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安全管理心理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产生疲劳的心理原因 1、职工缺乏热情; 2、丧失工作兴趣; 3、工作不安定:担心失业; 4、拘束感; 5、家庭原因:矛盾、经济、突发意外等; 6、担心健康; 7、危险感、危机感; 8、承担过大责任;



9、埋怨、怨恨:各种不满情绪; 10、具体工种与个性特征不适应; 11、暗示疲劳; (三)煤矿职工疲劳与安全 1、过度疲劳的最大危险在于反应迟钝、动作不正确, 不能及时发现危险信息或不能及时、准确、有效反应; 2、作业疲劳导致精神症状、身体症状,影响作业人 员作业可靠性; 3、采取措施:改善劳动条件、减轻劳动强度、严格 控制加班延点,减少事故发生;

4、攀比心理; 5、妒嫉心理:常见的病态心理; 6、缺乏交流、疏通; 7、职责不明,互相推诿、扯皮; 8、分配不公; 9、宗派、宗教信仰; (二)解决处理: 正确认识、加强引导、民主管理、合法手段





7、事故综合原因论:事故不是偶然发生,是 多种因素综合造成的 (1)社会因素:基本原因,法律、教育、经 济、文化、民族习惯; (2)管理原因:间接原因,管理缺陷、因素、 责任; (3)生产中危险因素:直接原因,包括人的 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


二、煤矿事故综合致因分析 1、基本原因:社会方面缺陷 (1)法制建设 (2)价值观:以人为本 (3)安全文化:2003年,澳大利亚提出“多少金钱 也抵不了一条人命” (4)教育因素:国民受教育程度 2、间接原因:管理缺陷 (1)物的管理缺陷:设计、结构缺陷,危险有害因 素治理不力,防护用品缺陷; (2)人的管理缺陷:教育、培训、指示、选拔





8、文化教育、安全教育培训不到位; 生产现场不安全因素: 1、可能导致伤害的能量(瓦斯积聚、明火) 2、可能导致身体创伤的物体或场所(工具、设备、 材料、积水、尖锐突出物) 3、有危害的环境因素或物质(瓦斯、煤尘、CO、缺 氧、通风不良、腐蚀性及其他有毒有害物质; 4、易导致心理性伤害的因素(压力过大、过度应急、 精神刺激性环境或事件、心理异常状态下作业; 事故的发生,人的失误占主要地位,是决定性的因素, 90%以上的事故是由于“三违”造成的。
四、睡眠对安全生产的影响


1、煤矿正常班员工失眠率5%~20%,倒班 工人的失眠发生率33.6%。失眠导致官能性疾 病:肠胃病、睡眠失调、神经功能紊乱、轻度 头痛、神经过敏、手颤、不易集中注意力等; 2、睡眠不足容易导致的状态: (1)注意力难以集中 (2)感觉、知觉迟钝,思想混乱,力不从心; (3)意识觉醒水平降低,疲乏、无力、瞌睡
1、不懂安全知识的新工人 2、盲目蛮干的粗鲁人 3、新婚前后的幸福人 4、图省事、怕麻烦的懒惰人 5、探亲归来的疲劳人 6、被处分的情绪人 7、因家庭问题,精神受到刺激的沉闷人


第二节

煤矿职工队伍





我国矿工队伍约600万人,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大多数为 初中或以下水平,大中专及技校毕业生所占比例较少,同 时存在新老交替问题 煤炭生产的特殊性: 1、96%是地下开采,工作现场黑暗、狭窄、高温、潮湿, 条件艰苦恶劣,劳动强度大; 2、煤矿工人在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处于弱势地位; 3、煤矿大多建设在位置偏僻、交通不便地区,文化、娱 乐生活单调,导致矿工心理压力负担较重,必然对身心健 康产生很大影响; 4、井下矿工存在压抑、恐惧、紧张等心理障碍或神经症;
第二节

生理与病理因素


一、意识觉醒水平:大脑的情绪程度; 意识层次理论将人体大脑意识水平分为5个层次: 1、无意识、神志昏迷:睡眠、癫痫发作; 2、恍惚:正常以下,疲劳、打瞌睡、醉酒; 3、放松:正常状态,常规作业、休息、起居; 4、明快:正常、积极活动状态; 5、激动、极度兴奋:超常状态,惊慌、慌张、紧急 反应; 二、酒精对人的影响作用: 1、观察迟钝、观察能力下降; 2、记忆力下降;


5、人因事故模型(S-O-R):以矿山人为失误为 主因的事故模型(1974年,劳汶斯) 。S-对 事件的感知、刺激,O-对事件的响应和认识, R-对事件的生理行为或举动;人如果“错误或 不适当地响应刺激”就会导致事故发生。 6、轨迹交叉论:在生产过程中,人的不安全 行为和机械或物质的不安全状态轨迹相交的时 间与空间,就是发生伤亡事故的“时空”;中 断任何其一(人的不安全行为、失误-防护系 统)的连锁系列,均能控制事故。


任用等不当; 3、直接原因:生产现场人与物的安全隐患 (1)人的不安全行为 (2)生产作业中的危险源及伤害因素(起因 因素) 4、事故背后深层次分析:导致不良行为的心 理因素
易致煤矿事故的生理、心理因素
第一节 疲劳因素 一、疲劳:负重工作或连续工作一段时间以后出 现的疲倦和技能衰退现象;疲劳因素在煤矿事 故致因中占首要地位。 1、生理疲劳:体力疲劳,是由于连续活动或短 暂剧烈活动,使人体组织中的资源消耗过大, 肌肉内产生的乳酸不能及时分解和排泄; 2、心理疲劳:精神疲劳,长时间集中与重复性 的单调工作引起;精细而复杂的思维,繁杂矛 盾等。

二、人在疲劳时的心理、生理特征 1、无力感:劳动能力下降、难受和缺乏信心; 2、注意力失调:分散、怠慢、好动或少动; 3、感觉失调:感觉器官反应迟钝、功能紊乱; 4、思维和记忆故障:空缺、瞬时失忆; 5、意志减退:耐心、自我控制力下降; 6、产生睡意:保护性的反映;无意识进入睡眠 状态; 三、产生疲劳的原因分析:
培养、教育安全心理素质; 6、针对不同个性特征职工和生产实际进行 日常安全心理管理,包括提高安全管理者自 身心理素质、安全管理水平,提高职工安全 生产积极性、自觉性; 7、事故对人的心理伤害、心理和行为的干 预,防止事故创伤延续和再次发生;


五、安全心理学的应用,总结易于发生 事故的“七种人”




日本专家大岛正光研究成果: (一)一般原因 1、作业不熟练; 2、睡眠不足; 3、休息时间不足; 4、连续作业时间过长; 5、白天和夜间连续作业; 6、延续加班; 7、高强度作业;





8、劳动中能量代谢率过高; 9、拘束、固定的作业姿势过长; 10、重复单调、乏味工作; 11、年龄过小或高龄; 12、环境不利:照明、温度、振动、噪声; 13、作业条件不利:高度不合适、空间狭窄; 14、有害物质; 15、疾病影响导致体力下降;


5、大多矿工来自农村,收入较低,家庭负担较重, 存在住房、子女教育、医疗保障等不易解决的困 难; 6、缺乏教育、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工作的目 的就是为了挣钱,解决家庭贫困问题,首位工作 动机就是多挣钱;
Baidu Nhomakorabea 第三节

事故致因理论


一、两个基本因素: 人的行为可靠性因素:作业者在规定的条件下、规定 的时间内成功完成规定任务的能力; (一)内部干扰因素: 1、不良生理、心理状态:疲劳、情绪波动(愤怒、 惊恐)、不注意或注意力分散、睡眠不足; 2、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与职业的不 适应性 3、遗传的生理、心理缺陷,患有身体、精神疾病等 4、安全知识、技能训练水平、工作经验欠缺; 5、安全意识差,职业道德、价值观方面的缺陷;
行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的过程。
2、情感:情绪和情操,喜、怒、哀、乐、惧、 恶、欣等,暴怒、忧虑不安的情绪状态, 都会导致人际关系的紧张或发生事故。 3、意志:决心、信心、恒心;



二、心理学体系: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主要有 普通心理学、实验心理学、生理心理学、心理测 量学、心理统计学、医学心理学、劳动心理学、 管理心理学、职业心理学; 三、煤矿安全心理学是是安全心理学的一个特殊 而且非常重要的研究和应用领域,结合了煤矿实 际,研究煤矿事故的发生以及预防过程中人的心 理因素及其作用规律的一门科学,目的是保护煤 矿职工健康和生命安全,为煤矿安全生产服务。 四、煤矿安全心理学研究内容: 1、研究的对象、人物、方法,事故致因理论,事 故中人的心理因素所产生的原因和表现形式及其 作用机制


(二)外部干扰因素: 1、不良的自然环境(噪声、振动、照明不足、粉尘、 烟雾、有毒有害气体、空间狭窄等); 2、不良的社会环境(管理者行为恶劣、不良价值观、 安全管理松弛、法律及制度存在缺陷) 3、操作系统、信号装置仪表等存在安全人机设计工 程学方面的不合理因素; 4、过高的作业负荷(强度过大、时间过长、姿势限 定) 5、个人生活中的变动因素(家庭纠纷、变故) 6、工作岗位、工种、场地的变动 7、药物(酒精)的作用




2、煤矿生产作业中职工心理活动的特点及煤矿 作业环境对作业者心理和生理的影响; 3、影响矿工作业可靠性的心理和生理因素,包 括人的认知、情感、能力、性格、生理心理状态 等个体因素和群体因素; 4、生产作业过程中人的不安全行为的起因、心 理结构与机制、认为差错的类型和心理原因分析; 5、防止事故的心理学对策,包括作业人员安全 心理素质的选拔、人机匹配、安全心理训练
第三节

社会心理因素

一、人际关系 人与人之间在相互交往中发生、发展、建立起 来的心理上的关系,是人参与社会交往的基础, 是人与社会直接联系的媒介;与上级存在对立 情绪、冷淡、忧虑,与同事矛盾重重,与下级 关系紧张的个体,容易发生事故。 (一)人际冲突的原因: 1、不同认识、经验、观点; 2、目标对立; 3、共同需求目标供给矛盾;晋升职称、增加 工资等



(二)煤矿事故多发时、点 1、5、10月份;农忙季节疲劳和睡眠不足,发生率 增高 2、6、7、8月份;受气候影响,6月份“时间过半、 任务过半”生产压力; 3、12、1、2、3、4月份,中等水平;有的矿井受节 假日、寒冷气候、年终生产指标影响有所增高; 4、4、9、11月份,气候宜人、农忙结束、生产性压 力较小,事故发生率最低; 5、上午9时前后、14时和零时,工作能力降低、明 显出现疲劳现象、体内能量不足; 6、“魔鬼的凌晨3点”:疲劳、管理空档;
同志们,大家好! 很高兴能在这里与各位共同学 习、探讨煤矿安全心理学的相关知 识,交流安全心理培训、教育的个 人看法和感想,期望通过共同学习、 互动,增长安全心理知识,提高安 全管理能力。
煤矿安全心理学研究的范围
第一节 概述 一、安全生产管理领域中心理现象: 1、心理活动过程:感觉、知觉、表象、记忆、 想象、思维、注意是认识活动的基本表现 形式;前三者是感性认识的三个基本心理 因素,后三者主要表现为产生新形象、改 革、创新等创造性思维,是对环境、事物进
第四节

事故致因理论



一、事故致因理论:探索事故发生及预防规律,阐明 事故发生机理,防止事故发生的理论。 1、事故倾向性理论(某人更容易发生事故) 2、多米诺骨牌理论(1936,海因里希),总结五个 因素,遗传及社会环境、人的过失或缺点、不安全行 为或不安全状态、事故、伤害; 3、事件链理论(事件的后果是事故和损失) 4、能量转移理论(心理学家吉布森1961 、、哈登 1966)

3、草率行事、责任感降低; 4、判断能力下降、出错率高; 5、动作粗猛、不协调; 6、视听能力下降,出现幻觉、错听; 7、语言表达能力下降; 8、情绪波动较大,攻击性强; 9、缺乏自我意识,易冒险; 10、易患缺氧症;




三、生理节律与事故多发时点 (一)PSI周期节律 体力节律周期为23天,情绪节律周期为28天,智力 节律周期为33天。 每个节律周期又有高潮期、低潮期、临界期;临界期: 高潮期与低潮期转折的时期,人体机能处于不稳定状 态,对人具有潜在危险性,最容易发生事故。 节律变化并不完全决定人的行为,人的自我调节控制 意识、责任心、安全意识是保证安全生产的最重要因 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