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泊桑与欧亨利创作比较

合集下载

冷静其笔与笑中含泪_莫泊桑与欧_亨利文风比评

冷静其笔与笑中含泪_莫泊桑与欧_亨利文风比评

在囊括生活的广度、挖掘思想的深度、概括典型的高度 上都有极高的水准。 因自小受教于福楼拜,“客观而无 动于衷”的理念,是他毕生所追随的。 他的小说,无论涉 及普法战争、农场工人、诺曼底农民还是巴黎小公务员, 都保持着冷静客观的现实态度洞悉他们的生死悲欢。 《菲菲小姐》里,德国侵略者对法国艺术品肆意疯狂的 毁坏,对法国妓女从人格到肉体的侮辱摧残,以至愤怒 的拉歇尔突然刺死“菲菲小姐”的瞬间定音,作者都真实 而不动声色地直接呈现在读者面前,自己的爱憎隐于作 品视线之外。 他的白描手法、精炼语言、明确表述、几乎 不含比喻的句型, 让我们看到他坚持的不见作家意图、 只见词语本身之美的匠心。 而从不具象描绘人物的心 理,却让它在人物的言行中自然显露,也是莫泊桑对传 统现实主义的发展,这使短篇小说更简洁流畅,合乎现 代读者的阅读需求。 在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外,莫泊桑又 是“梅塘集团”的中心成员之一,对左拉的自然主义也 有清醒认识,短篇《一个儿子》中的生理学描写就是范 例。 自然主义扭曲了现实主义,又不失为一种观照现代 人心灵的方法。
三 谈 到 短 篇 小 说 的 结 构 艺 术 ,我 们 自 然 想 到 “欧·亨 利 结尾”,即意出尘外却又理在其中。 这包括两方面,一是结 构的明暗重叠,明线掩暗线,在故事进展中始终隐瞒一些 环节,保留最重要的秘密,也即对“情节空白”的运用。 二 是反笔, 就是在小说的铺垫中巧设机关, 给读者造成错 觉,却又“草灰蛇线,伏脉千里”,在结尾处真相大白。 这样 独特新奇的构思,巧妙安设的情节,缜密精深的笔法,一 唱三叹的结局,正是欧·亨利独有的。 《麦琪的礼物》可算 是代表,德拉卖掉了美丽的长发为杰姆买表链,可杰姆送 给德拉的整套发梳,却正是用自己的金表换来的! 《警察 与赞美诗》中的流浪汉苏比几经努力,试图入狱过冬都奇 迹般地无法实现, 当他听到赞美诗时心底的美好情感被 唤起,却又莫名地被警察带走,送去了他原本朝思暮想的 地方! “蓄势艺术”的娴熟运用,使结尾新高潮的拔起,形 成了艺术的持久冲击。 英国美学家克莱夫·贝尔称其为 “有意味的形式”,一句“布莱克威尔岛,三个月”倾泻出19 世纪纽约社会底层的全影,作者的态度也明见其中:现实 冷酷,是美国社会把苏比推向绝望的深渊,毁了一个有理 想的正直青年。 类似情境,在《爱的付出》、《华而不实》等 许多作品中都有完美体现。 文末的恍悟,总将全篇思想一 举升华,启人深思。 莫泊桑的设置情节也跌宕起伏。 名篇《项链》,仿佛是 欧·亨利结尾的再现,文章首尾不凡,结构上点线串联、虚 实错杂、明暗相间,在周密的心理活动和细节描写中,层 层递进。 平凡人家的女主人公玛蒂尔德从偶遇机缘实现 上流梦,到失去项链顷刻间跌落现实,本已是双重转折, 却不料,她不幸丢失、并耗尽自己十年光阴和全部幻想的 项链是假的,这对她那小资产阶级虚荣心是多大的讽刺! 末句既道出19世纪中叶法国社会的所谓时尚, 将境界托 起,又使作者的褒贬爱憎沉淀其中。 《一个修软座椅的女 人 》、《珠 宝 》等 也 在 情 节 上 呈 现 了 这 种 戏 剧 般 的 “陡 转 ”、 “惊变”,结局发生意想不到的逆转。 而在故事进程中,作 者也已巧设机关,便使结局合乎情理、余蕴无限了。 虽然都追求情节精巧,但他们着眼点不同。 欧·亨利 追求新奇的巧、“不奇之奇”, 即化生活之常为艺术之奇, 从都市、城镇、民家的平凡生活中,提炼出妙趣横生却又 真实可信的情节。而莫泊桑追求自然流畅的巧。他在选材 上并不以离奇情节取胜, 而善于运用对他题材有益的具 有特征性的细节、不露痕迹的转换手法,巧妙布局,以突 出表现那些被观察者忽略、却对作品意义重大的情节。

莫泊桑、契诃夫、欧亨利小说艺术特征共性琐议

莫泊桑、契诃夫、欧亨利小说艺术特征共性琐议

莫泊桑、契诃夫、欧亨利小说艺术特征共性琐议摘要:世界短篇小说三大巨匠莫泊桑、契诃夫、欧亨利作为批判现实主义大师,他们身上有太多的相似之处:作品中对现实的高度概括,精巧的构思,真实的细节描写,都向读者展示了他们生活的那个时代的风貌,而且在艺术上也体现了他们共同的美学追求。

关键词:莫泊桑;契诃夫;欧亨利;小说;艺术特征;共性提到短篇小说,人们自然会想到l9世纪批判家,莫泊桑、契河夫、欧亨利都不遗余力的真实地现实主义文坛中的三位巨匠:莫泊桑、契诃夫、欧纪录生活,分析社会,选择典型事件,透过集中的亨利,这三位大师用自己犀利的眼光观察l9世纪情节展示广阔的社会生活。

的西方社会;用心聆听来自底层百姓的呼喊;用在取材方面,这三位文学大师就表现出共同辛辣的语言无情地抨击社会中的丑恶现象;以尖的趋向:他们善于从平凡、琐细的日常生活中选锐但又不乏同情、冷静但又不乏诗意的方式叙写择具有典型意义的人物和事件进行描写,把生活人物的灵魂——写他们的悲哀和卑微,写他们的的矿石熔铸成宝贵的金子。

他们笔下的人物大多愚马矣和粗俗,勾勒了一幅幅l9世纪的芸芸众生是一些普普通通的小人物,通过描写这些小人物像。

他们的作品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值得深思的东在底层社会的苦苦挣扎,来揭露社会的罪恶本质。

西。

思考之余,我们不难发现作为批判现实主义这就是在“小人物”和平常事中寄寓着重大的社作家三位大师身上有太多的共性。

会主题,从小处落笔,从大处着眼。

契诃夫把自己的目光锁定在被沙俄专制制度扭曲的小人物身一关注下层,以小见大、上,他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小人物的奴性,及专制恩格斯在《致哈克奈斯》中所说的:“现实主官僚集团中上层官僚的凶恶嘴脸,称得上是一幅义的意思是,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沙俄时代的“群丑图”。

《套中人》中的别里科夫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作为批判现实主义作“在晴天穿上雨鞋,带上雨伞,而且一定穿着暖和收稿日期:2008—03—08作者简介:陈艳艳(1978一),女,贵阳六中教师。

是大世界中的小人物还是小世界中的大人物——以欧·亨利和莫泊桑

是大世界中的小人物还是小世界中的大人物——以欧·亨利和莫泊桑

290文_学术探讨摘要:作为十九世纪的世界短篇小说巨匠,欧·亨利和莫泊桑鼎立于世界短篇小说之峰,均留下诸多不朽的文学作品以供后世鉴赏。

他们虽然生活在不同的国家,处在不同的时代,采用不同的题材,有不同的写作特色,但在创作手法上却有惊人相似之处。

通过描写小人物的故事,反应现实社会,浅入深出,这种写作手法对后来小说的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值得后人揣摩学习。

关键词:欧·亨利;莫泊桑;《警察与赞美诗》;《羊脂球》;比较文学Whether is a Nobody in the Macrocosm, or the Big Shot in the Microcosm—Contractively analyzing the two novelettes respectively by O ·Henry and Guy de MaupassantYIN Xi(Teaching and Research Center of Foreign language, Jilin University, Changchun Jilin 130012, China )[Abstract] As masters of short stories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 O ·Henry and Guy de Maupassant stand erect on the peak of the world’s short stories, they have left many monumental works o f l i t e r a t u r e f o r f u t u r e a p p r e c i a t i o n . A l t h o u g h t h e y l i v e i n d i f f e r e n t c o u n t r i e s , i n d i f f e r e n t t i m e s , u s i n g d i f f e r e n t subjects, having different writing characteristics, but t h e r e a r e s t r i k i n g s i m i l a r i t i e s f r o m t h e a s p e c t s o f w r i t i n g technique. Through the description of the characters i n t h e s t o r y , r e s p o n s e t o t h e r e a l i t y o f s o c i e t y , e x p l a i n t h e p r o f o u n d i n s i m p l e t e r m s , t h i s k i n d o f w r i t i n g s t y l e h a s a f a r -r e a c h i n g i n f l u e n c e o n l a t e r g e n e r a t i o n s , i t i s worthy of future generations to learning.[Key words] O · Henry, Guy de Maupassant, Police and Hymn, Boule de Suif, comparative literature study一、作家生活时代背景和创作背景十九世纪以来,机械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进程带给美国的并不完全是希望中的富裕和进步,在表面的勃勃生机之下,还有贫富分化和拜金主义等诸多暗流涌动。

欧亨利契诃夫莫泊桑短篇小说的比较研1

欧亨利契诃夫莫泊桑短篇小说的比较研1

欧亨利契诃夫莫泊桑短篇小说的比较研究法国的莫泊桑、俄国的契诃夫和美国的欧•亨利都是于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活跃于文坛并以其各自创作的短篇小说闻名世界的文学大师,被誉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

他们的短篇小说有许多相似之处,然而,不同的国度、不同的社会历史发展阶段、以及不同的文学背景与精神个性又使这三位作家的作品各呈异彩,可谓同中有异,下面将着重于他们的“异”来对其短篇小说结尾进行比较分析一,三位大师短篇小说结尾特色分析;(一)欧亨利短篇小说结尾特色分析欧·亨利是美国著名的现实主义短篇小说家之一,他的小说从各个角度揭露了资本主义的黑暗,描写了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和苦痛,颂扬了他们的真诚爱情和友谊、自我牺牲的高尚行为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他小说的结尾采取喜剧的形式,表达深刻的社会内涵、残酷的社会现实和人性的升华,并进一步指出这种现实的不可逃避性。

本文探讨了欧·亨利小说中的“欧·亨利式结尾”发人深省的艺术效果在他文章中的体现和作用。

欧·亨利式结尾就是在文章情节结尾时突然让人物的心理情境发生出人意料的变化,或使主人公命运陡然逆转,出现意想不到的结果,但又在情理之中,符合生活实际,从而造成独特的艺术魅力。

欧·亨利一生共创作了三百篇短篇小说和一部长篇小说,著名的短篇小说有《麦琪的礼物》、《警察与赞美诗》和《最后的藤叶》等。

就以他的小说《警察与赞美诗》为例来说说这种艺术。

综观全文苏比曾几次惹事生非,想进监狱得以安身,可他总是“背运”。

当苏比受到赞美诗的感化,欲改邪归正时,警察却以“莫须有”的罪名将他投入了监狱。

在所有人都认为苏比将要平安度过一生之时警察出现了并将他带上了法庭。

这是典型的“欧·亨利式结尾”就犹如看见黎明的人又跌黑暗一般,让读者的心一揪,回味无穷,发人深省,久久难以忘怀。

而欧·亨利就很好地运用了这种方法,并借此深刻地反映社会善恶不分的现实。

俄法美短篇小说大师:契诃夫、莫泊桑、欧亨利

俄法美短篇小说大师:契诃夫、莫泊桑、欧亨利

俄法美短篇小说大师:契诃夫、莫泊桑、欧亨利契诃夫、莫泊桑、欧亨利是三位短篇小说的大师,他们的作品以精炼的文字、深刻的思想和独特的风格著称于世。

本文将结合具体文本和作品,比较这三位作家。

一、文学背景和影响契诃夫、莫泊桑、欧亨利都生活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文学环境中,受到了自然主义和象征主义两大文学流派的影响。

契诃夫受到普希金和加尔尼斯的影响,莫泊桑崇尚波德莱尔的“艺术至上”主义,欧亨利则从马克吐温和爱伦·坡那里汲取灵感。

契诃夫是俄国文学史上最重要的现实主义作家之一,他主张以创作反映社会生活为己任,关注社会弱势群体的生存处境。

莫泊桑则是法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他的文学观主张以细节勾勒形象,强调细节与整体的协调性。

欧亨利则是美国文学史上的代表人物,他的创作技巧擅长于意外结局和奇思妙想,给读者带来深刻的反思。

二、文本分析在作品内容方面,三位作家都善于用小小的故事折射人类的本质和价值观。

契诃夫的《茶馆》通过一个茶馆的故事,展现了普通民众生存的悲惨现状和社会的黑暗面。

莫泊桑的《项链》讲述一个女孩因为在追求虚荣的过程中失去了一切,揭露了社会浮华与真实的差距。

欧亨利的《赝品》则通过一件画作的故事,探讨了人类对美的执念和欲望的驱动力。

在叙事方式方面,三位作家都非常擅长于运用情感营造和意境渲染。

契诃夫的创作风格朴实无华,语言简洁清晰,情感真挚自然;莫泊桑则富有诗意,运用视觉和听觉等多种感官手段营造氛围,给人以强烈的感受;欧亨利则以幽默和讽刺的手法,娓娓道来,令人十分欣喜。

三、总结可以看出,契诃夫、莫泊桑、欧亨利三位作家尽管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文学传统,但是他们都是短篇小说创作上的大师,他们的作品注重社会现实、关注人性深处,并且在文学表现上有各自的特色和独具匠心。

他们的作品不仅对当时的文学家产生巨大影响,同时也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分别是谁?

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分别是谁?

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分别是谁?
法国莫泊桑、
俄国契科夫、
美国欧·亨利
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分别是契诃夫、莫泊桑、欧·亨利。

契诃夫,十九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戏剧家和短篇小说艺术大师。

他的早期合作讽刺和揭露了俄国社会官场人物媚上欺下的丑恶面目,写得谐趣横生,发人深思。

八十年代中期,他创作了既幽默又富于悲剧的短篇小说,反映了社会底层人民的被侮辱被损害的不幸生活,具有深刻的思想意义。

代表作有短篇小说《变色龙》、《苦恼》、《万卡》、《第六病室》、《套中人》等。

莫泊桑,十九世纪法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

1880年发表第一个短篇小说《羊脂球》,此后陆续写了一大批思想性和艺术性完美结合的短篇小说,博得世界短篇小说巨匠的赞誉。

他的创作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十九世纪后半期的法国社会现实,无情地揭露了资产阶级道德风尚的丑恶,对下层社会的“小人物”寄予同情。

小说构思新颖,描写生动,人物语言个性化,布局谋篇别具匠心。

代表作有短篇小说《羊脂球》、《项链》等,长篇小说《一生》、《俊友》(又译做《漂亮的朋友》等。

欧.亨利,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美国现实主义著名作家。

曾被诬告罪入狱三年。

后迁居纽约,专事写作,他几乎每周写一篇短篇小说,供报刊发表。

他一生创作了近三百篇短篇小说和一部长篇小说,对腐朽的资本主义制度、反人道的法律、虚伪的道德给予揭露和讽刺。

代表作有长篇小说《白菜与皇帝》,短篇小说《麦琪的礼物》、《警察与赞美诗》等。

莫泊桑欧·亨利——写作手法对比

莫泊桑欧·亨利——写作手法对比

出人意料的结局 (大多温馨,少数讽刺)
莫泊桑和欧· 亨利不愧为著名小说家,虽然写
作手法不同,但都反映了现实社会问题,或 许有些别的作家不敢写的东西他们都写出来 了(此为我组个人观点),这里也就不多做描述了。 不论是出人意料的结局、跌宕起伏的剧情, 亦或是令人叹为观止的文笔及思绪,他们的 作品都能让我们学到很多。
问题
你认为莫泊桑和欧·亨利在写作手法上还有哪
方面不同?(除去之前我组所讲)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想法,
而他俩在写作手法上可能确实还存在许多我 们从未注意过的不同……
片段他在她遗留下来的那堆假货里找了许久因为直到最后的那些日子里她还始终固执地买进过许多几乎每天晚上她必定带回来一件新的东西现在他决定卖掉她仿佛最心爱的那只大项圈了他以为它很可以值得六个或者八个法郎那固然是假东西不过也的确是下过一番很细致的功夫的
莫泊桑&欧·亨利 ——写作手法对比
唐毓芸小组
选题理由
莫泊桑和欧·亨利各自身为世界三大短
欧· 亨利——
1)一家豪华的大酒店,苏贝打算吃霸王餐以此被 抓进大牢去,可门口的侍者从一开始时就知道了, 便把他赶了出去。 2)苏贝砸玻璃,向警察坦白,警察却不相信他。 3)苏贝在不怎么堂皇的饭馆,苏贝吃了霸王餐, 却被饭馆里的人丢了出去,什么事也没有。 4)苏贝打算调戏一位美丽的少妇,但热情的少妇 却想和他做朋友也没事。 5)苏贝偷别人的伞,却被别人认为是他自己丢的。 6)苏贝想做好人了,却被警察认为是坏人关了进 去。 选自《警察和赞美诗》
莫泊桑片段分析
在她们看来,好像在这个无耻的女人面前,她们必 须把自己为人妻的尊严拧成一股劲,因为合法的爱 情总是看不起不合法的自由爱情的。 选自——《羊脂球》 可怜的羊脂球一开始为了逃亡而准备的食物,却被 车上一同逃亡的人给分吃掉了,之后又因为个人的 利益而把那位爱国的羊脂球出卖给了他们的敌人。 在车上,一开始,她们和一般人一样,非常看不起 妓女,认为同妓女说话有失身份。但是随着非常戏 剧性的情节发展,她们的关系渐渐变了……

探究莫泊桑与欧亨利艺术风格异同

探究莫泊桑与欧亨利艺术风格异同

文学评论·外国文学探究莫泊桑与欧亨利艺术风格异同王艺璇 河南省温县第一高级中学摘 要:莫泊桑与欧•亨利是世界著名短篇小说家,他们的艺术风格有相似之处,却也存在着不同。

本文结合作品,试着从选取素材、真实细节、情感态度、情节发展这几个角度分析这两位短篇小说大师在艺术风格上的共同之处和独特魅力。

关键词:艺术风格;莫泊桑;欧•亨利[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8)-06-139-01引言:短篇小说是世界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文学的多样性和艺术性贡献了极大的力量。

法国作家莫泊桑和美国作家欧•亨利都是19世纪时期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说家,也是短篇小说作家的杰出代表,为短篇小说的表现领域和艺术价值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他们以各自的写作技巧、艺术技巧和风格,描绘了社会中下层平民的生活面貌,为人们展示了资本主义时期的罪恶。

他们的作品中有着诸多的相似性:用心聆听底层民众的呼声;用讽刺的语言为我们揭露了底层民众的生活和社会的丑恶;用尖锐又富有同情的方式叙述了一个个值得人深思的故事,刻画了一个个丰满立体的角色人物,揭露了19世纪的人性百态和社会现象,留下了不少值得我们思考和探讨的东西。

但由于所处地域和社会的不同,以及个人经历的差异性,他们的艺术风格也存在着一些差异。

一、两者艺术风格的相同点(一)选取平常而典型的素材在选材上。

莫泊桑和欧•亨利都善于选取日常生活中的小事,笔下多是一些普普通通的平凡人。

通过描写这些形形色色的小人物,来揭露社会中所存在的弊病。

莫泊桑的小说在选材方面,多选取日常生活中普通平凡的事件。

其小说的主人公多是小职员或其他一些中下层平民,展现了小市民的生活习俗和社会状态。

如《项链》中的主人公玛尔蒂德就是一个平凡小科员的妻子,她每天在晚饭时,对着肉汤总不住梦想富裕的生活。

与莫泊桑相同的是,欧•亨利的小说也多着眼于下层民众,以小见大。

使人从一些平常小事中体会到一些人生的道理。

法国的莫泊桑

法国的莫泊桑

法国的莫泊桑、俄国的契诃夫和美国的欧•亨利都是于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活跃于文坛并以其各自创作的短篇小说闻名世界的文学大师,被誉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

他们的短篇小说有许多相似之处,然而,不同的国度、不同的社会历史发展阶段、以及不同的文学背景与精神个性又使这三位作家的作品各呈异彩,可谓同中有异。

下面将着重于他们的“异”来对其短篇小说进行比较分析。

一、同守现实主义创作原则,不同的具体实践与超越三位大师几乎都是踏着冷静而客观的现实主义的大道创作的,因而其短篇小说也呈现出很强的写实性。

他们在各自的作品中用或冷峻,或嘲讽,或揭露的态度很好得折射、反映了各自国家在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的历史阶段中的社会风貌和各国人们不同的生存、生活状态。

然而仔细品读其三位作家的短篇小说,还是不难发现他们在现实主义的道路上均是沿着各自的步伐和方向前进的。

莫泊桑是在他的恩师、现实主义大家福楼拜的直接哺育下成长起来的。

福楼拜的“客观而无动于衷”的创作理论,无疑对莫泊桑产生了深刻影响。

莫泊桑舍弃了直接描写心理的手法,使得短篇小说更简洁流畅,紧凑好看,可谓是对传统现实主义手法的一种超越。

另外,由于莫泊桑的创作时代是法国现实主义文学锐气大减,自然主义大行其道的时期,加上他与左拉等自然主义作家家密切的交往,他在潜移默化中无可避免地受到了自然主义这种文学背景的影响。

自然主义的精髓是“自然环境”决定论和人的遗传学、生理学观点。

另外他执于写实,偏重执于繁琐细节的真实,常常使人看到他短篇小说中“文献小说”和“实证”的影子。

契诃夫同样注重作品的客观真实性,极力反对脱离作品的形象直接向读者说教。

但他丝毫不反对作品应具有倾向性。

他认为,倾向性是作者的主观思想在作品中自然而然的流露,这种流露越隐蔽越好。

因为他“充分依赖读者,认定小说里所欠缺的主观成分读者自己会加进去”。

他的名作《套中人》自始至终是用一种平静的、带着调侃的语调叙述的,没有作者主观的议论和说教。

欧享利短篇小说读后感

欧享利短篇小说读后感

欧享利短篇小说读后感欧享利短篇小说读后感1欧亨利是可以和莫泊桑,契科夫媲美的优秀短篇小书家,他与莫泊桑的简洁语言风格相同,与莫泊桑一样描写的对象都是各行各业的穷苦人,但他描写的人物,大都有着丰富的情感和积极的态度,他的小说给读者讲述了一个个生动,深刻的故事,让读者在享受小说带来的愉悦之情的同时,引发对世事的认识。

《麦琪的礼物》中贫穷的夫妇,他们为对方着想,为对方牺牲。

两人极不明智的卖掉了自己最真挚的东西,两个人“笨”而真挚。

于他们相比那些抱有可恨的虚荣心,送出的包装华丽精美礼物的人。

他们得意于自己的“聪明”,享受着别人惊叹的语气和羡慕的目光。

聪明或笨,是这篇小说留给读者对自己的思考题。

欧亨利的小说讲述了一个个小人物的故事,给读者展现了《最后的一片叶子》中老艺术家为挽救年轻女子性命,而付出生命的伟大人格;《菜单上的春天》中打字员莎拉和农夫沃特的真挚、浪漫美好的爱情;《警察与赞美诗》中令人忍俊不禁的流浪汉的遭遇,所展现的贫苦人的窘迫和无奈。

欧亨利的小说在展现社会现实,剖析人性,启迪读者时,与契科夫那深刻、直接、沉痛的揭示人性中贪婪、势利、残酷等黑暗面不同。

欧亨利则是多写人性中积极的一面,通过富有丰富情感的人物使读者沉醉其中深受启迪。

契科夫的小说像一把利剑直击人的心脏,让人无法躲藏,揭示是彻底、深刻且“痛”的。

而欧亨利的小说像是一杯美酒,芳香四溢,人往往会慢慢品味,逐渐沉醉其中。

待到酒后吐真言,暴露本性时,这过程是不痛的,反而会给人带来欣快之感。

幽默的语言,敏锐的细节观察是契科夫和欧亨利小说的相似之处。

而意料之外的结局,或给人振聋发聩之感,或让人伏案深思,则是欧亨利小说的独特之处。

《提线木偶》中两个恶人幽默的对话,揭示了人性的贪婪残暴。

《汽车等待的时候》和《华而不实》中两个相似的意料之外的结局,贫穷的男人和女人,失去了爱情。

不是因为贫穷,而是那可悲的虚荣心催生的一个个谎言。

其实即使贫穷,只要多一点点真诚便可以抓住爱情的尾巴。

莫泊桑、契科夫和欧·亨利短篇小说的创作手法比较

莫泊桑、契科夫和欧·亨利短篇小说的创作手法比较

莫泊桑、契科夫和欧·亨利短篇小说的创作手法比较作者:刘雯雯来源:《青年文学家》2013年第03期摘要:莫泊桑、契科夫和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

他们的作品,同是以小视角切入,以小人物为主,展示了19到20世纪的人间万象。

而同是写“小人物”,莫泊桑多是同情、赞美,注重人物性格塑造上的美的构建;契科夫常常是“怒其不争”,在批判的同时留下对破旧立新的渴盼;欧·亨利则以幽默笔调,描写小人物可笑可叹的命运同时,也揭示了人的生存困境。

同是“以小见大”,莫泊桑追求情节的跌宕起伏,讲究结构艺术;契诃夫常以平淡求深刻,节奏舒缓;欧·亨利则以出人意料的结尾,读者深感震惊,慨叹小人物的命运。

本文以莫泊桑的《项链》、契科夫的《第六病室》和欧·亨利的《警察和赞美诗》为例,分别从作家生活的时代、题材选取、情节设置和语言特点四个方面,对比分析三人的创作手法,从而清晰具体的认识三人短篇作品的独特艺术魅力和彰显的人性光辉。

关键词:短篇小说;莫泊桑;契科夫;欧·亨利;创作手法;对比[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3)-3-0-02莫泊桑、契科夫和欧·亨利都是世界短篇小说巨匠。

他们矗立于世界文坛短篇小说的巅峰,主要是因为他们一生留下诸多不朽的短篇小说名篇,而且,都以小视角切入主题的,达到了较高的审美高度。

论及三人的创作手法时,往往会看到如由小见大、结局出人意料等等的说法,然而,不同的国度、不同社会历史发展阶段、不同的文学背景以及不同的创作个性,又使这三位家呈现出不同的创作风格。

莫泊桑的《项链》、契科夫的《第六病室》和欧·亨利的《警察和赞美诗》是流传至今的脍炙人口的名篇。

三位作家虽不同民族,却以近似的社会体验,揭示了人的本质、人与社会的关系。

然而,由于有着各自不同的社会、文化和生活背景,加上不同的经历和素养,他们在思想深度和广度、塑造人物的方法艺术表现手法和风格,以及审美特征上,都表现出了一定的异同。

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

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

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人们把法国的莫泊桑、俄国的契诃夫与美国的欧?享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主”。

他们都是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灾学的著名短篇小说家。

他们的创作速度之快、数量之多,居世界之首。

莫泊桑共写了340余篇短篇小说;契诃夫一生共写了400多篇短篇小说;欧?亨利一生创作了近300篇短篇小说。

而且,他们在短篇小说创作上的艺术造诣精湛,都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莫泊桑,全名居伊.德.莫泊桑(Maupassant 1850--1893) :19世纪后半期法国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曾拜法国著名作家福楼拜为师。

一生创作了6部长篇小说和350多篇中短篇小说。

他擅长从平凡琐屑的事物中截取富有典型意义的片断,以小见大地概括出生活的真实。

他的短篇小说构思别具匠心,情节变化多端,描写生动细致,刻画人情世态惟妙惟肖,令人读后回味无穷。

莫泊桑的作品对后世产生了极大影响。

除了《羊脂球》(1880),这一短篇文库中的珍品之外,莫泊桑还创作了包括《一家人》(1881)、《我的叔叔于勒》(1883)、《米隆老爹》(1883)、《两个朋友》(1883)、《项链》(1884)及《西蒙的爸爸》、《珠宝》、《小步舞》、《珍珠小姐》等在内的一大批脍炙人口、思想性和艺术性完美结合的短篇佳作。

莫泊桑的长篇小说也达到比较高的成就。

他共创作了6部长篇:《一生》(1883)、《俊友》(又译《漂亮朋友》,1885)、《温泉》(1886)、《皮埃尔和若望》(1887)、《像死一般坚强》(1889)和《我们的心》(1890),其中前两部已列入世界长篇小说名著之林。

莫泊桑1850年8月5日生于法国西北部诺曼底省的一个没落贵族家庭。

母亲出身并非名门望族,但是资产阶级家庭,聪慧绝伦、温文尔雅,通晓四、五种外语,酷爱文学艺术,与福楼拜是莫逆之交。

莫泊桑出生不久,父母因感情不和而分居,莫泊桑跟随母亲,在母亲身边度过了幸福的童年。

10岁时,莫泊桑就开始听母亲为他朗读莎翁的作品。

同质异趣 色彩纷呈--莫泊桑与欧·亨利短篇小说布局艺术比较

同质异趣  色彩纷呈--莫泊桑与欧·亨利短篇小说布局艺术比较
“ 世界 三大短篇 小说之王 ” 的美誉 。
能 够深 入 生活去观察 、掌握 、分析偶 然事件 ,从 中
“ ” 伪 。
在 这 三位著名 的小说家 的艺 术性 方面 ,由于 地 发现它 与 生活发展 的必然性规 律 ,做 到 “ ”而不 巧 域 和文化 的差异 ,莫 泊桑 和欧 ・ 利可 以划分为 同 亨
因此他在选材上对奇特的事件不感兴趣更不制造离奇的情节以刺激读者的好奇心而是以日常生活的故事或图景为内容善于在那些粗糙混杂零散琐碎的日常生活现象中进行选择采用其中最具特征的细节及巧妙的转换手法以突出表现那些被迟钝的观察者所忽视的然而对作品却有重要意义和整体价值的一切
维普资讯
和俄 国的契诃 夫 ( 8 0 1 0 )三人 的佳作 不断 16  ̄ 9 4 面世 ,这一 局面才得 以根 本改观 。他 们 的短篇小 说
纵观 莫 泊桑和 欧 ・ 亨利 的小说 创作 , 我们 可 以 精 致凝 练 、妙趣横 生 ,令 人爱不 释手 ,将 短篇小 说 发现他 们 的作 品都具 有情 节 生动巧 妙 的特 点 。 两 的艺术提 高到前 所未有 的境地 ,他 们三人 也获得 了 位 作 家在 情 节 的设置 中 都注意 “ 究 偶然 ” 研 ,他们
漠视 的位置 。尽 管如此 ,从整体性 而言 ,尚不足 以 式在有 着相 似或相通 之处 的 同时 ,也 还有着 不少相 与长 篇小说 、 戏剧 、 史诗 等文 体 的创 作实 绩相抗衡 。 异 之点 ,可谓 是 同质 异趣 ,各 显纷 繁 。 直 到 1 世 纪 最 后 3 年 ,随 着 法 国 的莫 泊 桑 9 0 ( 8 0 8 3 、 国的 欧 亨 利 ( 8 2~1 0 ) 1 5 ~1 9 ) 美 16 9 4、
与相异 。

人本体的生存困境——对莫泊桑和欧·亨利两部短篇小说的悲剧性比较

人本体的生存困境——对莫泊桑和欧·亨利两部短篇小说的悲剧性比较
口贴的那张告示。在本村所辖的境内,求乞是 禁止。告诉你,我是这里的村长,你如果不快滚 开,我就派人把你抓起来!” 至此,雅克・朗台 尔陷入了一种终极的生活困境,原始的对生命本原 的追求遭遇了最为低俗,最为恶劣的残杀!
!%*+,
!"#
!"#$
% & ’(()
外国文学
$HO9=HB \:;?H MA?4:KD=6K N:F:L=O8 +P)+U
!"#$
% & ’(()
!!"
名作 欣赏
外国文学
外国文学
剧。以下是本文对两文在这一命题上的探索。
与雅克・朗台尔不同,苏比是一个生活在城市 里的流浪汉,但穷困失业、无家可归让他同样陷入 了生活困境:冬天的夜晚,苏比是在广场喷泉附近 的长凳上度过的,为了御寒,他只能把 “ 三份星期 天的厚报纸塞在上衣里,盖在脚踝和膝头上”,但 这样做显然是不够的。为了抵御寒冬, “ 苏比没打 算去地中海游弋,也不想去晒南方令人昏昏欲睡的 太阳,更没考虑到维苏威湾去漂流”,他衷心企求 的竟然是到监狱里度过三个月的寒冬!这显然是一 个处于生命终极困境的流浪汉无奈的选择,全然暴 露了他对生命本原最低级的捍护。 “ 人的最原始的感情就是自我生存的感情,最 原始的关怀就是对自我保存的关怀。”毋庸置疑, 雅克・朗台尔和苏比,这两个孤独的流浪汉,他们 被迫面临的不仅仅是无处藏身、没有信任的孤居独 处的孤独,更是对饥饿、寒冷、疾病、死亡的无可 逃避的孤独,而这正是人的生命本原的困境! — 逼良为 “ 娼” ’4 生活价值的困境—— 5 / 6 雅克・朗台尔:常态生活价值到异化生活 价值。 “ 一切可称为悲剧性的事物均在价值和价值关 系的领域中活动。”陷入生命本原困境的雅克・朗 台尔随之又陷入了另一种困境—— — 生活价值的困 境,当然,这种困境来源于对生命无法自我保存的 悲伤、怀疑与复仇。小说一开篇,我们所看到的是 一个虽然穷困却依然坚强的年轻小伙,但随着自己 一步步地陷入无以自拔的危机,雅克・朗台尔的内 心逐渐变得脆弱: “ 当天渐渐黑下来,雅克・朗台 尔筋疲力尽,腿疼得跟断了一样,肚子空空,心里 非常悲伤……”当天完全黑了,雨又越下越大, “ 他朝四面看了一看,眼光里充满了忧郁”,悲伤 和忧郁在年轻的木匠心里又慢慢地酿成了愤怒: “ 他有两条不怕干活很有一把力气的胳膊,却闲着 没事干,这多么叫人痛心;又想起留在老家的双亲 也是一个铜子儿都没有,这一切使他心里渐渐地充 满了愤怒,这股怒气每天、每点钟、每分钟都在积 聚……” “ 命运是这样的不公正,他感到非常愤慨 ……”他不止一次地把大自然,那个瞎眼的母亲的 不公道、凶狠、阴险,都怪罪到人的头上。于是, 愤怒又变成了咒骂: “ 混账”、 “ 这一群猪猡”、 “ 为什么他们听凭我活活饿死呢……”当最后连希 望自己被错当坏人关押起来而乞求赐口饭吃的愿望 也得不到满足时,年轻善良的木匠内心无可遏制地 迸发了复仇的怒火: “ 要是你们听任我去挨饿,那 你们就是逼得我去干坏事。活该你们倒霉,你们这 些阔佬。”木匠真的干了坏事:他窜入一户农家,

欧亨利与莫泊桑、契诃夫的对比

欧亨利与莫泊桑、契诃夫的对比

欧·亨利在其短暂的一生中运用他独特的创作手法为读者奉献了无数的力作。

欧·亨利的小说有着自己鲜明的个性和特点,能够为读者提供新的审美视野,甚至说具有“化腐朽为神奇”的能力。

而“欧·亨利手法”则是这位艺术大师赖以成功的一大法宝,也是他为我们留下的一笔巨大的财富。

由于“欧·亨利手法”所涉及的内容范围,种类样式都是纷繁复杂的,绝非像本文这样的短短一文就可以讲明白的。

本文中对欧·亨利小说创作手法的探讨是十分浅显的,由于篇幅和时间的关系,很多地方只是蜻蜒点水般地带过,甚至,欧·亨利其他创作手法在本文中并未曾全面涉及到。

虽然“欧·亨利手法”艺术宝库中有值得我们挖掘不尽的法宝,但就本文所论述的就已经包括了结构、语言、人物等主要艺术课题,它们构成了一个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艺术整体,为高扬人性主题而各显神通。

而其中欧·亨利的抒情和议论,是特别值得一提的。

小说诗的气质,始终以抒情为艺术中轴,却常与阐理融合在一起,构成五彩缤纷的抒情色彩。

而且抒情色彩是如此浓重,化都化不开,因为其中已经融进了内涵深邃、外延开阔的哲理议论;或者说,在洞幽探微问,那阐理也已经涂染上沉郁的感情色彩了。

表现人性是非的欧·亨利小说以其强大的情感力量打动着人心,甚至惊动了当年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

总之,“欧·亨利手法”在欧·亨利小说创作的综合运用中,自辟途辙而成为了美国文坛的标志之一,独步一时,在世界文学中别树一帜而昭示着欧·亨利创作风格的超凡卓异。

欧亨利短篇小说集

欧亨利短篇小说集

试题衔接




1.欧· 亨利是笔名,原名为威廉· 西德尼· 波特。美国著名 __________作家,世界三大_________大师之一,与_____、______ 齐名,有“___________”这一称号。曾被评论界誉为 ___________作家和美国_____________之父。欧· 亨利的写作不以 任何作家为楷模,但他受到了______和__________的影响。 批判现实主义 短篇小说 莫泊桑 契诃夫 美国的莫泊桑 曼 哈顿桂冠散文 现代短篇小说 莫泊桑 马克· 吐温 2. 他的作品构思新颖,语言诙谐,结局常常出人意外,被 誉为“____________”代表作有小说集《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等。其中一些名篇如《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使他获 得了世界声誉。 欧· 亨利式结尾 白菜与国王 四百万 命运之路 麦琪的礼 物 警察与赞美诗 带家具出租的房间 最后一片藤叶
一 把 从 原 来 地 方 挪 动 过 的 样 子 ,
他 们 找 到 了 一 盏 还 燃 着 的 灯 笼 ,
他 窨 是 到 什 么 地 方 去 了 。 后 来 ,
出 , 在 那 种 凄 风 苦 雨 的 的 夜 里 ,
湿 透 了 , 冰 凉 冰 凉 的 。 他 们 想 不
他 痉 得 要 命 。 他 的 鞋 子 和 衣 服 都

欧· 亨利(1862年9月11日-1910年6月5日),有时又译奥亨利,原 名威廉· 西德尼· 波特,美国小说家。他少年时曾一心想当画家,婚后 在妻子的鼓励下开始写作。后因在银行供职时的账目问题而入狱,服 刑期间认真写作,并以“欧· 亨利”为笔名发表了大量的短篇小说, 引起读者广泛关注。他是一位高产的作家,一生中留下了一部长篇小 说和近三百篇的短篇小说。他的短篇小说构思精巧,风格独特,以表 现美国中下层人民的生活、语言幽默、结局出人意料(即“欧· 亨利

莫泊桑与欧亨利比较_莫泊桑是谁

莫泊桑与欧亨利比较_莫泊桑是谁

莫泊桑与欧亨利比较_莫泊桑是谁莫泊桑欧亨利都是世界上著名的小说巨匠。

莫泊桑欧亨利所处的领域是相同的,都是文学领域。

他们所从事的工作也相同,都是编写小说。

那莫泊桑与欧亨利有什么不同之处?下面是店铺为你搜集莫泊桑与欧亨利比较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莫泊桑与欧亨利比较莫泊桑欧亨利的不同之处就体现在他们的小说风格上,莫泊桑强调自然创作风格,觉得不能过于苛刻。

同时,莫泊桑在创作小说的时候追求现实感,不会凭借自己的思维想象来进行创作。

他认为现实存在感是创作中必备的一个条件。

在语言文字上,莫泊桑不追求华丽精美的文字,他只是将自己内心的感想直接转换为文字,并运用到小说中。

莫泊桑追求真情实感,他认为流露真情是最重要的。

而且莫泊桑对小说的细节十分在意,他在创作中会追求细节方面的描写,从而引起读者的一种共鸣。

莫泊桑小说的内容也都是客观真实存在的,他不会因为自己的感情而对所描述的事情做太多的修缮。

而欧亨利的小说和莫泊桑的小说有很大的不同。

欧亨利在创作中强调新奇的事物,虽然他所取的题材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个小事件,但在欧亨利的笔下他们会有很大的转变,不但新奇,而且还会有他自己的一些想法。

对于小人物的态度,欧亨利也和莫泊桑有所不同,莫泊桑会实事求是地表达小人物的生活,而欧亨利则会对这些小人物多一些同情。

在文字语言方面,欧亨利追求精致的语言,在他的小说中修辞手法是非常常见的一种风格。

莫泊桑简介莫泊桑出生在法国一个贵族家庭,可此时贵族家庭已经没有了昔日的辉煌。

从莫泊桑父亲这一代,这个贵族家庭就开始没落了。

莫泊桑的母亲出生在一个文人家庭,从小就饱读诗书,对文学有独特的见解。

莫泊桑的父亲是交易所的经纪人。

所以即使家庭没落了,他们的生活还能过得下去。

在莫泊桑出生不久,他的父母就产生了矛盾,于是便开始长期分居,莫泊桑主要跟随着母亲生活,他和母亲住在海边的一所房子里。

莫泊桑的童年生活过得十分好,他不仅可以和出海打渔的渔民聊天,还能看别人打猎,可以说他从小就接触到了各行各业的人,这对他日后的创作有很大的帮助。

冷静其笔与笑中含泪——莫泊桑与欧·亨利文风比评

冷静其笔与笑中含泪——莫泊桑与欧·亨利文风比评

冷静其笔与笑中含泪——莫泊桑与欧亨利文风比评
段颖
【期刊名称】《文教资料》
【年(卷),期】2009(000)018
【摘要】从平行研究角度来看,法国作家莫泊桑与美国作家欧·亨利虽然生活时代与思想经历都不同,文风却有许多相通点,在创作背景、文字内容、结构艺术、叙述方式等方面都存在着可比性,本文结合作品,分别从四个角度,试析这两位短篇小说大师在文体风格上的独特魅力及共通之处.
【总页数】3页(P151-153)
【作者】段颖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江苏,南京,21009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1
【相关文献】
1.欧·亨利研究的一部开拓性著作--评《走进迷宫--欧·亨利的艺术世界》
2.含泪的微笑r——浅析欧·亨利《最后的常春藤叶》的写作风格
3.苦涩的爱情,含泪的微笑——由《麦琪的礼物》和《爱的牺牲》看欧亨利的爱情观
4.意蕴丰厚的人间喜剧笑中含泪的人生历程——评新编淮海戏《辣妈犟爸》
5.苦涩的爱情,含泪的微笑——由《麦琪的礼物》和《爱的牺牲》看欧亨利的爱情观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莫泊桑与欧·亨利短篇小说创作手法比较
南通大学文学院杜鹃
[摘要]莫泊桑和欧·亨利都是世界短篇小说巨匠, 但两位作家在创作题材、语言、情节等方面存在很多差异。

[关键词]莫泊桑欧·亨利短篇小说创作手法莫泊桑和欧·亨利都是世界短篇小说巨匠。

在论及两人的创作手法时, 往往会看到大同小异的说法, 如由小见大, 结局出人意料等等。

其实, 两位作家的短篇小说创作在艺术手法方面有很多差异。

一较之欧·亨利, 莫泊桑的短篇小说题材更为丰富。

有表现普法战争的《羊脂球》、《菲菲小姐》等, 有表现小资产阶级日常生活的《项链》、《我的叔叔于勒》等, 有描写农村劳动者生活的《一个女雇工的故事》、《穷鬼》等, 还有关于爱情、婚姻生活的《死去的女人》、《月光》等。

可以说, 莫泊桑的短篇小说提供了19 世纪下半期法国社会生活的全景画, 揭露和鞭挞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陋习。

当然, 作者写得最多也是最好的, 是反映小职员、小市民精神面貌的作品, 他们的平庸、自私、狭隘、势利, 被莫泊桑揭示得淋漓尽致, 因为这是作家自己体验最深切的生活。

深受叔本华悲观主义哲学思想影响的莫泊桑, 认为人生是空虚的、无意义的, 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如爱情和友谊, 只提供幻觉般的安慰。

而欧·亨利的优秀作品基本上都是小人物题材的, 名篇《最后一片藤叶》、《麦琪的礼物》等, 均表现处于社会下层的人们生活的贫困和相互之间的关爱。

欧·亨利一生历经坎坷, 颠沛流离, 他蹲过监狱, 从事过各种职业, 大部分时
间生活在贫民窟、小餐馆和工场中, 对劳动人民的辛酸疾苦有着亲身感受, 因而生活在美国社会最低层的小人物们被他描写得有血有肉, 栩栩如生。

从本质上来说, 欧·亨利是一个乐观的人, 他热爱生活, 喜爱辽阔的草原, 拥有宽广的胸襟, 但生活的不幸, 又使他常常处于尖锐的矛盾之中, 表现在创作中, 他既是一个严肃冷静的社会批评家, 又是一个乐天知命的幽默家。

二莫泊桑的小说语言冷静、客观, 不带有作家自己的主观感情色彩。

读《项链》, 作者对玛蒂尔德是褒是贬, 是肯定还是否定, 难以确定, 因而读者及评论家对之莫衷一是。

《两个朋友》的叙事话语更是冷静到了极至。

作为福楼拜的学生, 前者“客观而无动于衷”的创作原则不可能对莫泊桑没有影响, 而他又是“梅塘集团的成员, 处于自然主义文学思潮盛行的时期, 因而是竭力从作品中隐退出去的, 尽管他曾一度标榜过自己既不属于现实主义, 也不属于自然主义。

他认为作家应该不着痕迹, 使人看不出作品的构思, 发现不了他的意图。

莫泊桑的语言是白描式的, 简洁、明确、朴素, 甚至连一个比喻都很难找到, 他的语言的美感完全来自于词语本身。

而欧·亨利的小说始终渗透着作者的主观情感,在德拉为了给丈夫购买一条白金表链作为圣诞礼物而卖掉了自己的一头秀发, 杰姆出于同样的目的, 卖掉祖传金表给妻子买了一套发梳的叙述中, 读者能够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作者在这一对小夫妻的身上倾注了深深的同情, 作者并不掩饰对自己笔下人物的辛酸的爱。

欧·亨利也主张小说语言要简单、明白、不加
修饰, 但他的笔墨却饱含着感情, 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读者往往读罢良久, 被震动的心弦还不能恢复平静。

欧·亨利的文字生动传神, 经常使用俚语、双关语、讹音、谐音, 在作品的字面含义上常有弦外之音, 耐人寻味。

在《警察与赞美诗》中, 词汇的错误和夸大性的运用不但赋予了人物鲜活的形象, 而且取得了一定的幽默效果。

在貌似轻松活跃的笔触中暗示出人物卑微的身份、无奈的心态, 充分体现了欧·亨利悲喜结合的独特创作风格: 在幽默中见出哀伤, 在讽刺里隐含愤然。

三莫泊桑短篇小说的情节发展较之欧·亨利的多一些起伏。

《项链》中, 从玛蒂尔德在舞会上大出风头, 到发现项链丢失, 举债偿还, 付出十年艰辛, 再到得知项链是假的, 一波三折, 扣人心弦。

《羊脂球》中, 马车出发、受阻、继续行驶, 一干人等在自私自利的心理驱动下, 对羊脂球的态度由冷到热、由热到冷、忽冷忽热、忽热忽冷, 羊脂球的处境、心境随之起伏跌宕。

莫泊桑并非故弄玄虚, 他只是丝丝入扣地写出事态的发展变化, 而结局往往是出人意料的。

玛蒂尔德在终于还清债务, 一身轻松坐在街心公园, 却被告知那串项链是假的, 最多只值500 法郎时, 已经趋于平稳的情节脉络再次突起波澜。

玛蒂尔德将如何面对新的变故?她还能承受得住新的打击吗? 作者给读者留下了充分想象的空间。

而在欧·亨利的小说中, 读者已经从作者充满感情的讲述中预见到了事态的发展趋势, 待到结尾时读者明白那片始终没有飘落的藤叶是老艺术家用生命画就的, 德拉
和丈夫彼此表达爱意的礼物都已失去了作用。

欧·亨利的叙述对象是智者和愚者的二重组合, 反映了作家基于特定生活环境的艺术追求: 寓庄于谐, 庄谐结合。

一方面, 迫于生计, 为了还债, 欧·亨利不得不应杂志商的要求, 迎合一部分头脑简单的读者的消遣心理与通俗口味, 另一方面, 欧·亨利又不能违背自己的创作原则, 忽视头脑敏锐、富有素养、格调高雅的读者的审美趣味。

与此相联系, 欧·亨利的小说中也就有了明线和暗线的结合, 正向意念和反向意念的并存, 必然性与偶然性的交叉, 从而取得了预料之中的意料之外的艺术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