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艺术形象浅析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绪论
林黛玉形象是曹雪芹倾尽心血塑造出的一个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艺术形象,它的完美性是显而易见的,其时代局限性也是显而易见的。

对于现代女性而言,我们不需亦步亦趋地模仿林黛玉,而是要从精神实质的高度去学习她的优点,从时代的高度去发扬那个时代的妇女所不具备的新品质,努力提高自身思想与文化素质。

林黛玉形象从《红楼梦》面世之日起,就是在被理解和被误解中度过的。

新时期红学正在呈现出百花争艳之势,然而对林黛玉而言,似乎又面临着一个新的厄运,尤其是在年青人中,黛不如钗的论调又相当流行,甚至径直以“讨嫌”来目黛玉了。

要正确评价林黛玉,我以为必须把林黛玉放在她所生活的时代的荧屏上去显影,不然就始终摆脱不了那个周而复始的被理解又被误解的怪圈。

林黛玉的结局是人所共知的。

作者之所以这样安排,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达到一种悲剧效果,给读者以强烈的震撼,造成一种遗憾的美。

试想,如果林黛玉不死,成了宝二奶奶,成了贵族家庭的主妇,得偿所愿,那么,她的性格将如何发展?我想,曹雪芹把她处理成“质本洁来还洁去”的结局,是耐人寻味的,留给读者以无限的感慨。

看过《红楼梦》的人,大都承认林黛玉是书中的第一号女主角。

曹雪芹在这一形象上倾注了大量心血。

这一形象绝非凭空非而来。

它融铸了历史上许多人物的优点。

除了“四大美人”外,有赵飞燕、蔡
文姬、绿珠、谢道蕴、李清照、朱淑真、叶小鸾、冯小青,此外,如神话传说中的娥皇、女英、素娥、洛神。

除女性外,其他如正直刚烈力絀遭危的鲧、心有七窍的比干、梦中化蝶的庄生、高标见妒的屈原、贾谊、采菊东篱的陶令、英年早逝的李贺……可以说是许多历史人物优秀人格的集合体。

她是美的化身,集外貌美、气质美、才情美、精神美于一身。

林黛玉艺术形象浅析
一、外貌美
一般来说,谈到林黛玉的美时,首先指的是外貌美,这似乎是一种常规。

由此想到历史传说和文学作品中有不少美丽的女性形象,如西施、王嫱、赵飞燕、杨玉环、崔莺莺、杜丽娘……曹雪芹对林黛玉外貌美的刻画,以写意传神的白描为主,并且少有集中的大段描写,作者着重写的是林黛玉的格调、气韵、风神、情致等等,无不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

开篇的“绛珠仙草”得“受天地之精华,复得甘露滋养,遂脱了草木之胎,换得人形”,这些句子作者虽然尚未直接描述黛玉之美,但已成功的塑造了黛玉“仙草化身”的一种超凡脱俗,得天地精华的清秀灵幻非凡的美丽形象,给读者以迫切期待。

林黛玉在书中首次出场,是在“进贾府”一场。

在贾宝玉初见林黛玉时,在贾宝玉眼里,她是个“与众各别”、“袅袅婷婷的女儿”,细看时,只见: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

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

泪光点点,娇喘微微。

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

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在这陈旧的语言形式里有着一个独特的、生动的内容。

这是一种古人并不太反感的病态美,但毕竟是美的。

“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一下子攫住了宝玉的心。

贾府之人,一见之下,觉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

小厮们背地叫她“病西施”,无讥笑
之意,有爱重之心。

“颦眉”使人马上联想到古代越国美女西施。

所谓眉目传情,作者以此作为人物描写的切入口,可见其匠心所在。

联系到下文的“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令读者对其产生强烈的认同感:这就是我所喜欢的“那一型”。

如第二十六回,写贾、林口角后,林黛玉到怡红院叫门,丫环们因为误会没有开,林黛玉生气伤心,“不顾苍苔露冷,花径风寒,独立墙角边花阴之下,悲悲戚戚呜咽起来,”作者写:原来这林黛玉秉绝代姿容,具稀世俊美,不期这一哭,那附近柳枝花朵上的宿乌栖鸦~闻此声,俱忒楞楞飞起远避,不忍再听。

真是:花魂默默无情绪,鸟梦痴痴何处惊。

因有一首诗道:
颦儿才貌世应希,
独抱幽芳出绣闺;
呜咽一声犹未了,
落花满地乌惊飞。

这是利用夸张、拟人等手法进行象征性的渲染,突出衬托她的外貌美。

这种描写使我们想起我们古代小说中常用的“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等语言。

曹雪芹在这儿概括地点染林黛玉的“稀世俊美”,间接地烘托她的美貌过人。

再如“魇魔法叔嫂逢五鬼”,写众人忙乱不堪,作者用揶揄的笔调提到薛蟠:他在瞎忙中“忽然瞥见了林黛玉,风流婉转,已酥倒在那里。

”这自然是薛蟋者流特有的感受。

拉辛在《拉奥孔》里提到“诗人就美的效果来写美”这条重要美学原则,他说:“诗人啊,替我们
把美所引起的欢欣,喜爱和迷恋描绘出来吧,做到这一点,你就把美本身描绘出来了!”作者用了类似这样的间接的、侧面的方法多次地渲染林黛玉的外貌美。

刚进荣府,作者曾写王熙凤携着她的手,上下细细打量了一番,仍送回贾母身边说:“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虽是谄媚贾母,却也是事实。

和贾宝玉厮见后,贾宝玉生气砸玉:提到林黛玉时说:“来了这神仙似的妹妹……”。

《终身误》里把她称作“世外仙姝”。

写太虚幻境的仙女可卿:“其鲜艳妩媚,大似宝钗;其袅娜风流,又如黛玉”。

凡此种种,都把对林黛玉的外貌和风度勾勒了出来。

除了上面所写之外,作者还通过描写其他人物外表和林黛玉的外貌进行对比,烘托其外貌与气质的美。

第卅回写贾宝玉隔着花阴看不相识的龄官。

“只见这女孩子眉蹙青山,眼颦秋水,面薄腰纤,袅袅婷婷,大有林黛玉之态”。

很明显,同样的面貌体态特征,同样的风流韵致,兴儿曾拿林黛玉和尤三姐比:“……面庞身段和三姨不差什么”,这都是互相辉映显现。

最突出的是作者写晴雯,评家所说的一“晴为黛副”之说,不仅是内在的,且也是外表的。

第七十回王夫人说晴雯“水蛇腰,削肩膀,眉眼又有些象你林妹妹的……”。

这大概就是脂砚斋所称道的“一击两鸣法”,或是“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总之,曹雪芹利用简炼的、写意式的白描手法,用直接的、间接的、侧面的不同手法,在不同人物的观察和言谈语笑之中,对林黛玉的主要外貌特征和她的气质、风韵做了千渲万染,塑造出一个从外貌、体态、风度看来也颇为气韵生动的艺术形象。

二、才情美
林黛玉之美,不仅表现在外貌,还表现在她才学横溢和浓郁的诗人气质。

曹雪芹胸中笔下的林黛玉,是一个诗化了的才女。

她有多方面的才能:博览群书,学识渊博。

她爱书,不但读《四书》,而且喜读角本杂剧《西厢记》、《牡丹亭》、《桃花扇》等;对于李、杜、王、孟以及李商隐、陆游等人的作品,不仅熟读成诵,且有研究体会;她不仅善鼓琴,且亦识谱。

曹雪芹似乎有意将历代才女如薛涛、李清照、叶琼章、李双卿等的某些特点,融进林黛玉的性格。

小说描写她每次作诗时,总是进入灵感迸发和触动颖悟的状态,呻吟俯仰之间,一片真情和灵性自然流露出来,好象丝毫不费气力。

元春在大观园召集众人题匾吟诗,宝玉奉命赋五言律诗四首,经过宝钗提示“绿蜡”的出处,宝玉大费神思,才作了三首。

没等宝玉抄完,黛玉早吟成一律,“写在纸条上,搓成个团子,掷在他跟前”。

“宝玉打开一看,只觉此首比自己所作的三首高过十倍,真是喜出望外,遂忙恭楷呈上。

”元春看过之后,也指最后一首为前三首之冠。

大观园诗社的第一次聚会—“咏白海棠”,黛玉这天写诗,“一挥而就,掷与众人”,她写的是:“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

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用“偷来梨蕊”和“借得梅魂”形容海棠的洁白和风韵,又以月中仙女的缟袂比拟海棠花,以秋闺怨女的啼痕比拟花上的露滴。

尾联写海棠“娇羞默默”、“倦倚西风”,则赋予海棠以生命和女性美。

诗的意象奇幻生动,妙境迭出,在场的宝玉诸人不禁惊叹黛
玉“从何处想来”,赞扬她“比别人又是一样心肠”。

李纨也承认黛玉这首诗风流别致。

两天后,诗社由史湘云作东,做菊花诗,林黛玉的《咏菊》、《问菊》、《菊梦》,公评为“题目新,诗也新,立意更新”,“不露堆砌生硬”,被推为魁首。

黛玉在怡红院前尝了闭门羹,错疑在宝玉身上,第二天适逢饯花之期,勾起伤春愁思,由落花联想到自己身世,痛哭之余,“随口念了几句”,便成为哀感凄恻的长篇歌行《葬花吟》。

多少《红楼梦》读者读者到这里,都要“暂停”下来,击节吟叹流下泪水。

林黛玉呵,真象有某种灵气附着她一样。

欧洲人曾经把灵感解释为神赐的灵气,认为艺术创作是缪斯女神或某个天使把音乐或诗吹进艺术家的灵魂,让他誊写下业而成的。

林黛玉本是绛珠人仙子下世为人,她的灵感和才情或许是从“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带来的。

所以一草一木、一山一石等极为平凡的事物她都有自己的灵性而写了同新奇构思独特的诗词来。

三、精神美
如果仅限于上述外貌美和才情美两条,中国历史上的很多才女都可能具备,然林黛玉的精神美别的才女却无法媲美。

林黛玉的精神美,突出地体现在她心地善良,坦率纯真,心思纤细,内慧外秀。

叛逆孤傲,志气高洁深挚坚贞,追求真爱。

1.心地善良,坦率纯真
林黛玉不像薛宝钗那样世故,那样城府甚深,八面玲珑,取悦于人。

她对人坦率纯真,见之以诚。

她尊重自己,也尊重别人。

林黛玉也并非一味“孤标傲世,目无下尘”。

其实她也很谦和。

她对“下人”
从来没有耍过威风,没有说过一句恶言恶语。

宝玉说,她对晴雯是极好的;佳葱说,她去潇湘馆送茶叶,黛玉正给丫头们分钱,就抓了两把给了她。

她对待紫鹃,亲如姐妹,情同骨肉,诚挚的友情感人至深。

,香菱学诗,宝钗讥她“得陇望蜀”,极为厌烦;香菱向黛玉请教,黛玉却热诚相接,并说:“既要作诗,你就拜我为师”。

纯真透明如一泓清泉。

她给香菱讲解诗的作法和要求,还把自己的诗集珍本借给香菱,并圈定阅读篇目,批改她的习作,堪称“诲人不倦”。

她待人很宽厚,与人不存介蒂。

史湘云因把她比作戏子伤了她的自尊,她有点不忿,可一会儿便携了宝玉的“寄生草”回房,便又“与湘云同看”。

在对待宝钗的态度上,尤见出其天真笃实。

本为情敌,无嫌犹猜。

但在薛宝钗对她略表关怀,予以“训导”之后,她便开诚布公,肝胆相照,向薛宝钗掏出心窝子的话,并引咎自责:“你素日待人,固然是极好的,然我最是个多心的,只当你心里藏奸。

从前日你说看杂书不好,又劝我那些好话,竞大感激你。

往日竟是我错了,实在误到如今。

”此后她待宝钗如亲姐姐一般,连宝玉也感到惊奇。

每次赛诗,她总是推崇别人写的好。

与湘云凹晶馆联句,每当湘云说出佳句,她总是“起身叫妙”,甚至说:“我竟要搁笔了!”林黛玉冰心玉壶,晶莹剔透;纯如赤子,一往情真。

我们实应改变“林黛玉心胸狭窄,尖酸刻薄,爱使小性儿”的偏见。

2.心思纤细,内慧外秀
林黛玉首先是个内慧外秀的女性,她“心较比干多一窍”。

她的蒙师贾雨村说,他这女学生“言语举止另是一样,不与凡女子相同。


因其母名贾敏,“他读书凡‘敏’字他皆念作‘密’字,写字遇着‘敏’字亦减一二笔。

”她到贾府时,尚在孩提,却牢记母亲生前的嘱咐:“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要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要多说一句话,不可多行一步路,恐被人耻笑了去。

”她总是眼看心想,暗暗审视;然其言行举止,却又那样彬彬有礼,适份合度。

3.叛逆孤傲,志气高洁
林黛玉的美在于毫无矫饰的“真”。

首先,多愁善感、好哭、爱使小性儿,是《红楼梦》中林黛玉这个艺术形象的最为突出的特征。

但仅此,是不能引起读者的美感的。

即便有,也是一种畸形的病态美。

然而在人们心目中,林黛玉的确又是美的,人们不能不感到在林黛玉的思想、性格中,确实蕴藏着一种别样的、更为深沉的、也更为本质的、超越时代的美。

正如白盾先生在《红楼梦》中所分析那样,在大观园里,黛玉同宝钗的八面玲珑、面面周到不同,她是孤高自许,目下无尘,爱恼就恼,爱说就说,我行我素,一往纯真,毫无矫饰。

即便在贾母、王夫人前也从不说一句言不由衷、阿谀奉承的话。

如果说,宝钗令人不舒服的一点就是处处“做面子”、“徇人情”的“伪”的话,那么,黛玉个性中最突出的一点就是从不“做面子”、“徇人情”的“真”。

用现在流行的话说,宝钗可以说是最精通“关系学”,她善于收敛自己的情感,应付各种关系;而黛玉却一窍不通,还不屑于去学,表现出率真、任性的态度。

在中国封建专制主义制度下,历来是“馋人高张、贞士无名”。

脂砚斋也曾感叹“世人原宜假不宜真也。

谚云:一日卖了三个假,三日卖不出一个真。

信哉!”在这样的社会
背景下,林黛玉性格上一往纯真的“真”,尤为可贵。

评者说她是“善刚”、“率直”、“任性”、是“绝尘埃”,是“行高于人,众必非之”。

因此,“真”是林黛玉性格美的一个特征。

是的,我就喜欢林黛玉的心无城府。

在庭院的深处,人人装腔作势,个个虚伪世故,她灵魂中的这种“真”就如污淖中的一朵“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这便是她精神美传承中最耀眼的闪光点。

如果说薛宝钗传承的是儒家文化,那么林黛玉形象则是一种以个性自由为基本精神的文化传统的精神载体。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以儒家思想统一天下,但历朝历代都有一定势力的“异端”思想和丰富多彩的“杂统”、“杂学”,而且常常造成同儒家学分庭抗礼的态势。

三国时魏国的嵇康,自称“不识人情,暗于机宜”,“每非汤武而薄周孔”,不遣余力地抨击人伦礼法。

晋朝诗人陶渊明早年怀抱儒家“大济苍生”的志向,当经历了官场的降志辱身的痛苦以后,决心“不为五斗米折腰”,毅然离开仕途,背弃了“君臣大义”。

唐代诗人李白,更是一个敢于冲决传统、追求个性解放的人物。

他接受了道家思想的影响,又兼有游侠、策士、酒徒一类人的气质,轻尧舜,笑孔丘,嘲弄儒生,平交诸侯,蔑视封建主义的现存秩序。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列缺霹雳”般的呐喊,令人感觉到自由灵魂的强烈搏动。

在中国历史上,类似这几位诗人的人物实在举不胜举。

他们构成了一种以傲骨和超脱为特征的文化传统,或者说是一种以个性自由为基本精神的文化传统。

林黛玉形象,无疑是这种源远流长的文化精神载体。

“我为的是我的心”应当看做林黛玉自我意识或坦率告白。

她的疑心,小性,也都是这种自我意识的独特表现。

为了这颗心,往往无法顾及人言物议,她不像薛宝钗那样刻意的把自己修养成封建文明的典范,也不像探春那样小心翼翼的维持家教宗法,自然更不必像凤姐那样为了权欲才势而机关算尽。

“我为的是我的心”何等单纯又何等执着,这是林黛玉的自尊,是不屈就社会规范不副代任何条件的自我意愿,她比大观园中任何一个女儿都更加珍惜自身的价值并为实现自身的价值而竭尽整个生命。

然而,就那个现实的生活环境而言,她是无能为力的,但她有一种超越环境的力量。

这就是丰富的想像力和强烈的命运感。

正当满园花枝招展,绣带缥缥之时,独她却发生了“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瓢泊难寻觅”的伤感。

从花尽,到花落;从花事,到人事;从当前,到永恒。

她的思绪早以超脱了时间和空间的束缚,她想望“协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问询“天尽头,何处有香丘?”面对着“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的现实处境,早已抱定“质本洁来还洁去”的意旨。

在现实生活中,环境制约了人物;在精神生活中,人物超越了环境。

从林黛玉生活的具体环境来分析,我们也可以发现,林黛玉生活的从贾府是一个典型的传统势力十分顽固的封建没落家族,在这里我们可以找到许多封建社会的不合理现象。

比如王熙凤“戏效彩斑衣”那样令人恶心的“孝心”;宝钗在饮食、穿衣、点戏、猜谜等各个方面对贾母所献的殷勤和在作诗等方面对元妃的奉承以及在丫环面前的所作所为;王夫人在人前的假慈悲;“薛姨妈的爱语慰痴颦”等封
建社会的遗毒等等。

寄人篱下的林黛玉虽是个弱女子,但她选择的却是“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的人生道路,这样她那高洁的不肯折节媚俗、孤极傲世的性格就必然与世俗格格不入。

因此,由于林黛玉坚持其固有的高洁本性,因而就不见容于这污淖的封建世俗,从而又引起其自尊心对污淖世俗的更大不满。

就是这些原因循环往复的作用,形成了林黛玉性格与现实的尖锐的矛盾冲突,这些冲突就形成了林黛玉丰富的性格特征。

4.深挚坚贞,追求真爱
林黛玉的精神之美,更集中更强烈地体现在她对贾宝玉的爱情之中。

他们的爱情是一种新型的,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属于未来的爱情。

这种爱情的最根本的特点,是建立在互相了解、思想一致基础之上的,表现得非常纯真、深挚、坚贞。

林黛玉本是一个“情痴”、“情种”,她为爱情而生,又为爱情而死,爱情是她的生命所系。

她对贾宝玉爱得真诚,爱得执著,始终如一,至死靡它。

然而,他们的爱情又是在不许爱的环境中发生、发展和生存的,这就难免有痛苦,甚至要为爱情付出生命的代价。

再加上她诗人的气质和悲剧的性格,这种被压抑的燃烧着的爱情,只能用诗和哭来抒发,来倾泄。

诗,前已叙述;哭,更是林黛玉的家常便饭。

她来到人世,是为了“还泪”。

她第一次见到贾宝玉,就是哭,脂砚斋说:“这是第一次还泪。

”此后,“不是闷坐,就是长叹,好端端的不知为什么,常是自泪不干的。

”林黛玉的哭,分明饱含着现实人生的血肉。

哭是她悲剧性格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哭,是她对生活折磨的强烈反映;哭,是她发泄痛苦的方式;哭,
是她诗人气质的种种感受的抒发。

质言之,她是为自己的爱情而哭。

爱情曾使她几死几生。

当他们这种同生共命的爱情最后遭到毁灭时,她便“焚稿”、“绝粒”,以生命相殉。

这种爱情是怎样的至诚至坚,至纯至圣,感天地,泣鬼神,动人肺腑,撼人心灵!多少人为她洒下同情、痛惜和悲愤之泪!一生以泪洗面的林黛玉,临死之前反而发出了微笑,最后喊出了“宝玉,宝玉,你好——”的未完的一句话——留下了千载不消的遗恨!
林黛玉死去了,但林黛玉的纯美的精神,她与贾宝玉生死与共的爱情,他们所实践过的爱情原则,她的闪耀着艺术魅力的优美形像,将与日月争辉,与天地共存;这一形像所含蕴的哲理与诗意,将给予不同时代的读者以生活的启示和美感享受。

高情不入时人眼”,对林黛玉的形象,最忌从世俗的眼光去审视。

如果从世俗的眼光去看,林黛玉不会“针黹纺织,一年工夫,只“做了个香袋儿”;又不善于处理家庭事务和人际关系,身体又不好。

她的诗才,痴情和风流袅娜的姿态,只能算是中看不中用的绣花枕套而已。

林黛玉不是世俗社会贤妻良母的典型,作者也无意为广大读者提供择偶的标准。

这是个艺术世界的人物,理想化的人物。

她身上蕴含着人性解放的新意识和优秀人格、优秀文化的积淀,凝聚着人生的美好理想。

她的悲剧是人世间美好感情、真挚爱情、高洁品格和卓异才华被毁灭的悲剧,是人性美被毁灭的悲剧。

只有从历史的、文化的高度审视林黛玉,才能认识她的美和悲剧性。

参考文献:
1、鲁迅:〈〈再论雷峰塔的倒掉〉〉,〈〈鲁迅全集〉〉第一卷297页
2、曹雪芹、高鹗:《红楼梦》,延边人民出版社,2004年2月版,第471页
3、刘心武:《刘心武揭秘红楼梦》,东方出版社,2005年12月版,第111页
4、吕启祥:《红楼梦专题》,中国艺术研究院,1998年4月版,213页
5、《恩格斯致裴·拉萨尔》,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卷346
6、李广柏:《红楼梦的奇与美》,三环出版社,1990年5月版187页。

7、《文学理论基础》,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1月版
8、《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12月版
后记
本文是我在研修中国古代文学史唐宋部分后,对红楼梦中林黛玉这位古代的文学史上的一位典型的悲剧人物形象的分析理解、认识体会。

在研读分析中我先后参阅了刘心武:《刘心武揭秘红楼梦》、吕启祥:《红楼梦专题》、《恩格斯致裴.拉萨尔》、《文学评论》杂志、《鲁迅全集》等书籍和杂志文献,对古今学者专家的论见虚心学习吸收,大大地丰赡并提升了自己的学识涵养,为本文的撰写打下了比较深厚的学识基础。

在论文完稿后我又得到指导教师的多次悉心指导,老师提出许多很有见地的意见,给了我很大的启示和帮助,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还要特别感谢湖北大学文学院的各位指导老师,对此文费神劳力,给以帮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