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现代史刚要实验报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吉林财经大学信息经济学院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实践报告书

(2012-2013年第二学期)

教师:杨艺

前言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半个多世纪前,毛泽东在延安《改造我们的学习》中语重心长地告诫了所有人“不但要知道外国,还要知道中国。不但要知道中国的今天,还要知道中国的昨天和前天。”这种警醒即便在今天仍有现实意义。“向古人学习是为了今天活着的人”,历史既有通古今中外之变的理论功能,也兼具提供或回答具体史事的应用功能。虽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以史经世”,但对历史的兴趣可以人人皆有,读史懂史人人可为。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为大学一年级学生开设的公共必修课,作为“05方案”新增的一门课程,从历史的角度承担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课程主要讲授中国近代以来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推翻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的历史,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怎样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怎样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我们认为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是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大力提高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的必然要求。课堂教学只是整个教学中的一个环节,实践教学是实现育人的主要形式。实践教学就是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实现的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使命感。

鉴于以上的目的,为了加强本课实践环节的规范性,保证实践教学质量,特设计、制作了这本《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实践报告书》。怎样才能把这本实践报告书设计的更符合于教学改革的要求,是一个面向任课教师和广大学生的新问题,我们希望得到认真而具体的反馈意见,以进一步完善这一教学环节。

使用说明:

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实践教学报告书共三项内容,一个学期完成。

2、《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教学为6学时,实践教学成绩30分。表中3项内容由任课教师指导学生完成。每一项的学时和分数,每学期任课教师在制定教学日历时,根据所选内容合理分配。

吉林财经大学信息经济学院马列教研部

2013年2月28日

一:讨论

以五四运动历史事件为背景,组织学生讨论,使当代大学生深入认识五四时期大学生的作用及意义,引导学生对社会问题或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研究,并从

成绩:

二、爱国主义影片赏析

观看与课程内容紧密联系的影片《辛亥革命》,并写出心得体会,题目自拟,800字左右。此环节10 分。

题目:

《辛亥革命》观后感

心得体会:

2011年10月10日,是辛亥革命100周年的纪念日。这是一场空前绝后的革命,在中国历史舞台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今天,我们去回顾它、铭记它,并必将把它给我们传递的一种精神和历史使命延续到以后的无止尽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去。时光流逝,历史远去。岁月可以改变沧海桑田,但是永远无法抹去历史在此间留下的烙印,那震耳发聩的枪声将永远定格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可以这样说,随着硝烟散去的那一刻起,人们就一直在探究这段历史以期从中吸取有益的借鉴。

《辛亥革命》中有一句孙中山说的话让我记忆犹新:“死不是革命的目的,革命是改变命运,为天下人谋取幸福;是许多年轻人用生命的代价换取让活着的人更好的活着”。回顾历史,1911年前后,那时的清政府腐败无能,政权摇摇欲坠,人民深受压迫。革命对于当时的人来说是改变命运,更好的生活;对于孙中山等一批革命家来说是历史赋予的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使命。他们要为天下人造一个宁静温和的世界,纵使这些被奴役久了的人们早已麻木,不知宁静温和为何物。

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古人云: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我们,这些生活在安乐世界里的人们,怎该忘记这段历史?如今的我们要做的已不是追寻梦境中童话般的天真,而是在现实世界里脚踏实地的去践行党和国家赋予的光荣使命!要将孙中山先生“博爱”的思想发扬光大,即使道路崎岖、布满荆棘,也该微笑着握紧拳头,因为: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我自豪,辛亥革命的第一枪——武昌首义爆发在我们的家乡湖北。历史证明,湖北是先进思想的源泉。历史上曾今说过“唯楚有才”,在这片荆楚大地上诞生了无数杰出的仁人志士和革命先辈。辛亥革命是一次历史的变革,它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推动了历史的前进。而目前在湖北实施的“中部崛起”战略必将推动湖北乃至全国经济社会的大发展,我们今后的生活将会变得更加富裕,更加美好.

成绩:

三. 最喜欢的近代史人物

周恩来

周恩来(1898年3月5日-1976年1月8日),字翔宇,曾用名飞飞、伍豪、少山、冠生等,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之一。自1949年起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1949年至1954年间称政务院)总理直至1976年逝世,1949年至1958年间兼任外交部部长。

周恩来毕业于南开中学,早年留学日本、法国、德国、英国等地,为旅法共产主义小组骨干。之后回国,担任黄埔军校政治部副主任、主任。第一次国共内战期间,担任中共苏区中央局书记、中国工农红军总政委兼第一方面军政委、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参与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战争,并指挥长征。

1898年3月5日,周恩来生于江苏淮安(现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城内驸马巷。祖籍浙江绍兴,其家谱记载先祖是宋朝学者周敦颐,与鲁迅(即周树人)同宗。其所属宝佑桥周氏(又称“老八房”)尊周庆为始祖,从周庆到周恩来共历18代。祖父周骏龙(又名攀龙,字云门,后改名起魁),在清咸丰年间跟随二哥周昂骏北上淮安,随馆学幕,并在此定居。生父周劭纲,生母万氏,出生后不久即过继给早逝的叔父周贻淦为嗣,由守寡的嗣母陈氏抚养长大。

1910年春,周恩来随伯父周贻庚来到东北,先在铁岭银岗书院学习,半年后转入奉天官立东关模范小学,立志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1913年7月毕业,8月16日入天津南开学校学习,因表现优异而为学校创办人严范孙、张伯苓所器重,视之为“宰相之才”而特别免除其学杂费,这也是南开当时唯一的一个免费生。青年时的周恩来相貌英俊潇洒,在南开还曾反串表演,期间相识了以后的妻子和革命伴侣邓颖超。毕业时,南开学校《毕业同学录》中对他的评语是:“君性温和诚实,最富于感情,挚于友谊,凡朋友及公益事,无不尽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周恩来一直任国务院(1954年10月25日前称政务院)总理,并兼任外交部长[2][7][99],同时也是中共第八、九、十届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第八、十届中央副主席;政协全国委员会第一届副主席,第二、三届主席,并在1949-1959年任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1949-1952年主持军委日常工作,1971-1975年主持中央日常工作。在担负处理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日常事务的同时,和毛泽东一起制定了党的社会主义建设的路线、方针、政策;并亲自主持制订和组织实施了前几个发展国民经济的五年计划。

周恩来同志参与领导了革命和建设时期党的各项重大工作,为党的每一个重大胜利付出了大量心血。在长期实践中,他注重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认真总结革命和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深入进行理论思考,深刻阐释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统一战线、文化教育和党的建设等领域都作出了理论建树,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也为后来改革开放时期我们党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供了重要思想材料。

成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