态。如果说农业文明是“黄色文明”,工业文明是“黑色文明”,那生态文明就是“绿色文明”。现阶段的人类文明,开始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过渡,这无疑将使人类社会文明发生根本转变。二是生态文明是现代社会的一种发展理念。生态文明是贯穿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过程和各方面的系统工程,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文明进步状态,象征着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经济、社会以及文化的发展水平和整体面貌。生态文明与“野蛮”相对,指的是在工业文明已经取得成果的基础上,用更文明的态度对待自然,拒绝对大自然进行野蛮与粗暴的掠夺,强调的是公正、高效、和谐和人文发展。因此,社会主义文明包括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等诸多方面。三是生态文明催生现代生态产业发展。生态产业简称ECO,是指按生态经济原理和知识经济规律组织起来的基于生态系统承载能力,模拟自然生态系统建立的一种高效的产业体系,具有高效生态过程与和谐生态系统和完整生态功能的集团型产业。生态产业将生产、流通、消费、回收、环境保护及能力建设纵向结合,将不同行业的生产工艺横向耦合,将生产基地与周边环境纳入整个生态系统统一管理,谋求资源的高效利用和有害废弃物向系统外的零排放,形成自然生态系统、人工生态系统和产业生态系统之间相容共生的网络化格局。生态产业横跨初级生产部门、次级生产部门、服务部门,包括生态农业、生态工业和生态服务业等。可见,生态文明就是以生态产业为核心的文明发展形态。
二、商洛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困难与挑战
1、生态环境问题依然突出
商洛地处丹江源头,是国家南水北调中线水源涵养区,国家对水源区的产业布局、项目建设有许多限制性规定,而工业发展主要依托的是矿产资源,使得生态环境保护的压力非常大。一是全市地质灾害隐患点较多,水土流失面积较大。二是废气污染日益加剧,农村面源污染日趋严重。三是城乡居民及企事业单位的环保意识有待加强。四是环保制度建设与环保行为约束亟待强化。
2、生态保护压力依然较大
商洛处在工业化初级阶段的加速发展期和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推进期,这也是资源环境约束加剧的矛盾凸显期。一是全市工业产业结构以矿产业为主,矿产资源的无序开发对生态环境带来的破坏日益严重,矿区生态恢复难度加大。二是企业生产普遍存在的“三高一资”(高成本、高污染、高能耗、资源型)现象,短期内难以改观,能源消耗、污染物排放对生态环境破坏不断加剧。三是调整经济结
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进节能降耗,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重大。
3、生态空间受到严重挤压
商洛地处秦岭腹地,山大沟深,土地资源十分有限,属于典型的“八山一水一分田”地区。一是商洛立地条件差,经济社会发展对土地的依赖愈加严重,林地、草地、湿地拓展的空间被进一步压缩,造成生态建设的支离化、破碎化、边缘化。二是全市水资源开发程度低、调节能力差、供水能力低,加之面源污染不断加重,水域水质不断恶化,将进一步加剧商洛市水资源紧缺的局面。三是生态功能退化严重,生态环境脆性加大,自我修复能力比较有限。4、生态建设的体制机制不够完善
商洛是红色革命老区,又是国家级贫困县集中地区,还是“关天经济区”的次核心板块之一,改革开放起步较晚,经济基础相对较差,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的双重压力增大。一是法律体系不完善,现行法律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存在着“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不合理现象,环保执法效果还不够理想。二是环保管理体制不顺畅。生态保护与建设相关职能涉及的部门多,投资领域分散,政策配套性差,建设效率较低,缺乏综合性监测能力等问题还比较突出。三是环保投入严重不足,生态保护和建设项目多数没有直接经济效益,社会资金和个人投资的积极性不高,加之国家财政投入有限,生态保护建设投入明显不足。
三、商洛生态文明建设发展与创新的路径
1、正确认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从国家发展战略层面解决环境问题
应从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转变为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并重,从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发展转变为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同步,从主要用行政办法保护环境转变为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办法解决环境问题。要牢固树立保护环境意识和优化经济结构意识,将环境保护作为新阶段推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只有将环境保护上升到国家意志的战略高度,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才能从源头上减少环境问题。在发展政策上,采取总体制度一次性设计、分步实施到位的办法,使鼓励发展政策与环保政策有机融合;在发展布局上,根据不同地区的环境功能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按照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的要求,确定不同地区的发展模式,引导各地合理选择发展方向,形成各具特色的发展格局;在发展规划上,进一步优化重化工业的布局,调整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技术结构,不断转变发展方式。
2、抓住控源治污根本,夯实造林绿化基础
治污是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重要内容,必须把源头防控作为治污关键,建立最严格的环境准入制度,严把新上项目“排放关”,确保全面完成“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以饮用水安全为重点强化水源污染防治,以PM2.5防控为重点,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加快完善环境基础设施配套,下决心解决好群众反映强烈的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