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中国文化的发展——战国秦汉时期

第三章中国文化的发展——战国秦汉时期
第三章中国文化的发展——战国秦汉时期

第三章中国文化的发展——战国秦汉时期

战国、秦、汉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形成和初步发展的阶段,也是中国文化经历了大的动荡、整合并在新的形势下向制度化、规范化发展的阶段。随着封建制的出现,各诸侯国经济的进步令人耳目一新,铁农具代替了石木农具,牛耕的推广,使生产力得到更加迅速的提高。私田增加,生产关系也随之发生变化。政治方面,由于诸侯国的日益强大,作为宗法共主的周天子已无可挽回地走向衰亡,同时由于私学的兴盛,士阶层的扩大和庶人地位的提高,私人讲学、著书立说之风大兴,从而形成了儒、墨、名、法、道、阴阳、兵、农、杂家等学派,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百家争鸣”的新局面。天下大乱,“礼崩乐坏”换来了天下统一。公元前221年秦王政扫平六国,“振长策而御宇内”。中国从此进入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政治的统一为文化的发展创造了条件,秦虽二世而亡,但它所建立的制度为汉皇朝所继承,从此,中国成为一个疆域辽阔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秦汉开创的文化局面不仅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而且是中国文化能延绵不断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战国、秦、汉时期的文化在当时世界上居于最先进的地位

第一节社会物质文化的提高

一饮食

中国自古以农业为立国之本,农产品是人民赖以生存的主要来源。这一时期,人民的主食是五谷或六谷。五谷一般指黍、稷、麦、稻、菽,六谷为五谷再加麻。古代“食”即指各种谷类做的饭食,有糗和饼。糗又称“糇粮”,是炒熟的米麦等谷物,类似今之干粮炒米粉或炒面。也可做成粥以为主食。副食主要有五大类:肉类、蔬菜、瓜果、油脂和调料。肉类食物主要指六畜,即牛、羊、豕(猪)、犬、雁、鱼,还包括一些野味。食肉在当时是贵族的特殊享受,一

般老百姓很难得到,因此,“食肉者”成为贵族的代名词,七十岁老人能食肉是孟子理想中的小农生活。西部、北部的游牧民族如匈奴族、羌族民众则以动物的肉为主食。蔬菜见于记载的有葵、苴、荼、芑、荠、菲、薇、韭菜、芹菜等,多是野生,有些已人工培植。瓜果类有桃、梅、杏、枣、梨、海棠、香瓜、桑葚等。油脂多为动物油。还有饴、蜂蜜、葱、蒜、韭、辣等调味品。饮料略同于前代。

当时的食具主要有青铜器、漆器和陶器。前两类为贵族及富有者使用,尤以漆器为贵,还出现金银扣器,这些在汉代主要为王侯所专用,青铜时代的礼器已退出历史舞台。陶器则为贫民百姓所用。器具的类别可分为炊器、食器、酒器等。炊器有鼎、镬、鬲、甑;食器有簋、豆、俎、匕等;酒器可分为饮酒器如耳杯、杯等,盛酒器有壶、尊等。

二衣饰

周代已有较完整的冠服制度,战国、秦、汉时变化不大。由于长发飘逸,需要束发受冠,所以当时有以笄和簪束发的习惯。笄和簪因时代不同而在质地、式样、纹饰上有所变化。天寒时有皮制冠,下雨时有莎草制的斗笠。平时只用笄簪束发或飘带束发。从秦始皇兵马俑和汉俑的首服看,将军戴盔,士卒束发,束发的式样变化多端,富有时代特色。男子成年要行冠礼,并由宾为冠者取“字”,表示已成人。女子十五而笄,将头发梳成发髻,以笄插牢,称之为结发,并取“字”,以示成人。

戴冠冕服是贵族的装束。冕服有玄衣、熏裳等组成,玄衣为上衣,其上有不同颜色的纹饰,各有不同的隐喻,其中以十二种纹样:日、月、星辰、山、龙、华虫等为最贵。熏裳是绛色的围裙。一般服饰是上衣下裳,上衣右衽,裳的形制前三幅后四幅,两侧重叠相联,状如今之长裙。裳下是芾,用以蔽膝。军士的服装自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后,上衣束袖,下裳为裤有裆,以利于骑马奔战。

衣服的材料主要有皮毛、麻、葛和丝织品。贵族的服饰主要用

丝织品、皮毛和皮革制成,显示出他们的身份和地位。长安、临淄(山东淄博市)、陈留襄邑(河南睢县)是全国丝织业的中心,长安有东西织室,设有专门为皇室和贵族制作衣物的官营手工作坊,织工多达数千人。地方上手工业作坊和农民家庭纺织业也十分发达,不仅基本解决自己的穿用,而且用于交纳赋税。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保存完好的绢、纱、绮、锦、刺绣、麻布等丝麻织品,采用织、绘、绣、印等多种技术,其品种之繁,色彩之艳丽,数量之多,保存之完好,令世界为之震惊。汉代的丝织品还通过丝绸之路远运到西域东欧等地区。

三居住

战国、秦、汉时期,各国为适应战争和王侯贵族奢靡生活、祭祖等需要,均大兴土木建造了规模宏大的城池和豪华的宫殿、宗庙、辟雍。以秦为例,秦始皇以咸阳宫殿偏小,在渭水南岸作朝宫的前殿阿房宫,据载,该宫东西宽500步,南北长50丈,上可以坐万人,殿下可建5丈之旗,宫前立12个铜人,各重34万斤。经2200年的风蚀和人为的破坏,其夯土台基东西1200米,南北450米,残高7—8米,规模远远超过战国任何宫殿。秦都咸阳宫1号、3号宫殿经考古发掘证明,这是2座土木结构重楼式大型宫殿,宫殿之间有回廊相连,墙壁满饰壁画。

汉长安是当时中国最大的城市,也是同时期世界上最重要的都市之一。长安城周围长22.6公里,超过罗马城三倍,全城有12座城门。宫殿区占全城的三分之二,经实测未央宫前殿南北340米,东西200米,最高处约15米。城内宫殿、官署、府第林立,城北是居民区,西北与工商业区——九市连成一片。南郊有宗庙、社稷、明堂辟雍等大型建筑群。其布局已显示出中国古代都城的某些特色。

秦汉时的居住状况有较大改善,官宦人家、地主豪强的府第建筑有堂屋、楼阁、亭台、门阙,有的雕梁画栋,穷极富丽。帝王的宫殿园囿更是富丽堂皇,规模庞大,彼此以楼阁相连。民宅的基本

形式是土木结构的瓦房或草房,有一堂一间、二间的区别,房屋周围以土墙围成院落。贫民住宅简陋,大多居住茅屋草庐。考古发掘中常出土东汉庄园、楼阁、房屋的模型器。

建筑材料主要是土木,大型的宫殿、贵族官邸已使用砖瓦,砖头也用于营造墓穴,考古发掘中出现了大批带有各种纹饰的条形砖、楔形砖、子母砖、空心砖以及多种纹饰、文字的圆形、半圆形瓦当。

四交通

秦汉陆地主要交通工具是车,多用牲畜拉或人拉。车分大车、小车和手推车。大车一般牛拉双辕,后有方型车箱;小车以单辕为主,驾二马或三、四马,车厢上有伞盖,以坐人为主,秦始皇陵兵马俑坑出土两辆四马车,当是秦始皇出巡用车的仿制器,车厢上开有车窗。手推车较小型的又叫鹿车,与今独轮车相似。稍大型的叫辇,是贵族或其女眷乘坐的人力车,这几种车在中国延用的时间都很长。水上主要交通工具是舟船。一般民用船可载客运货,分前、中、后三舱或前后舱,有桨有舵。大型船有的用于战争,有楼型船舱,称楼船。汉代水军即称楼船军。

道路是交通的重要保证。战国时列国之间多有水陆交通相连,但战争期间,各诸侯国为了割据称雄,往往据险修建关塞、壁垒和堤防,以抵御敌国的军事进攻。这些防御性的军事设施,自然成为地区间的交通障碍,不利于各地的经济往来和文化交流。秦统一全国后,下令拆除上述各种防御设施,为消除地区间的隔绝、加强地区间的联系铺平道路。秦一方面堕壁垒、决川防,一方面修治驰道,统一车轨。同时,还以咸阳为中心,修建两条贯穿全国的驰道,后又修筑咸阳通九原的“直道”和云贵地区的“五尺道”、五岭山地的“新道”,大大便利了各地的交通。为用兵华南,公元前214年秦开凿灵渠,总长34公里,接通湘江和漓江,从而沟通了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加强了南北联系。

汉代交通更为便捷。在汉和匈奴的对垒交战中,汉朝的使者多

次出使西域,著名的使者张骞、班超、甘英等为打通西域之路,历尽千辛万苦,足迹达到中亚、西亚的广袤地区,打通了“丝绸之路”。从此,汉朝与西域各国使者来往不绝于道,中西商人、学者、工匠、僧人的来往也很频繁。汉宣帝时,在乌垒(今新疆轮台东北)设西域都护府,统领西域诸国。

早在汉代以前,通过西域联系中西的道路已经出现。汉中叶以后,与西域各族的贸易逐渐发展,经济文化的联系日益密切。汉朝修筑令居(今兰州西北)以西道路,形成通往中亚、西亚的两条商路:一为天山北路,一为天山南路。这就为彼此的沟通和较为长久的联系创造了条件。“丝绸之路”的开通,为中西文化的交流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第二节学术思想的拓展

一“学在私门”和士的觉醒

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学术活跃、思想解放的时期,旧的思想观念、礼乐制度在崩解,新的思想观念在形成发展。这种新旧思想、观念、制度的消长、对立和斗争,极大的开阔了人们的眼界。同时,社会变革需要大量的人才,使知识分子——士阶层迅速成长,特别活跃,多元文化的兴起和整合、发展使他们大有用武之地。

(一)从“学在官府”到“学在私门”春秋以降,王权失坠,官学颓败,文化教育不再为少数贵族所垄断,私学由以产生。促使它产生和发展的原因还有,原为周王室服务的文化官员各奔前程,有的贵族还带着图书出奔,或为保全文献而转移外地;一些贵族降为士庶,他们掌握的文化科学知识随之下到民间;有些庶民为了提高自己的政治地位,要求掌握文化知识,他们通过拜师求学,成为有文化的士人;一些士阶层为了捞取政治资本,或建立学派,除了本身致力于学术研究,还要培养一批学生继承和发展他的思想学说,实现他的政治意图,扩大社会影响。

学在官府局面的打破,使学术下移,促使政教分离,官师分离,从而使教育成为一

门专业,教师成为一种职业,这无疑为教育的发展创造了良机;教育对象的扩大,知识的传播,使地方教育和社会经济文化得以迅速发展;不同学派的产生,为这一时期的收徒讲学、百家争鸣提供了条件。墨家的祖师墨子,其弟子“充满天下”;农家许行“躬耕自食,有徒数十人”。私学勃兴,“知识产权”也就非王官专有,学问渐次播散于鄙野民间。

一些诸侯国建立了具有开放性的学术研究机构,最著名的是齐国稷下学宫。稷下在临淄稷门(西边南首门)附近,齐宣王所立学宫即在此处。据《史记·田敬仲完世家》载:“(齐)宣王喜文学、游说之士,……是以齐稷下学士复盛,且数百千人”。它是世界上创建最早、规模最大的官立学校和学术研究机构。著名的学者尹文、慎到、环渊、邹衍、淳于髡、荀况等都在此讲过学,其中不少人还封为上大夫。稷下学宫成为东方学者集中之地,齐国从中发现了人才,这也是威王、宣王时期“齐最强于诸侯”的主要原因。

(二)士的崛起“士”在商周时代,既泛指包括诸侯在内的各级贵族,又专指贵族

中的最低等级,是一个处于分化之中的阶层,士可食田,多为武士,为卿大夫家臣,或为自由职业者。宗法制发生动摇后士阶层发生很大变化,逐渐成为知识阶层的通称。他们大多受过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教育,有一定的知识。春秋战国时,士队伍的扩大主要来源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旧贵族及其子弟在社会变革中门庭衰败,他们发奋攻读、积极投入到新的社会变革中。另一方面来源于庶民阶层或地位更低的众、皂、隶中的人,他们通过“积文学,正身行”1而上升为士。这时期的士特别活跃,他们与旧士不同,较少受宗法关系的束缚,行动比较自由。他们的数量激增,虽然是由贵

1 《荀子·王制》。

族下降和平民上升两种情形造成,但他们与庶民之间的交流更为活泼畅遂,士、庶界限模糊起来。

战国时期的社会环境为人才的成长和脱颖而出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士中大部分人专门从事政治文化活动,一般都具有相当的知识或某一方面的专长,思想敏锐,善于思索,敢于作为。王室衰微,社会动荡,打破了传统的生活观念,也给士以实现政治抱负的机遇。他们寻找机会,跃跃欲试,求官干禄,施展才华,谋取荣华富贵。此时,各大国都面临着内政和外交的一系列新问题,“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在空前复杂的斗争中,各国关心的共同问题是如何保存自己、发展自己,削弱以至消灭敌国。一些励精图治、雄心勃勃的国君逐渐认识到人才和谋略的重要性,争相招揽贤士,组织决策的智囊团,出现了“主卖官爵,臣卖智力”的局面。有才能的士人为谋官求职,为兜售自己的政治主张,游说于各国,他们朝秦暮楚,合则留,不合则去,政治上有较大回旋余地。游说和招贤相结合,形成了战国历史的一大特色,使战国的历史更加生动,演出了一幕又一幕惊心动魄的外交政治斗争的历史剧。斗争历来就不仅是物质力量、军事实力的较量,同时也是智略的较量。士的崛起为动荡的年代注入了活力,礼崩乐坏的社会变动,使士人从沉重的宗法枷锁中解脱出来,他们不再像巫史那样全然依附王室,从而赢得了相对独立的人格。精神产品在王宫内制作的状况,逐步转变为由知识阶层中某些个人独立创作。百家之说遂应运而生。时代呼唤人才,人才推动社会。战国才俊辈出,思想家如墨翟、孟轲、庄周、邹衍,荀况、韩非;政治家如管仲、子产、晏婴、商鞅;军事家如吴起、孙武、孙膑;外交家如蔺相如、苏秦、张仪;史学家如左丘明;诗人如屈原、宋玉;论辩家如惠施、公孙龙;医家如扁鹊;水利家如李冰、郑国;天文学家如甘德、石申等等,可谓群星璀璨,蔚为大观。这是一个需要巨人的时代,而时代又造就了巨人。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

二百家争鸣

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著书立说,议论政治,既互相影响,又互相批判,在思想战线上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社会历史的巨大变动,旧思想观念的打破需要思想理论上的新认识,诸子百家之间的争鸣是思想领域对种种历史、现实问题斗争的反映;各个国家的政治变革与相互竞争也需要理论指导;“学在官府”局面的打破使聚徒讲学之风大盛,自由的学术风气也使各个学派得以发表自己政见和主张;自然科学特别是数学、天文学的发展,为社会科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供了新的材料和论据,使思想认识进一步深化。百家中影响最大的是墨、儒、法、道四家。

(一)墨家墨家的创始人是墨翟,生活在春秋战国之际。墨翟早年曾研读儒家思想,后抛弃儒学,创立墨家学派,成为儒学最强劲的反对派。墨家与儒家在先秦同为“显学”。墨家学说载于《墨子》。墨子及其弟子多出身于游侠和工匠,代表社会下层民众的利益。他们不满殷周以降的等级秩序,猛烈抨击维护这种等级秩序的儒家,其思想在当时影响很大,被儒家学者视为洪水猛兽而加以攻击。墨子最主要的思想是“兼爱”和“非攻”。他既反对“大攻小,强执弱”的兼并战争,又反对强凌弱、富欺贫、贵傲贱等阶级压迫,企图用“兼相爱、交相利”的原则作为救世药方。这反映了小生产者要求平等,厌恶战争,希望安居乐业的愿望。但是这种不分任何阶级的“统一的爱”,在当时只能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墨家“兼爱”的思想与儒家爱有差等、亲疏有别和贵贱有序的思想是根本对立的。

墨子又提出“尚贤”、“尚同”的主张,提出打破等级局限,选举最贤能的人当君主和各级官吏,“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1他们相信“官无常贵,民无终贱”,这些都具有进步意义。墨家的思想还有“节用”、“节葬”、“非命”等,具有积极意义。墨子在认识论上提出判断是非的三项标准,其知识论重实证,其逻辑思

1 《墨子·尚贤》。

想开辟中国逻辑史的先河。“墨辩”与希腊形式逻辑、印度因明学相并列为世界古典逻辑的三大流派。《墨子》还记载了科学技术知识,在几何学、光学、力学等领域多有卓见。

墨子身后学者分为许多流派,其思想在专制政权排斥下逐渐消匿。

(二)儒家儒家由孔子创立,其后分为八派,较重要的是“孟氏之儒”和“孙氏之

儒”,即孟子和荀子为代表的儒学。孟轲是子思的学生,他的思想保存在《孟子》一书中,是孔子学说的直接继承人,被后人尊称为“亚圣”。孟子思想的主要内容是“兴王道”,行“仁政”,力主“法先王”。他提出“性善论”,并以此作为仁政学说的人性论的基础,认为人皆有是非善恶之心,只要努力“人皆为尧舜”,从本性上否定了平民与贵族间天生的界限。孟子发挥了古代的民本思想,倡言“民贵君轻”,是西周以来“重民轻天”思想的进一步发展。

荀况是战国后期儒家的代表,著有《荀子》,他的思想不仅集百家之大成,而且对百

家都有批判,主要糅合儒法两家,他提倡儒家的礼治、孝悌、任贤思想,又融合了法家君权、法后王、统一等思想,力主性恶论,重视后天学习和人性的改造。荀子学说中最精华之处是对天道的论述,认为日月星辰、四时寒暑、阴阳万物等都有自己的规律,指出:“强本节用,则天不能贫;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修道而不贰,则天不能祸……”。但如果“本荒而用侈,则天不能使之富”,1这种“天人相分论”,第一次从理论上把人与神、自然与社会区分开来,是对天命论的有力批判。他还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光辉思想,强调人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中的主观能动作用。这种被称之为“戡天”和“人定胜天”的思想是十分杰出的。他的思想奠定了秦汉文化的基石。

1 《荀子·天论》。

(三)道家道家在战国时期的代表人物是庄子,庄子生活于战国中后期,他承袭老子思想,对老子所讲的“道”作了进一步的说明,认为人通过修炼可以得“道”,得了“道”就可以与“道”同体,我就是“道”,“道”就是我,“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1更进而导向虚无和相对主义,并在老子“出世”的基础上,倡“超世”、“顺世”、“游世”,认为“虚己以游世”是人生最高境界,而“心斋”、“坐忘”是达到这种境界的修炼办法。他竭力想逃避现实,去追求一种精神上的绝对自由,庄子的这种消极、颓废,只求精神上自我解脱的思想,对后代的知识分子有较大影响。庄子的学说载于《庄子》。道家的“出世”与儒家的“入世”共同构筑了战国式的人生态度,士大夫进可“入世”,治国平天下;退可“出世”,归隐林泉。统治者既可用儒家学说求得文治武功,又可用道家学说确保休养生息。“儒道互补”,组成中国文化的基本框架。

(四)法家法家源于春秋时期的管仲、子产,战国初期的代表人物是李悝、吴起和

商鞅,其思想的主题是“变法”,力主以今法取代古礼,声言“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2法家倡导历史进化论和依法治国。后期的代表为战国末年的韩非子,他是荀子的学生,主要继承前期法家的刑名法术之学,提出以法为本,法(政令)、术(策略)、势(权势)三者结合的“南面术”,以充作“帝王之具”,并辅之以赏(德)罚(刑),使帝王能利用众智、众力,集大权于一身,“操杀生之柄”。韩非主张的是极端的君权主义思想,主张严刑酷法,强化君权,但也提出过“使民以力得富,以事致贵”,3倡导和实施奖励耕战等政策,比较适合当时的形势需要。秦王嬴政所建中国第一个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秦帝国,就是以法家代表作《商君书》和《韩非子》提

1 《庄子·齐物论》。

2 《商君书·更法》。

3 《韩非子·六反篇》。

供的政治蓝图建造的。秦二世而亡,是法家思想和理论的失败,汉代以后历代王朝,表面上不便公开张扬其旗帜,但法家的“法”与儒家的“礼”同样为历代帝王所惯用。两汉以降帝王的典型形象是一手捧着儒家经典,宣示教化;一手高举法家利剑,厉行专制。(五)其它学派除儒、墨、法、道四家外,先秦还有一些学派也很有建树。阴阳学

派发展了原始五行学说,主张五行相生相克,把人间的一切事情都和阴阳五行作比附,以确定吉凶祸福。齐人邹衍用五行相胜说来解释朝代的变更,创立了五德终始说。这既是神学,也是神秘的历史循环论。邹衍首创“九洲”说,熔天地人于一炉的宏观思维方式对后代影响很大。名家,又称“刑名家”,其代表人物是公孙龙、惠施。他们讨论名(概念)与实(事实)的关系,主张“离坚白”,强调事物的差异性;或主张“合同异”强调事物的同一性。具有思辩的色彩。名家在探索一般与特殊的逻辑问题上有积极贡献。

又如兵家,当时各大小诸侯国间的战争,使中国出现了“境内皆言兵”的风气,战争是政治的延续,也是解决列国间矛盾的最高形式,数百年间涌现出一批军事家和军事著作,据《汉书·艺文志》记载,有孙武、孙膑、吴起、尉缭等,他们均有著作问世,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孙子兵法》、《孙膑兵法》。其丰富的谋略思想和充满辩证法的战略战术原则对后代影响至深,被尊称为“百世兵书”,时至现代仍是世界各国竞相研习的“中国智慧”。

先秦诸子争鸣是中国学术史、思想史上值得大书特书的一页,他们在春秋战国特殊的条件下,对历史、现实和未来的种种问题作了多角度全方位的研究,不迷信古人,也不因学派不同而封闭排斥。荀子以孔子儒学为主宗,又汲纳法家思想,批判诸子各派,礼、法兼治,王、霸并用,成为古代思想的综合者;韩非子师承荀子,改造老子学说,综合前期法家思想,而集其大成;《吕氏春秋》为代表的杂家“兼儒、墨,合名、法”;成书于战国晚期的《易传》更综汇

儒学各派,又汲纳道、法、阴阳诸家,全篇洋溢着儒家的刚健有为精神,又蕴含墨家、法家式的冷静和道家、阴阳家的辨证思维,体现了“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1的一与多的统一。

三从焚书坑儒到董仲舒的独尊儒术

秦二世而灭给后起者以深刻的教训,它也迫使政治家、思想家深刻考虑如何长治久安,而不重蹈秦朝覆辙的问题。以陆贾为代表的黄老思想家认为秦亡于专任刑罚,故有“倾扑缺覆之祸”,他提出“无为而治”的主张。这一主张被认为是以《老子》为理论基础产生的黄老新道家,后来被汉初统治者作为当时政治的指导思想。新黄老之学不仅讲道,而且讲法,以“无为”掩饰“无不为”。

黄老学说的特点是:在政治上肯定新的封建一统王朝的统治秩序,承认君臣关系不可改变的前提下,极力主张“无为而治”,认为这样能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统治秩序。相反,统治阶级愈“有为”,民就愈“难治”;统治者的法令愈多,反而使“盗贼多有”。2这和原来老子主张的小国寡民的政治理想不同,它是一种维护统一的封建制度的政治思想。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汉初的统治者采取“顺民之情与之休息”3的政策,以适应恢复生产、稳定封建秩序的需要。汉初的几任丞相,大都“治黄老之术”,实行“无为而治”,保持政治上的稳定。汉初真正建立起黄老之学理论体系的是司马谈和刘安为代表的淮南学派。提出了“纪纲道德,经纬人事”的积极人生态度,形成与先秦道家的鲜明对比。无为并不是无所作为,而是为了更有所为。西汉无为而治的思想和某些做法,对经济的恢复和社会的稳定、发展有积极作用,它为后代王朝树立了一个榜样。

董仲舒是文景时期的大儒,专精《春秋》公羊学,景帝时为《春秋》博士。武帝继位不久诏举方正直言极谏之士,参加应对贤良的

1 《易·系辞下》。

2 《道德经》第57章。

3 《汉书》卷3《艺文志》。

董仲舒三次对策(即“天人三策”),受到汉武帝的赏识。董仲舒以传统的儒家思想为根据,兼取阴阳五行学说,建立了一套新的儒家体系。他根据《春秋》大一统的思想,提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1董仲舒“独尊儒术”的主张,深受汉武帝的赏识。丞相卫绾遂提议:“所举贤良,或治申、商、韩非、苏秦、张仪之言,乱国政,请皆罢。”2武帝准其奏,儒学独尊的局面基本形成。其后武帝通过设明堂,兴礼乐,以儒术取士,尊儒兴教,制度教化等一系列措施,确立儒家的一统地位,将教育、考试、选官三者结合起来,逐步把儒学推向国学的地位。

董仲舒所创立的新儒学是以《春秋》公羊学为核心,兼取刑名及阴阳学说而形成的思想体系。它在提出独尊儒术的同时,以“天人感应”的神学思想,宣扬“天”有意志,是主宰世界的至高无上的神,又是宇宙万物的创造者。一切自然现象、社会现象都是天的意志的表现。“天”和人能够感应相通。对天的神化,是为了对人的神化,他宣称,“天”不仅创造人类,而且还为人类安排了君主,帝王受命于天,且秉承天意,统治天下,这就是所谓“君权神授”的理论,还提出“天道不变”说,论证封建统治和伦理道德不会改变。董仲舒从天人关系出发,又依据“阳尊阴卑”的思想建立一套“三纲”、“五常”的伦理学。他认为君臣、父子、夫妇之义,皆合阴阳之道,所以“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这样,上有至高无上的“神权”,下有君权、父权、夫权,形成维护封建统治的“四权”,从而为封建秩序的合理性制造了神学的理论根据。同时,董仲舒又将仁、义、礼、智、信——“五常”,作为处理人伦关系的原则。

董仲舒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思想家之一,在当时就享有“群儒之首”的声誉,他运用儒家精神改造阴阳五行说,建构起天人一

1 《汉书·董仲舒传》。

2 《汉书·武帝纪》。

体的宇宙论系统图式,完成了自战国末年以来产生的对于宇宙、世界、人生作出规律性解释的追求。但在当时,最直接、最恶劣的文化后果,便是诱导了谶纬神学的怪胎投世。

从董仲舒开始的神学化的儒学思想,到西汉末年,演变为谶纬迷信广泛流传。所谓谶纬,即谶记和纬书。“谶”又称图谶、图书或符命,是一种预言凶吉的符验。“纬”与“经”相对,多以宗教神学观解释、附会儒家经义,因而称为“纬书”。谶记与纬书,充满荒诞、迷信的内容。到了西汉末年,由于社会危机深重,图谶随之流行起来。汉成帝时,齐人甘忠可利用谶书,鼓吹汉室再受命。汉平帝死后,王莽利用孟通所得符命,做了假皇帝。他不以为满足,后来又利用广汉人哀章所作“天帝行玺金匮图”、“赤帝行玺某(邦)传予黄帝金策书”,称“王莽为真天子,皇太后如天命”,终于登上了真皇帝的宝座,图谶成为他攫取最高统治权力的工具,因而在官方的利用和倡导之下,其影响日益扩大。

新朝末年,刘秀利用图谶起兵,后又称应了火德之运,以“神意天命”的资格登上帝位。谶纬之学在统治者的大力提倡下越发兴盛,儒生要诵记谶纬,对策要引用谶记,经学谶纬化的趋势加强。公元79年由汉章帝直接主持的白虎观会议讨论经学,以“使诸儒共正经义”,使谶纬迷信合法化,会后整理出的《白虎通德论》(简称《白虎通》、《白虎通义》),把儒学思想(今经文学派)法典化,一时,“儒者争学图纬,兼复附以妖言”。1《白虎通》将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与谶纬迷信融合在一起,加以系统化、神圣化,把一些自然现象、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思想文化等问题牵强附会地拉扯在一起,作一番曲解和比附,为巩固封建政权和皇权服务。使由董仲舒改造过的神学化的儒学更富于迷信色彩,其神学体系更加完整,也更符合东汉社会现实的需要。当时,朝廷一些重大事情也要用图谶作决断的依据,如议修灵台、郊祀、立明堂辟雍等,一些知

1 《后汉书·张衡传》。

名的古经文学者,如桓谭、郑兴都惨遭迫害。

谶纬神学定为国宪的过程,是经今文与经古文斗争的继续和发展。秦火以后,儒家的经典损失惨重,西汉初年,重新发掘整理古籍,并用当时流行的隶书抄写,称之为“今文经”。武帝时鲁恭王拆除孔子住宅,发现《尚书》、《礼记》、《论语》、《孝经》,凡数十篇,皆用先秦古篆写成,其后又有人发现类似古籍,称之为“古文经”。经今文与经古文之争,早在西汉中后期就已发生,不仅表现在经书的文字、版本、篇目、师承之别和真伪之辩,而且引申为学术观点、治国方略等一系列问题的重大分歧。西汉末年,在王莽的扶持下古文经学得以兴盛,古文经成为王莽托古改制的理论依据,古文经得以立为官学,取得了合法地位。东汉时古文经学发展较快,它虽未立为官学,却逐渐成为私学的主流,渐居正宗,学术方面取得很大成就。古文经学大师辈出,如贾逵、许慎、桓谭、班固、王充、贾逵、马融各在某一领域作出重要贡献。而今文经学由于其自身的弱点而日趋衰落,其对经文支离破碎而又烦琐的解释,充满荒诞不经的迷信邪说。到了东汉末年,马融的学生郑玄遍注古、今文群经,综汇今古文经学,集两汉经学之大成。后世(特别是清代)推崇的“汉学”,即指两汉经学,尤其服膺东汉古文经学考其源流、辨章学术的治学路线。汉代儒家经今古文之争,对儒学的发展起过一定的作用,至于那种不能脱离对经典的依傍,以注经、释经透露已见的“经学方式”,更造成中国人的思维习惯,影响中国文化可谓至远至深。

四王充、桓谭的朴素自然观

在东汉谶纬神学盛行一时,而反谶纬思想对其针锋相对地进行了猛烈的批判,其代表人物是王充、桓谭,但他们的思想为世俗所不容,遭到了压制和摧残。

王充(27—约100),会稽上虞(浙江上虞)人,著有《论衡》,是反对谶纬迷信,批判唯心主义的不朽著作。王充对“天人感应”

的虚妄进行了批判,触及封建神学的理论核心,认为天与地一样都是物质性的“体”,是由物质性的“气”组成的,天不可能有意志,因而天不能谴告于人,也不能降祸福于人,使“王权神授”灾异之变的神话不攻自破。在揭露谶纬神学的同时,王充对鬼神之说,也作了有力的批驳。王充认为,在自然属性上,人与物是相同的。那么,“物死不为鬼,人死何故独能为鬼?”,他进一步说明:“人死血脉竭,竭而精气灭,灭而形体朽,朽而成灰土”,1不能变为鬼,也不能害人。王充认为,所以产生鬼神的观念,是人们“思念存想”的结果。在认识论上,王充抨击“生而知之”的谬论,提出:“知物由学,学之乃知,不问不识。”2王充在谶纬迷信思想猖獗的东汉,以大无畏的精神与封建神学分庭抗礼,实在难能可贵,但难为社会所容,其著作《论衡》被视为离经叛道的“异书”,其本人“贫无供养,志不娱快”,3为世俗所吞没。

桓谭(前40——23),沛国相(安徽淮北市)人,著有《新论》(已佚),现存有后人辑本。桓谭攻击谶记纬书是“奇怪虚诞之事”,必须抛弃,他反对一切灾异迷信,认为“灾异变怪者,天下所常有,无世而不然。”4把灾异作为上天警告的说法是荒谬的。桓谭藐视权势,当着刘秀的面表示对谶纬的蔑视,结果被贬。桓谭还反对方生术士所宣扬的“长生不老”、“羽化成仙”的神仙思想。桓谭的唯物论和无神论思想对稍后的唯物主义思想家王充有直接影响。

第三节科技、文艺和史学的发展一科技

战国秦汉时期,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传统科学技术如农学、医学、天文(历法)学、数学等有了较大进步。先秦时期传统科技

1 《论死篇》。

2 《实知篇》。

3 《自纪》。

4 《新论·谴非篇》。

发展的基础已经确立,经秦汉四百年的发展趋向成熟,其原因主要得益于国家统一,铁制工具的普及,牛耕的推广和生产向深度广度发展的需要。

天文历法方面,《春秋》一书对日月食的记录非常翔实,在242年间,记录日食37次,其中35次已证明是准确的,最早的一次是鲁隐公三年二月己巳日(前720年2月22日)的日全食,比西方的记录早了135年。在对天体运行有了进一步的研究的基础上,出现了专门观测星象、研究天文的学者和著作,如齐国的甘德著《天文星占》八卷,魏国的石申著《石氏星经》八卷,后人把这两部著作合为一部,叫《甘石星经》。他们观测了金、木、水、火、土五个行星的运行,发现了这五个行星出没的规律。我国科学家研究证明:甘德已发现木星的三号卫星,比意大利加利略和德国麦依耳的同一发现早近两千年。甘德、石申所测定的恒星记录,是世界上最早的恒星表。书中记有120颗恒星的位置,以现在的观察结果看,还是比较准确的。它比欧洲第一个恒星表希腊伊巴谷的星表早约二百年。战国时用的历法,一年为365日又四分之一日。19年共235个月,为了调整年与月的差距,已采用19年7个闰月的置闰方法,这就是后来所谓的“四分历”。这时历法上的最新成就是“月令”的出现,人们已经测知了一年二十四节气,并知道根据节气的变化来安排农业生产。

秦汉时期很重视对星象的观测。秦代宫殿的建筑,“象天极(北极星)”,陵墓的结构“上具天文”。1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中,有记载秦汉之际70年间木、金、水、火、土五大行星运行规律的《五星占》,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天文著作。《汉书·五行志》中有举世公认的最早的太阳黑子记载:汉元帝永光元年(前43)“四月,……日黑居仄,大如弹丸”,河平元年(前28)有更精确的记载,“三月乙未,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这比欧洲早800多年。

1 《史记·秦始皇本纪》。

秦汉时期对天体结构的探索有了进步,逐步由神话走向科学。当时主要流行两种学说:盖天说和浑天说。盖天说认为天像一个大斗笠,盖在一个反扣着的圆盘似的大地上,天、地都是中央高,四周低,日月星辰随天盖而运动,这比原来的“天圆地方说”有所进步,但逐渐为越来越多的天文观测事实所否定。浑天说则把整个天比作一个鸡蛋,地犹如蛋壳裹着的蛋黄。这虽是一种以地球为中心的天体理论,但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它能比较近似的说明天体的运行。西汉时著名天文家落下闳、鲜于妄人、耿寿昌等都努力发展浑天说,东汉时杰出科学家张衡则是浑天说的集大成者。张衡的《浑天仪图注》是浑天说的代表作。他还在另一名著《灵宪》中表达了宇宙无限观念:“宇之表无极,宙之端无穷”。张衡在落下闳、耿寿昌等人创造的浑天仪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新的浑天仪。这是以直径为五尺的空心铜球,上画二十八宿和其他一些恒星及黄、赤道等天轴支架在子午圈上,半露于地平圈上,半隐于地平圈下。天球通过齿轮系统靠漏壶滴水均匀转动,每天一周,自动且近似正确地演示天象及其运动,其星辰的出没与观象台所见相同。张衡还制造了候风地动仪,能及时测试当时频繁发生的地震方位。可惜这些仪器早已失传。

数学天文的发展,使修订较为精确的历法成为可能。秦和西汉前期沿用的是《颛顼历》,以十月为岁首。由于年代久远,日月差数无法校平,甚至出现“朔晦月见,弦望满亏”1的现象。汉武帝命司马迁与邓平、落下闳等20余人改造历法。他们通过制作仪器进行实测和推考计算,提出了18种改历方案,最后选定了邓平的方案,新历于太初元年(前104)颁布,称为《太初历》。《太初历》原著已失传。成帝时,刘歆将《太初历》略加调整,成为《三统历》,它被收在《汉书·律历志》中,流传至今,是我国第一部记载完整的历法。《太初历》以正月为岁首,采用有利于农时的24节气,在无“中气”

1 《汉书·律历志》。

1月份插入闰月,调整了太阳周天与阴历纪月不相合的矛盾,使季节和月份的关系调整得十分合理,朔望晦弦亦较为正确。这个方法在农历中一直沿用至今。东汉和帝时改用《四分历》,东汉后期又改用《乾象历》,都较前有所改进。

战国时人们已能较熟练地运用数学知识进行土地测量、赋役征收和其它计算。在实际生产中数学知识的运用更为广泛,《考工记》中就有多种角度的名称。《墨子》中有点、线、面、方、圆等几何概念。《管子》、《荀子》等著作中都有运用九九诀的例句。数学家张苍在秦代“为柱下史”,汉初任计相,耿寿昌在宣帝时任大司农中丞,“皆以善算命世”2,都曾对《九章算术》的成书作过贡献。刘歆认为传统的“圆周率三,圆径率一,其术疏舛”,开始推求新的圆周率为3.1547。

流传至今的我国第一部数学著作是《周髀算经》。该书成于公元前一世纪,书中已使用复杂的分数算法和开平方法,记述了商高所讲“勾三股四弦五”,是有关勾股定理的最早记载。《九章算术》则是举世公认的古典数学名著,该书是经过长期修改、补充逐渐完备起来的,正式成书约在公元前一世纪中叶。全书分方田、粟米、差分、少广、商功、均输、盈不足、方程、勾股九章,包括246个应用题及其解法。其中关于分数概念及其运算,比例问题的计算,负数概念的引入和正负数的加减运算法则等等,都比印度早800年左右,比欧洲国家则早千余年。后世许多著名数学家都对《九章算术》进行诠释工作,并在注释中不断引入新的科学概念和方法,从而推动了中国古代数学的发展。该书在世界数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隋唐时就流传到日本,被定为教科书,今有多种文字译本在世界各地流传。

医学方面,战国时医生已懂得人体解剖的基本知识,知道内脏、1指冬至、大寒、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

2刘徽:《九章算术注·序》。

血管和血液循环的情况。治病已有较多的分科,如内科、外科、妇科、小儿科等。医疗器械有“针”、“石”、“熨”等。当时有不少医学的专门著作,留传下来的有《皇帝内经》中的《素问》和《灵枢经》,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脉法》等都大体写成于战国时代。

中国传统医学的体系,是在秦汉时期建立起来的,当时流行以阴阳五行来解释人的生理和病理。秦汉之际,已有医书药书流传。汉初名医淳于意(太沧公)之师传授给他的《药论》就是其中之一。东汉出现的《神农本草经》,是战国、秦汉以来的药物知识的总结。书中共收药物365种,按药性分为上、中、下三品,提到主治疾病名称达170余种,所提药效,绝大部分是正确的。据《汉书·艺文志》记载,成帝时,侍医李柱国校订的政府所藏医书就有医经7家,216卷;经方10家,274卷。东汉末年南阳人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一书,则是集战国、秦汉以来医书的大成。《伤寒杂病论》被后人整理成《伤寒论》、《金匮要略》二书,分论伤寒等急性传染病和包括外科、妇科的内科杂病。书中对病理诊断、治疗和用药等都有详细的论述。特别是在诊断方面,已具备阴、阳、表、里、虚、实、寒、热八纲辨证的雏形;在治疗方面已总结出汗、吐、下、和、温、清、补、消八法。这些都成为中医学的医疗原则,为历代中医所遵循,张仲景也被奉为“医圣”。

汉末名医华佗,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他精于方药、针灸,特别精于外科手术,能够“刳破腹背”剪截冲洗肠胃,甚至动脑外科手术。1手术前饮用他发明的麻沸散,病人“须臾便如醉死无所知”2,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全身麻醉法。华佗创作了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活动姿态的“五禽戏”,是世界上最早的健身操。华佗曾著书一卷,可惜已佚,其本人亦为曹操所杀。在河北满城汉中山靖

1 《后汉书·方术列传》。

2 《三国志·华佗传》。

中国茶文化形成发展历程

中国茶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历程 [摘要] 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茶文化的发展历程,与中华民族血脉相连,茶作为饮品出现是中华民族对世界的一大贡献。茶文化经历了三国前的启蒙,南北朝的萌芽,唐代的形成期,宋代的兴盛期,明清的普及期,以及现代的发展期,几经沧桑,风雨历程,折射出不同时代中国茶文化的审美情趣和价值理念。本问通过对茶文化发展的梳理,茶文化内容的挖掘,揭示出中华民族对茶文化深厚的审美文化意蕴。 [关键词] 茶文化唐宋时期明清时期 当今,世界上有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人饮用茶,而最早发现茶、饮用茶的是中国。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不仅包括它本身的物质产品,还包括人们对其所赋予的精神文化。凭借中华民族的勤劳和智慧使自然原生的茶发展成为能从中得到启发并且 萌生出精神内涵的文化,从茶由开始的解渴药用功能发展到具有审美意味的饮品,茶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已经在广大国民心目中广泛存在。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中国茶文化从“茶之味”到“人生之味”再到“宇宙之味”,其中蕴含的精神境界不断提升,茶文化既是中国古老的历史文化遗存,又是世界范围内的现代文化事项。如今,茶文化正在传统和现代的文化交融下影响着人们,为人们发展科技改造世界观提供精神动力。自然而又灵性的茶以平凡而又高雅的方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不同阶层和各个领域,折射出人们的精神风貌和文化修养。因此,中国茶文化是体现中国人精神风貌和修养境界

的一面镜子。研究茶文化、了解它曾经的辉煌是很必要地。但更要在当今科技发展的时代下探讨它,这样才更有现实意义。 一、唐宋时期茶文化的研究 中国茶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它经历了萌芽、形成、发展的历程。早在商周时期我国的巴蜀地区已经开始种茶、饮茶,《华阳国志.巴志》是关于茶叶的很早记载。秦汉两晋、南北朝时期,江南饮茶之风开始盛行,这一时期的饮茶活动才开始和文化相联系。西汉辞赋家王褒的《僮约》,两晋时期杜育所作的《荈赋》都是早期中国有关饮茶方面的著作。三国两晋时期一方面饮茶开始进入寻常百姓家,另一方面文人雅士崇尚啜茗清淡,辨析明理,坐而论道。茶从此与高雅的文学艺术联系到一起,同时,在社会风俗领域也出现了茶的踪迹,如祭祀、婚俗中茶的出现。客来敬茶、以茶会友在当时已开始成为一种社交礼仪。隋朝统一全国之后,南北经济文化空前交融,饮茶风尚传播到了北方,隋文帝为了治疗头疼加持饮茶以至于“天下始知饮茶”。 对茶的研究开始于唐朝,初唐文献中,探讨涉及茶和差事的不是很多。唐中期以后饮茶之风才从社会上层、文人雅士阶层普及到了社会各个阶层。关于茶的记载,对茶的吟诵多了起来。在唐朝良好的社会环境条件下,茶文化也逐渐由粗放的饮用方式发展上升到了精神层次,中国的茶文化已基本形成。在这一时期中国第一部茶文化专注---《茶经》问世,它是由陆羽所著。该书的内容十分丰富,记载了唐代以前的有关茶的神话、史籍、诗赋、传记、地理等,

高中历史秦汉时期(教案)

秦汉时期 知识结构表 一、政治 秦朝的统一:战国时期,_______经过_______变法,实力日益强大,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____六国。公元前_____年,秦王______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_______。 秦始皇确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1)皇帝制度:①采用“_____ ”称号,全国的_____、_____、_____等一切大权,都由皇帝总揽。中央和地方的_____也都由皇帝任免。军队的调动以_____为凭据,由皇帝控制、发给。②秦始皇首创的皇帝制度,一方面以_____显示了权力的不可转移,另一方面以_____显示了地位的不可僭越。这是中国古代专制制度的重要特征。 (2)三公九卿:①构成:在中央,设置____、____和____三个最高官职。____之下还有诸卿。②职能: ____为百官之首,帮皇帝处理全国的____; ____ 负责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兼理全国____ ; ____ 负责军事。③特点:秦朝中央的主要官职,在地位、职责和权利方面____ , ____ ,军政大权操纵在____手中。 ④运行方式:对于军政大事的决策,一般先由____ 、 ____和____进行朝议,最后由____裁决。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____下重大事情的____ 。 (3)郡县制:①秦统一后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由____直接管辖。②与郡县制相适应,秦始皇建立了一套地方官僚机构。___是郡的最高行政长官.对上承受___,对下督责___,定期向___汇报工作。县的长官称___或___,主要任务是治理___,管理___、___、狱讼和___。郡县长官都由皇帝直接___。③秦朝通过郡县制,实现了对____直接有效的控制。 (4)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A.对秦朝的影响:①巩固国家的统一,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以及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都起了重要作用;②有利于封建经济的发展;③建立了地主阶级对广大劳动人民的专制统治,秦的暴政造成人民处境的恶化,导致阶级矛盾激化。 B.对后世的影响: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专制统治的政治制度具有很大的开创性,它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____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与完善。 汉承秦制:汉朝时,地方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往往还是____ 、 ____并存。西汉武帝颁布“____”解决王国对中央的威胁,使中央集权得到初步巩固 汉朝选官制度:汉朝选官主要实行_________,______成为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径 二、经济 1、农业:汉朝以后, ____ 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2 、官营手工业: ①冶金:如两汉的____ 和____技术,东汉杜诗发明的____工具 ②制瓷:____烧出成熟的青瓷 ③纺织:西汉政府设在长安的东西织室有数千工人; ____开始,中国丝绸远销亚洲、欧洲,为中国获得____的誉称.运送丝绸产品的商路被后世称为____ 。 3、商业:①“市”的形成与发展:秦汉以来,统治者多推行重农抑商政策,使

秦汉时期室内设计的基本特征

秦汉时期室内设计的基本特征 一、建筑的本质与室内设计关于建筑的本质意义,老子曾在《道德经》中说:“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用之。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用之。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①此话语实证了“无”在器、建筑中的价值。现代建筑大师 F.L.wright也说,“建筑的本质(re-ality)不在于其四面墙与屋顶,而在于其内的空间。”(spacewithin)②所以,“建筑不唯以其实体的造型、结构、风格与装饰细部,向人们传布某种文化信息,建筑空间也同样具有十分深广的文化内涵……深入到不同建筑空间的文化背景层面上进行一些考察,就会发现,空间,较实体,负载有更多的文化内涵,因而,也更具有质的方面的意 义。”③从这个意义上讲,室内设计也是对建筑本质的诠释。二、秦汉时期的社会背景室内设计不仅是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组成社会文化的一个有机因子。回眸建筑史,我们不难发现,不同时期的建筑文化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室内的空间形态、组织形式、陈设方式、设计风格,不仅受到一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及科学技术的影响,也深受特定时代的风俗民情的浸染。秦汉时期的室内设计,必然具有那个时代的文化特征。中华民族走向政治、经济、文化“大一统”的历史,是从秦汉时代开始的。在这一时期,中央集权的政治格局形成,以儒学主导的多元文化为汉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经济由弱转强并得到快速发展,商业(官方)、手工业、建筑技术都有较大的进步。在此背景下,作为社会文化缩影的室内设计,其物质风貌和精神内涵也较前代发生了显著变化。 三、秦汉时期室内设计的基本特征 1.秦汉时期的建筑室内空间基本形态秦汉时期,中国古代建筑室内空间的主要形态已基本出现,其内容大体包括:⑴宫殿、礼制等主要建筑。这类土木混合结构的高台建筑是“聚合许多单体建筑在一起的建筑形式。”④其室内空间形态的特点是由若干个“小的矩形单元”聚合而成“高敞”的大空间的。平面布局呈“前朝后寝”。 ⑵住宅。一般住宅为单体建筑,其平面形态为“一堂二内”。⑤宅第的建筑平面布局为前后多重院落。院落空间的形成是单体建筑的“堂”“门”分置的结果。从汉代的画像石、画像砖图像资料分析,当时厅堂的前檐对庭院是敞开的,且不设檐墙;遮阳避雨靠张设帘帷来实现,同时,帘帷也起到了界分室内室外的作用。从空间功能看,庭院与厅堂是内外互渗的。宅第的空间形态基本是“前堂后室”的平面布局。另外,楼、阁、阙等多层建筑也有新的发展,这种立体的空间关系丰富了该时期的空间形态,也使得室内的功能分区更为合理。⑶东汉时期,全木梁柱框架结构体系技术日臻成熟,单体建筑已有“墙倒屋不塌”的特性,以此结构体系而形成的室内空间形态,具有“高敞融 通”“自由分隔”的特征。 2.灵活多变,虚实相生:秦汉时期室内空间组织特征秦汉时期主要建筑,“高敞”的室内空间与低型的家具在尺度上比例严重失调,而且“室大则多阴”⑥。帷帐在室内的使用,便解决了这一问题。这种将灵活的“帷帐”置于固定的“房屋”内的做法,把两种形式的建筑由外而内进行,“空间复合”的设计,不仅满足了室内空间不同使用功能的需要,即便是同一室内空间,在不同的时间段完成不同功能需求,也变成了可能。同时,它更弥补了固定建筑空间组织上的不足。值得一提的是,这种设计,最终在哲学层面上体现了道家“虚实相生”的思想。秦汉以前,帷

细说中国茶文化的发展历史

细说中国茶文化的发展历史 汉宣帝年间(公元前57年-54年)蜀人王褒所著<<僮约>>,内有" 武阳实茶"及"烹茶器具"之句,武阳即今四川省彭山县,说明在秦汉时期,四川产茶已初具规模,制茶方面也有改进,茶叶具有色.香.味的特色,并被用于多种用途,如药用,丧用,祭祀用,食用,或为上层社会的 奢侈品;像武阳那样的茶叶集散市已经形成了。 春秋战国后期及西汉初年,我国历史上曾发生几次大规模战争,人口大迁徙,特别在秦统一四川后,促进了四川和其它各地的货物交换 和经济交流,四川的茶树栽培,制作技术及饮用习俗,开始向当时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陜西.河南等地传播,陜西.河南成为我国最古老的北方茶区之一.其后沿长江逐渐向长江中.下游推移,再次传播到南方各省.据史料载,汉王至江苏宜兴茗岭"课童艺茶"汉羡实茶",汉朝名 士葛玄在浙江天山设"植茶之圃",说明汉代四川的茶树已传播到江苏.浙江一带了。江南初次饮茶的纪录始于三国,在<<吴志.曜传>>中,曾叙述孙皓以茶代酒客的故事。 两晋.南北朝(265-587年),茶产渐多,郑羽饮茶的记载也多见于 史册.及至晋后,茶叶的商品化已到了相当程度,茶叶产量也有增加, 部再视为珍贵的奢侈品了.茶叶成为商品以后,为求得高价出售,乃从事精工采制,以提高质量.南北朝初期,以上等茶作为贡品,再南朝宋 山谦之所著的<<吴兴记>>中,载有:"浙江乌程县(即今吴兴县)西二十里,有温山,所产之茶,转作进贡支用."汉代,佛教自西域传入我国,到了南北朝时更为盛行.佛教提倡座禅,饮茶可以镇定精神,夜里饮茶可以驱睡,茶叶又和佛教结下了不解之缘,茶之声誉,逐驰名于世.因此 一些名山大川僧道寺院所在山地和封建庄园都开始种植茶树.我国许多名茶,相当一部份是佛教和道教胜地最初种植的,如四川蒙顶.庐山云雾.黄山毛峰.以及天台华顶.雁荡毛峰.天日云雾.天目云雾.天目 青顶.径山茶.龙井茶等,都是在名山大川的寺院附近出产,从这方面看,佛教和道教信徒们对茶的栽种,采制.传播也起到一定的作用.南

第五章 中国古代建筑

2011年河南省(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导游基础》练习卷 第五章中国古代建筑 一、判断题 (判断下列各题的说法是否正确。并在括号内打“√”或“×”。每小题1分,共20分。) 1、中国古代建筑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三个历史阶段,其中封建社会是形成我国古代建筑的主要阶段。() 2、秦汉时期,中国建筑体已经形成。斗拱在秦代已经普遍使用。() 3、斗拱一般使用在高级的官式建筑中,出挑层数越多,表示级别越低。() 4、“减柱法”使用最早的时期是宋朝。这个时期宗教建筑异常兴盛。() 5、树立在陵寝神道两旁的石人和石马统称作石像生,陈列石人主要是作为侍从和警卫,又称“翁仲”。() 6、歇山顶是庑殿顶和悬山顶的结合,有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和四条戧脊组成,顾又称为九脊殿。() 7、在古建筑中,建筑的迎面间数一般称为“开间”,建筑的纵深间数称为“进深”。() 8、安济桥坐落在北京的永定河上。() 9、唐乾陵是唐代第三个皇帝高宗李治和女皇武则天的合葬墓。() 10、明长陵为朱棣之陵,位于北京昌平。() 11、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长城是秦长城。() 12、故宫博物院成立于1935年。() 13、万安桥位于泉州市东。() 14、宫殿建筑指专供皇帝处理政务和日常生活的建筑群,一般情况下皇帝生活起居之处称“殿”。() 15、宋八陵的陵体结构采用的是方上形式。() 16、彩画是中国古建筑上的一种重要装饰,和玺彩画是级别最高的彩画。() 17、牌坊又称牌楼,最早起源于我国早期城市中的里坊制度。() 18、大型的中国雕塑主要有两部分组成:陵墓雕塑和宗教雕塑。() 19、避暑山庄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皇家宫苑。() 20、隋唐时期是我国古建筑体系的高潮时期,其建筑在布局和造型上都有较高的艺术水平,并且出现了“无梁殿”。() 二、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1分,共20分) 1、我国现存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孔庙是在哪里?()A、山西B、河南C、山东D、陕西 2、霍去病墓是哪座陵墓的陪葬墓?() A 、唐乾陵 B 、秦始皇陵 C、清东陵 D 、汉茂陵 3、规格最高的一种彩画,以各种姿态的龙、凤和草形图案组合而成,只有皇家宫殿和显要寺庙才能使用的是? CC ()A 和玺彩画 B 旋子彩画 C 苏式彩画 4、古代标准量器,放置在宫殿前,表帝王秉公办事的是? () A 华表 B 嘉量 C 日晷 D 吉祥缸 5、我国最古老的一座桥,也是世界上第一座敞肩式拱桥的是? () A 卢沟桥 B 赵州桥 C 洛阳桥 D 湘子桥 6、中国佛塔可分为楼阁式、密檐式、覆钵式和金刚宝座式等类型,应县木塔属于哪一种类型的塔。() A、楼阁式 B、密檐式 C、覆缽式 D、金刚座式 7、屋面双坡,屋檐悬伸在山墙之外,又叫挑山顶的屋顶是,屋面双坡,屋檐在山墙内封住,不悬出山墙的屋顶是。()A、硬山顶、悬山顶 B、悬山顶、歇山顶 C、悬山顶、硬山顶 D、庑殿顶、硬山顶 8、中国的古代建筑按屋顶的建筑形式区分等级,以下从高到底排列正确的是?() A、重檐庑殿顶,重檐攒尖顶,悬山顶,硬山顶 B、单檐庑殿顶,重檐歇山顶,悬山顶,硬山顶 C、重檐攒尖顶,单檐歇山顶,硬山顶,悬山顶 D、单檐庑殿顶,单檐歇山顶,硬山顶,悬山顶 9、以下关于宫殿外陈设的叙述,错误的是?() A、石狮摆放一般为左雌右雄 B、嘉量象征着国家的统一和强盛 C、日晷是用来显示时间的工具 D、华表起源于诽谤木 10、北京妙应寺塔与真觉寺塔分别属于?() A、楼阁式塔、密檐式塔 B、密檐式塔、楼阁式塔 C、金刚宝座塔、覆钵式塔 D 、覆钵式塔、金刚宝座塔 11、洛阳桥是北宋郡守蔡襄主持修建的,位于?() A、福建省 B、河北省 C、河南省 D、广东省 12北京故宫的主体建筑是什么,它是皇帝举行重大国典的地方。() A、太和殿 B、交泰殿 C、中和殿 D、保和殿 13、为了使桥基与桥墩胶结牢固,采用“养蛎固基法”的是?() A、河北赵州桥 B、北京卢沟桥 C、江苏宝带桥 D、福建洛阳桥 14、下列属于宫殿中宫内陈设的一组是?() A、太平有象、甪端仙鹤、盘龙香筒、如意 B、华表、石狮、铜角鹤 C、嘉量、日晷 D、香炉、铜路灯、江山社稷亭 15、长城是一处特殊的防御工程。历史上很多朝代都修筑过长城。在下列朝代中没有修筑过长城的是? () A、汉朝 B、北周 C、清朝 D、秦朝 16、江西南昌滕王阁为我国江南三大名楼之一,曾经哪位诗人为其作的名文更使它名传千古? ( ) A、崔颢 B、王勃 C、范仲淹 D、李白

中国茶道发展历程

中国茶道发展历程 茶的利用最初是孕育于野生采集活动之中的。古史传说中认为" 神农乃玲珑玉体,能见其肺肝五脏",理由是,"若非玲珑玉体,尝 药一日遇十二毒,何以解之?"又有说"神农尝百草,日遇十二毒,得 荼而解之。"两说虽均不能尽信,但一灵缕微弱的信息却值得注意:"荼"在长久的食用过程中,人们越来注重它的某些疗病的"药"用之性。这反映的是一种洪荒时代的传佚之事。 依照《诗经》等有关文献记录,在史前期,"荼"是泛指诸类苦味野生植物性食物原料的。在食医合一的历史时代,茶类植物油的止渴、清神、消食、除瘴、利便等到药用功能是不难为人们所发现的。然而,由一般性的药用发展为习常的专用饮料,还必须有某种特别 的的因素,即人们实际生活中的某种特定需要。巴蜀地区,向为疾 疫多发的"烟瘴"之地。"番民以茶为生,缺之必病。"(清·周蔼联 《竺国游记》卷二)故巴蜀人俗常饮食偏辛辣,积习数千年,至今依然。正是这种地域自然条件和由此决定的人们的饮食习俗,使得巴 蜀人首先"煎茶"服用以除瘴气,解热毒。久服成习,药用之旨逐渐 隐没,茶于是成了一种日常饮料。秦人入巴蜀时,见到的可能就是 这种作为日常饮料的饮茶习俗。 茶由药用转化为习常饮料,严格意义的"茶"便随之产生了,其典型标志便是"茶"(cha)音的出现。郭璞注《尔雅·释木》"槚"云:" 树小如栀子,冬生叶,可煮作羹饮。今呼早采者为茶,晚取者为茗,一名荈,蜀人名之苦荼。"可见,汉时"荼"字已有特指饮料"茶"的读 音了,"茶"由"荼"分离出来,并走上了"独立"发展道路。但"茶"字 的出现则是伴随茶事的发展和商业活动的日益频繁,直到中唐以后 的事,也正符合新符号的产生后于人们的社会生活这样一种文字变 化的规律。 中国从何时开始饮茶,众说不一,西汉时已有饮茶之事的正式文献记载,饮茶的起始时间当比这更早一些。茶以文化面貌出现,是 在汉魏两晋南北朝时期。

中国各朝代建筑风格

各朝建筑风格 一、穴居 《易·系辞》曰:“上古穴居而野处”。旧石器时代原始人居住的岩洞在北京、辽宁、贵州、广东、湖北、江西、江苏、浙江等地都有发现,这种大自然所天然赐予的洞穴是当时用作住所的一种较普遍的方式。进入氏族社会以后,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房屋建筑也开始出现。但在环境适宜的地区,穴居依然是当地氏族部落主要的居住方式,只不过人工洞穴取代了天然洞穴,且形式日渐多样,更加适合人类的活动。例如在黄河流域有广阔而丰厚的黄土层,土质均匀,含有石灰质,有壁立不易倒塌的特点,便于挖作洞穴。因此原始社会晚期,竖穴上覆盖草顶的穴居成为这一区域氏族部落广泛采用的一种居住方式。同时,在黄土沟壁上开挖横穴而成的窑洞式住宅,也在山西、甘肃、宁夏等地广泛出现,其平面多为圆形,和一般竖穴式穴居并无差别。山西还发现了“低坑式”窑洞遗址,即先在地面上挖出下沉式天井院,再在院壁上横向挖出窑洞,这是至今在河南等地仍被使用的一种窑洞。随着原始人营建经验的不断积累和技术提高,穴居从竖穴逐步发展到半穴居,最后又被地面建筑所代替。 二、巢居 《韩非子·五蠹》曰:“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孟子·滕文公》曰:“下者为巢,上者为营窟。”因此推测,巢居是地势低洼气候潮湿而多虫蛇的地区采用过的一种原始居住方式。《礼记》载:“昔者先王未有宫室,冬则居营窟,夏则居缯巢",可见“巢

者与穴居”也非因地域而截然分开。 在近年的考古工作中,一批原始社会公共建筑遗址被发现,如浙江余杭县土筑祭坛,内蒙古大青山和辽宁喀左县东山嘴石砌方圆祭坛,辽西建平县境内的神庙等。这些发现,使人们对神州大地上先民的建筑水平有了新的了解,他们为了表示对神的敬之心,开始创造出一种超常的建筑形式,从而出现了沿轴展开的多重空间组合和建筑装饰艺术,这是建筑史上的一次飞跃。从此建筑不仅具有了它的物质功能而且具有了精神意义,促进了建筑技术和艺术向更高层次发展。 三、真正建筑诞生 农耕社会的到来,引导人们走出洞穴,走出丛林。人们可以用劳动创造生活,来把握自己的命运,同时也开始了人工营造屋室的新阶段,并建立了以自己为中心的新秩序,真正意义上的“建筑”诞生了。在母系氏族社会晚期的新石器时代,在仰韶、半坡、姜寨、河姆渡等考古发掘中均有居住遗址的发现。北方仰韶文化遗址多半为半地穴式,但后期的建筑已进展到地面建筑,并已有了分隔成几个房间的房屋。

中国茶文化的发展历史

中国茶文化的发展历史 萌芽时期 很多书籍把茶的发现时间定为公元前2737-2697 年,其历史可推到三皇五帝。在三国以前,茶以物质形式出现而渗透至其他人文科学而形成茶文化。到魏晋南北朝时,随着文人饮茶之兴起,有关茶的诗词歌赋日渐问世,茶开始走入文化圈,形成了中国茶文化的萌芽阶段。 形成时期唐代,物质基础丰厚,因此在精神文化方面人们也开始了更高层次的追求。中国茶文化在唐朝开始形成,标志就是780 年陆羽著的《茶经》。以后唐代又出现大量茶书、茶诗,有《茶述》、《煎茶水记》、《采茶记》、《十六汤品》等。 兴盛时期有唐代的形成基础,中国茶文化在宋代就开始了兴盛发展。尤其是在普通百姓阶层,茶文化更是生机活泼,有人迁徙,邻里要“献茶”、有客来,要敬“元宝茶”,定婚时要“下茶”,结婚时要“定茶”,同房时要“合茶”。民间斗茶风起,带来了采制烹点的一系列变化。这些都推动了中国茶文化的发展。 普及时期在经历了唐宋的发展,中国茶文化在明清时期开始了真正的普及。明代不少文人雅士留有传世之作,如唐伯虎的《烹茶画卷》、《品茶图》,文徵明的《惠山茶会记》、《陆羽烹茶图》、《品茶图》等。茶类的增多,泡茶的技艺有别,茶具的款式、质地、花纹千姿百态。到清朝茶叶出口已成一种正式行业,茶书、茶事、茶诗不计其数。 中国茶文化茶的渊源 (一)茶树原产于中国的西南部 我国是野生大茶树发现最早最多的国家,云南、贵州、广西、四川及湖北等地,自古以来就陆续发现过不少野生大茶树。早在三国时,《吴普?本草》引《桐君录》中就有“南方有瓜芦木(大茶树)亦似茗,至苦涩,取为屑茶饮,亦可通夜不眠”之说,唐代陆羽《茶经》中就称:“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伐而掇之。”明代云

同济中国建筑史真题

选择填空 建筑史观 1、弗莱彻“建筑之树”反映的历史观是()。04 2、近年来建筑界讨论的“tectonic”主要是指()。04 3、非农耕时代建筑特征()。08 4、中国()时期建筑比较接近TECTONIC的含义。08 中国古代建筑的起源与流变 1、中国古典建筑演变与下列哪个因素一般没有因果关系()。01 A朝代的更替B文化中心的转移C建筑工具的进步D中外建筑的交流 2、中国古代建筑体系与木构为主体的成因与以下哪个因素无关()。01 A建筑类型B建筑等级C取材方便D阴阳五行 3、风水观念与以下哪个因素没有直接关系()。01 A心理学B方位C礼制D术数 4、中国古典园林的“昆仑”和“悬圃”意象大约出现于()时期。01 5、干栏式建筑可能起源于()。02 6、秦汉以后,中国古代建筑第一次大变迁大约发生在()时期,并引发了汉民族()方式的演变。02,04 7、中国古代建筑体系与木构为主体的成因与以下哪个因素无关()。03 A建筑等级B天人合一C阴阳五行 8、从直接源流上看,北京明清故宫的建筑风格在很大程度上采用()。03 A西北B江南C华北 9、中国上古的九州中,()州孕育了周秦汉唐文化。03 10、传统四合院构成的实质是()。03,04 11、()最早提出了“非神权统治”是中国木构为主体的主要原因。04,06 12、中国上古九州概念中,()两个州后来建都朝代最多。04 13、古代官式建筑与下列哪个因素没有因果关系?()04 A朝代更替B政治和文化中心的转移C中外交流 14、以下哪位学者最早以“类型学”的观点来推测中国古代木构建筑的原型()。04,05 A罗西B德·昆西C钱伯斯 15、明清北京故宫建筑受以下哪个地域工匠系统影响最大()。05 A晋B冀C苏D赣 16、中国古代营居喜用木构,这与()观念不无关系,也是()结构不发达的一个原因。 17、()从技术的方面分析中国的建筑。 中国古代聚落的形态与结构 1、“三朝五门”制度中的“三朝”指(),“五门”指()。98 2、“东西堂”制度是()时期开始的()制度。98 3、“里坊制”大约解体于()朝,取而代之的是()制度。98 4、古代都城得居住划分单位在汉朝称(),在唐朝称()。99 5、明清北京紫禁城的正门是(),属于()形制。991

秦汉时期的中国建筑

秦汉时期的中国建筑 秦汉时期的中国文明与城市 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到公元220年)的中国建筑,这个时期是相当于罗马帝国的时代,也就是说,在世界的范围内,欧洲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帝国——罗马帝国,影响了这个区域的发展。 罗马大角斗场 在东方的秦汉帝国所产生的巨大的影响,也影响了周边地区的发展。

秦汉时期的城市 秦的咸阳的规划的方式已经完全不同于周代或者春秋战国时期的城市,它有很多独特之处。如“法天象地”,它模仿的对象已经不再是原来的等级制度,或管子的那种因地制宜、考虑环境。它要放到更宏观的、更宏大的场景中去规划和想象它的城市,就是天和地。 汉代的城市在秦代的基础上又有了自己的发展。所谓“汉家自有制度”,它有自己的一套东西。可以说汲取了春秋以来城市发展的很多经验,又表现了原来从来没有过的统一的大帝国的宏大志向,在城市当中都体现出来。当然,宫殿仍然是这个时期城市的一个核心的内容,还有市场。汉帝国和周边地区,特别是和中亚、西亚地区的频繁的贸易往来,导致它的商业活动极其繁荣,市场在城市当中也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咸阳的战略位置很重要。有文献说它“据山河之固,东向以制诸侯”。它向东可以制约战国时期的七雄五霸,是诸侯国之间的战略要地,后头又占据了关中平原这样一个良好的资源环境,特别是通过蜀道和后面的四川成都平原联系在一起“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这是司马迁讲的。因为这样的一种条件,秦占据了这个城市,它变得强大,最后统一中国。当时,无论是秦朝的官员,还是秦始皇本人,对于他自己建立了这样一个统一伟业都有极高的评价。他们不知道用一种什么样的方式能够表现这种伟业,名字上要用皇帝的方式称始皇帝。 那么建筑上、城市上怎么办?在文献当中,在考古学中发现,秦朝的宫殿极其分散,找不到规律。在咸阳周边地区到处都有宫殿的遗址发现,而且相互之间距离很大。为什么会造成这种原因?它有没有一种规划的思想。通过查文献反推,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所谓“法天象地”。

中国茶文化发展历史

中国茶文化发展历史 茶以文化面貌出现,是在两晋北朝。若论其起缘就要追溯到汉代,有正式文献记载(汉人王褒所写《僮约》)。最早喜好饮茶的多是文人雅仕。在我国文学史上,提起寒赋,首推司马相如与杨雄,且都是早期著名茶人。司马相如曾作《凡将篇》、杨雄作《方言》,一个从药用,一个从文学角度都谈到茶。晋代张载曾写《登成都楼诗》:"借问杨子舍,想见长卿庐","芳茶冠六情,溢味播九区"。茶文化产生之初是由儒家积极入世的思想开始的。两晋北朝时,一些有眼光的政治家便提出"以茶养廉",以对抗当时的奢侈之风。魏晋以来,天下骚乱,文人无以匡世,渐兴清淡之风。这些人终日高谈阔论,必有助兴之物,于是多兴饮宴,所以最初的清淡家多酒徒。如:竹林七贤。后来清淡之风发展到一般文人,但能豪饮终日不醉的毕竟是少数,而茶则可长饮且始终保持清醒,于是清淡家们就转向好茶。所以后期出现了许多茶人。汉代文人倡饮茶之举为茶进入文化领域开了个头。而到南北朝时,几乎每一个文化、思想领域都与茶套上了关系。在政治家那里,茶是提倡廉洁、对抗奢侈之风的工具;在词赋家那里,茶是引发思维以助清兴的手段;在佛家看来,茶是禅定入静的必备之物。这样,茶的文化、社会功用已超出了它的自然使用功能,使中国茶文化初现端倪。唐朝茶文化的形成与当时的经济、文化、发展相关。唐朝疆域广阔,注重对外交往,长安是当时的政治、文化中心,中国茶文化正是在这种大气候下形成的。茶文化的形成还与当时佛教的发展,科举制度,诗风大盛,贡茶的兴起,禁酒有关。唐朝陆羽自成一套的茶学、茶艺、茶道思想,及其所著《茶经》,是一个划时代的标志。《茶经》非仅述茶,而是把诸家精华及诗人的气质和艺术思想渗透其中,奠定了中国茶文化的理论基础。唐朝是以僧人、道士、文人为主的茶文化,而宋朝则进一步向上向下拓展。一方面是宫廷茶文化的出现,另一方面是市民茶文化和民间斗茶之风的兴起。宋代改唐人直接煮茶法为点茶法并

五个时期的中国建筑历史分析

五个时期的中国建筑历史分析 五个时期的中国建筑历史分析 中国建筑自其源始至于今,未尝一时停止其活动,其蜕变为赓续的,故欲强为划分时期,本为一种不合理且不易为之事。然因历朝 之更替,文化活动潮平之起落,以及现存资料之多寡,姑分为下列 各时期。 一、上古或原始时期(公元前200年以前),自上古以至秦。 此期间文献与实物双方资料皆缺乏。殷周战国以来城廓宫室遗址虽 已有多处确经认定,但尚有待于考古家之发掘。殷以前则尚无实物 可考证。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公元220年至公元290年),虽在五胡 扰攘之破碎河山下,宫殿与佛寺之建筑活动极为澎湃。而佛教之兴 盛则为建筑活动之一大动力。实物之在工艺表现上吸收有“希腊佛 教式”之种种圆和生动雕刻,饰纹、花草、鸟兽、人物之表现,乃 脱汉时格调,创新作风。遗存至今者有石窟、佛塔、陵墓等。 四、隋唐时期(公元590年至906年),隋再一统中国,定都 长安,大兴土木,为唐代之序幕。唐为中国工艺之全盛及成熟时期。因政治安定,佛道两教兴盛。宫殿寺观之建筑均为活跃。天宝乱后,及会昌后周两次灭法,建筑精华毁灭殆尽,现存实物除石窟寺及陵 墓外,砖石佛塔最多。隋代一石桥,唐末一木构佛殿,则为此期间 最可贵之遗物。唐之建筑风格,既以倔强粗壮取胜,其手法又以柔 和精美见长,诚蔚然大观。 五、五代宋辽金时期(公元906年至1280年),五代赵宋以后,中国之艺术,开始华丽细致,至宋中叶以后乃趋纤靡文弱之势,宋 辽金均注重于宫殿之营建,其宫殿虽已毁尽,其佛寺殿宇之现存者,尚遍布华北各省,至于塔幢,为数尤伙,作风手法,特征显著,规 则谨慎,循旧制之途径,增减嬗变不已,此期除遗留实物众多外, 更有《营造法式》一书,为研究中国历代建筑变迁之重要资料。

秦汉时期的建筑技术

中国古代建筑

秦汉时期的建筑技术 我国古代建筑技术最突出的特点是木结构的广泛应用,其主要成就是框架式结构和“斗拱”结构的高度发展。从具体结构来说,它们都用立柱、横梁组成骨架,全部重量由柱子承接,传到地面,墙体不承重而只起隔断的作用。这种建筑结构体系到汉代已趋于成熟,并已用拱作为柱、梁之间的过渡设施,同时起装饰作用。自两汉到清代的两千多年,我国建筑技术基本是朝着这个方向发展的。所谓“墙倒屋不塌”,是说明梁柱系统的木结构的优点,并且在室内空间的分隔、开辟门窗、墙的用料和施工等方面都具有灵活性。无论哪种木结构,构件主要用榫卯接合。这种榫卯结构,从1975 年浙江河姆渡原始公社遗址的发掘看,自新石器晚期已经采用,有方形、圆形的榫,长方形、圆形的卯,有的构件上既有凸榫,又有卯眼。五里碑长沙战国墓葬中,棺椁方木榫卯有插榫、银锭、齿形三种形式,这些都说明这种建筑结构是我们先人独立创造的,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至今仍广泛使用。宫殿建筑和万里长城秦汉时期,宫殿建筑技术取得了巨大成就。虽然其主要形式仍是战国时期盛行的高台建筑,但规模更加庞大宏伟。所谓“高台建筑”,是一种夯土和木结构相结合的建筑形式,它把许多单体建筑聚合在一个阶梯形夯土台上。秦代建成的咸阳新宫、朝宫等都是在夯土台群上修建的庞大宫室殿屋群。公元前212 年秦始皇兴建的朝宫,尤其华丽壮观,朝宫的前殿就是著名的阿房宫,《史记》中称它“上可坐万人,下可建五丈旗”。在建筑技术上有着伟大成就的是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 从战国时代起,燕、赵、魏、齐等国便各筑有长城以防备其他国家和游牧民族的侵扰。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用三十六万民工,花了十多年时间将列国长城连接起来,西起临洮,北达阴山,南至雁门关,东接燕长城直达辽东,工程十分浩大。以陕西韩城县现存魏长城为例,基部宽7 米,顶宽4 米,用黄土夯筑,烽火台每边宽7 米,高9 米。现存的秦长城有的用粘土夹杂碎石夯紧,夯窝小而密集,相当坚牢。汉代修筑长城的技术和规模又远胜前代。《居延汉简》称汉代长城是“五里一燧,十里一墩,卅里一堡,百里一城”。玉门关汉长城残高仍有4 米多,自地面50 厘米处起,每15 厘米铺芦苇一层,夯土中加入小石子。烽火台每边宽17 米,高达25 米,有的用土坯砌筑,也夹有芦苇以增强抗压力,防止冲刷。长城表现了中华民族的磅礴气概和聪明才智,反映了当时测量、规划设计、建筑和工程管理的高超水平。 三国建立后,经济有所恢复。魏的国力最强,先后兴建邺、许昌、洛阳三个都城及宫殿。其中洛阳在东汉旧址上重建,将东汉时南北两宫改为只有一个北宫,加强了宫前主街的纵深长度,这些为以后的都城建设所遵循。它创建的宫殿中,主殿太极殿与东堂、西堂并列的布局,也沿用了三百年之久。魏在都城宫室上的创新,对后世颇有影响。吴和汉(蜀汉)是小国,在都城、宫室方面无重大建设。南北朝时,在都城宫室上都有巨大变化,梁时的建康成为全国最繁荣的商业中心。北朝的北魏为与南朝抗衡,公元493年由北方的平城(今山西大同)迁都至中原的洛阳,大力推行汉化,在重建的洛阳城外发展出方格网街道的外郭,开中国城市布局的新局面,为隋唐长安城的前奏。佛教自东汉时传入中国,寺院佛塔时有兴建。两晋十六国时,战乱残酷,人民苦难,佛教遂得到巨大的发展,到社会安定、经济有所发展时,南北双方都大兴修佛寺建佛塔之风。大建寺塔和修都城宫殿一样,对这一时期建筑技术与艺术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其中南朝寺塔建造对木结构发展作用尤大,对摆脱汉以来宫室建筑中土木混合结构残余,向全木构架发展起了关键作用。洛阳曹魏立国之初先修北宫和官署,其余仍保持东汉十二城门、二十四街的基本格局。公元

试论中西方的建筑差异及中国古建筑特点

试论中西方的建筑差异及中国古建筑特点 摘要:中国古代建筑采用木质结构,讲究对称美,建筑理念与中国的儒家思想相结合,西方的建筑在不同历史时期同样也有着不同的特点,通过对中西方建筑的对比,可以发觉出中西方物质文化、观念文化等方面的差异性和优越性。 关键词:中国古代建筑西方古代建筑中西方建筑的差异 每一种建筑都是一个地区、一种文化、一个民族心理和思想的象征,建筑的设计所包含的内容很多很多,无论是建造的选取,还是建筑的装饰和造型,都是经过很多的思考而得出的,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和地域的差异必然导致了中西方建筑的差异,两种所体现出的精神都是截然不同的,本文将从几个方面简要分析中国古代建筑。 1.中西方建筑差异的比较 1.1建筑材料上的差异 中西方传统建筑材料有3种:土、木、石,中国传统建筑材料以木为主,西方的建筑材料则更多的是以石为主,中国人是将石与土用于建造基座和墙体,西方人则是将木用于屋顶上,这就使得中西方建筑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也表达着不同的情感,中国的建筑更多的是表现出一种人自己的情感,西方的建筑则是一种上帝神灵的情感,偏向与宗教方面的。 1.2建筑结构上的差异 中国传统建筑结构具有以下3个特点:第一是讲究对称的艺术效果;第二是以木材为主要的构架;第三是独特的个体造型。西方的建筑并不着力与追求建筑的结构美,而更追求建筑的雕塑美,西方建筑中最多的就是石柱与走廊,这抽象的表现了人体美。 1.3建筑价值观念上的差异 中国的建筑具有强烈的绘画效果,注重意境美的营造,不太注重建筑的造型和透视效果,但往往更加注重建筑群在空间上的那种透视效果,这样可以给人一种延伸、曲径通幽的感觉,包含着中华民族传统的含蓄美以及追求和谐的心态。西方建筑相较于中国传统建筑,便更加倾向于造型的雕塑化,重视建筑整体与局部的和谐与统一。 2.中国古代建筑与易经的关系

中国茶道文化的发展历史

中国茶道文化的发展历史 秦汉以前巴蜀是中国茶业的摇篮 顾炎武曾道:“自秦人取蜀而后,始有茗饮之事”,认为饮茶是秦统一巴蜀之后才开始传播开来,肯定了中国和世界的茶叶文化, 最初是在巴蜀发展起来的。这一说法,已为现在绝大多数学者认同。巴蜀产茶,可追溯到战国时期或更早,巴蜀已形成一定规模的茶区,并以茶为贡品.关于巴蜀茶业在中国早期茶业史上的突出地位,直到 西汉成帝时王褒的《童约》,才始见诸记载,内有“烹荼尽具”及“武阳买茶”两句。前者反映成都一带,西汉时不仅饮茶成风,而 且出现了专门用具﹔从后一句可以看出,茶叶已经商品化,出现了 如“武阳”一类的 茶叶市场。西汉时,成都不但已形成为中国茶叶的一个消费中心,由后来的文献记载看,很可能也已形成了最早的茶叶集散中心。不 仅仅是在秦之前,秦汉乃至西晋,巴蜀仍是中国茶叶生产和技术的 重要中心。 三国两晋长江中游成为茶业发展壮大 秦汉时期,茶业随巴蜀与各地经济文化而传播。首先向东部、南部传播,如湖南茶陵的命名,就是一个佐证。茶陵是西汉时设的一 个县,以其地出茶而名。茶陵邻近江西、广东边界,表明西汉时期 茶的生产已经传到了湘、粤、赣毗邻地区。三国、西晋阶段,随荆 楚茶业和茶叶文化在全国传播的日益发展,也由于地理上的有利条 件和较好的经济文化水平,长江中游或华中地区,在中国茶文化传 播上的地位,逐渐取代巴蜀而明显重要起来。三国时,孙吴据有东 南半壁江山,这一地区,也是这时中国茶业传播和发展的主要区域。此时,南方栽种茶树的规模和范围有很大的发展,而茶的饮用,也 流传到了北方高门豪族。西晋时长江中游茶业的发展,还可从西晋 时期《荆州土记》得到佐证。其载曰“武陵七县通出茶,最好”,

中国古代建筑

中国古代建筑(图) 原始社会至汉代是中国古建筑体系的形成时期。在原始社会早期,原始人群曾利用天然崖洞作为居住处所,或构木为巢。到了原始社会晚期,在北方,我们的祖先在利用黄土层为壁体的土穴上,用木架和草泥建造简单的穴居或浅穴居,以后逐步发展到地面上。南方出现了干栏式木构建筑。进入阶级社会以后,在商代,已经有了较成熟的夯土技术,建造了规模相当大的宫室和陵墓。西周及春秋时期,统治阶级营造很多以宫市为中心的城市。原来简单的木构架,经商周以来的不断改进,已成为中国建筑的主要结构方式。瓦的出现与使用,解决了屋顶防水问题,是中国古建筑的一个重要进步。战国时期,城市规模比以前扩大,高台建筑更为发达,并出现了砖和彩画。秦汉时期,木构架结构技术已日渐完善,其主要结构方法抬梁式和穿斗式已发展成熟,高台建筑仍然盛行,多层建筑逐步增加。石料的使用逐步增多,东汉时出现了全部石造的建筑物,如石祠、石阈和石墓。秦汉时期还修建了空前规模的宫殿、陵墓、万里长城、驰道和水利工程。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古建筑体系的发展时期。在建筑材料方面,砖瓦的产量和质量有所提高,金属材料被用作装饰。在技术方面,大量木塔的建造,显示了木结构技术的提高;砖结构被大规模地应用到地面建筑,河南登封嵩岳寺塔的建造标志着石结构技术的巨大进步;石工的雕凿技术也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大量兴建佛教建筑,出现了许多寺、塔、石窟和精美的雕塑与壁画。 隋唐时期是中国古建筑体系的成熟时期。隋朝建造了规划严整的大兴城,开凿了南北大运河,修建了世界上最早的敞肩券大石桥——安济桥。唐朝的城市布局和建筑风格规模宏大,气魄雄浑。其长安城在隋大兴城的基础上继续经营,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在建筑材料方面,砖的应用逐步增多,砖墓、砖塔的数量增加;琉璃的烧制比南北朝进步,使用范围也更为广泛。在建筑技术方面,也取得很大进展,木构架的作法已经相当正确地运用了材料性能,出现了以“材”为木构架设计的标准,从而使构件的比例形式逐步趋向定型化,并出现了专门掌握绳墨绘制图样和施工的都料匠。建筑与雕刻装饰进一步融化、提高,创造出了统一和谐的风格。唐朝的住宅,根据主人不同的等级,其门厅的大小、间数、架数以及装饰、色彩等都有严格的规定,体现了中国封建社会严格的等级制度。这一时期遗存下来的殿堂、

中国古代建筑成就

中国古代建筑史 中国建筑在古代史上主要成就在于三方面: 一.建筑方面:1)各个时期都有其特点,其发展脉络非常清晰 2)现存的很多实例都很好的体现了其所属时代的特点:山西佛光寺大殿, 独乐寺观音阁,应县木塔 3)在中国古代建筑史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多种建筑类型,在建筑师上有很重要的意义 4)建筑木结构的各种做法 5)建筑装饰 6)建筑布局方面:北京故宫,天坛,唐·大明宫 二.规划方面:1)唐.长安 2)元,明,清北京 3)宋.南京 4)宋.汴洲 5)周.王城 三.园林方面: 1)中国园林的艺术特点 2)北方皇家园林 3)江南私家园林 4)欧洲园林与中国园林的比较 一,历史上各个时期的建筑风格和特点(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 分析历史上各个时期的建筑,是从建筑的共性出发,以利于在复习和研究建筑实例的时候能全面的思考问题,能从其所在的朝代,历史背景出发,使建筑实例自身的共性成为回答问题的突破点,再在起基础上分析其个性。 1)汉.建筑特点 整个汉朝处于封建社会上升时期,社会生产力的反战促使建筑显著进步,形成我国古代建筑史上第一个高潮。 它的突出表现为:木构架技术渐趋成熟;砖石建筑和拱券结构有很大发展。 ·木构架技术:1)抬梁式和穿斗式木构已成熟。 2)斗拱已普遍使用,但很不统一。其结构作用明显----即为 保护土墙,木构架和房屋的基础,而用向外的斗拱承托屋 檐有足够的深度。 3)未解决大空间,大跨度的技术。 4)屋顶形式多样,有五种基本形式:庑殿,悬山最普遍,攒 尖,歇山,囤顶也已应用。 5)=卯精巧,木构架施工技术已相当熟练。

6)由于整体性的提高,已出现多层楼阁。 ·砖石技术: 1)砖: ------主要用于墓室,墓室结构由梁式空心砖逐步发展为 顶部用拱券和穹窿,解决了商朝以来醇墓不能解决 的防腐,耐压的问题。 ------拱券除用条砖外,还创造了楔形的有=砖。 ------发券方法:券伏相间的方法,科学合理。 ------砖砌下水道,陶水管使用普遍。 2)石: ------石建筑在两汉----尤其是在东汉得到突飞猛进的发 展。 ------石墓:在岩石上开凿岩墓或利用石材砌筑梁板式墓 或拱券式墓。 ------地面建筑:东汉出现了全部石郭的建筑,石祠等。 ------刻石技术和艺术也逐步提高。 2)唐.建筑特点(618—907年) 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高潮时期,建筑技术也有很大的发展和提高,其特点有: ·城市规模宏大,规划严整 ----唐·长安是我国古代都城规划最严整的 ·建筑组群处理愈加成熟 ----宫殿,陵墓等建筑加强突出主体建筑的空间组合,强调纵轴的方 法 ----利用地形和前导空间与建筑物来陪衬主体建筑的方法(明清宫殿, 陵墓布局的渊源) ·建筑艺术加工的真实和成熟 ----风格特点:气魄宏伟,严整而又开朗(长安城,大明宫,含元殿) ----建筑艺术加工与结构的统一:无纯粹为了装饰而加上的构件,斗 拱的结构职能极其鲜明 ----色调简洁明快:屋顶舒展,平远,门窗朴实无华,给人一庄重大 方的印象 ·木建筑解决了大面积,大体量的技术问题 ----大明宫麟德殿,面积5000㎡,面阔11间,进深17间 斗拱构件形式和用料都规格化,出现用才制度 ·砖石技术进一步发展 ----佛塔:采用砖石构筑增多 砖石塔形式:楼阁塔(西安大雁塔),密檐塔(小雁塔,河 南登封法王寺塔),单层塔 ·设计施工水平提高 ----“都料”沿用到元朝,出现用才制度 3)宋.建筑特点(960—1279年)

中国茶文化过去的历史

中国茶文化过去的历史 三国以前的茶文化启蒙 很多书籍把茶的发现时间定为公元前2737-2697年,其历史可推到三皇五帝。东汉华佗《食经》中:“苦茶久食,益意思”记录了 茶的医学价值。西汉以将茶的产地县命名为“荼陵”,即湖南的茶陵。到三国魏代《广雅》中已最早记载了饼茶的制法和饮用:荆巴 间采叶作饼,叶老者饼成,以米膏出之。茶以物质形式出现而渗透 至其他人文科学而形成茶文化。 晋代、南北朝茶文化的萌芽 随着文人饮茶之兴起,有关茶的诗词歌赋日渐问世,茶已经脱离作为一般形态的饮食走入文化圈,起着一定的精神、社会作用。两 晋南北朝时期,门阀制度业已形成,不仅帝王、贵族聚敛成风,一 般官吏乃至士人皆以夸豪斗富为荣,多效膏梁厚味。在此情况下, 一些有识之士提出“养廉”的问题。于是,出现了陆纳、桓温以茶 代酒之举。南齐世祖武皇帝是个比较开明的帝王,他不喜游宴,死 前下遗诏,说他死后丧礼要尽量节俭,不要以三牲为祭品,只放些 干饭、果饼和茶饭便可以。并要“天下贵贱,咸同此制。”在陆纳、桓温、齐武帝那里,饮茶不仅为了提神解渴,它开始产生社会功以有,成为以茶待客、用以祭祀并表示一种精神、情操的手段。饮茶 已不完全是以其自然使用使用价值为人所用,而是进入了精神领域。 魏晋南北朝时期,天下骚乱,各种文化思想交融碰撞,玄学相当流行。玄学是魏晋时期一种哲学思潮,主要是以老庄思想糅合儒家 经义。玄学家大都是所谓名士,重视门第、容貌、仪止,爱好虚无 玄远的清淡。东晋、喃朝时,江南的富庶使士人得到暂时的满足, 终日流连于青山秀水之间,清淡之风继续发展,以致出现许多清淡家。最初有清谈家多酒徒,后来,清谈之风渐渐发展到一般文人。 玄学家喜演讲,普通清谈者也喜高谈阔论。酒能使人兴奋,但喝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