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肢骨折患者术后肢体肿胀康复的护理干预对策研究

合集下载

护理干预对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康复的影晌

护理干预对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康复的影晌

护理干预对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康复的影晌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是常见的康复问题,对患者的康复影响很大。

护理干预在这一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可以对患者的康复产生积极的影响。

本文将从护理干预的角度来探讨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康复的影响。

1. 护理干预对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的影响1.1 减轻肿胀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是常见的现象,严重的肿胀会影响患者的术后恢复。

护理人员可以通过适当的按摩、热敷、冷敷等方法来缓解患者的肿胀情况,减轻患者的不适感,促进血液循环,加速康复。

1.2 提高患者的舒适度肢体肿胀会给患者带来疼痛和不适感,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护理人员可以通过细心的护理和关爱来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协助患者完成日常生活活动,减轻患者的身心压力。

1.3 促进患者的早期康复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促进患者的早期康复。

及时缓解肿胀,减轻疼痛,可以使患者更容易接受康复训练,提高患者的自我康复能力,缩短康复期。

护理人员还可以通过对患者进行康复知识的宣传和指导,帮助患者更好地理解康复过程,配合医疗人员的治疗,增强患者的信心,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

2. 护理干预对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的具体措施2.1 定期进行肢体抬高通过定期将肢体抬高,可以有效地减轻患者的肿胀症状,促进淋巴液和血液的循环,减轻患者的疼痛和不适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2.2 定期进行肢体按摩通过定期进行肢体按摩,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肿胀,促进患者的早期康复。

2.3 定期进行热敷、冷敷对于四肢骨折术后肿胀患者,定期进行热敷、冷敷,可以缓解患者的肿胀症状,减轻患者的疼痛感,促进患者的康复。

2.4 细心的心理护理肢体肿胀常常会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护理人员可以通过细心的心理护理,帮助患者缓解焦虑和烦躁情绪,增强患者的康复信心,促进康复。

3.3 减轻医疗负担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者的自我康复能力,缩短康复期,减轻医疗负担,对医疗资源进行合理利用,降低医疗成本。

护理干预对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康复的影晌

护理干预对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康复的影晌

护理干预对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康复的影晌1. 引言1.1 研究背景四肢骨折是常见的外伤性损伤,在术后康复过程中,肢体肿胀是一个常见问题。

肢体肿胀是由于手术创伤、术后局部组织损伤以及术后活动不足导致局部淋巴和血液循环受阻而引起的。

肢体肿胀不仅会给患者带来身体不适,还会延缓康复过程,影响手术效果。

随着护理学的发展,护理干预在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的康复中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减轻肢体肿胀,促进局部组织的修复和再生,加快康复速度,提高康复效果。

深入研究护理干预对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的康复影响,对于提高患者康复质量,缩短康复时间具有积极的意义。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护理干预对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康复的影响,旨在通过对肢体肿胀的原因、护理干预的具体措施以及其对康复的作用进行研究和分析,进一步探讨提高患者康复效果的路径和方法。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可以深入了解护理干预在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康复中的重要性,为临床护理工作者提供参考和指导,促进患者康复过程的顺利进行。

本研究也将探讨未来在该领域的研究方向和建议,为进一步完善相关护理干预措施提供理论支持。

通过本研究的推进,有望为提高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康复效果做出更多贡献。

1.3 研究意义四肢骨折是一种常见的创伤,常会导致肢体肿胀。

肢体肿胀不仅会影响患者的舒适感,还会影响骨折部位的愈合和康复。

如何有效地进行护理干预对于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护理干预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如适时进行冰敷、进行被动活动、保持肢体的适当位置等,来减轻肢体肿胀的程度。

这些措施不仅可以缓解患者的疼痛和不适感,还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加速康复过程。

通过本研究的探讨,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护理干预在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康复过程中的作用,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更科学、更有效的指导。

通过评估护理干预对康复的影响,可以为未来的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依据,进一步提高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的治疗效果,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护理干预对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观察

护理干预对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观察

护理干预对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观察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方法:选择80例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肿胀程度及康复情况。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肿胀程度较对照组明显减轻,康复效果显著。

结论:护理干预对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康复效果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四肢骨折;肢体肿胀;护理干预;康复效果引言四肢骨折是一种常见的外伤,术后肿胀是影响患者康复的重要因素。

护理干预在术后康复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研究旨在观察护理干预对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提供有效的护理措施。

材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住院接受四肢骨折手术的患者80例,均为肢体肿胀患者,男性42例,女性38例,平均年龄45.6±6.7岁,入组时间在手术后24h内。

按照入组顺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

1.2 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护理干预措施,包括:(1)对患部进行凝冷和提升,以减轻肿胀程度;(2)合理疼痛管理,避免因疼痛引起的肢体活动减少;(3)肢体功能锻炼,逐步恢复肢体功能;(4)术后定期进行康复评估,有针对性地制定康复计划。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包括术后伤口护理、疼痛管理等,但没有特别的护理干预措施。

1.3 观察指标(1)术后24h、72h、7d、14d分别测量两组患者肿胀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肿胀情况,最高分为10分,分数越高表示肿胀越严重;(2)记录两组患者的康复情况,包括肢体功能、疼痛程度、生活自理能力等。

1.4 统计分析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对比两组患者肿胀程度及康复情况的差异,以P<0.05为统计学显著。

结果2.1 观察组患者肿胀程度较对照组明显减轻术后24h、72h、7d、14d,观察组患者的肿胀程度评分分别为(5.2±1.3)、(3.6±1.1)、(2.1±0.8)、(1.4±0.5),对照组患者的肿胀程度评分分别为(7.4±1.5)、(5.3±1.3)、(3.2±1.0)、(2.1±0.9)。

探讨护理干预对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探讨护理干预对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探讨护理干预对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摘要】目的:探讨予以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护理干预对其康复情况的影响。

方法:选取本院在2022年4月1日-2022年5月31日期间接收的287例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进行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最终分成对照组(n=143)与观察组(n=144),将两组的肿胀评分、疼痛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等进行对比。

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肿胀评分、疼痛评分分别为(1.53±0.17)分、(2.52±0.31)分,均较对照组的(3.28±0.24)分、(3.92±0.38)分低,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功能、物质生活评分分别为(69.79±6.83)分、(71.04±6.34)分、(65.77±5.92)分、(72.09±7.03)分,均高于对照组的(52.24±6.28)分、(56.77±5.54)分、(50.27±5.03)分、(50.27±5.03)分(P<0.05);观察组的术后进食、首次下床活动、伤口愈合、住院时间分别为(2.14±0.12)h、(14.75±1.36)h、(5.53±0.57)周、(12.07±1.64)d,均较对照组的(5.76±0.38)h、(25.59±1.88)h、(8.92±1.02)周、(18.25±2.13)d短(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0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00%(P<0.05)。

结论:在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中采取护理干预措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其肿胀程度,缓解疼痛,同时能够提高其生活质量,改善手术指标,减少相关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四肢骨折术;肢体肿胀;康复效果;护理干预四肢骨折指四肢处的骨骼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发生骨连接性中断的情况,主要表现为骨骼畸形、关节活动受限等,可通过四肢骨折术进行治疗。

探究护理干预对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探究护理干预对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探究护理干预对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摘要: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7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护理。

统计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生活质量。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对于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应用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肢体肿胀症状,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

关键词:护理干预;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四肢骨折在临床发生率较高,但手术后,患者由于需要长期制动,或康复训练效果不佳等因素,可能会引发患侧肢体肿胀,如果不进行良好的处理,会导致骨折难以愈合,愈合质量下降等,最终导致生活质量受损[1]。

除了常规的治疗外,临床护理干预具有重要的意义,能够有效改善术后肢体肿胀的情况。

基于此,本次就对护理干预对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20年2月~2021年2月在我院就诊的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7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名。

观察组男女比例为22:13,年龄分布为20~69岁,平均年龄为(69.51±2.66)岁。

对照组男女比例为21:14,年龄分布为21~73岁,平均年龄为(67.21±3.54)岁。

组间患者资料比较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包括每日体温监测,伤口引流液颜色、量的观察,保证室内通风,定时更换被褥。

在此基础上,观察组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具体方法如下:(1)健康教育。

采用多媒体设备,对患者展开健康教育,告知其术后肢体肿胀的发生原因、注意事项等,告知患者肢体肿胀对于骨折康复所产生的负面影响,指导患者积极配合临床治疗,使其配合肢体肿胀的护理措施[2]。

(2)伤口护理。

护理干预对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观察

护理干预对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观察

护理干预对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观察【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护理干预对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肢体肿胀是四肢骨折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护理干预在减轻肢体肿胀、促进康复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研究分析了肢体肿胀的原因,探讨了护理干预对肢体肿胀的作用机制及干预方法,并观察了护理干预后的康复效果。

研究结果表明,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改善肢体肿胀情况,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

结论指出,护理干预对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康复至关重要。

未来的研究应该进一步探讨护理干预的优化策略,以提高康复效果。

护理干预在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康复中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护理干预、康复效果、研究、原因分析、方法、观察、结果分析、重要性、展望、结论。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四肢骨折是一种常见的外伤,在骨折术后患者常常会出现肢体肿胀的情况。

肢体肿胀不仅会给患者带来疼痛和不适,还会影响康复效果和术后恢复速度。

如何有效地减轻和预防肢体肿胀成为临床护理工作中一个重要的问题。

目前,护理干预已经成为减轻和预防肢体肿胀的主要手段之一。

通过护理干预,护理人员可以采取各种措施,如受伤肢体抬高、冰敷、按摩等,从而有效地减轻肿胀症状,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

目前对护理干预对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研究还比较有限,有待进一步深入探讨。

本研究旨在观察护理干预对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更多有效的指导和借鉴。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究护理干预对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通过观察和分析护理干预对肢体肿胀的作用,以及护理干预方法在康复过程中的应用情况,从而为提高四肢骨折术后患者的康复效果提供参考和指导。

通过本研究,可以进一步验证护理干预在康复治疗中的重要性,并探讨护理干预对四肢骨折患者肢体肿胀的减轻和康复速度的提高具有显著的效果。

护理干预对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康复的影响

护理干预对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康复的影响

护理干预对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康复的影响【摘要】四肢骨折是一种常见的创伤,术后肢体肿胀是其常见并发症之一。

本研究旨在探讨护理干预对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康复的影响。

我们首先分析了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的原因,然后探讨了护理干预在减轻肢体肿胀方面的作用及其具体措施。

通过对护理干预后的效果评估,我们发现护理干预显著改善了患者的康复情况。

我们也发现在护理干预过程中存在一些困难与挑战。

护理干预在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康复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未来的研究方向应该更加关注护理干预的有效性和改进措施。

护理干预对于提高四肢骨折术后康复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四肢骨折、术后康复、肿胀、护理干预、效果评估、困难与挑战、重要性、未来研究方向。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四肢骨折是一种常见的急诊情况,术后肢体肿胀是其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肢体肿胀可能会导致炎症反应、局部组织灌注不良等问题,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术后康复效果。

对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的护理干预显得尤为重要。

当前,对于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外科手术治疗、物理治疗等方面,而护理干预在其中的重要性被相对忽视。

护理干预作为术后康复的重要环节,其对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尚未得到充分探讨。

本研究旨在探究护理干预对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的影响,旨在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以提高四肢骨折患者的康复效果,改善其生活质量。

通过本研究,我们也希望能够揭示护理干预在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康复中的作用机制,为今后临床工作提供更多启示和参考。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护理干预对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康复的影响。

通过深入分析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的原因,以及护理干预对肢体肿胀的影响,可以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和指导。

具体而言,我们将通过实证研究验证护理干预在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康复中的效果,并探讨护理干预的具体措施以及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我们旨在提高护理人员对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护理的专业水平,为患者的康复提供更为有效的支持和帮助。

研究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干预对康复效果的影响

研究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干预对康复效果的影响

四肢骨折是临床常见骨科疾病,目前多采用外科手术治疗方式[1]。

但由于外科手术的创伤性较大、术后恢复较慢等不良影响,患者术后容易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肢体异常肿胀等并发症,这不仅影响了治疗效果,还导致患者难以恢复,降低患者的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2]。

据调查显示,四肢骨折术后患者肢体肿胀不仅会加重机体血液循环动力不足,还会影响骨折的愈合,而因肿胀所产生的疼痛感,则进一步干扰了患者的生活质量[3]。

针对该类骨折患者术后肿胀问题实施有效的干预措施则显得更为重要[4]。

故本院特以2020年4月~2021年4月行四肢骨折手术后发生肢体肿胀的88例患者为对象,开展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对该症患者康复效果影响的专项研究,总结如下。

1对象与方法1.1基线资料样本收集时段规划为2020年4月~2021年4月,并就该时段内抽取我院行四肢骨折手术后发生肢体肿胀的88例患者为样本对象。

依据干预模式差异,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

对照组男女构成比:22例男性,22例女性;年龄42.34±4.45岁。

观察组男女构成比:24例男性,20例女性;年龄43.22±4.46岁。

开展研究前,由涉及医师针对对象与家属予以了涵盖治疗行为、预期结果等内容的全面医疗诠释,基于对象及家属信任了解的基础上签署对象知情同意书。

研究内容也交由院内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纳入标准:(1)经临床诊断及影像学检测确诊研究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干预对康复效果的影响刘泓梅师莉(甘肃省小陇山林业实验局职工医院甘肃天水741020)【摘要】目的:研究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干预对康复效果的影响。

方法:特于2020年4月~2021年4月时段内抽取就我院行四肢骨折手术后发生肢体肿胀的88例患者作为样本对象。

依据干预模式差异,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

对照组予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则实施优质护理服务。

分析比对两组对象肿胀消退时间、术后各时段疼痛(VAS)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情况。

护理干预对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康复的影晌

护理干预对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康复的影晌

护理干预对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康复的影晌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是一种常见的康复问题,对于这类患者的护理干预对于促进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以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的康复为主题,探讨护理干预对其康复的影响,为相关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

一、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的影响1. 肢体功能受限肢体肿胀会导致患者的关节活动度受限,影响患肢的正常活动,使患者无法进行日常生活自理和活动。

2. 术后疼痛加重肢体肿胀会加重患者的术后疼痛感,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情绪状态,严重者可能会导致患者情绪低落和抑郁。

3. 康复进程延迟肢体肿胀会影响康复锻炼的进行,延长患者的康复进程,增加康复的难度和复杂性。

二、护理干预对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康复的影响1. 术后早期护理通过及时的疼痛评估和有效的镇痛措施,减轻患者的术后疼痛感,降低肢体肿胀的发生率。

促进术后早期的肢体活动,预防或减轻肢体肿胀。

2. 循环系统护理通过按摩、轻柔的被动活动和功能锻炼等手段,提高患者的肌肉张力和血液循环,降低肢体肿胀的程度。

合理的体位改变和抬高患患肢等措施也有利于促进淋巴和血液的循环,减轻肢体肿胀。

3. 个体化护理针对不同病情和个体特点,制定个体化的护理方案,包括营养膳食的调理、维护患者的皮肤完整性、减轻患者的压力等,全面关注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健康。

4. 康复锻炼指导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康复目标,制定合理的康复锻炼方案,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关节活动、功能锻炼和肌肉训练,促进肢体功能的恢复,并减轻肢体肿胀。

5. 心理支持护理人员要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及时与患者交流,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并给予适当的心理支持和鼓励,帮助患者保持乐观的态度,积极面对康复过程中的困难,促进患者的康复。

三、护理干预对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康复的注意事项1. 疼痛评估与镇痛管理护理干预中要重视对患者疼痛的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合理选择合适的镇痛手段,及时缓解患者的疼痛感,提高患者的舒适度,降低肢体肿胀的发生率。

护理干预对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康复的影晌

护理干预对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康复的影晌

护理干预对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康复的影晌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是一种常见的康复问题,对于这类患者,护理干预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本文将就护理干预对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康复的影响进行探讨。

一、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的原因及影响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主要是由于手术创伤、局部组织损伤以及术后长时间卧床不活动引起的。

肢体肿胀不仅会导致患者活动受限,影响日常生活,还会给患者带来疼痛和不适感,延缓康复进程。

肢体肿胀还可能引发感染、血栓等并发症,给患者的康复带来更大的困难。

二、护理干预对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康复的影响1. 促进血液循环在护理干预中,护士可以通过进行适当的按摩、功能锻炼等方式来促进患者肢体的血液循环,减轻肿胀。

有研究表明,适当的按摩和功能锻炼可以有效地促进肢体血液循环,减少血液淤积,防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从而减轻肿胀,帮助患者更快地康复。

2. 有效控制疼痛肢体肿胀常常伴随着剧烈的疼痛,而疼痛不仅会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不适,还会影响患者的情绪和睡眠质量,进一步影响康复进程。

护士可以通过给予患者有效的止痛药物,以及温热敷、按摩等方式来减轻疼痛,帮助患者更好地进行功能锻炼和康复训练。

3. 修复组织损伤在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的患者中,局部组织损伤是造成肿胀的重要原因之一。

护士可以通过适当的局部护理,包括换药、伤口清洁、保持局部干燥等,促进组织损伤的修复,减轻肿胀,避免感染的发生,为患者的康复创造良好的条件。

4. 心理护理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的患者往往面临着康复期的长期治疗,心理压力较大,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护士可以通过耐心的谈心、心理疏导等方式,帮助患者调整心态,树立康复信心,积极配合康复治疗,促进康复进程。

5. 定期评估在护理干预中,护士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定期评估肢体肿胀的程度和变化情况。

及时发现肢体肿胀的异常情况,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避免肿胀加重或出现并发症,保障患者的康复效果。

三、护理干预的效果和注意事项通过上述护理干预措施的应用,可以有效地减轻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的不适感,促进康复。

研究护理干预在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的康复效果

研究护理干预在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的康复效果

研究护理干预在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的康复效果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应用于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3年3月来我院进行四肢骨折术进行治疗患者122例,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61例。

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方式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护理干预进行护理,观察两组患者肢体消肿的时间和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比较两组患者肿胀情况和疼痛情况。

结果:经过护理后发现,观察组患者肢体消肿所需要的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在护理满意程度评分方面,观察组患者高于对照组患者;在肿胀情况和疼痛情况方面观察组患者具有明显的优势,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

结论:护理干预应用于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中具有极强的临床应用效果,能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标签:护理干预;四肢骨折术;肢体肿胀患者;临床应用;康复效果骨折情况的发生会给人体造成较大的伤害,如果不能进行有效的护理很有可能会造成肢体肿胀的情况发生,增加了患者的痛苦。

为了探讨护理干预在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的康复效果,我院特进行了一次研究,取得了较为良好的效果,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10月-2013年3月来我院进行四肢骨折术进行治疗患者122例,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61例。

对照组患者男性31例,女性30例,年龄范围在32~6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8.65±15.24)岁;观察组患者男性33例,女性28例,年龄范围在31~6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6.28±14.29)岁。

本次研究中患者均排除严重的心脏、肝脏、肾脏功能不全的情况,无精神障碍和意识模糊的患者,无重大疾病或慢性内科疾病病史情况。

本次研究均是在取得患者及其家属的同意下进行的。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对比上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护理干预对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康复的影晌

护理干预对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康复的影晌

护理干预对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康复的影晌四肢骨折是一种常见的创伤,骨折术后常伴有肢体肿胀。

肢体肿胀不仅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会延长康复的时间。

对于术后肢体肿胀患者来说,护理干预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探讨护理干预对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康复的影响。

护理干预可以帮助患者有效减轻肿胀。

术后肢体肿胀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局部血液循环受损,造成血液在组织间隙中积聚,导致肿胀。

通过适当的按摩、理疗和物理治疗等护理干预手段,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淋巴排出,从而有效减轻肿胀。

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

肢体肿胀常伴随着剧烈的疼痛,给患者带来极大的不适。

护理人员可以通过热敷、冷敷、按摩等方法来缓解肿胀部位的疼痛,提高患者的舒适度,使其更容易进行康复训练。

护理干预还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进行功能锻炼。

肢体肿胀会限制患者的关节活动度,影响其进行功能锻炼。

护理人员可以通过适当的关节被动活动和功能锻炼指导,帮助患者逐步恢复肢体功能,促进康复进程。

护理干预还可以帮助患者改善心理状态。

术后的肢体肿胀常常会给患者带来负面情绪,如焦虑、抑郁等。

护理人员可以通过情绪疏导、心理护理等手段,帮助患者调整心态,增强信心,更好地配合治疗,促进康复。

护理干预对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的康复有着重要的影响。

通过减轻肿胀、缓解疼痛、促进功能锻炼和改善心理状态等措施,护理人员可以更好地帮助患者走出困境,加快康复过程,提高生活质量。

护理干预在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的康复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护理干预对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观察

护理干预对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观察

护理干预对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观察引言四肢骨折是一种常见的外伤性骨折,经过手术治疗后,术后肢体肿胀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术后肢体肿胀会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效果,甚至影响到手术的成功率。

对于术后肢体肿胀患者的护理干预显得十分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护理干预对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并通过实际观察数据来进行分析。

一、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的原因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术后炎症反应、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术后水肿等。

炎症反应是术后肢体肿胀的重要原因之一,手术创面刺激引起的炎症反应会导致肢体局部组织水肿,从而引起血液循环障碍,加重肢体肿胀的程度。

术后体位不当、活动量不足等也是导致肢体肿胀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护理干预对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的重要性针对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进行科学的护理干预是非常重要的。

合理地进行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地缓解肢体肿胀,改善术后肢体的状况,对于患者的康复效果具有积极的影响。

在术后早期,护理人员应当密切观察患者的肢体情况,通过适当的按摩、被动活动等手段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肢体肿胀的症状。

科学的饮食管理、合理的体位调整等也是非常重要的。

三、护理干预对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观察为了观察护理干预对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我们进行了一项实际观察研究。

我们选取了30名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15名患者接受了常规护理,另外15名患者接受了严格的护理干预。

在观察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接受护理干预的患者肢体肿胀的程度明显比接受常规护理的患者要轻。

在康复效果方面,接受护理干预的患者术后康复速度明显加快,康复效果也更加理想。

五、展望在今后的临床实践中,我们可以进一步深入研究护理干预的具体方法和效果,寻求更加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为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的康复提供更好的支持。

我们也可以结合更多的临床病例和观察数据,进一步验证护理干预对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改善下肢骨折患者术后肿胀的有效护理方式研究

改善下肢骨折患者术后肿胀的有效护理方式研究

改善下肢骨折患者术后肿胀的有效护理方式研究
下肢骨折患者术后肿胀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术后康复。

因此,本文旨在探讨有效的护理方式,以改善下肢骨折患者术后的肿胀状况。

一、冰敷法
冰敷可以有效减轻术后肿胀和疼痛。

冰敷可以促进血管收缩,减少组织内渗出,降低局部温度,从而缓解肿胀和疼痛。

应当注意冰袋的直接贴敷会导致皮肤冻伤,应该在皮肤和冰袋之间放置一层干净的毛巾。

二、被动活动训练
被动活动训练可以促进术后肌肉的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促进组织修复,从而减缓局部肿胀。

被动动作应该缓慢而轻柔,不要扭曲或拉伸关节,以免引起新损伤。

三、卧床休息
卧床休息可以有效的减轻术后肿胀。

卧床时间长度要根据患者术后情况进行判断,避免过长或者过短时间卧床引起身体其他部位疼痛,同时还应该注意在床上进行体位翻转和腿部上下抬高,以促进下肢的血液循环。

四、饮食调整
术后在饮食方面应该注意控制水分和盐分的摄入量。

水分和盐分的过多摄入会导致水肿加重,从而影响下肢肿胀的恢复。

在饮食上应该注意增加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摄入量,以促进组织修复和新陈代谢。

总之,下肢骨折患者在术后应该根据自身情况适当选择上述护理方式,不仅可以有效的减轻肿胀和疼痛,还可以促进身体恢复,加快康复进程。

护理干预对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观察

护理干预对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观察

护理干预对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观察1. 引言1.1 研究背景四肢骨折是骨折中最为常见的类型之一,常见于交通事故、高空坠落等外伤情况下。

术后的肢体肿胀是四肢骨折患者经常会遇到的问题之一,肿胀不仅会给患者带来疼痛不适,还可能影响到术后的康复效果。

如何有效地减轻肢体肿胀,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成为临床护理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目前对于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的研究仍相对不足,针对不同类型的四肢骨折患者的特点和病情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对其康复效果的影响也需要进一步的观察和研究。

开展对护理干预对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观察,将有助于为临床提供更为科学的护理指导,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护理干预对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旨在通过对肢体肿胀患者进行系统的护理干预,观察其对康复效果产生的影响,为临床护理提供更为科学的指导及参考依据。

具体目的包括:1. 分析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的常见原因,探讨护理干预在减轻肢体肿胀过程中的作用;2. 探究针对肢体肿胀患者的护理干预措施及方法,比较不同护理方法在康复效果上的差异;3. 确定肢体肿胀患者康复效果观察指标,分析护理干预对这些指标的影响;4. 评价护理干预对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并总结其实际效果。

通过以上研究目的的实现,旨在为临床护理提供更为科学、有效的干预手段,促进肢体肿胀患者的康复过程,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

1.3 研究意义四肢骨折是一种常见的创伤性损伤,术后肢体肿胀是四肢骨折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肢体肿胀不仅会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康复进程,还可能导致血液循环障碍、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对于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的护理干预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的护理干预研究,可以探究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和方法,提高对肢体肿胀的预防与处理水平,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加速患者的康复进程。

护理干预对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观察

护理干预对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观察

护理干预对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观察【摘要】本研究旨在观察护理干预对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通过对术后康复护理干预的重要性、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的原因进行分析,探讨护理干预对肢体肿胀的影响,并评估康复效果。

结果显示护理干预能有效减轻肢体肿胀,促进患者的康复过程。

在护理干预策略方面,个性化护理计划和定期评估是关键。

结论表明护理干预对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的康复效果显著,为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未来的研究需要探讨更多针对性的护理干预策略,以进一步提高康复效果。

本研究对于改善四肢骨折患者的护理质量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四肢骨折、术后康复、护理干预、肢体肿胀、康复效果、研究、观察、评估、策略、结论、未来研究展望。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四肢骨折是临床常见的损伤类型,术后肢体肿胀是常见并发症之一。

肢体肿胀不仅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延迟伤口愈合和康复进程。

对于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的管理和干预具有重要意义。

过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手术技术和药物治疗方面,而对护理干预在术后肢体肿胀管理中的作用尚未被充分研究和探讨。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护理干预对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的影响进行观察和评估,探讨护理干预在骨折术后肢体肿胀管理中的作用和策略,为临床提供更有效的康复护理措施和建议。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将有助于提升骨折患者的康复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观察护理干预对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探讨护理干预在促进肢体肿胀消退、提高患者康复速度和生活质量等方面的作用。

通过系统观察和数据收集分析,评价护理干预对患者康复的具体效果,为临床医疗实践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通过本研究,旨在为护理人员提供有效的康复护理策略,提高康复效果,降低并发症风险,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回归社会。

通过本研究,也可以为未来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启示,推动护理干预在四肢骨折术后患者康复过程中的进一步应用和发展。

护理干预对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康复的影晌

护理干预对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康复的影晌

护理干预对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康复的影晌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并发症,也是影响患者康复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此,针对肢体肿胀的护理干预也成为了骨折术后护理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探讨护理干预对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康复的影响。

一、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的原因1、创伤性因素:外部物体的碰撞或者击打,导致软组织、血管受到损伤,随后引发局部血管通透性增加,血管壁渗漏,使血液和液体浸润至周围组织形成水肿。

2、手术因素:骨折术后需要切口进行手术,局部组织受到肌肉撕裂、切割、挫伤等损伤,加之手术时局部出血较多,术后引流导管浸润血液和液体,形成术后肢体肿胀。

二、护理干预1、加强患者的卧床休息患者在术后需要大量地休息,避免肢体活动过度引发肿胀。

同时,如果患者需要上厕所等活动,应该及时帮助和支持。

2、局部冰敷局部冰敷可以缓解患者的肢体肿胀。

敷冰时,应该选择薄毛巾包裹冰袋,每次敷冰时间大约为30分钟,每天可以进行3-4次,而且冰袋应该定期更换,避免对患者产生过度严重的冰伤。

3、按摩和温热敷骨折术后患者在休息时间可以进行手部、足部按摩,以促进毛细血管的舒张,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

同时,也可以进行温热敷,具体说就是在局部敷上热毛巾或热水袋进行温热敷,温热敷时间为30分钟,每天可以进行2-3次,有助于消除肿胀和疼痛。

4、预防深静脉血栓(DVT)骨折术后的患者因为局部肿胀,会造成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为了防止深静脉血栓的产生,护理工作者需要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包括按照医嘱应用肝素,给予适当的被动运动,穿上弹力袜等。

三、结论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并发症,会影响术后患者的康复。

因此,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包括卧床休息、局部冰敷、按摩和温热敷、预防深静脉血栓等,对患者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缓解肢体肿胀,促进患者的康复。

护理工作者应该按照医生的建议,为患者提供合适的护理服务。

护理干预对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康复的影晌

护理干预对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康复的影晌

护理干预对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康复的影晌四肢骨折是一种常见的创伤,骨折术后在康复过程中,肢体肿胀是一个常见的问题。

肢体肿胀不仅会影响患者的舒适度,还会影响康复的效果。

对于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的护理干预非常重要。

本文将从护理干预的角度探讨对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康复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

肢体肿胀会影响患者的关节活动和肌肉力量恢复。

在四肢骨折术后,患者往往需要长时间的卧床休息和固定,导致肢体血液循环减慢,淋巴液排泄减少,从而引起肿胀。

肿胀使患者的关节活动范围受限,肌肉无法得到有效的运动,导致关节僵硬和肌肉废弃。

而且,肿胀还会使患者的肌肉力量逐渐减弱,影响了骨折术后的肌肉康复。

护理干预应注重促进患者的肢体血液循环和淋巴液排泄,减轻肿胀的程度,从而有利于关节活动和肌肉力量的恢复。

肢体肿胀还会引起患者的疼痛和不适感。

骨折术后,肢体肿胀使患者的皮肤和组织受到了挤压和扭曲,导致局部神经末梢的压迫,从而引起疼痛和不舒服的感觉。

患者在这种情况下往往难以入睡或者睡眠质量不佳,影响了康复的效果。

在护理干预中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如进行适当的按摩、热敷或者冷敷,缓解肿胀引起的疼痛和不适感,使患者的休息得到保障,有利于康复的进行。

肢体肿胀还会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和康复信心。

肢体肿胀使患者的肢体形态发生了改变,不仅影响了外观,还会给患者带来心理上的不适感。

患者在这种情况下往往会感到自卑和沮丧,对康复的信心和积极性受到了影响。

在护理干预中需要注重对患者的心理护理,进行心理疏导和情绪支持,帮助患者树立康复信心,保持乐观的心态,有利于康复的进行和效果的提高。

在护理干预中,还需要对患者进行相关的功能锻炼和康复训练。

针对肢体肿胀引起的关节活动受限和肌肉力量减弱,可以开展相应的功能锻炼和物理治疗,如进行被动性关节活动和主动性肌肉训练,有助于恢复肢体功能和力量。

还可以开展温水疗法、理疗等康复训练,促进肢体血液循环和淋巴液排泄,缓解肿胀,有利于康复效果的提高。

护理干预对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康复的影晌

护理干预对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康复的影晌

护理干预对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康复的影晌1. 引言1.1 背景介绍四肢骨折是常见的创伤性损伤之一,术后常伴随着肢体肿胀的情况。

肢体肿胀不仅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延长康复时间,增加治疗成本。

如何有效地护理干预对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进行康复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肢体肿胀的形成主要有以下原因:手术创伤导致的组织水肿、局部炎症反应和血管通透性增加、术后长时间卧床休息引起的淋巴回流减少等。

肢体肿胀不仅会影响局部组织的供血和营养,还会增加患者的疼痛感,影响患者的关节活动度和肌肉力量恢复。

通过科学的护理干预措施,及时有效地处理肢体肿胀是非常必要的。

护理干预不仅可以帮助患者减轻肢体肿胀的症状,还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减少疼痛,提高康复效果。

本研究旨在探讨护理干预对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康复的影响,为临床提供更有效的护理策略。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护理干预对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康复的影响,分析其在康复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和重要性。

通过对术后肢体肿胀的原因进行分析,结合常见的护理干预措施,深入探讨护理干预对肢体肿胀患者康复的影响机制,为进一步提高患者康复效果提供有效的护理策略和指导。

本研究旨在总结护理干预的注意事项,为临床护理工作者提供更加全面、科学的护理方案,保障患者在康复过程中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通过本研究,可以为未来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拓展对护理干预在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康复中的作用与意义的认识,推动临床护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发展。

1.3 研究意义四肢骨折是一种常见的外伤性损伤,术后肢体肿胀是患者面临的一大挑战。

护理干预在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康复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研究表明,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显著减缓肢体肿胀,促进骨折愈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研究旨在探讨护理干预对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康复的影响,为临床护理提供更多科学依据。

研究意义在于深入探讨护理干预对患者康复的重要性,为临床护理实践提供指导,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升治疗效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肢骨折患者术后肢体肿胀康复的护理干预对策研究
发表时间:2015-07-13T14:25:33.360Z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15年第6期供稿作者:欧阳雪莲赵爱梅[导读] 肢体肿胀显著皮纹消失,没有无张力水疱表示Ⅱ级;肿胀显著,皮纹消失,存在张力性水疱且皮肤硬紧表示Ⅲ级[3]。

欧阳雪莲赵爱梅新疆喀什地区第二人民医院 8440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四肢骨折患者术后肢体肿胀康复的护理干预对策以及效果。

方法:把同期到我院行手术治疗的66 例四肢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分为例数均为33 例的对照组与干预组,两组患者术后肢体均出现肿胀现象,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组施予康复护理干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后肢体肿胀情况和疼痛评分情况。

结果:干预组肢体恢复正常例数和和患者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对于四肢骨折术后出现肢体肿胀患者施予合理且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患者肢体肿胀情况,减轻疼痛,促进患者尽快康复。

【关键词】肢体;护理干预;四肢骨折;康复;肿胀【中图分类号】R197.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276-7808(2015)-06-306-01
在四肢骨折临床治疗中多采用手术治疗,但从大量临床实践情况来看,手术后由于血管、骨骼和肌肉损伤经常会使肢体发生肿胀问题,使组织供应与静脉回流受到干扰与影响,继而进一步引发疼痛、神经组织或者肌肉等因缺血而出现病变坏死,影响手术切口愈合,甚者还会引起肢体功能障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与工作,导致其生活质量下降[1-2]。

为避免和有效控制术后肢体肿胀问题,本次研究选择了我院收治的33 例四肢骨折术后出现肢体肿胀的患者作为干预组,施予了康复护理干预,获得了显著且良好的效果,现将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 基本资料采取随机数字表法把2012 年5 月-2014 年9 月到我院行手术治疗的66 例四肢骨折患者分干预组和对照组,各组例数均为33 例,两组患者术后均出现肢体肿胀现象。

对照组男18 例,女15 例,平均年龄为4
2.5±4.6 岁;骨折类型:有 3 例患者为尺桡骨骨折,12 例患者为股骨骨折,10 例患者为胫腓骨折,8 例患者为肱骨骨折;肿胀情况:Ⅰ级10 例,Ⅱ级16 例,Ⅲ级7 例。

干预组男20 例,女13 例,平均年龄为4
3.5±3.5 岁;骨折类型:尺桡骨骨折4 例,股骨骨折13 例,肱骨骨折 7 例,胫腓骨折11 例;肿胀情况:Ⅰ级11 例,Ⅱ级15 例,Ⅲ级 7 例。

两组患者基本资料通过统计学处理分析,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故有很好的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组予以综合性康复护理干预,如下:1)认识干预:介绍四肢骨折术后肿胀出现的原因、机体变化情况、肿胀对于预后所产生的影响、护理相关注意事项等,耐心且及时地解答患者所存疑虑,正确引导患者认识肿胀方面的知识。

2)心理干预:加强和患者之间的沟通、交流,经交谈或者心理测验等对患者心理特点施予综合评估,予以针对性心理安慰和疏导,消除和缓解患者可能存在的各种不良心理,强化其治疗信心,使其主动配合。

3)治疗干预:术毕用75% 乙醇纱布进行外敷,接着外层覆盖相应的无菌纱棉,利用多头带以及绷带加压包扎,每天更换伤肢体的敷料。

若患者疼痛难忍,可按照医嘱服用相应的镇痛药物。

结合患者自身耐受情况,术后取健侧卧位或者平卧位,借助于抬高架或者软枕将患肢抬高,以便血液循环,缓解肢体肿胀情况。

采取冰敷或者冷敷等方法收缩局部血管,以便组织新陈代谢以及神经肌肉兴奋,消除或者减轻肿胀。

加强康复锻炼,促进淋巴以及静脉回流,使患者可尽快康复。

1.3 观察指标比较分析两组患者肢体肿胀程度、疼痛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

肿胀程度评判标准:肢体无肿胀和皮纹表示正常;和正常相比较肿胀,存在皮纹表示Ⅰ级;肢体肿胀显著皮纹消失,没有无张力水疱表示Ⅱ级;肿胀显著,皮纹消失,存在张力性水疱且皮肤硬紧表示Ⅲ级[3]。

应用视觉模拟法评价疼痛,分数越高表示疼痛越严重。

用自制调查问卷表调查患者满意度,以百分制评价,分数越高表示满意度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20.0 软件对实验数据实施统计学分析,组间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 ? s)表示,采用t 比较检验;计数资料对比用卡方检验,以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两组患者肿胀程度比较见表1,满意度评分和疼痛评分如表2,经分析,干预组肢体正常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满意度评分和疼痛评分也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表1 两组患者肿胀程度对比(n)
3.讨论四肢骨折属于复杂性骨折,常伴神经血管、肌肉以及肌腱损伤,这种类型的患者因术后切口组织出血、疼痛严重且体液渗出,影响淋巴以及静脉回流而使肢体出现肿胀[4]。

为消除和减轻肢体肿胀,本次研究对干预组患者施予了康复护理干预,包含有认知干预、心理干预以及治疗干预。

结果表明干预组患者肢体肿胀改善情况、满意度评分以及疼痛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明显(P<0.05)。

综上所述,对于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施予有效且合理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肢体肿胀情况和疼痛情况,促进其康复,具有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1]林燕斌,张秋玲,何小霞等.护理干预对四肢骨折患者肢体肿胀的效果观察[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2,18(16):2464-2466.[2]戴海燕,黄丽蓉,霍英等.非药物护理在四肢骨折患者术后疼痛中的应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31(10):1663-1664.[3]周丽.中药封包治疗四肢骨折术后患肢肿胀的观察及护理[J].按摩与康复医学(中旬刊),2012,3(12):237-238.[4]李秀娟,孙艳华,李树萍等.四肢开放性骨折的中西医结合康复护理[J].中国医疗前沿(上半月),2010,5(1):77,8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