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城市规划调查研究与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城市规划调查研究与分析
三、城市规划调查研究方法
1、文献、统计资料的收集利用: 城市统计年鉴、城市年鉴、各类专业年鉴、地方志、 政府内部文件、文献; 2、各种相关发展计划、规划资料的利用 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五年计划及其中长期展望、城 市发展战略、上级规划;
第五章城市规划调查研究与分析
三、城市规划调查研究方法
第五章城市规划调查研究与分析
二、预测确定城市人口的意义与难度
对城市未来人口规模做出较为科学和合理的预测和确定是一 切城市规划编制的基础。 城市人口规模决定了该城市按城市人口划分时的等级,并且 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一定的前提下,决定了城市基础设 施、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等城市设施的规模、等级,同时也在 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城市的用地规模,进而影响到城市公共交 通模式的选择等一系列相关标准。 城市人口的统计范围有时与城市建设用地范围不重合,暂住 人口、流动人口难以确定,对统计资料进一步分析
第五章城市规划调查研究与分析
5、详细规划
编制城市详细规划时,除总体规划阶段所规定的资料外,还需要补 充搜集研究详细规划地区所需的下列资料: (1)现状人口详细资料:人口密度、分布、构成、平均每户人数 等。 (2)近期建设项目资料:基建投资、修建量、生产规模、用地面 积、职工人数等。 (3)土地现状利用资料(1/2000 )。 (4)建筑现状资料:工业和民用建筑质量、层数、用途等 ( 1/1000-1/2000 )。 (5)工程设施及管线现状资料。 (6)地形图( 1/1000-1/2000 )
1、城市自然条件及历史资料
(1)规划地区的地形图(比例尺为万分之一或五千分之一)。 (2)气象资料:温度、湿度、蒸发、风频、风向、风速、日 照、冰冻等。 (3)水文资料:江河湖海水位、流量、水量、洪水淹没地区 界限等。 (4)地质和地震资料: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地震地质、及 地震烈度等。 (5)城市历史资料:城市历史沿革、城址变迁、市区扩展、 城市规划历史资料等。
1、劳动力平衡法
城市人口发展规模= =
第五章城市规划调查研究与分析
1、劳动力平衡法
城市人口构成比例
城市分类
特大城市 大城市
中等城市 小城市 工矿区
人 口 构 成(%) 基本人口 服务人口 被抚养人口 27-32 21-26 42-52 28-33 20-25 42-52 29-34 19-24 42-52 30-35 18-23 42-52 31-36 17-22 42-52
第五章城市规划调查研究与分析
一、城市规划量化分析概论
3、数理统计的方法
第五章城市规划调查研究与分析
一、城市规划量化分析概论
4、数学模型模拟的方法
第五章城市规划调查研究与分析
二、常用数理统计概念与方法
1、数据的描述与比较 平均数、中位数、众数、中列数等; 离差、平均绝对离差、平方离差(方差)、标准差 等。 2、概率和概率分布 正态分布、泊松分布
第五章城市规划调查研究与分析
三、城市人口的构成与调查
1、年龄构成: 城市规划研究年龄构成的主要目的是针对特定城市中不同年 龄构成的特点制定相应的规划内容。 在对城市人口年龄构成进行分析时,通常采用按年龄或年龄 组(托儿组:0~3岁,幼儿组:4~6岁,小学组:7~12岁, 中学组:13~18岁,成年组:19~60岁,老年组:60岁以上) 绘制人口百岁(或称人口金字塔图)的方法P153,分析老龄 化趋势。
第五章城市规划调查研究与分析
2、城市技术经济资料
(1)城市及所在地区的自然资源:矿藏、水资源、燃料动力 资源、农副产品资源等的分布位置、数量及开采利用价值等。 (2)城市人口资料。 (3)城市土地利用资料。 (4)工矿、企业事业单位的现状及发展资料:各单位用地面 积、建筑面积主要产品产量及产值、职工人数、用电量、用 水量、运输量等。
第五章城市规划调查研 究与分析
2020/12/11
第五章城市规划调查研究与分析
第五章 城市规划调查研究
与分析
第五章城市规划调查研究与分析
第一节 城市规划调查研究与基础资料 收集
一、城市调查研究的种类 1、对物质空间现状的掌握——现场踏勘 2、对各种文字、数据的收集整理 3、对市民意识的了解和掌握——公众参与 《公众认知度调研问卷》
第五章城市规划调查研究与分析
三、城市人口的构成与调查
2、性别构成和带眷比 性别构成:是指男女人数和比例。 职工带眷比:是指带有家属的职工总人数的比例。 带眷系数:是指每个带眷职工所带眷属的平均人数。 双职工:是指夫妻双方都在一个城市工作的职工。
第五章城市规划调查研究与分析
三、城市人口的构成与调查
第五章城市规划调查研究与分析
三、城市人口的构成与调查
5、历年人口变动:包括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两部分。
自然增长:因出生率和死亡率不同而引起的人口变动。
机械增长:因人口迁移而引起的人口变动。
年增长率=
×1000‰
年自然增长率=
×1000‰
年机械增长率=
×1000‰
第五章城市规划调查研究与分析
四、城市人口预测的依据和方法
第五章城市规划调查研究与分析
1、劳动力平衡法
例:某市2000年末统计人口为18万,其中基本人口为 7.2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40%。服务人口和被抚养人口 比例分别为6%和54%。根据国民经济发展计划,2010 年基本人口将增加6万人,考虑到被抚养人口的年龄构成 和社会闲散劳动力参加服务业工作,到2010年被抚养人 口比例将由原来的54%下降为50%,服务人口比例由6% 上升为10%,计算该市人口近期发展规模为多少?
第五章城市规划调查研究与分析
4、城市环境及其他资料
(1)环境监测成果资料。 (2)各厂矿排放废气、废水、废渣的数量和危害情况,城市 垃圾数量和分布。 (3)其他影响城市环境质量的有害因素(易燃、易爆、放射 性、噪声、恶臭、震动等)的分布状况、数量、危害情况的 资料。 (4)地方病及其他有害居民健康的环境资料。
第五章城市规划调查研究与分析
二、城市规划基础资料P123
总体规划阶段重点调查: 地区资源分布和生产力布局; 工农业生产的发展水平; 城市的历史和特点、城市的自然、社会和现状条件。 详细规划阶段重点调查: 详细规划地区的修建项目; 用地面积; 人口; 修建地区的现状、自然条件。
第五章城市规划调查研究与分析
2、综合分析法
第五章城市规划调查研究与分析
3、职工带眷系数法
城镇规划期末总人口 =单身职工数+带眷职工数×(1+带眷系数) =单身职工数+带眷职工数×(1+带眷系数)-1/2×双职 工数×带眷系数 =职工总数×单身职工比例+职工总人数×带眷职工比例 ×(1+带眷系数) -1/2职工总人数×双职工比例 ×带眷 系数
第五章城市规划调查研究与分析
三、数学模型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线性规划的方法 1、确定决策变量:设X1、X2为产品Ⅰ、Ⅱ的生产数量; 2、明确目标函数:获利最大,即求2X1+3X2最大值; 3、所满足的约束条件:
设备限制:X1+2X2≤8 原材料A限制:4X1≤16 原材料B限制:4X2≤12 基本要求:X1, X2≥0
第五章城市规划调查研究与分析
三、城市人口的构成与调查
4、流动人口:在本市无固定户口的人口 分为常住流动人口和临时流动人口 5、职业构成: 指城市劳动者按从事劳动的行业性质划分的比例。 城市人口的职业构成直接反映了城市产业状况,其现状数据 以及对未来发展的预测均影响到城市性质的确定、城市用地 规模、各类城市设施容量的计算等。
第五章城市规划调查研究与分析
2、城市技术经济资料
(5)对外交通运输(铁路、公路、水运、空运)部门现有
及发展用地、职工人数、客货运量等。 (6)各类仓库、货场现有和发展用地等。 (7)高等学校及非市属中等技术学校现有和发展师生员工人 数、用地面积等。 (8)科学研究机构现有和发展职工人数、用地面积等。 (9)非市属行政机关、团体现有和发展职人数、用地面积等。
第五章城市规划调查研究与分析
1、劳动力平衡法
2010年城市人口发展规模 =(7.2+6)/[1-(10%+50%)]=13.2/40%=33万人
第五章城市规划调查研究与分析
2、综合分析法
城市人口发展规模=N+u+x N:现状人口数 U:规划期内人口自然增长数 X:规划期内人口机械增长数
第五章城市规划调查研究与分析
第五章城市规划调查研究与分析
三、城市人口的构成与调查
(2)服务人口:是指主要是为当地居民服务的企业、行政机关、文化福 利设施等机构中的人员 为本市服务的工业和手工业职工; 市属的以养护为主的建筑业职工; 市属党政工团机关职工; 市属商业系统职工; 服务行业(旅馆、食堂、浴室、理发、照相、修理等行业)职工 市内交通运输业职工; 市公用事业机构工作人员; 市属医疗卫生、保健机构工作人员; 市属教育机构工作人员。
第五章城市规划调查研究与分析
第五章城市规划调查研究与分析
二、常用数理统计概念与方法
3、推论; 4、假设检验; 5、相关性分析:正相关、负相关; 6、回归分析:多元、线性、曲线; 7、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
第五章城市规划调查研究与分析
三、数学模型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线性规划的方法 例: 生产安排模型:某工厂要安排生产Ⅰ、Ⅱ两种产品。 已知生产单位产品Ⅰ需要A原料4个单位、1台设备,生 产单位产品Ⅱ需要B原料4个单位、2台设备;并且共有A 原料16个单位、B原料12个单位以及8台设备。该工厂生 产一单位产品Ⅰ可获利2元,生产一单位产品Ⅱ可获利3 元,问应如何安排生产,使其获得最多?
第五章城市规划调查研究与分析
第三节 城市人口规模的预测
一、城市人口规模的概念 以城市人口和城市用地总量所表示的城市的大小。(后者随前者而 变,故通常以人口规模来表示) 城市人口的内涵: 地域性(实体概念);时间性(阶段性);类别性(三种人:常驻 人口、暂住人口、流动人口) 目前,通常将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为的实际居住人口视为城市人口。
第五章城市规划调查研究与分析
3、城市现有建筑物及工程设施资料
(1)现有住房建筑面积、居住面积、建筑层数、建筑质量、建筑 密度等。 (2)现有公共建筑,包括行政、经济、文化、体育、卫生、生活 福利设施等建筑的分布状况、用地面积、建筑面积、建筑质量等。 (3)现有市政工程、公共事业资料。 (4)现有城市园林、绿地、风景区、名胜古迹的资料。 (5)现有重要建筑物,工程构筑物的设计资料。 (6)城市人防设施的资料。
3、劳动构成 (1)基本人口:是指主要是为外地服务的厂矿、机关、学校的职工。 产品主要为外地消费的工业企业及手工业职工; 对外交通运输业职工; 基本建设部门(勘察、设计、建筑、安装)职工; 非市属经济单位、群众团体的工作人员; 高等院校及中等学校的师生员工; 非市属文化、艺术、科研机构的工作人员; 非市属休疗养、旅游单位工作人员; 其他基本人口
1、劳动力平衡法 依据“按一定比例分配社会劳动”的基本原理,根据按计划 所需的基本人口和各类人口间的比例关系推算城市总人口。 步骤: 确定基本人口发展绝对数 分析城市现状人口构成:年龄构成、劳动构成、劳动力来源、 社会就业及劳动生产率提高情况。 确定服务人口和被抚养人口比例 推算城市人口发展规模
第五章城市规划调查研究与分析
第五章城市规划调查研究与分析
三、城市人口的构成与调查
(3)被抚养人口:是指依靠家庭或社会抚养的人员。 18岁以下的学龄青少年、学龄前儿童; 男60岁以上,女55岁以上退休职工,不包括不到劳动年 龄和已过劳动年龄的在职职工; 从事家务劳动的妇女; 残废而丧失劳动能力,不能从事社会劳动的人口; 其他被抚养人口
第五章城市规划调查研究与分析
第二节 城市规划中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统计与分析
一、城市规划量化分析概论 较之于传统的基于经验和感性判断的描述,量化分 析能更准确地表达客观现实的状况。 1、单位数值化方法 人均城市用地面积
第五章城市规划调查研究与分析
第五章城市规划调查研究与分析
一、城市规划量化分析概论
2、类比的方法 在对城市未来发展进行预测时,往往选取一个各方 面条件类似的参照物进行比较。
3、各类地形图、影像图的利用 市(县)域城镇体系规划:1/100000~1/200000; 城市总体规划:1/5000~1/25000; 详细规划:1/500~1/2500; 4、踏勘与观测 5、访谈调查 6、问卷调查
第五章城市规划调查研究与分析
三、城市规划调查研究方法
忻州市城市总体规划收集资料清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