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 诗歌鉴赏之形象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第二轮复习:诗歌鉴赏之形象教案
复习目标
1、理解诗歌形象的内涵;
2、归纳诗歌形象的分类;
3、体察鉴赏诗歌形象的切入点和答题组织规范。
复习的重点和难点:体察鉴赏诗歌形象的切入点和答题组织规范
教学设想:每块“诗歌例析”都由学生课前预习,“课外作业”于课后完成,“实战演练”课前完成当堂展示并由学生评析老师再指点。
课时安排:两课时
复习步骤及内容:
第一课时
一、明考点(见考试说明)
二、形象的含义和分类
古典诗歌中的形象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意旨,寄托着复杂的情感,暗示着深刻的哲理。它对叙事诗歌来说,“人”“事”就是形象;对于抒情诗来说,形象就是抒情主人公,对于写景状物的诗歌来说,诗歌中的“景”“物”就是诗歌的形象。
三、对诗中人物形象鉴赏的思维切入点和答案组织步骤
(一)切入点
1、知人论世,关注背景;
2、抓抒情主人公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等;
3、分析人物所处的环境,包括时间、地点、周围景物等。
诗歌例析: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中的人物形象。
题葡萄图(明)徐渭
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
注:徐渭,字文长,号青藤居士。天资聪颖,才华横溢,诗文书画戏剧俱佳,然而终生不得志于功名。
(二)答案组织步骤
(1)明确诗中的形象是什么;
(2)形象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3)形象的意义是什么(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
【参考答案】
(步骤1)诗歌塑造了一个饱尝辛酸、怀才不遇而又狂放孤傲的老人形象。(什么形象)
(步骤2)首句既写出了已往生活的辛酸也写出了现状的落魄;但“独立书斋啸晚风”一句却写出了一派孤傲狂放的气概;三四句以“明珠”为喻,既指画中葡萄也指自己的超人才智。(形象的特征)
(步骤3)诗人借此表达了自己对当时社会的傲视和嘲弄。(形象的意义)
(三)实战演练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出塞马戴
金带连环束战袍,马头冲雪过临洮。卷旗夜劫单于帐,乱斫胡兵缺宝刀。
(2)请结合诗歌的内容,简要赏析本诗的人物形象。(4分)
参考答案:(步骤1)全诗通过外貌、环境和行动描写(切入点),为我们塑造了英姿勃发、不畏艰险、奋勇杀敌的戍边将士的形象。(2分)
(步骤2)诗歌通过衣着进行人物的外貌描写,用“金带连环”束“战袍”,刻画出戍边将士们那种全副武装、神采奕奕的风姿;“马头冲雪过临洮”以天气恶劣、行军艰难突出戍边将士们勇往直前的精神;“卷旗夜劫单于帐”以“卷旗”的细节,写出勇士们夜赴战场的决心与行动,“乱斫胡兵”和“缺宝刀”既表现了战斗场面的激烈,更表现了将士们奋力杀敌、拼死搏杀的无畏精神。(步骤3)通过这样的形象描写,赞美了戍边将士的英雄气概。(2分。能从外貌、环境和行动三方面选两点进行分析即可)
2、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采莲曲(唐)白居易
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
采莲词(唐)张潮
朝出沙头日正红,晚来云起半江中。赖逢邻女曾相识,并著莲舟不畏风。
⑴两首诗都写了采莲女,形象有所不同。请简要说明。(4分)
⑵两首诗在写人的手法上有哪些异同?请具体分析。(6分)
参考答案:⑴白诗描写的是一位情窦初开(或“多情”,1分)、腼腆羞涩(或“羞涩”,或“腼腆”,1分)的采莲姑娘;张诗描写的是一群互助(或“团结”,或“友爱”,1分)、勇敢(1分)的采莲姑娘。
⑵①两首诗前两句都通过景物描写(切入点)烘托人物形象(2分,“烘托”也可写成“衬托”;或者写“景物描写为人物出场作铺垫”)。②白诗后两句采用神态描写(或“细节描写”)(切入点)勾画人物形象(2分)。③张诗后两句采用白描手法(切入点)(2分,如写“动作描写”给1分)。
(四)课外作业:
1、阅读下列诗歌,完成下列问题。
鹧鸪天①陆游
家住苍烟落照间,丝毫尘事不相关。斟残玉瀣②行穿竹,卷罢黄庭③卧看山。贪啸傲,任衰残,不妨随处一开颜。元知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
【注】①写该词时陆游42岁,因遭投降派罗织罪名免官,被迫隐居。②玉瀣(xiè):美酒。
③黄庭:即《黄庭经》,道家的经典著作。
(1)你读出这首词的抒情主人公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2)这一形象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词分析。
答案:(1)是一个表面旷达闲适、内心却充满抑郁不平的隐士(或:落寞英雄)形象。(2)抒情主人公隐居“苍烟落照”之间,丝毫不理“尘事”,终日与美酒、《黄庭经》相伴,以及“贪啸傲,任衰残”的所谓随处开颜的举止,貌似轻松洒脱,实际上是一种无奈;“老却英雄”四字更明显道出诗人心中因统治者徒使英雄垂暮、无所作为的满腔悲愤。
2、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从军行陈羽
海畔风吹冻泥裂。梧桐叶落枝梢折.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
[注]①海:当时天山附近的大湖.②横笛:笛子.
从军行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注]③新声:新的乐曲.④关山:山川关隘。指山川阻隔的故乡。
两首诗中征人的形象有何不同?在刻画人物的手法上有什么不同?其效果如何?
参考答案)(1)陈诗中将士们不畏严寒,勇登天山,精神振奋,豪情万丈,表现出一种积极乐观的情绪;王诗中征人都是背井离乡,所以感情苍凉、悲怆,心中充满离愁别恨
(2)陈诗突出对环境的恶劣的描写来衬托戍边将士无所畏惧的精神,用“横笛”“红旗”等典型事物烘托征人们的壮志和豪情,全诗具有诗情画意之美;王诗不直接抒写征人的离愁别恨,而用凄清的“新声”“秋月”等景物来烘托感情,写得一波三折,深沉感人。
3、分析下诗的人物形象。(咏他人——咏自己)
贫女秦韬玉
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
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注]①秦韬玉:应进士不第,在宦官田令孜府中做幕僚,后来被荐为工部侍郎。②俭:通“险”,怪异。时世:当代。③压金线:用金线刺绣。压:手指按住,刺绣的一种方法。【参考答案】(步骤1)本诗描写了一位哀伤、惆怅的贫女形象。
(步骤2)她风采优雅、品德高尚、勤劳能干,针线刺绣精巧,但生于蓬门陋户,伤叹无媒人可托,只能为他人作嫁衣裳。
(步骤3)诗人借她表达了因怀才不遇、寄人篱下而愤懑不平的思想感情。
第二课时
五、写景诗歌形象鉴赏的思维切入点和答案组织步骤
(一)意象类切入点
1、找出并描摹诗歌意象。
2、概括意象特点。
3、提示作者情感。
诗歌例析:1、(2003年春招北京卷)阅读下面唐诗,完成(1)—(2)题。
闻雁韦应物
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淮南秋夜雨,高斋闻雁来。
寒塘赵嘏
晓发梳临水,寒塘坐见秋。乡心正无限,一雁过南楼。
(1)填空:这两首诗从体裁上看都属于。这两首诗都是抒发。(2)简答:这两首诗为什么都写到雁?
参考答案:(2)雁是候鸟,春秋迁徙。秋天,大雁仿佛在奋力飞回故巢。这种景象每每牵动游子的思乡之情。因此诗人常常借雁抒情,寄寓自己浓浓的乡愁。
例2、乌夜啼李白
黄云城边乌欲栖,归飞哑哑枝上啼。机中织锦秦川女,
碧纱如烟隔窗语。停梭怅然忆远人,独宿孤房泪如雨。
山房春事二首(其二)岑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