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统计与概率》具体内容及教学建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计与概率》具体内容及教学建议
编写意图
(l)教材首先概括地介绍了统计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指出统计是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作研究和决策时常用的方法。并结合了解学生身体健康状况的实例,使学生明确统计的意义,感受统计的重要性。
(2)紧接着教材安排了三个层次的内容:第一层是整理、回顾学过的统计与可能性的知识,即例1;第二层是回顾统计图的特点及适用的情况,即例2;最后,教材在引导学生思考“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步骤和方法是什么”后,让学生根据同学们普遍关心的问题,如每名学生的身高、体重、最喜欢的学科、图书等项目,设计个人情况调查表,进行调查统计。例3、例4、例5是一个整体,分别代表了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过程。例3是让学生先回顾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的基本过程,并亲自参与确定统计的主题、设计具体统计项目、收集数据的过程。有了这些原始数据,才可以进行数据的整理和分析工作。教材中的调查表只是一个示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自行确定调查表的内容。
教学建议
(l)引导学生自主回顾、整理学过的统计与概率知识,教师再给予点拨、梳理。
教学时,可让学生回顾:关于统计与可能性,小学阶段学过哪些知识?学生的回忆也许是散乱的,无序的、不完整的,教师可在学生交流的时候给予梳理。例如,可以按照统计的过程梳理,从数据的分类、计数到统计表、统计图、统计量,再到可能性,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知识脉络。然后再通过小组讨论等形式重点复习统计图表和统计量的概念、特征和适用范围,使学生对各种统计图表的特点形成比较全面的认识。
(2)引导学生亲身参与统计的全过程。
例3是让学生经历统计项目的确定、数据的收集过程,为例4、例5打下基础。以了解六年级学生的个人情况为例,教学时,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对于个人情况,可以了解哪些方面的信息?每个小组设计一个调查表。然后进行组间交流,互相补充调查项目,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全班通用的调查表。全体学生填完调查表后,就形成了一系列原始数据,每一份调查表就是一个数据样本。在此基础上,可以对自己感兴趣的项目进行调查,如调查最喜欢的电视节目、特长等。
编写意图
(1)例4和例5,是在例3的调查项目基础上,以某班的统计结果作为示例,引导学生复习统计图表的特征、数据的整理和分析,使学生经历统计过程,体会统计价值,建立数据分析观念。
(2)例4,结合对六(l)班同学的调查情况,分别用统计表、扇形统计图、复式条形统计图描述男生和女生人数、男生和女生占全班人数的百分比、男生和女生最喜欢的运动项目。让学生学会读表、读图,根据统计图表的数据分析相关的信息,感受各种统计图表的特点。
(3)例5,用统计表表示全班同学的身高和体重分布情况,然后完成三个任务:计算平均数、讨论什么数据能代表全班同学的身高和体重、依据数据判断哪个现象出现的可能性大,把统计量的认识和可能性大小结合起来。在学生分析数据的过程中,通过交流、思辨,巩固平均数的求法,理解其统计价值,提高数据分析的能力。第(2)题,除了平均数可以代表全班同学的身高和体重外,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中间的数据都可以作为代表。
教学建议
(l)可根据例3的实际调查结果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加强实践能力。
例3已经通过调查表的填写得到了本班学生一般情况的相关信息,可以在此基础上作进一步的数据整理和分析。由于这些数据都是学生自身的资源,学生在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时会感到更亲切,更能体会统计的实际价值。
在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时,可以仿照教材上例4、例5的示例,对学生感兴趣的项目分小组进行专项分析。例如,有的小组负责统计身高情况,有的小组负责统计体重情况,有的小组负责“最喜欢的学科”情况的统计……教师可提前设计一些空白的统计图表,让学生根据统计内容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在小组汇报的时候,不仅要让学生汇报为什么要选用该统计图表,完成统计图表的过程是怎样的,从统计图表中可以得到什么信息。不仅要描述数据本身,更要引导学生从数据中发现更深层次的信息,如男生和女生的爱好有什么不同,身高和体重的分布特点有什么不同等。
(2)适当把握教学要求。
第5题的第二问,既可以用“平均身高”,也可以用“中等水平身高”“大多数身高”来代表,学生只要能说出自己的理由就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