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制造业与物流业的联动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9年 第11期 物流工程与管理
第31卷 总第185期 LOGISTICS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
【收稿日期】2009-10-14
【作者简介】庞文英,上海海事大学产业经济学。
・物流论坛・
浅谈我国制造业与物流业的联动发展
□ 庞文英
(上海海事大学 产业经济学,上海 200135)
【摘 要】文中面对日趋激烈的全球性市场竞争,如何降低运营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及缩短响应时间成为制造企业面临的首要问题:借助于物流企业的专业优势、与物流企业联动发展成为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
文中在中国制造业企业物流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中国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的必要性,并研究中国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基本模式。
【关键词】制造业;物流业;联动;必要性;现状;措施
【中图分类号】 F2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993(2009)11-0001-02
Discussion on the manufacturing and logistics industry linkage development
□ PANG Wen-ying
(Shanghai Maritime University, Shanghai 200135,China)
【Abstract】with increasingly fierce global competition , How to reduce operating costs, improve product quality and shorten the response time has become the most important problem for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Jointing logistic enterprises become an effective way to resolve these issue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necessity for the linkage of logistics and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then study the basic mode for this linkage.
【Key words】Manufacturing industry;Logistics industry;Linkage;Necessity;current situation;Measures
1 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的必要性
物流业的发达程度和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制造业的效率和效益。
有关专家介绍说,按照全球惯例,物流费用的降低被公认为是企业的第三利润源。
对制造企业来讲,纯生产的时间只占全部生产流程总时间的10%,而物流时间占90%;一个产品的生产成本只占10%,而采购与物流成本占90%;生产的利润只占总利润的10%,而物流与销售利润占总利润的90%。
1.1 制造业与物流服务业的产业关系
制造业和物流服务业分别属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新型工业化道路中的二、三产业密不可分,存在着互为生产要素、互为服务对象、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辩证关系。
制造业为物流业的发展提供设施和技术基础,物流业为制造业提供生产性服务,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滞后,必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制造业的发展,影响制造业产业结构的升级,新型工业化也将受到制约。
促进制造业与物流业的有机结合、互动发展,不仅是调整产业结构变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途径,也是制造业和物流企业的共同要求和迫切愿望。
1.2 现代物流对制造业升级的作用途径分析
从作用方式上看,现代物流对制造业升级的影响一方面表现为通过现代物流技术和服务水平促进制造业物流水平直接提高制造行业整体竞争力,另一方面又表现为第三方物流(3PL)主体承接制造企业物流业务而间接提高后者整体竞争力。
1.3 对于制造业和物流业来说,物流外包会取得双赢的结果
制造业可以以更低廉的物流成本获得更好的物流服务,并且物流技术的发展可以从单元化技术、物流信息化技术、先进适用的物料搬运技术、现代仓储技术四方面提高了制造业水平;而物流业的总市场份额也会进一步增加,物流业将有更多机会得以提升客户供应链运作效率,甚至优化客户商业模式的角度提供更多服务,将大大提高行业经营水准,提升赢利模式。
我国物流业的发展滞后是制约制造业发展的一瓶颈。
我国物流业表现出物流成本高、第三方物流没有形成规模、物流企业所能提供的服务种类比较单一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制造业的进一步发展。
我国政府在促进服务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也认识到制造业物流外包,加快制造业流程再造,提升物流业服务水平,大力推动制造业和物流业融合发展、联动发展、共同发展的重要。
《国务院关于加快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要求“大力发展面向生产的服务业,促进现代制造业与服务业有机融合、互动发展。
” 2007年9月24日国家发改委在上海召开首届全国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大会也指出:先进
制造业与现代物流业的联动发展有利于整合并创新制造业的物流运作模式,有利于创建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环境,一定能提升服务业发展能级,推动服务业加快发展。
因此,从国家的相关政策动向中我们也能感到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的必要性。
2 我国制造业与物流业的联动现状
中国“世界工厂”的威名远扬,但从目前国内的情况来看,制造企业把物流外包的比例还比较低,制造企业自营物流仍是主流,第三方物流占物流服务份额很低,据调查仅为17%左右,且第三方物流发展不成熟,目前其需求仍呈增长趋势。
在世界其它国家面前,中国算是不折不扣的“物流小国”。
2.1 物流业总体水平较低
虽然近几年我国的物流业蓬勃发展,出现了很多大大小小的物流企业,但真正意义上的现代物流企业数量还不多,服务范围狭小,服务内容单薄,物流设施与装备还较落后,总体服务质量和水平不高,无法满足制造业日益上升的物流需求,无法给制造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升级提供优质的服务和强有力的支撑。
我国第三方物流行业还很年轻,一些领先的物流公司只有十年左右的历史。
更为重要的是,许多公司远远还没有认识到供应链管理的重要性。
2.2 制造企业与物流企业缺乏沟通和衔接
制造企业不放心物流企业的供应服务能力,对第三方物流企业认识不够,又怕把物流外包会过分依赖物流企业,从而丧失主动权,导致控制力减弱。
还担心对制造企业内部组织行政管理带来问题等。
制造企业对第三方物流公司能力的认识程度普遍还很低。
物流企业也不了解制造企业的真实需求,这样就导致了供应能力不足,和有效需求不足并存的矛盾。
1991年和2006年,我国实际完成的货运量平均只增长10%左右,与同期需求增幅之间至少存在5个百分点的差距。
2.3 物流业务整体外包较少,运输外包比重较大
我国多数企业对物流业务外包的认识不足。
大多数企业守候在自营物流那片天地,尽管物流作为新兴行业炒得很热,但企业对物流业务外包的认识依然很浅。
真正具有物流业务外包领头示范作用的企业甚少。
尽管物流业务外包增加、专业化程度提高,但物流业务整体外包较少,运输外包比重较大。
据第二次全国物流调查数据显示,企业运输业务主要靠外包来完成。
2005年,在所调查企业完成的30054万吨货运量中,货主企业自我完成的只有9900万吨,占总量的32.9%,委托第三方完成的达20153万吨,占67.1%。
而我国制造企业原材料物流由第三方承担的仅为19%,产成品物流由第三方承担的仅为18%。
我国的中小企业委托第三方物流代理的比例更小,其自理物流的能力也相对更低。
而1996年美国由第三方物流企业承担的物流业务量已经占全社会物流总量的57%。
3 联动发展的具体措施
3.1 二者的协调发展应从区域经济的层次上把握
目前各地将制造业与物流业有机结合在一起考虑,其协调问题的政策不多。
各省制定政策也都从本省的利益出发,没有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待制造业、物流业的协调问题,缺乏大制造业、大物流业的观念,行政性地把一个区域经济内的问题割裂开来分别对待,这样就不能从整体上解决问题,达到资源的最优配置和效益的最大化。
物流节点的选择是区域经济发展中物流业与制造业协调发展的关键问题。
区域经济领域里的物流布局应该是真正按照区域物流活动以及物流合理化所派生的物流节点的规律来规划和建设物流节点,通过物流基地把物流线路有机地进行连接,形成一种其功能和作用超越一般交通枢纽的新型的“综合枢纽”,从而打造贯通和高效的“实时物流平台”。
所以研究区域经济中物流业与制造业协调发展的问题,就要把物流节点的选择与现有制造业的布局及其发展规划联系起来。
3.2 物流企业应提高自身品质,充分满足制造业的需求
就目前形势而言,主要是物流企业力量薄弱,服务能力有限,不能有效地满足制造业的物流需求,跟不上制造业的发展,成了制约制造业发展的瓶颈之一。
因此要解决制造业与物流业的协调发展问题,在通过第三方物流来整合制造业自营物流的基础上,加强制造业和物流业的联动发展,从而提高制造企业的现代物流服务水平,使现代物流业能为制造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升级提供优质的服务和强有力的支撑。
这不但要求物流企业自身的努力,政府部门也应从资金、技术和政策上加以引导和扶持。
3.3 国家应为制造业与物流业的协调发展创造条件
要扩大物流的社会化需求,为制造企业物流外包创造条件,这样既节省了企业的人力物力也降低成本;而物流企业应该提高服务品质,满足制造企业对细化物流的要求,加快发展加工配送、仓储管理等功能,能够将制造企业所需求的各种规格的配件、原材料等,有效及时的配送到位。
政府可以为制造企业与物流企业积极搭建交流平台,创造合作机会,推进有机融合,联动发展。
并且政府和行业应探索更多方式促进制造业和物流业的信息沟通,同时建立物流业诚信体系,对物流企业有一个资质、信誉度的权威评价,让制造业企业在选择时有一个比照标准。
4 结论
未来制造业与物流业的联动发展潜力巨大。
在物流需求扩大,成本上升的压力之下,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开始从战略高度重视物流功能整合,实施流程再造,分离外包物流业务,以更加专注于核心竞争力的打造。
在行业利润率不断走低的大背景下,我国不少的家电、电子、快速消费品等企业很早就将物流作为挖掘利润潜力的一大源泉,如海尔自己组建物流公司,有些制造企业、流通企业将物流业务部分外包或全部外包给第三方物流公司,集中精力培育核心竞争力。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秘书长兼研究室主任贺登才表示:“在制造业与物流业的融合发展上,大有潜力可挖,制造业物流在发展服务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上具有重要作用。
”由此可见,(下转第10页)
做强。
力争3年建成1~2个国家级物流示范基地(园区),发展5~10个国家4A级物流企业和15~20个国家3A级物流企业[3]。
3.4 加强物流基础设施衔接
依据有关交通规划,加强交通运输设施建设,完善综合运输网络,促进各种运输方式的衔接和配套。
发展多式联运,形成航空物流网、内河物流网、公路物流网和铁路物流网的“无缝对接”。
加强新建铁路、港口、公路和机场转运设施的统一规划和建设,合理布局物流园区,完善中转联运设施,实现物流园区与物流网的直接联通。
3.5 加快港口物流的发展
充分利用长江“黄金水道”的功能,发挥湖北的深水岸线的资源优势,进一步整合港口资源,实行“突出主体、错位经营”的发展战略,加快武汉新港建设,实现港口物流业务的优化组合,推动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建设,在承接国际货运、发展内陆水运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3.6 加快保税物流的发展
发挥我省区位优势,充分利用武汉保税物流中心(B型)“境内关外”的特点,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
大力引进第三方物流企业入驻保税物流中心,设立区域配送中心和采购中心;进一步拓展武汉保税物流中心(B型)功能,加快与武汉新港、天河国际机场、公路二级口岸、铁路口岸等物流节点的多式联运,打造武汉新港集装箱国际货物转运中心,加快开通天河国际机场全货机航线,加强其与保税中心的联动,提高货物的国际航运中转能力。
进一步简化审批手续,优化口岸通关作业流程,实行申办手续电子化和“一站式”服务。
3.7 提高物流信息化水平
进一步加强信息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应用,推进各类物流信息资源的整合和利用。
加快建设全省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依托全省电子政务平台,全面整合省内物流信息资源,建设服务于物流用户、物流企业、政府相关部门的全省公共物流信息平台;积极建立与全国联网的公路运输信息系统、航空货运公共信息系统、连通长江流域上下游骨干港口的货运信息系统;加快构建集商务、金融、税务、交通运输、工商管理、海关等政府部门物流信息为一体的物流管理信息平台,实现全省物流资源信息共享;推动武汉城市圈、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物流信息平台建设,鼓励其加快与中部地区其它城市群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对接。
3.8 加强物流人才建设
采取多种形式,加快物流人才的培养。
发挥省内外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科教优势,开展多层次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积极面向国内外引进高素质物流人才,加快我省物流企业技术更新和管理创新。
[参考文献]
[1] 湖北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湖北省调查总队. 湖北省统
计年鉴[M].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 湖北省统计局.物流业对武汉市经济快速增长发挥支撑作
用[EB/OL].[2008-6-6]. .
[3] 湖北省人民政府.湖北省物流业调整和振兴实施方案(2009
—2011年)[EB/OL].[2009-7-27]..
(上接第2页)未来制造业与物流业的联动发展潜力巨大。
我们应把握时机,加快制造业与物流业的联动发展,使两者共攀高峰!
[参考文献]
[1] 吕涛,聂锐.产业联动的内涵理论依据及表现形式[J]. 工业
技术经济,2007,05.
[2] 刘钊,马军海.产业联动网络及其形成演进机制研究[J]. 国
家行政学院学报,2008,06. [3] 沈正平,简晓彬,施同兵.产业联动与区域经济竞争力提升
[J]. 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暨中国区域协调发展学术研讨会,2007.
[4] 刘娟.物流服务业与制造业协调发展问题研究[J]. 中国储
运,2007,02.
[5] 叶茂盛. 现代物流业与制造业升级互动关系探析[J]. 市场
周刊(新物流), 2007,(10).
[6] 李士梅. 当前中国制造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
究[J].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