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心理学模拟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单项选择题
1.霍桑实验主要是采用()方法而进行的研究。
A.实验室实验法;
B.现场实验法;
C.测验法;
D.控制观察法。
2.社会知觉中,对他人认知会有以偏概全或以点概面的倾向,这是属于()。
A.首因效应;
B.定势现象;
C.晕轮效应;
D.投射作用。
3.一般而言,个人在班、小组中工作效率高于个人单独工作,这是因为()。
A.从众行为倾向;
B.社会标准化倾向;
C.社会顾虑倾向;
D.社会助长现象。
4.根据佛鲁姆的期望理论,指出下列激励形式中哪一种是错误的?()。
A.E高×V高=M高;
B.E中×V中=M中;
C.E高×V低=M低;
D.E低×V高=M高。
5.为了准确传递信息,采用()方式沟通效果较好,但其沟通速度较慢。
A.单向沟通;
B.单向沟通+双向沟通;
C.双向沟通;
D.双向沟通。
二、多项选择题1.自我知觉的主要构成要素为()。
A.理想自我;
B.物质自我;
C.现实自我;
D.社会自我;
E.精神自我。
2.企业管理过程主要包括哪些系统()。
A.目标系统;
B.技术系统;
C.社会心理系统;
D.经济系统;
E.后勤生活系统。
3.领导的权力性影响力的基本要素是()。
A.传统因素;
B.才能因素;
C.职位因素;
D.资历因素;
E.品格因素。
4.人际间非正式沟通网络型式是()。
A.单线式;
B.偶然式;
C.全渠道式;
D.流言蜚语式(饶舌型);
E.焦聚式。
5.组织的无形要素主要包括()。
A.共同目标;
B.人际关系;
C.工作主动性与积极性;
D.合作精神;
E.组织的确良沟通网络型式。
三、是非判断题10%
1.迁怒或寻找替罪单是个体挫折后的直接攻击反应。
对错
2.“1·9”型领导属于任务型领导。
对错
3.心理学研究表明:群(团)体凝聚力与生产效率之间的关系依赖于个人目标与团体目标的一致性。
对错
4.中小学学校的组织结构是属尖三角型的结构形式。
对错
5.自动人假设的管理重点是创造一种适宜的工作环境,工作条件,充分发挥人的潜力与才能。
对错
6.高凝聚力、高士气的团体必然有高的生产效率。
对错
7.俞文钊教授提出了同步激励公式是:工作激励力量=∑f(业绩×激励)。
对错
8.实行多数人裁定的领导方式是属于民主型领导。
对错
9.内容型激励理论着重研究从动机的产生到采取行动的心理过程。
对错
10.一个人既想接近一个目标,同时又想回避这一目标时便会产生个体动机的“双重趋避”冲突。
对错
四、填空题
1
2
结合的法治思想。
3
4
5.社会人的假设认为,人们在工作中得到物质利益对调动生产积极性仅有次要意义,
6
7
8
9
10
四、填空题
1.胡戈·闵斯特伯格是工业心理学的主要创始人;而人际关系(行为科学)理论的创始人是埃尔顿·梅奥。
2.韩非是先秦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提出了以法治为中心,"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思想。
3.马克思主义的人性观指出:人的本质是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相统一。4.泰勒的科学管理方法是以"经济人"人性假设,即X理论的具体表现。
5.社会人的假设认为,人们在工作中得到物质利益对调动生产积极性仅有次要意义,而良好的人际关系是调动职工生产积极性的决定因素。
6.从心理学角度分析激励过程,实质上是要处理好刺激变量、机体变量、反应变量三者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
7.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认为“保健因素”主要是指具备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的因素。
8.团(群)体的同质结构是指其成员在能力、气质、性格、年龄及知识等方面比较接近,而异质质结构则与之相反。
9.团(群)体的规范是在模仿、暗示、从众等心理因素基础之上而形成的。10.德国社会学家韦伯提出了古典组织理论,即层峰结构(官僚结构)模型。
五、名词解释
1.管理心理学研究对象
2.学校组织
3.人际关系理论
五、名词解释(参考答案)
1.管理心理学研究对象:狭义的管理心理学对象则是指研究在企业管理过程中人的心理。广义的管理心理学对象是指研究在企业管理过程中人的心理和行为。即研究管理活动中人的社会心理过程和行为规律,用科学的方法提高管理效率,通过协调人际关系,调动人的主动性、创造性来提高企业管理的效率和效益。
2.学校组织:是一般组织的特殊形式,是一种教育组织。它是指在共同目标下结成的人们的社会实体,是进行精神生产、培养未来人才的机构。它与一般组织一样,具有两方面的含义:①共同目标;②为实现目标所进行分工合作(包括任务划分、职务分工、层层授权等),是沟
通协调等实施管理职能的工作和过程。
3.人际关系理论:是梅奥提出来的,是以“社会人”人性假设为基础的一种管理理论。他强调从心理学、社会学的角度研究,重视社会环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该理论主要观点是:①在管理中以人为中心,注重关心人;②创造良好的人际关系、沟通环境,培养职工形成归属感、集体感;③主张集体奖励;④强调采用新型的“民主参与”管理方式。
六、简答题
1.简述熊川武的“全面激励理论”。
2.何谓人际关系?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3.简述佛鲁姆(Vroom)期望理论的主要观点。
4.什么是激励?请分析激励的心理活动过程,并画简图说明之。
六、简答题(参考答案)
1.简述熊川武的“全面激励理论”。
(一)“全面激励理论”主要向“全员激励,全程激励,全素激励”三部分构成。
(二)全员激励:①他励;②自励;③互励的含义及重要特点。
(三)全程激励:①以引起需要始,以满足需要终;②在管理工作(计划环节、实行环节、价值环节)的各个环节上下功夫。
(四)全素激励:①进行名副其实的物质激励;②要把精神激励的显性因素与隐性因素统一起来发挥作用;③要充分认识活动的特殊激励价值。
(详见web文本同章节内容)
2.何谓人际关系?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一)人际关系是人们为了满足某种需要通过交往形成的彼此之间比较稳定的心理关系。它包括认知、情感、意向等社会心理因素。①人际关系是心理关系;②人际关系是以人们的需要为基础;③人际关系以交往为手段。
(二)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有:①空间距离和交往频率;②相似性(包括年龄相似、个人社会背景相似、态度、兴趣、价值观等相似);③需要、性格气质的互补作用;④能力与专
长因素;⑤个人仪表特征因素等等。
(详见web文本同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