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室顶板加固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第一章工程概况 (1)
1、工程项目基本情况 (1)
2、设计概况 (1)
第二章编制依据 (2)
第三章平面布置 (2)
1、场地布置 (2)
第四章荷载的分析 (4)
1、材料堆场 (4)
2、行车道 (5)
3、刚管堆载验算 (6)
4、木枋、模板堆载验算 (7)
第五章支撑加固体系设计 (7)
1、加固体系的选型 (7)
第六章监督与监测 (8)
第七章安全保证措施 (8)
第八章计算书 (9)
第一章工程概况1、工程项目基本情况
2、设计概况
加固区域使用时间:2017年7月初至主体结构封顶后两个月。
第二章编制依据
第三章平面布置
1、场地布置
(1)由于施工现场场地狭窄,地下室周边无合适的钢筋堆放场地;根据施工进度需要,现考虑地下室顶板区做为临时钢筋加工棚及材料的堆放场地。
(2)根据施工现场、周边道路、塔吊的布置情况综合考虑,将22#楼与21#楼之间附楼地
下室顶板、1#楼与4#楼地下室之间附楼顶板、4#楼与7#楼之间附楼地下室顶板作为材料周转堆场,材料堆场范围(22*46.6m),具体位置详见下图。
(3)本项目考虑有些材料运输车进入地下室顶板,路线图具体位置详见下图。
第四章荷载的分析
1、材料堆场
(1)圆盘一级钢堆载验算
1)每盘的重量计算得:约25KN
2)平放时的底面积(圆盘钢底部垫废模板): 3.14×(圆盘直径1.6/2)×2=2.00m2
3)车库受到的压力: 25/2=12.5 KN/m2 )验算
4)(圆盘一级荷载为12.5KN/m2)<(顶板可承受荷载20KN/m2),符合顶板承载要求。不应超过1盘钢筋,不能叠放。
(2)直条二、三级钢筋堆载验算
1)每捆的重量计算得:约25KN/捆(即:2.5吨/捆);
2)一扎钢筋每米的重量为:25/9=2.78 KN/M ;
3)工字钢架放置如下图示:
4)现假设平均每格堆放6扎钢筋,每一格架子底梁受到重量为:
2.78×6×1.9/0.95=3
3.36KN/ m2 >27 KN/ m2 ,所以必须用Φ48.3×3.0钢管进行回顶加固。2、行车道
(1)车库顶板行车验算
1)因现场施工场地有限,材料运输车辆(木料、钢管、水电材料等运输车辆),随着各楼栋间车库顶板的连接;在后期施工中,材料运输车辆,均须在车库顶板上行走,故考虑车库顶板作为材料运输主要道路。因钢筋运输车辆暂不让行走在车库顶板上。
2)计算
选重量最大的运输钢管的货车进行计算:
货车总重约(车和货)500KN(即:50吨容重);
3)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附录B.0.5条,局部荷载的有效分布宽度按公式B.0.5-1计算有效载荷面积:
A 、 bcy = bty+2S+h = 0.2+0.2×0+0.18(车轮宽bty 选200mm ,板厚180mm ,无垫层S 不计) =0.38m
bcx=btx+2S+h=0.6+0.18=0.78m (车轮宽btx 选600mm ,板厚180mm ,无垫层S 不计) B 、 当bcx≥bcy ,bcy≤0.6L , bcx≤L 时;
b= bcy+0.7L =0.38+0.7×2.4(次梁间距L 为2.4 m ) =2.06m ; C 、 等效均布活荷载2
max
8bL M qe
(车和货按50T 计算)
8*【1/4*(500÷4)×2.4)】/2.06×2.4×2.4=50.56 KN/m2 4)验算
车库顶板行车验算:(500KN 车重荷载50.56 KN/m2)>(顶板可承受荷载20KN/m2),不符合顶板承载要求。根据结果显示,运输车辆在车库顶板上行驶,必须进行加固措施。
3、刚管堆载验算
(1)计算
1) 算钢管理论重量得Ф48×3.5钢管每米自重:0.0384 KN/M
2) 堆载面分布中得出1M 宽1.5M 高空间内可堆放约650根钢管,1M 长1M 宽的地方堆载1M 高钢管434根,其重量为: 0.0384 KN/M )×434根=16.666KN/M2 3) 验算
21÷(0.0384 KN/M )×434根)=1.26 KN/M2
地下室顶板设计荷载为20KN/ m2钢管堆放高度不大于1.26米,符合顶板承载要求.
4、木枋、模板堆载验算
(1)计算
1)查《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附录表A中A.1.1得方木、板自重:(4 KN/m3)2)每平方受力:(4 KN/m3)×(1m)=4 KN/m2
3)木枋可堆载高度:(21 KN/m2)/(4 KN/m2)= 5.25m
(2)验算
1)根据现场材料堆放要求规定方木、板堆放不超过2m ;
2)(要求堆载高度2m)<(可堆载高度5.25m),符合顶板承载要求。
第五章支撑加固体系设计
1、加固体系的选型
(1)本项目采用沉插式支模架进行加固,与地下室支模体系材料相同。
钢管:Ф48×3.0mm(计算按Ф48×3.0mm);
方钢:30×50mm
顶托:32#
(2)考虑地下室拆除后回顶会影响顶板绕度和施工质量,本项目在地下室模板支模搭设过程中提前考虑对该部位支撑体系。
(3)立杆的间距、水平杆的步距、扫地杆的离地高度
1)立杆横向、纵向间距根据现场材料实际尺寸和结构梁间距模数而确定;本项目立杆间距0.6m×0.6m,扫地杆离地0.2m;材料堆放区,周围一圈纵向剪刀撑相连,水平方向每隔5米设置一道。道路支撑,纵横方向每隔5米设置一道剪刀撑。
2)所有支撑架采用原模板支撑体系进行加固;故为原模板支撑体系在砼浇筑后不拆除(包括模板),并在加固区域增加水平和竖向剪刀撑。
3)由于地下室为两层,为了保证结构安全,地下室顶板荷载必须进行传递到地下室底板;所以负一层、负二层均需要加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