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学应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章免疫学应用

主要内容

(一)免疫学防治

1.重要概念

(1)自然自动免疫:指机体受到各种病原体隐性或显性感染后主动产生的特异性免疫。

(2)自然被动免疫:指机体经胎盘或初乳被动获得的特异性免疫。

(3)人工自动免疫:指给机体接种抗原性物质(如疫苗、类毒素),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免疫力的一种预防微生物感染的措施,主要用于预防。

(4)人工被动免疫:指给机体注射含有特异性抗体的免疫血清或其他免疫效应分子,使机体立即获得特异性免疫力的方法。主要用于紧急预防和治疗。

(5)生物制品:用于人工免疫的疫苗、类毒素、免疫血清、免疫细胞制剂、细胞因子及免疫诊断用品(诊断菌液、诊断血清)等统称为生物制品。

(6)疫苗:用细菌制成的抗原性生物制品称为菌苗。以病毒、螺旋体、立克次体制成的生物制品称为疫苗。习惯上把以上两类制剂统称为疫苗。

(7)死疫苗:选用免疫原性强的微生物标准菌株经大量培养后,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将其杀死或灭活而制成的预防制剂。

(8)活疫苗:指用人工定向变异或从自然界筛选获得的毒力高度减弱或基本无毒的病原微生物制成的预防制剂。

(9)类毒素:细菌外毒素经0.3%~0.4 %甲醛处理,使其毒性消失而仍保留其免疫原性即为类毒素。

(10)自身疫苗:从病灶中分离出病原体,经处理后再给患者自身注射的死疫苗。

(11)亚单位疫苗:从病原体各组分中提取的能刺激机体产生保护性免疫的成分制成的疫苗。

(12)合成疫苗:用人工合成肽抗原,配以适当载体与佐剂制成的疫苗。

(13)抗毒素:是将类毒素多次给动物注射后,取其血清提取纯化制成的生物制品。

(14)胎盘球蛋白和血浆丙种球蛋白:分别由健康产妇胎盘血和正常人血浆中

提取的丙种球蛋白制成的生物制品。

(15)免疫增强剂:指能增强、促进或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的生物或非生物制剂。

(16)免疫抑制剂:是一类抑制机体免疫功能的生物或非生物制剂。

2.人工自动免疫和人工被动免疫的比较(见表1-10- 1)。

表1-10-1人工自动免疫和人工被动免疫的比较

比较项目人工自动免疫人工被动免疫

接种物疫苗、类毒素抗体(抗毒素、丙种球蛋白)免疫出现时间慢, 1 ~4 周快,立即产生

免疫力维持时间长(数月至数年)较短(二周至数周)用途主要用于预防多用于紧急预防或治疗

3.死疫苗与活疫苗的比较(见表1-10-2)。

表1-10-2 死疫苗与活疫苗的比较

比较项目死疫苗活疫苗

制剂性状杀死的病原微生物弱毒或无毒的病原微生物接种量及次数量大,2~3 次量小,一次

保存及有效期易保存,较稳定,有效期一年不易保存,4℃数周失效免疫效果较差,维持数月至一年较好,维持1~5 年或更长

4.计划免疫按规定所有适龄儿童必须接种的项目,主要包括麻疹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

百白破三联疫苗和卡介苗(BCG )四种疫苗。

5.常用的免疫预防及治疗制剂(见表1-10-3 )。

表1-10-3 常用的免疫预防与治疗制剂

免疫预防制剂免疫治疗制剂活疫苗死疫苗免疫调节剂免疫抑制剂

麻疹疫苗伤寒、副伤寒疫苗左旋咪唑糖皮质激素、烷化剂、

卡介苗卡介苗环胞霉素A.、FK-5 06、抗细胞抗体脊髓灰质炎疫苗百日咳疫苗短小棒状杆菌IL 抗体及ILR抗体,中草斑

流脑疫苗香菇多糖及其有效成分(如雷公藤)等

乙脑疫苗各种细胞因子如

钩端螺旋体疫苗和斑疹伤寒疫苗等IL一 2、IFN等

(二)免疫检测

1.免疫细胞的检测

(1)T淋巴细胞数量及功能的检测

1)T细胞数量的检测:

T细胞特异性抗原的检测:人T细胞表面具有较特异的抗原成分CD3、CD4、CD8分别用小鼠抗CD3、CD4和CD8的单克隆抗体作为第一抗体与细胞结合,再用荧光素标记的兔抗小鼠IgG的抗体作为第二抗体进行间接免疫荧光染色,用荧光显微镜或流式细胞仪检测T细胞的数量。正常人外周血中CD3+细胞占淋巴细胞总数的65%~70%,CD4+细胞与CD8+细胞的比例约为2︰1。

E 花环形成试验:T 细胞表面具有绵羊红细胞受体(CD2 )。因此,取人外周血分离单个核细胞与绵羊红细胞共同孵育后可形成以T 细胞为中心的、周围吸附绵羊红细胞的花环样集团,故称为E 花环形成试验。该试验常用于T细胞数量的检测。

2)T细胞功能的检测:

淋巴细胞转化试验:有丝分裂原或特异性抗原可在体外引起淋巴细胞增殖,根据其转化程度可测定细胞免疫学功能和水平,这类方法称为淋巴细胞转化试验,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细胞免疫功能检测指标。刺激素以植物血凝素(PHA)应用最为广泛,正常人外周血淋转率为65%~70%;

皮肤试验:通常用特异性抗原(结核菌素、链激酶—链道酶等)和非特异性抗原(如PHA)注入皮内。正常机体对某种抗原建立了细胞免疫后,如用相同抗原作皮肤试验时,常出现阳性的Ⅳ型超敏反应。细胞免疫功能低下者,反应微弱或阴性。此法临床上较常用。

(2)B细胞数量及功能的检测

1)间接荧光法:成熟B细胞表面具有特异性的SmIg,用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标记的兔抗人免疫球蛋白做直接荧光法染色或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显荧光的细胞为B细胞。正常人外周血中SmIg+细胞占淋巴细胞总数的10%~15%。

2)溶血空斑试验:是体外检测B细胞产生免疫球蛋白的一种方法,主要用于测定药物和手术等因素对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评价免疫治疗或免疫重建后机体产生抗体的能力。

2.抗原抗体反应

(1)抗原抗体反应的原理及特点:抗原抗体反应是指抗原和抗体之间所发生的特异性结合反应,在体外一定条件下可出现肉眼可见的现象,其特异性结合是基于两种分子间的结构互补性与亲和性。据此,可用已知抗原检测未知抗体,或用已知抗体检测未知抗原。因为抗体主要存在于血清中,并且临床上标本多用血清,所以体外抗原抗体反应亦称为血清学反应。

抗原抗体反应具有特异性、比例性、阶段性和可逆性等特点,并受电解质、温度及酸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