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原课机考试题库第六章试题与答案(2018年5月)
马克思主义第六章练习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第六章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13c3917aeaad1f347933fed.png)
第六章操练题及其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是〔〕A.16、17 世纪的早期空想社会主义B.19 世纪初期以圣西门、傅立叶、欧文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C.18 世纪的空想平均共产主义D.文艺复兴运动2.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理论根底是〔〕A.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B. 德国古典哲学D.空想社会主义学说C.唯物史不雅和残剩价值学说3.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的标记是〔〕A.?共产党宣言?的颁发C.空想社会主义抱负的破灭B.“共产主义者同盟〞的成立D.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4.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底子特征是对峙〔〕A.马克思主义的指导C.无产阶级专政B.共产党的带领D.社会主义标的目的5.建设社会主义的底子目的是〔〕A.消灭抽剥、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到达共同富裕B.实行无产阶级专政C.稳固共产党的带领D.镇压资产阶级的对抗6.“民主社会主义〞本色上是〔〕A.兴旺国家的社会主义C.科学社会主义中的一种B.改进的本钱主义D.社会主义的最正确模式7.无产阶级政党的组织原那么是〔〕A.民主集中制B.理论联系实际D.集体带领C.实事求是8.无产阶级篡夺国家政权的最终目的是〔〕A.改变无产阶级受抽剥、受压迫的地位B.实现共产主义C.解放和促进社会出产力的开展D.彻底打碎资产阶级国家的机器9.列宁提出社会主义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不雅点的依据是〔A.无产阶级是最先进、最革命的阶级的道理B.帝国主义时代本钱主义政治经济开展不服衡的规律C.本钱主义国家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斗争的规律D.本钱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规律1 0.以下不雅点中,错误的选项是〔〕A.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当今正处在低潮时期B.社会主义必然代替本钱主义〕C.社会主义代替本钱主义是一个持久的曲折的过程D.社会主义在假设干国家的严重挫折改变了本钱主义必然灭亡的命运二、多项选择题1.空想社会主义者〔〕A.对本钱主义的弊病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猛烈的报复B.揭示了本钱主义灭亡的客不雅必然性C.对未来社会作出了天才的设想D.发现了变化社会的革命力量E.要求安葬本钱主义2.社会主义社会的底子特征有〔〕A.消灭了抽剥制度并成立起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出产资料所有制体系B.实行按劳分配的原那么C.鼎力开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D.在政治上实行无产阶级专政E.实行鼎新开改的政策3.从本钱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必需具备的条件是〔〕A.有无产阶级政党的带领C.实行出产资料公有制E.出产力高度兴旺B.篡夺了资产阶级的国家政权D.成立无产阶级政权的当局4.人民民主专政实际上就是无产阶级专政,原因是它们的〔〕 A .带领力量是不异的C .内容是不异的B .阶级根底是不异的 D .形式是不异的 E.指导思想是不异的5. 无产阶级革命是不同于以往一切革命的最新类型的革命A.无产阶级革命是彻底消灭一切私有制的革命B.无产阶级革命是彻底消灭一切阶级和阶级统治的革命C.无产阶级革命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革命D.无产阶级革命是不竭前进的历史过程, 因为〔 〕E.无产阶级革命是为所有人谋福利的运动 6.空想社会主义萌生于本钱主义出产关系呈现之际,并随本钱主义的开展,在到了颠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6章练习及参考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6章练习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217bd87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ce.png)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6章练习及参考答案练习及参考答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六章一、单项选择题1、以莫尔的《乌托邦》、康帕内拉的《太阳城》,和闵采尔的“千载太平之国”为主要代表的属哪个阶段的空想社会主义A A.16—17世纪早期空想社会主义B.18世纪空想平均共产主义C.19世纪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D.不成熟、不科学的空想社会主义2、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功绩是CA.对过去社会作出了天才的反省B.揭示了资本主义灭亡、社会主义胜利的客观规律C.对资本主义的弊病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猛烈的抨击D.找到了变革社会的革命力量3、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理论依据是CA.空想社会主义学说B.德国古典哲学C.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D.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4、(B)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A.《德意志意识形态》B.《共产党宣言》C.《共产主义原理》D.《资本论》5、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具体途径是DA.通过改革和革命实现的B.通过对人民群众的教育和灌输实现的C.实践D.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实现的6、马克思说:“暴力是每一个孕育着新社会的旧社会的助产婆”,这说明BA.暴力革命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唯一形式B.暴力革命是无产阶级革命的主要的基本形式C.暴力革命与和平发展互相排斥D.暴力革命与和平发展可以相互取代7、列宁对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重大贡献是CA.提出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提出了新经济政策C.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将首先在一国或数国取得胜利的理论D.提出了利用国家资本主义过渡社会主义的理论8、在理论上第一次将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称为社会主义的是CA.马克思B.恩格斯C.列宁D.斯大林9、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先于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其根本原因是由于BA.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具有较高的精神文明B.革命的客观形势和条件所决定的C.它是以高度社会化的资本主义大生产作为社会主义革命的物质前提的D.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可以在旧社会的内部孕育生长起来10、美苏冷战全面展开的标志是AA.两大阵营的形成B.杜鲁门主义C.马歇尔计划D.丘吉尔的铁幕演说11、两极终结的标志是BA.两德统一B.苏联解体C.第三世界的崛起D.中国的强大12、列宁得出社会主义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的结论依据是BA.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规律B.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规律C.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斗争的规律C.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斗争的规律D.无产阶级是最先进、最革命的阶级的原理13、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主要依据是DA.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斗争尖锐化B.个别企业有组织的生产与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C.现代无产阶级的日益壮大D.生产的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14、下面哪项不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模式DA.苏联模式B.南斯拉夫模式C.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D.民主社会主义模式15、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标志是AA.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B.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成立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D.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成立16、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是BA.唯物史观B.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C.无产阶级专政D.国家政权17、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中,最具决定意义的是AA.经济斗争B.政治斗争C.理论斗争D.议会斗争18、无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是AA.无产阶级政党的正确领导B.建立革命的统一战线C.人民群众的革命积极性的极大提高D.国家政权问题19、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DA.进行阶级斗争B.改革生产资料所有制C.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D.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20、(C )是社会主义自我完善的根本途径A.革命B.民主C.改革D.文明二、多项选择题(下列选项中至少有二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选出正有确答案,答对的得2分,少答的或多答的得0分,每小题2分,共40分)1、下列属于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的有ABD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造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力B.建立和完善生产资料公有制,逐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裕C.对个人消费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制度D.建立人民政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2、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必然呈现多样性的特点的原因有ABCA.各个国家的生产力发展状况和社会发展阶段决定了社会注意发展道路具有不同的特点B.历史文化传统的差异性是造成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重要条件C.时代和实践的不断发展,是造成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现实原因D.社会主义作为新生事物,其成长不会一帆风顺3、下面那些因素决定了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发展ABDA.社会主义作为新生事物,其成长不会一帆风顺B.社会主义社会是作为一个过程而发展的,人们对它的认识也有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C.经济全球化对于社会主义的发展既有机遇又有挑战D.社会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4、下面关于社会主义改革的有BCDA.要坚持革命的正确方向B.要选择正确的改革方式和步骤C.要妥善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D.有利于促进现阶段生产力的发展5、下面那些表明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起来的团结统一的党ABCDA.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B.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团结统一的党C.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有坚强纪律和战斗精神的党D.马克思主义政党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6、20世纪的社会主义制度对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是BCDA.社会主义开始作为一种新的社会制度发挥出历史作用B.社会主义国家的存在及其在经济、政治、外交、军事上的影响,改变了世界的政治格局C.社会主义力量坚定地支持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普写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新篇章D.社会主义在当代引导着世界人民的前进方向7、社会主义首先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的原因有ABA.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是由革命的客观形势和条件所决定B.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并不违背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C.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原因D.高度社会化的资本主义大生产作为社会主义革命的物质前提8、下列有关无产阶级专政的说法正确的有ABCDA.无产阶级专政思想的诞生,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思想体系形成的重要标志之一B.无产阶级专政是人类社会国家发展史上的伟大飞跃,它是人类社会先进的新型国家政权C.无产阶级专政是以工农联盟为阶级基础的国家政权D.无产阶级专政的最终目标要消灭剥削、消除阶级,进到无阶级社会9、下列有关社会主义民主正确说法的有ABCDA.社会主义民主首先是社会主义的国家制度B.社会主义民主是目的和手段的统一C.社会主义民主与资本主义民主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D.建设高度的民主需要一个历史过程10、无产阶级革命是迄今历史上最广泛、最彻底、最深刻的革命,是不同于以往一切革命的最新类型的革命,这是因为ABCD A.无产阶级革命是彻底消灭一切私有制、代之以生产资料公有制的革命B.无产阶级革命是要彻底消灭一切阶级和阶级统治的革命C.无产阶级革命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运动D.无产阶级革命是不断前进的历史过程11、无产阶级革命的形式是BCA.发展B.暴力C.和平D.合作12、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的尝试是ADA.巴黎工人起义B.武装起义C.里昂工人起义D.巴黎公社13、列宁领导下的苏维埃俄国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大体上经历的时期是ABCDA.进一步巩固苏维埃政权时期B.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战争时期即战时共产主义时期C.由战时共产主义转变为新经济政策时期D.由新经济政策时期转变为稳定时期14、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弊端有ABCDA.集中过多B.管得过死C.否定市场的作用D.严重束缚企业和劳动者的积极性15、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最深刻的教训是BCDA.放弃了民主社会主义道路,放弃了无产阶级专政B.放弃了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放弃了马克思列宁主义C.结果使得已经相当严重的经济、政治、社会、民族矛盾进一步激化D.最终酿成了制度剧变、国家解体的历史悲剧16、《共产党宣言》发表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是ABCA.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形成B.标志着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的结合C.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树立了一面旗帜D.社会主义可以在一国首先胜利17、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ABCDA.打破了资本主义体系在世界上的独霸局面B.有力地支援了亚非拉地区的民族解放斗争,加速了世界殖民主义体系的崩溃C.为战后世界和平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D.显示了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证明社会主义是人类发展的必由之路18、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的新认识是ABCA.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B.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化C.最终达到共同富裕D.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19、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基于对社会主义的新认识,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关于科学发展观的正确认识的有ABCDA.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B.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C.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D.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20、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应遵循的基本原则ABDA.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B.必须从本国国情出发,走自己的路C.可以跨越式发展D.必须充分吸收人类一切文明成果三、判断题(只判断对或错,每小题2分,共20分)1、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文化还比较落后,因此在各项工作中都要把效益摆在第一位。
马原第六章复习题答案
![马原第六章复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08d70342af90242a895e598.png)
第六章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一、单项选择题1.( A )的胜利,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苏维埃俄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A.俄国第二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B.二月革命 C.十月革命 D.卫国战争2.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其实现的途径是 ( B )A无产阶级罢工 B.无产阶级和平示威C.无产阶级议会斗争 D.无产阶级革命3.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科学社会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这表明( C )A、马克思主义政党即工人阶级本身B、马克思主义政党以工人阶级为基础C、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阶级性是其先进性的根本前提D、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决定了工人阶级的先进性4.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最后苏联模式僵化了”,列宁新经济政策关于社会主义的思路之所以“比较好”是因为:( B ) A 提出了比较系统的社会主义建设纲领B根据俄国的实际情况来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C 为俄国找到一种比较成熟的社会主义发展模式D按照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未来的设想来建设社会主义5.关于列宁、斯大林领导下的苏维埃俄国对社会主义的探索,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C)A.列宁、斯大林领导人民走向社会主义道路时,经历了艰难曲折的探索过程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战争环境和帝国主义武装干涉俄国迫使无产阶级采取的一种临时性政策。
C.新经济政策以取消商品货币关系为主要特征D.苏联模式在二战中为苏联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和人员保障。
6.人类社会最后的也是最进步的新型国家政权是( B )A.资产阶级专政 B.无产阶级专政 C.三权分立 D.君主立宪7.人类社会最高类型的民主是(D )A.共产主义民主 B.雅典式民主 C.资本主义民主 D.社会主义民主8.对社会主义的根本性质做了科学概括的是(D )A.马克思 B.列宁 C.毛泽东 D.邓小平9.实现工人阶级历史使命的根本保证是( A )A.坚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B.坚持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等革命导师的基本理论C.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D.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1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A.“一条道路”、一种模式发展社会主义是行不通的B.发展社会主义不能照搬苏联模式C.西方资本主义道路也是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种模式D.发展社会主义必须借鉴和吸收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11.下列哪一项不是社会主义在曲折中保持不可扭转的前进趋势的原因(D )A.社会主义制度能够从根本上克服资本主义私有制对生产力的束缚B.社会主义符合广大人民的利益和愿望,能够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C.社会主义能够在改革中不断实现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D.社会主义理论对社会发展的预见性12.下列不属于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一项是( B )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造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效率B.对个人消费品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C.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或人民民主专政D.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13.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宗旨是( A )A.为人民群众谋利益 B.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C.制定符合实际状况的政治纲领 D.代表工人阶级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14.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必须有( A )的领导A.马克思主义政党 B.无产阶级 C.工人阶级 D.工农联盟15.对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性质所作的最简要最明确的表述是( A )A.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B.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中国人民的先锋队C.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D马克思主义政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二、多项选择题1.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两次飞跃是( AB )A.19世纪,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到科学。
2018年至善网马原答案第六章
![2018年至善网马原答案第六章](https://img.taocdn.com/s3/m/8f13c2d4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bd.png)
习题 题目总数:12答题正确:12答题错误:0待回答:0锁定:0·习题1(单选题)答题正确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是()o计划经济取代市场经济o社会主义公有制取代资本主义私有制o市场经济取代计划经济o计划经济取代商品经济·习题2(单选题)答题正确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是()o过渡的资本主义o腐朽的资本主义o寄生的资本主义o不断发展的资本主义·习题3(单选题)答题正确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准备了物质条件是指()o全面的社会化o全面的商品化o市场的计划化o全面的市场化·习题4(单选题)答题正确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的历史过渡性要()o对资本主义采取全面肯定的态度o否定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一切改良o借鉴资本主义社会中反映人类文明进步的改良o借鉴并发展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习题5(单选题)答题正确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主要依据是()o生产的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o现代无产阶级的日益壮大o个别企业有组织的生产与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o无产阶段与资产阶段斗争尖锐化·习题6(多选题)答题正确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一个()o复杂的历史过程o曲折的历史过程o隐蔽的历史过程o长期的历史过程·习题7(多选题)答题正确与奴隶制封建制国家相比,资本主义国家()o经济上要求自由竞争、等价交换o政治上要求形式上的自由民主、正义平等o政治上对多数人实行民主,对少数人实行专政o代表绝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习题8(多选题)答题正确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表现在()o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o资本积累推动资本主义最终否定资本主义自身o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决定了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所代替o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为向社会主义过度准备了条件·习题9(多选题)答题正确资本主义无法根除的主要矛盾是()o社会化生产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矛盾o垄断资本与中小资本的矛盾o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o生产和消费的矛盾·习题10(多选题)答题正确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进步性主要表现在()o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促进和完善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o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促进和完善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o促使科学技术转变为生产力o追求剩余价值的动力和竞争的压力推动了生产力发展·习题11(判断题)答题正确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相对稳定和发展,表明现代资本主义固有的矛盾正在消失。
马原课机考试题库绪论试题及答案(2018年5)
![马原课机考试题库绪论试题及答案(2018年5)](https://img.taocdn.com/s3/m/ee6b5153b14e852459fb5745.png)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计算机考试试卷生成要求1、总成绩满分为30分2、总题量为60道;其中单项选择题40道,每道分;多项选择题10道,每道分;判断题10道,每道分。
绪论试题清单(含答案)一.单选题1.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它的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上说是:()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 )B.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 )C.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的、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D.关于资本主义转化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 )2.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它的阶级属性上说是:()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B.无产阶级争取人权的科学理论 ( )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策略的学说 ( )D.关于无产阶级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的科学理论 ( )3.马克思主义从它的研究对象上讲是:()A.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 )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 )D.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及其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规律的学说 (√)4.人类进入21世纪,英国广播公司(BBS)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千年思想家”网评,名列榜首的是:()A.马克思(√)B.爱因斯坦 ( )C.达尔文 ( )D.牛顿 ( )5.下列工人运动中,不属于19世纪三大工人运动的是:()A.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 )B.英国宪章运动 ( )C.芝加哥工人起义 (√)D.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 )6.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时代是:()A. 19世纪60年代 ( )B. 19世纪20年代( )C. 19世纪40年代(√)D. 20世纪20年代( )7.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是:()A.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 ( )B.现代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C.工人罢工和起义 ( )D.工人运动得到了“农民的合唱” ( )8.下列思潮中的哪一种为马克思主义的创立提供了直接理论来源:()A.中国儒家思想 ( )B.德国古典哲学(√)C.美国实用主义 ( )D.英国近代唯物论 ( )9. 下列思潮中的哪一种为马克思主义的创立提供了直接理论来源:()A.中国大同社会思想 ( )B.俄国的无政府主义 ( )C.英法空想社会主义(√)D.科学社会主义 ( )10. 下列思潮中的哪一种为马克思主义的创立提供了直接理论来源:()A.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B.法国重农主义 ( )C.欧洲重商主义 ( )D.美国实用主义 ( )11.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成为东西方矛盾焦点和帝国主义政治体系最薄弱环节的国家是:()A.德国 ( )B.奥地利 ( )C.中国 ( )D.俄国(√)12.“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这个论断的含义是:()A.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哲学的存在方式是物质 ( )C.无产阶级的存在方式是精神 ( )D.无产阶级掌握哲学就由自为阶级转变为自在阶级 ( )13.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A.吐故纳新 ( )B.科学严谨 ( )C.博大精深 ( )D.与时俱进(√)14.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A.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著作 ( )B.一切从实际出发 ( )C.理论联系实际(√)D.实事求是 ( )15. 下列选项中完整表达了马克思主义鲜明特征的是:()A.科学性、革命性、实践性、人民性、发展性(√)B.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C.鲜明的政治立场D.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崇高的社会理想二.多选题1.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包括:()A.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B.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的列宁主义思想(√)C.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D.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2.马克思主义诞生时,资本主义的发展已经经历过()世纪末至15世纪初,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西欧封建社会内部孕育(√)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30年代末,资本主义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C.多次经济危机,给资本主义世界造成极大破坏(√)D.十月革命胜利,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 )3.作为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A.马克思主义政治学 ( )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科学社会主义(√)D.马克思主义哲学(√)4.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直接理论渊源是:()A.德国古典哲学(√)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C.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D.法国启蒙思想 ( )5.马克思、恩格斯共同撰写的著作是:()A.《资本论》 ( )B.《神圣家族》(√)C.《共产党宣言》(√)D.《反杜林论》 ( )6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对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具有启发作用的思想是:()A.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分析(√)B.劳动价值理论(√)C.自由市场理论 ( )D.自由资本主义理论 ( )7.空想社会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具有启发作用的思想是:()A.对资本主义的批判(√)B.对平均主义的提倡 ( )C.对未来新社会的展望(√)D.对禁欲主义的提倡 ( )8.马克思一生的两个伟大发现是:()A.马克思主义哲学 ( )B.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 )C.唯物史观(√)D.剩余价值学说(√)9.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达了马克思主义科学内涵的有:()A.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并为后继者所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B.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学说(√ )C.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学说(√)D.关于无产阶级解放、全人类解放和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学说,是指引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行动指南(√)10.马克思主义在当今世界不但没有过时,而且还焕发出旺盛的生命力,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体现在:()A.马克思主义是观察当代世界变化的认识工具(√)B.马克思主义是指引当代中国发展的行动指南(√)C.马克思主义是引领人类社会进步的科学真理(√)D.马克思主义是指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论纲领()三.判断题1.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马原:第5-6章课后答案
![马原:第5-6章课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89b7ffcb4daa58da1114a8e.png)
第5-6章答案第五章资木主义的发展及只规律8.1・垄断兄怎样产生的?为什么说廉断并没右$肖除克夕? ____________从本庾上说,是资本主义工产力发展的給眾,一力両・K«44^»Wtt术进步.高效率的设备涌现岀来.为人生产提岀「可能,円时也婪求伎业现議牧大.另•力面・白由电丁使側命业合丿I妙E.使得宙木越来超多的集中于HIM的儿个企业」以说.当生产W4 飯木皮屮发廉御泌时侯・冷网滅门咚而恣产牛C苹析不綻消处臣医h -・仃悯羊斷他业加足爲沈他出内的或古说慕•行化的羊⑷很难平两III界框出W产巾件‘・A恳羊命便得一卜些断企业审T任■长时何内的地血r H家的疋U的捋政加不可能便得一个企业金长时间内決抽冬断即匕也茨定说・公斷仗克3心出大范川和史探的※!5卜加”・5.2・为什么说国寂笙断參珀工义怵现了蛍木上丈t产关系的部分般芟? ( P218 227〉国凉壬H血本1攻足国尿垃权和恣断%本融合?T •起的垄斯贵本I:义・国家垄斯伐本有别十私人圣Hi资农•负产I;介级国求通过氏白签来橈的田<7幺断京本旬d衣经济机阳.&与秋人的斷瓷点的拈訪・调节社公的再生产过程・两和田玄组仅绅济的5R能.序以•国家莖斷资木的产4唱垄断负本上文牛产关叙EI"范Ml内的部分成变•足种術的垄撕蛍木I訣的生产关第.憎索垄斷登本的产生,标念召空本主义发贱述入斯的阶15 .国念卑陋◎本主义堆*断炭本主义的》i发M 、它勾宦本主义经济的发试的作用星双屯的;•力面・田求至》i费左I:文的出现木犯円度上促迸了社会生产力的诅爼发展.Ell闊轩科学技术的发展还会杠血的发屍>J力向,伍I*至妙虫木4:又时出现没什权卞攻支艺和贸本匸文旳性或5.3・t何认识和巴阳并;P;,坤化尼比影响? $ D227・233 JSiiWi济空球化£恰庄主产不断发展、忙枝加谟进步、社会分工和国“;分工不斯需化、生产的祉公化利国床化程厘不駅提佛的情况下・世界齐因・丼地区的经济沾功越来榕俎岀一W和地区的隹用而W.»£IX系、相互依恢的一体化过程. 坯济仝球化是一场由发达国京I导的.以为田公甸为I耍动力的。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8版)思考题参考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8版)思考题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9b6f346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9a.png)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8版)思考题参考答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8版)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1.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范畴是对一切客观存在的共同本质的抽象和概括,是标志着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它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它不依赖于人类的意识而存在,并能为人类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
意义:(1)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2)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批判了不可知论。
(3)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
(4)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论述:我们通过实践改造客观物质世界,就要充分认识是物质是世界的本原,人的实践活动依赖于客观物质世界,而客观世界的规律性更制约着人的实践活动,我们要在马克思主义物质观指导下,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实际的发展规律,一切从实际出发,以取得社会主义实践的胜利。
1.2谈谈在人工智能飞速发展的条件下,如何认识物质与意识的关系。
(1)物质决定意识,意思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
意识是特殊的物质,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的主观印象。
人工智能,它的“意识”就基于他所处的躯壳以及其中的代码,这决定了它的“意识”。
(2)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这种反作用是意识的能动作用。
人工智能的“意识”发展到一定的程度便有可能突破人类的限制而产生积极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
(3)要想正确认识和把握物质的决定作用和意识的反作用,必须处理好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系1.3运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说明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重要性(1)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
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习题答案2018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习题答案2018版](https://img.taocdn.com/s3/m/f3aeca646c175f0e7cd1379d.png)
绪论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2如何全面认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3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着的理论?4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5如何全面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6如何说明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7如何正确认识树立科学的人生理想的意义?8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9如何正确理解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和根本方法?10如何正确认识当今时代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重大意义?第一章1结合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及各自的基本形态,说明辩证唯物主义科学地解释了世界的本质问题。
2.结合实际说明人生活于其中的世界是人与人的实践相联系的物质世界。
3试述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和根本分歧,并说明我们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怎样才能坚持唯物辩证法、克服形而上学。
4如何理解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结合实际说明内因和外因的联系。
5说明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的原理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意义。
6说明掌握辩证的否定观和否定之否定规律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7举例说明掌握必然性和偶然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本质和现象辩证关系的原理的重要意义。
8说明规律的含义与特点,以及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的异同。
9举例说明意识的主观性和客观性以及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10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说明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
11如何理解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12如何理解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第二章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1如何理解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2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革命的能动的反映论?3为什么说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比第一次飞跃意义更加重大?4如何正确理解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含义以及二者的辩证关系、。
5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6如何正确认识真理和价值的关系.7如何正确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含义和内容、。
马原课机考试题库第六章试题及答案(2018年5月)
![马原课机考试题库第六章试题及答案(2018年5月)](https://img.taocdn.com/s3/m/a995fcdb4b73f242326c5fd9.png)
第六章试题清单(含答案)一.单选题1。
科学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够超越空想社会主义,是因为把争取社会主义的斗争建立在:() A.科学的思想体系上 ( )B。
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C。
批判空想社会主义上( )D.共产主义者同盟上 ( )2.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理论基础是:()A。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B.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C.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 )D。
阶级斗争学说和共产主义思想( )3.“资本主义的发展在各个国家是极不平衡的,而且在商品生产下也只能是这样。
”由此得出一个必然的结论:()A.社会主义很难实现 ( )B.社会主义必须在所有国家内同时获得胜利( )C。
社会主义不能在所有国家内同时获得胜利(√)D。
经济和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 )4。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促进了:()A。
苏联模式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 ( )B。
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的进程()C。
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传播(√)D。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5.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最深刻的教训是:()A。
社会主义的道路是走不通的( )B.资本主义才是正道( )C。
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 D。
马克思列宁主义已经过时了( )6.无产阶级要使自己获得最终解放就必须:()A.让资产阶级变成无产阶级( )B.让无产阶级变成资产阶级 ( )C。
让无产阶级变成统治阶级 ( )D。
解放全人类(√)7.社会主义生产的根本目的是:()A。
满足无产阶级的需要 ( )B。
满足劳动者的需要 ( )C.满足全体社会成员的需要(√)D。
满足除资本家外其他所有人的需要 ( )8.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分配原则是:()A。
等量资金领取等量产品的按资分配原则()B。
等量劳动领取等量产品的按劳分配原则(√)C.等量知识领取等量产品的按知分配原则( )D。
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按需分配原则()9。
社会主义改革根源于:()A.经济发展水平的落后 ( )B。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第六章 习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第六章 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de85518a76e58fafab00313.png)
第六章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一、单项选择题1 .除我国之外,哪个国家也提出了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A .苏联B .南斯拉夫C .越南D .古巴2 .美苏冷战全面展开的标志是()A .马歇尔计划B .杜鲁门主义C .两大阵营的形成D .丘吉尔的铁幕演说3 .两极终结的标志是()A .东欧剧变B .苏联解体C .第三世界的崛起D .中国的强大4 .社会主义各个阶段的划分最终应以()A .生产力的发展为标准B .生产关系为标准C .生产资料的公有制程度为标准D .以阶级斗争为标准5 .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是()A .坚持社会主义方向B .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C .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D .马克思主义的指导6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是()A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B .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C .坚持党的领导D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7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A .进行阶级斗争B .改革生产资料所有制C .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D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8 .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在于()A .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B .建立无产阶级专政C .巩固共产党的领导D .镇压资产阶级的反抗9 .民主社会主义的实质是()A .发达国家的社会主义B .改良的资本主义C .社会主义不同模式的一种D .社会主义的最佳模式10 .无产阶级政党的组织原则是()A .集体领导B .理论联系实际C .实事求是D .民主集中制11 .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根本目的是()A .改变无产阶级及其他劳动群众受剥削、受压迫的地位B .彻底打碎旧的资产阶级国家机器C .解放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D .实现共产主义12 .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由此得出结论: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或者甚至在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
提出这一著名论断的是()A .马克思B .恩格斯C .列宁D .斯大林13 .列宁得出社会主义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的结论依据是()A .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规律B .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规律C .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斗争的规律D .无产阶级是最先进、最革命的阶级的原理14 .下列说法中,观点错误的是()A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当今正处在低潮时期B .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C .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一个长期的曲折的过程D .社会主义在若干国家的严重挫折改变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命运.15.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主要依据是()A .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斗争尖锐化B .个别企业有组织的生产与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C .现代无产阶级的日益壮大D .生产的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16 .无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是()A .无产阶级政党的正确领导B .建立革命的统一战线C .人民群众的革命积极性的极大提高D .国家政权问题17 .无产阶级革命的根本问题是()A .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问题B .农民问题C .武装斗争问题D .国家政权问题18 .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中,最具决定意义的是()A .经济斗争B .政治斗争C .理论斗争D .议会斗争19 .实现社会主义的必要政治前提是()A .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B .建立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C .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D .建立无产阶级专政20 .马列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学说的核心内容是()A .党的路线和组织原则问题B .党的战略和策略问题C .党的性质和奋斗目标D .党的领导地位和作用问题21 .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B )A .空想社会主义的学说B . 19 世纪初期以圣西门、傅立叶、欧文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C .空想平均共产主义D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22 .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理论依据是()A .空想社会主义学说B .德国古典哲学C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D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23 .社会主义实现由空想到科学发展的标志是( A )A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B . “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建立C .空想社会主义理想的破灭D .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24 .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具体途径是()A .通过改革和革命实现的B .通过对人民群众的教育和灌输实现的C .实践D .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实现的25 .马克思说:“暴力是每一个孕育着新社会的旧社会的助产婆”,这说明()A .暴力革命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唯一形式B .暴力革命是无产阶级革命的主要的基本形式C .暴力革命与和平发展互相排斥D .暴力革命与和平发展可以相互取代26 .列宁对关于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学说的重大贡献是(C )A .提出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 .提出了新经济政策C .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将首先在一国或数国取得胜利的理论D .提出了利用国家资本主义过渡社会主义的理论27 .民主的根本性质最终取决于()A .由谁来进行统治B .其经济基础的性质C .统治阶级如何来进行统治D .是不是全民的民主28 .在理论上第一次将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称为社会主义的是()A .马克思B .恩格斯C .列宁D .斯大林29 .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是()A .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B .唯物史观C .无产阶级专政D .国家政权30 .无产阶级专政的实质,就是()A .无产阶级作为统治阶级掌握国家政权B .要消灭剥削、消灭阶级,进到无阶级社会C .镇压敌对阶级的反抗和破坏活动D .领导和组织社会主义建设31 .无产阶级专政的目标是()A .不断巩固、发展无产阶级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B .建设社会主义民主C .要消灭剥削、消灭阶级,进到无阶级社会D .防止国外敌人的侵略和颠覆,支持世界人民的革命斗争32. 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先于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其根本原因是由于()A. 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具有较高的精神文明B. 革命的客观形势和条件决定的C. 它是以高度社会化的资本主义大生产作为社会主义革命的物质前提的D.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可以在旧社会的内部孕育生长起来[单项选择题答案]1.C2.B3.B4.A5.C6.C7.D8.A9.B 10.D 11.C 12.C 13.B 14.D 15.D 16.A 17.D 18.B 19.D 20.D 21.B 22.C 23.A 24.D 25.B 26.C 27.A 28.A29.A 30.A 31.C 32.B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哪个国家建立过社会主义()A. 南斯拉夫B. 罗马尼亚C. 奥地利D. 匈牙利2. 科学社会主义的功绩是()A. 对资本主义的弊病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猛烈的抨击B. 揭示了资本主义灭亡、社会主义胜利的客观规律C. 对未来社会作出了天才的设想D. 找到了变革社会的革命力量3.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是()A. 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形式B. 坚持按劳分配的标准C.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D. 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4.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是()A. 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B. 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C. 我国正处于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新时期D. 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5. 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特征有()A. 剥削制度的消灭和在生产资料所有制上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B. 按劳分配C. 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D. 实行无产阶级专政6.社会主义建设的几种主要模式是(0A. 苏联模式B. 南斯拉夫模式C.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D. 民主社会主义模式7 .社会主义实现模式多样化的原因在于()A .政治经济文化水平的发展不同B .历史传统不同C .指导思想不同D .地域环境不同8 .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必须具备的条件是()A .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B .夺取国家政权C .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D .建立无产阶级政权9 .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文化不发达国家首先进入社会主义是()A .帝国主义时代历史发展的必然B .帝国主义时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必然表现C .资本主义新变化带来的必然结果D .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矛盾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生作用的必然结果10 .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主要是()A .政治领导B .组织领导C .思想领导D .集体领导11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A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B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C .坚持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D .坚持改革开放12 .民主社会主义的主要理论观点包括()A .攻击和反对共产主义B .反对暴力革命、主张和平步人社会主义C .主张搞三权分立、多党制D .主张搞以私有制为主体的混合经济13 .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是无产阶级专政,其原因在于()A .它们的领导力量是一样的B .它们的阶级基础是一样的C .它们的内容是一样的D .它们的形式是一样的14 .列宁指出的具备革命形势的主要特征是()A .被压迫阶级的贫苦和灾难超乎寻常的加剧B .统治阶级遭受危机,不可能照旧不变地维持自己的统治C .多数工人充分认识到革命的必要性,并且抱有为革命牺牲的决心D .建立了无产阶级政党巧.1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一些新变化,主要有()A .发生了新的科技革命B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为国际垄断资本主义C .阶级结构出现了新变化D .经济结构出现了新变化16 .科学社会主义主要理论来源是()A . 18 世纪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学说B . 19 世纪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学说C .德国古典哲学D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17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斗争的基本形式有()A .经济斗争B .政治斗争C .文化斗争D .思想斗争18 .《共产党宣言》提出的无产阶级取得政治统治以后的任务是()A .用革命的暴力镇压资产阶级的反抗B .一步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彻底消灭私有制C .把全部生产资料集中在国家手中,使国家有计划地组织生产D .大力发展生产力,尽快增加生产力的总量19 .无产阶级之所以能承担起推翻资本主义、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历史使命的原因是()A .无产阶级是先进的阶级B .无产阶级是最革命的阶级C .无产阶级是受剥削受压迫最重的阶级D .无产阶级是最强大的阶级20 .无产阶级要建立自己的政党必须具备的条件是()A .有一定数量的无产阶级B .工人运动的一定发展C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传播和指导D .加强各国无产阶级之间的联合21 .社会主义发展史的两次飞跃()A .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的发展B .早期空想社会主义到空想平均共产主义的发展C .空想平均共产主义到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的发展D .社会主义由理论到实践22. 空想社会主义的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A. 16-17世纪早期科学社会主义B. 18世纪空想平均共产主义C. 19世纪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D. 不成熟、不科学的空想社会主义23. 空想社会主义不是一个科学的思想体系,是因为(0A. 它只是对资本主义罪恶进行了天才的诅咒B. 它没有揭示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经济原因C. 它没有找到建设新社会所依靠的阶级力量D. 它没有找到通往理想社会的现实道路24. 之所以说无产阶级革命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最广泛、最彻底、最深刻的革命()A. 是因为无产阶级革命是彻底消灭一切私有制的革命B. 是因为无产阶级革命是彻底消灭一切阶级和阶级统治的革命C. 是因为无产阶级革命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革命D. 是因为无产阶级革命是不断前进的历史过程25. 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形式的基本观点()A. 暴力革命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唯一形式B. 暴力革命是主要的基本形式C. 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争取革命的和平发展D. 无产阶级革命有暴力和和平两种形式26. 无产阶级政党选择革命形式和道路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是()A. 暴力革命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唯一形式原则B. 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本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原则C. 由各国共产党自己决定、反对国际组织发号施令的原则D. 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争取和平发展原则27. 马克思对阶级斗争学说的新贡献是()A. 发现了社会上的阶级斗争,提出了阶级斗争学说B. 提出了人类社会史就是阶级斗争史学说C. 发现阶级和阶级斗争的存在只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D. 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28. 无产阶级专政国家的基本特征包括()A. 无产阶级专政国家是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的国家B. 无产阶级专政国家是大多数人享有民主而只对少数人实行专政的国家C., 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代表和维护着无产阶级和最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D. 无产阶级专政国家的历史任务是为消灭阶级和使国家走向消亡创造条件29. 列宁的“一国或数国首先胜利”的理论内容是指()A. 社会主义将在比较落后的国家首先取得胜利B. 社会主义将首先在一个或几个国家取得胜利,而其余的国家在一段时间内将仍然是资产阶级或资产阶级以前的国家C. 社会主义将在资本主义统治的薄弱环节首先取得胜利D. 帝国主义时代的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将是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然后波浪式地发展为全世界的胜利30. 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这是对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性质所作的最简要最明确的表述。
2018版马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习题答案
![2018版马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53b50f46c175f0e7dd13799.png)
2018版马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习题答案(总26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导论部分思考题及答案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具有哪些鲜明的特征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并为后继者所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学说,是关于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学说,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全人类解放和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学说,是指引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行动指南。
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科学性、革命性、实践性、人民性和发展性,这些鲜明特征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和使命,也展现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形象。
(1)科学性:马克思主义是对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映。
马克思主义具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个逻辑严密的有机整体。
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具有科学探索性,是一个不断探索和掌握客观规律的过程。
(2)革命性: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集中表现为它的彻底的批判精神和鲜明的无产阶级立场。
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
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基础是革命的无产阶级。
它是指引无产阶级革命斗争、指引无产阶级政党进行社会革命和自我革命,以及指引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事业不断发展的行动指南。
(3)实践性:马克思主义是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在实践中接受检验,并随实践而不断发展的学说。
从马克思主义的内容来看,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本身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形态。
(4)人民性:人民至上是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
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是以阶级性为深刻基础的,是无产阶级先进性的体现。
(5)发展性: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学说,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马原第六章-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思考题及其参考答案
![马原第六章-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思考题及其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7102d2b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712264b.png)
马原第六章-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思考题及其参考答案第六章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一、单项选择(在下面各题的选项中,请选出最符合题意的1项,并将代表正确选项的字母写在题干的括号内。
)1.科学社会主义问世的标志是(A )A.《共产党宣言》的问世B.《资本论》的出版C.唯物史观的形成D.私有制的消失2. 无产阶级革命主要的基本形式是( B)A.人民民主专政B.暴力革命C.和平过渡D.局部战争3.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促进了( C )A.苏联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社B.资本主义加速其帝国主义进程C.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D.世界共产主义进程4.无产阶级专政的最终目标是( D )A.建立社会主义国家B.建立工农联盟C.法律面前人人平等D.消灭剥削、消灭阶级,进到无阶级社会5.列宁对关于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学说的重大贡献在于( C)A.提出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提出了新经济政策C.提出了社会主义“一国或数国首先胜利论”D.提出了利用国家资本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的理论6.列宁得出社会主义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的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A )A.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规律B.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斗争的规律C.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规律D.无产阶级是最先进、最革命的阶级的原理7.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称为(C )A.资本主义社会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C.社会主义社会D.自由资本主义阶段8.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相区别的根本标志是( D )A.较高的劳动生产率B.人民当家作主C.生产资料私有制D.生产资料公有制9.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 C)A.扩大改革开放,成为社会的主人B.不断发展生产,增加社会财富C.公有制为主体和共同富裕D.实行按劳分配,改善人民生活10.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未来社会的科学设想,已为我们指明了( A )A.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进方向B.社会主义必然战胜资本主义C.社会主义具有强大的生命力D.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11.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的必然产物是( B )A.科学社会主义B.工人运动C.阶级斗争D.暴力革命12.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它明确地指出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 C )A.革命性和斗争性B.先进性和革命性C.阶级性和先进性D.先进性和科学性13.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组织原则是( A )A.民主集中制B.人民代表大会制C.全党服从中央D.一切服从大局二、多项选择(在下面各题的选项中,请选出符合题意的选项,并将代表正确选项的字母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
2018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答案完整版
![2018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答案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814a283fbcd126fff7050be7.png)
马原课后题答案第一章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答:物质概念是唯物主义世界观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它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可以为人的意识所反映。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具有丰富而深刻的理论意义:(1)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2)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
(3)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4)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现代意义。
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和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
我们通过实践改造客观物质世界,就要充分认识是物质是世界的本原,人的实践活动依赖于客观物质世界,而客观世界的规律性更制约着人的实践活动。
就要在马克思主义物质观指导下,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实际的发展规律,一切从实际出发,更好地认识和改造客观物质世界,以取得社会主义实践和各项事业的胜利。
2.霍金提出“人工智能威胁论”谈谈在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条件下,如何认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物质决定意识,人工智能的成功,是因为我们对认识的正确应用,从实践到认识,我们得到许多理论与客观规律,再从认识到实践,我们应用规律创造出人工智能,实践又证明人工智能的优越,证明认识的正确。
那物质决定意识就肯定是正确的,不然没有我们先前的实践,就不可能有正确的认识,也就不可能有人工智能的产生,也就是再次实践的证明认识的正确。
有人认为人工智能随着人类的发展会不断发展,将来甚至超过我们人类自己。
我认为这种可能性也是存在的,但人类现在的水平远超过人工智能,将来人工智能发展得非常高的水平了,那也是人类推动的,那时说明我们人类自己的水平来就更高了,才能创造高水平的人工智能。
马原第六套(5篇)
![马原第六套(5篇)](https://img.taocdn.com/s3/m/c6b9c7a3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8a.png)
马原第六套(5篇)第一篇:马原第六套二、判断题(共10分,每小题1分)1、凡是亲眼所见,亲耳所听都是直接经验,是对客观事物本质的、真实的反映。
2、社会意识都属于思想上层建筑。
3、绝对性真理和相对性真理是同一真理的两种不同属性。
4、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第一生产力。
5、生产关系是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
6、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与源泉,因此,社会矛盾越多,社会发展自然就越快。
7、资产阶级国家掌握和运用国有资本,是为了直接获取高额垄断利润。
8、社会主义首先在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是一种反常现象。
9、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历史的必然,因此不可能有反复。
10、共产主义理想是无法实现的社会理想。
三、简答题(共25分,每小题5分)1、如何理解意识的能动作用?2、如何理解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3、如何理解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4、简述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5、简述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
四、读材料写小论文(共25分)材料1:“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
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
” 材料2:“地球能够满足人类的需要,但不能满足人类的贪婪。
”材料3:由国家有关部门举办的一次大型科普展中,有一个别具匠心的设计:三扇门上各有一个问题:“污染环境的是谁?”“饱受环境恶化之苦的是谁?”“保护环境的是谁?”拉开门,里面各是一面镜子,照出的是参观者自己。
材料4: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面,就是要在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同时,加快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建设,形成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协调,就是要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可持续,就是要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