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疫控制应急预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鼠疫控制应急预案
鼠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甲类传染病。我县历史上曾发生过人间鼠疫,为保证在鼠疫疫情发生和流行时进行高效、有序的应急处理,最大限度地减轻鼠疫流行造成的危害,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河北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实施办法》和《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鼠疫控制应急预案》制订本预案。
一、疫情报告
接到鼠疫疑似病例的疫情报告后,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疫情报告规定的时间,2小时内向县卫生局和承德市疾控中心报告疫情。
二、建立隔离病房和临时实验室
接到疫情报告后,迅速调动鼠防应急小分队,携带应急装备和药品,在2个小时内出发,迅速赶赴发病地点。
(一)以病人所居住的房屋或就诊的诊室为隔离病房,在其隔壁或临近的房屋建立临时实验室。
(二)消毒病房。按照个人防护的要求,迅穿好防护服装,对病房和实验室由外向内进行空气消毒和灭蚤杀虫处理,同时将病房隔离。
三、开展流行病学调查
小分队流调人员按照《流行病学调查指导原则》对病人和密切接触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工作。
(一)目的
1、核实诊断。
2、查找传染源和传播途径,掌握调查地区鼠疫人群中发生发展和分布规律。
3、追踪和管理和患病的人和物的密切接触者,防止疾病的进一步传播。
4、监测和评价疫情预防和控制措施落实情况和效果。
5、掌握鼠疫自然疫源地的空间分布、结构、性制及流行规律,尽早发现疫情或流行指征。
6、制定预防和控制鼠疫的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
(二)工作程序
1、个案调查。着装后进入消毒后的病室,要认真、详细地了解和记录患者发病前的活动及接触病人及野生动物情况,发病后的密切接触者的有关情况,并填入个案调查表。
2、对密切接触者追踪和调查
根据鼠疫病例个案调查获得的信息,及时开展对密切接触者的追踪调查,填写密切接触者调查表。
四、诊疗人员进行诊治
小分队诊疗人员着装后进入病房,详细询问病史和症状
及体征,进行详细全面地检查,根据流行病学史和临床表现,做出初步诊断,并做好病历记录,对病人进行特效和对症治疗。对死亡者进行尸体的检查和剖验,必要时进行病理学检查。
五、检验人员进行取材检验
(一)各型疑似鼠疫患者,均应采取静脉血3-5ml。
(二)疑似腺鼠疫病人,抽取淋巴结组织液。
(三)疑似肺鼠疫病人采集病人痰液,和咽试子涂擦咽部。
(四)疑似眼鼠疫取眼的分泌物。
(五)疑似肠鼠疫应取病人的粪便。
(六)疑似皮肤鼠疫取水泡、脓泡液。
(七)疑似脑膜炎鼠疫取脑脊液。
对材集的标本及时进行检验和培养。
六、初步诊断
县级鼠疫诊断专家组,根据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及检验结果对疑似鼠疫病人进行初步诊断,报省鼠疫防治所进行复判。
七、确定隔离区
(一)小隔离圈的确定:以鼠疫病人所在住处为中心,若为排房将其一排,若为独院,将其前后周围1-2户的庭院,若为楼房将楼层或整幢楼,划为小隔离圈。
(二)大隔离圈的确定:以鼠疫病人住宅为中心,将整个村或整幢楼或几个街区划为大隔离圈。
(三)将所划的大小隔离圈及警戒圈,报请上级有关部门,请求对疫区进行封锁。
(四)根据上级的要求,立即起动流行病学调查组、治疗组、检验组、消杀灭组、检诊组、交通检疫组、后勤保障组、安全保卫组、综合信息组。
八、宣传教育
1、宣传教育内容
(1)对各级医务人员,应定期进行培训,使他们了解鼠疫诊断和治疗知识,熟悉疫情报告、疫区处理和交通卫生检疫的工作内容和程序。
(2)针对疫源地及其毗邻地区的干部群众,应以“三报五不”为主;三报:即报告自然死鼠病鼠;报告不明原因的高热病人和急死病人;报告疑似鼠疫病人。五不:不私自捕猎疫源动物;不剥食疫源动物;不挖鼠粮;不在鼠洞边野餐和休息玩耍;不私自携带疫源动物及其产品出疫区。
(3)对其他地区的干部群众宣传鼠疫防治的科普知识。如:鼠疫自然疫源地的分布,哪些动物带有鼠疫菌,传播方式,如何采取针对性的防护措施等。使他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主动自觉地做好预防鼠疫的工作。同时对群众中的某些迷信活动,少数民族宗教信仰中容易造成鼠疫发生和传播
的习俗,恐惧心理麻痹思想进行针对性的宣传。
(4)对铁路、交通、民航、公安、工商管理、动物检疫等部门的工作人员进行宣传培训,使他们熟悉国家关于鼠疫疫源动物管理的法律法规和交通卫生检疫知识,以减少鼠疫从国外及其他省专入。
(5)健康人群的保护要从下一代抓起,在小学、初中、高中及大学的健康教育课本中加入鼠疫科普知识,逐渐提高全民保健素质。
九、预防接种
根据鼠疫流行强度以及相互接触人群受威胁的情况,确定预防接种对象和范围。
1、接种范围,进入鼠疫自然疫源地内捕猎疫源动物或从事其他活动的人员应在一周前进行接种;从事强毒鼠疫工作人员应定期进行预防接种;对肺鼠疫流行区内周围人群必要时进行预防接种。
2、接种的途径采取皮上划痕法。所使用的疫苗为:EV (冻干)鼠疫活动菌苗。
3、接种免疫效果对接种人群均有一定保护力。
4、接种方法
(1)使用前仔细观察菌苗及盐水安瓶,凡有破裂、标签不明、已过效期、菌块收缩及溶解困难等情况时,不能使用。
(2)以无菌注射器吸取2ml灭菌生理盐水加入菌苗安瓶,使其充分溶解,然后按标签记载的人数加入生理盐水,稀释成每ml含1人份(即每人份10亿菌)
(3)皮下划痕部部为臂部肱二头肌,局部75%酒精消毒,干后滴加菌苗悬液,用消过毒的种痘刀或缝衣针在滴加菌苗处作“#”字划痕,深浅应适当,以划痕表皮稍见血丝为宜,每划长度为1cm-1.5 cm,两道划痕平行间隔0.5 cm,划后用接种针拨动菌苗悬液,使其均匀涂布于划痕上,待菌膜自然干燥成胶膜状后方可放下衣袖,不可用日晒或用口吹干。
5、接种剂量
鼠疫菌苗接种的年龄与剂量关系表4-5
岁年龄皮下接种量皮上划痕量
2岁-6岁1/3人份(0.3ml)1滴(划1个#字)
7岁-14岁1/2人份(0.5 ml)2滴(划2个#字)
15岁以上1人份(1.0 ml)3滴(划3个#字)
6、接种注意事项
(1)接种须无菌操作,所用器具均必须高压灭菌(条件不具备时应煮沸15分钟以上),每接种一人后应更换接种针头,消毒后可重复使用,废弃物应进行消毒处理。
(2)接种后一般无反应或反应轻微,皮下接种6小时-10小时后出现局部红肿、疼痛或淋巴结肿痛、全身倦怠、体温升高等轻微反应属正常接种反应,一般不经治疗3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