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第八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第八讲练习题
一、概念解释
1.道德与品德:道德是由社会舆论和内心驱使来支持的、反映一定群体共同价值的社会行为规范的总和。

品德,即道德品质,也称德性或品性,是个体依据一定的道德行为准则行动时表现出来的稳固的倾向与特征。

2.道德认识:指对社会道德规范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

3.道德情感:是人的道德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引起的一种内心体验。

具体表现为人们根据道德观念评价他人与自己行为时产生的内心体验;也表现为人们在道德观念支配下采取行动的过程中产生的内心体验。

道德情感是产生和维持道德行为的重要动力之一。

4.道德意志:是个人在道德情境中,自觉地调节行为,克服内外困难,实现道德目的的心理过程。

道德意志是道德意识的能动作用,帮助个体将道德动机贯彻于道德行动之中。

5.道德行为:指在道德意向支配下表现出来的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行为。

涉及道德行为方式和道德行为习惯。

6.品德心理结构:一般来说,品德的心理结构主要是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四种心理成分构成的。

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可以唤起人的道德动机,从而推动人们产生道德意志和相应的道德行为。

7.他律道德:由外部力量制约或决定的道德发展阶段。

与自律道德相对应,自律道德系指自我约束、自觉履行道德规范的道德发展阶段。

8.自律道德:“仁义内在”的“自律道德”意涵康德的“自律”原则的提出,在西方伦理学史上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在《道德底形上学之基础》中,康德指出:“自律原则是唯一的道德原则”,“道德底原则必然是一项定言令式”。

9.前习俗水平:水平的道德推理关注行为引起的结果,着眼于行为的具体后果和自身利害关系来判断是非,儿童无内在的道德标准。

10.习俗水平:利用内化了社会规则或习俗进行道德判断的个体就处于习俗水平。

11.后习俗水平:此阶段的青少年能够依据自己选定并遵循的伦理原则和价值观进行道德判断,认为不违背多数人的意愿、不损害多数人的幸福、不违背普遍的道德原则的行为就是最好的行为。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
1.道德认识只有转化为( D ),才能够真正支配个体的道德行为。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价值 D.道德观念
2.(B )是人的道德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引起的一种内心体验。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行为 D.道德观念
3.根据行为造成的客观损失后果的大小来判断行为错误的严重程度属于( A )的道德判断。

A.客观责任 B.主观责任 C.他律 D.自律
4.依据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解,大多数青少年的道德认知发展进入了( C )阶段。

A.前习俗水平 B.习俗水平 C.后习俗水平 D.关怀道德
三、填空题
1.品德的主要特点有稳定性、个别性、自觉性。

2.品德的心理结构主要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

3.品德形成的一般条件包括主观条件、社会环境条件、个人原有的信念社会道德环境强化与惩罚等。

4.皮亚杰将儿童的道德认知发展分为自我中心阶段、权威阶段、可逆性阶段和公正阶段四个阶段。

5.科尔伯格将习俗水平的道德判断分为惩罚与服从取向和相对功利取向两个阶段。

四、判断正误
1.道德是品德的表现形式(×)
2.品德是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的组合。

(√)
3.道德教育应该依据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顺序而展开。

(√)
4.儿童的道德认知发展是从自律走向他律。

(√)
5.青少年的知、情、意、行是统一的。

(×)
五、简答题
1.什么品德?心理结构有哪些方面?
答:品德,即道德品质,也称德性或品性,是个体依据一定的道德行为准则行动时表现出来的稳固的倾向与特征。

品德的心理结构主要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四种心理成分构成的。

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可以唤起人的道德动机,从而推动人们产生道德意志和相应的道德行为。

2.品德形成的实质、过程与一般条件是什么?
答:品德形成的实质
人类个体品德的形成过程即品德学习的过程,亦即社会规范学习的过程,其实质是个人在社会生活实践过程中,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以及社会道德舆论的影响下,内化社会道德规范和道德价值,形成个人社会行为的心理调节机制的过程。

品德形成的过程
品德的形成就是内化社会道德规范、道德价值,确立社会规范的遵从态度的过程。

这一过程是逐步完成的,按内化水平不同,分为三个层次或阶段:对社会规范的依从、对社会规范的认同和对社会规范的信奉。

这些阶段的实现依赖于不
同的条件。

对社会规范的依从是指对行为要求的依据或必要性尚缺乏认识,甚至有抵触的认识和情绪时,既不违背,也不反抗,仍然遵照执行。

依从有从众和服从两种表现,是内化的初级阶段。

依从行为具有盲目性 (只是将依从行为作为获取安全需要的工具)、被动性 (符合规范的社会行为是依靠外力推动而产生的,而不是依靠内在需要驱动的)、工具性 (依从行为只是取得安全--避免因违背权威而可能带来的危险的一种工具)和情境性 (依从行为只在某种压力情境下发生)。

品德形成的一般条件
品德形成的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制约条件,对于品德心理结构的不同成分的形成有着不同的影响因素。

这里我们先讨论影响个人品德发展的一般的条件,包括主观条件和社会环境条件。

内部主观条件有认知能力、交往的需要与合作经验、已有信念等,外部的环境条件有社会环境的影响、社会反馈与强化等。

1.一般认知能力
2.交往需要与合作经验
3.个人原有的信念
4.社会道德环境
5.强化与惩罚
3.如何培养与提高青少年的道德认识?
答:第一,教育者的言行一致。

教育者的行为就是其向学生讲解道德规范的意义的最好例证。

教育者言行一致,使学生认识到,按照道德规范去行动是值得的,是正当的;反之,教育者言行不一致,就会使学生对道德规范产生质疑。

第二,在道德实践中获得与道德规范要求相符合的道德经验。

学生在道德实践中可以加深对道德规范及其意义的认识;亲眼看到自己的道德行为带来有益于他人或集体的积极后果,不仅能获得生动的道德情感体验,而且因道德知识一再被道德实践所证实,从而更加相信道德规范的正确性,这就为道德信念的建立打下了经验基础。

第三,培养学生道德判断能力,引导学生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做出道德评价。

结合具体的道德情境,对照道德准则的要求,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做出评价和反思,有利于道德经验得到概括和整合,从而增强道德观念对自己今后行为的支配力。

第四,获得社会反馈。

学生在集体中的行为经常会受到舆论的褒贬和教育者的奖惩,这种社会反馈一方面激发了学生按道德准则行动的动机;另一方面又不断向学生传递了关于道德行为价值的信息。

当学生看到自己因做出利他行为而赢得全班的尊重时,他就会对执行道德规范的必要性深信不疑。

为了形成道德信念,社会反馈的一致性非常重要。

如果对待学生的同一行为,社会反馈信息不一致,诸如学校的看法与家长的看法不一致,教师的观点与某些学生的观点不一致,就会给学生对道德知识的确证带来困难。

4.如何培养青少年的道德情感?
答:道德教育中,教师可以采取多种措施来丰富学生的道德情感。

第一,将学生的道德观念与一定的情绪体验结合起来。

这就要求教师在讲解道德知识时,要注意运用具体、典型的实例,以生动的、带有情绪色彩的言语表述,使学生在领会道德要求的同时,产生情绪体验。

第二,引导学生将道德认识付诸行动,从事道德实践。

如帮助社区的孤寡老人解决生活困难,与贫困地区学校学生开展心连心协作活动,从中获得直接的道德情感体验。

第三,利用优秀文艺作品,如故事、小说、戏剧、影视作品等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

第四,引导学生对道德情境做出正确评价。

现代情绪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情绪是通过对刺激因素、认知因素和生理因素三方面信息的整合而产生的。

因此,在道德教育中,提供有关的背景信息,帮助学生对道德情境、人物、事件做出解释和评价,可以影响其道德情绪体验。

第五,重视教师的情绪感化作用。

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学生获得积极情感体验的源泉。

如果一个教师对一名后进生的错误行为进行严厉批评的同时,能对该学生在生活上给予关心,在学习上进行切实的帮助,对他所表现出的微小进步感到由衷的喜悦。

当学生认识到老师的善良愿望后,就会产生温暖、感激、信任等积极情感体验。

第六,开展移情训练,增强道德敏感性。

针对初二和高一学生,实施移情训练,所采取的“移情训练系列法”包括情绪追忆、情感换位、作品深化和作品评析四个方法。

结果表明该项训练能明显提高青少年学生的移情能力;青少年移情能力与其亲社会行为呈显著的正相关。

5.如何培养青少年的道德意志与道德行为?
答:道德行为的形成涉及特定情境中行为动机的产生、道德行为方式的掌握、道德习惯的养成等多方面内容。

道德行为方式即完成道德行为所需要的社会技能,是实现道德动机的手段。

未掌握适宜的道德行为方式的学生,常常会好心办坏事,或由于不当的行为方式造成不良后果,给自己带来负面的反馈信息,反过来会削弱道德动机。

教师指导学生掌握道德行为的途径主要包括:讲解道德行为的基本要求;阅读课内外读物并分析在不同道德情境中典范人物行为方式的合理性;组织学生讨论完成某项道德行动的步骤;指导学生概括出不同情境下采取不同的合理行为的一般依据;引导学生对正确的和不当的行为方式进行对比;创设多样化社会情境,给学生提供行动练习的机会等。

如果个体无须思考和做出特别的努力就能够按照惯常的方式自然而然地完成道德行为,就形成了道德行为习惯。

道德行为习惯一旦养成,一旦道德行为受阻反而会引起消极体验。

故习惯的形成实际上强化了道德需要,增强了道德动机。

教师在培养学生道德行为习惯应注意:深化学生对道德行为的后果及其社会意义的认识,形成自觉练习的愿望;提供反复练习的情境;运用格言警句督促学生坚持练习;注意克服不良行为习惯;借用行为矫正方法,消除不良行为等。

道德行为在各种有利的、不利的情境中的坚定实行,有赖于道德意志。

促进学生道德意志锻炼的措施有:培养坚定的道德信念,为道德意志锻炼提供观念上的支持;鼓励学生将历史上、现实中、文艺作品中的优秀人物,作为自己道德意志的榜样,形成意志锻炼的意向;创造适中的困难情境,让学生在克服困难的实践活动中,磨炼道德意志;指导学生通过自我教育,用自我保证、自我监督、自我强化的办法进行意志锻炼。

另外,培养儿童延迟满足的能力、抗拒诱惑的能力都是提高道德意志的重要手段。

六、论述与案例解析题
1.依据科尔伯格的儿童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青少年的道德判断处于哪一阶段,如何根据这一段青少年道德认知发展的特点开展道德教育?
答:依据科尔伯格的儿童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青少年的道德判断处于社会契约道德的定向阶段。

一、开展道德讨论
我们可以移植运用这一方法,作为提高学生道德认识和道德思维判断能力的手段。

例如可设这样一个情境:一女同学到滑冰场去学滑冰,刚滑几步就摔了跟头,一男青年扶起了她,并教她怎样滑冰,在男青年帮助下,这个女同学很快就学会了。

滑完冰,男青年邀请她到公园去坐会儿,她去不去呢?去吧,不知道男青年是怎样一个人;不去吧,男青年这么热心帮助自己,拒绝人家多不礼貌——这个女同学处于进退两难的地步。

同学们经过热烈的讨论和争论,最后基本上得出了较为一致的意见——婉言谢绝。

(如果男青年是正派的,相信他是能够谅解的。

)还有借鉴价值澄清法,讨论“劫钱”问题基本上受这种方法的启发。

经常采用的还有角色扮演法。

例如,针对学生和家长之间代沟矛盾和不尊重家长的问题,我们利用角色扮演法,让学生站在家长的角度去体验家长的辛苦、爱心,从而培养学生的孝心。

实践证明:这些方法的运用,有利于学生的自我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

我们还可以充分利用社会现实、学校日常生活中发生的各种道德情况问题,利用影视、报刊中的有关道德事件,让学生通过讨论来评价这些情况或事件中的道德行为表现是否合理,从而教育学生对这些问题有正确的看法,提高其道德判断能力。

其具体程序可分为三步:(1)提供问题。

教师要从学生实际道德水平和认识能力出发,设计或安排能够在道德认识上使学生产生混淆的问题。

(2)引导讨论。

教师要动员全体学生就所提出的道德问题充分运用自己所掌握的道德知识或材料,从多种角度进行思考、讨论,鼓励学生大胆地说出种种不同的观点。

(3)教师小结。

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结果,引出恰当的道德观念,让学生认识、理解、信服,从而促进学生道德认识和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

在道德讨论过程中,教师要以引导者或普通一员的身份参与讨论,尽量淡化自己教育者的身份和地位。

教师不要直接灌输、命令,不能以权威者的姿态投入道德教育的过程,而要通过民主的交流和合作,相机引导。

二、承担社会角色
儿童的道德发展是从理智发展经角色承担发展再向道德判断发展的。

这是柯尔伯格关于道德发展条件的基本观点之一,这就是说,角色承担发展既是儿童道德发展的必经过程,也是制约其道德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

可以说,角色承担教育也是学校道德教育的重要策略之一。

当前,我们的学校、家庭没有很好地重视儿童少年的心理素质和人格培养,认为只要学习好就是好学生的看法还相当普遍。

为了取得好成绩,广大儿童少年从小学开始就全身心地投入到激烈的学习竞争中去。

他们唯一的角色就是学习。

从媒体的报道看,刘海洋是一个有行为能力的人,也就是说是一个精神基本正常的人。

但一个精神基本正常的人,为什么会做出在正常人看来不可思议的事情,两次故意对动物园的动物施虐呢?从事后对刘海浑的询问来看,他的行为既缺乏明确的动机,又没有显而易见的指向性。

对这种莫名其妙的“恶行”,我们只能解释为他在心理上存在着某种缺陷。

但考察刘海洋成长的历程不难看出,他童年
时的家庭环境和所受的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

刘海洋从小没见过父亲,母亲又忙于工作,没有时间陪伴他。

幼年的刘海洋缺少父母的感情爱抚和玩伴,只能关在家里玩积木和塑料拼板。

他想把感情寄托在小鸡小鸟等小动物身上,却难以实现这个愿望。

长期封闭孤寂的生活,养成了他过于内向的性格。

母亲的严厉管教使刘海洋变成一个绝对服从师长的“乖”孩子,用功读书,不交朋友,很少涉猎课外读物,缺少人文素养。

他惟一一次想按自己的意愿行事,是在高中毕业填报升学志愿时,但最后仍不得不以含泪屈从于母亲的决定而告终。

三、组织道德践行
柯尔伯格在道德教育研究中,在强调促进儿童道德判断和推理等道德认知发展的前提下,还重视促进其道德认知向道德行为的发展,使儿童的道德思维与道德行动统一起来。

他认为,成熟的道德认知是成熟的道德行为的前提条件,道德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促进儿童的道德判断的发展,更要达到道德判断、道德推理和道德行为的一致的目的。

儿童在幼年时期,常会以虐伤昆虫取乐,如果成年人不在此时加以制止引导,稍大一点,就会发展为虐杀小畜小禽的恶作剧,比如让它们互相恶斗撕咬,在它们身上浇上汽油引燃……这时成年人如再不加以制止引导,就会强化他们的这种残忍心理,形成野蛮冷酷的性格。

等到成年以后,就很可能将这种恶行施加于大型的动物或人。

例如青岛动物园放养的孔雀被人拔去美丽的尾翎,深圳有的食客要求酒店当面将活熊的前爪剁下,将活猴子的脑壳敲碎食脑……在现实生活中,成年人伤害动物的事例层出不穷,而许多有暴力行为者,在其童年时期都有过虐待小动物的经历。

道德教育的实践也表明,在道德教育过程中,提高道德认识是基础,形成道德行为习惯是关键,也是最终目的。

因此,在中小学道德教育中,在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的同时,教育者要重视加强对学生进行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训练。

要通过组织学生亲自参加各种道德实践活动,来缩短教育内容与学生需要之间的时空距离,让他们既能领悟道德的要义,又能在生活中努力身体力行。

这就要求我们在道德教育的实践过程中,不能仅局限在书本里、课堂内、校园中,而要引导和带领学生突破书本,走出课堂和校园,走向社会。

在社会的广阔天地里,让学生身临其境,通过亲耳听、亲眼看、亲自干等动脑动手的实际行动,使学生获取真正的道德知识和实际的道德体验,使他们的灵魂得到净化,思想得到升华。

2.设计一个提高青少年道德认识的活动。

少先队入队活动
一、活动目的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孩子是祖国的未来!为加强一年级学生养成教育,加深对少先队组织的认识,树立规范意识,增强作为一名少先队员的光荣感和责任感。

引导少年儿童争做文明、守纪、进取的学生。

特利用班队课对一年级学生进行入队前少先队主题教育。

期盼通过精心安排的队前教育、庄严隆重的入队仪式,在一年级小朋友的心田播下“先锋”的种子。

这也是科学发展观在新时期少先队工作中的生成运用吧。

二、活动过程
(一)入队前教育,学习《中国少年先锋队章程》(后附)
(二)开展“学会、做到、养成”活动
学习:利用队会、晨会课帮助学生了解队知识,了解优秀少先队员光荣事迹的故事。

激发学生加入组织的愿望
学会:学会戴红领巾、学会写入队申请书
做到:自己的事自己做、为同伴做一件好事、为父母做一件家务。

养成:将入队教育与习惯养成教育相结合。

三、举行入队仪式
(一)致辞
(二)学习《中国少先队章程》
(三)学习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
(四)针对准备入队的学生提出要求
《中国少年先锋队章程》
中国少年先锋队(简称“少先队”)是中国少年儿童的群众组织,是少年儿童学习共产主义的学校,是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预备队。

1949年10月13日是中国少年先锋队建队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