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行为理论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包括内在控制因素,也包括外在 控制因素。
自我效能和知觉行为 控制在实质上是相同 的[3] ,并建议用能力 (capacity) 和自主性 (autonomy)作为描写 这二个概念的恰当术 语.
8
行为意向:指个人对于采取某项 特定行为的主观概率的判定, 它反映了个人对于某一项特定 行为的采取意愿。
态度
主观
行为
规范 5要素
知觉 行为控制
行为 意向
行为:指个人实际采取某项特定 行为。
9
17
10
◆ 自计划行为理论问世以来,许多实证研究的结果均证明, 这是一个将态度和行为连接起来,具有相当预测力的理 论之一。
◆ 不过,它的一些理论观点在受到大多数学者的赞同和支 持的同时,也遭到不少学者的质疑。这些质疑和挑战无 疑进一步促进了计划行为理论的成熟和完善。
4
3.1 TBP 的基本内容
主观规范
5要素
行为意向
行为
5
Fra Baidu bibliotek
态度(Attitudes Towards the Behavior,AB):
指个人对该项行为所抱持的正面 或负面的感觉。是个人对特定 对象所反映的出来一种持续性 的喜欢或不喜欢的预设立场。
行为态度受行为信念的影响,它 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行为结 果发生的可能性,即行为信念 强度( strength of belief) ,另一 个是行为结果评估( evaluation)
11
◆Armitage和Conner 等学者曾对 1998 年以前的 185 个有关TPB 的研究进行多元分析。
– 他们报告说,态度、社会规范、知觉行为控制只能解 释在不同领域的39%的意图变异和27%的行为变异。
– 而且,与态度和知觉行为变量相比,控制社会规范这 一变量同意图、行为的相关较小[4]。
*主观规范受规范信念( normative
beliefs)和服从动机 (motivation to comply) 的影响。 *“规范信念”是指个体预期到重
要他人或团体对其是否应该执行 某特定行为的期望;
服从动机是指个体依从重要他人 或团体对其所抱期望的动机
行为 行为 意向
7
知觉行为控制- Perceived Behavior
态度
主观
行为
规范 5要素
知觉 行为控制
行为 意向
6
态度
主观规范( Subjective Norm ,SN): 指个人对于是否采取某项特定行
主观
为所感受到的社会压力,即在预 规范
5要素
测他人的行为时,那些对个人的 行为决策具有影响力的个人或团 体对于个人是否采取某项行为所
知觉 行为控制
发挥的影响作用的大小。
态度
Control ,PBC :
主观
反映个人过去的经验和预期的阻碍, 规范
5要素
行为
当个人认为自己所掌握的资源与 机会越多、所预期的阻碍越少, 知觉 则对行为的知觉行为控制就越强, 行为控制
行为 意向
即个人预期在采取某一特定的行
为时自己所感受到可以控制(或 掌握)的程度。
由 控制信念( control beliefs) 和有关 一个人在什么程度上能控制行为 的知觉( perceived power)组成。
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是如何作用共同作用于人
的行为意向,进而作用于实际行为的过程[2。]
◆ 该理论认为行为意向是影响行为最直接的因素,行为意 向反过来受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的影响。
3
2.TBP的起源与研究背景
源头-Fishbein 的多属性态度理论( Theory of Multiattribute Attitude)。 该理论认为行为态度决定行为意向,预期的行为结果及结 果评估又决定行为态度。
◆ 至于哪三个变量对意图和行为有重要的但不同的预测 作用,Ajzen 和Fishbein (2004)在一次答辩中曾经阐明, 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对意图预测的相对重 要性,这一预测会因行为与行为,人群与人群的变化 而变化。他们认为,对于这三个前因变量,在特定的 情况下,并不需要全部参与,有时可能仅仅需要一个 或二个[9]。
14
15
◆ 计划行为理论有以下几个主要观点:
1. 非个人意志完全控制的行为不仅受行为意向的影响,还 受执行行为的个人能力、机会以及资源等实际控制条件的 制约,在实际控制条件充分的情况下,行为意向直接决定 行为;
2. 准确的知觉行为控制反映了实际控制条件的状况,因此它 可作为实际控制条件的替代测量指标,直接预测行为发生 的可能性(如图虚线所示),预测的准确性依赖于知觉行 为控制的真实程度;
发展-Fishbein 和Ajzen 提出理性行为理论(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 理性行为理论认为行为意向是决定行为的直接因素,它受 行为态度和主观规范的影响。
形成-Ajzen 计划行为理论(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1991年Ajzen 发表的《计划行为理论》一文,标志着计划 行为理论的成熟
– 所以,其他一些因素也同样需要被测量[6]。也就是说, 观察表明,不能把无法解释行为上的变异仅仅归因于 随机误差,应该还存在着某些不可测量的系统因素。 他们认为,计划行为理论似乎并不能解释社会上的所 有行为。
13
◆ 如R.East (2000) 指出,计划行为理论在零售情境中 似乎就没有预测出对产品的抱怨倾向[7] 。后来,Ajzen 在计划行为理论中加上了对过去行为的测量,并将其 作为预测未来行为的一个重要指标[8] 。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 TBP
--- 计划行为理论
主讲人:
1
定义
2
起源与研究背景
3
基本内容
4
应用
2
1.计划行为理论 (TBP )
◆ 计划行为理论是社会心理学中著名的态度行为关系理论。
◆ 计划行为理论是从信息加工的角度、以期望价值理论为
出发点解释个体行为一般决策过程的理论[1。] 解释了态
– 因此,这些成份并不能解释所有的意图和行为上的变 异。
12
◆另外,有些学者还提到了除这三个主要变量之外 的其他因素。
– 例如,在诚实领域,针对欺诈行动,道德义务就是另 一个潜在的意图的决定因素[5]。
– 为了确定各种不同的因素成分是否可以对意图予以充 分的解释,还有一些研究人员提出,如果过去的行为 与未来的行为相关,那么,除了态度、社会规范、知 觉行为控制,也应把过去的行为包括在模型中。
自我效能和知觉行为 控制在实质上是相同 的[3] ,并建议用能力 (capacity) 和自主性 (autonomy)作为描写 这二个概念的恰当术 语.
8
行为意向:指个人对于采取某项 特定行为的主观概率的判定, 它反映了个人对于某一项特定 行为的采取意愿。
态度
主观
行为
规范 5要素
知觉 行为控制
行为 意向
行为:指个人实际采取某项特定 行为。
9
17
10
◆ 自计划行为理论问世以来,许多实证研究的结果均证明, 这是一个将态度和行为连接起来,具有相当预测力的理 论之一。
◆ 不过,它的一些理论观点在受到大多数学者的赞同和支 持的同时,也遭到不少学者的质疑。这些质疑和挑战无 疑进一步促进了计划行为理论的成熟和完善。
4
3.1 TBP 的基本内容
主观规范
5要素
行为意向
行为
5
Fra Baidu bibliotek
态度(Attitudes Towards the Behavior,AB):
指个人对该项行为所抱持的正面 或负面的感觉。是个人对特定 对象所反映的出来一种持续性 的喜欢或不喜欢的预设立场。
行为态度受行为信念的影响,它 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行为结 果发生的可能性,即行为信念 强度( strength of belief) ,另一 个是行为结果评估( evaluation)
11
◆Armitage和Conner 等学者曾对 1998 年以前的 185 个有关TPB 的研究进行多元分析。
– 他们报告说,态度、社会规范、知觉行为控制只能解 释在不同领域的39%的意图变异和27%的行为变异。
– 而且,与态度和知觉行为变量相比,控制社会规范这 一变量同意图、行为的相关较小[4]。
*主观规范受规范信念( normative
beliefs)和服从动机 (motivation to comply) 的影响。 *“规范信念”是指个体预期到重
要他人或团体对其是否应该执行 某特定行为的期望;
服从动机是指个体依从重要他人 或团体对其所抱期望的动机
行为 行为 意向
7
知觉行为控制- Perceived Behavior
态度
主观
行为
规范 5要素
知觉 行为控制
行为 意向
6
态度
主观规范( Subjective Norm ,SN): 指个人对于是否采取某项特定行
主观
为所感受到的社会压力,即在预 规范
5要素
测他人的行为时,那些对个人的 行为决策具有影响力的个人或团 体对于个人是否采取某项行为所
知觉 行为控制
发挥的影响作用的大小。
态度
Control ,PBC :
主观
反映个人过去的经验和预期的阻碍, 规范
5要素
行为
当个人认为自己所掌握的资源与 机会越多、所预期的阻碍越少, 知觉 则对行为的知觉行为控制就越强, 行为控制
行为 意向
即个人预期在采取某一特定的行
为时自己所感受到可以控制(或 掌握)的程度。
由 控制信念( control beliefs) 和有关 一个人在什么程度上能控制行为 的知觉( perceived power)组成。
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是如何作用共同作用于人
的行为意向,进而作用于实际行为的过程[2。]
◆ 该理论认为行为意向是影响行为最直接的因素,行为意 向反过来受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的影响。
3
2.TBP的起源与研究背景
源头-Fishbein 的多属性态度理论( Theory of Multiattribute Attitude)。 该理论认为行为态度决定行为意向,预期的行为结果及结 果评估又决定行为态度。
◆ 至于哪三个变量对意图和行为有重要的但不同的预测 作用,Ajzen 和Fishbein (2004)在一次答辩中曾经阐明, 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对意图预测的相对重 要性,这一预测会因行为与行为,人群与人群的变化 而变化。他们认为,对于这三个前因变量,在特定的 情况下,并不需要全部参与,有时可能仅仅需要一个 或二个[9]。
14
15
◆ 计划行为理论有以下几个主要观点:
1. 非个人意志完全控制的行为不仅受行为意向的影响,还 受执行行为的个人能力、机会以及资源等实际控制条件的 制约,在实际控制条件充分的情况下,行为意向直接决定 行为;
2. 准确的知觉行为控制反映了实际控制条件的状况,因此它 可作为实际控制条件的替代测量指标,直接预测行为发生 的可能性(如图虚线所示),预测的准确性依赖于知觉行 为控制的真实程度;
发展-Fishbein 和Ajzen 提出理性行为理论(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 理性行为理论认为行为意向是决定行为的直接因素,它受 行为态度和主观规范的影响。
形成-Ajzen 计划行为理论(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1991年Ajzen 发表的《计划行为理论》一文,标志着计划 行为理论的成熟
– 所以,其他一些因素也同样需要被测量[6]。也就是说, 观察表明,不能把无法解释行为上的变异仅仅归因于 随机误差,应该还存在着某些不可测量的系统因素。 他们认为,计划行为理论似乎并不能解释社会上的所 有行为。
13
◆ 如R.East (2000) 指出,计划行为理论在零售情境中 似乎就没有预测出对产品的抱怨倾向[7] 。后来,Ajzen 在计划行为理论中加上了对过去行为的测量,并将其 作为预测未来行为的一个重要指标[8] 。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 TBP
--- 计划行为理论
主讲人:
1
定义
2
起源与研究背景
3
基本内容
4
应用
2
1.计划行为理论 (TBP )
◆ 计划行为理论是社会心理学中著名的态度行为关系理论。
◆ 计划行为理论是从信息加工的角度、以期望价值理论为
出发点解释个体行为一般决策过程的理论[1。] 解释了态
– 因此,这些成份并不能解释所有的意图和行为上的变 异。
12
◆另外,有些学者还提到了除这三个主要变量之外 的其他因素。
– 例如,在诚实领域,针对欺诈行动,道德义务就是另 一个潜在的意图的决定因素[5]。
– 为了确定各种不同的因素成分是否可以对意图予以充 分的解释,还有一些研究人员提出,如果过去的行为 与未来的行为相关,那么,除了态度、社会规范、知 觉行为控制,也应把过去的行为包括在模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