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的基本程序及基本格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研究的基本程序及基本格式
一、什么是教科研
教育科研是一种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对教育领域中的现象、问题和规律进行研究的认识活动。
教育科研的目的,就是要解决教育活动中的问题,探索教育发展的规律,进而为教育实践服务,为教育决策服务,为教育发展服务。
二、教育科研的形式与载体
(一)叙事-反思性研究(教育日记、教育叙事、教育案例、教育反思、教学课例、教学论文)、(二)课题研究
三、课题研究的一般程序:
前期——选定课题→撰写研究方案、申请立项→专家论证、批准立顶;
中期——开题论证→实施研究;
后期——撰写报告、申请结题→专家鉴定等三个阶段七个步骤。
其中实施研究的整个过程又可分为若干个阶段进行,一般要进行中期研究情况的检查和总结。
(一)研究方案的制定
实施方案是课题研究工作实施的具体计划,也是对课题研究过程的全面规划和设计。它能为课题的研究提供全面、系统的工作程序。课题实施方案一般结构:
1、问题的提出
2、课题的可行性
3、课题研究的理论探讨
4、研究现状及拟创新点
5、实验研究的理论假设及预期成果
6、课题研究目标
7、课题研究内容
8、实验研究的原则
9、实验方法 10、研究步骤 11、课题研究的组织机构 12、课题实验的保证措施 13、实验研究的成果形式
(二)立项申请
课题选定后,应当积极向上级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申请立项。立项的目的是使课题的研究活动取得合法地位,并争取单位及上级有关部门人力、财力、物力上的支持和帮助。
(三)开题
课题获准立项后,在开始研究之前,要举行一个开题仪式,其目的是公布课题,阐明目的、意义和做法,征询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研究方案,同时以引起课题组成员的重视、同行的关注和有关部门的支持。开题仪式的主要环节是课题负责人宣读开题报告及针对开题报告进行讨论、答辩和论证。开题报告一般结构
1、课题研究人员基本信息
2、课题重新论证报告
(1)、课题提出的背景、(2)、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3)、已查阅的与本课题研究相关的研究文献、(4)、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假设和拟创新点、(5)、本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研究成员的任务分解及落实思路
(四)研究资料的搜集与整理
研究资料是指在进行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所得到的新资料(比如,通过观察、调查、问卷、文献查阅、网络查询等方法获取的材料》,它们可以为分析、总结和得出结论提供依据,使成果完整、充实、可靠
(五)分析总结
分析总结是在搜集整理资料基础上的脑力加工。在进行课题研究时,如果发现资料有欠缺之处,就应该继续挖掘,力争使资料充足。
(七)撰写研究报告(结题报告)
课题研究报告是将研究经过和结果整理出来的文字材料。它是按照一定的格式,客观地表述研究成果的文章。一般要回答四个方面的问题,即“为什么研究”、“研究是如何进行的”、“研究获得了哪些成果”、“需要改进和进一步解决的问题”。结题报告的基本格式
1、结题报告的题目
结题报告的题目就是“课题研究的题目加结题报告”。。一般在题目下面写清楚课题研究组或课题研究报告撰写人姓名。
2、课题的提出
课题的提出也即问题的提出,这部分主要内容是写清楚这一课题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价值和意义以及这一课题目前在国内外研究的主要成果、现状。
3、课题的实施
“课题的实施”这一部分是整篇结题报告中最为重要的部分,这部分主要内容要写清楚课题组在课题研究过程中主要进行哪些方面的研究、研究做法、研究策略等。这部分内容占的篇幅要占整篇结题报告的三分之二以上。
4、研究成效
“课题研究取得的成效”这个部分是整篇结题报告中尤为重要的部分,这一部分主要写清课题研究在理论以及实践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果,以及社会各界对课题研究的直接或间接的评价等。
5、研究的体会和反思
这部分主要写清楚依据调查结果给出研究结论、对调查结果和结论作进一步的分析与解释、提出问题与对策、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等。
6、参考资料和附录
在这一部分,可以对研究报告中所引用的或者是提到的资料在注明其出处来源,以备读者进行查对,参考资料的排列格式一般是:
1、如果是期刊资料,则注明作者姓名、文章标题、刊名、刊号。
2、如果是书籍资料,则注明作者姓名、书名、出版社名、出版时间、页码等。
(八)课题的鉴定
课题研究工作结束(期满)后,课题负责人(主持人)要及时向下达立项通知书的上级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提交课题结题申请,填写《课题鉴定评审书》,并整理报送材料。
结题材料包括以下几项:立项书、开题报告、阶段总结、工作报告、研究(结题)报告、研究过程中的原始资料(如问卷调查表、座谈记录、访谈录、各种统计数据、音像资料、课件、测试分数表及其分析、阶段性总结等)以及证明材料(如研究过程中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学生或教师参赛的获奖证书、优秀案例、研究人员发表或获奖的论文等)。
课题负责人(主持人)或课题组成员有变更的,需要提前提出变更申请,按管理权限,逐级报批备案。
四、其它
1、课题研究的阶段计划
课题研究的阶段计划是落实课题总体设计和整体规划的重要措施,是根据课题研究方案中规定的各阶段研究的研究内容、任务以及研究的实际情况制定的某一时期内的研究打算和具体的工作指标,是对阶段研究的各项主要工作进行的合理安排。
基本结构为:标题、正文、署名、时间。
正文一般包括研究的指导思想、主要内容、重点和要形成的研究成果、研究方法、具体安排和分工等。
2、课题研究的阶段总结
课题研究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总结——反思——提升的过程。研究者尤其要针对阶段计划的落实、完成情况,及时搞好阶段性总结,目的是检查阶段性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总结、反思前一阶段课题研究中取得的研究成果和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以便指导、调整和改进下一步的研究工作的开展。
阶段总结追求形式上的完整和规范,更讲求说清楚前一阶段做了哪些事,怎么做的,取得了怎样的成效,以及存在哪些问题与不足,对下一阶段的研究困难会产生哪些影响,如何调整推进的思路、改进研究的方法等。
3、课题研究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