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课本剧成为学生乐学语文的催化剂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课本剧成为学生乐学语文的催化剂摘要:在小学语文学习中,课本知识是首要的学习对象。课本剧表演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学生通过动脑、动口、动手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与文本世界更加亲密接触,从而使语文学习变得生动,充满活力,富有灵气,使学生更加热爱语文学习,提高认识水平,发展思维能力。在课本剧表演过程中,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自主探究能力等等,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多开展、组织课本剧表演的活动。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文教学;激发兴趣;课本戏;乐学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课本剧表演要求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学做合一,完成学科对象与自我的双向建构,最终实现主体的主动发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它和需要、动机一样,是一种对智力活动有着重要影响的非智力因素。实践证明,课堂上表演课本剧,能指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奋点”,因为对表演活动的浓厚兴趣,他们自觉自愿,心力专一,兴致勃勃,出色地、创造性地学习着语文。

面对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如何让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

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濶视野,提高学习效率,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这是个纷繁而严峻的课题。我们在实践中意识到,在基础教育阶段的语文教学中,运用演课本剧这一教学形式,将有利于引领语文教学走向生活、走向互动、走向整合、走向智慧,不失为一种新的“理解哲学”的体现。

一、编演课本剧的作用和意义

新课标在“课程性质与地位”中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学语文的目的是为了“用”,达到表达思想、交流情感、传承文化的目的。编演课本剧正是实实在在的“用”。它要求学生对课文有正确的感知,深刻的理解,对剧本有大胆的发挥和较强的记忆,它可以帮助学生把书面文字转换成适合于舞台的口头语言、形体动作,变死的课本知识为活的演出实践;同时要求学生发挥想象,磨练意志,还要求学生有很好的相互协调与配合的能力。

(一)演课本剧的语言学意义。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往工具、思维工具和传递信息的工具。它源于社会生活又推动社会生活的发展。因此,引导学生读——思——编——演课本剧,大而言之,是体验语言生活飞跃的趋势,掌握和运用语言生活飞跃的成果。小而言之,对提高学生内在语言和人体语言的成熟度,也是一帖上好的催化剂。这对实现“口语交际”的课程目标,也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二)演课本剧的文化学意义。

戏剧是一种极为复杂的文化现象,是一种群体性的艺术活动,是既具有时间艺术特性又具有空间艺术特性的综合性艺术。学生群体可以通过这种艺术活动来反映认识的文化、规范的文化、艺术的文化和社会的文化。借戏剧语言和行动来表达自己的文化理想和内心意愿。课本剧的演出,学生既是观众又是演员,不仅使他们同时拥有审美的共占空间,而且拥有共享空间。这就是说,使学生在人们最向往的精神活动中,不但磨炼了他们创造精神产品的能力,而且还培养了他们对社会已有精神财富的享受能力,切实掌握文化,走社会生活之道,迈向人的全面发展。

再从改编课本剧的可利用资源来看,有成语故事、民间传说、古典诗词、中外名人轶事、童话寓言、文艺名著名篇,乃至科普小品。这表明语文不仅是文化的载体,而且本身就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大有利于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的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

(三)演课本剧的心理学意义。

苏珊朗格认为艺术是一种生命活动的投影,而对于戏剧来说,这种生命活动的投影就是一种生命仪式。人类通过这种仪式而获得成长。这是因为它具有两大功能:一是开发功能,即开发大脑潜能的有效信息源。二是促进功能,即促进个体社会化的形成和发展以及人格的完善。演课本剧正是让学生认识生命仪式,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氛围中产生艺术冲动、吸纳艺术信息、进入艺术状态、获得

艺术体验、形成艺术意识、发展艺术能力,从而完善艺术心理结构。由模仿走向创造,由审美走向创美,由审美期待转化为成就美感。

(四)课本剧能激发学习语文兴趣。

当前,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在迅猛发展的现代影视业的激烈竞争中,传统戏剧正面临着愈来愈强有力的挑战。与以前相比,进戏院看演出的观众渐渐少了,戏剧的茫然无知者却一天天多了,让戏剧到青少年学生中去,事关戏剧事业的未来;为此必须创造条件,提供方便,不但要演给他们看,而且要让他们自己演,让美好的戏剧艺术之花成为校园中一道瞩目的风景线,让中小学的课堂里、教室中经常有文明戏剧的笑声、鼓掌声,也让那些有演出才能的青少年受到锻炼,脱颖而出,是中学语文教学改革一份应有的贡献。课本剧取材于语文教材,且多为传统名篇,有着良好的文学基础,经过戏剧这种综合艺术的再创造后,又具有了较强的教育感化作用。同时在基础教育阶段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广泛运用演课本剧这一教

学形式,无疑将有利于引领语文教学走向生活、走向互动、走向整合、走向智慧,可以变课堂为舞台,大大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能力,为学生的“做人”与“成才”打下坚实的基础,课本剧有利于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良好品质。

(五)课本剧能促进高中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语文课一定要研究学生,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思想实际和心理特点,才能激起他们的兴趣,使他们喜欢。当今学生的自我意识

愈来愈强,他们希望独立地判断是非善恶,独立地解决问题,不愿轻信别人的结论,不愿盲从,倘能让他们通过自身努力去解决疑难,辨明是非,从心理上他们会感到很大的满足。自强心理、成就心理也十分突出,对未知领域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征服欲,倘能挖掘新奇的事物,必将刺激着他们去认识,去探寻,从而满足他们的探索心理和猎奇心理,满足他们的成就感。高中学生的显示欲很强,他们迫切需要参加不同类型的群体活动表现自我,他们常对活动充满热情,倘能组织团体活动,学生一定踊跃参加。另外,他们在逐渐注意外在形象的同时,内在审美体验也明显加强,他们强烈追求真、善、美的事物,按照自己初步建立起来的审美情趣评价着周围世界,希望社会净化,环境净化,世界美好,自己变得更美好,倘能唤起他们的审美冲动,一定能把学生带入到理解美、追求美、创造美的理性思维中去。

(六)课本剧有利于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良好品质。

课本剧教学,就是让学生把课文改编成剧本,并且要表演,选哪一篇?怎样编?谁来演什么角色合适?能不能演好?一系列的

问题都需要学生去思考,需要学生认真阅读课文后才能解决问题。要编演课本剧,显然不是一个人的事了,哪一个角色、动作出现问题都会直接影响整部剧情的发展、主题的表达。无形中灌输学生团结协作的意识,要求学生有很好的相互协调与配合的能力。此外,进行课本剧表演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实践活动,有利于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